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需要鑒別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透明的液體,它們可能是蒸餾水和澄清石灰水,用方法一(物理方法)和方法
方法一:取樣,分別滴加到玻璃片上,進行加熱蒸發,故蒸發後無痕跡的為蒸餾水,蒸發後有痕跡的為澄清石灰水,故能鑒別.
方法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但無明顯變化,能出現明顯不同的現象,故能鑒別.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為: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和結論 | |
方法一 | 取樣,分別滴加到玻璃片上,進行加熱蒸發 | 蒸發後無痕跡的為蒸餾水,蒸發後有痕跡的為澄清石灰水 |
方法二 | 取樣,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 | 溶液變渾濁的為澄清石灰水;無明顯變化為蒸餾水 |
② 用三種方法鑒別兩瓶無色液體:純凈水和酒精。
方法一:聞氣味,有特殊氣味的是酒精,無味的是水
方法二:點燃,能燃燒的是酒精,不能燃燒的是水
方法三:測密度,密度大的是水,密度小的是酒精
③ 火燒還產生不明液體,怎麼辨別真假粉條
1. 觀察粉條的顏色。一般來說,真紅薯粉條應該是半透明的深青色或稍顯黃色,並不是越透明越好。
2. 看看有沒有麵疙瘩。真紅薯粉是很難被水拌勻的,所以無論怎樣努力,粉條裡面都會有小麵疙瘩。而其他澱粉滲水均勻,做成的粉條很難有麵疙瘩。
3. 仔細看,真紅薯粉條會有粗細不一的現象。與上一條同樣原因,因為紅薯粉滲水不均勻,做出來的粉條就有粗有細。其它澱粉做出來的粉條粗細均勻。
4. 真紅薯粉條易折斷。紅薯粉本身沒有韌性,即使較潮濕的天氣,粉條也是一折就斷的。我們小時候去上學,路過晾曬粉條的場地,地上總是有大把大把的碎粉條可以吃。而其他粉做的粉條因為摻了明膠,有韌性,不容易被折斷。
5. 聞氣味。真紅薯粉條是沒有什麼味道的。有些造假的粉條因為添加了染色劑或墨水,有股特殊的臭墨水味。
6. 看「鼻兒」的多少。粉條晾的時候都是一桿一桿的,所以有「鼻兒」。真紅薯粉條比較易斷,所以,只有一層,絕不會一根粉條有兩個「鼻兒」的。而其他粉做的粉條因為韌性大,一根粉條就很長,「鼻兒」就多。如果你發現一根粉條有兩個鼻兒,基本可以斷定不是真紅薯粉條。
7. 如果隨身帶著打火機,可以燒一燒。真紅薯粉條燒過後會膨大一些,既不會成為硬球,也不會完全變成粉末。
④ 用10種不同的方法鑒別一瓶無色透明液體是蒸餾水還是無水酒精
1.招氣入鼻法
2.用嘴嘗
3.將其溶液煮沸,並用溫度計測量其溫度(蒸餾水與無水酒精的沸點不同)
4.分別加入石灰水(石灰水不與酒精反應)
5.將其點燃
6.分別加入無水硫酸銅(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
7.分別加入植物油(植物油不溶於水)
8.分別加入碘(碘與水反應的條件須在25℃以上)
(碘與水混合,呈深紅或褐色;碘水與酒精混合,呈淺紫或紫紅色)
9.分別加入苯(苯溶於酒精而不溶於水)
10.分別加入溴(溴與水混合,呈黃或橙色
溴與酒精混合,呈橙或橙紅色)
⑤ 如何確定一種不明液體是否是水
做下述的檢測檢查進行確定:
1、外觀檢查:無色、透明、無味,是水的性質;
2、在大氣壓P=101.325 k Pa 條件下,加熱,測定液體的沸點 t = 100 ℃,是水的性質;
3、測定pH值,為中性,是水的性質;
4、能溶解水應該溶解的物質,是水的性質,。。。
⑥ 如何鑒定不明液體是不是酒精
如果確定無毒,直接聞,不然用重鉻酸鉀溶液,如果是酒精,會變灰綠色
⑦ 用最簡單的方法鑒別12種溶液
1.K2CrO4;Fe(NO3)3黃色 ;
CuSO4藍綠色(直接顏色分辨);
NiCl2 綠色(直接顏色分辨);
AlCl3;Na2CO3;HCl;NaOH;AgNO3;NH3。H2O;Pb(NO3)2;NaC2H3O2 無色
溶液都分成幾份(多次使用)
2.加CuSO4(已分辨)產生沉澱的Pb(NO3)2;AgNO3 白色沉澱
Na2CO3;NaOH;NH3。H2O;藍色沉澱,標號1.
AlCl3;HCl;NaC2H3O2 無沉澱,標號2.
3.把2溶液,依次加1,沉澱可分辨AlCl3;氣體可分辨Na2CO3;先沉澱後溶解可分辨NaOH(至此NH3。H2O也出來了);
標號1分辨完後AlCl3;HCl;都顯酸性可以使Na2CO3產生氣體,但AlCl3有沉澱,所以標號1分辨完後可以分出HCl和NaC2H3O2。
這樣標號1.2的就都出來了。
4.再用HCl去分辨Pb(NO3)2;AgNO3 ;
再用NaOH去分辨K2CrO4;Fe(NO3)3。
補充:
以上第2步是把NaC2H3O2的鹼性忽略的結果,因為CuSO4也顯酸性。但如果試驗中6種無色液體加CuSO4時有4種沉澱了,那NaC2H3O2的鹼性就不能忽略。還是用第3步,NaC2H3O2和NH3。H2O將很難分辨,但其餘的還可以分出來。之後用AgNO3去分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