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衣服怎麼排版
一、衣服排版也叫衣服排料,排料需要的必備要件方法如下:
1、訂單明細。
2、全碼尺寸表。
3、樣衣或款式圖,由尺寸表和樣衣或款式圖可以制出樣板。
4、面料的門幅和縮率(水洗縮率、燙縮等,主要為水洗縮率)。
5、其它信息——面料的品質(主要為面料的色差情況),面料的特徵(是否有方向性,如燈芯絨的毛向要求、印花布的文字圖案方向要求、編織紋的陰陽紋路情況等等)。
二、針對面料的品質和特徵採取合理的排料方法,面料品質的幾種情形:
1、段差――同件衣服盡量集中在一起,排料版長宜短不宜長。
2、邊中色差――邊中色差有兩種情況:A、邊 ――> 中 ――>邊; B、邊 ――> 中 <―― 邊。
邊中色差要結合款式的特點進行合理排料,原則是:相拼接部位要放在一起或在一個經向線上排,外觀及主要部位必須保證顏色自然對接(有些部位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如上衣的領子與領堂的拼接處。
上衣的後袖與後袖籠拼接處、褲子的內襠縫部位、褲子的腰與褲片拼接處等),內部的次要部件可以靈活的安排處理。
通常的五袋褲在防邊中色差排料時,可以將側縫放在門幅邊上,可以放在門幅的中間,但如果是有側腿袋的褲子,則側縫絕對不可以放在門幅的邊上,否則側袋就沒有很好的擺放位置。
3、既有段差又有邊中色差――通常以外觀判斷色差情況比較明顯或嚴重的色差情況為主要控制對象,如果都很嚴重則所用面料可判斷為不可使用面料,即作為非合格品處理。
三、根據面料的特徵採取的排料方法:
1、常規面料沒有方向性則採取節約面料的任意排料方式;
2、面料具有方向性的則要根據情況分別對待,具有毛向的則要考慮是否完全倒毛還是順毛,或可以一件一方向;具有印花紋路方向的則要根據客人要求統一方向(特別要小心格子面料具有陰陽格的情形);具有編織紋路陰陽效果的則要考慮一件一方向或按照客人要求操作。
3、面料具有方向性且又有色差的(主要針對邊中色差),排料原則是:盡量減少出現色差的部位(如燈芯絨刮染面料或有方向性的印花面料的女式長褲,將四個褲片放在一個門幅的寬度上排,門幅不夠放四片的則可採取上下錯開的方法以保持拼接部位在同一條線上。
這樣最大可能出現色差的部位是後浪部位和內襠部位,如果採取其它辦法則可能出現色差的地方超過這兩個地方)。
四、排料版長的控制要求:
一般情況版長控制在8米左右,最好不要超過9米,因為通常工廠的裁剪台長度為10米,控制在8米左右是為了方便工廠的實際操作;另外我們通常上衣的單耗為2米左右、褲子的單耗在1.4米左右,一般上衣4件排和褲子6件排基本上總版長就是8米左右。
五、對於季節的變化規律掌握二十四節氣,什麼事都有規律可尋。嘜架的規律:
1、配色布局,取大優先。大小兼顧,兼顧直觀。適當調配,輕爾易舉。
2、一行過的整齊排法,一行過的錯開排法,一行過的互望的排法。後兩項需要多練後的境界。袋布﹑朴﹑別布採取多添少補的方法分配﹐參數視情況訂。又因衣料薄﹐料又少而讓好裁是基本原則。同時如是通碼還要考慮布封﹑數量等問題。
對於有段差的面料則要盡量減短版長,對於對條格款式的面料版長亦不宜偏長,針織面料受其面料有彈性的影響也不宜版長太長,彈性比較大等容易變形的面料其版長亦不可太長。
服裝電腦排版應用CAD製作與設計。
(1)服裝打版有展切法還有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服裝製版是現代服裝工程的一部分:現代服裝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三個部分組成。服裝製版就是其中的結構設計;她既是款式造型的延伸和發展,也是工藝設計的准備和基礎。服裝設計包括:
1、創作設計(款式圖,包括款式、面料、色彩等等的表達)。
