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玉里有棉絮狀的紋路是真玉嗎戴久了紋路就會有變化
有棉絮和紋路的是天然的,只是多了品質就不算好了。戴得時間久了,的確是會有變化的。
最簡單的方法玉石鑒別方法:
1、對著陽光看,玉里有些雲霧狀的東西,一團一團的,顏色剔透,像棉絮一樣。
2、玉的硬度很高,象金剛石一樣,所以可以在玻璃上劃出一道道的痕來。
3、玉是涼的,放一根頭發在玉石上,用打火機燒,貼著玉的頭發燒不斷。(有待考證,事實上把頭發放玻璃或瓷片上(硅酸鹽混合物)燃燒,將發生熱傳遞,燃點未達到,因此不發生燃燒)
4、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貨。
5、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澀的感覺。
(1)青田玉珠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玉的保養:
1、避免與硬物碰撞。玉件受碰撞後很容易裂紋,有時雖然肉眼看不出裂紋,其實玉表層內有暗裂紋,這就大大損害其完美度和經濟價值。
2、玉器要避免陽光的暴曬。防止影響到玉的質地和色澤。
3、忌化學劑,化學劑會給玉石帶來一定的損傷,例如各樣洗潔劑、肥皂、殺蟲劑、化妝品、香水、美發劑等。如若不小心沾上,應及時抹除後清洗,不要讓它對玉石造成損傷。
4、盡可能避免灰塵、油污。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於玉面,應以淡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沖凈,切忌使用化學除油污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玉
❷ 怎樣鑒別玉
這個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說得清,學得會的
造假玉者只有前述的罐子玉一例。罐子玉雖與玉極相似,若仔細觀察,均有氣眼。與真玉相比,假玉表面上微有蠅腳,無論人工如何磨擦,久遠不潤,且脆甚。
石頭冒充的假玉,驟視之頗與玉相似,但均不溫潤,且色澤鮮明過度,多不透明,硬度多低於玉。正因為它們的硬度低,所以真玉無論怎樣的磨擦不會起什麼變化,而且越盤越溫潤。而石一磨擦,馬上會起變化,有條紋出現。
對假玉的鑒別除了以上的方法外,最主要是從玉質上來鑒別。在科學未發達的時代,古人無法鑒別寶石和玉石的礦物成分,因此,每遇寶石,只好以顏色來區別。在今天,我們雖然已經有了礦物學知識,但在進行玉質鑒別時,玉石的色彩仍然是重要的依據之一,因為顏色是最直觀而又便於識別的標志,用肉眼可以看得到。
玉石呈現各種顏色的原因,同其礦物組成有關。也就是說,玉石的顏色同礦物對可見光(白光)木同波長的吸收和吸收程度有關。同時顏色也同礦物中所含色素離子以及晶體的缺陷有關。
關於我國傳統的玉石和常見寶石的顏色,我國珠寶工藝美術界多年來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並出現了許多有形象的顏色名稱。如翡翠有寶石綠(色似祖母綠寶石)、艷綠(色翠不黑)、黃陽綠(色翠微黃)、陽俏綠(色翠亮)、玻璃綠(色翠透明)、鸚哥綠(色同鸚哥羽毛)、菠菜綠(色濃但不鮮艷)、淺水綠(翠色淺)、淺陽綠(色淺且亮)、蛙綠(色似青蛙)、瓜皮綠(似西瓜皮)、梅花綠(翠點似梅花狀)、灰綠(綠中帶灰)、藍綠(藍中帶綠)、油綠(綠而暗灰)、藕粉地(淡粉紫色調)、紫羅蘭(紫羅蘭色)、鉻黑(黑綠)、白料(白色)、翡料(全綠色)等顏色。
軟玉有白色(白玉)、脂白(羊脂玉)、青灰或青白(青白玉)、青色(白灰、白綠色青玉)、黃色(黃玉)、綠色(綠玉)、黑色(墨玉)、游彩(台灣省產軟玉貓眼石),此外尚有帶黃褐色表皮的虎皮玉和糖玉及雜色軟玉等。
藍田玉有白中帶綠、白中帶黃綠,顏色不很均勻,常星雲霧狀、斑點狀。
南陽玉有白、綠、紫、黃、翠綠、深翠綠、藍綠、純藍、藍中透白、綠中透白、乳白、紫白色等。據河南地質局統計有30多種顏色。
綠松石有綠、草綠、黃綠、白綠、淺白、淺藍綠、天藍、湖藍、綠中有黑斑和黑線等。
瑪瑙有紅、紫紅、褐紅、土紅、暗紅、白、灰白、灰、綠、草綠、蔥綠、藍、藍白、藍色以及各種顏色組成色紋或色帶等,顏色多而雜。
青金石有藍、藍中帶紫色調、濃藍、深藍、藍中閃金星(含黃鐵礦),藍中帶白(含方解石)等。
孔雀石有綠、孔雀綠、暗綠、淺綠和暗色組成條紋、翠綠、黃綠等色。
硅孔雀石有淺天藍綠色、天藍色、色似綠松石等。
鑽石有無色、白、黑、紫、綠、黃、深黃、褐、黃褐、黃綠、藍綠、藍、灰黑等色。
紅寶石有紅、淺紅、粉紅、暗紅、褐紅、血紅、玫瑰紫紅等顏色。
藍寶石有藍、天藍、淺藍、濃藍、藍紫、紫、褐、黃、黃綠、無色、灰白等。
綠寶石有無色、綠、灰綠、黃綠、黃、金黃、粉紅、翠綠(即祖母綠)、天藍(即海藍)等色。
