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分辨茶葉的好壞
當年採制的白茶更接近綠茶的特徵,鮮爽怡人。優質白茶具有以下特徵:
①干茶:以毫多、肥壯為好;以芽葉瘦小、毫稀少為劣。
②色澤:以色白隱綠為好;以草綠發黃為劣。
③香氣:以清純甜香為好;以味淡、帶青腥味為劣。
④滋味:以醇厚、鮮爽、清甜為好;以淡薄、苦澀為劣。
⑤湯色:以清澈明亮為好;以渾暗為劣。
⑥葉底:以勻整、毫多、肥軟為好;以無毫、暗雜為劣。
② 如何鑒別茶葉的好壞教一些簡單實用的方法
一般說來,茶葉的品質是由色、香、味、形4個因素構成的。
一、干看評外形
首先,用雙手捧起一把茶葉,放於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葉的香氣。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氣;二是辨別香氣的高低;三是嗅聞香氣的純正程度,凡香氣高、氣味正的必然是優質茶。
其次,抓一把茶葉平攤於白紙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澤、嫩度、條索、粗細。凡色澤勻整、嫩度高,條索緊實,粗細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葉。
二、濕看識內質
濕看,就是開湯審評。開湯俗稱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葉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後沖上滾沸適度的開水200毫升左右。開湯後,應先嗅香氣,接著看湯色,先嘗滋味,後評葉底。
(1)嗅香氣
茶葉經杯中沖泡後,立即傾出茶湯,將茶杯連葉底一起,送入鼻端進行嗅香,凡聞之茶香清高純正,使人有心曠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
。
(2)看湯色
看湯色應及時進行。一般在茶葉沖泡3-5分鍾後,傾出杯中茶湯於另一碗內,在嗅香氣前後立即進行。凡屬上乘的茶葉,湯色以淺綠或黃綠為宜,並要求清而不濁,明亮澄澈。
(3)嘗滋味
滋味是靠人的味覺器官來區別的。一般認為,綠茶茶湯濃醇爽口,屬上等綠茶;如果平淡澀口,多為粗老綠茶。
(4)評葉底
評判茶葉經沖泡去湯後留下的葉底,看老嫩、整碎、色澤、勻雜、軟硬等情況以確定質量的優次,同時還應注意有無其他摻雜。
③ 怎樣辨別茶葉的好壞
茶葉的選購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葉,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如各類茶葉的等級標准,價格與行情,以及茶葉的審評、檢驗方法等。茶葉的好壞,主要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鑒別,但是對於普通飲茶之人,購買茶葉時,一般只能觀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澤,聞干香,使得判斷茶葉的品質更加不易。這里粗略介紹一下鑒別干茶的方法。
這里提醒您,選購新茶要注意一看色澤、二觀外形、三聞香氣、四品茶味、五捏干濕。
一看色澤:
新茶色澤一般都較清新悅目,或嫩綠或墨綠。綠茶以顏色翠碧,鮮潤活氣為好;炒青茶色澤灰綠,略帶光澤。若干茶葉色澤發枯發暗發褐,表明茶葉內質有不同程度的氧化,這種茶往往是陳茶;如果茶葉片上有明顯的焦點、泡點(為黑色或深醬色斑點)或葉邊緣為焦邊,說明不好,不是好茶;若茶葉色澤花雜,顏色深淺反差較大,說明茶葉中夾有黃片,老葉甚至有陳茶,這樣的茶也談不上是好茶。
二觀外形:
各種茶葉都有特定的外形特徵,有的像銀針,有的像瓜子片,有的像圓珠,有的則像雀舌,有的葉片松泡,有的葉片緊結。炒青茶的葉片則緊結、條直。名優茶有各自獨特的形狀,如午子仙毫的外形特點是「微扁、條直」。一般說新茶外形:條索明亮,大小、粗細、長短均勻者為上品;條索枯暗、外形不整、甚至有茶梗、茶籽者為下品。細實、芽頭多、鋒苗銳利的嫩度高;粗松、老葉多、葉肪隆起的嫩度低。扁形茶以平扁光滑者為好,粗、枯、短者為次;條形茶以條索緊細、圓直、勻齊者為好,粗糙、扭曲、短碎者為次;顆粒茶以圓滿結實者為好,鬆散塊者為次。
三聞香氣:
新茶一般都有新茶香。好的新茶,茶香格外明顯。如新綠茶聞之有悅鼻高爽的香氣,其香氣有清香型、濃香型、甜香型;質量越高的茶葉,香味越濃郁撲鼻。口嚼或沖泡,綠茶發甜香為上,如聞不到茶香或者聞到一股青澀氣、粗老氣、焦糊氣則不是好新茶。若是陳茶,則香氣淡薄或有一股陳氣味。
四品茶味:
茶湯入口後甘鮮,濃醇爽口,在口中留有甘味者最好;通常取少量樣品沖泡觀察,好的綠茶,湯色碧綠明澄,茶葉先若澀,後濃香甘醇,而且帶有板栗香味。
五捏干濕:
