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簡單的自製魚缸方法
以40*40*40的缸為例
所需材料
1.魚缸:越大越好,不建議小於40*40,否則水質容易波動,喜歡觀感的推薦超白缸,省錢黨,泡沫紙質,周轉箱,透明收納筐等等均可,本教程唯一的可能開支大頭
2.腐殖土:無添加顆粒殺菌劑等純腐殖土,用於給水草提供營養寶挑顆粒細的,10-15斤
3.火山石:推薦3-6mm,10斤,火山石表面多孔,用於培養硝化細菌
4.河沙:推薦1-3mm,15斤,鋪在頂層,用於固定水草,換水時防止沖到底部腐殖土及火山石,弄渾水
5.水草:喜陰水草,不限品種
6.生物:黑殼蝦,創缸魚(斑馬魚,白雲金絲燈,紅綠燈燈;白雲金絲為冷水魚,溫度低也能活)
7.其他工具類,視情況購買:
魚撈,水草鑷子,換水管,溫度計,刮藻刀
3.加水種水草
加水要輕柔,可鋪個塑料袋在上面,不要把鋪的泥沙攪渾了
水草種植使用長的水草鑷子比較容易,將根部插入河沙中,按照自己的喜好布局
4.加滿水,靜置一天後換掉全部水
這時候不要下魚下蝦!!!憋心急!
過幾天水比較渾的話,後期經過逐步換部分水可以逐步變清
5.一周後,下黑殼蝦,培養硝化細菌
6.觀察一周蝦無死亡,下闖缸魚
下魚前魚要過水呀
⑵ 矮缸的好處
矮缸在造景和種草上面優點是比較的突出的。
矮缸可以作為水草缸,也可以作為溪流缸,和原生缸,還可以做水陸缸,也可以專養金魚,並且是我個人認為所有缸裡面造景上最容易出效果的缸,因為缸矮視覺上面就更寬闊。
景物呈現的就更立體,隨便一塊石頭或是沉木可以在矮缸裡面就顯得那麼和諧,在其它的缸里可能就微不足道了,這就是矮缸在視覺上的魅力。
標准缸是大家用得最多最多的魚缸,也是造景和養魚的絕對主角,無論是新人還是老人都是以標准缸為主的,所以這個缸是大家最最認可的一種,優點不用說了,用的人最多,當然優點基本上都在它身上,造景了,裸缸了,都沒啥大問題,對於養魚的品種也沒有什麼限制。
只是想出精品需要對整個魚缸有個仔細的規劃和協調才可能做出一個精品,也就是難度變大了,但是我們如果只是普通愛好者,那就無所謂了,只要自己開心怎麼玩都無傷大雅。
⑶ 90的矮缸20高怎麼樣
很好。90的矮缸20高確實是有點矮,但是矮鋼確實更好看,養水草養的真好看。現在逐漸走入大眾視野的矮缸造景,缸體的高度只有20cm,卻別有一番風味。
⑷ 做魚缸教程
第一:選購的玻璃品種及厚度
做普通魚缸就選汽車級白浮法玻璃,如果想讓魚缸透光度更好些的話就選用超白玻了草缸 龍魚缸海水缸一般選用超白的比較多做多大的缸需要選擇多麼後的玻璃,白浮法 和超白基本分為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等。
第二:粘缸所需要的工具:
(1)玻璃膠槍 玻璃膠 直角夾 捲尺 三角板 美紋紙 玻璃刀 拉筋支架 文件夾子等。玻璃的厚度。
第二:沾魚缸的步驟把玻璃裁好磨邊然後把每塊玻璃的尺寸都用捲尺量一個遍看看玻璃的尺寸誤差多少,然後每塊玻璃都沾美紋紙。打好玻璃膠把缸粘起來··················省略好多話每個人的粘法不一樣我就不多說了 總之把缸沾好不漏水就 OK了。
第三:採取加固的方法:
(1)1.5*0.6*0.75的缸的話就採用雙12mm底了,取代底部拉筋,既牢固又美觀,且能防止魚兒們在底部處擦傷或者掉鱗。
(2)上部缸沿向下10厘米用目字或者口子拉筋加固都行,用12mm玻璃的下角料即可要磨邊的奧。長拉筋在下橫拉筋在上。
(3)魚缸外側的四個缸角用黑色的直角包邊材料粘上就行。
(4)魚缸的上下包邊我一般採用黑色烤漆玻璃做包邊的,魚友們可以自由的選擇包邊材料比如木板 大理石 各種顏色的烤漆玻璃,包好包邊既美觀又不容易傷到大人及小孩。
第四:各種魚缸的過濾方式:
