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汽車零部件檢測目的:
汽車是一個由數以萬計零部件組成的機電混合復雜系統, 汽車零部件檢測能 幫助汽車整車廠及零部件廠商快速提升零部件性能, 滿足您對產品品質和安全的 高要求。
汽車零部件檢測層次:
1,材料級別測試:測試生產零件的材料,比如材料強度,VOC,毒性測試 等(環境測試) 。 2,零件級別測試:測試零件本身,比如結構強度,零件功能等,有必要的 話,材料級別測試在零部件上再做一遍。 3,總成級別測試:測試零件安裝到整車後的匹配性能,比如 NVH,壞路, 暴曬,撞擊測試等等,有必要的話零件級別測試在總成上再來一遍。
汽車零部件檢測標准:
汽車外飾件測試 外飾件外觀的優劣關系車輛給人的印象, 同時它又肩負著抵禦環境對車 身影響的責任。因此,除了要求美觀大方之外,深圳市邁科標准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可以為您檢驗外飾件在強度、韌性、耐環境條件性能以及耐沖擊性能等重 要方面的指標。 適用產品 汽車前後保險杠 汽車車身裙板 散熱器格柵 腳踏板 外側圍 擾流板 側防撞條 測試項目 機械力學性能 塗層/鍍層厚度 附著力 耐磨 抗化學腐蝕 高低溫老化 紫外/氙燈光老化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B. 機械零件的檢驗有哪些內容在修理過程中的檢驗有哪些方法
機械零件的檢驗內容主要有:尺寸檢驗,機械性能檢驗,鍍層檢驗,外觀檢驗。
在修理過程中的檢驗主要就是尺寸檢驗,外觀檢驗。
C. 零件測量通常包括哪幾個步驟
機械零件要進行測量的項目比較多,根據圖紙要求首先要進行材料的化驗,包括金相試驗,以確定零件的材質是否符合要求;第二進行熱處理方面的硬度檢測,包括調質、正火、淬火、氮化等熱處理項目的硬度,有布氏、洛氏、肖氏、維氏等硬度指標;第三進行尺寸的檢驗,一般按主要項目和一般項目進行檢測,主要項目指有公差要求的長度、直徑、深度等要求,一般指外形尺寸、倒角等要求不是太高的尺寸,具體是看圖紙是如何規定的,這些要藉助一些量具方能進行檢測。第四是進行形位公差的檢測,如平面度、垂直度、平行度等。也要藉助是檢具方能進行檢測。第五是表面粗糙度的檢測,對粗糙度在Ra3.2及以上要求的表面度要進行檢測,可用對比塊法或用粗糙度儀方法進行測量。第六,其他一些要求,對照圖紙對技術要求欄內的項目進行逐條檢測。
D. 機械產品質量檢測的方法,如一個零件怎麼檢測,合格不格等等,
目前,很多製造業企業都有對產品的缺陷率(壞品率)進行統計和分析,但常是每個產品的負責人單獨進行自己產品的統計分析,或是每天記錄到電子表格里,相應的負責人只是監控每天的產品的合格率,以下要介紹的是一些可以進一步對產品的缺陷進行監控和分析的方法:
1、首先企業要對產品的缺陷進行整理和處理,進行必要的編碼工作,統一各部門對缺陷的描述,以方便在企業內部的交流,缺陷的編碼工作要在各相關的部門先搜集相關的信息,然後建立一套規則進行缺陷的編碼,此項工作一般是由質量部門(QA)負責統籌;
2、 由生產負責部門對各產品進行每天的數據搜集和統計工作,目前大部分企業是做在電子表格中,但也有些公司只是用紙張來記錄,此方法不推薦使用,因為數據的使用價值不大,無法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更復雜的分析,最好是有系統平台對數據進行統一的處理;
3、常用數據分析的方法:
a、每天監控缺陷率的變化,如注意總缺陷率是否上升或是下降;
b、注意前三項缺陷率的變化,當公司正在做質量改善活動時,就很有必要每天監控缺陷率的變化情況;
c、分析缺陷率下降或是上升的原因,一般從5M1E方面去查找原因,一般來說,來料和機器的變化導致缺陷率變化的可能性比較大,也是比較常見的原因;
d、每周要做匯總的報表,此時要比較的是每周的缺陷率變化的情況,因為是一周的數據匯總,所以數據相對來說,能夠比較客觀和准確地反應當前的合格率或是缺陷率變化的情況;
e、要對每一關鍵工序都進行缺陷率的統計,最後可以算出某一產品的一次通過率,即產品的直通率;
f、每月最好也要對產品進行月報表的統計工作,此數據可以用來評估優率改善活動的效果;
g、不同產品之間的分析和比較,如同一系列產品之間缺陷率的比較,如果產品的設計及工序大部分是相同,在缺陷率方面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如果差距比較大,此時就需要對工序等進行具體的分析,調查原因;
h、對同一工序,如果是有許多的產品,此時也應該分析不同產品之間的缺陷率的差距,找出其中的原因;
4、對於缺陷控制比較嚴格而且缺陷細分化程度比較高的場合,如何進行缺陷的分析?
