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有了人工耳蝸可以用什麼方法

有了人工耳蝸可以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4 00:56:51

❶ 人工耳蝸的原理

人工耳蝸技術是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方法。人工耳蝸是根據耳蝸生理原理開發的一種電子仿生裝置,是聽力學、醫學、生物醫學、微電子學、材料學、機械學相結合的跨多學科的高新技術產品。人工耳蝸可以代替病變受損的聽覺器官,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傳入人體的耳蝸,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刺激分布在那裡的聽神經纖維,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人工耳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成果之一,對於輕度到中重度的聽力損失,助聽器可以有較好的補償效果,而對於重度或極重度耳聾,人工耳蝸的植入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能使雙側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恢復聽覺的唯一有效裝置。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
中文名
人工耳蝸技術
用途
治療重度聾至全聾
屬性
醫學治療技術
裝置
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又名:仿生耳、電子耳蝸、耳蝸植入),是一種植入式聽覺輔助設備,其功能是使重度失聰的病人(聾人)產生一定的聲音知覺。與助聽器等其它類型的聽覺輔助設備不同,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不是放大聲音,而是對位於耳蝸內、功能尚完好的聽神經施加脈沖電刺激。大多數人工耳蝸設備由植入部分和體外部分組成。體外部分由麥克風、語音[1]處理器以及用於向植入部分發送指令的信號發射器組成。植入部分由信號接收及解碼模塊、刺激電極陣列組成。
發展歷史
人工耳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至少200年以前。義大利科學家Alessandro Volta發明了電池,電壓單位伏特(Volt)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利用電池為研究工具證實了電激勵可以直接激起人體的聽、視、嗅和觸覺感知。當他將一個50伏電池的正負極分別貼近雙耳時,它感覺到:「……當電路接通的那一刻,我覺得我的頭被震了一下,過了一會我開始聽見一種聲音,或者說是一種噪音,我無法確切描述:那是一種帶著電火花的噼啪聲,好像有什麼粘稠的東西被煮沸了……這種可怕的感覺讓我不敢再繼續重復這個實驗,因為我覺得對大腦的電擊很危險……」在此後的150年裡,沒有出現關於聽覺系統的電刺激效果的安全而系統的研究的相關報道,直至現代電子技術的出現。1937年,S.S.Stevens和他的同事運用真空管振盪器和放大器,證實了至少三個與「電聲感知」有關的機制。第一個機制是「電動機械效應」,具體指電刺激使耳蝸中的纖毛細胞振動,從而使人在與電刺激相對應的聲刺激信號的頻率點上感覺到一個音調信息。第二個機制是鼓膜將電信號轉換成聲學信號,從而使人在2倍信號頻率點上感覺到另一個音調信息。Stevens等人之所以能將第二個機制從第一個中分離出來是因為他們發現鼓膜破損或缺失的病人只能感覺到原始頻率的音調信號。第三個機制與聽覺神經的直接電興奮有關,因為有一些病人稱他們在正弦電激勵信號中感到有類似雜訊的聲音,隨著電流變化有著劇烈的響度增加,並且時常會引起面部神經興奮。然而,最早證明聽覺神經的電刺激效應的卻是一組俄羅斯科學家,他們聲稱觀察到了一個中耳和內耳耳聾的病人在電刺激下的聽力感知。
在1957年,法國醫生Djourno等人成功的運用電刺激使兩個完全耳聾的患者產生了聽力感知,他們的成功刺激了20世紀60-70年代美國西岸一系列恢復耳聾患者聽覺的深入研究。雖然早期研究的方法與現在的技術相比很原始,但是它們指出了許多關鍵問題和一些為了能成功實現聽覺神經電刺激而必須考慮的限定條件。例如,他們發現,與原聲聽覺相比,聽覺神經的電聲聽覺的動態范圍小很多,且聲音變化幅度劇烈,時域音調也僅限在幾百赫茲范圍。Bilger對這些早期的實驗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和分析。1972年第一台與單道人工耳蝸相配套的聲音處理器問世,1977年奧地利人研製出世界第一個多通道人工耳蝸植入系統,1978年澳大利亞人格雷姆.克拉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耳蝸。證明人類研究電刺激替代裝置在整個人類世界的成功探索。 人工耳蝸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隨著近年來生物醫學工程等高新技術的出現,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成為目前全聾患者恢復聽覺的惟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據統計,全球現在約有3萬多耳聾患者使用了人工耳蝸。

