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代森鋅原葯分析方法是

代森鋅原葯分析方法是

發布時間:2022-05-16 16:42:47

❶ 國光出的代森猛鋅含量多少

只要是農葯,用久了肯定會產生抗葯性,無論是國產農葯還是進口農葯。像你所說的代森錳鋅就應與甲基托布津、多菌靈、咪鮮胺等農葯輪流使用,避免產生抗葯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❷ 代森錳鋅原葯用什麼溶解

吡啶能溶解,不過一般是配成懸濁液

❸ 西瓜一般種植需要打農葯嗎

按順序依次為殺菌劑—殺蟲劑—殺蟎劑—除草劑。
一、代森鋅
1. 作用特點
原葯為灰白色或淡黃色粉末,有臭雞蛋味。是一種保護性殺菌劑,對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種病菌有較強的觸殺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異硫氰化合物,對病原菌體內含有—SH基的酶有強烈的抑製作用,並直接殺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對作物安全。應掌握發病初期用葯,持效期較短。對高等動物低毒,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
2. 制劑
60%、65%、80%可濕性粉劑。
3. 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發病初期,用80%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噴霧,可防治瓜類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種病害。隔7~10天再噴一次。
4. 注意事項
①不能與鹼性農葯及銅制劑混用。②本劑對人體皮膚、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時要注意安全保護。③應貯存於乾燥、避光和通風良好的倉庫中,以免分解。
二、代森錳鋅
1. 作用特點
代森錳鋅是一種廣譜保護性殺菌劑,其作用機理是抑制菌體內丙酮酸的氧化。原葯為灰黃色粉末,在高溫時遇潮濕也易分解。對高等動物低毒,對人的皮膚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對魚類有毒,在試驗劑量下,未發現「三致」現象。
2. 制劑
70%、80%可濕性粉劑,42%懸浮劑,在各生產長家間因粉劑細度不同和葯劑中增加黏膠劑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 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葉斑病、黑點病等,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施,隔7~10天後再噴施一次,共噴2~3次。也可選用80%大生M45或噴克、新萬生等600~800倍,在發病初期噴施,隔6~7天再噴施一次,共噴2~3次。
4. 注意事項
①不能與鹼性物質或銅制劑混用,但可與多種蟲劑、殺菌劑、殺蟎劑混用。②高溫季節,中午避免用葯。③使用大生M45、噴克、新萬生等宜雨前噴施,雨後不必補噴,噴葯要周到、均勻。
三、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
1. 作用特點
甲基硫菌靈是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廣譜、內吸性殺菌劑,具保護和治療兩種作用。其作用機理是當該葯噴施於植物表面,並被植物體吸收後,在植物體內,經一系列生化反應,被分解為甲基苯並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靈)。干擾菌的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發長出的芽管扭曲異常,芽管細胞壁扭曲等,從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長達到殺菌效果。純品為無色結晶,難溶於水,對酸鹼穩定。對高等動物低毒,對皮膚、黏膜刺激性低,對魚類毒性低,對植物安全。
2.制劑
50%、70%可濕性粉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用70%可濕性粉劑500~700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葉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也可用種子重量的O.3%~0.4%進行拌種處理;或用7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較好的效果。
4.注意事項
①可與石硫合劑等鹼性農葯混用,但不能與含銅制劑混用,或前後緊接使用,也不能長期單獨使用。①貯存於陰涼乾燥處。③作物收獲前14天停止使用。
四、百菌清(達科寧、TDN)
1.作用特點
百菌清是一種廣譜性殺菌劑,可替代有機硫和銅制劑,具預防作用,沒有內吸傳導作用。其作用機理是與真菌細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發生作用,與該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結合,破壞菌的活力,使真菌細胞的新陳代謝受破壞而喪失生命力。百菌清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著性,不易受雨水沖刷,葯效穩定,殘效期長。純品為白色結晶,無臭味;工業晶為黃色結晶,稍有刺激性臭氣,不溶於水,微溶於丙酮等有機溶劑,在常溫下穩定,對一般酸、鹼及紫外光穩定,但不耐強酸,耐雨水沖刷,無腐蝕性。對高等動物低毒,對魚類毒性大。
2.制劑
75%可濕性粉劑,2.5%、3%煙劑,40%懸浮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霜霉病、炭疽病、疫病,在發病初期,用75%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每公頃用葯液量為1 000千克,隔7~10天後再噴施一次;500--600倍液可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
4.注意事項
①不能與強鹼性農葯混用。②對魚類及甲殼類動物毒性較大,避免污染魚塘、河流等水源。③對眼睛和皮膚有刺激作用,少數人有過敏反應和引起皮炎。
五、雷多米爾(甲霜靈、瑞毒霉、甲霜安)
1.作用特點
雷多米爾是一種具上、下傳導作用的內吸性殺菌劑,具保護和治療作用,當葯劑噴施於植物上後,能被植物的種子、根、莖、葉吸收並傳導到各個部位,所以它具有保護和治療雙重作用。純品為白色結晶,易溶於水和多種有機溶劑,在中性和酸性條件下穩定,遇鹼易分解失效,殘效期10~14天。對高等動物低毒,在試驗條件下對動物未見「三致」現象,對蜜蜂低毒,但對眼睛和皮膚有刺激作用。
2.制劑
25%可濕性粉劑、35%拌種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霜黴菌、疫黴菌和腐黴菌引起的病害。在田間初發病時,可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 600~800倍液噴霧,以後隔10~15天再噴施一次,共噴2~3次,如陰雨天氣持續時間長,施葯次數要相應增加。用35%拌種劑作種子消毒,按種子重量的0.2%~0.5%進行拌種。
4.注意事項
該葯可與多種殺菌劑和殺蟲劑混用。
六、甲基立枯磷(立枯滅、利克菌、甲基立枯靈)
1.作用特點
本劑為適用於防治土傳病害的廣譜內吸性殺菌劑,主要起保護作用,其吸附作用較強,不易流失,持效期較長。純品為白色結晶,原葯為無色至淺棕色固體,幾乎不溶於水,不易燃,不易爆,易溶於多種有機溶劑。對光、熱和潮濕均較穩定,貯存穩定性良好。對高等動物低毒,對蜜蜂、魚類安全。
2.制劑
50%可濕性粉劑,5%、10%、20%粉劑,20%乳油,25%膠懸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對半知菌類、擔子菌綱和子囊菌綱等各種病原菌均有很強的殺滅活性,用於防治絲核菌和白絹菌等土傳病害.防治瓜類苗期立枯病,用20%乳油250倍稀釋液浸種30分鍾,播種後,在土表再噴灑該濃度葯液。
4.注章事項
①在病害發生前或發生初期用葯。②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
七、氫氧化銅(豐護安、可殺得、可樂得2000、可殺得 101、冠菌銅)
1.作用特點
有效成分為藍色膠凝或無定形藍色粉末,由六碳銅離子組成的球狀針刺型顆粒,能迅速黏附於作物表面,葯效持久。對高等動物低毒。是一種廣譜殺菌劑,通過釋放銅離子均勻覆蓋在植物表面,防止真菌孢子侵入而起保護作用,當病菌的細胞接觸銅離子之後,將其殺死,而對植物沒有影響,所以是一種無殘留、無公害的農葯。
2.制劑
53.8%、61.4%干懸浮劑、77%可殺得101粉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氫氧化銅能防治多種作物上的真菌和細菌病害,適用於瓜類的葉斑病、炭疽病、早(晚)疫病、立枯病、霜霉病等多種病害。在發病初期,用53.8%干懸浮劑1 000倍液,或77%可殺得101粉劑500-1 000倍液噴施。由於它的溶解性、擴散性、懸浮性極好,隔10天左右再施用一次即能控制病害的蔓延,在不利的氣候條件下,應考慮多次施用。防治枯萎病用77%可殺得101粉劑500~600倍液澆根。
4.注意事項