2、結構設計(也叫製版,版型處理或打版,每個部位的具體規格尺寸);3、工藝設計(也叫車位,一件成品的縫制過程)。其中製版在中間是處於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整個服裝設計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國內的製版方式:
中式服裝:是從古代深衣制時就採取的人體雙臂平展、兩腿稍劈的立姿結構形式,裁製成的服裝是直線狀、整片式、平面型的。其裁剪方法是將衣料一折成四,將衣服的腋下和腰部多餘的衣料剪去,使衣片成一個十字形。
然後在前面的衣身中間剪開作為開襟,並修剪出一桃形的領圈即成。在部位結構和形體空間方面,它不像西式服裝那樣注重人體的胸圍、腰圍、臀圍的塑造。此種方式沿襲多年直至清末民初。
短寸法與胸度法:這兩種方法是20世紀30年代日本裁縫到我國開店、辦廠等傳播的。短寸法是在人體的胸部以上測量多個部位,求得裁剪所需的所有部位尺寸,然後按照這些尺寸來製版,以達到造型更加精確合體。
胸度法是以人體的凈胸圍為基數來分配各部位所佔的比例尺寸。又叫做號型裁剪法。由於我國人體體型不同,胸圍較小,多以半胸圍減去一個數計算。
② 服裝打版扇形切展是什麼
比如一個長方形裁片,裁片擺正,把上面長度展開,下面長度不變,這樣展開就成了一個扇形,你可以拿張紙試試,這就是所謂的扇形切展
③ 衣服怎麼裁剪
這里以裁剪褲子為例:
1、首先用熨斗把面料熨燙一下,讓面料舒展沒有皺折,如果,紙樣也有皺褶,也同時用熨斗熨一下。
④ 服裝打版的步驟
第一步,確定服裝的風格造型、松量、以及顧客群體的需求,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礎上面進行下面的操作
第二步,根據第一步確定和顧客體型想符合的基型,首先根據服裝款式確定服裝的基型,比如是做群紙樣就做出群基型,是上裝紙樣就做出上裝基型。
第二步,確定底圖,首先分析新款式有什麼樣的要求,根據服裝款式的要求在基型上進行變化(變化的方法:a、幾何作圖法;b、剪切法),最後達到新款式的要求。
第三步,復制紙樣,在底圖上復制出紙樣,並且在紙樣上加上九個方面。
第四步,復核紙樣,做出紙樣後,一定要檢查紙樣的准確性和全面性。
⑤ 服裝設計有那些手法
服裝設計——9種服裝陳列中常用手法
(1)科學分類法
大多服裝店經營的種類都比較多,從幾十種到幾百種不等,以擴大服務面和提高成交率。所謂科學分類就是按照某種理性邏輯來分類的方法,如按年齡順序排放,進門是少年裝,中間是青年裝,最裡面的是老年裝或童裝,或左邊是中檔價位的服裝,右邊是高檔價位的服裝,最里邊是提供售後服務的場所。科學的分類給顧客選購和店鋪管理都帶來了方便。
(2)經常變換法
服裝店經營的是時尚商品,每刮過一陣流行風,時裝店的面貌就應煥然一新。如果商品沒有太大的變化,則可以在陳列、擺設、裝潢上做一些改變,同樣可以使店鋪換一副新面孔,從而吸引顧客前往。
(3)連帶方便法
將同一類消費對象所需要的系列用品擺放在一起,或將經常搭配的款式放在一起,可以方便顧客的配套購買,這種組合商品銷售的方法稱為連帶方便法。如將男襯衣、西裝和領帶、領帶夾等擺放在一起,將秋冬外衣與帽子、圍巾等擺放在一起。
(4)循環重復法
有些服裝樣式放在某一位置時間太長,由於光線和周圍款式的影響等原因而無人問津,這時可以將它們調換位置,與其他款式的服裝重新組合,這樣會產生一種新的藝術主題,增加了售出的機會。將里邊貨架上的衣服移到外面的貨架上,則會更加令人注目。通過循環重復,再配以新款式上架,整個服裝店就會給人以常變常新的感覺。
(5)衣櫃組合法
在每個季節,消費者的衣櫃都是一次全新的組合,各種場合、各種用途、各種主題的款式豐富而有序。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更需要衣櫃組合設計方面的服務。服裝店在組合商品時,不妨利用這一心理,在銷售商品的同時也增加一項家政設計方面的服務。組合可分為單人組合、情侶組合、三口之家的組合等。
(6)裝飾映襯法
