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信息分析的研究方法

信息分析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7 02:35:26

❶ 簡述信息分析的方法

信息分析的方法信息分析的方法信息分析的方法信息分析的方法:
1邏輯學方法,提供正確的思維途徑和基礎
2系統分析方法:對整個信息分析過程起支配指導作用的方法,尤其分析復雜的對象或系統時,系統分析的方法的貢獻更大。
3圖書情報學方法:進行危險調研和文獻分析時,圖書情報學的方法是基本的和主要的,包括目錄學方法、文獻檢索法文獻劑量學方法、文獻綜合加工等多方面,在收集整理濃縮比較和分析中都少不了這些方法。
4社會學方法:在進行非文獻調研和非文獻分析,即實地調查分析時,社會學可以為信息分析提供收集實地信息的某些比較成熟的方法,為分析概念之間的關系和形成正確的概念框架、理論構架等貢獻有效地方法。
5統計學方法:信息分析中進行多因素之間的關系的定量的研究,主要依賴統計學的方法。
6未來學(預測)方法:為管理和決策服務的反洗非常重視預測,預測分析在信息分析工作中已佔有比較突出的地位,因此有未來學創造的和發展的許多專門用於預測的方法自然成為了信息分析方法的重要來源和必要的組成部分。
常見的信息分析方法:
一、定性分析法有:
1、歸納法:由若干已知事實作為前提,通過推理而獲得的一般規律作為結論。
2、演繹法:是形式邏輯中最重要的方法,主要用於推理和論證過程。在直覺思維形成後後形成後期對形成的概念進行科學的嚴密的檢驗和論證時加以應用。
3、分析與綜合法:是從客觀事物中普遍存在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繫上把握事物本質的一般方法。 4、實證法:在理論尚不完善時,或者還沒有成熟的理論模型可以利用時,用具體的實例和數字來論證所提出的意見觀點和結論。
二、定量分析法:
1、統計分析法:對一定時期內的數據進行分析的方法,尋找數據發展的軌跡,獲取不同變數之間的相關關系,或由數據隨時間的變化來推測未來趨勢。
2、預測分析法:以概率為其主要理論基礎,對客觀世界大量的隨機事件進行探索的一種方法。根據事物過去和現在的發展規律,科學地估計未來的發展趨勢。
3、系統分析法: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將研究的對象看做是一個與外部環境相聯系的系統,為了更好的達到系統的目標,而對系統的要素組織結構信息流動和控制機制進行分析,並應用數學方法好計算機技術建立系統的模型,找出各要素內在的和定量的關系,再及逆行系統的優化,提出建議和方案。
三、定性定量結合法

❷ 信息分析的目的

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Information Analysis)

什麼是信息分析
所謂信息分析(Information Analysis)亦稱情報分析、情報研究或情報調研,就是根據特定問題的需要,對大量相關信息進行深層次的思維加工和分析研究,形成有助於問題解決的新信息的信息勞動過程。

信息分析是在現代信息分析與咨詢活動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於20世紀50年代由情報科學中派生出來的一門新興學科。近二三十年來,在信息的廣泛傳播過程中,信息分析得到了迅猛發展。

信息分析的理解
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從構成這一定義的幾個要素來進行:

① 從成因來看,信息分析的產生是由於存在社會需求。
② 從方法來看,信息分析廣泛採用情報學和軟科學研究方法
③ 從過程來看,信息分析都需要經過一系列相對程序化的環節。
④ 從成果來看,信息分析是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產品。
⑤ 從目的來看,信息分析是為不同層次的科學決策服務的。
因此,信息分析是對各種相關信息的深度加工,是一種深層次或高層次的信息服務,是一項具有研究性質的智能活動。

信息分析的類型
由於信息分析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採用各種各樣的研究方法,所以根據不同的劃分標准,可以將信息分析劃分成各種不同的類型。