(1)底部過濾:底部過濾槽+三角溢流側濾。
底部過濾槽參照上圖模式製作,實際尺寸為:長1500mm,寬500mm,高400mm。玻璃用厚度8mm的普通玻璃。共分三格或四格,第一格放濾棉,起物理過濾作用;第二格放細菌屋及玻璃環,起生化過濾作用;第三格為凈水水槽,內置大流量潛水泵(3000至8000L/H(升/小時),以便將過濾後的清水抽回魚缸。抽潛水泵的電源接在底櫥,水泵出水管與上水管用軟管連接,以方便水泵壞掉後更換。第一格可略窄些,第三格可略寬些。第一格內濾棉可多層放置,各層濾棉間用生化環或生化球間隔,方便水下滲。上間隔玻璃與底之間的空隙處塞入濾棉。各格上間隔玻璃高度一樣,下間隔玻璃應依次遞減尺寸,高差為3厘米。上間隔玻璃離濾槽底1.5厘米,上、下兩塊間隔玻璃間距2厘米。在魚缸右側的後部用普通0.8厘米的玻璃隔出三角溢流區。溢流區上間隔玻璃使用雙層玻璃,一共三層最外面用亞克力魚梳上開口下開口,上開的魚梳口味油膜口及水面漂浮物,下端加墊1.5厘米的玻璃塊以留出下進水空隙。
在溢流區內缸底上打兩個孔,分別為下水孔和上水孔。下水孔直徑50孔,內穿下水管材加密封墊後打玻璃膠密封好,下水管直接穿過缸底、底櫥面,接到下濾槽的第一格上方,將水排進下濾槽。下水管垂直伸下底櫥面後,根據底櫥面與下濾槽的高度粘接適當長度的直徑的PVC管,然後轉接變徑,最後接合適的PVC管通到下濾槽第一格濾棉的上方。
上水孔直徑25管,內穿25PVC上水管,採用缸底內外分別套管粘合、加密封墊並打玻璃膠的方式加固密封,上水管直接接到上濾槽,經上濾後再將水排進魚缸左側後部的三角溢流區。
在三角溢流反氣舉區內填裝生化環,並加裝一個氧氣泵以大量培氧供硝化細菌用。
(2)上部過濾:主缸內在後缸壁上沾過濾盒。
上部過濾槽參照上圖模式製作,用普通玻璃,厚度為0.5厘米,尺寸為:長為魚缸內徑長,寬為適當寬度看自己怎麼做了,高離缸上沿最好1cm方便加蓋子,過濾槽橫向兩側直接粘於魚缸兩側面玻璃上,後面即為魚缸的後面玻璃,底為魚缸的後部拉筋。共分四格,自右向左依次為:第一格為上水管孔格,第二格放濾棉,起物理過濾作用,第三 格放生化環或生化球,起生化過濾作用,第4格為下水口。第一格及最後一格可略窄,中間三格要寬,以放置更多的生化濾材。第二格濾棉分多層放置,最上層為粗濾棉,向下根據濾槽深度依次放幾層細濾棉,各層濾棉之間可用生化環隔開,以方便水下滲。各格上間隔玻璃高度一樣,下間隔玻璃應依次遞減尺寸,高差為2厘米,下間隔玻璃的底端兩角均磨成三角裝,以躲開魚缸底的玻璃膠,方便粘合密封。上間隔玻璃離濾槽底1厘米,上、下兩塊間隔玻璃間距2厘米。第一格間隔玻璃上端打一直徑3厘米的半圓孔,以放置上水管;第一格底面玻璃打一直徑3厘米的上水管孔,內穿2厘米的PVC上水管,不需粘合密封。下水底孔設在濾槽左側,應留出上側面拉筋的寬度,底孔直徑為2.1厘米,內穿2厘米PVC下水短管,管底要高於水面。 (3) 背部過濾:就是在主缸的背部粘貼過濾槽以達到過濾的效果。
(4)側過濾:就是在主缸的一端粘貼過濾槽以達到過濾的效果。。
第五:製作魚缸蓋:
我做的魚缸一般都用玻璃的 用黑鏡玻璃或者透明玻璃,我一般選擇做蓋子的玻璃都用5mm的,也可以用鋁塑板 PVC板等以防潮防變形。缸蓋分為單獨的三塊或者兩塊也可以前後上翻也可以左右推拉我做推拉蓋比較多的,前後翻的最後面一塊寬與上濾槽稍微寬些就行,方便掀開清理濾槽;中間一塊為燈槽子,基本不動,左右平行固定兩根燈管。前面一塊寬些經常掀起,以方便餵食、加水及其他日常管理。 第六:魚缸美化:
魚缸美化前看看你是養什麼魚如果養紅龍就黑色或者藍色背景和缸底,以突出紅龍的紅色。玻璃膠選用黑膠,魚缸背面、雙側面及底面均用黑即時貼粘成黑色,底面的黑即時貼可粘於兩層玻璃底之間。魚缸內的兩個三角溢流外擋板採用雙層粘合玻璃和亞克力板魚梳。
第七:魚缸底櫥製作:
可用三種原材料加工:一是用鍍鋅方管做龍骨架子,外包鋁塑板或密度板或直接粘貼裝飾玻璃;二是用硬木作框架,外包鋁塑板或免漆板。櫥頂面用密度板,並在對准魚缸底部上、三是不銹鋼做骨架。下水口處留相應直徑的圓孔。底櫥後部左側留兩個圓孔,方便電源線及充氧氣頭穿入。先放置好底部濾槽再放底櫥,最後再放魚缸。底櫥四扇門對開,底濾槽靠底櫥右側放置,左側留出空間以安裝電源等。
⑸ 家居水景丨草缸造景學會這8種技能,讓60cm缸秒變180cm
每個造景師都是一個資深「大騙紙」,能在狹小的缸里做出深遠幽邃的景觀,學會下面這些,我們也能去「行行騙」了!首先解讀兩個神級專業術語:焦點透視、景深
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疏遠密,近寬遠窄,近濃遠淡
一詞借鑒了攝影藝術,主要通過水草高矮,寬窄,形狀,色彩,明暗搭配及底床坡度,沉木石材的運用等,最大限度的表現景觀的深遠程度,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可以讓60cm的缸秒變180cm
那麼怎麼去實際操作呢?,掌握以下幾種常見方法很重要
很常用的手法,底床做成前低後高的坡度,前景4-6cm,後景8-10cm甚至更多,從視覺角度來看,立刻顯得高遠許多,拿IAPLC2017造景大賽的作品來,舉幾個例子,注意看底床的厚度
營造景深最直接的變數關系是大小關系,根據我們的視覺成像原理,遠處的東西反射光線進入眼睛的少,所以成像出來的就小,相反近處的物體反射光線進入眼睛的較多,所以出現「近大遠小」現象,素材「大小關系」搭配極其重要,從大到小才能欺騙我們的視覺感官,從而感覺到「景深」的效果,一般情況下需要錯落有致的排列
再例如ADA佳作《尋蹤》,任何兩塊塊沉木素材,單獨拿出來都是有關系的,景深很到位,由大到小,由粗及細
通常情況下凹型比,凸型布景更容易營造景深感
► 凸形構圖
► 凹形構圖
用化妝砂鋪就的道路或溪流,將全景分割為兩部分,對加強景深感會有極強的效果,分割要貫穿前後,要有順暢的斜度或彎度,由寬及窄,最終消失在遠處盡頭,有一種無限蔓延感和源遠流長的感覺
由於視覺上的誤差,隨著眼睛與物體距離的遠近變化,空氣厚度增加,從而使物體的色彩,在人們視覺上發生了變化,深顏色會感覺距離我們很近,而淺淡的顏色會感覺較遠,近處對比強烈而遠處對比模糊,比如下圖
在草缸中的運用如下圖,可以發現明暗對比關系,從上到下是亮-暗-亮的一種關系:前景亮,中景暗,後景亮,這種處理方式凸顯了三圍景深,顯得缸體更大,視覺效果更強烈
這種關系可以通過水草的顏色來表現,陽性水草,淺綠色,或者會發色的水草為「亮」(紅色、粉色、橘色等,化妝砂也可以)陰性水草,偏深綠色水草,或者骨架原色為「暗」
用紅色系水草作後景,也會有增加景深的感覺
下面這幅後景的莫絲山頭,顏色太深而拉近了距離,景深感有些欠缺
利用水草葉片的大小形態來塑造景深,源於近大遠小的視覺透視關系,前寬後窄就是將寬葉的水草置於前景,而葉片窄小細密的水草置於後景,下圖是獲獎作品的示範,前面是葉片寬大的水草,與後景葉片窄小的水草形成了明顯反差,加強了景深效果
中景草通常作為過渡,發揮著承前啟後的銜接作用,以達到自然合諧,層次分明的效果,然而取消中景草,將低矮的前景草,延伸至中景乃至後景局部,此法運用得當,會有一種高大雄偉之感,可以增強景深效果
鏤空結構造景,利用洞穴等來加強景深感,例如下圖
背景紙+攝影技巧也是相當重要的,它不但可以加強景深感,而且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難怪有草友看了照片說,''總覺得後面還有什麼'',背景多以淡藍色為多見
如果在造景中多注意這幾點,那麼再不好的景也有幾層了吧
⑹ 30cm到40cm的魚缸怎麼布置景 有圖最好 ~~~~~~ 要簡單 但也要漂亮哦 最好還容易清理
