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翻正反射檢測方法

翻正反射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3 23:33:59

① 翻正反射的介紹

翻正反射亦稱復位反射。一般來說,是指動物體處於異常位置時,身體正常位置的反映。這在高等脊椎動物的貓身上最為明顯,並且已經做了很多研究。動物的頭部首先回到正常位置,這是由迷路感覺引起的,反射中心在大腦中。

如果軀干仍然處於錯誤的位置,頸部肌肉會變形,於是其肌梭的刺激就發出使軀幹部恢復正位的第二反射(中樞分布在中腦或胸部脊髓中)。此外,一般也與體肌肌梭感受引起反射(中樞在中腦),或與視覺性反射有關,也受皮膚的接觸刺激影響。


(1)翻正反射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用途:可用於檢驗麻醉程度,若翻正反射消失則證明麻醉成功。

頭部迷路翻正反應:檢查體位:首先遮蓋受檢者的雙目,檢查者用雙手抱接受檢者,將其置於空中,;可以分別取俯卧位、仰卧位、垂直位檢查;刺激方法:俯卧位或仰卧位即為誘發刺激,垂直位時需將軀體想一側方傾斜。

② 翻正反射在人體運動中起什麼作用

生理鹽水不會使小鼠出現翻正反射,實驗時有一組用的是生理鹽水是做的空白對照,另一組實驗組用葯的才會出現翻正反射。
翻正反射的主要用途:可用於檢驗麻醉程度,若翻正反射消失則證明麻醉成功。
望採納,謝謝。

③ 反射率的測定方法

反射率是不透明礦物最重要的光學性質,是鑒定礦物的主要光學常數。其測定方法一般有光電學方法(光電光度法)和光學方法(視測光度法和簡易比較法)。

一、光電學方法

光電學方法(光電法或光電光度法)是利用光電效應的原理,即利用光電元件所產生的光電流與其受照光強成正比的原理來測定礦物反射率。其方法是在同一條件下,分別測取「標准」與欲測礦物的光電流強度,從而根據已知反射率的「標准」計算出欲測礦物的反射率。測反射率的光電裝置,按所採用光電元件種類可分為光電池、光電管和光電倍增管顯微光度計。前兩種由於其靈敏度及准確性差而被淘汰;光電倍增管顯微光度計其靈敏度高,能測直徑小至0.5 μm面積的光強。所以被國際礦相學委員會規定為測定反射率的標准儀器。

圖2-4 光電倍增管結構示意圖

光電倍增管顯微光度計(法)因光的接收元件為光電倍增管而得名。由於它被光照後,其光電流強度(發射的光電子數)與照度(入射光強)成正比的線性關系較好,能感受很弱的光,故對細小礦物能精確地測其反射率。光電倍增管由陽極、陰極和多個二次發射靶屏極組成(圖2-4)。當光照射到光電陰極便會發射光電子,由於第一靶屏D1 與陰極間的電壓差所產生的靜電場作用,使光電子被吸到D1 上,並在那裡打出更多的二次電子落到第二靶屏D2 上,又成倍地產生了新的第二次電子。這樣經過多個(10 個~15個)靶屏極多次的第二次電子發射,當達到陽極時,其光電子將比原來多出幾百萬倍,從而提高了靈敏度。陽極輸出的電流可用靈敏檢流計測定。光電倍增管外加電壓一般為700 V~3000 V。

圖2-5 MPV-1型光電倍增管光度計在反射光中測定原理示意圖

1—物台;2—光片;3—物鏡;4—孔徑光欄(像);5—目鏡光欄;6—目鏡;7—半透明反射器;8—反射棱鏡;9—透鏡;10—觀察目鏡光欄;11—目鏡的出射光瞳;12—測量光欄;13—半透明反射器;14—毛玻璃;15—光電倍增管;16—測量光欄照明燈泡;17—反光顯微鏡照明系統;18—觀察目鏡;19—反射玻片;20—補償棱鏡;21—人眼

光電倍增管及其光度計目前已有很多光學工廠生產。常見的有奧普同廠生產的MPM型和萊茨廠生產的MPV系列,後者分1、2和3型。MPV光度計基本組成部分包括:OR-THOPLAN型顯微鏡;帶有穩壓器和干涉濾光器的光源;光電倍增管及它所用的穩壓高壓電源;測定光電流的儀表、數字顯示器和微處理機等。MPV-1型光度計測定反射率時光線進行情況見圖2-5。光線由照明系統17入射,經反射器19向下經物鏡3至光片2,從光片反射向上再經物鏡、玻片反射器至目鏡6,透過目鏡至半透明反射玻片7上,部分透射向上至倍增管15;另一部分反射向右進入觀察目鏡中,在此觀察被測礦物的影像。在12處有一測量光欄,用它來限定被測面積,此光欄被小輔助燈16照明後,其影像經7和反射棱鏡8反射後,也進入觀察目鏡重疊在被測礦物影像上,以便選擇測定部位。此外,視野光欄5也重疊在被測礦物的影像上,它比光欄12大一些。這樣用雙重光欄遮擋可使射入被測范圍內的有害雜光減至最少。測定時從電流計上讀出電流讀數,然後計算出所測的光學常數(反射率)。