1.按領域劃分

國際形勢或國內形勢總是根據各種因素發生變化的。一項信息分析任務,也總是根據各種相互聯系的不同領域的信息構成的。這些領域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政治(含外交)、經濟(含產業)、社會、科學技術、交通通信、軍事、人物。就某個具體領域而言,進行信息分析時要考慮的要素簡述如下。

政治信息分析要素
經濟信息分析要素
社會信息分析要素
科學技術信息分析要素
交通通信信息分析要素
人物信息分析要素
軍事信息分析要素
2.按內容劃分

跟蹤型信息分析
跟蹤型信息分析是基礎性工作,無論哪種領域的信息分析研究,沒有基礎數據和資料都難以工作。它又可分為兩種:技術跟蹤型和政策跟蹤型,常規的方法是信息收集和加工,建立文獻型、事實型和數值型資料庫作為常備工具,加上一定的定性分析。這種類型的信息分析可以掌握各個領域的發展趨勢,及時了解新動向、新發展,從而做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比較型信息分析
比較是確定事物間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方法,在對各個事物的內部矛盾的各個方面進行比較後,就可以把握事物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比較型信息分析是決策研究中廣泛採用的方法,只有通過比較,才能認識不同事物間的差異,從而提出問題、確定目標、擬定方案並作出選擇。比較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或者是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許多技術經濟分析的定量方法常常被採用。
預測型信息分析
所謂預測,就是利用已經掌握的情況、知識和手段,預先推知和判斷事物的未來或未知狀況。預測的要素包括:

①人——預測者;
②情況和知識——預測依據;
③手段——預測方法;
④事物未來和未知狀況——預測對象;
⑤預先推知和判斷——預測結果。
根據不同的劃分標准,預測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類型,如按預測對象和內容可以分為經濟預測、社會預測、科學預測、技術預測、軍事預測等。

社會的現代化管理就是體現在以預測為基礎的戰略管理上,預測型信息分析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大到為國家宏觀戰略決策進行長期預測,小到為企業經營活動提供咨詢的短期市場預測。預測型信息分析工作的方法大致上可以分為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兩大類。例如經濟預測中不同產業部門的產值、利潤、就業人數、出口貿易都可以用作定量分析的數據來源,採用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投入產出分析等方法進行預測;而對於那些政策性強、時間跨度大、定量數據缺乏的預測問題,則更多地需要依靠專家的直覺和經驗。

評價型信息分析
評價一般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①前提條件的探討;
②評價對象的分析;
③評價項目的選定;
④評價函數的確定;
⑤評價值的計算;
⑥綜合評價。
評價的方法有多種多樣,如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等。進行評價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變數和評價指標,同時評價往往涉及對比,因此評價對象的可比性值得考慮。評價是決策的前提,決策是評價的繼續。評價只有與決策聯系起來才有意義,評價與決策之間沒有絕對界限,是同義語。

3.按方法劃分

信息分析的類型也可以按照採用的方法來劃分。一般可以分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兩種。定性分析方法一般不涉及到變數關系,主要依靠人類的邏輯思維功能來分析問題;而定量分析方法肯定要涉及到變數關系,主要是依據數學函數形式來進行計算求解。定性分析方法比如比較、推理、分析與綜合等;定量分析方法比如回歸分析法、時間序列法等。值得指出的是,由於信息分析問題的復雜性,很多問題的解決既涉及到定性分析,也涉及到定量分析,因此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結合的運用越來越普遍。

信息分析的工作程序
1.選題

(1)課題來源
選題就是選擇信息課題,明確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課題來源有三種渠道:上級下達、用戶委託、自選。第一、二類課題必須按要求完成,按時提交報告。第三類選題能否形成課題,需要評審。
(2)自選課題獲得成功的三個因素
①針對性——課題有無實踐上的應用價值,是否針對社會現實發展的迫切需要。對於信息分析這類應用性很強的項目來說,主題的針對性尤為重要。
②新穎性或獨創性——課題的創新之處和創新程度。
③可行性——研究人員的專業特長、研究基礎、研究能力和條件。
2.研究框架設計