在服裝店做一些裝飾襯托,可以強化服裝產品的藝術主題,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童裝店的牆壁上畫一些童趣圖案,在情侶裝附近擺上一束鮮花,在高檔皮草服裝店放上一具動物標本。裝飾映襯法千萬不可喧賓奪主,店員必須清楚自己賣的是什麼,以免顧客會問「這束鮮花多少錢」將名、優、特、新的服裝產品,擺放在老產品的附近,也能產生一種相互映襯的效果,它似乎能暗示這一展區的產品都不錯,但被襯托的產品也不能太差。
(7)模特展示法
除部分傳統款式(如襯衣等),大多數時裝都採用直接向消費者展示效果的方法銷售。人們看到漂亮的展示,就會誤認為自己穿上也是如此這般地漂亮,這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心理。商店除了吊掛展示和貨架擺放展示,還可採用模特展示。一般有人台、假人模特展示,漂亮的營業員也可以充當模特,世界上第一位商業模特就是這樣誕生的。
(8)效果應用法
人們進店看到的首先是一種效果,這種效果並非僅僅靠服裝款式本身能夠形成,其他的很多相關因素都會影響到整體效果。如播放音樂,照射燈光,放映錄相等,都與服裝購買者的心情有關,也與商店的品味、可信度有關。一些大商店設置兒童託管站,最終都是為了銷售效果。時裝店安裝大幅面鏡,不僅在視覺上擴大了店鋪的空間,也方便了顧客試衣。
(9)曲徑通幽法
古人有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美妙詩句。服裝店的貨櫃布置要有利於顧客的行走,並不斷走下去,給人以引人入勝的感覺。對於縱深型的店鋪,不妨將通道設計成 S形,並向內延伸。對於方矩形場地的店鋪,可以通過貨架的安排,使顧客多轉幾圈,不至於進店後「一覽無余」,掉頭便歸。
⑥ 服裝裁剪方法
隨著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服裝行業進入了時尚化、多元化的時代。根據大眾對服裝面料、色彩、款式的不斷重視,對設計師的裁剪技術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製版過程中,需要將平面裁剪和立體裁剪進行巧妙的有機結合。
平面——立體——平面:
在樣板製作中,一般常規尺寸的服裝可以選用常規的平面樣板,以基礎的數據為依據畫好板式圖,再留出合適的放鬆量和放縫量,裁剪下來後通過立體人台的方法,觀察造型效果,整理形態,這樣直觀方便地改變服裝造型,調整尺寸做好標記後,再通過平面的方式,按照標記的內容重新修改確認樣片。這樣的結合,適合將一些常規的服裝進行微調,來達到一些人群的需要。
立體——平面:
在製作特殊的服裝造型過程中,要運用立體到平面的方法,如一些大的褶皺和曲度較大的輪廓線,一般先在人台或人體上確定廓形,褶皺處及復雜的結構很難在人台上進行處理,就需要將布料取下放在平台上,用平面裁剪的方法進行補充修正,將一些復雜的結構線畫完整,最後得到較准確的樣板。
立體裁剪代表著西方服裝文化,平面裁剪代表著東方服裝,二者都對東西方的服裝行業起著較大的作用。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兩者的結合更是推動了服裝行業的進程,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其優點和缺點加以結合補充拓展,使其為時尚行業提供牢牢的後盾。總之,無論是平面裁剪還是立體裁剪,都是為了解決服裝結構問題,不能盲目的推崇其中一種方法,二者各有千秋,在服裝製作過程中,應結合二者優劣勢,來更好地達到理想的效果。
江浙滬服裝行業一直發展很好,不管是剛畢業想從事服裝行業的年輕人,還是已經成為老闆老闆娘的企業主,都在學習服裝設計。那結合的裁剪手法你掌握了么?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⑦ 學服裝製版有什麼技巧
剛剛在一個國內口碑不錯的服裝學校網站上看到的,我覺得說得還不錯,對我有很大的啟發,希望對你有用!
