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第5版目錄

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第5版目錄

發布時間:2022-05-01 23:51:24

① 產品設計方法的目錄

第一章概述
1.1設計的產生
1.2設計的本質
1.3設計科學
1.4認識工業設計
第二章設計與方法
2.1設計的復雜性分析
2.2方法與方法論
2.3設計方法論概述
第三章設計方法與創造性思維
3.1設計與創造
3.2思維科學的背景概述
3.3創造性思維
3.4創造力的源泉創造性思維培養
3.5創造性思維與設計方法
3.6創造的約束和指導法則
第四章工業設計的創造方法
4.1定點法
4.2智力激勵法
4.3聯想法
4.4組合法
4.5模仿法
4.6移植法
4.7創造方法在設計中的應用案例
第五章工業設計的基本過程及實例分析
5.1工業設計的過程理論
5.2設計階段與設計程序
5.3產品設計的三種類型
5.4改進性與開發性設計的程序
5.5概念設計的流程
5.6設計作品賞析標致概念汽車設計之Moovie
57案例分析
5.8國內外設計公司的設計程序參考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② IT項目管理的書籍

書名IT項目管理(工業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立項項目)
叢 書 名21世紀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規劃教材
標准書號ISBN 978-7-115-27882-1
作者郭寧 編著
責任編輯李海濤
開本16 開
印張22
字數523 千字
頁數342 頁
裝幀平裝
版次第1版第1次
初版時間2012年6月
定價42.00 元
內容提要
本書針對IT項目管理的特點,以IT項目為研究對象,對IT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對項目的9個知識域和過程管理等環節進行了系統全面的介紹。全書共分12章,主要內容包括IT項目管理的概念與內涵、IT項目的管理環境、IT項目全生命周期及其各階段的主要工作、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沖突管理、采購管理及項目管理工具Project應用指南等。在各章都配有實際的案例,突出了IT項目管理的特色,有利於擴展讀者的思路,提高IT項目管理的能力,這些啟發性的案例本身就是對IT項目管理的最好註解。同時,在各章後面還配有習題與實踐環節的參考題目,可供讀者復習鞏固和拓展知識之用。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用性與可讀性相結合是本書的最大特點。本書可作為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IT項目管理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項目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有興趣了解IT項目管理的人士也可利用本書進行自學。
目錄
第1章IT項目管理概述1
1.1項目的概念1
1.1.1項目的價值1
1.1.2項目定義2
1.1.3IT項目的特點2
1.2項目管理概述4
1.2.1項目管理的含義與價值4
1.2.2項目管理的特徵5
1.2.3項目管理的發展6
1.2.4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7
1.3軟體項目管理9
1.3.1軟體項目管理的特點9
1.3.2項目管理的本質10
1.3.3IT項目中的常見問題分析11
案例研究12
習題13
實踐環節14
第2章組織環境與項目管理過程15
2.1IT項目管理的環境16
2.1.1項目環境16
2.1.2項目與組織戰略17
2.1.3項目相關利益者分析18
2.1.4組織結構19
2.2IT項目生命周期24
2.2.1IT項目生命周期24
2.2.2IT項目各階段內容25
2.3IT項目的管理過程27
2.3.1項目管理過程27
2.3.2IT項目的管理過程30
2.4項目經理的責任和權力33
2.4.1項目經理的地位和作用33
2.4.2項目經理的職責34
2.4.3項目經理的權力34
2.4.4項目經理的能力35
案例研究37
習題39
實踐環節40
第3章IT項目整體管理41
3.1項目啟動和可行性分析41
3.1.1項目准備和啟動過程42
3.1.2可行性研究44
3.2項目管理計劃47
3.2.1項目計劃47
3.2.2制訂項目管理計劃51
3.3IT項目目標管理52
3.3.1IT項目目標體系52
3.3.2IT項目目標控制53
3.4項目計劃執行與變更控制56
3.4.1指導與管理項目執行56
3.4.2項目整體變更控制57
3.5項目收尾與驗收58
3.5.1結束項目或階段59
3.5.2項目驗收61
3.5.3項目移交與清算63
案例研究64
習題67
實踐環節68
第4章IT項目范圍管理69
4.1項目范圍管理概述69
4.1.1項目范圍與范圍管理69
4.1.2IT項目范圍管理的重要性70
4.2項目范圍規劃與范圍定義70
4.2.1項目范圍規劃的編制71
4.2.2收集項目需求71
4.2.3 項目范圍定義73
4.2.4軟體項目的需求管理74
4.3項目工作分解結構技術77
4.3.1工作分解結構77
4.3.2工作分解的過程78
4.4項目范圍核實與控制81
4.4.1項目范圍核實81
4.4.2項目范圍控制81
案例研究84
習題84
實踐環節85
第5章IT項目時間管理86
5.1項目時間管理概述87
5.1.1項目進度管理的重要性87
5.1.2項目進度及項目進度管理87
5.1.3項目進度管理過程87
5.1.4IT項目時間管理的特點88
5.2活動定義88
5.2.1活動的定義88
5.2.2項目活動的特徵89
5.2.3項目活動定義過程89
5.3活動排序90
5.3.1活動排序的依據90
5.3.2網路圖90
5.4活動資源估計92
5.4.1IT項目資源分類93
5.4.2資源估算的主要依據94
5.4.3資源估算的過程94
5.4.4編制資源計劃的方法與工具95
5.5活動持續時間估計98
5.5.1歷時估計的依據98
5.5.2歷時估計的方法98
5.5.3軟體項目的工作量估算99
5.6編制項目進度計劃100
5.6.1項目進度計劃101
5.6.2進度計劃編制的依據102
5.6.3計劃編制技術103
5.6.4進度計劃編制結果109
5.7IT項目進度控制109
5.7.1IT項目進度控制110
5.7.2進度控制的工具和方法112
5.7.3項目進度優化與控制113
案例研究117
習題118
實踐環節119
第6章IT項目成本管理120
6.1成本管理概述120
6.1.1項目成本與成本特點120
6.1.2項目成本管理過程124
6.2項目成本估算125
6.2.1項目成本估算過程125
6.2.2軟體項目成本估算方法127
6.2.3項目成本估算的結果133
6.3項目成本預算135
6.3.1成本預算概述135
6.3.2 項目成本預算的步驟136
6.3.3成本預算的結果138
6.3.4項目費用與資源的優化138
6.4成本控制139
6.4.1項目成本控制的原則和內容140
6.4.2項目成本控制方法141
6.5項目成本效益分析148
6.5.1成本效益分析的必要性148
6.5.2成本效益分析方法148
案例研究149
習題153
實踐環節154
第7章IT項目質量管理155
7.1項目質量管理概述155
7.1.1項目質量管理的概念155
7.1.2質量管理的過程158
7.1.3軟體質量158
7.1.4IT企業質量管理體系161
7.2IT項目質量計劃163
7.2.1質量計劃的依據163
7.2.2編制質量計劃的方法164
7.2.3質量計劃的輸出165
7.3IT項目質量保證167
7.3.1IT項目質量保證的思想167
7.3.2質量保證體系168
7.4IT項目質量控制171
7.4.1常見的IT項目質量問題171
7.4.2實施質量控制172
7.4.3IT項目質量控制工具與技術173
7.4.4質量控製成果176
案例研究177
習題179
實踐環節180
第8章項目人力資源管理181
8.1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概述181
8.1.1項目人力資源181
8.1.2IT項目的人力資源管理182
