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什麼是文學研究的文化化學方法

什麼是文學研究的文化化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6 00:31:16

Ⅰ 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方法

即歷史的美學的研究和學習方法
為此,要加強:
(一)中國近、現代史的學習,樹立歷史觀念和分析方法
(二)重要政論的學習:《新民主主義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這是中國現代文學生長的政治土壤。
(三)具備較為廣博的外國文學、中國古典文學知識,以及社會學、文化學、美學知識。
(四)注意作品原文的讀解,不虛推古人,不迷信權威——「拿來主義」。
也就是要:
將中國現代文學放在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現代史中去把握其發生、發展,要把文學放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去把握,同時,要把文學作為藝術來進行研究。
樹立歷史在場觀念:用美學的眼光、審美的觀念,在具體的歷史背景中去分析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作家創作和作品生成以及文學的接受過程和對創作的影響。
避免「無限衍義」,一家之言和自圓其說必須建立在學理基礎之上。
中國現代文學課程研究的對象:中國現代文學既是作家作品的歷史,也是文學和文化思想的歷史,也是中國社會接受和運用現代文學的歷史。同時,現代文學為中國的近現代社會創造了民族共同的想像空間,對中國近現代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凝聚,民族國家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Ⅱ 比較文學的研究領域和方法是什麼

比較文學是興起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一門新興學科,是文學研究的一個分支。它以世界文學的眼光,運用比較的方法,對各種文學關系進行跨文化的研究,尋求人類文學共通規律和民族特色,它主要的研究領域有文類學、主題學、形象學、媒介學和比較詩學等。影響研究和平行研究是它的兩個基本方法,前者側重研究各民族文學中存在的事實聯系,後者則對沒有事實聯系的文學現象進行研究。目前有法國學派、美國學派和前蘇聯學派三大學派。中國早在五四時期就引入了比較文學的相關理論,但真正獲得發展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比較文學是一門有著極大發展前景的新興學科,比如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發展,它又把異質文化的溝通與對話等新課題納入自己的研究領域。

