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學模式的研究方法

教學模式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5-09-25 06:40:25

㈠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翻轉課堂的理念最早由Alison King於1993年提出,後由哈佛教授Eric Mazur於1997年進行升級改進。它顛覆了傳統的「以講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實現了學習方式的轉換。

翻轉課堂目的

一般來說,學生吸收並且真正掌握知識,需要兩個步驟,接收信息和吸收內化。

在傳統課堂中,講師運用課堂45分鍾時間進行知識講解,學生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是在低頭筆記和抬頭聽講之中度過。課堂基本屬於講師一個人的舞台。吸收內化主要是學生通過課後復習筆記,完成作業等方式完成。這種方式學生及講師已經沿用多年,它最大的優點在於講師的教學進度容易把握,而學生因為有持續的知識輸入,也會感覺到課堂的充實感。但是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吸收內化工作完全依賴學生自己完成。一旦學生自主能力弱,或者遇到較難的知識點和題目,內化工作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對於知識的掌握和後續教學的開展會產生較大阻力。

由於以上的缺點,翻轉課堂應運而生。講師會在課前結合章節情況錄制視頻,並發布給學生。學生登陸賬戶觀看視頻,完成接收信息這個步驟。這樣回歸課堂後,學生就會帶著已有的知識儲備和未解的疑惑走進教室。課上的主要工作變為學生基於視頻內容,進行習題練習,分組討論,小組匯報,教師點評等,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和融入感。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對教學流程的全方位把控。

翻轉課堂准備

對於翻轉課堂而言,前期准備工作異常重要,它不僅關繫到接收信息的多寡,更關繫到吸收內化的效果。前期准備包括以下4個步驟,師生思路轉換,視頻內容選取,視頻錄制技巧,視頻結束檢測。

師生思路轉換

2016年第一次接觸翻轉課堂到現在整整4年的時間,可以說我對於翻轉課堂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加深。我清楚的記得第一次聽到翻轉課堂這個名詞時,內心充滿了疑惑,感覺就是把講授知識的環節由面授變成了視頻,而且很擔心學生是否接受這種新型模式。視頻錄制前的知識分類也很倉促,導致錄制的量很大,連續2周一直在錄影棚工作。周末班開課後,大概有1/4的學生表示對這種方法不適應,主要原因是周末班中很多學員是在職員工,經常會有出差情況,導致翻轉視頻來不及觀看,影響後續學習。在第一學期周末班結束後,我進一步對翻轉課堂進行了思考,並在各大合作院校的方向班進行翻轉課堂的嘗試。由於大學生學習的時間相對固定且充裕,整體的效果會比周末班更好,而且配合度更高。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我覺得實現翻轉課堂的第一步就是師生必須同時進行思想上的轉換。

講師首先需要對翻轉理念進行了解,充分認識到它存在的意義和實施的必要性,並且願意為之付出努力。也許一部分講師會覺得實施翻轉課堂會打亂備課計劃,花費大量額外的時間精力。但是我想說,在最開始的1-2年,工作量確實比往年會有增加,帶來的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課上活動時間的增長,學生內化效果的增強,都值得講師付出更多努力。而且2年之後,我們前期准備的部分材料,是可以重復利用的。同時學生在課上完成內化後,會減輕講師在課下的答疑任務,更好的保證工作生活平衡。當講師轉換思路後,需要將理念對學生進行講解,逐步引導學生適應翻轉的流程,認可主動學習,持續學習的必要性。只有師生在思想上都進行轉變,我們的翻轉課堂才有了施展的舞台。

視頻內容選取

內容的選取需要緊密結合教學目標(Learning objective)。以F6第一章個人所得稅為例,教學目標包括英國居民判定方法,免稅及計稅收入判斷和個人所得稅計算,難度依次遞增。翻轉課堂的目的是希望在課前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錄制內容不宜過難,過多。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選取了英國居民判定方法及個人所得稅計算框架進行錄制。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稅法內容,並且知識客觀上存在難度,所以需要知識脈絡幫助其理解。思維導圖(iMindmap) 是我個人非常推薦的一個軟體,講義/課本可以配合思維導圖進行細節說明。