反射率「標准」

不論用哪種方法測定礦物的反射率,都需與反射率已知的標准物質進行對比。這種簡稱「標准」的物質其選擇頗為重要,因為它對測定反射率的精確性起著決定作用。作為「標准」的物質,須具備的條件是:化學成分固定、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腐蝕,反射率色散曲線近於水平,均質性,無內反射,硬度高不易劃傷並能磨光成平整的鏡面。

所用標准按上述要求條件及實際工作需要可分兩個等級。一級「標准」的反射率是通過「光強直接測定法」標定,或根據對其所測定的N、K值計演算法而得出;二級標准可利用一級標准用「光電光度法」標定。國際礦相學委員會(COM)規定三種人造物質作為「標准」(一級標准):黑色中性玻璃,空氣中平均反射率為4.5% ±;碳化硅(SiC)單晶體切面的磨光片,空氣中平均反射率為20% ±;碳化鎢(W,Ti)C的底面磨光片,空氣中平均反射率為45% ±。各種「標准」對不同波長光的反射率精確測定值由所供工廠給出,並經責任工程師書寫在每個「標准」所附的卡片上。

二、光學方法

此法是藉助裝在顯微鏡上的視測光度儀來測定礦物的反射率,或在顯微鏡下同一視域中來比較兩種礦物(「標准」與欲測礦物)的反光強度(反射率)。前者稱視測光度法,後者為簡易比較法(視測比較法)。視測光度法主要有裂隙顯微光度儀法和視覺顯微光度儀法等。由於均以觀測者的視覺為准,故難免帶有主觀因素,所以精度較差,達不到精度要求,現已被淘汰。在日常的一般鑒定工作中,有時只需知道欲測礦物反射率的大致范圍,即可查表定出礦物時,可採用簡易比較法。由於它除顯微鏡外不需專門儀器及附件,操作簡便而易於掌握。

反射率簡易比較法

其具體方法是將欲測礦物和標准礦物光片用軟泥緊密鑲在載玻璃上,再用壓平器壓於同一水平面上,置於鏡下以目力比較其反射率。即在同一視域中比較兩礦物的明亮程度(代表反射率);若標准礦物與欲測礦物不能出現在同一視域中進行比較時,可反復迅速推移載片來比較它們的亮度。當待測礦物與幾種標准礦物比較後,即可定出欲測礦物反射率的范圍(高於或低於某些礦物,應屬於哪一反射率級)。本書鑒定表是以下列四種標准反射率礦物(表2-1)將反射率分為五級:

表2-1 四種二級標准礦物反射率值

R>黃鐵礦R Ⅰ級

黃鐵礦R>R>方鉛礦R Ⅱ級

方鉛礦R>R>黝銅礦R Ⅲ級

黝銅礦R>R>閃鋅礦R Ⅳ級

R<閃鋅礦R Ⅴ級

④ 姿勢反射的翻正反射

正常動物可保持六立姿勢,如將其推倒則可翻正過來,這種反射稱為翻正反射。如將動物四足朝天從空中掉下,則可清楚地觀察到在下墜過程中,首先是頭頸扭轉,然後前肢和軀干跟著也扭轉過來,最後後肢也扭轉過來,當下墜到地面時由四足著地。這一翻正反射包括一系列反射活動,最先是由於頭部位置不正常,視覺與內耳迷路感受刺激,從而引起頭部的位置翻正。頭部翻正以後,頭與軀乾的位置關系不正常,使頸部關節韌帶或肌肉受到刺激,從而使軀乾的位置也翻正。

⑤ 翻正反應的名詞解釋

翻正反應,一種自動的平衡運動性反射。當頭和身體位置在空間發生變化時,用以維持和恢復頭在空間的正常位置以及頭與軀乾和肢體的關系。包括頸旋轉翻正反應、迷路立直反應及軀干翻正反應等。

⑥ 求小鼠翻正實驗的具體步驟流程!! 另外,想問下小鼠翻正實驗和醉酒睡眠實驗有什麼區別嗎

兩者差不多的
應該注意環境的一致性。比如溫度冷熱,擱放案板的軟硬。
我把小鼠放在手心,它就不翻,可是當擱在桌子上時就翻過來了。看來它躺的舒服自然就不會翻身了。
因此平行操作是很重要的。

