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級(上、下)用方程解決問題:倍和、積差問題
設甲桶原有水a千克,乙桶原有水b千克。
根據題意,可得:
2(a-b)=2b-(a-b)
2a-2b=3b-a
3a=5b
a/b=5/3
這里只能求出a、b的比值,而無法求出具體有多少千克。
2. 如何列方程解決和倍或差倍問題
1、設東東種了x棵樹。則小明種的樹是x/2,依題列方程:x+x/2=12,解方程得:x=8
答:東東種了8棵樹。
2、設乙有貨x件,則甲有貨是3x+40,依題列方程:x+(3x+40)=160,解方程得:x=30,那甲貨為3x+40=130
答:甲有貨130件,乙有貨30件。
希望採納哦!
3. 和倍,差倍的問題怎麼解決四年級
已知幾個數的和與這幾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求這幾個數的應用題稱之為和倍問題。要想順利地解答和倍問題,最好的方法是根據題目所給的條件和問題,畫出線段圖,可以使數量關系一目瞭然,從而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找到解題方法。在具體解題時,我們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先求出倍數,再去解答題中提出的問題。
和÷(倍數+1)=1倍數
1倍數×倍數=幾倍數或和-1倍數=幾倍數
4. 如何列方程解決和倍或差倍問題
解答和倍、差倍問題,首先應讓學生會畫圖,理解一倍量和幾倍量,同時明確和對應幾倍或差對應幾倍,只有學生這樣,學生理解理解題意,同時也會列式解答。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老師要引導學生對比總結,逐步脫離圖,讓學生知道看到和(或差),就要求出他們倍數的和(或差),然後求出1倍量,再求幾倍量。所以教學的關鍵是畫圖,提高的關鍵是步驟。
5. 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分八種情況列舉:
一、列方程求比一個數的幾倍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1. 學校今年栽梧桐樹128棵,比樟樹棵數的3倍少22棵。學校今年栽樟樹多少棵?
2. 學校飼養小組今年養兔子25隻,比去年養的只數的3倍少8隻,去年養兔子多少只?
3.張林和李濤收集郵票,張林收集了126張,比李濤的3倍少6張,他們共收集了郵票多少張?
4、 一隻足球46.8元,比一隻排球價錢的3倍少1.2元,一隻排球的價錢是多少元?
5、果園里有蘋果樹270棵,比梨樹的3倍少30棵,梨樹有多少棵?
二、 列方程求比一個數的幾倍多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1、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高468米,比一座普通住宅樓的31倍多3米,這幢普通住宅樓高多少米?
2、今天促銷,售出女裝125件,比男裝的4倍還多5件。今天售出的男裝多少件?
3、吉陽村有糧食作物84公頃,比經濟作物的4倍多2公頃,經濟作物有多少公頃?
4、華村現有106戶裝了電話,比原來裝電話戶數的13倍多2戶,原來有多少戶裝了電話?
三、年齡問題
1、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3.7倍,小明比爸爸小27歲。爸爸和小明各多少歲?
2、甲乙兩人年齡的和為29歲,已知甲比乙小3歲,甲、乙兩人各多少歲?
3、爺爺今年71歲,比小華年齡的6倍還多5歲,小華今年幾歲?
4、去年小明比他爸爸小28歲,今年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8倍。小明今年多少歲?
5、3年前母親歲數是女兒的6倍,今年母親33歲,女兒今年幾歲?
6、媽媽今年的年齡是兒子的3倍,媽媽比兒子大24歲。兒子和媽媽今年分別是多少歲?
7、小明的爸爸年齡是他年齡的9倍,媽媽的年齡是他的7.5倍,爸爸比媽媽大6歲。你知道小明今年幾歲嗎?
四、行程問題
1、兩地相距660千米,甲車每小時行32千米,乙車每小時行34千米,兩車分別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經過幾小時相遇?
2、小東、小英同時從某地相背而行,小東每分鍾走50米,小英每分鍾走45米,經過多少分鍾兩人相距285米?
3、一列快車和一列慢車同時分別從相距630千米的兩地相對開出,4.5小時相遇,快車每小時行78千米,慢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4、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向相反的方向行駛,4小時後兩車相距300千米,已知甲車每小時行4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5.甲、乙兩地相距1000米,小華從甲地、小明從乙地同時相向而行,小華每分鍾走80米,小明每分鍾走45米。兩人幾分相遇?
6.兩地間的路程是210千米,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3.5小時相遇,甲車每小時行28千米。乙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7、甲乙兩車從相距272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向而行,3小時後兩車還相隔17千米。甲每小時行45千米,乙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8、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地點向相反方向行走,3.5小時後兩人相距38.5千米。甲每小時行走5千米,乙每小時行走多少千米?
9、兩列火車同時從甲、乙兩城相對開出,慢車每小時行60千米,快車每小時行80千米,兩城相距770千米,兩車開出幾小時後還相距210千米?
