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喝中葯調理最好,常用德甫常渭寶茶,效果好沒有副作用。還有些其他的調養方法介紹:
葯物調養法
常用驗方(1)淮山葯100克、生雞內金100克、醋制半夏60克、浙貝母40克,研成細末。每次3克,用水吞服,每日3次。用於各型胃脘痛者。
(2)百合30克、烏葯10克、木香1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用於胃陰不足型胃痛。
(3)炒黃芪30克、蒲公英30克、百合20克、烏葯10克、白芍20克、甘草6克、丹參20克,焦三仙各1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用於淺表性胃炎兼有燒灼樣感覺者。
心理調養法
情緒與胃炎關系密切,發怒、緊張,可導致胃肌收縮、微小血管痙攣、胃自身保護修復機能減退、胃酸分泌亢進等變化。患者一定要思想達觀、精神鬆弛、心情愉快。在臨床上,由於精神因素加重或誘發慢性胃炎者屢見不鮮,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志的舒暢對慢性胃炎的治療和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B. 慢性胃炎怎麼治
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疾病,是由人體內的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症。該病包括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以及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所有消化系統疾病中發病機率最高的一種。該病的基本治療方法為葯物治療,患者可根據不同的症狀選擇不同的葯物進行治療。比如疼痛較明顯時,可服用一些陣痛葯;胃酸或消化不良時,可選用雷貝拉唑、蘭索拉唑、胰酶片、多酶片等幫助消化的葯物;膽汁反流的患者可服用胃復安以及嗎叮啉來達到減少膽汁反流的目的。
患者除了規范用葯治療慢性胃炎以外,生活中的一些自我調養以及日常行為的一些調整,會讓你的胃慢慢養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一日三餐有規律。每天按時、定量的進食,可以使胃酸的分泌具有規律性,胃酸規律了,胃病才能慢慢好。
2.飲水要具合理性。慢性胃炎的患者不能在飯前、飯後大量飲水,這樣做會導致胃液、胃酸被沖淡稀釋,減低胃酸殺滅細菌的作用,不利於胃病的恢復。
3.保持良好的情緒以及心態。患者要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盡量避免因情緒的過度緊張而加重病症,還要注意避免過度疲勞,勞累過度也會影響胃病的康復。
4.注意保暖。胃炎患者要特別注意保暖,天氣寒冷的時候,也是我們的抵抗力比較低下的時候,這時,胃炎患者的抗病能力也更弱一些,所以,保持身體暖和,對胃炎患者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5.適時加強一些體育鍛煉,可以增強胃炎患者的自身體質,提高其自身免疫力,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有利於促進胃部消化
C. 慢性胃炎治療方法
慢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1.消除病因
導致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就是胃部粘膜出現了慢性炎症,所以消除病因就是要讓患者服用消炎葯,讓慢性炎症得到良好的控制,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治療胃炎。大多數消炎葯物都可以治療慢性胃炎,比如說羅紅黴素、阿莫西林。
2.減輕症狀
減輕症狀主要是指通過服用一些葯物來緩解慢性胃炎引起的不適症狀。比如說在疼痛發作的時候,可以服用阿托品或普魯本辛。在胃酸分泌過多的時候,可以服用奧美拉唑。也可以服用硫糖酸鋁或鋁碳酸鎂片。
3.促進胃動力
慢性胃炎患者的胃動力會明顯減退,所以也要讓患者適當服用一些促進胃動力的葯物,比如說嗎丁啉。
二、慢性胃炎應如何護理
1.注意節制飲食
飲食習慣的不健康是誘發慢性原因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可以暴飲暴食,每天要按時間吃飯,一定不可以有節食行為。少吃辛辣油膩食物,多吃清淡食物。
2.避免熬夜
熬夜很容易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傷害胃黏膜,這樣就會進一步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狀。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一定要盡量避免熬夜,平時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堅持早睡早起。
3.多喝小米粥
小米粥可以有效保護胃粘膜,經常喝小米粥,能夠輔助治療胃炎,還能夠提高胃動力。可以每天早晚都喝上一小碗小米粥。
D. 得了慢性胃炎,該怎麼調理
胃炎在當今社會來說,是很常見的一類疾病,一般主要是由於飲食不規律,經常暴飲暴食,或者是食用一些刺激類東西,使得胃部受到傷害。
大家都知道胃痛痛起來難以忍受,有些患者又久久拖延不去醫院,以至於愈發嚴重,那麼應該怎麼樣來緩解胃病呢?