8.1.3IT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的特性183
8.2 項目人力資源規劃184
8.2.1IT項目組織的確定184
8.2.2IT項目工作設計185
8.2.3項目組織計劃的編制186
8.3項目團隊建設189
8.3.1項目團隊的特殊性189
8.3.2項目團隊的發展階段190
8.3.3團隊成員的選擇192
8.3.4項目團隊建設194
8.3.5人員培訓與開發199
8.3.6項目績效評估201
8.4項目人力資源的激勵203
8.4.1動機理論203
8.4.2激勵理論205
8.4.3激勵因素207
8.4.4團隊激勵與組織凝聚實例208
案例研究209
習題210
實踐環節211
第9章項目溝通管理212
9.1項目溝通管理概述212
9.1.1項目溝通管理概述212
9.1.2溝通的作用與影響214
9.2項目溝通規劃216
9.2.1項目信息傳遞的方式與渠道217
9.2.2編制項目溝通計劃220
9.3信息發布222
9.3.1項目信息分發222
9.3.2召開有效的工作會議222
9.4績效報告223
9.4.1績效報告的工具與技術223
9.4.2績效報告的結果224
9.5利益相關者管理224
9.5.1利益相關者管理224
9.5.2有效溝通的原則226
9.5.3項目溝通障礙分析227
9.5.4有效溝通的方法和技巧228
9.6項目沖突管理230
9.6.1沖突管理的概念231
9.6.2沖突來源232
9.6.3沖突處理策略233
9.6.4沖突管理的技巧235
案例研究236
習題238
實踐環節238
第10章IT項目風險管理239
10.1項目風險管理概述239
10.1.1風險概述240
10.1.2項目風險管理概述243
10.1.3項目風險管理過程與作用245
10.2風險管理規劃246
10.2.1風險管理規劃的內容與依據247
10.2.2風險管理規劃的程序248
10.2.3風險管理規劃的成果248
10.3IT項目風險識別251
10.3.1風險識別過程251
10.3.2風險識別方法252
10.3.3風險識別的結果256
10.4項目風險定性與定量分析257
10.4.1風險評估基礎257
10.4.2定性風險分析259
10.4.3定量風險分析261
10.4.4項目風險評估263
10.5項目風險應對規劃264
10.5.1項目風險應對原則265
10.5.2項目風險的應對措施265
10.5.3制定風險應對措施的依據268
10.5.4風險應對規劃的結果268
10.6項目風險監控269
10.6.1項目風險監控概述269
10.6.2風險監控程序270
10.6.3風險監控的方法271
10.6.4風險監控的成果272
案例研究273
習題275
實踐環節276
第11章項目采購管理277
11.1項目采購管理概述277
11.1.1項目采購277
11.1.2項目采購管理280
11.2采購規劃280
11.2.1編制采購規劃的依據281
11.2.2編制采購規劃的方法和技術281
11.2.3采購規劃的輸出282
11.3項目的招投標283
11.3.1招投標的基本程序283
11.3.2編寫項目標書285
11.3.3投標決策287
11.3.4編寫投標書288
11.3.5產品選擇與商務談判289
11.4項目合同管理290
11.4.1簽訂合同時應注重的問題290
11.4.2軟體項目合同條款分析291
11.4.3合同管理297
11.4.4合同收尾298
案例研究299
習題302
實踐環節303
第12章Microsoft Project 2007應用指南304
12.1Microsoft Project 2007概述304
12.1.1導言304
12.1.2Microsoft Office Project 2007簡介305
12.1.3啟動Project 2007305
12.1.4Project視圖307
12.2創建項目計劃311
12.2.1創建新的項目計劃311
12.2.2設置非工作日312
12.2.3輸入項目屬性313
12.3創建任務列表314
12.3.1輸入任務314
12.3.2估計工期315
12.3.3輸入里程碑317
12.3.4分階段組織任務317
12.3.5鏈接任務318
12.3.6記錄任務320
12.3.7檢查任務工期321
12.4設置與分配資源322
12.4.1設置人員與設備資源323
12.4.2設置材料資源324
12.4.3設置成本資源及資源費率325
12.4.4為單個資源調整工作時間326
12.4.5為任務分配工時資源328
12.4.6為任務分配額外資源330
12.4.7為任務分配成本資源333
12.5跟蹤任務進度334
12.5.1保存項目的基準334
12.5.2根據日程跟蹤項目336
12.5.3輸入任務完成比例336
12.5.4輸入任務的實際值338
習題340
實踐環節341
參考文獻342 作者:孫雨生著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開本:185*260
版次:2011年12月第1版
印次:2011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定價42.00元
《基於Project的IT項目管理》系統全面,《基於Project的IT項目管理》通過豐富的IT項目管理實例和完整的項目分析與設計過程,由淺入深、圖文並茂地介紹了Project2010的操作方法與使用技巧,涵蓋了Project2010基礎知識、IT項目計劃制定、IT項目實施控制、IT項目信息溝通與協作等內容,構築了一個面向實際應用的知識體系。全程圖解本書採用全程圖解的方式進行操作演示,語言通俗,步驟詳細。書中的圖像做了大量的裁切、拼合和加工,信息豐富,效果精美,輕松易學。案例一致本書始終以同一個軟體開發項目為例,進行基於Project2010的IT項目管理介紹,便於讀者構建完整的lT項目管理知識體系。資源豐富本書免費提供多媒體課件及書中實例的完整素材文件,便於讀者自學和進行實踐練習。
《基於project的it項目管理》既是一本project最新版本的教材,又是一本project實際應用的參考書。《基於project的it項目管理》共分為4篇12章,主要講解了it項目管理的具體內容及基於microsoft project 2010的it項目管理操作技能,內容包括it項目管理與project 2010的基礎知識,基於project 2010的it項目進度計劃、資源計劃、成本計劃的製作、優化及發布,基於project 2010的it項目資源、進度、成本跟蹤與控制,以及基於project 2010的it項目信息提取、溝通與協作管理。《基於project的it項目管理》體系完整、內容翔實、結構清晰、循序漸進,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電子政務、軟體工程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以及項目管理工程碩士、mba相關課程的教材,又可供it項目管理人員和it咨詢服務人員參考使用,還可作為各種電腦培訓機構的培訓教材。 作者: (美)斯奇沃泊(Schwalbe,K)著;邢春曉等譯
出 版 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8-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365
印刷時間: 2008/08/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111240235
包裝: 平裝
編輯推薦
自2002年第1版在中國引進出版以來,這本教材為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本書不但很好地闡述了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而且結合IT項目特別是軟體工程項目的特點,講述了IT項目管理的方法和過程。全書通過許多現實中的成功和失敗的項目實例,講述了項目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項目集成、范圍、時間安排、成本、質量、人力資源、溝通、風險以及采購。
隨書光碟包括:
●軟體的120天試用版。
●FissureProjectSimulation軟體,利用該軟體學生可以在模擬的業務環境中親身體驗如何進行項目管理。