課題一經確定,就要進行框架設計。首先是開題報告:闡明選題的意義、預期目標、研究內容、實施方案、進度計劃、經費預算、人員組織及論證意見等。開題報告獲准後,制訂更詳細的研究框架和工作計劃。

3.信息收集與整序

4.信息分析與綜合

分析與綜合的結果要與選題的針對性相呼應,應能回答該項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5.編寫研究報告:一般說,研究報告由題目、文摘、引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或附註等幾部分組成,並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擬解決的問題和要達到的目標;
背景描述和現狀分析;
分析研究方法;
論證與結論。
6.反饋:即提交研究報告

信息分析方法
1.信息聯想法

聯想本來是指由感知事物聯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這里是指在事物之間建立或發現相關關系的思維活動,其關鍵是准確把握事物之間的關系。常見信息聯想法有:比較分析、邏輯分析、頭腦風暴、觸發詞、強制聯想、特性列舉、偶然聯想鏈、因果關系、相關分析、關聯樹和關聯表、聚類分析、判別分析、路徑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引文分析等。

2.信息綜合法

綜合是把研究對象的各部分、方面、因素有機聯結和統一起來,從總體上進行考察和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常見的信息綜合法有歸納綜合、圖譜綜合、兼容綜合、揚棄綜合、典型綜合、背景分析、環境掃描、SWOT分析、系統識別、數據掘挖等。

3.信息預測法

預測是人們利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手段,預先推知和判斷事物未來發展的活動。常見的信息預測法有:邏輯推理、趨勢外推、回歸分析、時間序列、馬爾柯夫鏈、德爾菲法等。

4.信息評估法

信息評估是在對大量相關信息進行分析與綜合的基礎上,經過優化選擇和比較評價,形成能滿足決策需要的支持信息的過程。通常包括:綜合評估、技術經濟評價、實力水平比較、功能評價、成果評價、方案優選等形式。常見的的評估方法有:指標評分、層次分析、價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可行性研究、投入產出分析、系統工程和運籌學方法等。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
83
分享到:
本條目相關文檔
信息障礙分析 6頁 信息分析與預測 66頁 成都信息分析 6頁 專利信息分析 22頁 環境信息分析 5頁 信息分析與預測 61頁 信息分析概述 52頁 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Cournot模型分析 6頁 媒介信息與用戶信息需求的契合分析 5頁 基於信息熵的降雨信息區域化分析 5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條目由以下用戶參與貢獻

Cabbage,Dan,Zfj3000,Yixi,Gaoshan2013,Lin.
頁面分類: 信息管理術語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分析"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❸ 數據分析的分析方法都有哪些

很多數據分析是在分析數據的時候都會使用一些數據分析的方法,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數據分析的分析方法有什麼?對於數據分析師來說,懂得更多的數據分析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數據分析師工作工程中會根據變數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數據分析方法,一般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包括聚類分析、因子分析、相關分析、對應分析、回歸分析、方差分析等,我們要學會使用這些數據分析之前一定要懂得這些方法的定義是什麼。
第一先說因子分析方法,所謂因子分析是指研究從變數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統計技術。因子分析就是從大量的數據中尋找內在的聯系,減少決策的困難。因子分析的方法約有10多種,如影像分析法,重心法、最大似然法、最小平方法、α抽因法、拉奧典型抽因法等等。
第二說一下回歸分析方法。回歸分析方法就是指研究一個隨機變數Y對另一個(X)或一組變數的相依關系的統計分析方法。回歸分析是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數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系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回歸分析方法運用十分廣泛,回歸分析按照涉及的自變數的多少,可分為一元回歸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按照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類型,可分為線性回歸分析和非線性回歸分析。