①桃、李等果樹對銅敏感應禁用,蘋果、梨花期、幼果期禁用。②須單獨使用,避免與其他農葯混用。③施葯時宜在作物發病初期進行,發病後期效果較差,開花期慎用。④對魚類及水生生物有毒,應避免葯液污染水源。
八、絡氨銅(硫酸四氨合銅)
1.作用特點
純品為深藍色液體,是一種內吸性較強的高效、低毒、低殘留、廣譜殺菌劑,以保護作用為主。
2.制劑
14%、23%、25%水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枯萎病用23%水劑250~ 300倍液進行灌根處理;防治蔓枯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可用14%水劑250~300倍液噴霧防治。隔7-10天一次,連用 2~3次。
4.注意事項
①本品不得與酸性農葯混用。②使用需將葯液充分搖勻,在田間發現少數病株時開始用葯。
九、抗枯寧(抗枯靈、絡氨銅·鋅)
抗枯寧主要活性成分為硫酸四氨銅、硫酸四氨鋅,或硫酸四氨銅、硫酸四氨鋅、檸檬酸銅。
1.作用特點
抗枯寧具保護作用,有一定的滲透性,內吸治療效果欠佳,施用於作物可補充一些微量元素,增強抗病力,同時可直接作用於病原體,對瓜類枯萎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本劑外觀為深藍色濃溶液,一般情況下穩定,鹼性情況下易形成沉澱。對哺乳動物低毒。
2.制劑 25.9%水劑、20%水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在枯萎病發生初期,用25.9%水劑500~600倍稀釋液,每株澆根250毫升,或每公頃用25.9%水劑1 500毫升加水750千克噴霧。視病情間隔7~10天,連噴 3~4次;也可用20%水劑400-600倍液,每株澆根250毫升,視病情發展情況,隔7-10天再澆一次,連澆3-4次。
4.注意事項
①不可與酸性物質混用。②噴施本劑後,應間隔數天後才能噴施其他農葯。③噴葯應以早、晚或陰天為宜,噴葯後6小時內下雨應重噴。④採收前15天停止噴葯。
十、多菌靈(苯並咪唑44號、棉萎靈)
1.作用特點
多菌靈是一種廣譜、低毒、內吸性殺菌劑,具保護和治療作用,其作用機理是干擾菌的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影響細胞分裂。純品為白色結晶,可溶於稀鹽酸和醋酸中,並形成相應的鹽即為防霉寶或溶菌靈。對高等動物低毒,對魚類、蜜蜂毒性很低,對植物安全。
2.制劑
10%、25%、50%可濕性粉劑,40%懸浮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對許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防治瓜類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葉斑病等多種病害,可用50%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霧,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或用種子重量的 0.1%-0.3%進行拌種,或用500倍液灌根,每株澆250毫升,或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6~8克。
4.注意事項
多菌靈可與多種農葯混用,但不能與鹼性物質及銅制劑混用。
十一、腐霉利(速克靈)
1.作用特點
腐霉利是一種新型的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對葡萄孢屬和核盤菌屬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如在高濕低溫條件下發生的灰霉病、菌核病和對甲基托布津、多菌靈具抗性的病原菌有特效。純品為白色結晶,對人、畜低毒,在試驗條件下對動物未見」三致」作用。
2.制劑
50%可濕性粉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用於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病害。一般在發病初期,每公頃每次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495~750克加水750千克噴霧,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
4.注意事項
①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不宜與有機磷農葯混配。②在幼苗、弱苗、高溫、高濕條件下噴灑,要注意施葯濃度,避免葯害產生。③長期使用同一種葯劑容易使病菌產生抗葯性,建議與其他殺菌劑輪換使用。
十二、撲海因(異菌脲)
1.作用特點
撲海因是新一代高效、廣譜、觸殺型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主要用於防治由葡萄孢菌、念珠菌、核盤菌、交鏈孢菌等引起的病害,特別為防治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的特效葯。原葯為白色晶體,無味,無吸濕性,微溶於水,可溶於有機溶劑,在通常貯藏條件下,原葯及加工制劑穩定。對高等動物低毒,對眼睛、皮膚無刺激作用,對空氣、水、土壤污染少。
2.制劑
50%可濕性粉劑、25%懸浮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的灰霉病、早疫病,於發病初期每公頃每次用5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施,隔7~10天再噴施一次,也可採用土壤澆灌、煙霧熏蒸等方法進行防治。或用800~1 000倍液澆根防治西瓜枯萎病。
4.注意事頃
①我國規定最高使用濃度不能高於1 000倍液,最多使用次數不得超過3次,安全間隔期為7天。②施葯時,避免葯劑接觸皮膚和眼睛。
十三、三唑酮(粉銹寧、粉銹靈、百里通)
1.作用特點
三唑酮是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的三唑類殺菌劑。其作用機理是抑制菌體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干擾菌體附著胞及吸器的發育。對銹病、白粉病有預防、鏟除、治療、熏蒸等作用。純品為無色結晶,對高等動物低毒,對皮膚和黏膜無刺激作用,對魚類低毒,對蜜蜂和家蠶無害,對天敵和有益生物安全。
2.制劑
20%乳油,5%、15%、25%可濕性粉劑,15%煙霧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白粉病,用25%可濕性粉劑,稀釋4 000~6000倍,每公頃用稀釋葯液750~1 000千克左右,在病害發生前或初發期噴施,隔7~10天再噴施一次,共噴2~3次。
4.注意事項
①三唑酮雖是低毒殺菌劑,但也要按農葯安全使用規定使用,目前尚無解毒劑。②安全間隔期20天。
十四、氟硅唑(福星、新星)
1.作用特點
福星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對於囊菌、擔子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均有特效,其作用機理是,當福星噴施於植物葉面之後,能迅速被葉面吸收,傳導於植物體內,抑制麥角異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礙菌絲的生長、發育及孢子的形成,達到防病的效果。原葯為無色結晶固體,對高等動物低毒,對皮膚和眼睛有輕微刺激,無過敏性,無致突變性,不危害有益昆蟲。
2.制劑
40%乳油。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白粉病,可在田間初發現病害時,立即用福星8 000~10 000倍液噴霧,葯後數小時就滲入植物體內,葯劑的再分布性強,耐雨水沖刷,一般用葯1~2次之後即能控制病害的擴展,隔6~7天再噴施一次。
4.注意事項
①提倡與其他殺菌劑輪換使用,避免產生抗葯性。②施葯時,加強安全防護,如眼睛、皮膚被污染,應及時用清水沖洗。
十五、腈菌唑
1.作用特點
腈菌唑屬三唑類殺菌劑,是甾醇脫甲基化抑制劑,具有內吸、保護和治療作用,殺菌譜廣。對白粉病、銹病、黑星病、腐爛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原葯為淡黃色固體,微溶於水,溶於多數有機溶劑,不溶於脂族烴。在日光下易降解。對高等動物低毒,對兔眼睛有輕微刺激。
2.制劑
40%可濕性粉劑,12.5%、25%乳油。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白粉病,在發病初期噴施,用12.5%腈菌唑乳油2 500~3000倍液,隔7~10天再噴一次,共噴2~3次即可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
4.注意事項
①本劑易燃,應貯存於乾燥、避光和通風處。②若有中毒,立即送醫院治療。
十六、農用鏈黴素(硫酸鏈黴素)
1.作用特點
農用鏈黴素是灰鏈絲菌分泌的抗菌素,有內吸治療作用,對植物細菌性病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純品為白色有苦味的粉末,有吸濕性,易溶於水,不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在pH3.7穩定。
2.制劑
20%可濕性粉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細菌性病害,在發病初期用200單位噴霧。
十七、多抗黴素(多氧黴素、多效黴素、保利黴素、寶利安)