有關本書的附加資源(例如,各章課堂筆記的幻燈片、FissureProjectSimulation軟體的詳細說明、模板文件等)請訪問華章網站。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IT項目管理方面的教材,全面闡釋了與IT項目相關的概念、技巧、工具和技術。書中介紹了運用項目管理的9大知識領域(項目綜合、范圍、時間、成本、質量、人力資源、溝通、風險和采購管理)以及啟動、計劃、實話、控制和收尾等過程組。增加了運行案例、模板以及一些項目管理模擬軟體,幫助讀者掌握並運用在本書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Kathy Schwalbe美國明尼達大學博士,現為奧古斯堡學院企業計、信息系統項目和電子商務等課程。在1991年進入學術界以前,她做過系統分析師、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以及信息技術咨詢顧問等。她還是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的活躍成員。
目錄
出版者的話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項目管理概述
1.1 簡介
1.2 什麼是項目
1.2.1 IT項目的例子
1.2.2 項目屬性
1.2.3 三項約束
1.3 什麼是項目管理
1.3.1 項目干係人
1.3.2 項目管理知識領域
1.3.3 項目管理工具和技術
1.3.4 項目成功要素
1.4 項目經理的作用
1.4.1 項目經理的工作描述
1.4.2 項目經理應具備的技能
1.4.3 IT項目經理的重要技能
1.4.4 領導才能的重要性
1.4.5 IT項目經理職業
1.5 項目管理專業
1.5.1 項目管理的歷史
1.5.2 項目管理學會
1.5.3 項目管理認證
1.5.4 項目管理的職業道德規范
1.5.5 項目管理軟體
第2章 項目管理和IT背景
2.1 項目管理的系統觀點
2.1.1 什麼是系統方法
2.1.2 系統管理的三球模型
2.2 了解組織
2.2.1 組織的四個框架
2.2.2 組織結構
2.2.3 組織文化
2.3 干係人管理
2.3.1 高層管理承諾的重要性
2.3.2 組織對信息技術承諾的需要
2.3.3 組織標準的需要
2.4 項目階段和項目生命周期
2.4.1 產品生命周期
2.4.2 項目階段和管理評審的重要性
2.5 IT項目的環境
2.5.1 IT項目的本質
2.5.2 IT項目團隊成員的特徵
2.5.3 多樣的技術
第3章 項目管理過程組:案例研究
3.1 項目管理過程組
3.2 把過程組映射到知識領域
3.3 開發IT項目管理方法
3.4 案例研究:JWD咨詢公司的
項目管理內網項目
3.4.1 項目啟動
3.4.2 項目計劃
3.4.3 項目執行
3.4.4 項目監控
3.4.5 項目收尾
第4章 項目綜合管理
4.1 什麼是項目綜合管理
4.2 戰略規劃與項目選擇
4.2.1 識別潛在項目
4.2.2 IT與業務戰略相結合
4.2.3 選擇項目的方法
4.2.4 項目章程
4.3 初步的范圍說明書
4.4 項目管理計劃
4.4.1 項目管理計劃的內容
4.4.2 項目管理計劃編制的指導原則
4.4.3 干係人的分析和高層管理的支持
4.5 項目執行
4.5.1 協調計劃和執行
4.5.2 提供強大的領導力和支持性文化
4.5.3 為產品、業務和應用領域的知識投資
4.5.4 項目執行工具和技術
4.6 監控項目工作
4.7 綜合變更控制
4.7.1 IT項目中的變更控制
4.7.2 變更控制系統
4.8 項目收尾
4.9 使用軟體輔助項目綜合管理
第5章 項目范圍管理
第6章 項目時間管理
第7章 項目成本管理
第8章 項目質量管理
第9章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第10章 項目溝通管理
第11章 項目風險管理
第12章 項目采購管理
附錄A 微軟Project 2003使用指南
附錄B 對PMP考試及相關認證的建議
附錄C 運行案例339
附錄D 模板344
附錄E Fissure公司項目管理模擬
術語表
最新的第五版《IT項目管理》做了較大的修改,由楊坤翻譯,2009年1月第一版已經出版,還是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
主要修改是全書的結構主要按照項目管理的九大手法來編排,內容作了精簡,使得學習和閱讀更為簡單;同時還加入了對PMP考試的指導。 書 名: IT項目管理
作者:凱西.施瓦爾貝(KathySchwalbe)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10月1日
ISBN: 9787111318132
開本: 16開
定價: 69.00元
內容簡介
《IT項目管理(英文原書第6版)》是運用九大項目管理知識領域(包括項目集成管理以及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和采購管理)以及全部五個過程組(包括啟動、計劃、實施、監控和收尾)的唯一一本教科書,為管理項目提供了堅實的框架和內容。《IT項目管理(英文原書第6版)》適合高等院校管理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作為it從業人員、高新技術企業管理者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凱西.施瓦爾貝(Kathy Schwalbe) 譯者:楊坤
凱西·施瓦爾貝(Kathy Schwalbe),凱西·施瓦爾貝教授任教於明尼蘇達奧格斯堡學院商務管理系,主講項目管理、商業問題處理、系統分析與設計、信息系統項目和電子商務等課程。作為明尼蘇達大學的兼職教師,她為工程系的研究生講授項目管理課程。同時,她還為一些組織提供培訓和咨詢服務,並在一些會議上發表演講。在1991年進入學術界之前,她在工業界工作過10年。她曾是一名空軍軍官、系統分析師、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和IT顧問。凱西女士還是PMI(美國項目管理協會)的活躍分子,負責PMI明尼蘇達分會學生會的聯絡工作,擔任明尼蘇達分會分管教育的副主席,以及《ISSIG評論》聯絡和編輯部主管,她還是PMI考題編寫組成員。
凱西女士畢業於聖母瑪麗亞大學,獲得數學學士學位;在美國東北大學的高科技MBA項目完成了MBA的學習,最終在明尼蘇達大學的高等教育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圖書目錄
前言
致謝
作者簡介
術語表
第1章 項目管理概述 1
第2章 項目管理與信息技術環境 29
第3章 項目管理過程組:案例研究 63
第4章 項目集成管理 115
第5章 項目范圍管理 161
第6章 項目時間管理 195
第7章 項目成本管理 237
第8章 項目質量管理 275
第9章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321
第10章 項目溝通管理 365
第11章 項目風險管理 405
第12章 項目采購管理 445 基本信息
書號:7-113-07991
作者:譚武梁等
定價:24.00元
版次:1版1次
開本:16開
出版日期:2007.08
配套教材:IT項目管理習題與指導
出版單位:中國鐵道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循序漸進地介紹了IT項目從啟動到收尾管理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並通過校園網項目的實例,讓大家了解IT項目管理的規范,掌握IT項目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全書共分為13章,主要包括:IT項目管理概述、項目啟動與立項、項目計劃、項目進度管理、資源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溝通管理、范圍管理、整合管理、項目收尾。本書層次分明,實例豐富,圖文並茂,理論聯系實際,可作為高校計算機類的教材,也可供從事IT項目管理的人員參考和使用。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第2章 項目啟動與立項
第3章 項目計劃
第4章 進度管理
第5章 資源管理
第6章 成本管理 第7章 質量管理
第8章 項目風險管理
第9章 項目采購管理
第10章 項目溝通管理
第11章 項目范圍管理
第12章 項目整合管理
第13章 項目收尾
附錄A
附錄B
參考文獻