接著說相關分析方法,相關分析是研究現象之間是否存在某種依存關系,並對具體有依存關系的現象探討其相關方向以及相關程度。相關關系是一種非確定性的關系。
然後說聚類分析方法。聚類分析指將物理或抽象對象的集合分組成為由類似的對象組成的多個類的分析過程。聚類是將數據分類到不同的類或者簇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同一個簇中的對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簇間的對象有很大的相異性。聚類分析是一種探索性的分析,在分類的過程中,不需要事先給出一個分類的標准,聚類分析能夠從樣本數據出發,自動進行分類。
接著說方差分析方法。方差數據方法就是用於兩個及兩個以上樣本均數差別的顯著性檢驗。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研究所得的數據呈現波動狀。方差分析是從觀測變數的方差入手,研究諸多控制變數中哪些變數是對觀測變數有顯著影響的變數。
最後說一下對應分析方法。對應分析是通過分析由定性變數構成的交互匯總表來揭示變數間的聯系。可以揭示同一變數的各個類別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變數各個類別之間的對應關系。對應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將一個聯列表的行和列中各元素的比例結構以點的形式在較低維的空間中表示出來。
通過上述的內容,我們發現數據分析的方法是有很多的,除了文中提到的聚類分析、因子分析、相關分析、對應分析、回歸分析、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以外,還有很多的數分析方法,而上面提到的數據分析方法都是比較經典的,大家一定要多多了解一下此類相關信息的發生,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❹ 論文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01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通常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它是有計劃、有目的並且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歷史狀況或現實狀況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了觀察法、歷史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且對調查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02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啟發人們的思維、導致新的發現這幾個方面的作用。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

03
【實驗法】
實驗法是研究者有意改變或設計的社會過程中了解研究對象的外顯行為。實驗法的依據是自然和社會中現象和現象之間相當普遍存在著的一種相關關系——因果關系。其主要特點是:主動變革性、控制性、因果性。實驗法有實驗室實驗法與自然實驗法兩種,實驗室實驗法便於嚴格控制各種因素,並通過專門儀器進行測試和記錄實驗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自然實驗法比較接近人的生活實際,易於實施。

04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既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又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還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並且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文獻法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方法。

05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研究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麼」的問題。實證研究法試圖超越或排斥價值判斷,只揭示客觀現象的內在構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聯系,歸納概括現象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

06
【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在企業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企業信用結果。定量分析是投資分析師使用數學模塊對公司可量化數據進行的分析,通過分析對公司經營給予評價並做出投資判斷。定量分析的對象主要為財務報表,如資金平衡表、損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於揭示和描述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

07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亦稱非數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預測人員的豐富實踐經驗以及主觀的判斷和分析能力,推斷出事物的性質和發展趨勢的分析方法,屬於預測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解決研究對象「有沒有」、「是不是」的問題。定性分析常在定量分析之前進行,它為設計或選擇定量方法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並非所有的定量分析都必須事先進行定性分析,因為有時分析對象中含有哪些組分是已知的。這類方法主要適用於一些沒有或不具備完整的歷史資料和數據的事項。

08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09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10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和類比法很近似。它是在實驗室里先設計出於某被研究現象或過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間接的研究原型規律性的實驗方法。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❺ 信息分析方法包括哪些

一 信息管理科學基礎

要求學生掌握信息的概念、信息的類型及其特徵,信息科學的基本內容、信息科學的核心方法、信息管理學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圍;熟悉信息的功能,信息與管理的關系;了解信息的度量,管理的基礎理論,信息管理的發展,信息管理學的產生和進化。

1.信息簡論;

2.信息管理的信息科學基礎;

3.信息管理的管理科學基礎;

4.走向信息管理科學。

二 信息管理的技術基礎

要求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概念、作用和發展規律;了解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應用技術,有線通信,無線通信,電信網,計算機網,國際互聯網。

1.信息技術概論;

2.信息處理技術;

3.通信技術。

三 信息行為理論

要求學生掌握信息需要的層次結構、內容結構;熟悉各類用戶信息需要特點,信息動機的形成與轉化,信息的選擇行為和利用行為;了解信息需要的產生,信息查詢行為。

1.信息需要與信息動機;