⑦ 什麼是翻正反射

翻正反射 righting reflex
亦稱復位反射。一般指動物體處於異常體位時所產生的恢復正常體位的反射。這在高等脊椎動物的貓中表現得最為明顯,而且也進行了很多研究工作。動物首先是頭部恢復正常位置,這是由於迷路感受而引起的,反射中樞在中腦。這時軀干如果依然處於不正位置時,就發生頸肌扭曲,於是其肌梭的刺激就發出使軀幹部恢復正位的第二反射(中樞分布在中腦或胸部脊髓中)。此外,一般也與體肌肌梭感受引起反射(中樞在中腦),或與視覺性反射有關,也受皮膚的接觸刺激影響。在去大腦僵直時,這些反射全都消失。在各種無脊椎動物中,已知許多的翻正運動是單純的反射行為,例如在海星的翻身中,由於失去了對管足的接觸刺激,便發出全管足的試探運動,這樣便偶然地使最初與底面接觸的腕成為先導腕,從而逐漸地完成反轉。這時與重力感覺無關,但食道神經環對各獨立腕的反應具有協調的作用。與此相反,水母類、蝸蟲類、卷貝類等的平衡胞,昆蟲類等的足肌牽張感受器被認為是與發出翻正反應有關。

⑧ 翻正反應如何定義

亦稱復位反射。一般指動物體處於異常體位時所產生的恢復正常體位的反射。

⑨ 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與頸翻正反應的區別

1、定義不同

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又名「拉弓反射」,屬於原始反射的一種。當頸部的肌肉和關節受牽拉時,肢體的肌張力會產生相應的改變。而頸翻正反應是當人和動物處於不正常體位時,通過一系列動作將體位恢復常態的反射活動。

2、具體反應不同

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是嬰兒仰卧位旋轉頭部時,顏面側上、下肢伸肌張力增高成伸展位,後頭側屈肌張力增強,上、下肢屈曲。而頸翻正反應是將動物四足朝天從空中拋下,可清楚地觀察到動物在下降過程中,首先是頭頸扭轉,然後前肢、軀乾和後肢依次扭轉過來,當下降到地面時由四肢著地。

3、具體持續的時間不同

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該反射在新生兒出生後1周左右出現,2-3個月呈優勢,以後受上位中樞的控制而逐漸消失,若出生後3個月仍存在則為異常。而頸翻正反應在人的一生是一直存現的,特別是在體育運動中,很多動作是在翻正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

⑩ 怎樣對嬰兒腦性癱瘓進行反射的評定

反射是機體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對各種刺激的不隨意運動的應答反應神經反射與神經系統成熟的程度以及髓鞘的形成有關兒童反射的發育,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呈現一定的規律

新生兒時期的反射:代表的是脊髓和腦干下部水平的神經發育這時的反射稱為原始反射

生後2個月時的神經反射:代表的是橋腦水平的神經發育,表現為緊張性頸反射占優勢

生後4個月時的神經反射:神經纖維髓鞘化的程度達中腦水平,原始反射逐漸消失,出現中腦水平的翻正反射

生後10個月時的神經反射:神經的發育達皮層水平,這時兒童出現皮層水平的平衡反射

翻正反射和平衡反射是構成姿勢反射的重要因素,是人類維持正常姿勢和運動的基礎兒童反射的發育水平,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的成熟程度,是衡量其神經系統發育的一把標尺,是腦損傷判斷的一個客觀依據正常兒童原始反射的出現與消失如下(表6-4-2):

表6-4-2正常兒童原始反射的出現與消失

閱讀全文

與翻正反射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麵包的技巧和話術和方法 瀏覽:304
增重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510
兩個帶電荷的計算方法 瀏覽:811
川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978
假發的裁剪方法圖片 瀏覽:297
凝凍使用方法 瀏覽:920
威露士空調清洗劑使用方法 瀏覽:904
維生素e塗臉上正確方法 瀏覽:592
有什麼好的防蚊方法 瀏覽:736
家用鍛煉器材方法 瀏覽:713
鶴叔嘴角痘的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459
知識傳播訓練方法 瀏覽:535
u鋼計算方法 瀏覽:309
上推下拉浮漂不變目數解決方法 瀏覽:820
治療軟疣最好的方法 瀏覽:673
類似推理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260
殘疾孩子康復訓練方法 瀏覽:447
運動的減肥方法怎麼樣 瀏覽:9
讓人們快速取快遞的方法 瀏覽:243
有什麼方法醒酒快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