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我的化學教育教學方法

我的化學教育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6 05:03:43

A. 化學科學教學方法是怎樣的

化學教學方法是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工作方式和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式。

化學教學活動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四個因素組成,教學手段包括教學方法和教學物質條件。這幾個因素各有各的作用,它們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決定著教學活動的進行。但是在一個具體的班級,教師和學生是固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物質條件大體上也可以看做是固定的,只有教學方法是靈活易變的因素。

化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和學校的物質條件,選擇或創造合適的教學方法,來保證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如果教學方法不合適,就會事倍功半,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化學教學方法是化學教師發揮聰明才智、進行創造性勞動的重要領域,是化學教學改革的活躍因素。

目前教學法書刊上介紹的化學教學方法種類繁多,但由於分類的根據不同,常常是將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教學范疇混在一起,不便於對比研究它們的特點和使用條件。因此,有必要探溯它們的淵源,做出便於我們進行研究的分類。

我國和(前)蘇聯的教學論,常用分析法研究教學,把教學體系分解成課程教材、教學原則、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幾個因素,分別加以研究,然後在教學實際中綜合應用。按照這種方法劃分出來的化學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等。

西方國家的教學論,常用綜合法研究教學。它們提出的許多教學方法,如發現法、程序教學法、範例教學法、設計教學法等,不僅僅是教學方法,而且常常涉及教學原則,教學組織形式,甚至課程教材。實際上,這里提到的發現法,程序教學法等,各是一種教學體系。

用分析法或綜合法研究教學各有優點。後者比較合乎教學實際。因為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綜合體,難以把課程教材、教學原則、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幾個因素截然分清,而且綜合研究又有利於處理好教學體系中各種因素的關系。因此,目前我國化學教學方法改革中新創造的教學方法多屬綜合法,例如「讀讀、議議、講講、練練」教學法,單元結構教學法等就是。分析法的優點是化繁為簡,化多因素為單因素,利於深入研究教學方法的特點和規律。也便於初學者掌握。

為了討論方便,我們把用分析法研究教學得出的化學教學方法叫做第一類化學教學方法;把用綜合法研究教學得出的化學教學方法叫做第二類化學教學方法。本節重點研究第一類化學教學方法。