服裝製版學習中要注意的四大方面
在很多的咨詢學生中,涉及到的問題如:「怎麼我學了製版了,也是跟名師學的,但是就是找不到工作,一考版公司就認為我打得不行,怎麼學得和實際工作中用的不是一回事?」,「 你們教的是男裝還是女裝?是職業休閑裝還是時裝?為什麼我學過但是我只能打職業裝打不出時裝?」「我很想學服裝製版,但是聽很多人說剛學出來的都找不到工作,公司都要有經驗的,怎麼聽說天津尚裝出來的學生都能工作?」。所有的這些問題歸納起來就是以下四大方面,如果把這四個方面掌握好了,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第一、制圖技術:這就是我們學的怎麼打衣身、袖子、領子、褲子、裙子,各部位的尺寸、比例關系、平衡問題等等,這個就涉及剛才說的製版方法和原型問題,目前除了國內的老式比例裁剪法已經不適應工業生產和高級定製需要外,其他的製版方法只要教師的水平過關,把一種方法研究透了,學生把這個方法學精了學好了應該都是沒有問題的,打版就如同我們剝開一個桔子一樣,剝開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們把它的各個片狀合起來還是一樣的立體成型,所以哪種方法只要學好了達到了服裝立體造型的需要,沒有好壞之分,原型上有些是二次原型,有些是三次原型,但是真正把一套方法掌握好了運用自如了後,都是可以省掉很多的步驟的,原型的公式比例關系等都在心裡了,應用變化時不管是二次三次的都能一次性打出來,省去了原型的輔助部分。比如說日本文化原型是三次原型,目前國內的求學者和初從業者普遍覺得文化原型不好,沒法應用變化,這是因為目前國內的書籍和教學中都不夠全面,這些書籍和教學中沒有解決松量的問題,很多人用文化原型時不知道怎麼放量,目前國內有一部分人在長期運用的過程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調整方法來了,但是這些方法只適用於他們自己,很難形成規律和體系並進行復制。這些需要學校本身對自己的教學深入地研究,作為學生來說剛學習的時候是了解不到的,只能通過了解學校已畢業學生的工作情況間接地判斷。很多學校都是教到這一步就完了,但是要掌握服裝製版並且能勝任工作,還差得很遠。
第二、平面到立體的關系:即造型規律,不管是平面製版還是立體裁剪,都是平面和立體之間的轉換關系,服裝就是人的第二層皮膚,服裝造型解決的就是帶有很多凹凸面的立體人體與平面的面料之間的關系,,立體裁剪是先立體再平面調整再立體修正再平面定版的過程,其實我們平時用的平面原型製版方法也是先立體再平面的,平面的原型和比例關系是通過大量的立體裁剪的實例再分析總結而得出的普遍規律。因此作為服裝製版的學習來說,不管是學習平面製版還是立體裁剪都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在學習平面時一定要把真實的樣衣做出來,立體成型後試穿,體會每一根線條在服裝和人體上的位置,線條的微妙變化產生在立體造型上的效果是什麼樣,這些規律不是說老師總結出來了你記錄下來就可以的,一定要經過大量的練習以及總結,再去體會才能更深刻並應用自如的。掌握了平面到立體的關系後,不僅是做給服裝打版,目前比較流行的做布偶(貓、狗、兔子、馬等等動物),都能打出版型來。
第三、人體結構:因為人體是由很多的凹凸面組成的,一千人有一千個不同的人體特點,同樣一個人也會出現左右肩、胸、手臂、腿等不對稱的,因此,學習服裝設計和製版的學生在了解人體、正確地量體(在尚裝網站中的專題講座中有關於正確量體的示例圖)、掌握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段人體的體形特徵等都很重要。同時在製版的學習和練習中要有方法,綜合訓練第一步,先給一個標准體的人打,從緊身到合體到半寬松再到寬松,這是的訓練對服裝松量的把握,即相同的體型不同松量不同風格樣版的把握和駕馭能力,綜合訓練第二步是相同的服裝款式給不同的人做,鍛煉不同體形不同的身材特徵結構在樣版上的不同體現以及如何根據人體調節樣版的方法。