用手指捏一捏茶葉,可以判斷新茶的干濕程度。新茶要耐貯存,必須要足干。受潮的茶葉含水量都較高,不僅會嚴重影響茶水的色、香、味、而且易發霉變質。判斷新茶足不足干,可取一二片茶葉用大拇指和食指稍微用勁捏一捏,能捏成粉末的是足乾的茶葉,可以買;若捏不成粉末狀,說明茶葉已受潮,含水量較高,這種新茶容易變質,不宜購買。同時,要防止以次充好,特介紹幾種名優茶的特色,以作選購新茶時參考,午子仙毫:外形微扁條直,像一片蘭花瓣,色澤翠綠,嫩香持久,泡於湯中,嫩芽成朵,直立於杯中,交錯相映,清湯碧液,回味幽香。午子綠茶:外形緊細重實、勻齊、有鋒苗,色綠潤,香氣嫩鮮,高爽持久顯板栗香,滋味醇爽,湯色嫩綠亮,葉底嫩綠明亮。
茶葉的選購
干茶的外形,主要從五個方面來看,即嫩度、條索、色澤、整碎和凈度。
1.嫩度
嫩度是決定品質的基本因素,所謂「干看外形,濕看葉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葉,容易符合該茶類的外形要求(如龍井之「光、扁、平、直」)。此外,還可以從茶葉有無鋒苗去鑒別。鋒苗好,白毫顯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條也無鋒苗和白毫。但是不能僅從茸毛多少來判別嫩度,因各種茶的具體要求不一樣,如極好的獅峰龍井是體表無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葉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斷依據,只適合於毛峰、毛尖、銀針等「茸毛類」茶。
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鮮葉,也得一芽一葉初展,片面採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當的。因為芽心是生長不完善的部分,內含成份不全面,特別是葉綠素含量很低。所以不應單純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2.條索
條索是各類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規格,如炒青條形、珠茶圓形、龍井扁形、紅碎茶顆粒形等等。一般長條形茶,看松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圓形茶看顆粒的松緊、勻正、輕重、空實;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規格。一般來說,條索緊、身骨重、圓(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說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質優;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並有煙、焦味,說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質劣。
以杭州地區綠茶條索標准為例: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細緊有鋒苗緊細尚有鋒苗尚緊實尚緊稍松粗松
可見,以緊、實、有鋒苗為上。
3.色澤
茶葉色澤與原料嫩度、加工技術有密切關系。各種茶均有一定的色澤要求,如紅茶烏黑油潤、綠茶翠綠、烏龍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無論何種茶類,好茶均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如果色澤不一,深淺不同,暗而無光,說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質劣。
茶葉的色澤還和茶樹的產地以及季節有很大關系。如高山綠茶,色澤綠而略帶黃,鮮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澤深綠有光。
制茶過程中,由於技術不當,也往往使色澤劣變。
購茶時,應根據具體購買的茶類來判斷。比如龍井,最好的獅峰龍井,其明前茶並非翠綠,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黃。這是獅峰龍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澤上明顯區別於其它龍井。因獅峰龍井賣價奇高,茶農會製造出這種色澤以冒充獅峰龍井。方法是在炒制茶葉過程中稍稍炒過頭而使葉色變黃。真假之間的區別是,真獅峰勻稱光潔、淡黃嫩綠、茶香中帶有清香;假獅峰則角松而空,毛糙,偏黃色,茶香帶炒黃豆香。不經多次比較,確實不太容易判斷出來。但是一經沖泡,區別就非常明顯了。炒制過火的假獅峰,完全沒有龍井應有的馥郁鮮嫩的香味。
4.整碎
整碎就是茶葉的外形和斷碎程度,以勻整為好,斷碎為次。
