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正反對比方法是什麼

正反對比方法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15 22:46:07

『壹』 正反論證和對比論證有區別嗎

對比論證和正反論證沒有區別。

因為對比論證也就是正反對比論證的簡稱,也稱比較法,是把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後 ,推導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的論證方法。

這是一種常用的、有說服力的論證方法。事物的特徵和本質在對比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大的鮮明性,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經過對比,正確的論點更加穩固。

作用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往往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有比較才有鑒別」,兩種事物一經對比,就可以分辨出彼此間的差異。

因此,議論文中常常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把兩種矛盾或對立的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說理,從而揭示事物的本質,使所闡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說服力。

真與假的對比,可以去偽存真;善與惡的對比,可以抑惡揚善;是與非的對比,可以撥亂反正。因此,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比單從正面說理,論證更有力,觀點更鮮明。

『貳』 什麼叫正反對比方式

一般在議論文中用,就是要證明一個論點,分別舉出正面和反面的例子,然後對比得出論點的正確性

『叄』 對比論證和正反論證的區別

對比論證和正反論證沒有區別。

因為對比論證也就是正反對比論證的簡稱,也稱比較法,是把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後 ,推導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的論證方法。

這是一種常用的、有說服力的論證方法。事物的特徵和本質在對比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大的鮮明性,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經過對比,正確的論點更加穩固。

(3)正反對比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作用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往往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有比較才有鑒別」,兩種事物一經對比,就可以分辨出彼此間的差異。

因此,議論文中常常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把兩種矛盾或對立的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說理,從而揭示事物的本質,使所闡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說服力。

真與假的對比,可以去偽存真;善與惡的對比,可以抑惡揚善;是與非的對比,可以撥亂反正。因此,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比單從正面說理,論證更有力,觀點更鮮明。

二、對比規則

1、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根據文章中心的需要確定是否運用對比論證。進行對比要闡述的道理是什麼,一定要心中有數。

2、尋求適當的對比材料。用作對比的事物必須有明確、統一的對比點。如果兩種事物間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對比的依據,也就達不到有效論證的目的。

3、要有相同的對比量。如果論述時從正面講了兩個方面,那麼用來對照的部分一般也應該從反面講兩個方面。這樣不僅對比相應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為清楚。

4、對比之後要進行適當的分析議論,把蘊含其中的事理簡明扼要地揭示出來。比是基礎,議是升華。因此,對比後要旗幟鮮明地作出評價或得出結論,不能含糊其辭、模稜兩可。

『肆』 對比論證是什麼意思

舉例論證,是指運用典型事例來證明論點的方法,所舉的具體事例能證明論點.
比喻論證,用打比方形象地對論點進行證明的一種論證方法,又叫喻證法.是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論證觀點的正確。
對比論證,是正反對比論證的簡稱,也稱比較法,它將兩種矛盾或對立的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說理,從而揭示事物的本質,使所闡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說服力。
引用論證,是「道理論證」的一種,也叫「引證」,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觀點等作為論據,引經據典地分析問題、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可以增強文章說服力或文采,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進一步說明文章論點。

『伍』 什麼是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對比論證則是一種求異的
思維方式
,它側重於從
事物
的相反或相異的屬性的比較中來揭示需要論證的
論點

本質
。對比
論證方式
的運用范圍很廣,因為可以進行比較的事物很多,中與外、古與今、大與小、強與弱等,都適合於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分析和闡明了兩者的差異可對立之後,是非昭然,
自然
就能夠確立論點了。
對比可以是兩個
對象
之間
的比較,也可以是同一對象自身
前後
不同
階段
之間的比較,前者稱為
橫向
比較,後者稱為
縱向
比較。運用縱向對比的論證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邏輯的
靜態
判斷的
層面
上,否則,有時會顯得
說服力
不夠。