1.作用特點
多抗黴素是一種廣譜性抗生素類殺菌劑,具有較好的內吸傳導作用。其作用機理是干擾病菌細胞壁幾丁質的生物合成。芽管和菌絲接觸葯劑後,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細胞內含物,而不能正常發育,導致死亡。還具有抑制病菌產孢和病斑擴大的作用。多抗黴素是含有A至N14種不同同系物的混合物,為肽嘧啶核苷酸類抗菌素。多抗黴素易溶於水,不溶於甲醇、丙酮等有機溶劑,對紫外線及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穩定,在鹼性溶液中不穩定,常溫下貯存穩定。對高等動物低毒,對魚、蜜蜂低毒。
2.制劑
10%寶利安可濕性粉劑,3%、2%、1.5%多抗黴素可濕性粉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枯萎病,一般使用濃度為10%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也可用於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
4.注意事項
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以免分解失效。
十八、農抗120(農用抗菌素、抗菌素120、抗菌黴素120)
1.作用特點
農抗120是一種鹼性核苷類抗生素,抗菌譜廣,以預防保護作用為主,兼有治療作用。對多種植物病原菌有強烈的抑製作用,其作用機理是直接阻礙病原菌的蛋白質合成,導致病原菌死亡。
2.制劑
2%水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白粉病、炭疽病等葉片病害,可用2%水劑200倍液噴霧,每隔10~15天噴用2~3次;防治西瓜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用2%水劑130~200倍液,在發病初期灌根,每穴500毫升左右,隔5天再灌一次,連續進行3~4次。
4.注意事項
本品可與多種農葯混用,但不能與鹼性農葯混合使用。在乾燥陰涼處保存。
十九、惡霜錳鋅(殺毒礬、殺菌礬、霜疫清)
1.作用特點
殺毒礬是由惡霜靈和代森錳鋅兩種化合物混合的復合化合物。惡霜靈屬苯基醯胺類內吸殺菌劑,具有接觸殺菌和內吸傳導作用。其作用機制為抑制RNA聚合酶從而抑制了RNA的生物合成。惡霜靈的抗菌活性僅限於卵菌綱,與代森錳鋅的混配有明顯的增效作用,並擴大了殺菌譜,對由卵菌綱和霜霉日病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惡霜靈原葯為無色無味結晶體,化學性質穩定,不揮發,不腐蝕容器,對水、光、熱均穩定。對高等動物低毒,對鳥類、魚類低毒。
2.制劑
64%、72%可濕性粉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白粉病、霜霉病,在發病初期,以葉面噴霧為主,用64%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每公頃每次用稀釋葯液750~1 000千克,間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防治疫病,則用400倍液在病發初期噴霧,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
4.注意事項
①不要與鹼性農葯混用。②應密封在原包裝容器中貯存。
二十、霜脲錳鋅(克露、霜霸、克霜)
霜脲錳鋅主要成分:A.代森錳鋅,B.霜脲氰。
1.作用特點
霜脲錳鋅是由霜脲氰和代森錳鋅混配而成,霜脲氰有內吸作用,其機理主要是阻止病原菌孢子萌發,對侵入寄主內的病菌也有殺傷作用。代森錳鋅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兩者混配,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對於疫霉、殼二孢屬、尾孢屬等真菌性病害如疫霉病、霜霉病均具特效。對高等動物低毒,對有益動物及昆蟲均毒性很低。
2.制劑
72%可濕性粉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霜霉病、疫病,以葉面噴霧為主,施用濃度為600~800倍,每公頃每次用稀釋葯液750~1 000千克,於病症初現時立即施第一次葯,間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
4.註定事項
①採收前7~14天停止使用。②提倡與其他殺菌劑輪換使用。③合理配製葯液,先將葯劑配成母液,然後加水按使用濃度配成所需葯液,並及時用完。
二十一、霜霉威(普力克)
1.使用特點
霜霉威是一種新型高效、內吸性殺菌劑,可抑制病菌細胞膜的形成,減少孢子囊形成和游動孢子數量,從而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對防治蔬菜、果樹的霜霉病、疫病、猝倒病有優異的效果,適用於葉面噴霧和土壤處理,施用霜霉威之後同時具有促進作物生長的作用。對高等動物低毒。
2.制劑
72%鹽酸鹽可溶性水劑、72.2%水溶性液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①防治瓜類秧苗的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霜霉威500倍葯液,按每平方米噴葯液量0.75千克噴施,整個育苗期噴施1~2次。②防治瓜類霜霉病、疫病在初發病時,用霜霉威600~1 000倍液,隔7~10天一次,每公頃噴葯液750~1125千克,共噴3~4次,可基本抑制病害的發生、發展,對施葯區植株的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4.注意事項
①配葯時,按推薦葯量加水後要攪拌均勻,若用於噴施,要確保葯液量,保持土壤濕潤。②可與非鹼性殺菌劑混用,以擴大殺菌譜。③本劑應密封在原包裝容器中貯存於乾燥、通風、陰涼處。
二十二、咪鮮安(施保克、菌百克、使百克、撲霉靈)
1. 作用特點
咪鮮安主要抑制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菌細胞膜失去正常功能,從而導致病菌死亡。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它對由子囊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多種病害具特效。純品為白色結晶,在常溫及中性介質中穩定,對光、濃酸和鹼性條件不穩定。對高等動物低毒,無任何致畸、致癌及基因誘變作用。
2. 制劑
25%乳油。
3. 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炭疽病、白粉病可用1 500倍的咪鮮安噴霧,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防治瓜類枯萎病,可用750~1 000倍液的咪鮮安灌根,或1 500倍液葉面噴施。
4.注意事項
①本劑對魚類及水生生物有毒,使用時避免污染水源、魚塘。②本劑對眼睛、皮膚有刺激作用,要注意安全保護。
二十三、乙烯菌核利(農利靈)
1.作用特點
乙烯菌核利是二甲醯亞胺類觸殺性殺菌劑,主要干擾細胞核功能,並對細胞膜和細胞壁有影響,改變膜的滲透性,使細胞破裂。對灰霉病、褐斑病、菌核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純品是白色結晶固體。對人畜低毒。在試驗劑量內對動物無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在三代繁殖試驗中未見異常。
2.制劑
50%、75%可濕性粉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灰霉病、早疫病,在發病初期,用50%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噴霧,共噴3~4次,每次間隔7~10天。
4.注意事項
如不慎將該葯濺到皮膚上或眼睛內,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如誤服中毒,應立即催吐,不要食用促進吸收本劑的食物,如脂肪(牛奶、蓖麻油)或酒類等,並且應迅速服用醫用活性炭。
二十四、惡霉靈(土菌消、立枯靈)
1.作用特點
惡霉靈系內吸性殺菌劑,對腐黴菌、鐮刀菌引起的猝倒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惡霉靈與土壤中的鐵、鋁離子結合,可抑制孢子發芽,起到土壤消毒殺菌的作用。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及在根系內移動,在植株內代謝產生兩種糖苷,對作物有提高生理活性的效果。適用於瓜類立枯病、猝倒病的防治。原粉為無色結晶,在酸、鹼溶液中均穩定,無腐蝕性。對高等動物低毒。對皮膚、眼睛有輕度刺激作用。對鳥和魚類低毒。
2.制劑
15%、30%水劑,70%、90%可濕性粉劑。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立枯病,每千克種子用70%可濕性粉劑4~7克和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4~8克,先將葯粉混合均勻,再將混合粉干拌種子。也可在瓜類苗期立枯病初見期用90%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隔7~10天施一次,連施2~3次。
4.注意事項
①該葯拌種時以干拌最安全,濕拌或悶種易發生葯害。②應嚴格控制用葯量,以防抑製作物生長。③惡霉靈和福美雙混配拌種,可增加防效。

