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地基壓實一般採用什麼方法

地基壓實一般採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3 04:57:12

❶ 地基處理方法有哪些

導語:地基是我們建造房屋的基礎,它的穩固性直接決定了上部建築的質量,因此,人們想出了許多地基處理的方法來加固地基,保護上層建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地基處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處理其實就是指根據上層建築物的需求對地基進行處理,使它更堅固,承重力更強,以此來保障建築物的質量。地基處理的方法很多,下面,我們來一一了解。

換填墊層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來彌補軟弱或不均勻的地基,這類地基的承重程度較差,通過處理可以加固地基,增強它的承載力度。


強夯法

如果地基是由沙土、碎石或是雜填土等構成,它的密實性和強度就比較差,強夯法就是對這類地基進行壓縮,增強土壤的緊密型,提高它的強度,這種方法在使用前需要測試是否適用。

水泥土攪拌法

水泥土攪拌法分為干法攪拌和濕法攪拌,當地基出現固結的淤泥、粘性土或是黃土等,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但是泥炭土、粘度較大的土質、水分過大或是過小的土質不適合用這種方法處理。

砂石樁法

這種方法是向地基裡面加入砂石樁,使砂石樁與疏鬆、軟粘的土壤形成復合地基,增強原有地基的承重力。


振沖法

振沖法可以加填料或是不加填料,加填料振沖是指向地基里加入碎石樁,主要用於處理粘土、粉土、素填土地基,增強它的堅固性。不加填料振沖可以用於處理粘度較小的地基,防止地基下沉。

預壓法

當地基是由淤泥和沖填土構成時,可以採用預壓法處理,粘度較小的地基可以使用堆載預壓法,粘度較大時可以使用塑料預壓法,防止地基下沉可以使用真空預壓法,使用真空預壓法需要在地基里安裝排水豎井。

夯實水泥土樁法

這種方法造作簡單,陳本低,見效快,主要適用於靠近地下水位的雜填土、素填土和粘土地基,尤其在危改小區作用明顯。


高壓噴射注漿法

高壓噴射的深度較大,加固地基之外,還可以用於大壩止水,這種方法適合含有較大石塊、較多有機質和植物莖根的地基,高壓噴射可以將石塊和根莖擊碎,均勻地基土質,增強地基的穩定性,地下水流較大的地基不適宜這種方法。


除了上述幾種方法,地基的處理方法還有石灰柱法、灰土擠密樁法、柱錘沖擴樁法等許多方法。這些方法的施工方式不盡相同,但是它們作用都是堅固地基,增強地基的堅固性,我們在使用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

如何夯實安全「地基」

地基處理方法之壓實和夯實法

壓實和夯實法

壓實法是利用機械自重或輔以振動產生的能量對地基土進行壓實。夯實法是利用機械落錘產生的能量對地基進行夯擊使其密實,提高土的強度和減小壓縮量。壓實法包括碾壓和振動碾壓。夯實法包括重錘夯實和強夯。

  1. 表層壓實法

  2. 表層壓實法是指採用人工夯、低能夯實機械、碾壓或振動碾壓機械對比較疏鬆的表層土進行壓實,也可對分層填築土進行壓實。當表層土含水量較高時或填築土層含水量較高時可分層鋪墊石灰、水泥進行壓實,使土體得到加固。但低能夯實或碾壓時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很難超過1m。因此,若希望獲得較大的有效加固深度則需較大功能的夯實。

  3. 2.重錘夯實法

  4. 重錘夯實就是利用重錘自由下落所產生的較大夯擊能來夯實淺層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層較為均勻的硬殼層,獲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層。

  5. 重錘夯實法適用於無黏性土、雜填土、不高於最優含水量的非飽和黏性土以及濕陷性黃土等。重錘夯實相對於表層壓實有較高的夯擊能,因而能提高有效加固深度,但當錘很重且下落高度較大時就演化為強夯了。