③ 課題研究方案設計的目錄

第一節研究設計的含義
第二節研究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第三節研究設計的結構 第一節課題名稱中的概念
第二節課題名稱的結構
第三節課題名稱的確定
第四節注意事項 第一節文獻的收集與整理分析
第二節實踐的調查與統計分析 第一節研究內容界定的含義和特點

④ 管理研究方法的書籍目錄

第一篇 研究方法概論
第1章 研究與管理研究
第2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第二篇 研究設計方法
第3章 研究選題設計
第4章 研究方案設計
第5章 抽樣設計
第三篇 資料收集方法
第6章 文獻檢索方法
第7章 調查訪談方法
第8章 實驗研究方法
第9章 實地研究方法
第10章 測量方法
第四篇 資料分析方法
第11章 文獻分析方法
第12章 比較研究方法
第13章 邏輯研究方法
第14章 統計分析方法
第15章 案例研究方法
第五篇 課題研究方法
第16章 課題申報方法
第17章 課題研究過程
第18章 研究論文撰寫方法
第六篇 學位論文寫作方法
第19章 開題報告寫作
第20章 學位論文框架
第21章 學位論文的選題
第22章 學位論文的寫作
附錄
附錄一:管理學學科分類
附錄二:管理研究常用統計軟體
附錄三:管理研究常用資料庫
附錄四:管理研究常用網站
附錄五:CSSCI管理學與經濟學學術期刊目錄
附錄六:管理研究常用標准與規范
參考文獻
後記

⑤ 教學系統設計的作品目錄

第1章 教學系統設計概論
1.1 教學系統設計概述
1.1.1 教學系統設計的含義
1.1.2 教學系統設計的由來和發展歷程
1.1.3 教學系統設計的特點
1.1.4 教學系統設計的意義
1.2 教學系統設計的學科性質和應用范圍
1.2.1 教學系統設計的學科性質
1.2.2 教學系統設計的應用范圍
1.2.3 教學系統設計的不同層次
1.3 教學系統設計的理論基礎
1.3.1 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
1.3.2 教學理論與教學設計
1.3.3 系統方法與教學設計
1.3.4 傳播理論與教學設計
1.4.教學系統設計理論
1.4.1 國外教學系統設計理論研究
1.4.2 國內教學系統設計理論研究
1.5 教學系統設計的過程模式
1.5.1 教學設計模式的含義及功能
1.5.2 幾種主要的教學設計過程模式
1.5.3 教學系統設計過程的基本要素
1.6 主導一主體教學設計
1.6.1 主導一主體教學設計的學與教理論基礎
1.6.2 主導一主體教學設計的過程模式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2章 教學目標分析
2.1 教學目標概述
2.1.1 教學目標的含義
2.1.2 教學目標的功能
2.1.3 教學目標分類理論
2.2 教學目標的分析與闡明
2.2.1 教學目標分析概述
2.2.2 教學目標分析的方法
2.2.3 教學目標闡明的方法
2.2.4 教學目標分析與編寫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3 教學目標設計案例分析
2.3.1 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編寫案例
2.3.2 數學課程教學目標編寫案例
2.3.3 英語課程教學目標編寫案例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3章 學習者特徵分析
3.1 學習者起點能力分析
3.1.1 學習者的認知能力特徵分析
3.1.2 學習者的認知結構分析
3.1.3 學習者特定的知識和能力基礎特徵分析
3.2 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風格分析
3.2.1 學習者的學習態度
3.2.2 學習動機分析
3.2.3 學習風格分析
3.3 成人學習者的特點
3.4 網路環境下的學習者特徵分析
3.4.1 學習者一般特徵分析
3.4.2 網路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起始能力分析
3.4.3 學習風格特徵及其與網路學習環境的適應性
3.5 學習者特徵分析實例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4章 教學模式與策略的選擇和設計
4.1 相關概念
4.1.1 教學模式、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
4.1.2 三個概念的聯系與區別
4.2 典型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和策略
4.2.1 接受學習模式與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
4.2.2 五環節教學模式」
4.2.3 九段教學策略
4.2.4 掌握學習模式,
4.2.5 情境一陶冶教學策略
4.2.6 示範一模仿教學策略一
4.3 典型的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與策略
4.3.1 發現學習模式「
4.3.2支架式教學策略
4.3.3 拋錨式教學策略
4.3.4 隨機進入教學策略
4.3.5 啟發式教學策略
4.3.6 自我反饋教學策略
4.3.7 基於Internet的探究式學習策略
4.4 典型的協作學習策略
4.4.1 協作學習的概念
4.4.2 常用的協作學習策略
4.4.3 計算機支持的協作學習
4.5 研究性學習設計
4.5.1 研究性學習的含義及特點
4.5.2 研究性學習的主要步驟
4.5.3 研究性學習的相關案例
4.6 教學活動設計
4.6.1 教學活動設計的內容和方法
4.6.2 教學活動設計的注意事項
4.7 教學模式與策略選擇和設計的案例分析
4.7.1 語文學科的設計實例——恐龍的滅絕
4.7.2 數學學科的設計實例——購物
4.7.3 英語學科的設計實例——Travel
4.7.4 其他學科設計實例——野生動植物資源與自然保護區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5章 學習環境設計
5.1 學習環境概述
5.1.1 關於學習環境的不同觀點
5.1.2 本書對學習環境的理解
5.2 物理學習環境設計
5.2.1 物理學習環境設計對學習的影響
5.2.2 物理學習環境設計的相關研究
5.3 教學媒體的選擇與設計
5.3.1 教學媒體概述
5.3.2 課堂教學中常用教學媒體的特性
5.3.3 教學媒體選擇的依據和方法
5.3.4 教學媒體選擇的程序
5.4 學習資源和工具的選擇、設計與開發
5.4.1 學習資源的設計與開發
5.4.2認知工具的選擇與提供
5.5.3 際學習環境設計
5.5.1 人際環境設計概述
5.5.2 課堂氛圍營造策略設計
5.5.3 交往動機激發策略設計
5.5.4 課堂問題行為調控策略設計
5.6 學習環境設計實例分析
5.6.1 課堂多種媒體組合的學習環境設計實例——圓的認識
5.6.2 基於Internet的學習環境設計實例——《物種起源》導言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6章 教學系統設計結果的評價
6.1 教學系統設計結果評價概述
6.1.1 教學評價概述
6.1.2 教學系統設計結果評價的內容
6.2 教學效果的評價
6.2.1 教學效果評價的內容和指標
6.2.2 教學效果的形成性評價設計
6.2.3 教學評價的新發展
6.3 教學系統設計方案和多媒體教學資源的評價
6.3.1 教學系統設計方案的評價
6.3.2 多媒體教學資源的評價
6.4 教學系統設計結果的形成性和總結性評價
6.4.1 教學系統設計結果的形成性評價
6.4.2 教學系統設計結果的總結性評價
6.5 教學系統設計評價案例
6.5.1 「連續退位的筆算減法」教學設計評價方案
6.5.2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方案的評價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7章 教學系統設計應用案例分析
7.1 多媒體教學軟體設計案例分析
7.1.1 多媒體教學軟體設計概述
7.1.2 多媒體教學課件腳本設計案例分析
7.2 網路課程設計案例分析
7.2.1 網路課程概述
7.2.2 《有機化學》網路課程設計案例概述
7.3 課堂教學案例設計分析
7.3.1 語文教學設計案例——小學語文「ai、ei、ui」的設計
7.3.2 數學教學設計案例——小學數學「網上購書」的設計
7.3.3 英語教學設計案例——小學英語「What』syourfavoritefruit?」的設計
7.4.培訓系統設計案例分析
7.4.1 師資培訓方案設計案例——某市教育局教師教育信息化網路培訓方案
7.4.2 企業培訓方案設計案例——某企業e—Learning設計方案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第8章 教學系統設計發展的新動向
8.1 教學系統設計理論的新發展
8.1.1 BlendedLearning與主導一主體教學設計
8.1.2 活動設計理論
8.1.3 混沌理論與教學設計
8.1.4 關系論教學設計
8.1.5 宏觀教學設計論
8.2 教學系統設計應用研究新趨勢
8.2.1 教學系統設計自動化
8.2.2 從教學系統設計到績效技術
8.2.3 學科教學系統設計
8.2.4 信息化教學系統設計
學習活動建議
自我評價
學習資源
術語名詞中英文對應
參考文獻