❹ 代森錳鋅能防治哪些病害

代森猛鋅主要用於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目前是防治西紅柿早疫病和馬鈴薯晚疫病理想葯劑,防效分別為80%和90%左右,一般作葉面噴灑,隔10-15天噴1次。防治西紅柿、茄子、馬鈴薯疫病、炭疽病、葉斑病,用80%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發病初期噴灑,連噴3-5次。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用80%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1-0.5%拌種。防治瓜類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用400-500倍液噴霧,連噴3-5次。防治白菜、甘藍霜霉病,芹菜斑點病,用500一600倍液噴霧,連噴3-5次。防治菜豆炭疽病、赤斑病,用400-700倍液噴霧,連噴2-3次。

胡芳菊。代森鋅,原葯為淡黃色粉末,略帶臭雞蛋味,為保護性廣譜殺菌劑,通常採用葉面噴霧法於花卉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施用。對人、畜毒性低。常用劑型有65%和80%可濕性粉劑。此夕卜,對於一些葉蟎和銹壁虱,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注意事項: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也不能與銅、汞制劑混用。本劑對人體鼻腔、咽喉黏膜及皮膚有刺激作用,施葯時要注意保護。本劑吸濕性強,需存放在乾燥低溫處,並要封嚴,以防吸濕失效。根頸腐病、褐斑病等。主要用於果樹、弱鹼及光熱穩定、霜霉病的防治,小麥銹病、廣譜殺菌劑、西瓜霜霉病,柑橘瘡痂病,黃瓜、疫霉病。在植物表面易粘著、褐腐病,煙草黑脛病。代森錳鋅、香瓜,山葯炭疽病。目前是防治西紅柿早疫病和馬鈴薯晚疫病理想葯劑,荔枝霜霉病、蔬菜上銹病、潰瘍病,耐雨水沖刷。對弱酸,棉花爛鈴病、白粉病,殘效期一般7-10天,番茄疫病,葡萄霜霉病。各有千秋!一般都交替使用,連續用一中會產生抗性,降低效果。