2.用戶的信息行為。

四 信息交流論

要求學生掌握信息交流過程的基本要素,初始編碼,申農—韋弗模式;熟悉信息符號的特徵,拉斯韋爾模式、施拉姆模式、米哈依洛夫模式、蘭開斯特模式、維克利模式,人際信息流、組織信息流;了解二次編碼,大眾信息流。

1.信息的表達—符號與編碼;

2.信息交流模式;

3.社會信息流。

五 信息產品的開發

要求學生掌握信息採集的原則、途徑、方法,信息整序的方法,內容分析法;熟悉信息源,信息分析的工作程序;了解信息整序的目的與要求,信息分析的方法。

1.信息採集;

2.信息整序;

3.信息分析。

六 信息產品的流通

要求學生掌握信息服務的原則,信息服務的主要類型,信息市場的結構與運行機制,信息市場的營銷;了解信息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1.信息服務;

2.信息市場。

七 信息系統管理

要求學生掌握系統的概念,信息系統的結構,CIO在組織中的地位和職能、素質要求;熟悉信息系統的運行管理制度,;了解系統工程的產生和發展、方法,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信息系統的評價方法、安全管理,現代信息管理系統的發展。

1.信息系統工程;

2.信息系統資源管理

3.現代信息系統的發展。

八 信息產業管理

要求學生掌握信息產業的特徵和作用,內部結構和外部關聯,制定信息產業政策的原則,信息產業政策體系,信息化的內涵;了解信息產業理論,信息管理體制,國外信息產業政策,信息化水平測度,我國信息化的現狀與挑戰。

1.信息產業理論;

2.信息產業管理基礎;
3.信息產業政策;
4.信息化。

❻ 信息分析的內容涵義

信息分析是指以社會用戶的特定需求為依託,以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為手段,通過對社會信息的收集、整理、鑒別、評價、分析、綜合等系列化的加工過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產品,最終為不同層次的科學決策服務的一項具有科研性質的智能活動。
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從構成這一定義的幾個要素來進行:
① 從成因來看,信息分析的產生是由於存在社會需求。
② 從方法來看,信息分析廣泛採用情報學和軟科學研究方法。
③ 從過程來看,信息分析都需要經過一系列相對程序化的環節。
④ 從成果來看,信息分析是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產品。
⑤ 從目的來看,信息分析是為不同層次的科學決策服務的。
因此,信息分析是對各種相關信息的深度加工,是一種深層次或高層次的信息服務,是一項具有研究性質的智能活動。

❼ 技術信息分析使用更多的方法是定量嗎

技術信息分析其中的數據分析使用更多的方法是定量,
定量分析法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企業信用結果。
定量研究一般是為了對特定研究對象的總體得出統計結果而進行的。定性研究具有探索性、診斷性和預測性等特點,它並不追求精確的結論,而只是了解問題之所在,摸清情況,得出感性認識。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與幾個人面談的小組訪問,要求詳細回答的深度訪問,以及各種投影技術等。在定量研究中,信息都是用某種數字來表示的。在對這些數字進行處理、分析時,首先要明確這些信息資料是依據何種尺度進行測定、加工的,史蒂文斯(S. S. Stevens)將尺度分為四種類型,即名義尺度、順序尺度、間距尺度和比例尺度。
定量研究的四種測定尺度及特徵
名義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用於表現它是否屬於同一個人或物。
順序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的大小,是與研究對象的特定順序相對應的。例如,給社會階層中的上上層、中上層、中層、中下層、下下層等分別標為「5、4、3、2、1」或者「3、2.5、2、1.5、1」就屬於這一類。只是其中表示上上層的5與表示中上層的4的差距,和表示中上層的4與表示中層的3的差距, 並不一定是相等的。5、4、3 等是任意加上去的符號,如果記為 100、50、10 也無妨。
間距尺度所使用的數值,不僅表示測定對象所具有的量的多少,還表示它們大小的程度即間隔的大小。不過,這種尺度中的原點可以是任意設定的,但並不意味著該事物的量為「無」。例如,O°C 為絕對溫度 273°K,華氏32°F。
名義尺度和順序尺度的數值不能進行加減乘除,但間距尺度的數值是可以進行加減運算的。然而,由於原點是任意設定的,所以不能進行乘除運算。例如,5℃和 10℃之間的差,可以說與15℃和20℃之間的差是相同的, 都是5°C。但不能說 20℃就是比5℃高4倍的溫度。

