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病毒殺滅效果檢測可以去哪裡做啊
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殺滅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使之達到無菌保障水平。經過滅菌處理後,未被污染的物品,稱無菌物品。經過滅菌處理後,未被污染的區域,稱為無菌區域。
消毒:消毒是指殺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殺死細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學的方法來達到消毒的作用。用於消毒的化學葯物叫做消毒劑。
通過上面的兩個概念你可以知道無論是細菌還是病毒在滅菌操作下都會被殺死,滅菌操作下除部分細菌的芽孢基本微生物都可以殺滅,不過也根據消毒液使用的不同或者微生物的耐受不同而效果不同。
可以做病毒殺滅效果檢測的有?
中科檢測
可提供國家認可的消毒產品備案檢驗報告,提供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國家認可具有法律效力!
總結三類病毒滅殺檢測試驗,如下:
一、消毒劑病毒殺滅試驗
適用產品:消毒劑類(包括以氣溶膠形式消毒、塗抹形式消毒、浸泡形式消毒等各類產品)
消毒劑檢測標准:
《消毒技術規范》2002版、《消毒劑滅活手足口病病毒效果的測試方法》(團體標准)等
二、消毒器械病毒殺滅試驗:
適用產品:整機類(包括空氣凈化器、消毒器械、過濾器、抗菌家電等具備消毒凈化能力的產品)
消毒劑檢測標准:GB/T18801-2015空氣凈化器、GB 21551.3-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茵、除茵、凈化功能空氣凈化器的特殊要求等
舉例:
1、空氣消毒效果鑒定試驗
目的:檢測消毒器械或消毒劑對空氣中細菌的殺滅或清除作用,以驗證對其空氣的消毒效果。
2、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微生物凈化消毒效果檢驗方法
適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使用的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微生物一次通過凈化效率或消毒效果的檢驗。
3、空氣凈化消毒裝置顆粒物凈化效率檢驗方法
適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使用的空氣凈化消毒裝置顆粒物一次通過凈化效率和連續運轉條件下凈化效率的檢驗。
三、抗菌材料病毒殺滅試驗
適用產品:抗病毒材料類(包括紡織品皮革、陶瓷衛浴、高分子材料、抗菌玻璃、塗料漆膜、濾網、納米材料等產品)
消毒劑檢測標准:ISO 21702-2019塑料和其他非多孔表面抗病毒活性的測定、ISO 18184-2019紡織品.紡織品抗病毒活性的測定等
舉例:
衛生產品殺菌消毒效果檢測
適用:衛生濕巾、消毒濕巾、紙巾、洗衣液、洗潔精、衣物除菌劑等殺菌、抑菌效果檢測
參照標准:《消毒技術規范》衛生部2002年版、GB 15979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准
㈡ S/D的S/D法病毒滅活
有機溶劑/去污劑混合物(S/D)破壞包膜病毒的脂膜。一旦破壞脂膜的病毒不可能再與感染細胞結合。
該法能有效的滅活脂包膜病毒
該法不能滅活非包膜病毒。
S/D法典型滅活條件是:
0.3%TNBP+1%吐溫-80(24℃,>6小時)
0.3%TNBP+1%Triton-X100(24℃,>4小時)
影響S/D法滅活病毒效果的重要因素:
S/D試劑濃度的准確性和均一性
避免病毒聚合(需要預過濾)S/D處理前需先用1um濾器除去蛋白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顆粒(顆粒的存在可能藏匿病毒從而影響病毒滅活效果),需要充分驗證
① 加入S/D後處理的全過程是均一的混合物;最好通過在罐內不同部位取樣檢測TNBP或去污劑的濃度證明之。
② ②滅活病毒全過程溫度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如果在加入S/D後過濾,則須驗證過濾後S/D的量未曾改變;
為了確保每個含病毒小滴均能與滅活劑接觸,通常是開始在一個罐保溫30~60分鍾,然後餘下的時間再轉移至另一個罐保溫。用這種方式,在蓋子上或在第一個罐表面上的任何一滴可能接觸不到S/D的都能接觸到。
另一種方法,在保溫之前先將試劑與血漿產品混合均勻,再轉到罐中進行加溫處理。病毒滅活間與後面的生產工序房間分開,以免造成交叉污染。通常病毒滅活間應有屬於該間的設備和獨立的空氣供應系統。
很多臨床研究結果證明S/D滅活方法是有效的滅活HBV、HCV和HIV方法。這些臨床研究結果反映了實驗室和黑猩猩動物實驗所證明的,S/D法滅活了大量病毒。
㈢ 病毒殺滅檢測哪裡做的比較權威呢
應該去具備病毒殺滅試驗的生物安全等級2級(P2)實驗室的檢測機構,只有具備P2實驗室才能開展病毒殺滅檢測。
為什麼要開展病毒殺滅檢測?