❺ 代森錳鋒與甲霜惡霉靈的區別

代森錳鋒(應為:代森錳鋅)與甲霜惡霉靈的區別:
代森錳鋅主要防治對象為:梨黑星病,柑橘瘡痂病、潰瘍病,蘋果斑點落葉病,葡萄霜霉病,荔枝霜霉病、疫霉病,青椒疫病,黃瓜、香瓜、西瓜霜霉病,番茄疫病,棉花爛鈴病,小麥銹病、白粉病,玉米大斑、條斑病,煙草黑脛病、褐腐病、根頸腐病、斑點落葉病等。
甲霜惡霉主要防治對象為:靈立枯病、枯萎病、腐霉病、黃萎病、猝倒病、菌核病、漚根和根腐病,苗腐病,莖腐病。
代森錳鋅,純品為白色粉末,工業品為灰白色或淡黃色粉末,有臭雞蛋味,難溶於水,不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但能溶於吡啶中,對光、熱、潮濕不穩定,易分解出二硫化碳,遇鹼性物質或銅、汞等物質均易分解放出二硫化碳而減效,揮發性小。所謂保護,就是為植物提供Zn元素,除解決缺鋅的症狀外,給植物增強抵抗病害的能力,從而相對地起到殺菌作用。
市場劑型
70%和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理化性質
為代森錳與代森鋅的絡合物,含錳20%,含鋅2.55%。原葯為灰黃色粉末,熔點192℃至204℃(分解)。溶解度:不溶於水及大多數有機溶劑,溶於強螯合劑溶液中。通常在乾燥環境中穩定,加熱、潮濕環境中緩慢分解,遇酸鹼分解,可引起燃燒。
防治對象
代森猛鋅主要用於防治蔬菜霜霉病、褐斑病等。目前是防治西紅柿早疫病和馬鈴薯晚疫病理想葯劑,防效分別為80%和90%左右,至般作葉面噴灑,隔10至15天噴1次。
(1)防治西紅柿、茄子、馬鈴薯疫病、葉斑病,用80%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發病初期噴灑,連噴3至5次。
(2)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用80%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1至0.5%拌種。
(3)防治瓜類霜霉病、褐斑病,用400至500倍液噴霧,連噴3至5次。
(4)防治白菜霜霉病,用500至600倍液噴霧,連噴3至5次。
(5)防治菜豆、赤斑病,用400至700倍液噴霧,連噴2至3次。

❻ 代森錳鋅的英文化學名

代森錳鋅 = mancozed

分子式:
分子量:
CAS號:

性質:學名1,2-亞乙基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錳和鋅離子的配位化合物。原葯為灰黃色粉末。堆積密度0.62,熔點136℃(熔點前分解),閃點137.8℃(開式)。不溶於水及大多數有機溶劑,遇酸鹼分解。高溫曝露在空氣中和受潮易分解,可引起燃燒。屬低毒殺菌劑。該葯是一種殺菌譜較廣的保護性殺菌劑。其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菌體內丙酮酸的氧化,對果樹、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種病害有效,同時它常與內吸性殺菌劑混配,可延緩抗性的產生。可由乙二胺、二硫化碳、氫氧化鈉、氯化鋅(硫酸鋅或硫酸錳)為原料製取。加工成可濕性粉劑。

❼ 代森錳鋅的作用有哪些特點 石榴樹幼果樹可是使用代鋅猛森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❽ 殺菌劑有哪些

1.代森鋅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不溶於水和大多數有機溶劑,揮發性小,吸潮性強,吸水分解失效,遇光、熱和鹼性物質易分解。代森鋅為廣譜保護性殺菌劑,對許多病菌有較強觸殺作用,但對已入侵到植物體內的菌絲體殺傷作用很小,應用時應掌握在病害始見期。

毒性

低毒。但對人體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

劑型

80%、65%可濕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瓜類霜霉病、炭疽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炭疽病、斑枯病、輪紋病、葉霉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白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茄子綿疫病、褐紋病;辣椒炭疽病、瘡痂病;萵苣霜霉病;芹菜疫病;圓蔥紫斑病;馬鈴薯早疫病、晚疫病、瘡痂病、黑痣病等。在發病初期用80%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均勻噴霧。一般隔7~10天噴葯1次。

(2)果樹病害:蘋果、梨花腐病、褐斑病、黑星病、霉點病、炭疽病、銹病、黑腐病;葡萄黑痘病、褐斑病、霜霉病、炭疽病;柿子落葉病;桃縮葉病、穿孔病、銹病;山楂和李穿孔病等,用80%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均勻噴霧,隔10天左右噴葯1次,一般噴3~4次。

(3)煙草病害:炭疽病、立枯病、黑脛病、赤星病等,用80%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葯。

(4)其他作物病害:花生葉斑病,花卉炭疽病、葉斑病、銹病,甜菜褐斑病等,用80%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霧。

注意事項

不能與鹼性農葯及含銅葯劑混用;葯劑應貯存在乾燥、避光和通風良好的地方,以免分解失效。

2.代森錳鋅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灰黃色粉末,不溶於水和大多數有機溶劑,遇酸、鹼、高溫或潮濕即分解。代森錳鋅是代森錳和鋅離子的配位絡合物,是殺菌譜較廣的保護性殺菌劑。主要用於防治蔬菜等作物的多種病害。其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菌體內丙銅酸的氧化。

毒性

低毒。對敏感的人皮膚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劑型

70%、50%可濕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馬鈴薯早疫病、晚疫病;番茄早疫病、葉霉病、炭疽病、輪紋病、斑枯病、灰霉病;茄子灰霉病、黑枯病;黃瓜霜霉病、蔓枯病;白菜、甘藍霜霉病、白斑病、黑斑病;胡蘿卜黑斑病、芹菜早疫病,菜豆角斑病;蔥、圓蔥銹病、霜霉病;蔥、韭菜灰霉病;瓜類、甜椒、菜豆炭疽病等,用70%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在病害發生前或發病初期噴葯,隔10天左右噴葯1次,共噴3~5次。

(2)棉花病害:防治棉鈴疫病,用80%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霧。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用70%可濕性粉劑0.5千克,對水15千克,拌棉種100千克,能獲得較好的保苗和防治效果。

(3)其他作物病害:花生葉斑病;麥類條斑病、葉斑病;玉米大斑病,人參葉斑病,蘋果炭疽病等,用80%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

注意事項

不宜與鹼性農葯或含銅葯物混用;注意防潮,一袋未用完時,要將葯劑袋口封嚴。

3.福美雙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無色無味結晶。原葯為無色或淡黃色粉末,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乙醚,可溶於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遇酸易分解。福美雙是保護性殺菌劑,主要用於處理種子和土壤,還可做為忌避劑,施於果樹。

毒性

中等。對人體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

劑型

50%可濕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拌種:大、小麥黑穗病,玉米黑穗病,水稻稻瘟病、胡麻葉斑病、稻秧苗立枯病,松苗立枯病等,每100千克種子用50%可濕性粉0.5千克拌種。花葉菜、甘藍、萵苣等立枯病,每100千克種子用50%可濕性粉劑0.25千克拌種。豌豆褐斑病、立枯病,每100千克種子用50%可濕性粉劑0.8千克拌種。黃瓜、蔥立枯病,每100千克種子用50%可濕性粉劑0.3~0.4千克拌種。

(2)土壤處理:番茄、瓜類幼苗猝倒病、立枯病、煙草和甜菜根腐病等,每平方米苗床用50%可濕性粉劑8~10克加7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10克,再加細干土15千克混勻,播種時用葯土下墊上覆。

(3)葉面噴霧:黃瓜霜霉病、炭疽病,白菜、油菜霜霉病,蘋果、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用50%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間隔5~7天噴葯1次,噴2~3次。