  6. 3.強夯

  7. 強夯是指將很重的錘從高處自由下落,對地基施加很高沖擊能,反復多次夯擊地面,地基土中的顆粒結構發生調整,土體變密實,從而能較大限度提高地基強度和降低壓縮性。

  8. 一般認為,強夯法適用於無黏性土、鬆散砂土、雜填土、非飽和黏性土及濕陷性黃土等。

  9. 來源房地產E網,供參考。

❸ 地基夯實哪些方法比較好用

地基處理方法之壓實和夯實法
壓實和夯實法
壓實法是利用機械自重或輔以振動產生的能量對地基土進行壓實。夯實法是利用機械落錘產生的能量對地基進行夯擊使其密實,提高土的強度和減小壓縮量。壓實法包括碾壓和振動碾壓。夯實法包括重錘夯實和強夯。
1.表層壓實法
表層壓實法是指採用人工夯、低能夯實機械、碾壓或振動碾壓機械對比較疏鬆的表層土進行壓實,也可對分層填築土進行壓實。當表層土含水量較高時或填築土層含水量較高時可分層鋪墊石灰、水泥進行壓實,使土體得到加固。但低能夯實或碾壓時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很難超過1m。因此,若希望獲得較大的有效加固深度則需較大功能的夯實。
2.重錘夯實法
重錘夯實就是利用重錘自由下落所產生的較大夯擊能來夯實淺層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層較為均勻的硬殼層,獲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層。
重錘夯實法適用於無黏性土、雜填土、不高於最優含水量的非飽和黏性土以及濕陷性黃土等。重錘夯實相對於表層壓實有較高的夯擊能,因而能提高有效加固深度,但當錘很重且下落高度較大時就演化為強夯了。
3.強夯
強夯是指將很重的錘從高處自由下落,對地基施加很高沖擊能,反復多次夯擊地面,地基土中的顆粒結構發生調整,土體變密實,從而能較大限度提高地基強度和降低壓縮性。
一般認為,強夯法適用於無黏性土、鬆散砂土、雜填土、非飽和黏性土及濕陷性黃土等。
來源房地產E網,供參考。

❹ 樓房的地基一般怎麼做呢

地基是在建築物下面支承基礎的土體或岩體,所以,建房的過程中,地基是最基本的一環;在天然土層承載力差,建築荷載大的時候,常常採用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的加工方法有三種:
1).壓實法:用重錘或壓路機將叫軟弱的土層夯實或壓實,擠出土層顆粒間的空氣,提高土的密室度以增加土層的承載力。這種做法不用材料,比較經濟,適用於土層承載力與設計要求相差不大的情況;

2).換土法:當地基土的局部或全部為軟弱土,不宜用壓實法加固時(如淤泥,沼澤,雜填土,孔洞等),可將局部或全部軟弱土清除,換以好土,如粗砂,中砂,砂石料,灰土等。這種人工地基造價較壓實法為高,如圖中虛線表示軟弱土的實際范圍,挖方時應在受力方面適當加寬加深,並挖至老土層,且呈台階狀。每級台階高度不大於500mm,退台長度不小於1000mm,然後分層夯填好土。其原理是避免挖成陡坡鍋底狀,以防造成應力集中導致局部不均勻下沉;(註:更換的好土應就地取材,如填夯黏土,灰土,水灌粗砂,中砂,虛填砂石混合料等;應尤注意的是,局部換土的選土應該與周圍的土質接近,房子換土部位過硬或過軟造成沉降不勻)
3).打樁法:實在軟弱土層中置入樁身,將建築物建造在樁上,所以也可稱為樁基礎;(這種人工地基適用於地基承載力小,建築物總荷載較大的情況,但造價較高)

作為地基需要的基本要求:地基需要人加固處理,需要用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實等,並需要保證地基的強度、變形、穩定和所受壓力。地基要有足夠的承載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呢,能承受住來自不同不問的壓力等。

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第一:保證基礎應扎實穩重,建設前應勘探,或挖探坑讓工程地質人員確認地基的可靠性。天然地基不怕承載力低,就怕不均勻,應按實際情況採取可靠措施,為房子的防災可靠性和耐久性打下基礎。在山區應特別注意防滑坡;
第二:要考慮到在可能有洪水、泥石流作用的地區造房,應按防洪樓設計,下部有泄洪通道,上部有避難平台;