中醫建議大家從鍛煉這個方面下手治療,其中康復的體育鍛煉以鍛煉腹肌為主,但要避免劇烈活動,尤其是跳躍運動,不要長時間站立。
下面就教大家12個鍛煉方法。
1.腹式呼吸
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復進行多次。
2.飯後卧床
時間約為20~30分鍾,取頭部低位、骨盆墊高的姿勢,使胃向上移。
3.全身鍛煉
體操、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散步等。
4.腹肌鍛煉
仰卧,雙腿伸直抬高,放下,反復進行數次,稍作休息後再重復做數次。也可以模擬蹬自行車的動作,或做下蹲動作。
5.按摩腹部
在體育鍛煉後進行10分鍾左右。可屈膝仰卧,然後以右手按揉腹部。
6.氣功療法
卧位,全身放鬆,吸氣,意守丹田(思想集中在下腹部丹田穴),呼氣。
如此反復進行,速度宜緩慢,每次10~20分鍾,每天1~2次,一般在鍛煉前做。
7.擺腿運動
取仰卧位,兩腿並攏,直腿舉起,在離床20~30厘米處停止不動,再慢慢地向兩側來回擺動,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
8.V字形平衡操
取坐姿,雙腳上舉,膝與腳尖均伸直,雙臂上舉,使全身保持V字形,堅持30秒鍾,每天早晚各做5~10次。
9.仰卧起坐
仰卧在床上,兩手放在身體兩側,頭向上抬,用腹肌的力量使身體坐起來,然後再躺下。
如不用手扶床坐不起來,可用手稍加幫助,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
10.高抬腿原地走
站在地上,兩條腿輪流高抬,膝關節屈曲,大腿和身體呈直角,抬後放下,像原地踏步一樣,每日走200步。
11.仰卧抬臀
仰卧在床上,兩手放在身體兩側,兩腿屈曲,兩腳掌蹬在床上,臀部盡量向上抬,停兩三秒鍾後放下,每天早晚各做5~10次。
12.舉腿運動
仰卧位,兩腿並攏,直腿舉起,懸在離床20~30厘米高處停止不動,控腿約10秒鍾,然後還原做第二次,早晚各做10~20次。
E. 慢性胃炎怎樣調理
慢性腸炎的症狀表現在腹脹、腹痛、大便稀或黏液、里急後重等症狀。目前配合常渭保茶,可助消化,保護胃黏膜,健脾益胃。另外加上葯粥療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山神粥:
取山楂60克,神曲20克,粳米40克。用紗布將山楂、神曲包好,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後去葯包,加入粳米煮成粥,熟時加入紅糖10克調味服食。此粥具胡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功效,適合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患者。
2.芡實粥:
取芡實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芡實去殼,研成粗末,與粳米同煮粥,熟時加入冰糖溶化服食。具有益腎固精、健脾止瀉的功效,適合脾腎兩虛、久瀉不止的慢性腸炎患者。
3.高粱粥:
取高粱50克,小米40克,蘋果1個。將高粱、小米放入鍋中用文火炒黃,研成細粉,蘋果洗凈,切成小塊備用。鍋中加水適量,蘋果塊放入鍋中煮沸。將高粱和小米粉放入碗中,加涼水少許調成糊狀,然後倒入鍋中攪拌均勻,煮熟即可,每天服兩次。具有補脾健胃功效,適合脾胃虛弱、受涼即瀉的患者。
4.苡仁粥:
取苡仁、粳米各40克,白糖適量。將苡仁、粳米洗凈,加水適量共同煮粥,粥熟時加入白糖調味服食。具有健脾祛濕功效,適用於脾虛濕盛所致的久瀉不止、腹部腹痛、不思飲食、舌苔膩的慢性腸炎患者。
5.參蓮粥:
取黨參15克,蓮子30克,粳米40克,大棗6枚,紅糖少許。將黨參、蓮子研成細末,大棗去核切碎,與粳米一起放入鍋中煮粥,粥成後加入紅糖調味服食。具有益氣健脾止瀉的功效,適宜於脾胃氣虛,常表現為少氣無力、腹脹納呆的慢性腸炎患者。