30到40的缸比較小,做水草景,盡量少種有莖類水草,會往高長的水草,要不然要經常修剪,最簡單的造景方法就是放些沉木或者石頭,擺出造型,種一片草坪,再用一些矮草,莫斯類草,苔類草去裝飾一下即可。這樣又好看,又好打理。
⑺ 怎樣在家裡布置一個好看的草缸
我很喜歡草缸,一直很想在家布置一個,但苦於學生黨常年不在家,老媽又不想打理,一直沒有實現。但是好在查閱過大量的相關資料,只要有條件就可以馬上動手的那種,就來簡單得說說如何布置草缸。
首先,草缸又分水缸和陸缸(我自己分的,專業來分我也不知道怎麼叫),水缸就是從養魚布景發展出來,陸缸是微觀植物盆景發展而來,這兩個從技術層面來說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水草缸的學問要大得多。實際上草缸主要指的是水草缸,陸缸應該叫做盆景吧(哪怕它種在魚缸里)。
草種上了,就是日常維護了。水草缸和陸缸都需要光線來生長,但是又不能是強烈的陽光,這就需要買個燈了,某寶上還是蠻多的。平時注意施肥修剪,水草缸每周一次剪草刮缸換水。玩草缸可以說是養花種草的升級版,平日里可以陶冶情操,又能凈化環境,放一個在屋裡瞬間高大上有沒有。但是也需要很多學問和耐心。只要有心,無論怎麼擺草缸都是好看的。
⑻ 魚缸怎麼造景好看又簡單
魚缸裡面要想造景好看又簡單,最根本的就是我們可以模仿海洋當中的一些海底珊瑚,還有就是海洋的水草生物等,這樣的話造景相對來說就比較好看,並且看起來更自然。
⑼ 家裡有個魚缸,但不想養魚了,怎樣布景最好看
有些水草製作的水族景觀,維護簡單,易養,而且效果還不錯哦!所需要的材料設備要求不高,造景低,操作也不是很難,後期就可以有一個不錯的效果。養龜,可以陶冶情操,為悠閑生活增加樂趣,觀賞龜的爬動、游姿,別有一番風味。養龜養魚都可以增加家居環境的生機,但是魚的生存周期很短,龜則以年計算它的生存周期。在大魚缸的底部鋪一層厚厚的彩色細沙,再鋪上鵝卵石、貝殼、躺椅、帳篷之類,在家裡感受一下浪漫的夏威夷,是不是也不錯呢?當然,最好上面加蓋子,能防塵。
如果感覺都不合意的話單純養鸚鵡元寶一類的魚即使不布景也很漂亮,不布景的話魚缸相對要好打理很多,因為沒有藏污納垢的地方。七彩神仙魚是分布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的淡水魚,隸屬慈鯛科,別名七彩燕。它身形偏圓,體側扁平,尾鰭極短,背鰭臀鰭對稱,體長為20厘米左右,體色豐富多彩。
⑽ 想在家裡放個小的魚缸養魚,請教最簡單的方法配置,謝謝
1、去花鳥市場,買一個套缸,就是那種有機玻璃一體成型,有蓋子的水族箱,貌似現在最小的40cm左右,裡面有燈,和濾凈器。
2、買一些底砂,火山石、石英砂、泥炭、珊瑚砂等等都可以,雖然用什麼沙子很有講究,但是,對於你,就挑自己最喜歡的,沙子的厚度不要高於過濾器的抽水口。
3、找一塊石頭,或者買一些珊瑚、沉木,買一些水草,我推薦韭菜草,生命力頑強,幾棵草幾個月能生出側根長很多,給水族箱造景。
4、買魚,熱帶魚好養一些,但是冬天你還需要一根加熱棒,金魚相對難養,挑一些常見的種類,比如孔雀、虎皮、藍曼龍、紅箭,最好配幾條苦力鰍、青苔鼠一類的底棲魚,好打掃水藻和殘渣,不要買有會長很大的、兇猛魚類。
5、放水,穩定幾天,系統平衡後,每天喂餵食,偶爾換換濾材就可以了,如果水中有死角堆積了些污物,可以再買一個小造浪器,如果沒有潔癖基本不用管它。
總之,養魚最關鍵是水質,濾凈器是除去大塊污物和增加氧容量最重要的,水草和石頭可以形成生化潔凈系統,還可以提供給魚掩蔽所,只要魚種搭配合適,數量不太密集,基本不費事情,預算加上路費,500塊頂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