黃寶石有無色、黃、淡黃、酒黃、藍、天藍、淺綠、綠、黃綠等色。
金綠寶石有無色、黃、淡黃、葵花黃、褐、黃褐、黃綠、褐綠、游彩(貓眼石)、變色(變石)等。
碧聖有紅、深紅(雙桃紅)、淺紅、綠、深綠、墨綠、黃綠、無色、天藍、灰褐、藍綠、藍、紫、紫紅、游彩(電器石貓眼石)等。
紫牙烏有以紅色為主的鐵鋁榴石;以紅色為主,也有玫瑰色、濃紅、黑紅的鎂鋁榴石;有綠、黃、黃綠、翠綠(烏拉爾祖母綠)的鈣鋁榴石;有翠綠的鈣鉻榴石等。
月光石有月白、白、灰白、淺藍、天藍、綠、游彩等色。
水晶有無色、紫(紫晶)、褐(茶晶)、黑(墨晶)、粉紅以及含綠色、黑色、黃色等針狀礦物包裹體(發晶)和含金雲母、赤鐵礦閃亮小片的耀晶。
螢石有無色、淡藍、藍綠、綠、黃、黃綠、紫、粉紅、翠綠以及其它雜色等。
由上述可以看出,許多玉石和寶石的顏色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當顏色區別不開時,就要藉助於礦物學知識和儀器鑒別。比如玉的透明度與光澤,玉石和寶石的發光性,玉的比重和硬度,古五礦物的光學常數,觀察古玉礦物的微觀世界,利用化學分析法來鑒別古玉等等,除了玉石的顏色、光澤和透明度可用肉眼觀察外,必須要靠走石學、礦物學的知識利用各種儀器來測量。尤其是化學分析法和電子顯微鏡測定法,不僅能准確地斷定出玉質,而且還能推測出玉質的產地。只要把玉質確定後,一切假玉皆原形畢露。
初玩玉者要自己鑒定玉的真假,可從三方面觀察:
一、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結構排列疏通,缺乏玉的緻密和堅韌性,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
二、用放大鏡查找氣泡,哪怕只能見到一個,也能確認不是玉。
三、玻璃加入氧化鉻,色近紅寶石;加入氧化鈷,色近藍寶石;加入氧化鉻和氧化銅,色近祖母綠……如此等等,還有好多種假玉。但它們的色調總顯得單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潤、渾厚的感覺。
新玉和舊玉的鑒定不同。新玉的鑒定側重於真假品種、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粗。而舊玉的鑒定相對復雜,除了對新玉的幾個基本要求之外,還要識別玉器的製作及其歷史價值。
對玉器歷史價值的考證,是以明確時代為基礎的。要熟悉各時代玉器的常見造型、特色工藝、色質,可以經常參閱有關玉器方面的書籍和資料,這樣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對玉器的斷代水平產生一種理性的提高。而盡可能多地接觸實物,可以校正書中的圖片與實物之間的視差。
鑒別玉的方法:
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
聽,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
測試,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常見的假玉有塑膠、著色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鑒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膠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一般還容易辨認。
著色下班也容易區別。只要拿到燈光或陽光下檢查,就會看見玻璃裡面有不少氣泡。
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這旨經過電鍍,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很容易誤以為是真玉。這時就需要仔細觀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就是假玉。因為電鍍時會留下裂紋,行家稱為"蜘蛛爪"。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還其本來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鑒定方法很簡單,即它們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2.8。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假。