B.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提高課程的適應性,促進課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課程結構、倡導和諧發展的教育、提升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經驗、培養學生的學科觀念等方面,對傳統的課程模式有了實質性突破。課程改革為教學創新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撐。教學改革作為課程改革的呼應,必然應有全方位實質性的推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化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對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一門有用的科學。而我作為一名初三化學教師,深感責任的重大。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科觀念還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階段主要是元素觀、微粒觀、實驗研究方法、物質的分類法、化學價值觀等。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學科觀念、科學創新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提高課程的適應性,促進課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課程結構、倡導和諧發展的教育、提升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經驗、培養學生的學科觀念等方面,對傳統的課程模式有了實質性突破。課程改革為教學創新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撐。教學改革作為課程改革的呼應,必然應有全方位實質性的推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化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它是有用的,對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我作為一名初三化學教師,深感責任的重大。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科觀念還是非常重要的。三年前我參加了我們泰州市舉辦的「泰州市初中化學課改星光大舞台」的決賽,在這次比賽中選手們的亮點很多。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化學課程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觀。
一、 培養學生的元素觀。
我參賽的課題是《框圖型推斷題初探》,本節課主要體現的是一種元素觀,或理解為「原子觀」,重點教學目標:原子守恆的思想,即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
二、 培養學生的微粒觀。
教材第三章講述了物質的微觀構成,學生初步認識物質都是由肉眼看不見的微粒構成;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這些微粒都是不斷運動的。我在第一節時就用濕衣服曬干這一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認識構成水的微粒在不斷的運動,且溫度越高,微粒的運動速度越快。把高錳酸鉀固體顆粒無限制的分割,最後是把它溶解在了水中,顆粒消失不見了,而水卻變成了紫紅色,使學生建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念。讓學生從微觀角度去認識物質認識世界。
三、實驗研究的方法。
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離不開科學的學習過程。科學不僅是一堆事實和理論,更是一種思考和探索的過程,科學的核心是探究。盡管教材中的內容對我們來說是已知的,但對學生來說卻是未知的。因教學中教師必須改變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練習的學習方式,應講或的知識的自然途徑還原為類似於科學家的探究過程,讓學生主動探究,通過「真知」的再發現來還原和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取知識和技能,領悟科學思想觀念,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性學習改變了當前中小學中普遍有的學生被動接受、大量重復訓練的學習方式。學習中教師精心創設研究情境,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師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訓練學生大膽猜測,對於問題作多種假設和猜測,教育學生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計劃、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等科學方法,指導學生得出結論。
學生不再是教學活動和教材使用的被動受體,而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對教材進行能動加工和創造實踐的主體。因而教師要將「教材」變為「學材」,從學生已有經驗和興趣出發,關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親身體驗主動探究、思考研究過程,從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要樹立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意識。新課程下的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統一,其實質是師生互動,是師生間對話溝通,合作與共建,是師生一起分享對課程的理解,改變師生關系,通過師生互動,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其關鍵又在於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從講台上走下來與學生做朋友,從學生角度組織教學,回歸學生的心理世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境界。
教師要實現師生間的互動,還要善於組織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實現生生互動。合作學習既有助於合作精神、團隊意識、集體觀念的養成,又有助於培養學生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分組討論學習交流,這樣可以保持學習的多樣性,激發出更多觀點,形成全面認識,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更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
教師要大膽的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中的化學實驗,將演示實驗盡可能的改為學生的探究性實驗,注意從科學方法論角度鼓勵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引導學生體會實驗設計思路,啟發學生分析研究實驗現象與化學本質的內在聯系,從中使學生的思維深度深化,在更高層次上形成對化學學習的持久興趣和慾望,在潛移默化中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方法和能力,體驗到真理和創新實踐的樂趣。
新課標要求中實驗的方式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取消了過去單獨實驗的編排方式,淡化了學生實驗與演示實驗的區別,實驗不再是簡單的通過實驗演示實驗來訓練某一實驗技能、驗證某個化學知識,而是將實驗融入整個化學課程的始終,因此化學實驗的比重並沒降低。實驗的探究性、開放性、趣味性、綜合性明顯增強,反映了現代化學重視實驗技術革新的發展特點。
四、物質的分類
物質分類的標准不同,結果就不同。如將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進行分類。按照是否是單質來分,氫氣是一組,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是一組;按照物質是否具有可燃性分,氫氣、甲烷、一氧化碳是一組,二氧化碳是一組;按照是否是有機物來分,甲烷是一組,氫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一組;按照是否是氧化物來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一組,氫氣和甲烷是一組。因此,教師在講述這一知識時不能遏制學生的思維。
五、培養學生的化學價值觀。
其實,化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我聽了一節非常有意思的課《雞蛋里的化學》授課老師從雞蛋的外殼,鈣離子的檢驗,碳酸根離子的檢驗,到裡面的蛋清和蛋黃,一一介紹了蘊含在雞蛋里的化學,非常新穎。化學與能源、化學與環境、化學與材料是目前科學家密切關注的問題,可以這樣說假如沒有化學,那麼社會將停滯不前,沒有化學就沒有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我們應該為有化學、學習並研究化學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總之,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新。創新教育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是21世紀教育的必然選擇。教師在教學中要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講解練習做法,不要剝奪學生思維權利,呈現現成結論。創新要求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答案,養成對問題、對新知識的好奇心、求知慾,以及對問題的質疑態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學會,又要會學。要使學生以多種渠道,吸取多方面的認識,開闊視野,以培養創新能力,培養化學學科觀念