第三:盡量保證屋頂要輕量化,防止在地震時坍下來傷人。因為用木架、鋼架、輕板頂蓋,要比鋼筋砼掛瓦要好得多。這樣也可以降低很大的傷害;

第四:牆體要保證它的整體協調性,防止危險情況下發生倒塌,為了加強它的整體性我們在建築工程中要選擇圈樑、拉結筋等構造措施;

第五:要防止雷電和火源,在火源周圍用不燃燒的材料,以免在火情發生時可以降低火勢;

第六:在耐久性方面要考慮到抗震設防,做到大震不倒,小震不裂,同時可以修復。所用的材料能要足夠可靠,如所用砼強度不能低於C20,配筋不能少於受力和構造要求,所用鋼材應具有足夠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伸長量,硫磷含量應在允許范圍內,不能用偽劣次品。

這樣一個堅固、穩定的地基就搭建好了。接下來就可以放心順利地施工了,而且也可以保證房子的使用壽命。

❺ 常見的地基處理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填法、強夯法 、砂石樁法、振沖法 、預壓法等。
1、換填法
地基持力層較弱時,可將基礎底面以下一定范圍內的軟弱土挖去,回填以強度高、壓縮性低、無侵蝕性的材料,常見的是用砂和碎石混合的方式進行換填。
適用於淺層軟弱地基及不均勻地基的處理。
2、強夯法
將幾十噸的重錘從高處自由落下,重復多次夯擊地面,以夯實地基。
適用於處理碎石土、砂土、粘性土、濕陷性填土、雜填土以及人工填土等地基。
3、砂石樁法
利用振動機的振動效果把套管打到設定的深度,使套管周圍的土體更加緊密。然後,放入砂石,通過振動的力量循環密實成樁,多次循環後成為砂石樁。
適用於擠密鬆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 、雜填土等地基。
4、振沖法
以起重機吊起振沖器,啟動潛水電機帶動偏心塊,使振動器產生高頻振動,同時啟動水泵,使其通過噴嘴噴射高壓水流,邊振邊沖,將振動器沉到土中的預定深度。清孔後,從地面向孔內逐段填入碎石,使其在振動作用下被擠密實,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後即可提升振動器。如此反復至地面,在地基中形成一個大直徑的密實樁與原地基構成復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
適用於處理砂土、粉土、粉質粘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
5、預壓法
在土的自重固結未完成或預測建築物的沉降過大等情況下,在建築的荷載施加前對土層施加荷載,使土層固結,增加強度和減少後期變形的處理地基的方法。
適用於處理厚度較大的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等飽和粘性土地基。

❻ 地基處理方法可分為哪幾類

1、換填墊層法

適用於淺層軟弱地基及不均勻地基的處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量,加速軟弱土層的排水固結,防止凍脹和消除膨脹土的脹縮。

2、強夯法

適用於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3、強夯置換法

適用於高飽和度的粉土,軟-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對變形控制不嚴的工程,在設計前必須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和處理效果。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主要用來提高土的強度,減少壓縮性,改善土體抵抗振動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濕陷性。對飽和粘性土宜結合堆載預壓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4、砂石樁法

適用於擠密鬆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雜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和降低壓縮性,也可用於處理可液化地基。對飽和粘土地基上變形控制不嚴的工程也可採用砂石樁置換處理,使砂石樁與軟粘土構成復合地基,加速軟土的排水固結,提高地基承載力。

5、振沖法

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兩種。加填料的通常稱為振沖碎石樁法。振沖法適用於處理砂土、粉土、粉質粘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對於處理不排水抗剪強度不小於20kPa的粘性土和飽和黃土地基,應在施工前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不加填料振沖加密適用於處理粘粒含量不大於10%的中、粗砂地基。振沖碎石樁主要用來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地基沉降量,還可用來提高土坡的抗滑穩定性或提高土體的抗剪強度。

區分地基與基礎的概念:

建築物由上部結構、基礎與地基三部分組成。

建築物的全部荷載均由其下的地層來承擔。受建築物影響的那一部分地層稱為地基。所以地基是指基礎底面以下,承受基礎傳遞過來的建築物荷載而產生應力和應變的土壤層。

建築物向地基傳遞荷載的下部結構稱為基礎,是建築物的牆或柱埋在地下的擴大部分,是建築物的「腳」。作用是承受上部結構的全部荷載,把它傳給地基。

什麼為壓實度k土質路基常用的壓實度試驗方法有哪些

壓實度又稱夯實度,指的是土或其他築路材料壓實後的干密度與標准最大幹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公路路基施工測定壓實度的方法有灌砂法、灌水法(水袋法)、環刀法、核子儀法、鑽芯法等。

在公路工程實際施工中常用的有灌砂法及核子密度儀測定法和環刀法,而核子密度儀檢測方法的應用具有相當的局限性,同時核子密度儀可能對人體造成的輻射傷害更加劇了這種局限性;灌砂法則因其數值的准確性、操作過程的可控性和結果的可代表性而得到建設各方面的認可,成為公路建設中應用最廣泛的壓實度檢測方法。




土基壓實標准

修築路基時,要求土基壓實後所達到的密實狀態指標,表示這種上坡狀態的指標通常是上的密實度(干體積密度)。由於一個干體積密度不能單獨作為衡量壓實得好壞的指標,故實踐中常用土基壓實後的現場干體積密度與實驗室對該土進行標准壓實試驗所得的標准干體積密度之比的百分數來表示,並稱為壓實度。

以標准擊實試驗測定的最大幹容重為依據,採用現場壓實干容重與標准擊實試驗的最大幹容重之比的百分率表示。用於控制工地現場的壓實質量。壓實度越接近於100%,表示對壓實質量的要求越高。

標准擊實試驗分輕型與重型兩種方法,前者錘重2.5kg、落高30cm,適用於一般公路;後者錘重4.5kg、落高45cm,其單位擊實功為輕型的4.5倍,適用於重要公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壓實度、網路-路基壓實度、網路-土基壓實度

❽ 填土的壓實方法有哪些影響因素有哪些

填土的壓實方法:

1、碾壓法

適用於大面積的場地平整和路基、堤壩工程,用壓路機進行填方壓實時,填土厚度不應超過25~30cm,碾壓遍數一樣,碾輪重量先輕後重,碾壓方向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央,每次碾壓應有15~25cm的重疊。

2、夯實法

俗稱「打夯」,是利用夯錘自由下落的沖擊力來夯實土壤,中國傳統的「打夯」方法有木夯、石夯、飛硪等。

影響因素:

壓實厚度對壓實效果具有明顯影響;相同壓實條件下(土質、濕度與功能不變),密實度隨深度遞減;不同壓實工具的有效壓實深度有所差異,根據壓實工具類型、土質及土基壓實的基本要求,路基分層壓實的厚度有具體規定數值。