⑥ MPA論文寫作與研究方法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 MPA教育與公共管理人才培養
第一節 MPA教育的由來和發展
一、國外MPA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二、中國MPA教育的興起與未來
三、MPA教育的地位和價值
第二節 MPA教育的培養目標與素質要求
一、MPA教育的培養目標
二、MPA教育的素質要求
第三節 MPA教育的內容和模式
一、MPA的課程體系
二、MPA的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
第二章 MPA學位論文的特點與導師選擇
第一節 MPA學員與MPA學位論文
一、MPA學員與統招研究生的區別
二、MPA學位論文寫作的目的
三、MPA學位論文與普通碩士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區別
第二節 MPA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的選擇
一、導師與學生的關系
二、MPA學員導師的職責
三、MPA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的選擇
附錄 某大學MPA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師生互選)意向表
附錄 某大學管理學院MPA學位論文工作程序表
第三章 MPA學位論文的寫作選題
第一節 MPA學位論文選題的領域、范圍及原則
一、選題的領域、范圍
二、MPA學位論文選題的原則
第二節 選題的技巧和值得注意的問題
一、MPA學位論文選題的技巧
二、MPA學位論文選題值得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 MPA學位論文的題目類型和題目設計
一、MPA學位論文的題目類型
二、MPA學位論文題目的設計
附錄全國公共管理碩士優秀論文題目精選
第四章 MPA學位論文的開題和開題報告的寫作
第一節 MPA學位論文開題與開題報告的含義和作用
一、開題與開題報告的含義和屬性
一、開題報告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節 開題報告的內容
一、選題背景和選題的意義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技術路線
四、模型建構、參考文獻和寫作進度
第三節 開題報告的技術要求和常見問題
一、開題報告的技術要求
二、開題報告的常見問題
第五章 MPA學位論文的格式和寫作
第一節 MPA學位論文的格式要求
一、MPA學位論文的總體要求
二、MPA學位論文的基本結構OO
第二節 MPA學位論文的構思和寫作
一、MPA學位論文構思的方法和原則
二、MPA學位論文寫作的程序
第三節 MPA學位論文的文風和形式要求
一、MPA學位論文的文風
二、杜絕抄襲和剽竊行為
三、MPA學位論文的形式要求和應注意的問題
附錄 大連理工大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模板
第一節 文獻查閱的工具和方法
一、文獻的分類和查閱的范圍
二、電子文獻資料庫檢索
三、文獻檢索的工具、路徑和方法
第二節 文獻資料的整理和研究
一、文獻查找、整理和研究應注意的問題
二、文獻資料的鑒別和選擇
三、文獻資料的閱讀和研究
第三節 文獻綜述的寫作
一、文獻綜述的特點和在論文寫作中的地位
二、文獻綜述的寫作格式
三、文獻綜述的寫作步驟和常見錯誤的避免
附錄 文獻綜述的寫作
第七章 社會調查與統計分析方法
第一節 社會調查概述
一、社會調查的概念
二、社會調查的基本原則
三、社會調查的基本階段
四、社會調查在MPA學位論文中的作用
第二節 社會調查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一、社會調查的主要方式:普遍調查與抽樣調查
二、社會調查的主要方法:問卷法和訪談法
第三節 社會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
一、社會調查結果的統計方法
二、社會調查結果的圖表顯示
第四節 調查結果的應用與調查研究類論文的寫作
一、調查結果在論文中的應用
二、調查研究類論文的結構與寫作
附錄 社會調查問卷
第八章 案例研究與寫作
第九章 MPA學位論文的摘要、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十章 MPA學位論文的修改
第十一章 MPA學位論文答辯
參考文獻
……