注意事項

不可與銅制劑及鹼性葯劑混用或前後緊接使用;葯劑處理過的種子不可食用或作飼料。

4.二硫氰基甲烷

其他名稱:浸種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淺黃色針狀晶體,易溶於二甲基醯胺,微溶於一般有機溶劑,室溫水中溶解度300微克/毫升。該葯為非內吸性保護性殺菌劑,具有極高的殺菌活性,對許多植物病原真菌、細菌及線蟲都有作用。主要用於種子處理,防治種傳病害。

毒性

高毒。對兔、眼有重度刺激性。

劑型

10%乳油。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干尖線蟲病:以2500~5000倍液浸種,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種。

(2)水稻惡苗病、大麥條紋病:以5000~8000倍液浸種,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種。

注意事項

不與鹼性物質混用,以免分解失效;本品毒性較高,使用中應注意個人防護。

5.百菌清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淺黃色粉末,稍有刺激性氣味,不溶於水,溶於有機溶劑。在常溫下穩定,在強鹼性介質中分解。百菌清是1種非內吸性廣譜殺菌劑,對多種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預防作用,在病菌侵入植物體後,殺菌作用很小。常規用量下,葯效期7~10天。

毒性

低毒。對人體皮膚和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對魚類毒性高。

劑型

75%可濕性粉劑,45%、10%、2.5%煙劑,5%粉塵。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晚疫病、灰霉病、早疫病、葉霉病、斑枯病、炭疽病等,用75%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茄子綿疫病、早疫病,甜椒炭疽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大蔥紫斑病,用75%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蔬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馬鈴薯早疫病、灰霉病、晚疫病,甜椒疫病、黃瓜蔓枯病,瓜類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葉斑病,菠菜霜霉病,胡蘿卜黑斑病等用7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日光溫室和大棚可使用煙霧劑或噴粉,每667平方米用45%煙劑200~250克或5%粉塵劑1千克,傍晚蓋棚後,點燃熏煙或噴粉,翌日早上放風。

(2)果樹病害:蘋果樹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早期落葉病等,用7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桃褐腐病、瘡痂病、穿孔病,草莓灰霉病、葉枯病、葉焦病、白粉病等,用70%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白粉病等,用75%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噴霧。

(3)其他作物病害:小麥葉斑病、葉銹病、赤霉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紋枯病,花生銹病、葉斑病,豆類銹病、炭疽病,啤酒花霜霉病等,用75%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

注意事項

不得與鹼性農葯混用;本劑對魚類有毒,使用時應注意。

6.敵磺鈉

其他名稱:敵克松、地克松。

理化性質與作用特點

原葯為黃棕色粉末。極易吸潮。可溶於水及乙醇等極性有機溶劑。水溶液易光解。敵磺鈉屬內吸性殺菌劑,以保護作用為主,兼具治療作用,是較好的種子和土壤處理劑。

毒性

中等。對人體皮膚有刺激性。

劑型

95%、75%可溶性粉劑,55%膏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種子處理:小麥腥黑穗病、粟粒黑粉病、糜子黑穗病、馬鈴薯環腐病等,每100千克種子用95%可溶性粉劑220克,拌種。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種子用95%可溶性粉劑500克,拌種。甜菜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劑500~800克,拌種。松杉苗木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劑150~370克,拌種。

(2)土壤處理:煙草黑脛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劑350克與15~20千克細土混勻,在移栽時和起壟培土前,將葯土撒在煙苗基部周圍,並立即覆土。溫室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每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劑4.2克對20倍細土,混勻配成葯土,均勻撒施。

(3)其他施葯方法:西瓜、黃瓜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大白菜軟腐病,番茄綿疫病、炭疽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劑184~368克,對水噴霧或潑澆。水稻苗期立枯病、黑根病、爛秧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劑921克,對水噴霧或潑澆。

注意事項

葯液應隨用隨配,最好在陰雨天或傍晚施葯,以免在光照下有效成分分解;土壤施葯後要覆土;不宜與鹼性農葯、含鈣、銅制劑和抗生素劑混用。

7.三環唑

其他名稱:克瘟唑、比艷。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白色結晶固體。不溶於水,可溶於氯仿、二氯甲烷、甲醇等有機溶劑。對水介質和光照較穩定。三環唑屬內吸性較強的保護性殺菌劑,施葯後能迅速被水稻根、莖、葉吸收,並輸送到稻株各部。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孢子萌發和附著孢子形成,是防治稻瘟病的專用殺菌劑。

毒性

低毒。對魚類有一定毒性。

劑型

75%、20%可濕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葉瘟:用75%可濕性粉劑2~3克,對水3千克,均勻澆於1平方米苗床上,24小時後播種,或用2~3克對水0.5千克,均勻澆於(30厘米×60厘米×30厘米)育苗箱土中,24小時後播種。將拔起的秧苗晾乾水後整株秧苗或秧葉部分置於75%可濕性粉劑2500~5000倍葯液中浸蘸,取出後堆置半小時後移栽。

(2)水稻穗瘟:用75%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初期噴霧,隔10~14天噴第二次。

注意事項

本劑治療效果較差,應在病菌浸染前噴葯;最後1次施葯應在收獲前21天,噴葯次數不應超過2次。

8.三唑酮

其他名稱:粉銹寧、百理通。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白色至淺黃色固體。微溶於水,溶於大部分有機溶劑。在酸、鹼性介質中穩定。三唑酮屬內吸性殺菌劑,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後,能在植物體內傳導。對銹病、白粉病具有預防、治療、鏟除和一定的熏蒸作用。作用機制是抑制病原真菌麥角留醇的生物合成,破壞細胞膜生成,抑制或干擾菌體附著胞及吸器的發育。

毒性

低毒。對魚類低毒,對蜜蜂、家蠶、天敵和有益生物無害。

劑型

25%、15%可濕性粉劑,20%乳油,15%煙霧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噴霧:麥類白粉病,對常發田或易發田,在拔節前期和中期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15毫升,對水15~20千克,全田噴霧。在晚發田或偶發田,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30~40毫升,對水50~100千克噴霧,保護頂部功能葉。麥類銹病,在發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15%可濕性粉劑35克,對水75~100千克噴霧,如有感染時噴第二次葯。在病害嚴重時,每667平方米用15%可濕性粉劑60~80克。瓜類白粉病,蘋果白粉病,可用15%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

(2)拌種:麥類黑穗病、白粉病、苗期白粉病、銹病、根腐病等,每100千克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200克拌種。玉米絲黑穗病,每100千克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400~600克拌種。