要對缺陷進行嚴格的分類控制,首先生產在控制時,就要先對缺陷進行分層統計,如分不同的機器,不同的關鍵物料批次,不同的人員班次,甚至於不同的工裝夾具造成的缺陷都要分類統計,這樣做的優點是查找問題時比較容易,但是在收集數據時比較費時,一般情況下如果有系統來統計就會大大降低工作量,否則工作量會比價大,但是數據分析的效果也較好;
例如:早晚班數據的對比,如下表所示:
合格率分別為93.56%和93.93%,差距比較小,此種情況是正常受控狀態,缺陷方面,A1都是排在第一位,但對於早班的情況A2排在第二位,此時需要進行分析,看有無進一步提高的可能,因為A2在晚班時,其缺陷率比價低;
工序 晚班 1# F001 A 2700 2526 93.56 A1 54 A3 29 A4 27
早班 1# F001 A 3000 2818 93.93 A1 75 A2 25 A3 21
5、如何對重要的控制參數進行日常的監控及進行相關的分析?
在任何產品生產的生產過程中,總是存在一些對產品的質量有非常大影響的工序,我們稱之為關鍵工序或是重要工序,對此類工序,我們必須對其進行重點控制,一般常用的工具是用控制圖進行控制,或是對此工序的產品合格率進行監控,對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的常用方法,一是分析其工序能力,分析工序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觀察數據的離散程度,對不同時段的數據進行比較時,比較SIGMA是比較好的方法,因為工序能力受客戶給定規格的影響,如果規格經常會變化,此時比較CPK就得不到正確的信息,但是如果是比較數據的離散程度,則不受規格的影響,能夠比較好地反應工序是否變化。
E. 零部件的精度檢測
幾何精度是指機床在不運轉時部件間相互位置精度和主要零件的形狀精度、位置精度。
裝配過程中的檢驗工作包含的內容很廣,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制定裝配工藝措施的主要依據。它決定零部件的棄取,決定裝配質量,影響裝配成本,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一、檢驗的原則
1)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縮短裝配時間,節約原材料、配件、工時,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
2)嚴格掌握技術規范、裝配規范,正確區分籂訂焚寡蒔干鋒吮福經能用、需修、報廢的界限,從技術條件和經濟效果綜合考慮。
3)努力提高檢驗水平,盡可能消除或減少誤差,建立健全合理的規章制度。
二、檢驗的內容
1. 檢驗的主要內容
(1)零件的幾何精度 包括,尺寸、形狀和表面相互位置精度。經常檢驗的是尺寸、圓柱度、圓度、平面度、直線度、同軸度、平行度、垂直度、跳動等項目。
(2)零件的表面質量 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有無擦傷、腐蝕、裂紋、剝落、燒損、拉毛等缺陷。
(3)零件的物理力學性能 除硬度、硬化層深度外,對零件製造和裝配過程中形成的性能 。
(4)零件的隱蔽缺陷 包括製造過程中的內部夾渣、氣孔、疏鬆、空洞、焊縫等缺陷,還有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微觀裂紋。
(5)零部件的質量和靜動平衡 如活塞、連桿組之間的質量差,曲軸、風扇、傳動軸、車輪等高速轉動的零部件進行靜動平衡。
(6)零件的材料性質 如零件合金成分、滲碳層含碳量、各部分材料的均勻性、鑄鐵中石墨的析出、橡膠材料的老化變質程度等。
(7) 組件的配合情況 如組件的同軸度、平行度、嚙合情況與配合的嚴密性等。
(8) 密封性 如內燃機缸體、缸蓋需進行密封試驗,檢查有無泄漏。