第四、審美情趣:服裝結構是要為設計而服務的,一個好的版師必須懂設計,在尚裝,崔老師強調「在服裝的從業中,設計師必須要懂老闆懂市場,版師要懂設計,樣衣師和工廠廠長要懂版,反過來,設計師必須要懂版,版師不但要懂設計還要懂工藝」,因此,在尚裝的培養目標是「懂設計會工藝的版師和會製版懂工藝的設計師」,(其實這樣的培養目標是根據目前國內的服裝學習現狀而定的,其實一個完整的服裝設計教學應該是包括服裝製版,而一個完全的服裝製版的教學應該包括了服裝設計基本技能的學習,目前國內的院校也分為服裝設計和服裝工程專業,只是不管是在設計上還是製版上都教的很不深入),作為版型學習和訓練的學習來說,要掌握服裝審美,這就是版型綜合訓練的第三步,要結合材料結合工藝結合服裝風格進行訓練,老師要親自對學生的每個作品進行點評、調整,而且對老師要求很高,老師不但要版型技術過硬,還要懂得工藝,關健是老師要懂設計,懂得市場上各品牌的風格、流行趨勢,這樣才能接近服裝公司實際工作方法(時裝品牌公司樣衣做出來後一般都是設計師、品牌經理或老闆、銷售經理共同對樣衣調整方法,是否投產等進行決定,版師在一旁記錄修改意見)這樣老師在這個過程中還擔當了設計師、老闆、銷售經理的角色,站在這樣的角度去調整樣衣學生才更能結合市場和工作的需要進行學習,並且這樣的練習要有數量,每個學生都要打200以上的版做出150件以上的樣衣,親自看到老師怎麼調整、風格點評,設計線和結構可以怎樣變化、體會服裝審美。同時,學生還必須在伴隨著學習的時候,去商場看一線品牌的服裝,學什麼看什麼,學領子時看領子,學袖子時看袖子,增加對一線品牌的了解和大品牌服裝版型、造型特點的認識,對典型品牌造型特點和服裝風格要非常熟悉。尤其是如果所工作的公司做的是設計師品牌,結構和分割復雜,打這種版就不只是制圖的基本功問題,掌握量感和服裝審美特別重要,所謂「寬松無對錯」,很多復雜的款式得利用平面與立裁的方法結合打出來的,用尚裝一位在淘寶原創品牌女裝「本裁」工作的學生的話說:「用平面不好打的部分,在人台上貼貼補補就出來了」,這是在了解平面和立體的關系以及掌握了松量和服裝審美的前提下的。
綜合以上四點,剛開始提出的這些問題是不是都解決了,當然在具體的學習中還會有很多的問題,有些是對學生的要求有些是對教師和學校的要求,這里沒法一一呈現,對於任何技術的學習和從業來說,技術本身不是最重要的,對於剛學出來工作的學生來說,不管在學校學得多好,畢竟經歷和經驗有限,還要不斷地學習和積累,在尚裝,有的學生畢業工作一周後給老師打來電話:「老師,我工作挺好的,老闆和設計師都很認可,我打出來的版比那些老闆師打的時尚」「老師,老闆對我考的版很滿意,我要4000的工資,他馬上就答應了」「老師,放心吧,技術不是問題」,老師在替他們高興之餘,也有很多的擔憂,剛出去時一定要謙虛,工作5年10的版師每年打200年版,10年就打了2000個版,經過了最少5個以上的不同風格不同年齡段的品牌公司,接觸了國內幾年不同的流行變化趨勢,跟不同性格的設計師、樣衣師進行了磨合,你們在學校學得再好,練得再多也不過打200多個樣版,還有很多的細節處理和工藝處理方法你們沒有經歷過,所以還得向公司的老闆師學習。也有個別的學生工作幾個月後,打電話回來,「我不像某某同學一樣以前做過樣衣,我對工藝的知識缺乏,做版師很吃力,沒有信心」,還有的工作一兩個月後回學校見到老師就像在外面被人欺褥的孩子一樣,數落公司的樣衣師怎麼大聲嚷嚷、怎麼挑問題找毛病,在遇到困難時也不要氣餒,哪裡欠缺就補哪,要多向樣衣師學習,公司的樣衣師一般都有十年以上的工藝經驗,她們的意見一般都是對的,曾國藩說過「不管是在哪一個行業有一技之長的人都不敢輕易忽視」,有技術的人一般也會多少有些傲慢,剛開始工作時遇到一些困難也是正常的,如果輕易就能達到老闆師的水平,版師工作的技術含量也就低了,也沒有學習的必要了,技術含量低的工作是會馬上飽和的。以上這些希望對服裝製版學習者和初就業有一些幫助。
⑧ 服裝製版口訣18句口訣是什麼
1、此圖繪制中必須要記住一個符合A (A=半胸圍+10CM)
2、腰最細的部位在整個身高的四分之一處
3、基礎領=凈領圍+3CM 凈領圍就是脖子最粗的根部一周
橫線1:止口線
橫線2:搭門線(寬一般2CM,是訂紐扣的地方)
豎線3:上平線
豎線4:袖籠深線《=0.4A,從上平線向左量)
豎線5:腰節線(四分之一身高,從上平線向左量)
豎線6:底邊
橫線7:胸圍肥線(0.5半胸圍)
袖籠
解釋:兩條豎線,左邊的是袖籠深線,右邊的是上平線 ;兩條橫線,上面的是胸圍肥線,下面的是肩寬線。
點1至點6之間的距離是 0.1A+0.7CM,然後經過點6畫平行於止口線的直線,點6至點2 之間的距離是 0.1A+1CM。連接點1和點2,取其中點點5,連接點6和點5,取其中點點4,點2到點3的距離是0.2A,依次連接點1、4、2、3, 使其滑就是袖籠。