Ⅲ 文學理論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哲學意義上的方法概念,是指研究主體在把握對象的過程中所運用的手段、工具、途徑的總和。而研究方法的理論便是方法論。文學理論也有自己的方法體系,也有自己的方法論。
文學理論的方法體系總的說來包括三個層面,即哲學方法的層面,科學方法的層面,專業方法的層面。
(1)哲學方法的層面。哲學方法是在總體上把握世界的方法,對於每一個具體學科都具有指導的意義,因此哲學方法是文學理論方法體系的最高層次,也是這一體系的理論基礎,它包括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邏輯的與歷史的相統一的方法,抽象上升為具體的方法,等等;
(2)科學方法的層面。這是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中逐漸形成的方法,以其橫斷性和交叉性而為文學理論所吸收和借鑒,它處於中間層次而對文學理論准確地把握研究對象產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包括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突變論、耗散結構理論、模糊數學理論等方法;
(3)專業方法的層面。這是適用於文藝學自身專業特點的特殊方法,其中既有從自身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傳統方法,如賞析方法、考證方法、評點方法等,也有從其他學科中移植過來,後來逐步固定下來的方法,這些方法比較具體,也最接近文藝學的研究對象,如社會學方法,心理學方法,文化學方法等。
這里對於哲學方法和科學方法不準備作專門解釋,只就幾種常用的專業方法作一些介紹:
(一)經驗方法
經驗方法是我國古代文學理論所採用的重要方法,其特點在於憑感受,憑體會,通過鑒賞、體驗、玩味而悟出某些道理,在其結論之中包含著大量感悟和猜測的成分,而這一切大都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因此我國許多古代文論家往往本身就是文學家和藝術家。這種經驗方法十分注重提煉和遵循法式和規則,以相對固定的理論範式來規范和指導文學創作,並從而建立某種師承和學統,像王昌齡的《詩格》、皎然的《詩式》、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王驥德的《曲律》,直至金聖嘆的《讀第五才子書法》、《讀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法》等,都表現出這一理論傾向。它在闡發文學理論時習慣採用具象性的說理方法,很少運用以邏輯性見長的推理和演繹方法,而是採用比喻、訓詁、比附、類推、暗示等手法,如劉勰以人體比喻文章的「風骨」:「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劉勰:《文心雕龍?風骨》。)又如《毛詩序》用訓詁手法來說明文學的社會功能:「風者,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再有,經驗方法在提煉和運用概念、范疇時往往體現出素樸的辯證法思想,它所使用的概念范疇許多是相互對應的,在事物內部不同矛盾方面的相互對立和聯系之中揭示文學的本質、規律,像文與道、文與質、形與神、風與骨、意與境、情與理等都是如此,而且其運用的概念范疇常常表現一種渾整性,傾向於對事物進行總體把握,例如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提出的重要概念「結構」就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作為形式因素的「結構」,而是既包括形式,又包括內容的一個渾整的概念。另外,我國古代文論常常採取感性化的敘述方式,其中有的方式是詩化的,如論詩詩,有杜甫的《戲為六絕句》、陸游的《論詩詩》、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等;有的是散文化的,如隨筆、序跋、書信、評點、注釋等。
我國古代文學理論的上述特點有明顯的長處,它能夠完整地、辯證地把握對象,而不至於在人為的分析解剖之中割裂和肢解對象,它能夠從感性層面直接深化到理性的層面,在理解問題時充分發揮主體性,包括靈感、悟性、直覺和才情,避免了抽象的理論推演所造成的刻板和機械。當然它也存在著弱點,如缺乏系統性、體系性,很難形成那種邏輯嚴密、系統完備的理論體系;它所提出的概念范疇的內涵也不太明確、不太確定,很難作定量分析和科學的驗證;其特有的敘述形式也往往造成理論上的模稜兩可和含糊不清。總之這種經驗方法的長處應當在今天繼續得到發揚光大,而其不足之處則有望在現代思維的幫助之下得到扭轉和改進。
(二)社會學方法
文學的社會學方法的形成由來已久,但是文藝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產生卻是在近代的事。1800年法國作家斯達爾夫人出版《從社會制度與文學的關系論文學》(中譯本名為《論文學》)一書是其標志。該書開了「以文學以外的因素來解釋文學」的先例,用斯達爾夫人的話來說,該書旨在「考察宗教、風尚和法律對文學的影響以及文學對宗教、風尚和法律的影響」(斯達爾夫人:《論文學?緒言》。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來法國學者丹納提出「種族、環境、時代」三元素說,即以一定種族內在的遺傳因素,地理、氣候、政治、立法、戰爭、宗教等外在條件,以及作為後天因素的時代精神來解釋文藝的產生和演變。與他們兩人同時代的還有聖伯甫、居約、左拉等人就此提出過重要的見解。