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殺滅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使之達到無菌保障水平。經過滅菌處理後,未被污染的物品,稱無菌物品。經過滅菌處理後,未被污染的區域,稱為無菌區域。
消毒:消毒是指殺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殺死細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學的方法來達到消毒的作用。用於消毒的化學葯物叫作消毒劑。
通過上面的兩個概念你可以知道無論是細菌還是病毒在滅菌操作下都會被殺死,滅菌操作下除部分細菌的芽孢基本微生物都可以殺滅,不過也根據消毒液使用的不同或者微生物的耐受不同而效果不同。
可以提供病毒殺滅檢測機構?
中科檢測
具有自建P2實驗室,以取得CMA檢測資質,能夠開展病毒滅殺檢測
病毒殺滅檢測參考標准
消毒劑病毒滅活檢測參考標准
《消毒技術規范》2002版
病毒殺滅檢測主要是通過選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活的病毒以及其他細胞感染技術,利用各種方法驗證消毒產品的殺菌因子對病毒的消滅效果的過程。通過病毒殺滅檢測,可以對消毒殺菌因子滅活病毒的能力起到重要的論證作用。
㈣ 用化學的方法消滅微生物稱
微生物實驗室常用的器材一般包括玻璃器材、金屬器械、橡膠製品及塑料製品等,每類器材的處理及消毒措施都有不同。
消毒滅菌方法
目前,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多採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大類。
1.乾熱滅菌法
是利用恆溫乾燥箱內120℃-150℃的高熱,並保持90-120分鍾,殺死細菌和芽孢,達到滅菌目的的一種方法。主要適用於不便在壓力蒸汽滅菌器中進行滅菌,且不易被高溫損壞的玻璃器皿、金屬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觸的物品的滅菌。
2.濕熱滅菌法
壓力蒸汽濕熱滅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滅菌方法。它利用高壓蒸汽以及在蒸汽環境中存在的潛熱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體蛋白質凝固變性而使微生物死亡。適合於布類工作衣、各種器皿、金屬器械、膠塞、蒸餾水、棉塞、紙和某些培養液的滅菌。高壓蒸汽滅菌器的蒸汽壓力一般調整為1.0-1.1 kg/cm2,維持20-30min即可達到滅菌效果。
3.射線滅菌法
利用紫外線燈進行照射滅菌的方法。紫外線是一種低能量的電磁輻射,可以殺滅多種微生物。紫外線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對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質等的破壞作用而使其滅活。適合於實驗室空氣、地面、操作檯面滅菌。滅菌時間為30min。用紫外線殺菌時應注意,不能邊照射邊進行實驗操作,因為紫外線不僅對人體皮膚有傷害,而且對培養物及一些試劑等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4.過濾除菌法
是將液體或氣體通過有微孔的濾膜過濾,使大於濾膜孔徑的細菌等微生物顆粒阻留,從而達到除菌的方法。過濾除菌法大多用於遇熱易發生分解、變性而失效的試劑、酶液、血清、培養液等。
5.化學消毒劑消毒法
用於那些不能利用物理方法進行滅菌的物品、空氣、工作面、操作者皮膚、某些實驗器皿等。常用的化學消毒劑包括甲醛、高錳酸鉀、70%-75%乙醇、過氧乙酸、過氧化氫、0.1%新潔爾滅、環氧乙烷、碘伏或碘酊等。其中利用70%-75%乙醇、0.1%-0.2%氯化汞、10%次氯酸鈉、飽和漂白粉等進行實驗材料的滅菌。
使用時應考慮安全,甲醛熏蒸有毒性,此辦法近年來已經被逐漸淘汰。
6.抗生素抑菌法
主要用於培養液,是培養過程中預防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以及作為微生物污染不嚴重時的「急救」措施。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黴素、鏈黴素和新黴素等。
2.不同種類物品及培養物的消毒滅菌方法
1.無菌操作室滅菌