三、檢驗的方法
1.感覺檢驗法
具體方法有:
(1)目測
(2)耳聽
(3)觸覺
2.測量工具和儀器檢驗法
這種方法由於能達到檢驗精度要求,所以應用最廣。
1)用各種測量工具和儀器檢驗零件的尺寸、幾何形狀、相互位置精度。
2)用專用儀器、設備對零件的應力、強度、硬度、沖擊性、伸長率等力學性能進行檢驗。
3)用靜動平衡試驗機對高速運轉的零件作靜動平衡檢驗
4)用彈簧檢驗儀或彈簧秤對各種彈簧的彈力和剛度進行檢驗。
5)對承受內部介質壓力並須防止泄漏的零部件,需在專用設備上進行密封性能檢驗;
6)用金相顯微鏡檢驗金屬組織、晶粒形狀及尺寸、顯微缺陷、分析化學成分。
很高興為你解答有用請採納
F. 如何檢測汽車零部件
以動力電池為例介紹一下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部件的測試,歡迎開發&測試工程師一起交流、指正:
動力電池系統作為硬體本體和控制系統結合極為緊密的系統,其測試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大部分:電池包本體(Pack)測試、電池管理系統(BMS)測試,下面分別介紹這兩部分的測試情況;
1. 電池包本體(Pack)測試
電池包本體測試一般在DV/PV(設計驗證/生產驗證)階段進行,目的是為了驗證電池包的設計/生產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其中包含溫度測試、機械測試、外部環境模擬測試、低壓電氣測試、電磁兼容測試、電氣安全測試、電池性能測試、濫用試驗測試等等。因為大夥都比較關心電池安全問題,在這里主要介紹一下電池包濫用試驗的測試方法:
1) 針刺測試
模擬電池遭到尖銳物體刺穿時的場景,因為異物刺入有可能導致內部短路,試驗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2) 鹽水浸泡
5%鹽水長時間浸沒測試,電池功能正常
統開發流程中非常強調測試軟體環節的。要知道手機軟體出問題最多也就是秒退而已,車輛軟體出問題影響的是人命。
當年豐田剎車門事件,美國政府就派了嵌入式軟體專家和卡耐基梅隆的計算機教授詳細審查了發動機控制系統的軟體代碼,豐田對全局變數的濫用(上萬個)以及軟體安全機制的混亂就遭到了巨額處罰。如果豐田重視軟體測試工作的話,這件事也許不會發生。
最後再聊下零部件在整車極限環境下的測試情況:整車耐久測試這部分工作一般是整車廠的測試&標定工程師負責。整車耐久試驗的花銷很大,造工程樣車(每輛100萬左右)、租用測試場地、工程師團隊花銷,很考驗廠家的資金實力,沒有強大的資金池根本無法運行起來。但在極寒、高溫、高濕度等各種極限環境下的測試進行的越多,越能充分的驗證零部件的功能、性能以及耐久表現,越早發現問題,解決修復所耗費的成本越低。
1. 低溫耐久測試,主要測試冷起動性能,一般在黑河/牙克石進行。電池包的低溫充放電能力、低溫保護策略、電池包加熱功能在該項測試中都會進行考核。
2. 高溫耐久測試,一般在格爾木進行。主要測試電池包在高溫下充放電能力、電池包冷卻功能和過熱保護策略。下圖是蔚來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進行高溫測試,為了整車開發整車廠都是不惜成本。
3. 高溫+高濕環境耐久測試,一般在海南進行,海水環境會加速部件腐蝕,零部件的耐久會經受嚴格考驗。(Ps:傳統車還有重要的高原測試,主要測試在低氣壓下發動機的性能表現。電動車一般不需要進行此項測試。)
電池包做的比較好的都會承諾使用壽命內的電池衰減,比如蔚來ES8就承諾10年30萬公里電池容量衰減不超過20%,做電池開發的都知道做到這個水平是非常不容易的。敢公開承諾也說明他們的電池包耐久測試做到了非常優秀的水平。
G. 材料無損檢測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用於那些場合