⑦ 研究方法論的作品目錄

第1章 緒論 11.1 研究的概念 11.2 研究的分類 31.2.1 按研究領域分類 31.2.2 按研究目的分類 61.2.3 按研究方法分類 61.2.4 按研究性質分類 71.3 研究的過程 81.4 學生研究的特點 91.5 小結 101.6 習題 11第2章 確定研究主題 122.1 確定研究主題的過程 122.2 研究主題的來源 142.3 確定研究主題的考慮 152.3.1 考慮價值 152.3.2 考慮自己 162.3.3 考慮指導 162.4 學位論文需要滿足的要求 172.4.1 研究目標 172.4.2 合理使用參考文獻 172.4.3 研究方法 172.4.4 研究結果的表達 182.4.5 結果分析 182.4.6 結論和建議 182.5 小結 192.6 習題 20第3章 研究範式 213.1 存在論和認識論 213.2 研究範式 223.2.1 實證主義 223.2.2 解釋主義 233.2.3 批判主義 243.3 研究範式、方法和技術的關系 253.4 小結 263.5 習題 27第4章 研究方法和技術 294.1 研究方法 294.1.1 行為研究 294.1.2 案例研究 304.1.3 人種學研究 314.1.4 紮根理論 324.1.5 調查研究 324.2 研究技術 334.2.1 面談 334.2.2 觀察 344.2.3 文獻研究 344.2.4 客觀測量 354.2.5 問卷 354.2.6 分類 364.2.7 解釋學 374.2.8 符號學 374.2.9 敘述和隱喻 384.2.10 數據預編碼 384.2.11 描述統計 394.3 小結 414.4 習題 43第5章 研究的有效性 445.1 有效性的含義 445.1.1 實證主義的有效性 455.1.2 解釋主義的有效性 465.2 測量的有效性 475.2.1 內容有效性 475.2.2 准則有效性 485.2.3 構建有效性 485.3 歸納和演繹 485.3.1 歸納 485.3.2 演繹 495.3.3 歸納和演繹的關系 505.3.4 對歸納主義的批判 505.4 證偽主義 515.4.1 理論的構建 515.4.2 理論的生存 515.4.3 對證偽主義的批判 525.5 科學的結構性整體理論 525.5.1 理論應被看做是結構性整體 535.5.2 方法的有效性依賴於研究綱領 535.5.3 理論的判定標准 535.5.4 對結構性整體理論的批判 545.6 小結 545.7 習題 56第6章 撰寫研究申請 576.1 研究申請的作用 576.2 研究申請的結構 586.2.1 名稱 586.2.2 緒論 586.2.3 目的和目標 586.2.4 創新點 596.2.5 研究方法 596.2.6 里程碑 596.2.7 結果 606.2.8 與客戶協作 606.2.9 資源 606.2.10 圖形計劃 616.3 避免陷阱 616.4 研究的可行性 626.4.1 數據和信息的可用性 626.4.2 研究計劃的可操作性 626.4.3 完成研究的時間限制 626.4.4 擁有研究所需要的技能 636.4.5 足夠的資金支持 636.4.6 涉及的風險 636.5 小結 646.6 習題 65第7章 文獻綜述 667.1 撰寫文獻綜述的目的 667.2 文獻檢索 677.2.1 文獻形式 677.2.2 追蹤文獻 697.2.3 文獻檢索技巧 717.2.4 反思文獻檢索模型 717.2.5 建立參考書目 717.3 進行文獻綜述 727.3.1 抽取、記錄和總結 727.3.2 填寫和保留 737.3.3 良好的習慣 737.3.4 使用計算機管理 737.4 小結 747.5 習題 75第8章 計劃研究項目 768.1 研究計劃的目的 768.2 典型的計劃過程 778.2.1 確定研究目的 778.2.2 確定並列出活動 778.2.3 對活動進行排序 798.2.4 繪制網路計劃 798.2.5 估計活動時間 818.2.6 通過時間分析網路 828.2.7 檢查資源 838.2.8 重新計劃 858.3 小結 858.4 習題 87第9章 參考文獻和引用 889.1 承認他人的工作 889.2 使用引語 899.3 使用引用 899.4 參考文獻部分 909.5 參考文獻信息 919.5.1 來自期刊 919.5.2 來自書籍 919.5.3 來自會議論文集 929.5.4 來自公司報告 929.5.5 來自互聯網 929.6 剽竊 939.7 小結 939.8 習題 95第10章 撰寫學位論文 9610.1 學位論文的標准 9610.2 典型的學位論文順序 9710.3 寫作風格 9810.4 准備撰寫 9910.4.1 計劃章的順序 10010.4.2 計劃章中節的順序 10110.4.3 確定表達的詳略 10210.4.4 對數據進行解釋 10310.4.5 選擇數據 10410.5 章的撰寫 10410.6 編輯和校對 10610.6.1 編輯 10610.6.2 校對 10710.7 小結 10710.8 習題 109第11章 口頭表達 11011.1 口頭表達的重要性 11011.2 了解聽眾 11111.3 基本結構 11111.4 內容量 11111.5 強調 11211.6 總結 11211.7 視覺輔助 11211.8 個人技巧 11311.8.1 聲音 11311.8.2 身體語言 11311.9 克服緊張 11411.10 准備口頭表達 11411.11 口頭表達技巧 11511.12 口頭表達形式 11511.12.1 正在進行中的研究的口頭表達 11511.12.2 會議口頭表達 11611.13 評價口頭表達 11611.14 小結 11711.15 習題 118第12章 撰寫研究報告 12012.1 撰寫研究報告的目的 12012.2 發表研究報告的步驟 12112.3 研究報告的結構 12212.3.1 標題頁 12212.3.2 摘要 12312.3.3 背景 12312.3.4 文獻綜述 12412.3.5 方法 12412.3.6 結果 12412.3.7 結論和建議 12412.3.8 參考文獻 12512.3.9 附錄 12512.4 圍繞核心內容 12512.5 寫作風格 12512.6 小結 12712.7 習題 128第13章 倫理問題 12913.1 倫理 12913.2 符合倫理地進行研究 13013.3 尊重研究對象 13113.3.1 徵得同意 13113.3.2 提供研究信息 13113.3.3 有權利退出 13213.3.4 匿名 13313.3.5 避免傷害 13313.3.6 避免欺騙 13413.3.7 尊重自治能力 13513.4 良好的科學實踐 13513.4.1 遵守專業標准 13613.4.2 記錄研究結果 13613.4.3 接受質疑 13613.4.4 承認他人的貢獻 13613.4.5 團隊領導與協作 13713.4.6 滿足新學生的需要 13713.4.7 保密和存儲第一手數據 13713.5 出版許可 13713.6 保密問題 13813.7 小結 13913.8 習題 141第14章 管理和執行 14214.1 了解學習風格 14214.1.1 行動主義者 14214.1.2 反思者 14314.1.3 理論家 14314.1.4 實用主義者 14314.2 管理導師 14314.2.1 建立並維持與導師的良好關系 14314.2.2 定期見面並預先准備 14514.2.3 短期計劃 14614.3 管理平衡行為 14614.3.1 平衡的內容 14614.3.2 平衡而不是壓力下的崩潰 14714.4 管理時間和任務 14814.4.1 良好的計劃 14814.4.2 研究的典型階段 14814.5 小結 15014.6 習題 151第15章 研究完成之後 15215.1 研究反思 15215.1.1 研究的意義 15215.1.2 研究的普適性 15215.1.3 研究的可靠性 15315.1.4 研究的有效性 15315.1.5 研究的局限性 15315.1.6 做得更好 15315.1.7 未來研究的主題 15315.2 研究後的生活 15315.2.1 興高采烈 15415.2.2 重新回歸正常生活 15415.2.3 做所有被推遲的事 15415.3 必須做的其他事情 15415.3.1 在期刊上發表文章 15515.3.2 參加會議 15615.3.3 計劃下一步活動 15615.4 小結 15615.5 習題 157附錄1 研究申請例文 158附錄2 研究報告例文 164參考文獻 171