❷ 人工耳蝸植入後要注意什麼問題

一、哪些因素會影響人工耳蝸植入後的療效?
人工耳蝸植入後要注意什麼?影響人工耳蝸植入的效果的因素很多,導致手術後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包括:
1、患者的自身條件:耳蝸植入者的病因、耳聾起始時間、耳聾程度、聽神經殘存數量、耳蝸畸形否、文化程度、智力水平、耳聾病程、植入年齡、術前語言能力和聆聽經驗,患者對重獲聽力的渴望程度和期望值等。家庭文化氛圍,家長對聾兒的關愛程度和交流方式等。
2、手術因素:跟手術也有很大關系,如植入順利否、電極植入的深度和位置、是否有手術並發症,電極是否插入鼓階等。
3、術後人工耳蝸的調試也很重要,也就是決定人工耳蝸是否處於一種最佳工作狀態。
4、術後的聽覺和言語康復手段和康復時間,康復的教育方法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
5、其他:患者是否日常堅持使用人工耳蝸,是否不依賴看口型,真正依靠人工耳蝸通過聽來交流等。
二、生活上有什麼注意事項:
人工耳蝸植入後要注意什麼?
1、術後兩周內不宜洗頭,但手術一周後可用熱毛巾擦頭部傷口以外的部位,術後兩周內洗澡時用浴帽保護頭部。兩周後以及今後洗頭時不要用指甲騷撓人工耳蝸植入體部位,可以用手掌或指肚粘洗發液輕輕摩擦,避免頭皮被指甲撓破。
2、避免強磁場靠近頭部,特別是人工耳蝸植入體周圍。強磁場包括大的磁鐵、磁療機、磁共振檢查等。
3、避免強大電磁波通過頭部:人工耳蝸植入體內有精密集成電路,特別害怕強靜電和強電磁波,當然在一般場合的無線電信號不會有影響,如可以聽手機。但應避免做頭部的超短波、微波治療。盡量避免在廣播、電視的大功率發射天線附近久留。內衣盡量用純棉織物,防止產生靜電。穿毛衣、化纖製品時盡量避免去玩塑料滑梯,因為化纖皮毛和塑料摩擦會產生靜電,有可能將儲存在晶元內的程序沖掉,導致耳蝸不工作。一旦發生靜電沖掉程序,應立即到醫院檢查,可以把程序重新灌圖進晶元內。
三、人工耳蝸植入後如何預防感染?
人工耳蝸植入後要注意什麼?人工耳蝸植入術後很怕感染,一旦人工耳蝸植入體周圍感染,由於體內有「異物」存在,很不容易控制,如同身上扎了刺導致周圍化膿,需要把刺拔出來才能控制感染一樣。
感染原因有哪些呢?一般手術後兩周內沒有感染,就不屬於圍手術期的感染。感染的途徑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其中包括急性鼻炎鼻竇炎,鼻咽炎等。這些感染可以通過咽鼓管也稱咽管導致急性中耳炎。一般小兒容易得急性中耳炎,但在人工耳蝸植入術後的急性中耳炎要非常重視。因為人工耳蝸的電極是通過中耳乳突腔植入內耳的,炎症可以沿電極向前擴散到內耳,向後可以擴散到耳後植入體部位。一旦發現有中耳炎或外耳紅腫應立即與手術醫生聯系,及早處理。加強兒童營養、不偏食,增強體質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方法,在感冒流行季節盡量不要到人群特別集中的場合。
外傷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包括用指甲撓破耳後、耳道口皮膚、不當額挖耳導致外耳道皮膚損傷,頭部摔傷等。有時摔傷後頭皮雖然沒有破,但皮下組織已經受傷,導致水腫,容易發炎。
毛囊炎也是常見病,全身凡是有毛囊的部位(包括汗毛的毛囊)都可以發生毛囊炎,一般人身上發生毛囊炎不要緊,但在人工耳蝸植入後病人的植入體部位或周圍發生毛囊炎要非常重視。因為毛囊炎一般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目前金葡萄球菌對很多葯產生耐葯,一旦控制不住會影響人工耳蝸植入體,嚴重的需要取出耳蝸植入體。
四、人工耳蝸植入者有哪些運動不適宜?
人工耳蝸植入後要注意什麼?不適宜的運動主要包括容易導致外傷、容易產生靜電等運動。根據英國人工耳蝸團體對該國人工耳蝸使用者一個調查報告提供了以下人工耳蝸使用者日常運動中應該注意的地方:
1、網球、高爾夫、羽毛球、慢跑、乒乓球等。從事這類運動,最好將長線與言語處理器藏置於衣物下,並且使用包裝袋妥善地包裝處理器,這樣可以避免處理器受到撞擊,汗水無損,與泥沙堵塞等污染。
2、激烈運動:足球、籃球等。從事這一類運動,最好將外部的言語處理器取下,以策安全。
3、曲棍球,橄欖球等。取下言語處理器並帶上頭盔等保護器具,仍會有重擊到頭部的風險。
4、肢體碰撞的運動,拳擊、跆拳道、摔跤等。人工耳蝸使用者應避免參與這類運動,因為重擊或擠壓頭部的傷害行為是必然發生的。建議需配置安全頭盔等保護器具。
5、自行車、騎馬、卡丁車,水上運動等。這些運動都可以參與,為了保護人工耳蝸免於遭受擠壓碰撞的風險,戴上頭盔等保護器具是必要的。而頭盔等保護器具也必須是優良品質和較有保障的。

❸ 什麼是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是一種代替人耳功能的電子裝置,它可以幫助雙耳患有重度和深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成人和兒童重獲或恢復聽力。人工耳蝸能為聾啞人建立起交流的橋梁,使他們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讓他們重拾信心,享受美好生活!
人工耳蝸把聲音信號轉化為一種電信號,直接刺激人體耳蝸內聽覺神經(蝸軸內螺旋神經節細胞),產生神經沖動,傳到大腦中樞並分析,從而產生聽覺!