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看去比玉還潔白瑩潤。古人說:"玉賽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樣,才算是高級的。可見,硝子和玉難以分辨。然而真假終究是不同的。就顏色來說,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純白者極少,硝子則是勻凈潔白的純白色。就玉性來說,玉溫潤細膩,如脂如膏,硝子雖也溫潤,瑩潤之中卻難免有賊光。白玉是天然產物,體質很難全部均勻一致,內中玉筋、玉花等。硝子為人工所制,則無上述表象。白玉質地堅實,無氣泡可尋。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氣泡、氣眼外露。弄清這幾條,就不會把硝子製品當成玉器了。
如何看玉的成色:
玉的種類太多,鑒別方法各不一樣。現在的國內市場相對翡翠飾品出售的較多,翡翠也是一種硬玉,我就針對翡翠和您簡略的說說。
聽聲音是一方面,主要還是看玉的成色,"玉不琢,不成器","玉雖有美質,在於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這些古語說的道理都是好的材料僅僅是製作玉器的基礎,它的價值是要以人工設計雕琢後才能最終體現的。玉工水平的高低是決定玉器檔次的重要因素,好的玉器應該在用好的玉料的前提下,構圖精美和諧,工藝精雕細刻,撫之有溫潤脂滑之感。另外,玉作的時代,歷史上的作用,佔有者的身份,造型的獨到,往往又能左右玉器的價值。
玉(Jade)這個名稱本身與醫學有關,源自西班牙語。玉石中含有硒、鋅、銅、鈷、錳等許多微量元素,佩戴在身上,與人體長期接觸,這些有益元素逐步會被人體吸收,使體內各種微量元素得到補充,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另外,玉石還具有穩定情緒、增強人的快速反應能力的功效。
中國有"玉石之國"的美稱,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時期,我國就已出現了玉璜、玉珠等玉器,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玉文化。在《尚書》、《山海經》、《禹貢》等古籍中都有記載,相傳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就以玉分賜給部族首領,作為享有權力的象徵。許多帝王的"傳國玉璽"也都是用玉刻制的。歷史上"和氏璧"的故事,就是和國古代崇玉精神的文化體現。
玉器與中國文化的關系深遠,有人還將中國歷史上的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之間,專門劃分出一個玉器時代,這也有一定的道理。在數千的文明史中,一種物質文化能漫延千年,至今沒有中斷的,除了陶瓷,恐怕就是玉器了。
中國玉石的產地和品種很多,新疆有"和田玉"、"伊犁玉""美酒玉",廣東有"信宜玉"(又稱"南玉"),遼寧有"岫岩玉",山東有"山東玉",陝西有"玉川玉",河南有"密玉"等
在我國最優質的玉應屬新疆和田的"羊脂玉",它的顏色潔白,質地細膩,結構緻密,堅而不脆。中國民間認為佩戴玉器既起到裝飾作用又能達到健身效果,還有"如意、長壽、平安、吉祥"之寓意。
翡翠因華貴深沉穩重的品格,以其無以替代的優勢,贏得了玉石之王的美稱。它的優劣應從顏色、透明度、形狀和雜質這四方面來看。
顏色----顏色是決定其價值的重要環節,顏色要濃艷並且均勻,必須色正。
透明度----好的翡翠透明度好,質地細潤,翠綠和深綠均具有透明感,如清澈的泉水,並賦有光澤,水份好。
形狀----翡翠的形狀、大小、厚度應適宜,磨工粗細均勻。
雜質----質地是否干凈,是否含有雜質決定了翡翠的優劣,翡翠中應無黑點、斑點、無裂紋、無花痕。
❸ 小顆玉珠子一般會造假嗎
手玉珠真假鑒別又好又容易的方法,是直觀法,即通過眼睛去觀察。
1、看形。天然的手玉珠在製作時會特別精心打磨穿孔,所以珠子的顆粒要圓潤,穿孔要規整,是看形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2、看質。天然的手玉珠由於沒有通過人工的處理,所以多少會有天然的瑕疵,遇到質地特別純凈,毫無瑕疵的,要特別注意,通常是經過處理過的非天然玉珠。
3、看色。天然的手玉珠通常有或濃或淡,或艷或暗的顏色,要仔細看色彩的過度是否自然,凡屬色澤特別艷麗,過度突兀,色澤不自然的,通常是經過處理過的非天然玉珠。
當然,目前最客觀的天然的手玉珠真假鑒定,依然是儀器鑒定,上專業有資質的鑒定機構作鑒定無疑是最放心最准確的途徑。
❹ 玉珠的鑒別方法
玉的鑒別方法:水滴鑒別法、觸摸法、視察法、舌舔法。
另外,購買者也可將玉器用細繩吊在空中,用金屬輕輕敲擊,若是A類玉會發出一種清脆悅耳之聲;如果是人工處理品則會發出很實、很低沉悶啞的聲音。
1、水滴鑒別法
就是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則為偽劣貨!