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文學社會學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出發點,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沒有提出過系統的文學社會學理論,但他們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研究文學現象的有關論述卻為文學社會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至今仍然不失其經典意義。其後學梅林、拉法格、普列漢諾夫等人也在這條道路上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文學社會學方法的基本要點在於確認文學是一種社會現象,強調文學的兩頭關聯著社會生活,一方面它來自社會生活,受到社會生活的制約,另一方面它又通往社會生活,反過來對社會生活產生影響。因此文學社會學主張將文學放在整個社會生活的大背景前來加以考察,考察社會生活對文學產生什麼影響以及如何產生影響,而文學反過來對於社會生活又產生什麼影響以及如何產生影響。目前文學社會學的發展極為迅猛,其學科領域不斷得到拓展,其學術成果也十分令人矚目,例如在文藝生產、文藝傳播、文藝消費、文藝政策、文藝管理、文藝預測等方面的研究,對於現代社會的優化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正在受到日益廣泛的重視。
必須指出的是,在文學社會學發展史上經歷過重大的曲折和失誤,這就提醒我們,在文學社會學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運用中要謹防庸俗社會學的傾向,切忌將文學現象與社會現象作簡單的比附,把物質經濟生活對於文學的制約看成直接的決定作用,將文學簡單地從屬於政治和經濟需要,而忽視了文學自身的審美特點和藝術本性,否則將給文學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殷鑒不遠。而當代西方文學社會學將文學理論社會學化、自然科學化的苗頭的出現則向我們提出了警示,使我們不能不對此引起重視,即文學理論在吸取社會學的成果和方法時必須守持自己的本位,社會學的研究不能代替文學理論的研究,社會學的方法也不能代替文學理論的方法,文學理論對於文學的社會屬性的研究仍然需要與對其審美屬性的研究很好地結合起來。
(三)心理學方法
德國心理學家馮特於1879年在萊比錫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心理學的誕生。此後,心理學滲透到各個學科,也對文學研究產生了影響,逐步成為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以文學與心理學的交叉滲透為主要特點,它要藉助心理學的原理、原則和范疇來研究文學現象,如心理學根據人的表象運動的規律來研究文學創作中想像和聯想的特點和作用;它也要藉助心理學所特有的方式、技術和手段來進行文學研究,如採用問卷調查、個案測試、數據統計等來研究文學的社會功用和讀者群體的價值取向。
在運用心理學方法時也要避免機械地將心理學的理論搬用於文學研究之中,而忽視文學的社會性質和社會內容的傾向,在現代學術思潮中產生重大影響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就犯有這樣的毛病,他將該學說中的重要范疇如「情結」、「本我」、「力比多」、「升華」等直接搬用於文學研究,得出了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等作品都是出於作者的「戀母情結」的結論。這顯然是武斷的、不符合事實的。可見文學心理學方法的運用最好還是要與文學社會學的方法結合起來,才能達致合乎科學的結論。
(四)形式主義方法
這是20世紀西方文論中盛行的一種文學研究方法,從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到英美新批評派,再到法國結構主義,再到嗣後的解構主義,乃是貫穿本世紀之始終的重要思潮。
形式主義方法的要點在於強調文學以形式為本位,認為形式並不是內容的附庸,它本身就是獨立自足的,並不受到內容的限制,與社會、歷史、文化、道德、宗教無關。這種方法以文本為中心,對文本以外的世界、作者和讀者存而不論,認為主張從文本以外的因素出發去研究文本只是一種謬見。於是文學的社會屬性和社會內容、文學的社會作用、文學發展的社會根源等等,都被排除在這種方法的視野之外。用俄國形式主義文論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來說就是:「藝術永遠是獨立於生活的,它的顏色從不反映飄揚在城堡上空的旗幟的顏色。」(什克洛夫斯基:《文藝散論?沉思和分析》第6頁。莫斯科,1961年版。)例如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它強調文學應具有「文學性」,體現「陌生化」原則。所謂「文學性」,「就是使一部作品成其為文學作品的東西」(雅各布森:《最近的俄羅斯詩歌》第11頁。布拉格,1921年版。),它不在內容,而在語言技巧、修辭手法、結構布局等。所謂「陌生化」,就是通過形式因素的強化、重疊、顛倒、濃縮、扭曲、延緩而使文學語言對日常語言產生疏遠和變異,從而收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說:「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什克洛夫斯基:《作為技巧的藝術》,《俄國形式主義批評:四篇論文》第12頁。