『陸』 作文開頭的正反對比法舉例

議論文的要求 1、論點 論點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對某一個問題或某一類事件的看法、觀點、主張,它要求要正確 、鮮明、有針對性。如《堅持就是勝利》一文的論點就是一個人要想取得學業上或事業上的 成功,堅持是一個重要條件。 《堅持就是勝利》 人們都想在事業或學業上有所成就,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取得了勝利,而相當一部分人卻陷入失敗的苦痛之中。這是為什麼呢 俗語說「功到自然成」。按理說那些失敗者完全可以嘗到勝利的喜悅,但他們往往缺少一種 勝利的必要條件,那就是堅持。這就是他們失敗的原因。上邊的俗語中所提到的「功到」其 中已經隱含了「堅持」的意思。可見,一個人要想取得學業上或事業上的成功,除了個人的 努力之外,堅持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條件。 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到街頭去 觀察、諦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料。這樣,他才在《大衛·科波菲爾》中寫下精彩的人物對話描寫,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寫,從而成為英國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學事業上的巨大成功。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 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 被人們授與「發明大王」的美稱。  狄更斯和愛迪生就是靠堅持而取得最後的勝利的。堅持,使狄更斯為人們留下許多優秀著作,也為世界文學寶庫增添了許多精品;堅持,使愛迪生攻克了許許多多的難關,為人類的進步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可見,堅持能夠使人取得事業和學業上的成功。 那些失敗者往往是在最後時刻未能堅持住而放棄努力,與成功失之交臂。曾記得瑞典一位化 學家在海水中提取碘時,似乎發現一種新元素,但是面對這繁瑣的提煉與實驗,他退卻了。當另一化學家用了一年時間,經過無數次實驗,終於為元素家族再添新成員——溴而名垂千古時,那位瑞典化學家只能默默地看著對方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這兩位化學家,一位堅持住了,取得了勝利;另一位卻沒有堅持住,未能取得成功。可見,能否堅持是取得勝利的最後一道障礙。在最黑暗的時刻,也就是光明就要到來的時刻,越在這樣的時刻,越需要堅持。因為堅持就是勝利。(李勝) 2、論據  論據是證明論點正確的證據,要想證明論點的正確,首先,論據必須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能夠充分證明論點。其次,論據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當十」的效果。第三,論據要新穎, 盡可能尋找一些新鮮的、能給人以新的感受和啟示的論據。切記那些不清楚作者的不要瞎寫上作者的名字。 如在《堅持就是勝利》一文中舉的狄更斯、愛迪生和瑞典化學家的正反兩個方面的事例,都是用來證明論點的論據,既具有典型性,又讓人覺得真實可信。 3、論證過程 論證過程是指運用證據闡釋證明論點是正確的過程。它要求論述要深刻、周密,講究說理的藝術,還以習作《堅持就是勝利》為例,這篇作文中就是運用了兩種典型的事例:狄更斯、 愛迪生和瑞典化學家的故事,從正文兩個方面證明了堅持就是勝利的這一觀點,這個過程就 是論證過程。 演繹論證法 演繹論證法是從已知的一般原理,規律出發,推知個別事物本質特徵的論證方法。如果說歸納論證法是從特殊到一般,那麼,演繹論證法是從一般到特殊。運用演繹論證法要求大前提、小前提必須真實、正確、一致,同時要求推論是合乎邏輯的,否則就會出現紕漏。如習作《堅持就是勝利》採用的就是演繹論證法,大前提是堅持就是勝利,小前提是狄更斯、愛迪生堅持了,所以勝利了,結論自然得出。  此外,論證的方法還有很多,像借古論今法,採用數字法,排比論理法,描寫論理法等。我們掌握的方法越多,說理就越有深度,有說服力,就越具有令人折服的邏輯力量,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掌握。 議論文有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根據題目寫出一個觀點,在加以闡述說明,重要的是要有說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下面的仔細看看,以後就可以多試著寫作,這樣作文才可以有長進。此外,還要多記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應用。 議論文包含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 (一)論點 (1)什麼是論點:論點就是文章所要議論、闡述的觀點,是作者要表達的看法和主張。閱讀議論文,首要的就是尋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論點。 (2)論點有幾個:一篇文章的論點,可以是一個,也可以不止一個。如果論點不止一個,那就需要明確中心論點。這幾個論點可以是並列的,也可以是遞進的,但它們都應該服從全文的中心論點。 (3)論點的位置:文章的論點可以安排在開頭,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間或結尾。即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較多情況是在文章的開頭,段落論點也是如此。 (4)論點的呈現方式:有的議論文的論點在文章中用明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我們只要把它們找出來即可;有的則沒有用明確的語句直接表述出來,需要讀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5)論點的提出和確立要注意: ①正確性。論點的說服力根植於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而這又取決於作者的立場、觀點、態度、方法是否正確,如果論點本身不正確,甚至是荒謬的,再怎麼論證也不能說服人。因此,論點正確是議論文的最起碼的要求。 ②鮮明性。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非常鮮明,而不能模稜兩可,含混不清。 ③新穎性。論點應該盡可能新穎、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見解,不是重復他人的老生常談,也不是無關痛癢、流於一般的泛泛而談,應該盡可能獨到、新穎。 (二)論據 (1)什麼是論據:論據就是證明論點的材料、依據。 (2)論據的類型:①事實的材料,②理論的材料。 ①作為論據的事實材料,可以是a. 具體的事例,b.概括的事實,c. 統計數字,d. 親身經歷、感受。 ②作為論據的理論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經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間的諺語和俗語,C.科學上的公理、規律等等。 (3)使用論據的要求:①確鑿性。我們必須選擇那些確鑿的、典型的事實。引用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材料作為論據時,必須注意所引理論本身的精確涵義。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應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這一類事物的普遍特點和一般性質。③論據與論點的統一。論據是為了證明論點的,因此,兩者應該聯系緊密一致。 (三)論證 (1)什麼是論證:論證就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議論文的論點是要解決「要證明什麼」,論據是要解決「用什麼來證明」,而論證是解決「如何進行論證」的問題。論證的目的在於揭示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2)論證的類型:議論文的論證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大類型。 ①立論是以充足的論據正面證明作者自己論點正確的論證方式;②駁論是以有力的論據反駁別人錯誤論點的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都是一種證明,無非一個是從正面證明其正確,而另一個是從反面證明其錯誤。它們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論證方法。 (3)基本的論證方法:包括三大類五種:歸納法、例證法、演繹法、類比法、對比法。 ①歸納法。歸納論證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它通過許多個別的事例或分論點,然後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從而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歸納法可以先舉事例再歸納結論,也可以先提出結論再舉例加以證明。前者即我們通常所說之歸納法,後者我們稱為例證法。例證法就是一種用個別、典型的具體事例實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 ②演繹法。演繹論證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論證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發推導出關於個別情況的結論,其前提和結論之間的聯系是必須的。演繹法有三段論、假言推理、選言推理等多種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論。三段論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部分組成。如大前提「凡金屬都可以導電」、小前提「鐵是金屬」、結論「所以鐵能導電」。 ③比較法。比較論證是一種由個別到個別的論證方法。通常將它分為二類,一類是類比法,另一類是對比法。類比法是將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較,從而引出結論的方法。對比法是通過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對立的不同事物之間的比較來證明論點的方法。 (4)駁論方法:駁論有三種方法,即①反駁論點、②反駁論據、③反駁論證。由於議論文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有機構成的,因此駁倒了論據或論證,也就否定了論點,與直接反駁論點具有同樣效果。一篇駁論文可以幾種反駁方式結合起來使用,以加強反駁的力量和說服力。 ①反駁論點,即直接反駁對方論點本身的片面、虛假或謬誤,這是駁論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駁論據,即揭示對方論據的錯誤,以達到推倒對方論點的目的;因為錯誤的論點論據必定得出錯誤的論點。③反駁論證,即揭露對方在論證過程中的邏輯錯誤,如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的矛盾,對方各論點之間的矛盾,論點與論據之間矛盾等等。