(3)土壤處理:溫室蔬菜白粉病,每立方米用15%可濕性粉劑12克,對溫室土壤進行處理,持效期可達2個月以上。

注意事項

用作種子處理時,有時可能延遲出苗1~2天,但不影響出苗率、後期生長和產量;安全間隔期為20天。

9.丙環唑

其他名稱:敵力托。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油為黃色粘滯液體。水中溶解度為110ml/L,易溶於有機溶劑。丙環唑屬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被植物吸收後,很快在植物體內向上傳導。可防治子囊菌、擔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但對卵菌病害無效。

毒性

低毒。

劑型

25%乳油。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麥病害:小麥白粉病、條銹病、根腐病、穎枯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對水噴霧防治。

(2)大麥病害:大麥葉銹病、網斑病,燕麥冠銹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對水噴霧。

(3)水稻病害:水稻惡苗病,用25%乳油1000倍液浸水稻種子,2~3天後直接催芽播種。

(4)花生葉斑病: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100~150毫升對水噴霧,間隔期14天。

(5)葡萄白粉病、炭疽病:保護性防治可用25%乳油10毫升加水100千克噴霧,間隔期14~18天。若用於治療性防治,可用25%乳油14毫升加水100千克噴霧,間隔期31天。

注意事項

應避免葯劑接觸皮膚和眼睛。

10.葉枯凈

其他名稱:5-氧吩嗪、殺枯凈、惠農精。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金黃色針狀結晶。難溶於水,微溶於乙醇、乙醚,易溶於苯。葉枯凈是以保護作用為主的防治水稻白葉枯病的專用殺菌劑,主要影響病菌在酵解過程中的電子傳遞過程,因而對病菌起到抑制效果,一旦葯效消失,病菌又復原。

毒性

低毒。

劑型

10%可濕性粉。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秧田白葉枯病:在拔秧前3~7天用1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

(2)大田水稻白葉枯病:在水稻孕穗期用10%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每667平方米每次噴50~70千克葯液,噴葯間隔2~3天,噴2~3次。

注意事項

水稻秧苗和抽穗揚花期對葯劑比較敏感,噴葯時必須掌握好濃度。重復噴葯也易產生葯害,應注意均勻噴葯;本劑屬低毒殺菌劑,但也要按操作規程施葯。

11.異菌脲

其他名稱:撲海因。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無色結晶,不溶於水,易溶於丙酮、苯、甲醚等有機溶劑。遇鹼性物質不穩定。異菌脲屬廣譜性接觸殺菌劑,對葡萄孢屬、鏈孢霉屬、核盤菌屬、鐮刀菌屬等具有較好的殺菌效果。

毒性

低毒。

劑型

25%懸浮劑,50%可濕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灰霉病,黃瓜、菜豆、萵苣、蔥頭灰霉病,十字花科黑斑病等,每667平方米用50%可濕性粉劑100~200克對水噴霧。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用50%可濕性粉劑70~100克對水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葯1次,間隔期15天。

(2)蘋果斑點落葉病:在蘋果春梢生長初期發病時開始噴葯,用5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10~15天後噴第二次,新梢生長期再噴1次。

(3)草莓灰霉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濕性粉劑100~135克,對水75千克,在發病初期噴霧。

注意事項

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葡萄上施葯,以開花和幼果期為好;本葯劑安全間隔期為7天。

12.烯唑醇

其他名稱:速保利。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白色顆粒,能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除鹼性物質外,能與大多數農葯混用。烯唑醇屬內吸性廣譜殺菌劑,具有向上傳導作用。對病菌具有抑制、治療和鏟除作用。其作用機制系麥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劑。

毒性

中等毒。

劑型

12.5%可濕性粉劑,2%拌種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麥病害:小麥白粉病、銹病等,每667平方米用12.5%可濕性粉劑32~64克,對水噴霧,於發病初期噴第一次葯,間隔15天噴第二次。小麥黑穗病可採用拌種法防治,每100千克種子用2%拌種劑200~250克,拌種時先用少量水將種子濕潤,然後加入葯粉並充分拌勻。

(2)玉米絲黑穗病:在玉米播種前,每100千克種子加12.5%可濕性粉劑480~640克均勻拌種。

(3)果樹病害:梨黑星病、蘋果白粉病,在初發病時用12.5%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噴霧,隔10~15天噴葯1次,共噴3~4次。

注意事項

該葯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葯品應存放在陰暗處。

13.多菌靈

其他名稱:苯並咪唑44號、棉萎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棕色粉末。不溶於水,微溶於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對熱穩定,對酸鹼不穩定。多菌靈屬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對許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對卵菌和細菌病害無效。其主要作用機制是干擾病菌的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影響細胞分裂。

毒性

低毒。對魚、蜜蜂低毒。

劑型

50%、25%可濕性粉劑,40%懸浮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噴霧:50%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100克對水於小麥揚花期噴霧,可防治麥類赤霉病。50%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130克在油菜盛花期噴1~2次,可防治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52~65克,對水65千克噴霧,可防治瓜類白粉病。500倍液噴霧可防治蘑菇褐斑病、菌蓋斑點病、軟腐病和褐腐病。1000倍液噴霧,可防治蘋果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早期落葉病,梨黑腥病、黑斑病,葡萄白粉病、黑痘病、炭疽病,桃褐腐病、炭疽病,花生褐斑病、黑斑病,蠶豆赤斑病等。25%可濕性粉劑250倍液噴霧可防治大麗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蘭葉斑病、海棠灰斑病、蘭花炭疽病和葉斑病及多種花卉的白粉病。

(2)拌種:小麥腥黑穗病、穀子黑穗病,用50%可濕性粉劑200克,對水4千克,拌種100千克。花生莖腐病、根腐病、立枯病,用50%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5千克,拌花生種50千克。

(3)浸種:棉苗炭疽病、立枯病用50%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12.5千克,浸棉種12.5千克,浸24小時,其間需不斷上下翻攪。甘薯黑斑病,用50%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40千克,浸薯塊5分鍾。

注意事項

不能與鹼性農葯及含銅制劑混用;水稻收獲前30天、小麥收獲前20天停止用葯。

14.稻瘟靈

其他名稱:富士一號、IPT。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黃色結晶,略有臭味。難溶於水,易溶於氯仿、二甲苯、丙酮等有機溶劑。對光、溫度穩定。在水中、紫外線下不穩定。稻瘟靈屬內吸性殺菌劑,對稻瘟病有特效。水稻植株吸收葯劑後累積於葉組織,特別是集中於穗軸與枝梗內,從而抑制病原菌侵入,阻礙病菌脂質代謝,抑制菌絲生長,起到預防與治療作用。