⑧ 供應鏈管理運營實務與案例分析的圖書目錄

第一講 供應鏈管理基礎理論
一、現代供應鏈管理全球化發展趨勢
二、供應鏈的概念、類型和結構
(一)供應鏈概念
(二)供應鏈類型
(三)供應鏈結構
(四)供應鏈運作特點
三、供應鏈管理概念、內容及其發展
(一)供應鏈管理概念
(二)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三)供應鏈管理的性質及內容體系
(四)供應鏈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五)供應鏈管理研究的熱點
四、供應鏈管理的研究方法
(一)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
(二)供應鏈管理研究的基本觀點和目標
(三)供應鏈管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我國供應鏈管理的問題與對策
(一)我國供應鏈管理的問題
(二)我國供應鏈管理的對策
案例利豐供應鏈信息系統的構建
分析與思考
第二講 供應鏈管理戰略
一、供應鏈管理與核心競爭力
(一)核心競爭力理論
(二)基於核心競爭力形成競爭優勢
案例戴爾金律:壓縮庫存,傾聽顧客意見和直接銷售
二、供應鏈管理戰略的產生和發展
(一)供應鏈管理戰略產生
(二)供應鏈管理從單一的運作層向戰略層轉變
(三)供應鏈管理戰略的關注點
三、供應鏈管理的戰略運營體系
(一)供應鏈管理運營體系
(二)生產運營技術
(三)物流運營技術
(四)供應鏈管理戰略的實施
四、供應鏈與業務外包
(一)利用外部資源的起因
案例福特公司的供應鏈管理歷程
(二)利用外部資源的內容和形式
分析與思考
第三講 構建有競爭力的供應鏈網路
一、構築供應鏈網路的基本問題
(一)供應鏈環境、經營主體與基礎網路
案例家電業集聚圈,縮短供應鏈物流流程
(二)構築供應鏈網路的要點
(三)供應鏈網路構築需解決的問題
二、供應鏈網路節點的確定
(一)供應鏈網路的類型
(二)確定供應鏈網路節點
案例沃爾瑪銷售配送網路
三、網鏈節點一般布點方法
(一)區域物流系統網路結構
(二)設施網路選址分析方法
(三)城鎮布點方法
案例寶供的物流網路
四、供應鏈網路的其他問題
(一)解決製造商瓶頸途徑
(二)擴展企業
(三)物流網路
案例Vanluunk物流為顧客提供整個供應鏈管理
分析與思考
第四講 供應鏈管理體系構思設計
一、供應鏈管理體系構思
二、供應鏈設計
三、供應鏈管理設計的目的和過程
(一)供應鏈管理設計的目的
(二)供應鏈管理設計的思路
四、供應鏈管理戰略構思
(一)基於供應鏈管理的藍圖構想
案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體系,IBM在全球激烈競爭中名列前茅
(二)供應鏈管理系統戰略設計
(三)實現供應鏈管理的改革方向、途徑和措施
五、供應鏈管理組織設計的一般模式
(一)供應鏈管理規劃的組織設計總綱
(二)組織設計階段
(三)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
案例海爾集團構造「一流三網」
六、供應鏈管理設計方法
(一)並行工程
(二)約束理論及其應用
(三)利用約束理論的主要步驟
(四)利用約束理論改進供應鏈管理
分析與思考
第五講 供應鏈集成物流戰略設計
一、供應鏈集成效應
(一)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原則和步驟
(二)信息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
案例1利豐集團的供應鏈管理
案例2百盛供應鏈B to B
案例3香港推廣供應鏈管理
案例4從供應鏈思想看行銷通路管理·
案例5沃爾瑪——e化的傳統企業
二、基於供應鏈的第三方物流的集成物流策略設計
(一)第三方物流的要點
案例通用公司使用第三方物流
(二)第三方物流的服務項目
案例剝離非核心業務形成第三方物流
(三)第三方物流的網路體系
案例新科安達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模式
三、物流服務提供商集成策略的思路
案例 以方案集成商模式進行的第四方物流運作策略
(一)供應鏈能力集成策略
(二)第三方物流功能集成策略
案例上海全方物流的經營模式
第六講 供應鏈管理決策與策略
一、供應鏈物流決策准則與方法
(一)自營物流或采購物流決策影響因素
(二)自營或外購物流服務的戰略決策標准
案例海爾的物流網路
二、自營與外購物流的綜合決策分析
案例新飛電路外購物流
三、供應鏈整合號陝速響應策略
(一)推式供應鏈與拉式供應鏈的整合策略
(二)產品與供應鏈類型的匹配策略
案例供應鏈與產品的匹配
(三)有效的客戶響應(EcR)策略
四、價值鏈管理策略
(一)基於供應鏈的價值鏈
(二)企業價值鏈分析重點
(三)基於供應鏈的價值鏈管理策略
案例華凌冰箱:價值鏈中管理職能的延伸
第七講 供應鏈物流企業定位策略
一、供應鏈物流企業分析
(一)物流市場競爭與供應鏈管理要求
(二)國內物流企業供應鏈管理需求
二、供應鏈物流市場營銷策略
(一)從供應鏈網路分析物流需求
(二)物流市場營銷特點
(三)供應鏈關系營銷模型
三、第三方物流企業市場定位策略
(一)市場調查說明的問題
(二)運輸代理、物流代理與第三方物流服務
案例1上海中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物流定位
案例2依託快運線路的第三方物流
案例3依託海關監管倉庫的上海北洋儲運
(三)經營方式定位策略
第八講 供應鏈管理與電子商務
一、供應鏈宏觀信息系統
(一)共用信息平台與供應鏈信息系統
(二)區域物流信息需求及特點
(三)區域物流信息平台功能分析及要求
(四)電子數據交換(EDI)系統
案例多方參與構建上海市物流中心
二、供應鏈微觀信息系統
案例寶供物流:構建基於互聯網的綜合物流信息系統
三、供應鏈管理與電子商務
四、利用信息平台開展電子商務
五、供應鏈信息技術應用規劃
(一)做好企業信息技術發展規劃
案例uPs的信息技術
(二)企業信息技術與供應鏈集成
第九講 供應鏈采購運營管理
一、供應鏈的采購過程
(一)采購在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
(二)供應鏈采購過程管理
二、戰略采購與供應鏈管理
案例通用公司供應鏈采購運營管理
第十講 供應鏈企業聯盟
一、供應鏈與企業聯盟
(一)構築聯盟的背景
(二)企業聯盟與供應鏈
(三)企業聯盟的作用
二、虛擬化策略及其實施
(一)虛擬企業與企業聯盟的比較
案例耐克公司的虛擬經營方式
(二)虛擬組織策略
(三)虛擬組織策略的實施步驟
三、構築供應鏈聯盟
(一)供應鏈聯盟
(二)供應鏈物流需求方動機與風險規避
(三)供應鏈物流供給方動機與風險規避
(四)構建供應鏈戰略聯盟
案例中遠集團: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一體化
四、全球化供應鏈聯盟
(一)全球化供應鏈網路
(二)國際物流標准化
案例麥當勞以25000家企業核心競爭力橫向構築的供應鏈網路
第十一講 供應鏈資源整合
一、供應鏈整合概述
(一)供應鏈整合的含義及目的
(二)供應鏈整合涉及的關鍵因素
(三)供應鏈整合的層次
(四)供應鏈整合的內容
二、供應鏈整合的途徑
(一)供應鏈整合的主體與環境
(二)整合資源的方式和途徑
(三)供應鏈整合過程及實施步驟
三、業務流程重組
(一)業務流程重組的含義
(二)業務流程重組的類型
(三)業務流程重組的原則
(四)業務流程重組的過程
案例施樂公司重組業務流程的、實施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變革
參考文獻

