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豎脊肌痙攣的解決方法有哪些

豎脊肌痙攣的解決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3 11:26:18

1. 如何處理肌肉痙攣

肌痙攣是由於人肌肉緊張、過度疲勞、情緒激動、受寒等誘因而引發的肌肉抽搐,以肌肉不能自製的間歇性收縮,肌腹僵直為特點。如果在鍛煉過程中一旦發生肌痙攣而不及時處理,日後易形成習慣性痙攣。下面介紹幾種在健美訓練中常見的肌肉痙攣的現場處理方法。 面肌痙攣常見於負重訓練中的超負荷運動的後期,因肌緊張減退了肌腹的柔韌度或是機體疲勞超過限度而誘發。患者表現為面肌頻繁抽搐,鼻唇溝健側加深,患側眼裂較健側縮小。此時,應將患者仰卧平躺,以放鬆頸部,取銳物如縫衣針、牙簽在消毒後對患者地倉穴(口角旁0.4寸)作扎刺,擠出少量血液即可使痙攣停止。 膈肌痙攣患者大多在背肌或上肢肌訓練過程中因動作不當或者由於屏吸氣而造成胃部平滑肌痙攣,此類患者多有消化系統疾病史。可用拇指和食指揉捏患者的耳甲腔和耳甲艇部,同時由患者配合作深長呼吸即可消除症狀。 腓腸肌痙攣這是在訓練及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肌痙攣現象,其處理的方法也最簡單。當小腿腓腸肌出現僵直時,人體只需作直立動作,肌痙攣則會馬上消失。 在健美訓練和其他運動中,還有許多其他形式的肌痙攣現象,但大多是由於訓練者不得要領造成的,只要嚴格遵循正確的訓練方式,肌痙攣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 如何解決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是一種不受控制的收縮,這使肌肉處於緊張,僵硬狀態,通常是由於乳酸積累而引起。 1)按摩肌肉。 2)輕輕牽拉肌肉。 即: 1·痙攣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塊肌肉,通常由不習慣的活動引起,常發生於小腿的腓腸肌。當你按摩時,傷者須坐下或躺下。 2·輕輕牽拉肌肉以對抗痙攣,在此情況下將腳扳向脛骨側。按摩及牽拉肌肉能增加該肌肉血流以帶走並驅散局部的乳酸。 肌肉痙攣急救 北京晨報 肌肉痙攣就是俗稱的抽筋,它是肌肉產生的不自主的強直收縮。 引起肌肉痙攣常見的原因: 疲勞:身體疲勞時,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會改變,此時肌肉會有大量的乳酸堆積,不斷地刺激肌肉痙攣。 電解質不平衡:運動中大量出汗,會有大量的電解質流失。汗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鹽,流失過多的鹽會使肌肉興奮造成抽筋。 寒冷的刺激:在寒冷的氣候中,比如游泳時受到冷水的刺激,特別是在准備活動不充分時,肌肉容易產生痙攣。 處理方法:發生肌肉痙攣時,通常只要向相反的方向牽引痙攣的肌肉即能緩解痙攣。處理時要注意保暖,牽引時用力要均勻,切忌暴力,以免造成肌肉的拉傷。腹部肌肉痙攣時,可做背部伸展運動以拉長腹肌,還可以進行腹部的熱敷及按摩。小腿肌肉痙攣時,可伸直膝關節,勾起腳尖同時雙手握住腳用力向上牽引。游泳中發生肌肉痙攣時不可驚慌,在水中自救的方法是用沒抽筋的一側手握住抽筋的腳趾,用力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抽筋一側的手掌按住抽筋腿的膝蓋上,幫助膝關節伸直,待痙攣緩解後,再慢慢游向岸邊。<節選>(莫非) 運動時肌肉痙攣的處理方法 肌肉痙攣主要原因: 一、訓練比賽中大量脫水,引起機體電介質不平衡。 二、訓練或比賽中強度大,引起乳酸在肌肉中大量堆積。 三、肌肉反復收縮,引起肌肉過度疲勞。 處理方法: 一、及時補充運動飲料。 