比較標準的茶葉審評,是將茶葉放在盤中(一般為木質),使茶葉在旋轉力的作用下,依形狀大小、輕重、粗細、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層。其中粗壯的在最上層,緊細重實的集中於中層,斷碎細小的沉積在最下層。各茶類,都以中層茶多為好。上層一般是粗老葉子多,滋味較淡,水色較淺;下層碎茶多,沖泡後往往滋味過濃,湯色較深。
5.凈度
主要看茶葉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製作過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夾雜物的多少。凈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夾雜物。
此外,還可以通過茶的干香來鑒別。無論哪種茶都不能有異味。每種茶都有特定的香氣,干香和濕香也有不同,需根據具體情況來定,青氣、煙焦味和熟悶味均不可取。
上述文字,只是非常籠統的介紹。最易判別茶葉質量的,是沖泡之後的口感滋味、香氣以及葉片茶湯色澤。所以如果允許,購茶時盡量沖泡後嘗試一下。若是特別偏好某種茶,最好查找一些該茶的資料,准確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點,每次買到的茶都互相比較一下,這樣次數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關鍵之所在了。國內茶葉品種車載斗量,非專業人士,不太可能每種茶都判斷出好壞來,也只是取自己喜歡的幾種罷了。我不太在各處的茶葉店買茶,一般是在產地或者是茶藝館里買,所以一到春天就到處跑。產地的茶總的來說較純正,但也由於制茶技藝的差別,使得茶葉質量有高低之分。茶藝館里的茶,價錢比外面的貴出許多,但這里比較容易找到好茶,一則是可以試過知其好壞,二則比較好的茶藝館的茶,本身就是經過認真挑選的,若無法到產地購茶,也不失為一個選擇。還有就是一些比較大的茶莊,可以當場試茶。如果對某種茶很有鑒別能力,則可以到茶葉批發市場去購買,那裡的茶,相比於小茶葉店,比較新,且可選的種類多,價格比較便宜。但是我自己的經驗,這里一般不太容易找得到非常好的茶,特別是綠茶。因為特級綠茶價錢偏高,茶葉批發市場和小茶葉店因成本的緣故都較少經營,好茶多數被大的茶莊和茶葉公司收購。
④ 怎樣品出茶的好壞
看茶好壞不可能簡單的看兩篇技巧就可以了,因為茶葉種類太多,裡面的水太深,有很多例外的情況還需要多喝多看慢慢積累才行,現在我來講講個人總結的一些鑒別茶葉的小技巧,僅供參考:
拿到茶葉先聞香味茶葉以蘭花香為最上 還有板栗香、瓜果香、玉蘭香等等等等當然這個很難分別,因為聞過蘭花香的人就不多。一般來講有青草味道的茶葉都不好(也許外觀看上去很討人喜歡)那青草味是什麼味道呢?就是學校里每次修剪過草坪時候,你聞到的味道,有青草味表明茶葉殺青不充分,或者是夏天的茶葉也或者是茶葉很老。這種草味不僅在沒泡之前有,在泡了之後也會有的喝到最裡面也有的 一股澀嘴的青味注。
很多人認為茶葉沒泡之前越綠越好,其實不是這樣,而是看白毫。一般來講,白毫越多越好。(這種方法對碧螺春、雨花茶這樣的細嫩炒青特別有效。但有很多茶葉如龍井、竹葉青等茶葉都進行了脫毫處理不能用白毫來衡量)
⑤ 評判茶葉好壞的標准有哪些
我國茶葉品類繁多,其中不乏好茶名茶,但是每一種茶葉都有好壞之分,於是同一種茶葉都會根據其品質,分出不同的級別來確定其銷售的價位。因此,消費者在購買茶葉時怎麼才能買得所有所值,如何判斷茶葉的好壞就變得很重要,判斷茶葉的好壞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標准:
三、茶底的形狀及色澤
雖然說大部分人通過品嘗茶湯後則可以判斷茶葉好壞,自己是否喜歡來確定是否購買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購買茶葉的時候,品嘗的時候畢竟只喝少量,商家可能只會泡飲一倆次,因此,還是需要通過茶底的形狀和色澤進行判斷。茶底是茶葉原料的還原,如果茶葉沖泡後,茶底能徹底舒展開來,展開後的茶葉是鮮亮且完整的,則證明原料和製作工藝好,沒有對茶葉原料造成損害。
以上三個方面是判斷茶葉好壞的方法,也是較為容易掌握的方法,即使喝茶時間不長的茶友也可以通過這三個方法鑒別出一二,因此適合大部分人學習掌握。
⑥ 怎麼鑒別茶葉的好壞
1、看色澤----不同茶類有不同的色澤特點。 綠茶色澤灰暗、深褐,質量必定不佳。
2、看外形----從茶葉的外形可以判斷茶葉的品質。
3、聞香氣----各類茶葉本身都有香味,如綠茶具清香,上品綠茶還有蘭花香、板栗香等,紅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烏龍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氣低沉,定為劣質茶;有陳氣的為陳茶;有霉氣等異味的為變質茶。
不過,想要購買到好的茶葉,還需要自己有很多鑒別經驗的。如果想要買到品質好又實惠的茶葉,建議可以到待客九品預定茶葉,茶樹下放養跑山雞,蟲害較少,嚴格控制質量。不過待客九品每年的茶產量較少,都是需要提前預定的!