內布拉斯加大學出版社,1965年版。),總之,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強調文學的本質在於形式,而文學的魅力在於形式的變化。另外,它還強調對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和賞析(也就是所謂「細讀」),從而體會出作品的文字形式的音韻、格律、節奏和意蘊。而新批評派在分析文學作品時吸收了現象學文論的意見,將作品分為五個層面,即(1)聲音層面;(2)意義單元;(3)意象和隱喻;(4)象徵和象徵系統;(5)形式與技巧。這對於傳統的「內容-形式」二分法無疑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形式主義方法強調文學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堅持研究的客觀性,重視對於作品形式因素的細致賞析等主張,都有可借鑒之處,但它存在著非歷史主義的缺陷,最好的辦法仍然是將它與社會學方法、心理學方法以及其他方法結合起來。
(五)比較文學方法
比較文學方法的理論淵源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古羅馬人強調摹仿古希臘人,羅馬重要作家維吉爾、奧維德等人的作品大都是對於希臘文學的摹仿,因此在古羅馬文論家賀拉斯、麥克羅皮斯的論著中,都主張將維吉爾、奧維德等人的作品與其希臘原作加以比較,揭示其摹仿之處和從屬關系。這里已經包含著比較文學的萌芽。近代以來,受到其他一些學科比較方法(如「比較解剖學」、「比較語言學」)的影響,比較文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研究方法終於形成,法國人諾埃爾和拉普拉斯於1816年出版了一部文學作品選集,題名為《比較文學教程》,這是「比較文學」這一名稱的首次出現。
比較文學旨在對於跨國家、跨地區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學現象進行對比或類比研究,從其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復雜關系中界定出各自的特點,尋求共同發展的途徑。在比較文學中影響較大的兩個派別是注重影響研究(交叉研究)的法國學派和注重平行研究的美國學派。
法國學派的研究方法比較嚴謹,同時也比較拘泥,它往往將研究范圍限於同一文化系統之內,而且限於存在著直接接觸和事實聯系的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學現象,它在研究方法上崇尚實證和考據,帶有較強的實證主義傾向。法國學者基亞在《比較文學》一書中的這一段話可以昭示其宗旨:「比較文學是國際間的文學關系史,比較文學家跨越語言或民族的界限,注視著兩國或幾國文學之間主題、書籍、情感之交流。」(基亞:《比較文學》,《比較文學研究譯文集》第79-80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這就開啟了影響研究的方法論。例如通過實證考據研究元人李行道的雜劇《包待制智賺灰闌記》的創作受到佛經、可蘭經、聖經的影響,而該劇又影響了後來布萊希特的劇作《高加索灰闌記》,便是採用影響研究方法的一例。法國學派有時陷於對比較對象之間事實聯系的煩瑣考證,而忽視對於文學現象的美學分析,特別是囿於歐洲文化系統的狹小范圍內討論問題,並且將法國視為歐洲文學的中心和輻射源,存在著歐洲中心論的傾向,因此存在著局限性。
美國學派就是在否定法國學派上述局限性的基礎上,在二次大戰以後異軍突起的,它主張對於文學進行跨文化和跨學科的研究,特別是注重對於無實際接觸、無事實聯系的文學現象的研究。如果說法國學派是以比較對象之間的實際聯系為研究的出發點的話,那麼美國學派則以比較對象所包含的問題為研究的出發點,正像奧爾德里奇所說,該學派注意的是「兩部沒有必然關聯的作品之間在風格、結構、語氣或觀念上所表現的類同現象」。(奧爾德里奇:《比較文學論文選集》,《比較文學研究譯文集》第17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美國學派與法國學派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僅尋找比較對象之間的共同之處,而且也尋找它們的不同之處。總之,這一派別強調平行和對照,以問題為中心,對眾多的文學問題以及相關的知識和信仰問題進行廣泛的研究。值得重視的是,這一學派打破了法國學派的歐洲中心論,力圖勾劃出一幅世界文學發展的總體圖景,特別是有人開始認識到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中所佔據的重要地位,認為只有把歐美文學與中國文學結合起來加以理解和思考時,才能真正解決重大的理論問題。這無疑代表了比較文學的一種積極的方向。
目前我國的比較文學研究正在蓬勃展開,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也許多拓展和創新,甚至有人提出建立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的問題,總之,在我國比較文學的前景是美好的。
總之,上述幾種文學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理論背景和操作原則,在把握文學的本質和規律時形成了特有的角度和途徑,顯示出自己的優長之處,同時它們又是相輔相成、殊途同歸的,在文學研究和文學理論的建設方面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因此都值得重視,值得借鑒和吸取,而在具體操作中最佳的選擇是對其加以融會貫通和綜合利用。