二、痙攣的肌肉要及時做反向性伸展動作,持續時間要長一些(10秒以上)。 三、肌肉痙攣引起的肌肉疼痛,可以及時用冰塊冷敷,以解決疼痛問題。 肌肉痙攣的發病原理及處理方法 肌肉痙攣俗稱抽筋,痙攣的肌肉僵硬,疼痛難忍,痙攣肌肉所涉及的關節伸屈功能有一定的障礙。 (一)發病原理 寒冷刺激 肌肉受到低溫的影響,興奮性會增高,易使肌肉發生強直性收縮。因而,寒冷的刺激,如游泳時受到冷水刺激,冬季戶外鍛煉時受到冷空氣刺激,都可以引起肌肉痙攣。如果在寒冷的運動環境中運動時,未做准備活動或做得不充分,或未注意保溫暖,就更容易發生肌肉痙攣。 電解質丟失過多 運動中大量排汗,特別是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或高溫季節運動時,使人體內電解質從汗液中大量丟失。此外,運動員急性減輕體重,造成體內的電解質過低。電解質與肌肉的興奮性有關,丟失過多,肌肉興奮性增高過快,可發生肌肉痙攣。 肌緊張 肌肉連續過快收縮,而放鬆時間太短促,以致收縮與放鬆不能協調地、成比例地交替,從而引起肌肉痙攣。特別是在訓練水平不高的運動員中較為多見。 疲勞 身體疲勞會影響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疲勞的肌肉往往血液循環和能量物質代謝有改變,肌肉中會有大量的乳酸堆積,乳酸不斷地對肌肉的收縮物質起作用,致使痙攣產生。因而身體疲勞時,特別是局部肌肉疲勞狀態下再進行劇烈運動或做些突然緊張用力的動作,就容易引起肌肉痙攣。 (二)處理方法 不太嚴重的肌肉痙攣,只要以相反的方向牽引痙攣的肌肉,一般都使其緩解。牽引時切忌用暴力,用力宜均勻、緩慢,以免造成肌肉拉傷。在處理過程中要注意保暖。 在游泳運動中發生肌肉痙攣時,不要驚慌,如自己無法處理或緩解時,可先深吸一口氣,仰浮於水面,並立即呼救。發生肌肉痙攣後,一般不宜再繼續游泳,應上岸休息、保暖,並進行局部按摩。 (三)肌肉痙攣預防 加強身體訓練,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運動前必須認真做好准備活動,對容易發生抽筋的肌肉可事先做適當按摩。冬季鍛煉要注意保暖,夏季運動時,尤其是進行劇烈運動或長時間運動時,要注意電解質的補充和維生素B1的攝入。疲勞和飢餓時不宜進行劇烈運動。參加游泳運動時,下水前應先用冷水沖淋全身,使身體對寒冷有所適應,水溫低時游泳時間不宜太長。在運動過程中要學掌握會肌肉放鬆的能力。在降體重和控制體重時,要講究科學性。 肌肉痙攣病因及處理 肌肉痙攣就是俗稱的「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強直收縮。在體育運動中最容易發生痙攣的肌肉是小腿腓腸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 病因 1 大量排汗 劇烈運動時,由於大量出汗使體內電解質平衡發生紊亂,體內氯化鈉含量過低,引起肌肉神經的興奮性增高而發生肌肉痙攣; 2 肌肉收縮失調 在運動中由於肌肉快速連續收縮,放鬆的時間短,肌肉容易疲勞而導致肌肉痙攣; 3 寒冷刺激 肌肉受到寒冷刺激經常可以引起肌肉痙攣。 徵象 肌肉發生痙攣時,局部肌肉堅硬或隆起,劇烈疼痛,而且一時不易緩解。 處理 牽引痙攣的肌肉,幾分鍾後就可以緩解。例如,小腿後群肌肉痙攣時,可讓患者平坐或仰卧,伸直膝關節,牽引者雙手握住患者足部並抵在牽引者的腹部,利用牽引者的軀干前傾的力量使患足緩慢背伸,可以配合局部肌肉的按摩來促使肌肉痙攣的緩解。 預防 運動前應當作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對容易發生痙攣的肌肉可以事先做適當的按摩。冬季戶外鍛煉要注意保暖,夏季劇烈運動時要注意補充水、鹽、維生素。在疲勞和飢餓時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3. 如何處理肌肉痙攣