無損檢測目前已廣泛用於多種行業。分特種設備行業來說,無損檢測有以下五大常規檢測方法:
1)RT 射線檢測 :主要檢測材料或工件內部缺陷
2) UT超聲檢測 :主要檢測材料或工件內部缺陷
3) MT磁粉檢測 :主要檢測材料或工件表面、近表面缺陷(鐵磁性材料)
4) PT滲透檢測 :主要檢測材料或工件表面開口缺陷(非多孔型材料)
5) ET渦流檢測 :主要檢測材料或工件表面、近表面缺陷(導電材料)
當材料是鑄件或碳鋼、合金鋼等鐵磁性工件時可以運用除 ET外的各種方法,但是還要看工件的厚度,以及可能出現缺陷的部位等,表面裂紋以MT為最佳,工件厚度大時的內部缺陷以RT UT 為佳。要是材料開坡口需要探傷時,可以使用PT
.總之,運用的場合還是需要看材料材質,厚度,缺陷形式、檢驗要求、運用方法的優越性等等。
H. 零部件檢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儀器儀表鑒定法:柴油機零部件的尺寸、幾何圖形、彈簧的彈力、扭矩、平衡慣量的測定及密封性檢驗等,都可以使用儀器或儀表進行。1、零部件的尺寸、幾何形狀檢測。對柴油機零部件的測量選用的工具是各種量具,如測量零部件的內徑和外徑用的卡鉗、千分尺、游標卡尺、量缸表等,測量各種間隙用的塞尺,測量深度用的深度尺等。零部件幾何形狀誤差的測量,除用一些量具外,還需用百分尺和專用夾具。如測量階梯型軸各軸頸的圓柱度、圓度、同軸度及彎曲度等時,一般要將軸用頂尖頂起來或將兩軸頸架在「V」形鐵上,再用百分表檢測各個軸頸不同位置上的頸向跳動量。2、彈力和扭矩的檢測。檢測氣門彈簧、噴油泵調速彈簧和活塞環的彈力時使用的是彈簧試驗器,其原理是以將彈簧拉伸或壓縮到某一長度時所需力的大小來測定。檢查扭矩的大小一般用扭力計進行測定,如果使用扭力扳手扭緊汽缸蓋固定螺母或連桿螺栓的扭矩大小的測定等。3、平衡慣量的測量。柴油機上需做平衡慣量測定的主要零部件是曲軸。柴油機啟動後,曲軸以最高的轉速旋轉,若拆卸後的曲軸或更換過曲柄的曲軸不做靜平衡試驗或動平衡試驗而直接裝配到柴油機上,會在柴油機高速轉動時產生震動,從而影響柴油機的正常運轉。所以,凡更換過曲柄的曲軸必須做平衡慣量的測定。更換過曲柄的曲軸必須做平衡慣量的測定。更換過曲柄的曲軸可以做簡單的靜平衡試驗,方法是:將新更換的曲柄與未被更換的曲柄螺栓緊固在一起,然後放在導軌上轉動,若曲柄某一方位始終朝下,則說明此部位較重,應在不重要的部位磨削或刮除少部分金屬使之平衡。4、密封性試驗。柴油機缸體、缸蓋、水箱等均應作密封性滲透試驗。缸體、缸蓋一般用水壓法進行試驗,通過檢查是否滲水判斷有無裂紋。水散熱器或機油散熱器一般使用壓縮空氣法進行試驗,即將散熱器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加入壓縮空氣後,不允許有氣泡冒出。氣門錐面的密封性較多採用滲油法進行檢驗。
I. 零件檢測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金屬零件,指以金屬材料來製造的各種規格與形狀的金屬塊、金屬棒、金屬管等的合稱。
檢測內容有:
1、常檢項目:疲勞試驗 、抗剪切疲勞試驗 、模擬安裝軸力衰減 、防松性能 、組合預緊 、高溫蠕變、尺寸、脫碳層、沖擊測試、顯微組織分析、保證載荷、鍍層厚度、楔負載試驗、再回火測試、頭部堅固性、表面缺陷、扭入性測試、氫脆測試、擴孔試驗、鹽霧測試、化學成分分析、剪切試驗、扭轉試驗、無損檢測、韌性試驗、失效分析、硬度測試等
2、外觀尺寸:螺紋通止規、粗糙度、各類長度尺寸等
3、短時力學:硬度、再回火試驗、(常溫、高溫)拉伸試驗、靜載錨固、保證載荷、各類有效力矩、鎖緊性能、扭矩系數,緊固軸力、摩擦系數、抗滑移系數、擰入性試驗,墊圈彈、韌性、氫脆試驗、壓扁、擴口、擴孔試驗、彎曲、(單面、雙面)剪切試驗等
4、長時力學:應力鬆弛、高溫蠕變、應力持久試驗、橫向振動、疲勞試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