Ⅳ 文學理論的方法體系分哪幾個層次

文學理論的基本形態有文學哲學、文學社會學、文學心理學、文學符號學、文學價值學、文學信息學、文學文化學等七種。

文學哲學,是從哲學角度對文學的闡述和解釋。它的特點是從哲學的高度對文學是什麼作出總體解釋。

文學社會學,是從社會和歷史的角度研究文學與社會整體關系的新興的交叉學科。屬於文藝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它的基本特徵為對文學與社會作多維研究,從而闡明文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更新的基本規律 。
文學心理學。從心理學角度研究文學現象及其規律的學科。是介於文學學與心理學之間的邊緣交叉學科。它著力探討文學活動中作為主體的人的心理結構,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類文學活動的內在規律,揭示人類作為文學創作主體與鑒賞主體的心理奧秘,從而提高文學創作主體和文學鑒賞主體的審美心理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

文學信息學,是以信息的文學加工,文學信息的形態,文學信息的功能,文學信息的傳播、處理和利用等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

文學價值學,是對文學進行價值論研究的理論。價值是客體對於主體的有用性,是一種效用關系。文學價值論把文學視為主體為了滿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創造精神價值的活動。

文學文化學是從文化的角度對文學研究的理論。文學文化學是一個綜合各種理論、方法,從各個具體不同視角宏觀研究文學,從廣度與深度對文學研究的理論。

文學符號學是在符號學理論的基礎上出現的,是運用符號理論對文化的研究。

文學接受學則突破傳統的文藝批評模式,將視角探入文學闡 釋學、接受美學、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交流活動的特徵和規律 。

這些現象說明,文學理論的形態是多樣的。

Ⅳ 文化學研究的對象是什麼

文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為「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自身」等提供「理論依據和思想理念」的思想性學科領域。其更主要的任務和功能是為「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自身」提供「理論和思想理念」的服務。

Ⅵ 漢語言文學專業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1、文獻法

文獻法是一種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方法。無論哪一種社會活動想要留下永久的痕跡都離不開各種文獻。人類活動與認識的無限性和個體生命與認識的有限性的矛盾,決定了我們在研究逝去的事實時必須藉助於文獻。

2、比較研究法

作為一種思維方法,比較研究貫穿於教育研究的全過程。無論在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或是在理論研究中,比較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基該方法。

3、歸納綜合法

歸納綜合法的基本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實例法,藉助於給出的一組輸入/輸出實例逐步導出適於一類問題的程序;另一種是「軌跡」法,通過所給實例的執行軌跡,逐步導出程序。

4、實證研究法

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

5、定量分析法

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Ⅶ 什麼是「文化研究」

李歐梵,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專攻比較文學理論;汪暉,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人員。這是他們就「文化研究」(Culturestudjes)與「地區研究」問題所作的對話。原文較長,這里發表的是前半關於西方「文化研究」理論的介紹;後半關於「文化研究」理論在中國文學理論中的應用,將於下期發表。汪:李教授,您在費正清中心主持了一個「文化研究」工作坊(culture studies workshop),想把「文化研究」這一新的思路引入「地區研究」的領域內,從而也表達了對已往的「地區研究」的不滿。其實您自己早期的學術訓練來自冷戰時期的「地區研究」,您的這一選擇可以被看作是「地區研究」的自我批評。「文化研究」似乎是一個多少有些含混的概念,我在哈佛書店的「文化研究」欄目里看到傳統上不同學科的著作和觀點上截然相反的作者,足見這一新興的學術動向體現了一種綜合的趨勢。在討論「文化研究」與「地區研究」的關系之前,可否先介紹一些「文化研究」的理論背景?

Ⅷ 文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這個古今不一,而且多變!
列舉下:
一、文學觀念本身的嬗變,比如再現說,表現說,實用說,獨立說,客觀說,休驗說。
二、文學的文化意義,文學與其它化形態的互動,包括與科學,歷史和其它藝術
三、文學審美意識形態
四、文學的語言組織
五、文學的形象系統
六、文學的風格特徵
七、文學創作,接受和源流,另外還有文學的流派。
大體上應該全了! 當然每項都可以括展很多,也可以相互綜合!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文學研究的文化化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沒有什麼好的祛疤方法 瀏覽:136
奔小康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931
小龜王摩托車漏汽油解決方法 瀏覽:924
加工尺寸檢測器具使用方法 瀏覽:825
小米運動天氣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4
食品帽佩戴方法圖片 瀏覽:578
浦公英種植方法 瀏覽:275
枇杷膏食用方法 瀏覽:408
眼睛電燒傷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969
簡單調漂方法 瀏覽:68
這8個方法來教你如何進行胎教 瀏覽:25
高二暑假鍛煉方法 瀏覽:684
網球基本技術動作及訓練方法 瀏覽:792
炎症高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04
自製木製手機支架的製作方法 瀏覽:778
手機有什麼方法開機 瀏覽:843
電纜絕緣體積電阻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694
有什麼方法減肥快速減肚子 瀏覽:694
搏擊格鬥呼吸的正確方法 瀏覽:879
腰部經絡鍛煉方法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