發生抽筋時,不要緊張,先檢查並確定何處的肌肉 產生痙攣,在針對此處的肌肉加以處理。
發生肌肉痙攣時,通常只要向相反的方向牽引痙攣 的肌肉,使之拉長,一般疼痛都可以得到緩解。處 理時要注意保暖,牽引用力要均勻,切忌暴力,以 免造成肌肉的拉傷。
腹部肌肉痙攣時,可做背部伸展運動以拉長腹肌, 還可以進行腹部的熱敷及按摩。
小腿肌肉痙攣時,可伸直膝關節,勾起腳尖同時雙 手握住腳用力向上牽引即可。
游泳中發生肌肉痙攣時不可驚慌,可先吸一口氣, 仰浮於水面,並立即求救,在水中自救的方法是用 沒抽筋的一側手握住抽筋的腳趾,用力向身體的方 向拉,同時用抽筋一側的手掌按住抽筋腿的膝蓋上 ,幫助膝關節的伸直,待痙攣緩解後,在慢慢游向 岸邊。

4. 肌肉痙攣的治療方法

肌肉痙攣治療的目的是緩解肌肉抽搐造成的疼痛或不適感,也可改善或恢復患者的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肌肉痙攣的治療包括:
1、緩解誘因,一些痙攣與各種外部刺激有關。因此,引起肌肉痙攣的因素,如發燒、結石、尿路感染、壓瘡、疼痛、便秘和加重肌肉痙攣的葯物,在治療前應盡可能消除。通常,在誘因消除後,肌肉痙攣會明顯緩解。
2、習慣姿勢:某些姿勢習慣可以減少肌肉痙攣。病人在急性期應該採取某些反抗痙攣的姿勢,這可以抑制異常增加的肌肉張力。例如,在腦血管意外和顱腦損傷的急性期,卧位抗痙攣姿勢可以減少肌肉痙攣。脊髓損傷患者也可以通過站在傾斜的木板床上來減少下肢肌肉痙攣。
3、理療
(1)冷療:用冰或冰水浸泡痙攣肢體5~10s,可使肌肉痙攣產生暫時鬆弛。
(2)水療:水壓持續壓迫和按摩肌肉有利於緩解肌肉痙攣。室溫應該保持在25度,水溫應該在30度左右。
(3)導熱:如利用蠟、泥、沙等進行導熱,輻射熱(紅外)和熱療的內生熱(超短波)。
(4)痙攣性肌肉及其拮抗肌的替代電刺激療法:是用兩組具有相同波寬和頻率,依次發出第一和第二波頻率的方波分別刺激痙攣性肌肉及其拮抗肌,使肌肉交替收縮。互動抑制和高爾基肌張力刺激引起的抑制用來抵抗痙攣。
生活中建議適量增加維生素D的攝入,可效預防痙攣,增加鈣攝入量也可以減少痙攣。這些營養素主要來自牛奶、乳酪、酸奶、綠葉植物和罐裝魚等。

5. 肌肉痙攣該怎麼

痙攣的治療方法

1、解除誘因 一些痙攣與各種外界刺激有關,因此在治療前要盡量消除誘發肌肉痙攣的因素,如發熱、結石、尿路感染、壓瘡、疼痛、便秘和加重肌痙攣的葯物等。通常誘因解除後,肌痙攣會有明顯減輕。

2、 姿勢和體位 某些姿勢和體位可減輕肌痙攣。患者應從急性期開始採取抗痙攣的良姿體位,可使異常增高的肌張力得到抑制,如腦血管意外、顱腦外傷的急性期採取卧位抗痙攣模式體位,可減輕肌肉痙攣,脊髓損傷患者利用斜板床站立,也可減輕下肢肌痙攣。腦癱患兒的正確抱姿等。

3、 物理治療

(1) 冷療法 用冰敷或冰水浸泡痙攣肢體5~10s,可使肌痙攣產生一過性放鬆。

(2)水療 水壓對肌肉持久的壓迫與按摩有利於肌痙攣的緩解。室溫保持在25度,水溫宜在300左右。

(3)溫熱療法 各種傳導熱(如蠟、砂、泥等)、輻射熱(紅外線)及內生熱(超短波)。

(4)痙攣肌及其對抗肌的交替電刺激療法 是將波寬和頻率相同,但出現的時間有先、後的兩組方波,分別刺激痙攣肌及其拮抗肌,使兩者交替收縮,利用交互抑制和高爾基腱器興奮引起的抑制,以對抗痙攣。

4、 運動治療 運動療法包括主動運動、被動運動和按摩等手法治療。

(1) 主動運動痙攣肌的拮抗肌,產生交互性抑製作降低肌痙攣。如肱二頭肌痙攣可練習肱三頭肌的主動和抗阻收縮;

(2) 被動運動時也可結合某些反射機制來降低肌張力,如被動屈曲足趾可降低肌張力;

(3) 深而持久的肌肉按摩,或溫和地被動牽張痙攣肌,可降低肌張力。

6. 運動時肌肉痙攣怎麼辦

運動時肌肉抽痙攣怎麼辦?許多人在體育鍛煉時,突然身體某個部位的肌肉出現痙攣,肌肉變得堅硬、疼痛難忍,一時半刻不易緩解,俗稱「抽筋」。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運動性疾病,只要處置得當,無需擔憂。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運動腿痙攣的解決辦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運動時肌肉痙攣怎麼辦 1

1、產生原因是什麼呢?