不同科目設計

對於ACCA而言,所有的科目可以分為偏計算考察和偏文字書寫的兩大類。F1,F6這兩個科目恰好各屬於其中的一類。在我看來,針對於不同類型的科目,翻轉課堂的設計也是需要區分的。對於F1等偏文字書寫的科目,中國學生的語言水平是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經常會有學生抱怨題目看不懂或者寫不出。所以我會在課前發給學生配合讀音的詞彙表,讓他們去進行記憶。事實證明,這個方法對於考生理解講義有很大幫助,但是對於結合語境的考題理解就會有削弱。所以在短期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商務英語能力是翻轉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對於F6等偏計算的科目而言,中國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Excel操作不熟練和計算邏輯性較差(Workings)。其中Excel操作可以通過課上吸收內化的機會,讓學生進行現場練習。計算邏輯性較差會導致考官判分出現很大困難,進而影響學生的最終分數,這也是翻轉需要攻破的另一個問題。

視頻錄制把控

對於ACCA課程而言,知識容量較多,並且課時相對有限。可以說每個講師的課堂時間都非常寶貴,所以如果能夠盡可能多的將知識講解部分進行翻轉,對於課上加強吸收內化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有的章節確實內容很多,如果全面翻轉,會給學生造成很大困難,甚至心裡負擔。翻轉本身並不是目的,它只是我們實現結果的手段。所以如何把控翻轉的數量,是每位講師需要根據科目性質自行斟酌的。

其他課程借鑒

目前學生在學校的大部分課程依然是傳統式教學,對於學生而言,同時採用兩種學習方式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所以院校講師也可以考慮進行教學方式的轉變,或者尋求其他突破。

總結

通過近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應該說已經取得了翻轉課堂的階段性成果。誠然,翻轉課堂的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難題,但這恰恰是各位同仁需要思考和改進的地方。我堅信,通過基於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可以使學生完成從被動變主動,從孤立到共享的跨越!

作者:孔令裔,東亞國際金牌,未經允許請勿擅自轉載

㈡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方法創新研究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方法創新研究

導語: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在課堂導入工作方面要做好,這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導入工作具有很重大的意義。

一、前言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創新可以有效地將教學效果提升上來,更好地符合教學的需要.但是以小學數學教學的需要為基礎,想要獲得良好的教學創新效果,就要從教學目標、教材、教學方式以及課堂教學等多個方面進行創新,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不僅要有創新的意識,還要從實踐出發,真正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進步,獲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二、小學數學的教學創新首先要制訂好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教學是對學生綜合發展進行推動的一個部分,對學生的抽象分析能力、猜測能力以及觀察和操作能力等進行培養,通過對學生探索意識的培養來使學生具備足夠的數學知識和能力,將遇到的實際問題解決掉.所以在進行目標確定的時候,不僅要認清操作知識技能具體需要哪些,還要強化培養學生的能力.從小學數學教學實際的情況出發,制訂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的開展是有很大關系的,並且決定著教學的整體效果.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創新首先應該制訂好教學目標,具體來說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目標制訂規則

首先要深入地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教學目標的制訂,才能使教學目標變得更加准確.

(二)貼近實際教學情況來制訂教學目標

因為教學目標可以有效地對教學實踐過程進行指導,為了將這個重要手段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應該從教學實際出發來制訂教學目標,在制訂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住與教學目標有關的原則,使教學目標變得更具指導性.

(三)在滿足教學需要的基礎上制訂教學目標

在制訂教學目標的時候,應該以滿足教學需求為標准來進行創新,只有對實際教學發揮了促進作用,才能證明教學目標確實具有實效性,才能摸清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課堂教學方法得到升華.

三、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在課堂導入工作方面要做好

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導入工作具有很重大的意義,為了保證小學數學教學獲得積極的效果,我們在導入過程中要貼合實際內容並且足夠精煉,這樣一來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將思維發散開來,二來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將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出來,有慾望進行下一步的探索,打好後續課程開展的基礎.所以課堂導入對於一節課程來說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從下面四個部分著手.

(一)通過情境創設來將興趣激發出來

在課堂導入環節想要保證課堂導入真正發揮出效果,就必須和課堂教學的實際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目前數學教學是非常枯燥的,而情境創設則可以改變這種局面.