10.甲、乙兩地相距189千米,一列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72千米,一列慢車從乙地去甲地每小時行54千米。若兩車同時發車,幾小時後兩車相距31.5千米?
五、 兩積之和問題
1、學校買了18個籃球和20個足球,共付了490元,每個籃球14元,每個足球多少元?
2、甲、乙兩個工程隊共同開鑿一具隧道。15天共開鑿了2070米,甲隊每天開鑿65米,乙隊每天開鑿多少米?
3、阿姨買4塊肥皂、2條毛巾共用去2.8元,已知肥皂每塊0.26元,毛巾每條多少元?
4、商店運來500千克水果,其中有8筐蘋果,剩下的是梨,梨有300千克。每筐蘋果重多少千克?
5、商店運來8筐蘋果和10筐梨,一共重820千克。每筐蘋果重45千克,每筐梨重多少千克?
6、商店運來蘋果和梨各8筐,一共重724千克。每筐梨重46千克,每筐蘋果重多少千克?
7、學校買回4個排球和5個籃球,共用476元。每個籃球56元,每個排球多少元?
8、一筐蘋果,連筐重45.5千克,取出一半後,連筐還重24.5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9、師徒兩人在15天中共完成465個零件。師傅每天製造18個,師傅每天完成的件數比徒弟多多少個?
10、學校買籃球比買排球多花84元。買回籃球5個,每個56元,買回的排球每個49元。學校買回多少個排球?
六、 和倍問題
1、果園里有梨樹和蘋果樹共108棵,梨樹的棵數是蘋果樹的3倍,蘋果樹有多少棵?
2、糧店運來大米和麵粉480包,大米的包數是麵粉的3倍,運來大米和麵粉各多少包?
3、用長120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長是寬的1.5倍,求它的寬是多少厘米?
4、王大爺准備用400米長的柵欄圍一個長方形養雞場,如果長是寬的3倍,這個養雞場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米?
5、李明和王軍共有郵票54張,王軍的張數是李明張數的2倍,李明和王軍各有郵票多少張?
6、兩袋大米共重104千克,甲袋重量是乙袋的3倍,兩袋麵粉各多少千克?
7、學校買一台電腦和一台彩電共用去8860元,已知一台電腦的價格是彩電的2倍,一台電腦和一台彩電各是多少元?
8、同學們植樹,五六年級一共植了560棵,六年級植的棵數是五年級的1.5倍,兩個年級各植多少棵?
9、兩袋麵粉共88千克,甲袋的重量是乙袋的3倍,兩袋各多少千克?
10、一個長方形周長是240米,長是寬的1.517倍,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七、差倍問題
1、動物園里猴子的只數是熊貓的6倍,猴子比熊貓多30隻,猴子與熊貓各有多少只?
2、小亮比爺爺小48歲,今年爺爺的年齡是小亮的7倍,今年小亮和爺爺分別是多少歲?
3、向陽小學五年級學生比六年級學生多20人,五年級人數是六年級的1.2倍,這個學校五、六年級學生各有多少人?
4、兩袋麵粉,甲比乙重34千克,甲袋是乙袋的3倍,兩袋各多少?
八、 綜合問題
1、一幅油畫的長是寬的2倍,我做畫框用了1.8m木條。這幅畫的長、寬、面積分別是多少?
2、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72厘米,長是寬的2倍,求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
3、長方形的周長是19.4米。長比寬的2倍少0.8米,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各是多少米?
4、兩地相距480千米,甲乙兩列火車同時從某地相對開出。經過4小時相遇。已知甲火車每小時比乙火車慢8千米,求甲乙兩列火車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5、甲、乙兩個工程隊共同開鑿一個隧道。開鑿了15天,甲隊比乙隊少開鑿了120米,甲隊每天開鑿65米,乙隊每天開鑿多少米?
6、甲、乙兩個工程隊共同開鑿一個隧道。甲隊每天開鑿65米,乙隊每天開鑿73米,鋪了多少天後,甲隊比乙隊少鋪120米?
7、東街小學現有學生960人,是解放前的12倍,解放前有學生多少人?
8、學校圖書館買來故事書240本,相當於科技書的3倍,買來科技書多少本?
9、籠中雞頭和兔頭共35個,雞腿和兔腿共94條。籠中雞、兔各有多少只?
10、一位學生吃一個饅頭,一個老師吃3個饅頭。現有老師和學生8人,吃了18個饅頭。老師和學生各有幾人?
11、星期天,王麗把儲蓄罐里的硬幣倒出來數一數,發現1角與5角的硬幣共有52枚,正好是10元。兩種硬幣各有多少枚?
12、小芳和小蘭共儲蓄505元,小蘭儲蓄的錢數是小芳的3倍少15元,小蘭儲蓄多少元?
13、一個小組的同學湊錢買一件紀念品,如果每人出8元,就多3元錢;如果每人出7元錢,就少3元,這個小組有多少人?