2、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一下有冰涼潤滑之感。
3、視察法
將玉器朝向光明處,如陽光、燈光處,如果顏色剔透、顏色均勻分布就是真玉。
4、舌舔法
舌尖舔真玉有澀感,而假玉則無澀感.最後有條件的應該採用放大鏡觀看一下,主要是有沒有裂痕,無裂痕者為上乘優質玉,有者次之,裂痕越多,價值越低。
玉的其它辨別方法是:看、聽、測試。
1、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
2、聽,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
3、測試,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4)青田玉珠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真玉與假玉(硝子)的區別:
1、顏色:白玉的白色之中常微泛青色,極為潔白純白色者少,而硝子都為一種勻凈的潔白純白色。燈下照後硝子還微有桔黃色光。
2、玉性:玉性之一就是溫潤勻膩,如膏似脂,而硝子雖也覺瑩潤,但卻感覺精光外露,於瑩潤之中卻感覺有賊光閃爍。
3、斷口:這是明顯分別的特徵,白玉的斷口為石性特點,暗碴無光,參差狀或鋸齒狀,而硝子的斷口為料性特點,亮碴有光,貝殼狀。雖然珠寶鑒定不能作破壞性檢驗,但是卻可以通過一些偶然的碰碴,不上光的磨面及邊邊角角等處來加以觀察。
4、雜質:玉內不會有氣泡氣眼,但是硝子體內卻有氣泡氣眼。有時因半透明的色而不易被觀察到,有時因硝子質量好而氣眼極少。有時我們可以從表面進行檢驗,如有沙眼者即氣泡在表面的表現,也可以證明是硝子,因為白玉是沒有這種特點的,對於內部的氣泡亦可在強光下檢查而得出究竟。
5、比重:玉的比重在2.9~3.1之間,硝子在2.5左右,相比之下硝子要輕飄一些。
6、聲音:玉聲凝重,而硝子聲清脆,在有些情況下可以通過輕輕的碰擊,從玉和硝子所發出的聲音不同來給以識別。
❺ 手玉珠真假鑒別有沒有又好又容易的方法呢
手玉珠真假鑒別又好又容易的方法,是直觀法,即通過眼睛去觀察。
1、看形。天然的手玉珠在製作時會特別精心打磨穿孔,所以珠子的顆粒要圓潤,穿孔要規整,是看形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2、看質。天然的手玉珠由於沒有通過人工的處理,所以多少會有天然的瑕疵,遇到質地特別純凈,毫無瑕疵的,要特別注意,通常是經過處理過的非天然玉珠。
3、看色。天然的手玉珠通常有或濃或淡,或艷或暗的顏色,要仔細看色彩的過度是否自然,凡屬色澤特別艷麗,過度突兀,色澤不自然的,通常是經過處理過的非天然玉珠。
當然,目前最客觀的天然的手玉珠真假鑒定,依然是儀器鑒定,上專業有資質的鑒定機構作鑒定無疑是最放心最准確的途徑。
❻ 鑒別玉的方法,如何看玉的成色
鑒別玉的方法、選擇和田玉有五大要素如下:
一、油潤度。行內有句話叫:翡翠看種,和田玉挑潤。這里所謂的潤,說的就是和田玉的油糯性。所謂的油糯性,表現出來的,其實就是和田玉地的細膩與滋潤。
❼ 網上賣的玉是真的嗎
並未有賣家將從網上買的玉,交由專業鑒定機構檢測並公布真假,所以無從判斷。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網上賣玉的店鋪魚龍混雜,肯定有一些商家賣的是以次充好的貨物。
由於玉的多樣性和特殊性,許多非專業人士其實並不懂得分辨,這也增加了網上買玉的風險性,玉的等級分類比較多樣化,可以從顏色和質地特徵等方面分類,按照對玉的綜合劃分,主要分為極品、正品和商品三個等級。
雖然一般來說,玉都可以出具鑒定證書,但是同樣的價格受到成色,密度,產地,白度的影響,有的便宜有的貴,所以在買玉前,一定要問清楚。
網上買玉的禁忌:
1、燒皮
燒皮是在石頭外層加一層人工染色,通常是很低劣的染色。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燒皮料,基本是一半是白花一半是肉,外表都是人工染色。
有的是真籽二次附皮,為提高價值,有山料附皮,為了充籽料買高價,還有就是別的料子,比如青海料俄料韓料之類滾色,冒充籽料,其中最後一種殺傷力最大。
2、滾料燒色
燒色主要是用於仿製籽料和掩飾暇綹兩個方面。如今燒烤技術日漸成熟,表面已經達到了光潔油潤。烤色的過程中,化學顏料遇見綹縫就沁入其中,常常表現為外部黃色或黑色,所以烤色的色澤一般過於桔黃或過於烏黑,表面發亮。
此外,烤色往往著色於玉的個別側面,並且烤色於雕刻突出的平面,深凹的部分則難以烤上顏色。
3、燒色
燒色的色澤一般過於桔黃或過於烏黑,表面發亮。燒色遇見綹縫就沁入其中,表現為外部黃色或黑色,與之對應的內部也有黃色或黑色,因此可以鑒別這絕非原皮色。燒色往往著色於玉器的個別側面,並且於雕刻突出的平面,而雕刻的深凹部則難以烤上顏色。
4、滾料
行話說滾筒料,滾料,也叫「磨光籽料」,屬於現在市場中最多見的冒充和田玉籽料的一種了。滾筒料是利用整塊的劣質的山料或其它垃圾料切成小塊,扔至帶有磨砂的滾筒中,猶如炒栗子般攪動。
其中的磨砂顆粒將其表面磨圓,使其狀如籽料,然後再通過人工染色,製作假皮,冒充和田玉籽料。
❽ 如何選取一塊好玉,怎樣分辨玉的真假
玉器可分為軟玉和硬玉兩種,硬玉又名翡翠。從化學成分來看,軟玉是含鈣、鎂和鐵的硅酸鹽,而硬玉則是含鈉和鋁的硅酸鹽。 下面介紹鑒別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鑒別法 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 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5.硬度法 美工刀的摩氏硬度是5。不管是軟玉還是硬玉,摩氏硬度都高於5,因此美工刀是刻不動的。 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主要看有無裂痕,有裂痕的其價值大減。 玉石的品質鑒別 鑒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准,即「色、透、勻、形、敲、照」。 1.色 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 2.透 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臟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多。 3.勻 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准。一般地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5.敲 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台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余。 玉的品質可分為10級,每一級又可細分為上、中、下3檔。其中,白玉無論其色澤好壞,透明度如何,價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點是略呈淺色,而不帶有淺藍色(俗稱邪色)。另外還有一種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外觀頗似深色「老坑玉」。鑒定的方法很簡單,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重者為真玉。 目前,市場上常常混雜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別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聽、測。 1.看 主要看晶體透明度、內部結構、光澤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澤,花紋自然,內部纖維狀態是不易模仿的。 2.聽 真玉聲音清脆,人造假玉聲音發悶。 (3)測 主要是測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為標准,除岫玉、綠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劃出條痕,而玉石本身絲毫無損。假玉一般較軟,劃不動玻璃。 常見的假玉一般用塑膠、玻璃加工而成,它們都是非晶質材料,硬度低,密度小,還有材料本質的特徵。如塑膠能用鋼針挑得動,或能刻出劃痕,拿在手中輕飄。玻璃在燈光或陽光下內部顯示氣泡,偏光鏡下顯示非晶質性(轉動時無周期性的明暗變化),有原料製作漩渦狀條紋等。
❾ 淘寶上賣的玉珠子幾毛錢一個!是真的還是假玉!想賣!但又怕上當!自己又不懂玉!求指點!