(二)利用操作演示使學生產生初步感知

小學生的年紀都比較小,從他們這方面的特點考慮,教師必須在課堂導入過程中親自進行操作演示,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學習興趣也會因此得到提升,體驗到探索新問題的愉快,開啟智力之門.

(三)以舊引新

在課堂教學中比較常見的辦法就是使用以前的知識和定理,來將新的概念和知識引入進來,也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所以以舊引新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課堂導入效果,讓學生通過多思、深思、分析問題的實質,從而得出結論.

(四)提出疑問鼓勵學生敢於質疑,適當地進行提問環節的設置,也可以將課堂效果改善不少,是值得我們推廣使用的重要手段,並且是與課堂導入教學的需求相符合的.譬如:分數的應用題是小學數學中的一個難點,在解題中,學生往往因審題不清出現錯誤.因此,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應用比較,找異同點,突破難點.先對“數量”與“分率”進行的比較.A:一條繩子長60米,用去五分之一,還剩多少米?B:一條繩子長60米,用去五分之一米,還剩多少米?分析比較:兩題只有一字之差:顯示兩題的解法完全不同.

四、挖掘教材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

教師在進行學習材料選擇的時候,首先要依據學生目前的思維發展水平,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來供學生學習,使學生可以充分地對新知識進行思維加工,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對新知識進行同化,慢慢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來進行教材的合理選擇,還要創新改變一下教材的側重點,具體可以進行以下幾點工作:

(一)小學數學教材中應該有內容培養思維在教學創新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教材選擇,在認識到這一點後,選擇小學數學教材的時候,就要保證教材中有內容培養思維,從而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和發散.

(二)小學數學教材中需要有內容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小學生來說計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計算能力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材中應該有內容對這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

(三)小學數學教材中應該有內容將新舊知識接續起來小學數學教學創新中新舊兩方面的.知識要良好地銜接起來,所以要選擇其中含有銜接新舊知識內容的教材,這樣學生在接觸到了新知識的時候也不會無所適從.

五、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一)以教學實際為基礎,對目前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研究,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二)以實效性為目的來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並且在創新的過程中對教學創新的效果予以足夠的重視,對教學實效提高做出的貢獻進行衡量,保證創新以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與預期的要求相符合.讓學生學會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這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積極進行教學實踐,通過教學實踐來驗證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創新效果.在教學進行了創新以後想要推廣這些創新經驗,必須要先驗證創新的成果,保證創新成果達到了預計的標准才能進行.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況有所了解,以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對那些後進生要恰當地給予鼓勵和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四)結合多媒體來進行現代化教學.如今計算機技術快速地發展,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現代教育中多媒體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手段.利用多媒體展示課件,不僅提高了數學知識的生動性、趣味性,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新課標中指出,在確定了教學內容的原則以後,要進行與小學數學教學相關的視聽教材的編寫.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改編教材中的問題使其成為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等,原本枯燥的計算題變得生動而有吸引力起來.

參考文獻:

[1]李輝.基於教師專業發展的教材創新構想與實踐———以《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為例[J].賀州學院學報,2014(04).

[2]田潤垠,胡明.小學數學“數的運算”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實踐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04).

;
閱讀全文

與教學模式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40099用簡便方法 瀏覽:352
簡單的刺綉方法 瀏覽:840
門制門楣板計算方法 瀏覽:182
這種研究方法屬於 瀏覽:830
光纖衰減的常用測量方法有 瀏覽:765
如何調整公司管理方法 瀏覽:109
電腦用各種方法還是卡頓 瀏覽:957
如何找到醫生的土方法 瀏覽:426
井下開關擋板安裝方法 瀏覽:746
愛愛時間過長肚子疼解決方法 瀏覽:546
波打線的計算方法 瀏覽:23
室內鍛煉身體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375
粉水光針使用方法 瀏覽:526
演講技巧六種方法如何停頓 瀏覽:983
家庭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679
暖氣過窗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524
定量的方法有什麼 瀏覽:348
混凝土實體檢測取樣方法 瀏覽:821
怎麼鑒定肥肉的方法 瀏覽:124
抹茶的食用方法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