(8)服裝打版有展切法還有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國內的製版方式
1、中式服裝:是從古代深衣制時就採取的人體雙臂平展、兩腿稍劈的立姿結構形式,裁製成的服裝是直線狀、整片式、平面型的。其裁剪方法是將衣料一折成四,將衣服的腋下和腰部多餘的衣料剪去,使衣片成一個十字形,
然後在前面的衣身中間剪開作為開襟,並修剪出一桃形的領圈即成。在部位結構和形體空間方面,它不像西式服裝那樣注重人體的胸圍、腰圍、臀圍的塑造。此種方式沿襲多年直至清末民初。
2、短寸法與胸度法:這兩種方法是20世紀30年代日本裁縫到我國開店、辦廠等傳播的。短寸法是在人體的胸部以上測量多個部位,求得裁剪所需的所有部位尺寸,然後按照這些尺寸來製版,以達到造型更加精確合體。
胸度法是以人體的凈胸圍為基數來分配各部位所佔的比例尺寸。又叫做號型裁剪法。由於我國人體體型不同,胸圍較小,多以半胸圍減去一個數計算。
⑨ 初學服裝製版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
培訓班裡老師講的也只是普通常規基礎款,只是能帶你入門的一些東西,不要當成典範,因為同一件衣服不同的面料製作或許都會有少許的差距,培訓班都差不多,講的東西你可以聽,但不能太認真,這些東西你體會不到,等你以後工作中自然體會的到我的這句話,在學服裝製版中十個師傅可能會教出十種不同的製版方法,沒有唯一標准,但殊途同歸,然後我們學習的時候也只是要藉助其中的一種方法借鑒和提升自己,找到自己的學習製版方法
這些服裝製版的書籍在圖中右下角都可以找到
然後推薦一些服裝製版的入門書籍你可以參考學習一下:
《西服袖窿與穿著舒適性探討》
《西裝袖作圖法研究》
《現代成衣制板》
《現代服裝紙樣設計_韓濱穎》
《現代時裝設計技法實例》
《香港高級女裝技術》《女裝結構版型修正》
《女裝結構設計與應用》
《女裝款式和紙樣系列設計與訓練手冊》
《女裝連身立領結構分析》
《女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巧》
《歐美男裝打板技法大全》
《女上裝衣身結構平衡探討》
《女套裝對條對格的探討》
《女性平、翹臀體褲子上襠結構的定量研究》
《女裝版型出樣技術》
《針織服裝設計》薛福平
《針織服裝設計基礎》桂繼烈
《小倉萬壽男的袖子研究》
《小西裝 服裝裁剪圖》
《胸圍_臂根圍與袖窿深相關關系的比較》
《休閑女裝款式裁剪圖冊_劉琳》
《休閑女裝設計與制板_劉影》
《休閑裝設計與製作800例_杜冰冰》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裙子、褲子》登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上衣、背心》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嬰幼兒、童裝》
《日本工業原型》
《新概念女裝紙樣法樣板設計》
《一款一做叢書-女上裝》
《義大利立體裁剪》尤珈
《原型裁剪》李鷗華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工藝設計-套裝》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基礎篇上》
《袖窿深_袖山高與袖子張角之間關系的初步探討》
《袖山_袖型_袖窿之間的關系探討》
《實用洋裁手冊(09)-領子的款式188》
《世界經典服裝設計與紙樣男裝篇》
《童裝紙樣設計》
《文化服飾講座-女西裝部分》
《我的第一本裁縫書》
《西服工業化量體定製技術》
《現代成衣制板》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基礎篇下》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女襯衣、連衣裙》
《現代服裝設計裁剪圖350例》
《現代服裝紙樣設計》
《香港高級女裝技術教程》
《袖山結構模型和結構設計方法的探討》
《袖山與袖窿對位點的研究_兼論衣袖與衣身的對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