幾毛錢的玉肯定是假的。
真玉的鑒別方法
1.把水滴在玉上面,如果顯示水珠就應該是真的。
2.用頭發纏在玉上面,如果頭發燒不斷就應該是真的。
3.真玉不管你放在手裡多久,都應該是冰涼。
希望這些可以對你有幫助。
❿ 怎樣辨別玉的真假優劣
什麼樣的玉才能算的上品?
辨玉七招挑出上品貨玉的好壞要如何去分辨呢?
坊間有一口訣:色、透、勻、形、敲、照,若再加上「價」則更完整,各個分辨原則詳述如下:
一、色:顏色要漂亮是第一要件,目前最討好的顏色是鮮綠色(嬌綠),雖然最上品的顏色是深綠色,但是綠色過深,又讓人覺得太暗沉,因此最上品的深綠色反而在價格上不及鮮綠色來的高。
二、透:透明度的高底,對於玉的價值有很大的影響。透明的玉給人有清涼的感覺,但是不透明的玉,色彩再怎樣嬌綠,卻給人色調過於呆板的感覺,缺乏生動的美感。通常市面上把透明的玉稱為「玻璃種」,半透明的玉稱為「冰種」或「觀音種」,不透明的玉則稱為「芙蓉種」或「芋頭種」。
三、勻:顏色的均勻與否與價值成正比。整塊都是綠色的玉與只有部分綠的玉,價格就差了好幾位數字;顏色的分布位置也有很大的關系,顯眼處的一點綠自然比分布在邊緣的綠更加討好。
四、形:玉的計價不像其他寶石一樣以重量計價,玉主要是以它的外形大小與厚薄來估價,越大越厚的越值錢,相反小而薄的玉價格會較差。另外它的造型也很重要,因為中國人買玉大都抱著趨吉避凶的心理,玉的外型若是有好彩頭象徽的形狀,像魚(年年有餘)、桃子(長壽)、錢幣(招財進寶)……..等,會比普通的花草造型更吸引買賣者。
五、敲:這是選擇玉鐲專用的方法。玉質好的敲起來聲音清脆,玉本身若是有瑕疵,如內部有裂痕、中空或是部分變質時,敲起來的聲音就會不一樣,那種感覺就好像敲在敗絮般,聲音變成「喀喀」的聲音。
六、照:把玉拿起來朝著亮光處觀察,可以將玉的色澤、瑕疵一覽無余,有時表面看起來完美無缺的玉,照起來才發現到有瑕疵。此外,經由照的動作,亦可以看出顏色分布的情況,而且經由光線照射能分辨出是否為天然顏色,同時合成玉(假玉)亦無法逃過「照」的關卡,只是這門「照的」功夫,還是得要有經驗的人才夠火候,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所以然來。
七、價:這是項很簡單的辨別法,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在珠寶這一行更是如此,絕對沒有便宜買到好貨的事情,通常便宜貨都是假貨居多,因此我們在買賣時,可以由價格的高低去推論,好的玉不可能賣低價,所以當看到一塊漂亮的玉,詢問價格時,發現很便宜,第一反應就是認為它是有問題的,千萬不可貪便宜,以免受騙上當,那可得不償失了。
從外觀上怎樣辨別玉的好與劣?