在游泳或冬季戶外鍛煉時,因受到寒冷的刺激,或者長時間運動,身體已經疲勞卻沒停止,都容易發生肌肉痙攣。此外,准備活動不充分,肌肉猛力收縮,情緒過分緊張也會導致肌肉痙攣。發生部位以小腿、大腿、手掌、手臂為最多見。

2、發生痙攣了怎麼處置?

立即停止運動,對痙攣的部位做牽引。我們經常能從電視轉播的足球比賽中看到,某足球運動員小腿肌肉痙攣,隊友或者隊醫會拉直他的膝關節進行牽引,配合按摩、揉捏、叩打,這樣就促使痙攣緩解或消失。如果是受寒冷刺激引起的,還要特別注意保暖。

3、如何預防肌肉痙攣?

運動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將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和關節活動開,對容易發生痙攣的部位事先做適當的按摩。夏季進行較長時間運動時要補充鹽分。冬季鍛煉時要注意保暖,不能穿比較單薄的衣服。游泳下水前應先用冷水淋浴,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不要在水中停留過長的時間。疲勞或者飢餓了,就不要再運動了。

運動時肌肉痙攣怎麼辦 2

一、孕媽腿抽筋是什麼原因?

1、寒冷因素引發的腿抽筋

寒冷因素,如秋季夜裡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容易引發抽筋。

2、睡眠姿勢引發的腿抽筋

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卧,被子壓在腳面,或腳面抵在床鋪上,造成血液循環不良,也是引起抽筋的原因。

3、過度勞累引發的.腿抽筋

隨著孕期體重的不斷增加,准媽媽腿部負擔不斷加重,腿部肌肉經常處於疲勞狀態;懷孕期間走得太多或站得過久,腿部肌肉負擔增加,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就會引起肌肉痙攣。

4、低鈣血症引發的腿抽筋

胎兒骨骼生長所需的鈣全部依賴母體提供,因此,准媽媽每天必須保證約1200毫克至1500毫克的鈣攝入量。若母體鈣攝入不足,必將造成血鈣低下。而鈣是調節肌肉收縮、細胞分裂、腺體分泌的重要因子,低鈣將增加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導致肌肉收縮,繼而出現抽筋。

由於夜間血鈣水平常比日間低,故抽筋多在夜間發作。小腿抽筋屬於輕度缺鈣,嚴重時可引起手足抽搐。葆嬰鈣加D含鈣高,利於孕婦吸收,是我國種子工程協辦單位。專為孕期媽媽設計。另外,孕期多種維生素的補充更利於孕婦及寶寶的健康成長。

5、飲食因素引發的腿抽筋

缺鈣雖是孕期抽筋的最常見原因,但抽筋卻並不全由缺鈣所引起。准媽媽在一次過量攝入肉類物質後,會引起抽筋,這是因為,肉類富含蛋白質,攝入過多將影響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導致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引起電解質紊亂。而電解質紊亂的表現之一就是抽筋。

二、孕媽腿抽筋輔助及飲食緩解

1、抬腳加熱敷效果顯著

當孕婦晚上睡覺腿抽筋的時候,也可讓丈夫幫助熱敷跟按摩,這樣就可以有效地緩解腿抽筋帶來的痛苦。

2、飲食習慣

平時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起司、乳酪)、排骨、小魚干,增加維生素的攝取量(尤其是維生素D);少吃太咸、腌漬食物如:香腸、罐頭食品,以免造成水腫。每天喝數杯新鮮柳橙汁、番石榴汁或蕃茄汁補充礦物質,這都是預防抽筋的方法。

3、抽筋時立刻腳著地

發生抽筋的時候,可下床腳跟著地,或平躺時腳跟抵住牆壁;也可以將腳掌向上彎以抽伸小腿;另外,伸直膝蓋,並把腳掌向膝蓋的方向翹,向上屈曲,小心地以踝部進行繞圈運動,也可減輕症狀。但是如果抽筋情況嚴重的話,就一定要請醫師診治。