⑨ 案例研究的內容介紹

《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第3版)採用案例研究方法進行學術研究對於絕大多數社會科學家來說,都是一種高難度的挑戰。《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第3版)的目標是幫助您——無論是資深的社會科學家,或是初入此道的後起之秀——來面對這些挑戰。
點擊鏈接進入新版: 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中文第2版)
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中文第2版)

⑩ 教育技術學導論的黃榮懷,沙景榮,彭紹東版本

圖書信息
作者:黃榮懷,沙景榮,彭紹東主編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2-1
版次:1頁數:167字數:260000
印刷時間:2007-8-1開本:紙張:膠版紙
印次:I S B N:9787040166538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編寫的教育技術學生專業系列教材之一。全書主要內容包括:教育技術及其學科發展概述、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基礎、教育技術學的技術基礎、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教育技術學的專業方向、教育技術學的新興研究方向等。本書重點介紹不同專業方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盡可能從一個大學新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角度入手選取內容;同時盡量採用案例、示例、圖示等直觀手段描述課程內容,內容全面。不同學校可根據其實際需求選擇其中合適的內容進行教學。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教材,同時也可作為大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用書。
編輯推薦
本書的設計理念是:一要力圖使學科發展歷史、學科性質、學科領域、學科研究方法等內容完整而准確,幫助學生把握和理解本學科的特徵;二要全面地為學生展示本學科在主要方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使學生對本專業的課程體系有所了解,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正確引導學生設計其發展方向;三要強調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使學生在學習策略、學習能力上得到提高與改善。
目錄
第一章教育技術及其學科發展概述
第一節教育技術的發展沿革
一、技術、教育技術及其發展概述
二、國外教育技術發展沿革
三、我國教育技術發展簡史
四、教育技術領域定義的發展演變
第二節教育技術學的學科體系
一、教育技術學的學科性質
二、教育技術學的研究范疇與內容
第三節教育技術學專業的發展
一、教育技術學專業體系的發展
二、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培養目標
三、教育技術學專業的課程體系
第二章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學習理論
一、學習理論概述
二、信息技術與有效學習
第二節教學與課程論
一、教學過程
二、教學結構
三、課程理論
四、信息技術條件下的課程與教學
第三節系統科學與傳播理論
一、系統科學理論概述
二、傳播的概念及其與教育的關系
三、系統科學與教育傳播的關系
第三章教育技術學的技術基礎
第一節技術觀與教育技術
一、技術觀的流派
二、技術觀對教育技術的啟示
第二節視聽技術
一、視覺型媒體
二、聽覺型媒體
三、視聽覺型媒體
第三節多媒體計算機技術
一、概述
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
第四節網路與通信技術
一、概述
二、網路系統
三、網路與通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
第五節人工智慧技術
一、概述
二、智能教學系統
第四章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概述
一、研究方法的含義
二、研究方法的分類
第二節教育技術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實驗研究方法
二、質的研究方法
三、案例研究方法
四、人種志研究方法
五、開發性研究方法
六、對話分析研究方法
七、調查研究方法
第三節如何進行教育研究設計
一、明確研究問題
二、文獻檢索
三、數據資料的分析
四、研究結果的判斷和推理方法
第四節調查研究方法的運用
一、確定調查課題和調查項目
二、選擇調查對象
三、確定調查方法與手段
四、制定詳細的調查計劃
五、實施調查
六、整理與分析調查資料
七、撰寫調查報告
第五節研究論文的撰寫與評價
一、研究論文的結構
二、研究論文的評審標准
三、國際GcccE會議論文評審指標
四、實驗報告評價標准
第五章教育技術學的專業方向
第一節教育技術學的基本理論
一、技術在教育中應用的研究
二、信息技術條件下教與學的研究
三、教學系統設計理論與應用研究
第二節信息技術教育
一、什麼是信息技術教育
二、怎樣開展信息技術教育
三、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趨勢
第三節數字媒體技術
一、數字媒體技術概述
二、數字媒體的採集與製作
三、數字媒體的應用
第四節教育軟體的設計與開發
一、教育軟體概述
二、教育軟體設計與開發的基礎
三、教育軟體的設計與開發過程
四、教育類其他軟體的開發
第五節現代遠程教育
一、遠程教育概述
二、遠程教育的教學設計與課程開發
三、遠程教育平台
四、遠程學習的關鍵特徵與學習支持
五、遠程教育管理與人員素質
第六章教育技術學的新興研究方向
第一節企業電子培訓與績效技術
一、E-leaming在企業中的應用
二、績效技術
第二節知識管理與知識工程
一、知識與知識管理
二、知識管理的應用
三、知識工程簡介

閱讀全文

與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第5版目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喇叭阻抗測量方法 瀏覽:428
會計常用的三種核算方法 瀏覽:711
教案教學方法都有哪些 瀏覽:695
兒童食用蜂蜜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07
中國勇士訓練方法 瀏覽:960
貧血的類型和治療方法 瀏覽:280
白芷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瀏覽:814
888x25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493
美的暖風機的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717
大學論文食品選出最佳配方方法 瀏覽:315
中期舌癌的治療方法 瀏覽:544
隱形防護網報警器安裝方法 瀏覽:733
紅胎記治療方法 瀏覽:442
殺鮑魚方法圖片 瀏覽:914
cpk過程能力分析報告方法 瀏覽:286
變頻率計測量方法 瀏覽:496
電梯平層精準度檢測方法 瀏覽:147
治療淋病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24
奶牛乳房炎治療方法 瀏覽:495
治療骨刺方法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