一、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結構排列疏鬆,缺乏玉的緻密和堅韌性,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
二、用放大鏡查找氣泡,哪怕只能見到一個,也就是玻璃。
三、玻璃加入氧化鉻,色近紅寶石;加入氧化鈷,色近藍寶石;加入氧化鉻和氧化銅,色近祖母綠等等,還有好多色。但它的色調總顯得單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潤、渾厚的感覺。比較難識的品種,以高分子材料製作的假玉為主。其顏色可以任意調配,放大鏡也難找氣泡,據說紅外光譜儀上能立顯原形,但目驗除了一般不實用的破壞性檢驗,敲碎找石質斷面,火燒看其反應等辦法外,關鍵要看器表有無天然石紋。人為加工的畢竟不自然,高情放大鏡下更會暴露無遺。
●鑒定,分新玉和舊玉兩類。新玉的鑒定側重於真假品種、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粗。有些技術性內容前已涉及。然而舊玉的鑒定就不一般了,它除了新玉的幾個基本要求之外,還要識得玉器的製作時代和在歷史上的價值。
玉器歷史價值的證實,是以明確的時代為基礎的。熟悉各時代玉器的常見造型、特色工藝、流行色質。接著再參閱有關論及某一時代玉器特點的論文,互相聯系,你對玉器的斷代水平便會產生一種理性的提高,到這個時候,你應盡可能多的接觸實物,以校正書上圖畫與實物之間的視差。
另外,時代的判斷在有些玉器上允許有一定的跨度。因為玉石器比較珍貴,又不易腐朽,因此,作為傳家寶,早期的玉器出現在晚幾百年的墓葬中,也是有不少先例的。上個時代的晚期與下一個時代的早期的玉器,風格上也不完全是一刀切的。沒有記年的玉器,細微的出入亦屬正常。
●手工雕琢,雕工精美,手感滑潤,玉性完美,溫潤有油,細膩縝密,富有靈氣,無缺無裂,雕刻考究,構思精妙.
●玉的溫度比較低 不容易傳熱 放在手中看溫度變化怎麼樣 慢的就是好玉.
具有以上其中三點者,吾慮之好玉,以上皆無者則反之.
如何辨別玉的好壞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
聽,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
測試,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常見的假玉有塑膠、著色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鑒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膠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一般還容易辨認。
著色下班也容易區別。只要拿到燈光或陽光下檢查,就會看見玻璃裡面有不少氣泡。
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這旨經過電鍍,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很容易誤以為是真玉。這時就需要仔細觀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就是假玉。因為電鍍時會留下裂紋,行家稱為"蜘蛛爪"。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還其本來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鑒定方法很簡單,即它們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2.8。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假。
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看去比玉還潔白瑩潤。古人說:"玉賽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樣,才算是高級的。可見,硝子和玉難以分辨。然而真假終究是不同的。就顏色來說,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純白者極少,硝子則是勻凈潔白的純白色。就玉性來說,玉溫潤細膩,如脂如膏,硝子雖也溫潤,瑩潤之中卻難免有賊光。白玉是天然產物,體質很難全部均勻一致,內中玉筋、玉花等。硝子為人工所制,則無上述表象。白玉質地堅實,無氣泡可尋。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氣泡、氣眼外露。弄清這幾條,就不會把硝子製品當成玉器了。