怎麼使用人工耳蝸和助聽器

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 助聽器 (Hearing Aid) 是一個有助於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進而提高與他人會話交際能力的工具、設備、裝置和儀器等。廣義上講凡能有效地把聲音傳入耳朵的各種裝置都可以看作為助聽器,狹義上講助聽器就是一個電聲放大器,通過它將聲音放大使聾人聽到了原來聽不清楚,聽不到的聲音,這種裝置就是助聽器。 這兩種東西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區別: 酣稜豐谷薟咐奉栓斧兢 1、人工耳蝸是通過電刺激直接刺激耳蝸的聽覺毛細胞,傳遞電信號到大腦,形成聲音;而助聽器是通過放大聽到的聲音,增強音量來補償聽力。 2、人工耳蝸是需要通過手術植入到皮下的;而助聽器通常只需要塞入耳道等佩戴方式。 3、人工耳蝸是補償重度至極重度耳聾的聽力損失;而助聽器最多隻能補償到重度聽力損失。 4、助聽器是適合於具有殘余聽力的耳聾患者,電子耳蝸適合於極重度戴助聽器無效果,或沒有 殘余聽力且耳蝸無畸型,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 5、人工耳蝸的費用相當昂貴,助聽器價格大眾可以接受的。 選擇植入人工耳蝸還是選擇驗配助聽器,這要取決於你的聽力損失程度和聽力損失類型。

❺ 寶寶植入了諾爾康人工耳蝸,回家後想跟寶寶多訓練一下,有什麼方法

  1. 適時地改變您說話的語氣、語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適當放慢語速,以聾兒能跟上為宜,自然、清晰地說出每一個字,切不可過分誇張和拉長您的聲音。

  3. 當您興奮或生氣時,可誇張的變化您的語調,表達您的情感。

  4. 經常和孩子一起說兒歌、講故事,鍛煉聾兒熟悉語言的情感,

❻ 人工耳蝸有什麼好處

您好,人工耳蝸是一個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提高及重建耳聾患者的聽覺功能,植入人工耳蝸對於恢復聽力很有幫助。祝您健康。

❼ 有什麼方法可以訓練人工耳蝸植入者的聽力嗎特別是提高辨音能力

只有是多聽多讀了,你現在帶助聽器沒,建議你在方便時不要帶助聽器,這樣適應起來更好。然後就是多聽單字,讀報紙或課文什麼的,單字累計多了就理解了

❽ 做人工耳蝸,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 大概

做人工耳蝸的好處:

人工耳蝸與助聽器的聲音放大機制不同,它是將外界的聲音轉變為電活動,通過電極刺激耳蝸內的螺旋神經節細胞,讓神經節細胞興奮放電,再由聽神經傳到大腦中樞,讓人聽到聲音。

做人工耳蝸的壞處:

需要手術,術後有一定風險,可能有並發症。手術並發症主要包括傷口感染、皮瓣壞死、面癱、腦膜炎和電極脫出。少數耳蝸內埋植電極者手術後有輕度的眩暈感,數日內多自行消失。

人工耳蝸產品總費用一般高達12萬~24萬元。

(8)有了人工耳蝸可以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人工耳蝸植入對老人的年齡沒有硬性要求,國內最大植入年齡為91歲,國外最大植入年齡為93歲,只要身體狀況良好,一般都可以接受手術,而且效果也不錯。許多老年朋友通過人工耳蝸重回有聲世界,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

隨著年齡增長,老人的全身功能都會出現退化,一些老人會出現腦萎縮。從目前的研究來看,老年人植入人工耳蝸後的效果是非常確切的,盡管個別患者有腦萎縮,但也不影響植入效果。

❾ 人工耳蝸是什麼可以一勞永逸嗎

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並不是說植入人工耳蝸就一勞永逸的,耳蝸植入後如果是小孩,也是需要進行語訓康復學習語言的,定期進行聽力情況的測試,耳蝸的調試保養等。如果是成人,也是需要定期維護的。

閱讀全文

與有了人工耳蝸可以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餐巾紙盒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497
野釣小羅非鬧窩解決方法 瀏覽:284
木扶手與立柱連接方法 瀏覽:532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瀏覽:369
來電顯示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1
單元閥安裝方法 瀏覽:549
一個口腔里潰瘍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652
魚石脂軟膏的使用方法 瀏覽:524
蘋果手機的通知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68
七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計算方法 瀏覽:577
sbs包管子簡單方法 瀏覽:83
魚貝類品質評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837
水泵灌注樁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799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瀏覽:134
醋鵝子做醋方法步驟 瀏覽:53
召喚電腦靈魂的方法 瀏覽:114
馬拉松訓練方法講解 瀏覽:422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 瀏覽:416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