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生物酶制劑抗菌活性的檢測方法

生物酶制劑抗菌活性的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2 03:36:13

A. 酶活力的常用測定方法

常用的測定方法有取樣法和連續法。

1、取樣法

在酶反應開始後不同的時間,從反應系統中取出一定量的反應液,並用適當方法停止其反應,再根據產物和底物在化學性質上的差別進行分析,求得單位時間內酶促反應的變化量。

2、連續法

基於底物和產物在物理化學性質上的不同,在反應過程中對反應系統添加酶的變性劑以終止反應,常用的連續測定法是光吸收測定法,即根據產物和底物在某一波長或波段上有明顯的特徵吸收差別而建立起來的連續觀測方法,幾乎所有的氧化還原酶都可用此法測定。

此外如熒光法、旋光法、電化學法也是常用的連續測定方法。對不易直接測定的反應,可使用酶偶聯分析法,即用過量、專一的「偶聯工具酶」,使被測反應繼續進行到某一可直接測定的階段。近年來,酶活性的測定工作正向兩個方向發展,超微量酶活的靈敏測定,實現測定過程的自動化控制。

(1)生物酶制劑抗菌活性的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酶活力的大小可以用在一定條件下,它所催化的某一化學反應的轉化速率來表示,即酶催化的轉化速率越快,酶的活力就越高;反之,速率越慢,酶的活力就越低。所以,測定酶的活力就是測定酶促轉化速率。酶轉化速率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中底物的減少量或產物的增加量來表示。

酶活力的測定既可以通過定量測定酶反應的產物或底物數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也可以通過定量測定酶反應底物中某一性質的變化,如黏度變化來測定。通常是在酶的最適PH 值和離子強度以及指定的溫度下測定酶活力。

B. 食品安全中微生物檢測有哪些國家標准

GB 4789.1‐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總則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
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
GB 4789.4‐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
GB 4789.5‐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志賀氏菌檢驗
GB 4789.6‐2016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致瀉大腸埃希氏菌檢驗
GB 4789.7‐2013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驗 副溶血性弧菌檢驗
GB 4789.8‐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檢驗
GB 4789.9‐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空腸彎麴菌檢驗
GB 4789.1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
GB 4789.11‐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溶血性鏈球菌檢驗
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檢驗
GB 4789.13‐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產氣莢膜梭菌檢驗
GB 4789.14‐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蠟樣芽胞桿菌檢驗
GB 4789.15‐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黴菌和酵母計數
GB 4789.16‐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常見產毒黴菌的鑒定
GB/T 4789.17‐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肉與肉製品檢驗
GB 4789.18‐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乳與乳製品檢驗
GB/T 4789.19‐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蛋與蛋製品檢驗
GB/T 4789.20‐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水產食品檢驗
GB/T 4789.21‐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冷凍飲品、飲料檢驗
GB/T 4789.22‐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調味品檢驗
GB/T 4789.23‐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冷食菜、豆製品檢驗
GB/T 4789.24‐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糖果、糕點、蜜餞檢驗
GB/T 4789.25‐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酒類檢驗
GB 4789.26‐201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罐頭食品商業無菌的檢驗
GB/T 4789.27‐2008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鮮乳中抗生素殘留檢驗
GB 4789.28‐2013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培養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
GB/T 4789.29‐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檢驗
GB 4789.3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驗
GB 4789.31‐2013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和致瀉大腸埃希氏菌的
腸桿菌科噬體檢驗方法
GB/T 4789.32‐2002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的快速檢測
GB 4789.34‐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雙歧桿菌的鑒定
GB 4789.35‐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乳酸菌檢驗
GB 4789.36‐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埃希氏菌 O157:H7/NM 檢驗
GB 4789.38‐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埃希氏菌計數
GB 4789.39‐2013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糞大腸菌群計數
GB 4789.4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克羅諾桿菌屬(阪崎腸桿菌)檢驗
GB 4789.41‐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腸桿菌科檢驗
GB 4789.4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諾如病毒檢驗
GB 4789.4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微生物源酶制劑抗菌活性的測定