⑦ 茶葉如何辨別好壞
1、通過觀察茶葉的外觀來判斷它的好壞,好茶葉的含水量低,所以看起來比較乾燥,因此越是乾燥的茶葉質量越好;
2、看這個茶葉泡出來的茶水的顏色如何,茶水看起來清澈明亮,則代表茶葉質量好,反之,泡出來的茶水渾濁不清,那就不是好茶葉了;
3、看下該茶葉能泡多少次,好的茶葉泡了多次仍有餘香,而且泡完的好茶葉還會呈現鮮嫩的顏色,十分好辨別。
4、用手揉捏茶葉,好茶葉是很容易一捏就捏碎的。面對一款茶葉,
首先要觀察的是茶葉的外形,
一款茶葉的外形又包括條索、色澤、整碎度、凈度。
一款好茶的條索應該以肥壯緊實的為優,
以枯瘦鬆散的為劣;
質量好的茶其色澤應該是有油潤感,
特別是黑茶紅茶,
另外,
對於一些毛峰茶來說,
其特有的毫毛也是判別其優劣的重要因素;
質量好的茶是不會摻雜一些碎末的;
最後,
一款好茶是不會摻雜一些雜草和茶樹乾等異物的。
二,香氣
聞香氣可以分兩步,
第一步,
聞干茶的味道,
如果幹茶聞不出茶味來,
反而帶有一些焦味,油味,酸味等異味,
則不是好茶;
第二步,
聞泡好的茶香,
如果經過熱水的浸潤,
茶葉透出一股焦味,油味,酸味,
則必定不是好茶,
其次,
聞一下茶葉茶香的高低,持久性,有無刺激性。
一款好茶應該有提神醒腦的香氣,久久不散,才是好茶。
三,湯色
從湯色也能看出一款茶葉的優劣,
首先,
茶湯以清澈明亮為主,
如果茶湯渾濁,
則不是好茶,
要知道六大茶類中各類茶葉的茶湯
呈現的顏色是不一樣的,
不同款的茶葉湯色也不盡相同,
一切以清澈明亮為要點。
⑧ 如何辨別茶葉的好壞
普遍的標准就是:
一看色澤:新茶色澤一般都較清新悅目,或嫩綠或墨綠。綠茶以顏色翠碧,鮮潤活氣為好;炒青茶色澤灰綠,略帶光澤。若干茶葉色澤發枯發暗發褐,表明茶葉內質有不同程度的氧化,這種茶往往是陳茶;如果茶葉片上有明顯的焦點、黑色或深醬色斑點或葉邊緣為焦邊,說明不是好茶;若茶葉色澤花雜,顏色深淺反差較大,說明茶葉中夾有黃片、老葉甚至有陳茶,這樣的茶也談不上是好茶。
二觀外形:各種茶葉都有特定的外形特徵,有的像銀針,有的像瓜子片,有的像圓珠,有的則像雀舌,有的葉片松泡,有的葉片緊結。炒青茶的葉片則緊結、條直。名優茶有各自獨特的形狀。一般說新茶外形條索明亮,大小、粗細、長短均勻者為上品;條索枯暗、外形不整、甚至有茶梗、茶籽者為下品。細實、芽頭多、鋒苗銳利的嫩度高;粗松、老葉多、葉肪隆起的嫩度低。扁形茶以平扁光滑者為好,粗、枯、短者為次;條形茶以條索緊細、圓直、勻齊者為好,粗糙、扭曲、短碎者為次;顆粒茶以圓滿結實者為好,鬆散塊者為次。
三聞香氣:新茶一般都有新茶香。好的新茶,茶香格外明顯。如新綠茶聞之有悅鼻高爽的香氣,其香氣有清香型、濃香型、甜香型;質量越高的茶葉,香味越濃郁撲鼻。口嚼或沖泡,綠茶發甜香為上,如聞不到茶香或者聞到一股青澀氣、粗老氣、焦糊氣則不是好新茶。若是陳茶,則香氣淡薄或有一股陳氣味。
四品茶味:茶湯入口後甘鮮,濃醇爽口,在口中留有甘味者最好;通常取少量樣品沖泡觀察,好的綠茶,湯色碧綠明澄,茶葉先若澀,後濃香甘醇,而且帶有板栗香味。
五看干濕:茶葉不能受潮。
以上是一般規律,最好是具體到某種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