培養材料進行培養、觀察或更換培養液時,必須從各方面防止任何污染物進入培養液或容器,所以無菌操作室的滅菌是至關重要的。由於無菌操作室的污染來源主要是空氣中的細菌和真菌孢子,因此長期停用後的無菌操作室應進行熏蒸滅菌。
2.培養液滅菌
培養液在制備過程中帶有各種雜菌,分裝後應立即滅菌,或在24小時內完成滅菌工序。目前常用過濾除菌法除去培養物操作液和培養液中的細菌。或對培養液中耐熱組分先進行高壓蒸汽滅菌,然後在無菌室加入經過過濾除菌的不耐熱溶液,混勻後分裝備用。
使用高壓蒸汽滅菌器滅菌時,將分裝好的培養液放入底部有一定量(淹沒加熱管)涼水的高壓蒸汽滅菌器內,增壓至0.35~0.4 kg/cm2時排凈滅菌器內冷空氣,以便使蒸汽能到達各個消毒部位,保證消毒滅菌徹底。然後繼續加壓加熱,當壓力表讀數達到1.0~1.1 kg/cm2為121℃,保持15~20min即可。由於消毒滅菌效果取決於溫度而不是壓力,所以在一定壓力下保持較長的消毒滅菌時間是必須的。在121℃的蒸汽溫度下可以很快殺死各種細菌及高度耐熱的芽孢桿菌,因此許多培養液的消毒滅菌壓力、溫度一般保持在1.0-1.1 kg/cm2、121℃。
消毒滅菌時間與需要消毒滅菌的培養液量密切相關(表2-3),時間不足達不到滅菌效果,時間過長培養液內的一些化學物質遭到破壞,影響培養液成分。消毒滅菌結束後,關閉熱源,只有當滅菌器內壓力降為零時才能打開放氣閥,排除剩餘蒸汽,取出培養液。不可在壓力較高時打開放氣閥,引起減壓沸騰,使容器中液體溢出。培養液組成中如含有遇熱易分解的物質,則需用過濾方法消毒滅菌。首先對培養液中耐熱組分進行高壓蒸汽滅菌後放置在無菌場所,固體培養液在40℃左右瓊脂即將凝結前,加入經過過濾除菌的不耐熱溶液,混勻後冷卻備用。
液體培養液在冷卻到室溫後再加入過濾除菌溶液。過濾除菌時,使用孔徑為0.22-0.45μm或更小的細菌濾膜。過濾除菌可利用抽濾裝置或注射過濾器進行,所用器皿均應進行高壓消毒滅菌,溫度不應超過121℃。
㈤ 關於滅活病毒的。。
選A。滅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手段殺死病毒、細菌等,但是不損害它們體內有用抗原的方法,並保留誘導能力,所以B錯。滅活病毒,是破壞蛋白的高級結構,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但遺傳物質並未被破壞,而且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或DNA,不單是DNA,所以C,D錯
㈥ 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有哪些
高溫滅菌,噴灑滅菌葯物滅菌,紫外線燈滅菌。如有幫助請採納,手機則點擊右上角的滿意,謝謝!!
㈦ 常用的滅活方法有哪些
1、 隔離法:
將著火的地方或物體與周圍的可燃物隔離或移開,燃燒就會因缺少可燃物質而停止。實際運用時,如將可靠近火源的可燃、易燃和助燃的物品搬走;把著火的物體移到安全的地方;關閉可燃氣體、液體管道的閥門,減少和終止可燃物質進入燃燒區域等。
2、 窒息法:
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域或用不燃燒的物質沖淡空氣,使燃燒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實際應用是時,如用石棉毯、濕麻袋、黃沙、滅火器等不燃燒或難燃燒物質覆蓋在物體上;封閉起火的船艙、建築的門窗、孔洞等和設備容器的頂蓋,窒息燃燒源。
3、 冷卻法:
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物上;以降低燃燒物的溫度。當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該物的燃點以下,燃燒就停止了。或者將滅火劑噴灑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防止輻射熱影響而起火。
4、 化學抑制滅火法:
將化學滅火劑噴入燃燒區使之參與燃燒的化學反應,從而使燃燒停止。採用這種滅火方法所使用的滅火劑有乘龍牌高效水系滅火器等。
㈧ 常用的化學消毒方法有那些
原理無一例外是改變細菌蛋白質結構,讓其失活。打個比方吧,生雞蛋可以付出小雞,用開水煮過之後就只是雞蛋了。
按: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碰到二氧化氯類產品的"敵人",包括:次氯酸鈉(鈣)、臭氧、碘伏、 潔而滅、酒精、過氧乙酸等。我們既不能貶低別的類別產品也不能對自己的產品沒有信心。 這一切的前提是:科學、全面的了解各類產品的性能及優缺點。只有知己知彼、揚長避短才 能服務好客戶,作好我們的工作。以下是我對這些產品的總結和摘抄。