C. α–澱粉酶制劑活力測定方法

(1) 在比色試管中,加入1ml標准糊精溶液和3ml標准稀碘液,混勻,作為比較顏色的標准管。
(2) 在25mm×250mm試管中,加入2%可溶性澱粉溶液20ml,pH6.0磷酸氫二鈉-檸檬酸緩沖液5ml,在60℃水浴中平衡約5min,然後加入預先用緩沖液稀釋好的酶液0.5ml,立即計時並充分混勻。定時取出1ml反應液加入預先盛有3ml比色稀碘液的試管中,然後每隔1min重復此操作,當試管中的顏色與標准管顏色相同時,即達到終點(比色時兩試管面向直射光線,憑肉眼觀察),記錄反應總時間。此反應應在3min之內達到終點,如反應時間不在此范圍內,應重新調節樣品或酶的稀釋度在做。
(3) 計算α–澱粉酶活力 以1ml酶液於60℃、Ph6.0的條件下,在1h液化可溶性澱粉的克數為1個酶活力單位。
酶活力單位(g/ml)=(60/T×20×2%×N)÷0.5
式中,60—酶活定義中反應時間為60min;
T—反應時間(min);
20—可溶性澱粉的毫升數;
2%—可溶性澱粉濃度;
N—酶液稀釋倍數;
0.5—測定時所用酶液量(ml)。

D. 土壤生物酶活性的測定方法

取兩個樣本(實驗&對照)
拿一個放在適合環境
靜置
最後觀察微生物數量/測pH值看活性
大概是這樣了吧

E. 如何檢查一種酶的制劑是否達到純的制劑

我們知道這里指的純是指酶純度達到了酶的指標即比活力達到要求,可另一方面比活力達到要求,而蛋白中含有污染病毒,核酸,宿主細胞雜蛋白,及分離中帶人的有害物質等等,這也是等於沒達到純化,所以在分離時要選擇正確的分離方法,在每步分離後計算純倍數,收獲率,比活力,最後當產品的純度,活性,安全性,穩定性和一致性達到要求,這就 好 了

F. 如何進行農葯抑菌活性測定

紋曲寧分別與9種不同的表面活性劑組合混用,通過測定製劑中的活菌含量和制劑對水稻紋枯病菌的活性,篩選出5種不影響枯草芽孢桿菌活性的表面活性劑組合A、B、C、D和E.紋曲寧分別與這5種表面活性劑按重量比100 ∶3混配後,降低了葯劑稀釋液的表面張力,在1∶500倍的稀釋液中,表面活性劑達到和超過了臨界膠束濃度,增加了枯草芽孢桿菌在水稻表面的滯留量.田間試驗結果表明,紋曲寧中加入適宜的表面活性劑後,能提高紋曲寧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
噻唑類殺菌劑(thiazoles),市場上常見的「噻唑類殺菌劑」主要有:噻菌銅(龍克菌)、噻枯唑(葉枯唑)、噻菌茂、噻唑鋅、噻森銅、噻唑菌胺(ethaboxam)、土菌靈(etridiazole)、辛噻酮(octhilinone)、苯噻硫氰(benthiazole)。

噻唑菌胺(ethaboxam)一種中等內吸性殺菌劑。主要防治卵菌病害。對不同的病菌活性有差異。該葯低毒、無致畸性,對蜜蜂安全。與甲霜靈、嘧菌酯無交互抗葯性。

拌種靈( amicarthiazol ),「2-氨基-4-甲基-5-甲醯苯胺噻唑]」,一種高效,廣譜的內吸性殺菌劑,屬於噻唑類殺菌劑。
拌種靈通常主要用在防治禾穀類作物由擔子菌引起的多種病害。該葯劑在細菌病害防治上的應用主要是在中國,自1980年以來相繼報道了拌種靈對水稻白葉枯病菌、柑橘潰瘍病菌等細菌病害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1,2] 。噻唑類葯劑因其復雜的作用機制一直被視為研究的熱點,如烯丙異噻唑在離體條件下幾乎沒有抑菌活性,只能在施用水稻上才能表現防病效果[3];敵枯唑在離體和活體上表現不同的作用機制[4]。同時拌種靈又含有與萎銹靈相同的毒性結構——苯胺基甲醯基,目前萎銹靈的作用機制業已明確,主要干擾菌體呼吸過程中線粒體呼吸鏈上復合物處琥珀酸—輔酶Q之間氧化還原酶系,抑制生物能量的合成[5]。