毒性

低毒。對魚類毒性中等。對鳥類、家禽安全。

劑型

30%、40%乳油,40%可濕性粉。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防治葉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濕性粉劑60~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對水噴霧。防治稻瘟,在水稻剛抽穗和齊穗期各施葯1次,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濕性粉劑65~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

注意事項

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本劑在正常用量下,對魚和水生生物有一定影響,注意不要在養魚水田中使用;施葯時田間要保持水層2~3天;收獲前安全間隔期早稻為14天,晚稻為28天。

15.腐霉利

其他名稱:速克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白色或淺棕色結晶,易溶於丙酮、二甲苯、氯仿等,幾乎不溶於水,在鹼性條件下不穩定。屬接觸型保護性殺菌劑。

毒性

低毒。對皮膚、眼睛有刺激作用。

劑型

50%可濕性粉劑,10%煙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濕性粉劑30~50克,對水噴霧,輕病田在盛花期噴1次,重病田在初花期和始盛期各噴1次。

(2)黃瓜菌核病:在發病初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濕性粉劑33~50克,對水噴霧,共噴1~2次,間隔7~10天。

(3)作物灰霉病:發病前用50%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溫室、大棚用10%煙劑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熏棚。

注意事項

應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葯;不要與強鹼性農葯混用,也不宜和有機磷農葯混用;葯劑要隨配隨用,不要長時間放置。

16.萎銹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米色結晶。溶於水和苯、丙酮、甲醇等有機溶劑,不溶於乙烷。萎銹靈屬選擇性內吸殺菌劑,主要用於由銹菌和黑粉菌引起的病害。對植物生長有刺激作用。

毒性

低毒。對鳥類低毒。

劑型

20%乳油。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種子處理麥類黑穗病,每100千克種子用20%乳油500毫升拌種。高粱散黑穗病、絲黑穗病和玉米絲黑穗病,每100千克種子用20%乳油500~1000毫升拌種。穀子黑穗病,用20%乳油800~1250毫升拌種或悶種。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種子用20%乳油875毫升拌種。

(2)葉面噴霧:麥類銹病,用20%乳油200~400倍液噴霧。

注意事項

不能與強酸性葯劑混用;葯劑處理過的種子不可食用或作飼料。

17.三乙磷酸鋁

其他名稱:乙磷鋁、疫霜靈、疫霉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白色粉末,揮發性小,易溶於水,難溶於一般有機溶劑。遇強酸、強鹼易分解。屬內吸性殺菌劑,在植物體內可雙向傳導,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

毒性

低毒。對魚、蜜蜂較安全。

劑型

40%、80%可濕性粉劑、90%可溶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白菜、黃瓜、球莖甘藍、萵苣等作物的霜霉病,用40%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葯,間隔7~10天,共噴3~4次。

(2)馬鈴薯、番茄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茄子綿疫病,甜椒疫病,用40%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在病害初發生時噴葯,間隔7~10天,共噴葯2~3次。

(3)啤酒花、葡萄霜霉病,煙草黑脛病,用40%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噴霧,間隔10~15天,共噴2~3次。

(4)棉苗疫病、棉花爛鈴,油梨根腐病,用40%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噴霧,間隔7~10天,共噴2~3次。

注意事項

不得於強酸、強鹼性葯物混用;宜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施葯。

18.稻瘟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黃色或棕黃色油狀液體,有特殊臭味,能溶於水,易

❾ 代森鋅使用時怎樣配製

病情分析:這位朋友,醫生讓你買高錳酸鉀,這是一個葯片,然後你要自己放水來調成溶液是1:2500或1:5000的比例。 意見建議:這個葯是高氧化性,就是配出來時就有用過一會兒就會失去功效所以不會有溶液賣的要自己拿回來現用現配。然後可以用這個溶液泡患處五分鍾左右就可以了。一般幾塊錢一小瓶,黑紫色的葯片,不能內服有毒,只能兌水來洗,一片兌一個2。5升可樂瓶子的水就是1:2500的比例消毒用這個比例很合適。會有染色現像也可以用半片兌2。5升水就不會有染色了。 可在到在盆里的,水量用2。5升的這個瓶子來量,然後放一片葯進去化了就行了,然後就把這個紅色的水泡著你的患處,不好泡就用杯子澆反復的澆上十分鍾就可以了泡的話五分鍾就行。 是的就是這樣你的理解是正確的,當然也可以泡著這樣泡五分鍾就行了,一比五千是比例你不需要全用完的用一杯也是一樣的效果。

❿ 代森錳鋅屬於什麼類別的農葯在線等!!

代森錳鋅 : 屬硫代氨基甲酸酯類廣譜保護性低毒殺菌劑

代森錳鋅 代森錳鋅(大生M45、大生富、噴克、新萬生、山德生、豐收、大勝)
1.作用特點 代森錳鋅是一種廣譜保護性殺菌劑,其作用機理是抑制菌體內丙酮酸的氧化。原葯為灰黃色粉末,在高溫時遇潮濕也易分解。對高等動物低毒,對人的皮膚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對魚類有毒,在試驗劑量下,未發現「三致」現象。 2.制劑 70%、80%可濕性粉劑,42%懸浮劑,在各生產長家間因粉劑細度不同和葯劑中增加黏膠劑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對象與使用技術 防治瓜類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葉斑病、黑點病等,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施,隔7~10天後再噴施一次,共噴2~3次。也可選用80%大生M45或噴克、新萬生等600~800倍,在發病初期噴施,隔6~7天再噴施一次,共噴2~3次。 4.注意事項 ①不能與鹼性物質或銅制劑混用,但可與多種蟲劑、殺菌劑、殺蟎劑混用。②高溫季節,中午避免用葯。③使用大生M45、噴克、新萬生等宜雨前噴施,雨後不必補噴,噴葯要周到、均勻。

閱讀全文

與代森鋅原葯分析方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腦神經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935
眼睛黃素瘤治療方法 瀏覽:829
回血鴿子配對方法視頻 瀏覽:183
蜂蜜怎麼熬製作方法 瀏覽:214
平板閃退的解決方法 瀏覽:453
單色釉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433
適用於對比研究的方法 瀏覽:311
荒島上快速獲得淡水的方法 瀏覽:157
增多肌肉的訓練方法 瀏覽:846
劓刑讀音是什麼行刑方法 瀏覽:621
控制器參數的工程整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671
嘌呤片計算方法 瀏覽:271
室內隔熱條的安裝方法 瀏覽:542
紫草油寶寶使用方法 瀏覽:293
沙漠空氣取水方法圖片 瀏覽:384
治療香港腳的方法 瀏覽:270
鄭強教學方法有哪些 瀏覽:196
研究方法中的測驗 瀏覽:652
黨校開展課題研究的方法 瀏覽:969
ecco護理劑使用方法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