14、小麗的畫片數是貝貝的1.5倍,小麗給了貝貝5張畫片後,貝貝和小麗的畫片就一樣多了。小麗有多少張畫片?
15、張文和王峰都喜歡集郵。他們共集了164張郵票,如果張文給王峰15張,兩人的張數就一樣多。兩人各有多少張郵票?
16、三、四年級共植樹360棵,其中四年級植的棵數比三年級的2倍還多30棵。三年級植樹多少棵?
17、一枝鋼筆的價錢是一枝圓珠筆的4倍,李老師買了一枝鋼筆和5枝圓珠筆,一共用了12.6元。鋼筆和圓珠筆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18、小明買5本日記本比買1本故事書多用5.8元,已知一本故事書的價錢正好是一本日記本價錢的3倍。一本日記本的價錢是多少元?
6. 用方程解決倍數問題
解:設甲代表隊有x人,乙代表隊有(x-15)人,丙代表隊有2x人。
x+(x-15)+2x=305
x+x-15+2x=305
4x-15=305
4x=320
x=80
所以:x=80 x-15=65 2x=160
所以:甲代表隊有80人,乙代表隊有65人,丙代表隊有160人。
在做新手任務,幫幫忙吧!求求你了!!!!!!!!!!!!
7. 和差倍問題解方程口訣
和差問題
已知兩個數量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量各是多少,這類應用題叫和差問題。
其實,解和差問題,還有一段順口溜:
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
和減去差,越減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和差問題的解題公式:
大數=(和+差)÷2
小數=(和-差)÷2
例1、甲乙兩班共有學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兩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數=(98+6)÷2=52(人)
乙班人數=(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長方形的長和寬之和為18厘米,長比寬多2厘米,求長方形的面積。
解長=(18+2)÷2=10(厘米)
寬=(18-2)÷2=8(厘米)
長方形的面積=10×8=80(平方厘米)
答:長方形的面積為80平方厘米。
和倍問題
已知兩個數的和及大數是小數的幾倍(或小數是大數的幾分之幾),要求這兩個數各是多少,這類應用題叫做和倍問題。
總和÷(幾倍+1)=較小的數
總和-較小的數=較大的數
較小的數×幾倍=較大的數
為了幫助我們理解題意,弄清兩種量彼此間的關系,常採用畫線段圖的方法來表示兩種量間的這種關系,以便於找到解題的途徑。
例1、果園里有杏樹和桃樹共248棵,桃樹的棵數是杏樹的3倍,求杏樹、桃樹各多少棵?
解(1)杏樹有多少棵?248÷(3+1)=62(棵)
(2)桃樹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杏樹有62棵,桃樹有186棵。
例2、東西兩個倉庫共存糧480噸,東庫存糧數是西庫存糧數的1.4倍,求兩庫各存糧多少噸?
解(1)西庫存糧數=480÷(1.4+1)=200(噸)
(2)東庫存糧數=480-200=280(噸)
答:東庫存糧280噸,西庫存糧200噸。
例3、甲班和乙班共有圖書160本.甲班的圖書本數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圖書多少本?
解:160÷(3+1)=40本乙
40×3=120本 甲
答:甲班120本,已班40本。
差倍問題
已知兩個數的差及大數是小數的幾倍(或小數是大數的幾分之幾),要求這兩個數各是多少,這類應用題叫做差倍問題。
兩個數的差÷(幾倍-1)=較小的數
較小的數×幾倍=較大的數
差倍問題的解題思路,是要在題目中找到1倍量,再畫圖確定解題方
8. 和、差、倍、分問題,列方程解
24000人,補貼3600萬。設2008年人數為 x補貼為y萬元。則2007年人數為 x/1.2
補貼為y-600. 1500元=0.15萬元。則可列方程組:
0.15x=y 0.15x/1.2=y-600 解得x=24000,y=3600
9. 列方程解決問題: 小明:媽媽今年的年齡是我的3倍。媽媽:我比你大24歲。求:小明和媽媽今年分別多
列方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1)弄清題意,設未知數,一般用x表示;
(2)找出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包含x的等式;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本題解題具體方法如下:
1、【設未知數】
該題目中,要求解的是小明的年齡和媽媽的年齡,則
設小明的年齡為X,則媽媽的年齡為3X
2、【找出相等關系】
媽媽的年齡比小明大24歲,即
3X-X=24
3、【解方程】
3X-X=24
2X=24
X=12
則媽媽的年齡為3X=3×12=36
4、【檢驗,寫出答案】
36÷12=3 滿足媽媽的年齡是小明的3倍;
36-12=24 滿足媽媽比小明大24歲。
答:小明今年12歲,媽媽今年36歲。
備註:該題目還可以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組進行求解。
即設小明年齡為X,媽媽年齡為Y,則
{Y=3X
{Y-X=24
然後解方程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