從遙遠的古代開始,寶玉石便以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不僅是由於它
的舉世罕見,也不僅是由於它瑰麗亮澤的外表,更多的則是它所蘊含著的人們對於
生命真、善、美的終極追求。它,是大自然神秘力量的化身,得山川之靈氣,匯日
月之光華,孕萬物之豐采……
目前,自然界已經發現的礦物及礦物集合體近3000種。其中,可作為寶玉石的礦物
及其集合體約有230餘種,而較常見的寶玉石原料僅有30餘種。其化學成分分別為
自然元素、氧化物,氫氧化物、硅酸鹽和磷酸鹽等。較常見的30餘種寶玉石是:鑽
石(金剛石)、紅寶石(剛玉)、藍寶石(剛玉)、祖母綠(綠柱石)、貓眼石(
金綠寶石)、海藍寶石、歐泊(貴蛋白石)、托帕石(黃玉)、青金石、水晶、紫
晶、碧璽(電氣石)、紫牙烏(石榴子石)、坦桑石(黝簾石)、芙蓉石(薔薇水
晶)、勒子石(蛋白石)、澳洲玉(綠玉髓)、大紅寶石(尖晶石)、土耳其玉(
綠松石)、橄欖石、粉翠(薔薇輝石)、孔雀石、軟水紫晶(螢石)、翡翠(硬玉
)、和田玉(軟玉)、岫玉(蛇紋石)、獨玉(蝕變輝長石)、信宜玉(蛇紋石)
、壽山石(葉蠟石)、青田石(葉蠟石)、雞血石(葉蠟石、辰砂)等。
寶石:晶瑩剔透
古羅馬哲學家普林尼曾經這樣高度評價寶石:「在寶石的微小空間里包含了整個大
自然,僅一顆寶石,就足以表現天地萬物之優美」。目前,一般將寶石定義為由硬
度較大,色澤美麗,受大氣和化學葯品的作用不起變化,可以加工成首飾或工藝品
的稀有而貴重的天然礦物。如鑽石、紅藍寶石、祖母綠、貓眼石等。
在廈門市各家珠寶行中,常見的寶石飾品主要有紅寶石、藍寶石。它們都屬於寶石
級天然礦物——剛玉,並同時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珍貴的五大寶石之一。紅寶石是寶
石中的精品,其中以鴿血紅者為精品中的精品。國際寶石界把紅寶石定為7月的生
辰石,象徵著美好愛情、真摯熱情和高尚品德,被人們視為吉祥之物。藍寶石並不
只是單指藍色的寶石,除紅顏色寶石外,無論是藍色、綠色,還是黃色、無色的剛
玉均屬藍寶石。藍寶石呈透明或半透明狀,具有玻璃的光澤,在一定的條件下,還
可以產生美麗的六射星光,被稱為「星光藍寶石」。國際寶石界把藍寶石定為九月
的生辰石,象徵誠實謹慎、忠誠堅貞和德高望重。
選購紅藍寶石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是顏色。要挑選鮮艷、純正的顏色。如紅寶石
就首推鴿血紅,藍寶石就首推矢車菊藍。其次要注意的是重量、透明度和凈度。一
般要選擇顆粒大、透明、沒有或極少包裹體和瑕疵,各部分比例勻稱的為上品。最
後還要看寶石的做工,最普遍的切磨形狀是呈橢圓形。做工好的紅藍寶石異彩紛呈
,璀璨奪目。觀看時要以正面朝上為准,有時底部可能缺角或不工整。
玉石:樸拙雅逸
我國素有「玉石之國」的美譽。從春秋戰國時期的貨幣,到皇朝的玉璽,再到人們
日常生活中的佩件飾物、食盞玉杯、如意墜子等,無處沒有玉石的影子。目前,國
際上比較通認的劃分是將玉專指硬玉(翡翠)和軟玉(白玉、青玉等),而將其它
玉雕石料統稱為玉石。
軟玉是我國礦物學家對英文Nephrite的譯名,這一英文名稱起源於希臘語,有「腎
臟」的意思。這是因為古歐洲人認為將這種玉石佩掛在腰部可以治癒腎病。我國古
人很早就發現了玉石的醫療保健作用,素有「人養玉,玉養人」的說法。在《神農
本草》、《本草綱目》等古代醫葯名著中也記載了玉石的「除中熱、潤心肺、助聲
喉、滋毛發、養五臟、安魂魄、明耳目」的療效。軟玉在我國有白玉、青玉、碧玉
、黃玉和墨玉等品種。玉石主要有和田玉、岫玉、藍田玉、南陽玉等。
現在市面上觀賞玉的創意、款式、造型、紋飾、做工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側
重於玉石的吉祥、觀賞和藝術方面的取向。其主要品種有玉器人物、花卉、雀鳥、
走獸、器皿、玉山籽雕等中小擺設或佩件。規格款式也在不斷翻新,如玉珠串、玉
手鐲、玉發夾、玉戒指、玉腰帶等。單玉珠串,就有平串、寶塔串、花色串、異形
串、隨形串等。從原石到雕件應有盡有,形態各異,顏色豐富,晶瑩剔透,光彩奪
目,巧奪天工,讓人們在觀賞、把玩中得到精神和藝術的無比享受,從而豐富美化
生活,陶冶凈化情操。
人們在選購玉石的時候,要注意區分新玉和舊玉。如果是新玉,側重在辨別玉材的
真假、質地的優劣和做工的精粗。好的玉材只是基礎,玉石的最終價值還是體現在
雕工上。要注意選購那些構圖精美、工藝精細、溫潤脂滑的玉石產品。如果是舊玉
,除了要注意新玉的基本條件外,還要注意它的製作時代,了解它的來龍去脈和它
的造型特色。在玉石的保養上,一是要避免碰撞。玉石的硬度雖高,但受到碰撞後
很容易出現肉眼無法看到的暗裂紋,會損害到玉石的完美和價值。二是要避免灰塵
。玉石如果沾染上灰塵,要用軟毛刷清潔;如果是污垢或是油漬,要用溫淡的肥皂
水刷洗,再用清水沖凈,或是直接到珠寶行進行清洗保養,而不能使用化學除油污
液劑。三是要避免陽光長期直射,更不要接近熱源。此外,不佩戴玉石掛件時要存