『柒』 舉例說明諫逐客書所採用的正反對比的說理方法

舉例說明《諫逐客書》所採用的正反對比的說理方法:

本文在第一段提出中心論點之後,即反復採用正面論述和反面推理相結合、正反對比的方法進行論證。第二段中,四位秦君「皆以客之功」的事實是正面論述,「向使」句以下轉入反面說理。第三段中,秦王重用「異國之物」與用人上的「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形成對比。第四段中,五帝三王之成功與秦王卻客以助仇,也是正反對比。

《諫逐客書》

作者:先秦 李斯

原文: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

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

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綉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

《鄭》《衛》《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瓮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譯文:

我聽說官吏在商議驅逐客卿這件事,私下裡認為是錯誤的。

從前秦穆公尋求賢士,西邊從西戎取得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又從宋國迎來蹇叔,還從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這五位賢人,不生在秦國,而秦穆公重用他們,吞並國家二十多個,於是稱霸西戎。

秦孝公採用商鞅的新法,移風易俗,人民因此殷實,國家因此富強,百姓樂意為國效力,諸侯親附歸服,戰勝楚國、魏國的軍隊,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國力強盛。

秦惠王採納張儀的計策,攻下三川地區,西進兼並巴、蜀兩國,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漢中,席捲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東面占據成皋天險,割取肥田沃土,於是拆散六國的合縱同盟,使他們朝西侍奉秦國,功烈延續到今天。

昭王得到范雎,廢黜穰侯,驅逐華陽君,加強鞏固了王室的權力,堵塞了權貴壟斷政治的局面,蠶食諸侯領土,使秦國成就帝王大業。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勞。

由此看來,客卿哪有什麼對不住秦國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絕遠客而不予接納,疏遠賢士而不加任用,這就會使國家沒有豐厚的實力,而讓秦國沒有強大的名聲了。

陛下羅致崑山的美玉,宮中有隨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飾上綴著光如明月的寶珠,身上佩帶著太阿寶劍,乘坐的是名貴的纖離馬,樹立的是以翠鳳羽毛為飾的旗子,陳設的是蒙著靈鼉之皮的好鼓。這些寶貴之物,沒有一種是秦國產的,而陛下卻很喜歡它們,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一定要是秦國出產的才許可採用,那麼這種夜光寶玉,決不會成為秦廷的裝飾;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會成為陛下的玩好之物;

鄭、衛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會填滿陛下的後宮;北方的名驥良馬,決不會充實到陛下的馬房;江南的金錫不會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會作為彩飾。

用以裝飾後宮、廣充侍妾、爽心快意、悅入耳目的所有這些都要是秦國生長、生產的然後才可用的話,那麼點綴有珠寶的簪子,耳上的玉墜,絲織的衣服,錦綉的裝飾,就都不會進獻到陛下面前;那些閑雅變化而能隨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麗,也不會立於陛下的身旁。

那敲擊瓦器,拍髀彈箏,烏烏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確真是秦國的地道音樂了;那鄭、衛桑間的歌聲,《韶虞》《武象》等樂曲,可算是外國的音樂了。

如今陛下卻拋棄了秦國地道的敲擊瓦器的音樂,而取用鄭、衛淫靡悅耳之音,不要秦箏而要《韶虞》,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不是因為外國音樂可以快意,可以滿足耳目官能的需要麼?

可陛下對用人卻不是這樣,不問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國的就要離開,凡是客卿都要驅逐。這樣做就說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聲色方面;而所輕視的,卻是人民士眾。這不是能用來駕馭天下,制服諸侯的方法啊!

我聽說田地廣就糧食多,國家大就人口眾,武器精良將士就驍勇。因此,泰山不拒絕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業的人不嫌棄民眾,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因此,土地不分東西南北,百姓不論異國它邦,那樣便會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賜福運,這就是五帝、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

拋棄百姓使之去幫助敵國,拒絕賓客使之去侍奉諸侯,使天下的賢士退卻而不敢西進,裹足止步不入秦國,這就叫做「借武器給敵寇,送糧食給盜賊」啊。

物品中不出產在秦國,而寶貴的卻很多;賢士中不出生於秦,願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驅逐賓客來資助敵國,減損百姓來充實對手,內部自己造成空虛而外部在諸侯中構築怨恨,那要謀求國家沒有危難,是不可能的啊。

(7)正反對比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諫逐客書》創作背景:

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韓國派水工鄭國游說秦王嬴政,倡言鑿渠溉田,企圖耗費秦國人力而不能攻韓,以實施「疲秦計劃」。

事被發覺,秦王嬴政聽信宗室大臣的進言,認為來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間於秦,就下令驅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盡管惶恐不安,但他在臨行前主動上書勸說秦王不要逐客,寫下流傳千古的《諫逐客書》。

《諫逐客書》作者簡介:

李斯,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人,秦朝丞相,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早年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後被秦王政任為客卿。秦王政十年李斯上《諫逐客書》反對驅逐客卿,為秦王政所採納。他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

秦統一天下後,李斯與王綰、馮劫尊秦王嬴政為皇帝,被任為丞相。

李斯參與制定了秦朝的法律並完善了秦朝的制度;他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提出並且主持了文字、車軌、貨幣、度量衡的統一。

李斯實行郡縣制等政治主張,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立少子胡亥為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被腰斬於咸陽。

『捌』 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是怎樣用正反對比論證來說明論點的

該文始終。論據充分,事實勝於雄辯 「正反對比,說理透徹」也是其制勝的一大原因。在文中,秦國歷史上四位君主任用客卿而建立功業是正,「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的結果則是反;秦王政喜好產於異國的「色樂珠玉」是正,「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則是反;

假設這些「色樂珠玉」「必出於秦而後可」是正,秦王將無法享用則是反;五帝三王「地無四方,民無異國」是正,秦王「棄黔首」、「卻賓

客」則是反;「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是正,「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則是反。

正是在這一正一反的鮮明對比中,「逐客為過」的論點得以反復論證,客卿有功於秦、逐客不利於秦的統一大業的道理得到了透徹的說明。全文條理清楚,章法謹嚴,言之有據,理直氣壯,具有一種令人折服的邏輯力量。

『玖』 一分為二和正反對比

比較評價是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方法.要求對自己和他人作出全面的、一分為二的評價.這里的一分為二是指,要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認識、評價自己和他人,既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和長處,也看到自己和他人的缺點和不足.本題描述正確.
故答案為:
正確

『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正反對比的方法進行論證

正方:

1、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因,但外因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2、舉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學校的好壞對學生的影響。

3、中國的發展問題,從國內生產和對外貿易兩方面考慮,國際貿易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拉動外需,刺激經濟增長。

反方:

1、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因。

2、學習的好壞取決於自己的努力。

3、內需同樣是經濟發展所必須的;自力更生原則。

(10)正反對比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對比論證則是一種求異的思維方式,它側重於從事物的相反或相異的屬性內的比較中來揭示容需要論證的論點的本質。

對比論證方式的運用范圍很廣,因為可以進行比較的事物很多,中與外、古與今、大與小、強與弱等,都適合於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分析和闡明了兩者的差異可對立之後,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夠確立論點了。

對比可以是兩個對象之間的比較,也可以是同一對象自身前後不同階段之間的比較,前者稱為橫向比較,後者稱為縱向比較。運用縱向對比的論證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邏輯的靜態判斷的層面上,否則,有時會顯得說服力不夠。

閱讀全文

與正反對比方法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剪星星的方法視頻 瀏覽:920
最簡單的破土方法 瀏覽:497
維e淡斑使用方法 瀏覽:358
淋巴細胞計數有哪些方法 瀏覽:461
用黏土做蛋糕的方法視頻 瀏覽:317
真假鹽的辨別方法視頻 瀏覽:80
淺談思想政治教學方法論文 瀏覽:405
幾種快速練出腹肌的方法 瀏覽:258
研究方法跟途徑一樣嗎 瀏覽:774
華為手機怎麼開機方法 瀏覽:833
列舉工業工程概念中所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瀏覽:175
上課時想睡覺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 瀏覽:312
木床的安裝方法 瀏覽:989
早晨吃青菜的正確方法 瀏覽:637
變性澱粉的使用方法 瀏覽:681
異地警告違章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111
指導我們方法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22
葯物分析方法學驗證意義 瀏覽:896
妮維雅男士深黑控油保濕精華露如何使用方法 瀏覽:594
如何寫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四年級 瀏覽: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