總 則 :理 想 的 化 學 消 毒 劑 特 質
(1)殺菌譜廣; (2)使用有效濃度低; (3)殺菌作用速度快; (4)性能穩定; (5)易溶於水; (6)可在低溫下使用; (7)不易受各種物理化學因素影響; (8)對物品無腐蝕性; (9)無臭無味,無色; (10)毒性低,消毒後無殘留毒害; (11)使用安全,不易燃燒; (12)價格低廉; (13)運輸方便; (14)可大量生產供應。 目前的化學消毒劑中,沒有一種能夠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據被消毒 物品性質、工作需要及化學消毒劑的性能來選擇使用某種消毒劑。
1、 過 氧 乙 酸
過氧乙酸又叫過醋酸, 它是目前所有化學消毒劑中比較突出的一種消毒劑。 屬高效消毒 劑、市售濃度為 16-20%。 (1)殺菌原理:過氧乙酸的殺菌原理有兩點: ①依靠強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造成微生物死亡; ②通過改變細胞內的 pH 值,而損傷微生物。 (2)主要優缺點:
優點: ①高效廣譜能殺滅一切微生物、殺菌效果可靠; ②殺菌快速、徹底; ③可用於低溫消毒; ④毒性低、消毒後物品上無殘餘毒性,分解產物對人體無害; ⑤合成工藝簡單,價格低廉,便於推廣應用。 缺點: ①易揮發, 不穩定, 貯存過程中易分解, 遇有機物、 強鹼、 金屬離子或加熱分解更快; ②高濃度穩定但濃度超過 45%時,劇烈振盪或加熱可引起爆炸; ③有腐蝕和漂白作用; ④有強烈酸味,對皮膚粘膜有明顯的刺激。 (3)適用范圍: 適用於耐腐蝕物品、環境、皮膚等的消毒與滅菌。
㈨ 什麼叫滅活
滅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手段殺死病毒、細菌等,但是不損害它們體內有用抗原的方法。
滅活病毒,會使病毒蛋白的高級結構受到破壞,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所以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但是常規的滅活不影響病毒蛋白的一級結構,意思就是病毒蛋白的序列沒有變化。
免疫系統對抗原的識別分成兩種,一種是構像表位,一種是線性表位。構象表位意思就是蛋白的三維結構,而線性表位就是蛋白的序列一級結構。T細胞只需要識別線性表位就成接受免疫呈遞細胞給出的信號,引發免疫反應。
所以滅活的病毒具有抗原性,但失去感染力。這個其實是很多疫苗的製造原理。
滅菌
用理化方法殺死一定物質中的微生物的微生物學基本技術。滅菌的徹底程度受滅菌時間與滅菌劑強度的制約。微生物對滅菌劑的抵抗力取決於原始存在的群體密度、菌種或環境賦予菌種的抵抗力。滅菌是獲得純培養的必要條件,也是食品工業和醫葯領域中必需的技術。
㈩ 殺滅病毒實驗哪裡做的好
殺滅病毒實驗哪裡做的好?給您提供三點意見
病毒滅活驗證即病毒殺滅試驗檢測、病毒滅活效果試驗,能夠做病毒滅活驗證的第三方機構。1、需要具備CMA資質認證,需要通過相關實驗室資質認定,即具備病毒殺滅試驗的生物安全等級2級(P2)實驗室;
2、能夠嚴格按照相關病毒殺滅試驗檢測標准方法進行試驗驗證,出具CMA試驗報告。
3、大企業,更放心。
因此,殺滅病毒實驗的單位可以看下:
國科控股旗下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中科檢測
可以提供針對消毒器械、消毒劑、抗病毒材料及其它產品的病毒殺滅試驗或病毒滅活驗證等第三方檢測業務;可開展消毒器械、消毒劑、抗菌材料等產品的病毒滅活驗證試驗。
消毒劑病殺滅病毒實驗
適用產品:消毒劑類(包括以氣溶膠形式消毒、塗抹形式消毒、浸泡形式消毒等各類產品)
消毒劑檢測標准:
《消毒技術規范》2002版、《消毒劑滅活手足口病病毒效果的測試方法》(團體標准)等
消毒器械病毒殺滅病毒實驗
適用產品:整機類(包括空氣凈化器、消毒器械、過濾器、抗菌家電等具備消毒凈化能力的產品)
消毒器械病毒殺滅效果檢測標准:GB/T18801-2015空氣凈化器、GB 21551.3-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茵、除茵、凈化功能空氣凈化器的特殊要求等
抗菌材料殺滅病毒實驗
適用產品:抗病毒材料類(包括紡織品皮革、陶瓷衛浴、高分子材料、抗菌玻璃、塗料漆膜、濾網、納米材料等產品)
抗菌材料病毒殺滅效果檢測標准:ISO 21702-2019塑料和其他非多孔表面抗病毒活性的測定、ISO 18184-2019紡織品.紡織品抗病毒活性的測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