填土的壓實注意事項

為了達到良好的壓實效果,施工中採取如下措施控制:首要關鍵是控制最佳含水率,在最佳含水量±2%之內;採取分層填土,有效控制土層厚度;必要時,適當增大壓實功能。

施工機械是振動壓路機、平板振動器。雙鋼輪驅動振動壓路機壓實效果好、影響深度大、生產效率高,適用於各類土壤的壓實,是大型土石方壓實的首選設備。

❾ 一般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孔內深層強夯法、換填墊層法、強夯法、砂石樁法、振沖法、水泥土攪拌法、高壓噴射注漿法、預壓法、夯實水泥土樁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法、石灰樁法、灰土擠密樁法和土擠密樁法、柱錘沖擴樁法、單液硅化法和鹼液法等。江蘇華信&勘&測和您詳細說明一下
換填墊層法:適用於淺層軟弱地基及不均勻地基的處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量,加速軟弱土層的排水固結,防止凍脹和消除膨脹土的脹縮。 強夯法:適用於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強夯置換法:適用於高飽和度的粉土,軟-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對變形控制不嚴的工程,在設計前必須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和處理效果。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主要用來提高土的強度,減少壓縮性,改善土體抵抗振動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濕陷性。對飽和粘性土宜結合堆載預壓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砂石樁法:適用於擠密鬆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雜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和降低壓縮性,也可用於處理可液化地基。對飽和粘土地基上變形控制不嚴的工程也可採用砂石樁置換處理,使砂石樁與軟粘土構成復合地基,加速軟土的排水固結,提高地基承載力。 振沖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兩種。加填料的通常稱為振沖碎石樁法。振沖法適用於處理砂土、粉土、粉質粘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對於處理不排水抗剪強度不小於20kPa的粘性土和飽和黃土地基,應在施工前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不加填料振沖加密適用於處理粘粒含量不大於10%的中、粗砂地基。振沖碎石樁主要用來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地基沉降量,還可用來提高土坡的抗滑穩定性或提高土體的抗剪強度。
水泥土攪拌法:分為漿液深層攪拌法(簡稱濕法)和粉體噴攪法(簡稱干法)。水泥土攪拌法適用於處理正常固結的淤泥與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飽和黃土、素填土以及無流動地下水的飽和鬆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於處理泥炭土、塑性指數大於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蝕性以及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地基。若需採用時必須通過試驗確定其適用性。當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於30%(黃土含水量小於25%)、大於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於4時不宜採用於法。連續搭接的水泥攪拌樁可作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攪拌能力的限制,該法在地基承載力大於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應用有一定難度。
高壓噴射注漿法:適用於處理淤泥、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當地基中含有較多的大粒徑塊石、大量植物根莖或較高的有機質時,應根據現場試驗結果確定其適用性。對地下水流速度過大、噴射漿液無法在注漿套管周圍凝固等情況不宜採用。高壓旋噴樁的處理深度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為深基坑或大壩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處理深度已超過30m。
預壓法:適用於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等飽和粘性土地基。按預壓方法分為堆載預壓法及真空預壓法。堆載預壓分塑料排水帶或砂井地基堆載預壓和天然地基堆載預壓。當軟土層厚度小於4m時,可採用天然地基堆載預壓法處理,當軟土層厚度超過4m時,應採用塑料排水帶、砂井等豎向排水預壓法處理。對真空預壓工程,必須在地基內設置排水豎井。預壓法主要用來解決地基的沉降及穩定問題。 夯實水泥土樁法:適用於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雜填土、粘性土等地基。

❿ 砂和砂石地基的壓實一般可採用什麼方法

l 鋪築砂石的每層厚度,一般為15~500px,不宜超過750px,分層厚度可用樣樁控制。視不同條件,可選用夯實或壓實的方法。大面積的砂石墊層,鋪築厚度可達875px,宜採用6~10t的壓路機碾壓。
2 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鋪設在同一標高上,如深度不同時,基土面應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處應注意壓(夯)實。施工應按先深後淺的順序進行。
3 分段施工時,接槎處應做成斜坡,每層接岔處的水平距離應錯開0.5~1.0m,並應充分壓(夯)實。
4 鋪築的砂石應級配均勻。如發現砂窩或石子成堆現象,應將該處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別填入級配好的砂石。

閱讀全文

與地基壓實一般採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治療肚子疼的最快方法 瀏覽:944
胯打開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173
波菜種植方法和時間 瀏覽:243
憂鬱症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953
雙膠紙張厚度計算方法 瀏覽:439
國外手機截圖方法 瀏覽:701
現實suv側方停車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62
寬容哪些方法 瀏覽:980
中考實心球的方法與技巧 瀏覽:531
如何瘦臉練成瓜子臉的四種方法 瀏覽:949
腎陽不足的鍛煉方法 瀏覽:576
新鮮蓮子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807
如何降低敏感度訓練方法 瀏覽:20
三星5的qq紅包鈴聲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2
刷牆平米計算方法 瀏覽:164
論文研究方法如何概括 瀏覽:756
蘋果手機網頁提取文字的方法 瀏覽:293
星露穀物語鐵錠快速入手方法 瀏覽:120
摩托機油尺正確的測量方法 瀏覽:801
炸蝦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