4、孕期伸展運動

平躺、仰卧、雙膝彎曲成45度角立起來,背和腳底貼在地板上,保持這個姿勢,然後盡可能的突起腹部,使脊柱、背部至臀部肌肉成弓形彎曲,然後回復原來姿勢。自懷孕四個月開始,每日兩回,每回三次。

7. 肌肉痙攣處理方法

在處理方法上,可分為兩部份,一為急性期的處理,一為治本的處理。
在急性期的處理:也就是抽筋發生時的處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對抽筋的部位輕輕按摩,並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拉長,因當你將肌肉拉長時,會使肌腱的張力增加,當張力達到某一強度時,神經會將沖動傳至大腦,大腦為了避免肌腱受傷會釋放訊息放鬆抽筋的肌肉。拉長肌肉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拉傷肌肉造成二次傷 。短時間的肌肉抽筋經過處理後即可回到比賽場,但再次發生的可能性仍很高。若肌肉抽筋的時間很長,則可使用熱敷或冷敷的辦法來減輕疼痛,或局部的噴灑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葯水或葯膏也很有效。萬一很容易再次發生抽筋,則需考慮肌肉是否過度疲勞、或脫水,前者則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後者則需補充水份和電解質。
治本的處理:發生抽筋者必須先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平日運動量對自己產生的壓力量、抽筋的部位、發生抽筋時的天氣狀況等,摔角、自由車、或劍術選手所發生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將所有的了解綜合後,找出抽筋的原因,針對原因做預防改善,方能解決抽筋的問題。若經常性的發生抽筋,又找不出原因,那則須小心處理,請教醫生做徹底的檢查,因抽筋可能是一些血管疾病、糖尿並或神經系統疾病的症狀。

8. 背部肌肉痙攣處理最為有效的方法是

病情分析:出現背部痙攣,考慮可能由於頸椎長期勞損,或椎間盤突出致使脊髓神經根受壓出現的功能障礙。當發生背部痙攣時,只要向相反的方向牽引痙攣的肌肉使之拉長,一般疼痛都可以得到緩解,處理時要注意保暖,牽引用力要均勻,應輕微用力,以免造成肌肉的拉傷。另外出現背部痙攣後,可以適當的進行背部的熱敷,熱敷可以促進背部的肌肉放鬆,從而緩解疼痛現象。

9. 脊髓損傷後痙攣的預防措施 有哪些

脊髓損傷後,很多情況下會出現肌張力的增高,導致關節痙攣,時間長甚至會導致關節攣縮,導致異常步態,甚至異常形態。主要防止措施有以下幾點:

1、發現並去除促使痙攣惡化的因素,如寒冷、疼痛、泌尿系感染、便秘、關節攣縮、被動活動時用力過度等;

2、將四肢關節保持在功能位上,避免出現肌緊張發生,在睡卧時放置沙袋、墊子等固定肢體在功能位上;

3、關節活動范圍訓練,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關節活動范圍訓練,都可防止發生關節攣縮及活動受限,活動過程要輕柔、緩慢、固定,並達關節全范圍,每天最少兩次,每次20分鍾左右;

4、站位訓練,站立訓練可對髖關節屈肌、膝關節屈肌以及踝關節直屈肌產生良好的靜態牽張。可使早期攣縮逆轉並降低牽張反射的興奮性,從而緩解肌痙攣,站立訓練每天至少20次,每次30-45分鍾。

閱讀全文

與豎脊肌痙攣的解決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用艾灸的方法治療咳嗽 瀏覽:368
低頻減載安裝方法 瀏覽:802
會計核算中常用哪三種核算方法 瀏覽:546
孫思邈的傷寒論研究方法 瀏覽:106
頭皮出油有什麼土方法嗎 瀏覽:417
治療血瘀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81
如何消除虛偽的方法 瀏覽:922
xml的方法如何用java實現 瀏覽:35
紹興石墨烯地暖安裝方法 瀏覽:344
摩托車輪胎胎壓正確檢測方法 瀏覽:775
如何製作小冰激凌簡單方法 瀏覽:141
提折舊都有哪些方法 瀏覽:896
披薩皮的保存方法視頻 瀏覽:215
惠而浦無線連接方法 瀏覽:363
紙歪斜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瀏覽:361
說明文大多數有哪些什麼方法 瀏覽:419
發酵糯米飯發酵方法視頻 瀏覽:331
停車卡使用方法 瀏覽:829
電池充電方法有哪些 瀏覽:104
本田思域防盜模式快速解除方法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