6.山豆粥:
取山葯、茯苓、苡仁、赤小豆、澤瀉、扁豆各60克。將上述各味研成粗末,置鍋內用小火加熱,不斷翻動,炒至呈黃色發出微香時,取出放涼,密封保存。食用時取葯末20克與粳米50克共同煮粥服食。具有健脾益氣、滲濕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虛不能運濕、濕自內生,表現為腹痛腸鳴、腹瀉日久的慢性腸炎患者。
7.參苡粥:
取炒黨參15克,紅棗8枚,苡仁、粳米各30克。先將黨參加水煎煮2次,每次煮沸後20分鍾取汁,合並的葯汁與粳米、苡仁、紅棗共同煮粥服食。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適用於久瀉不止、進食後腹脹腹痛、體質虛弱、常感冒、免疫力低下的慢性腸炎患者。
F. 慢性胃炎怎麼治療好呢
建議做胃鏡明確診斷。止痛方法:胃舒平二片碾碎溫開水送服,可立止痛。
一、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種特殊細菌分泌多種毒素損害胃粘膜造成慢性炎症,並引起一系列症狀。如果症狀久治不愈,又比較重,應該首選根治幽門螺旋桿菌,建議你採用當前國際上比較推崇的一種方案:奧美拉唑20毫克,每日2次;克拉黴素0.25克,每日2次;替硝唑0.5克,每晚1次,首次劑量加倍。3種葯(又稱三聯)應服7~15天。請注意選可靠的品牌,以保證療效。根據我們新近的經驗,大部分患者經上述治療後症狀明顯好轉甚至完全消失。當然,這一方案根治的成功率也不是100%,而是80%~90%。如果根治後仍有症狀,可以從維酶素、胃樂寧、嗎叮啉、普瑞博思等葯中選擇一二種服用,時間宜長一些。飲食上宜定時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勿亂服葯;如有口腔、鼻腔的慢性炎症,應加以治療,並定期進行胃鏡復查。
二、慢性胃炎是現代人的常見病,其症狀是上腹疼痛、食慾減退和餐後飽脹,進食不多但覺過飽。症狀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引發或加重。故生活調理對慢胃炎患者是很重要的治療方法。
首先要避免有害因素的侵襲:即戒煙、不飲烈酒、濃茶、咖啡等。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少服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葯物等。其次,對於慢性胃炎患者的飲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頓不可過飽,不主張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負擔。因此胃病患者飲食應遵循下述原則:
宜少宜精:宜少指不可過飢再吃東西,且吃東西一次不可過飽,不宜極渴時飲水,飲水一次不宜過多。晚飯宜少。宜精指少吃粗糙和粗纖維多的食物,尤其對於有消化不良的病人,要求食物要精工細作,富含營養。
宜溫宜潔:宜溫指胃病患者不可過食冷瓜果,也不能因畏涼食而吃熱燙飲食,這對食道和胃的損傷也很大。宜潔是指有胃病的人胃抵抗力差,應防止食物被污染,並注意食用器具的衛生。
宜鮮宜淡:宜鮮是指吃適量新鮮蔬菜和水果,新鮮蔬菜水果可防癌,同時也指吃新鮮的食物,不食腐爛變質的食物。宜淡指宜吃清淡的素食。中醫講淡味是養胃的,清淡素食既易於消化吸收,又利於胃病的恢復,而且可使人長壽。新鮮蔬菜五穀都為健胃佳品,但食用不可過量。
宜軟宜緩:宜軟指飯食、蔬菜、魚肉之品宜軟爛,不宜食油煎、油炸、半熟之品及堅硬食物,既難於消化,而且有刺傷胃絡之弊端。宜緩指細嚼慢咽,充分地咀嚼,唾液大量分泌,既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有防癌和抗衰老的效果。
三、下面介紹幾款食療方