放在首飾袋、首飾盒內,以免擦花或碰損。對於古玉,業內人士還有「四怕」與「
三忌」的說法。即怕冰、怕火、怕姜水、怕跌,忌腥、忌油膩、忌污穢。
翡翠:玉石之王
翡翠,原意指的是鳥的名字,赤鳥即「翡」,綠鳥即「翠」,鳥的毛色極其鮮艷。
古人常用翡翠鳥的羽毛作為生活中的飾物,後來更多地使用美玉,由於美玉的顏色
和羽毛的顏色相近,便也將美玉稱為「翡翠」。國際上將玉分為硬玉和軟玉,而硬
玉就是我國所通稱的「翡翠」。它是一種翠綠色的硬玉礦物,有鮮明的顏色、溫潤
的質地和優良的加工性。常見的翡翠顏色有白、灰、淡褐、綠、翠綠、黃綠、紫紅
等,但以綠色為貴。翡翠多數不透明,個別半透明,有珍珠或玻璃的光澤。幾乎所
有的優質翡翠都是產於我國的鄰邦緬甸,並從清朝中期開始傳入我國,深受皇室的
喜愛,素有「皇家玉」、「帝王玉」的美稱。目前,在我市市面上常見的寶玉飾品
也多是翡翠一枝獨秀。
翡翠的原料千差萬別,它是唯一一種不以重量來衡量價值的寶玉。據業內人士介紹
,現在在廈門市場上的緬甸翡翠可分為A、B、C三類。其中A貨是指經過傳統工藝加
工處理後,不改變其內部結構、顏色和硬度,只改變形態和外觀,充分體現玉石本
身自然的美。B貨是指經過化學、高溫處理後,清除了雜質,再注入透明的液體,
外觀是好看了,但卻容易導致翡翠內部結構的鬆散。至於C貨則是一些不法商人用
玻璃人工熔煉而成或是用無色翡翠或白玉加熱後,用綠色染料染成,製成當作人造
寶石。所以市民在挑選翡翠的時候,一定要睜大眼睛加以識別。首先要看翡翠的顏
色。顏色是影響翡翠價值的最重要因素。翡翠價值最高的是綠色,其次是紅色、藕
粉色等。一看翡翠的顏色是否純正,其中以純正綠色為最佳。二看濃淡是否適宜,
太濃會影響透明度,太淺太淡也不好看。三看冷暖是否均勻,這關繫到翡翠的艷麗
程度。四看分布是否平衡。翡翠色帶的分布會影響到首飾的設計和加工。第二是要
看翡翠的質地,也就是看它的結構。一般好的翡翠質地越細,手感越細膩,拋光的
效果就越好,價值也就越高。第三是要看翡翠的干凈程度。就是要選沒有瑕疵、沒
有裂紋、沒有雜質的。翡翠的瑕疵主要有白色和黑色兩種,瑕疵的大小、分布和裂
紋的大小、深淺和位置等也會影響翡翠的價值。
在翡翠的保養方面,一要注意的是翡翠也怕摔打。要避免讓它掉落或撞擊,以防破
裂或損壞。二要注意佩戴時不要經常接觸油煙油膩,以免影響翡翠的光彩。若有污
跡要用軟布蘸中性洗滌劑清洗後再用綢布擦凈。三是要避免接觸酸鹼溶液,以防對
翡翠表面產生腐蝕。四是要注意翡翠也怕冷怕熱。翡翠不能長期放在冰箱里,以防
失水變干。翡翠也不能接近高溫或在強光下暴曬,這樣會使翡翠失去光澤,特別是
對於用B貨天然翡翠材料做的飾物,遇到高溫就很容易使翡翠中的填充物老化變質。
瑪瑙:千嬌百媚
在我國的古籍里很早就對瑪瑙有了記載。漢代以前的史書,稱瑪瑙為「瓊玉」或「
赤玉」。瑪瑙一詞來自佛經。梵語本名「阿斯瑪加波」,即指「瑪瑙」。瑪瑙具有
各種顏色的環帶條紋,質地很象水晶,細膩而沒有雜質,有玻璃的光澤,呈現透明
或半透明的多層狀,各層互相重疊,有波紋、同心、斑駁、層狀等多種花紋,顏色
有白、紅、黃、藍、黑、紫、綠、灰等。石中有水的瑪瑙稱為水膽瑪瑙,是瑪瑙中
的珍品。由於瑪瑙的花紋和顏色豐富多彩,所以又有「千種瑪瑙萬種玉」的說法。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瑪瑙和珍珠並列為珍寶,但由於現在瑪瑙原礦的出產量大,加
工生產點遍布世界各地,所以價值不很高,屬低檔材質的飾物和玉雕工藝品,在市
場上的價格相對較低。廈門市各大珠寶商店或專櫃,就很少有瑪瑙的身影。
在瑪瑙製品的選購上,一是要看顏色。要選擇顏色鮮艷、純正,色層厚實,條帶明
顯的,其中以紅色和藍色為最佳。二是要看透明度。要選擇表面光潔,透明度高,
紋飾均勻、明晰的。三是要看質地。要挑選質地細膩、堅韌,無裂紋或裂紋少的。
因為現在瑪瑙的原材料並不貴,材料與材料之間的價格差也不大,所以購買瑪瑙飾
品時,除了注意上述的幾點外,還要注意的是飾品的設計構思和製作工藝。這往往
是決定物品價值的關鍵。我們要選那些設計構思巧妙,依料賦形,依色賦形,工藝
精湛,拋光效果好的飾品。有關業內人士特別提示,選購瑪瑙飾品時還應注意,凡
是染色的或用石粉凝制的瑪瑙都不是上品;沒有帶狀或層紋分布的可能是假冒品。
特別是現在市場上魚龍混雜,出現了大量的人工合成瑪瑙,雖然紋理、色澤與天然
瑪瑙相差不多,但卻沒有經濟價值,這一點是玉石愛好者及收藏者要小心分辨的。
至於瑪瑙的日常保養,要注意不要碰撞硬物或是掉落,不使用時應收藏在質地柔軟
的飾品盒內。要盡量避免與香水、化學劑液、肥皂或是人體汗水接觸,以防受到侵
蝕,影響瑪瑙的鮮艷度。要注意避開熱源,如陽光、爐灶等,因為瑪瑙遇熱會膨脹
,分子體積增大影響玉質,持續接觸高溫,還會導致瑪瑙發生爆裂。另外,瑪瑙要
保持適宜的濕度,尤其是水膽瑪瑙在形成時期裡面就存有天然水,如果當前周圍環
境很乾燥,就會引起裡面天然水分的蒸發,從而失去其收藏的藝術和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