❽ 通過數據進行分析的論文研究方法是什麼

通過數據進行分析的論文用數據是數學方法。

數據分析方法:將數據按一定規律用列表方式表達出來,是記錄和處理最常用的方法。表格的設計要求對應關系清楚,簡單明了,有利於發現相關量之間的相關關系。

此外還要求在標題欄中註明各個量的名稱、符號、數量級和單位等:根據需要還可以列出除原始數據以外的計算欄目和統計欄目等。

數據分析目的:

數據分析的目的是把隱藏在一大批看來雜亂無章的數據中的信息集中和提煉出來,從而找出所研究對象的內在規律。在實際應用中,數據分析可幫助人們做出判斷,以便採取適當行動。數據分析是有組織有目的地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使之成為信息的過程。

這一過程是質量管理體系的支持過程。在產品的整個壽命周期,包括從市場調研到售後服務和最終處置的各個過程都需要適當運用數據分析過程,以提升有效性。

例如設計人員在開始一個新的設計以前,要通過廣泛的設計調查,分析所得數據以判定設計方向,因此數據分析在工業設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❾ 信息分析的本質是什麼

信息分析是對各種相關信息的深度加工,是一種深層次或高層次的信息服務,是一項具有研究性質的智能活動。
所謂信息分析(Information Analysis)亦稱情報分析、情報研究或情報調研,就是根據特定問題的需要,對大量相關信息進行深層次的思維加工和分析研究,形成有助於問題解決的新信息的信息勞動過程。

信息分析是在現代信息分析與咨詢活動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於20世紀50年代由情報科學中派生出來的一門新興學科。近二三十年來,在信息的廣泛傳播過程中,信息分析得到了迅猛發展。

信息分析的理解
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從構成這一定義的幾個要素來進行:

① 從成因來看,信息分析的產生是由於存在社會需求。
② 從方法來看,信息分析廣泛採用情報學和軟科學研究方法。
③ 從過程來看,信息分析都需要經過一系列相對程序化的環節。
④ 從成果來看,信息分析是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產品。
⑤ 從目的來看,信息分析是為不同層次的科學決策服務的。

信息分析的類型也可以按照採用的方法來劃分。一般可以分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兩種。定性分析方法一般不涉及到變數關系,主要依靠人類的邏輯思維功能來分析問題;而定量分析方法肯定要涉及到變數關系,主要是依據數學函數形式來進行計算求解。定性分析方法比如比較、推理、分析與綜合等;定量分析方法比如回歸分析法、時間序列法等。值得指出的是,由於信息分析問題的復雜性,很多問題的解決既涉及到定性分析,也涉及到定量分析,因此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結合的運用越來越普遍。

閱讀全文

與信息分析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巧妙設計英語課堂教學方法 瀏覽:855
攝影技巧與構圖表現方法 瀏覽:126
生態天花吊頂自安裝方法 瀏覽:333
逆止閥串聯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62
拱形的計算方法 瀏覽:943
手工做燈籠的方法簡單又漂亮 瀏覽:710
眼血栓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641
日本分體吸蟲檢測方法 瀏覽:458
吃得多撐得慌最快的解決方法 瀏覽:975
檢測銀離子方法 瀏覽:821
十二歲孩子低熱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613
手機眼睛測試方法 瀏覽:147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提取指紋 瀏覽:243
刺血治療面癱方法 瀏覽:716
成本稅的計算方法 瀏覽:548
會辦事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26
h2扶手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966
按摩牙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57
香薰片的使用方法 瀏覽:717
紅花油使用方法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