1.人參煨豬肚
豬肚1個,人參15克,乾薑6克,蔥白7根,糯米150克。將豬肚洗凈,蔥折去須切段,糯米洗凈,一起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沙鍋內加水,將豬肚放入鍋內,先用武火燒沸,撇去湯面上的浮泡,改用文火煮至極爛熟。空腹溫食。具有治療胃虛寒症,胃脘冷痛,食慾不振,大便瀉泄。
2.蓮子粥
蓮子50克,糯米50克,紅糖一匙。蓮子用開水泡脹,削皮去心,倒入鍋內,加水,小火先煮半小時備用。再將糯米洗凈倒入鍋內,加水,旺火10分鍾後倒入蓮肉及湯,加糖,改用小火燉半小時即可。作早餐或下午當點心吃。有補中燥濕、健脾暖胃、止瀉斂汗、安神固精之效。適合於胃寒怕冷,遇冷則瀉,睡眠不佳的患者。
3.瑞香湯
山葯120克,烏梅、甘草各30克,陳皮、木香各3克。將以上諸葯為末,每次取適量做湯服食,每日2次。主治肝脾不和、胃脘脹痛,大便溏薄等。
G. 慢性胃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本病的治療分西醫葯治療和中醫葯治療。
(1)西醫葯治療。
①一般治療:飲食療法是慢性胃炎的必要治療措施,飲食宜易於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進食應細嚼慢咽以達到少刺激、易消化的目的。停服刺激性葯物、戒除煙酒、治療口咽部慢性感染等也是必要的治療措施。
②對症治療:腹痛時可給予抗膽鹼能葯物,如阿托品0.3毫克,每日3次;或普魯本辛15毫克,每日3次。返酸、胃酸分泌較高者可用鹼性葯物,如氫氧化鋁凝膠10毫升或碳酸鈣0.5克,每日3次。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缺乏者可服用1%稀酸鹽3~5毫升,每日3次,或胃蛋白酶合劑10毫升,每日3次。貧血時可口服鐵劑及肌注維生素B12。胃鏡下有膽汁返流時可用胃復安(滅吐靈)10毫克,每日3次。
③抗菌治療:適用於有局灶性感染或幽門螺桿菌檢查陽性者。鏈黴素0.25克,每日4次;痢特靈0.1克,每日3次;甲硝唑0.25克,每日3次;呋喃唑硐0.1克,每日3次。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
(2)中醫葯治療。
①脾胃濕熱:胃脘脹痛明顯,噯氣,嘈雜,口中粘膩,或口苦口臭,大便不暢,胸悶痞塞,納差,食後脹痛痛甚,舌質稍紅,苔黃厚膩,脈弦滑。治宜清熱泄濁、和胃消痞。
方葯:蒼術、厚朴、藿香、木香、半夏、陳皮各10克,檀香、砂仁、甘草各3克,白豆蔻5克。
②肝胃蘊熱:胃脘灼痛,痛勢急迫,連及兩脅,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疏肝和胃、泄熱止痛。
中成葯:牛黃清胃丸。
③肝胃氣滯:胃脘脹滿攻撐作痛,痛連兩脅,胸悶噯氣,善太息、嘔吐,有時泛酸或苦水,心煩易怒,大便不暢,或便溏或便秘,舌質淡紅,苔薄黃或薄白,脈弦。治宜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中成葯:舒肝和胃丸,左金丸。
④脾胃陰虛:胃脘隱隱灼痛,煩渴思飲,口乾咽燥,胃中嘈雜灼熱,大便干結,食少、納呆,乏力,苔少或薄黃,脈弦細或細數。治宜養陰益胃。
中成葯:麥味地黃丸。
⑤胃絡瘀血:胃脘刺痛或痛有定處,按之痛甚,日久不愈,大便色黑,舌質暗紅或紫暗,有瘀斑,脈弦澀。治宜活血通絡、化瘀止痛。
方葯:炒五靈脂、當歸、紅花、柴胡各10克,三七5克,赤芍、烏葯、元胡、甘草、香附、枳殼、川芎各6克。
⑥脾胃虛寒:胃脘隱隱作痛,綿綿不斷,喜暖喜按,得食則減,嘔吐清水,納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宜:益氣溫中、健脾和胃。
中成葯:附子理中丸。
H. 慢性胃炎如何解決
慢性胃炎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症狀和改善胃黏膜組織學,治療應盡可能針對病因,遵循個體化原則:
一、消除或削弱攻擊因子,根除幽門螺桿菌,抑酸或者抗酸治療,針對膽汁反流服用非甾體消炎葯等做相應治療和處理。
二、增強胃粘膜防禦,適用於有胃黏膜糜爛或症狀明顯者,包括膠體鉍、鋁碳酸鎂、硫糖鋁、瑞巴派特等。
三、動力促進劑,適用於以上腹飽脹早飽等症狀為主者。
四、中葯辨證施治,可與西葯聯合應用。
五、其他葯物,包括抗抑鬱葯,鎮靜葯,維生素b12以及抗氧化劑。
I. 治療慢性胃炎的方法有哪些
西醫葯治療
〈1〉一般治療:飲食療法是慢性胃炎的必要治療措施,飲食宜易於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進食應細嚼慢咽以達到少刺激、易消化的目的。停服刺激性葯物、戒除煙酒、治療口咽部慢性感染等也是必要的治療措施。
〈2〉對症治療:腹痛時可給予抗膽鹼能葯物,如阿托品0.3mg,每日3次;或普魯本辛15mg,每日3次。返酸、胃酸分泌較高者可用鹼性葯物,如氫氧化鋁凝膠10mL或碳酸鈣0.5g,每日3次。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缺乏者可服用1%稀鹽酸3~5mL,每日3次,或胃蛋白酶合劑10mL,每日3次。貧血時可口服鐵劑及肌注維生素B12。胃鏡下有膽汁返流時可用胃復安(滅吐靈)10mg,每日3次。
〈3〉抗菌治療:適用於有局灶性感染或幽門螺桿菌檢查陽性者。慶大黴素2萬u,日4次;鏈黴素0.25g,日4次;痢特靈0.1g,日3次;甲硝唑0.25g,日3次;呋喃唑硐0.1g,日3次。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
中醫葯治療
〈1〉脾胃濕熱:胃脘脹痛明顯,噯氣,嘈雜,口中粘膩,或口苦口臭,大便不暢,胸悶痞塞,納差,食後脹痛痛甚,舌質稍紅,苔黃厚膩,脈弦滑。
服用有關清熱泄濁,和胃消痞的葯物。
〈2〉肝胃蘊熱:胃脘灼痛,痛勢急迫,連及兩脅,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服用有關疏肝和胃,泄熱止痛的葯物。
〈3〉肝胃氣滯:胃脘脹滿攻撐作痛,痛連兩脅,胸悶噯氣,善太息、嘔吐,有時泛酸或苦水,心煩易怒,大便不暢,或便溏或便秘,舌質淡紅,苔薄黃或薄白,脈弦。
服用有關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葯物。
〈4〉脾胃陰虛:胃脘隱隱灼痛,煩渴思飲,口乾咽燥,胃中嘈雜灼熱,大便干結,食少、納呆,乏力,苔少或薄黃,脈弦細或細數。
服用有關養陰益胃的葯物。
〈5〉胃絡瘀血:胃脘刺痛或痛有定處,按之痛甚,日久不愈,大便色黑,舌質暗紅或紫暗,有瘀斑,脈弦澀。
服用有關活血通絡,化瘀止痛的葯物。
〈6〉脾胃虛寒:胃脘隱隱作痛,綿綿不斷,喜暖喜按,得食則減,嘔吐清水,納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服用有關益氣溫中,健脾和胃的葯物。
J. 慢性胃炎怎麼治療呢
慢性胃炎的治療方法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法就是生活習慣的治療,第二個方法就是葯物治療。具體來說,生活習慣的治療,就是慢性胃炎患者應該戒煙、戒酒,不要吃一些對胃黏膜有刺激的食品和葯品,比如火鍋、燒烤以及阿司匹林等葯品;同時吃飯的時候應該細嚼慢咽,胃炎最忌諱暴飲暴食;還應該適當加強身體鍛煉,多做一些對精神上有愉快感的活動,比如唱歌、跳舞。葯物治療更多的是對症治療,比如疼痛的時候口服阿托品;胃酸過高的時候應用奧美拉唑、蘭索拉唑,也可以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還可以用一些中和胃酸的葯物,如應用氫氧化鋁等。此外,在治療胃炎上,中成葯也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