benthiavalicarb-isopropyl,由組合化學和Ihara化學工業公司聯合開發的一種含氟苯並噻唑-氨基甲酸異丙酯的新型殺卵菌劑。具有保護、治療活性,持效性、耐雨水沖刷性和滲透性好。
1.把實驗室用的普通濾紙用打孔器打成0.5cm直徑的圓片,裝在試管中密封滅菌(121度,20分鍾)。
2.將已經培養好的菌製成一定濃度的懸浮液,取1ml該菌懸液至滅過菌的(121度,20分鍾)培養皿中,倒入適量(約4毫米厚吧)已滅菌的培養基(溫度約45度,用手摸瓶壁不感覺燙手即可),輕輕轉動培養皿,使培養基與菌液混勻,靜置凝成平板。
3.將用於試驗的農葯配製成幾個所需的濃度,用無菌鑷子夾起一片濾紙放入葯液中浸透,夾出時在容器邊緣停靠片刻,濾掉多餘的葯液,把濾紙片放在平板中凝好的培養基的中心,用鑷子稍用力按一下,使之與培養基充分緊貼。
4.按上述方法,每個濃度做3個重復,以滅菌水浸濕的濾紙片做空白對照。
5.在適當溫度下培養一定時間後觀察,用直尺或游標卡尺測量抑菌圈的大小,計算抑菌率就OK了!

G. 如何測定微生物酶活性

看是什麼酶了,比如我們做過的蛋白酶就是:
樣品管處理:吸取0.5%酪蛋白溶液2 mL置於試管中,在40℃水浴中預熱5分鍾後加入同樣條件下預熱好的酶液1 mL,立即計時。反應10分鍾後,由水浴取出,並立即加入10%三氯乙酸溶液3 mL,室溫下放置15分鍾後,4℃、6000轉/分離心10分鍾。

對照管處理:同時另作一對照管,即取酶液1 mL,先加入3 mL10%的三氯乙酸溶液,然後再加入0.5%的酪蛋白溶液2 mL,40℃水浴中保溫10分鍾,室溫放置15分鍾,4℃、6000轉/分離心10分鍾。

顯色:取3支試管,編號。分別加入樣品處理及對照處理上清液和水各1 mL,然後各加入0.55mol/L的碳酸鈉溶液5 mL,混勻,立即加入Folin試劑1 mL,立即混勻,40℃水浴中顯色15分鍾。

吸光度測定:以加水的那一管作為空白,測定樣品及對照在680nm下的吸光度A680。

希望有用

閱讀全文

與生物酶制劑抗菌活性的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tcl55f6支架安裝方法 瀏覽:269
常規鋁拉伸網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192
藤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食用方法 瀏覽:573
抹灰餅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327
洗衣機不洗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266
消防應急筒燈接線方法圖片 瀏覽:60
中職學情分析方法 瀏覽:14
老式空調使用方法 瀏覽:738
一目十行的鍛煉方法 瀏覽:123
朝陽貨車輪胎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245
如何控制倒流香的方法 瀏覽:729
如何對付拖延自己的方法 瀏覽:389
白細胞免疫標記常用方法 瀏覽:875
枸杞根快速入盆方法 瀏覽:690
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怎麼辦四種方法 瀏覽:637
正確連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122
預約方法如何寫 瀏覽:603
女明星快速長頭發的方法 瀏覽:195
化學研究四種方法 瀏覽:24
手機常用字幕方法 瀏覽: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