C. 如何進行高中化學有效教學

【如何有效開展高中化學課堂教學】
一、選擇課題的有效性。
《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學科教科書(必修加選修內容)化學第三冊的最後一個單元——第六單元《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屬於選學內容,在高中化學新課程中也屬於選修模塊《實驗化學》,絕大多數省市也將其列為自選內容。因此,我們對本章內容的教學處理都未單獨進行,往往在高考復習時附帶進行。寧順德老師選擇這個內容一是根據化學學科特色—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二是新課程的要求;三是符合學生實際。因為寧老師教的是先鋒班的學生,大多數都是上一本的學生,考試丟分往往就是這部分實驗內容。
二、設置問題的有效性。
有效的設置問題是指能引起學生學習的問題。我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怎樣做才能達到的設置問題有效性?怎樣的問題才能真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本節課寧老師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問題的開放程度恰當。如「自主學習」中的「3」、活動1(1)、活動3中「2」、閱讀課本實驗步驟後的自由提問等都很好地體現了問題的開放性。絕對的開放不容易把控課堂,同時對學生學習的導向性也較差。為此很多問題都要有一定的收斂。如活動1(1)中的限制葯品、活動3(1)不僅限制葯品,而且用文字具體描述讓學生來評價。
三、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要求教學目標明確並落實要到位。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第一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這些目標,從而把目標落到實處,就更為關鍵。本節課合理設置了學習目標,在學習目標中用准確的行為動詞描述,如通過閱讀課本、查閱資料、回憶前面所學知識,知道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含義、重要意義、具體的實驗方案包括的內容。為學生的學習指明了方向,不僅讓學生知道本節課要學習哪些知識、培養哪些能力,還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方法。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制備氫氧化鋁的最佳途徑並設計具體實驗方案,歸納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思路或流程和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學會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初步具有分析、綜合、評價實驗方案的能力及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能力;進一步形成團隊合作意識及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並且,用學習重點、學習難點提醒學生學習時的注意與關注。
四、學習活動的有效性.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要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本節課寧老師安排了一是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課前閱讀課本、查閱資料、思考制備Al(OH)3如何操作;課中安排了閱讀教材P72「以鋁為原料制備Al(OH) 3」並獨立思考你對方案的看法;課後安排了鞏固練習,獨立完成。二是合作學習活動,先後安排了小組內對課前「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在活動1(1)分組討論「以鋁屑、硫酸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為原料制備氫氧化鋁,可能的制備方法和途徑,並比較幾種方案的優劣,從中選出最佳方案。」;在活動2分組總結「從以鋁屑為原料制備Al(OH)3實驗方案的設計過程歸納:(1)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思路或流程;(2)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而且在此基礎上對應地安排了組間進行交流。三是安排了有3個活動元,[分組討論] [分組總結]兩個活動元很好地對應了兩個學習目標,第3個活動元【實戰演練】為前兩個活動元進行了適當的拓展與延伸。
五、教師指導的有效性
學生的發展是自主的,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因為沒有指導的學習往往是盲目低效的、狹窄割裂的、缺乏生命力的。教師有效指導的意義在於教師發出的信息是與教學目標相吻合的,會對學生產生正效應的影響,而不是背離教學目標,甚至自相矛盾的負效應。高效的化學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寧老師 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善於創設各種機會,幫助學生去發現、去探索知識的奧秘:用心去營造一種學習氛圍,充分培植學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從而讓學生以活躍、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狀態去積極參與學習情景。使學生在化學實驗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讓化學實驗從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給學生帶來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自主學習的魅力、成功的體驗。
六、方法歸納的有效性
本節課不僅注重了知識本身,而且對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的要求、基本思路、一般方法等進行了歸納,很好地使用了歸納建模。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在方法上做了很好的引導。不僅教師歸納24方針,還要求學生總結反思,內化提升,通過本節課的談談學習後的收獲等。
七、利用資源的有效性。
本節課,寧順德老師充分利用了課程資源。教材、多媒體等課程物質資源的再度開發和整合,視頻展台的使用。寧老師讓學生閱讀教材、提出問題就很好地體現了「用教材教」。學生作為課程的重要資源,其已有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學習興趣、動機、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充分合理調動、激發都有利於促進其主動、高效學習,而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課堂將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課堂上學生困惑的問題、理解的偏差、暴露的錯誤、創新的思維甚至偶發事件等,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動態教學資源。同時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捕捉這些非預見性的教學資源,及時地分析、判斷這些動態資源的價值,將其有效並巧妙地運用於教學活動中,就能使之成為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培養情感的邏輯起點和生長點,成為教師調整教學進程、促進動態生成、實現學生主體性發展的動力資源。本節課中出現了一些生成性問題,都及時有效地進行了處理。如在「以鋁屑為原料制備Al(OH)3 實驗方案的設計」中,學生提出了使用CO2,一些同學說要去制備CO2,但有同學說不需要,人體就是CO2制備的「機器」,直接吹氣就行。寧老師對該問題進行了很好的詮釋,首先表揚了該學生,聯系了生產生活實際,然後進行了較客觀的評價。實驗室製取少量的Al(OH)3,吹氣是可行的,但製取大量的時就不行。又如在實驗步驟的討論中,有同學問實驗用品中剪刀有什麼用時,在學生討論後教師也進行了較合理的說明。
八、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通過學生閱讀教材閱讀課本第72頁 以鋁屑為原料制備Al(OH)3 的具體驗方案,讓學生談談對方案的看法或感受。學生自由提問 「若以硫酸鋁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制備氫氧化鋁,應如何操作?」 「5把沉澱轉移到燒杯里,用熱蒸餾水洗滌3次,-----」中的「為什麼沉澱要轉移到燒杯中去洗滌?」、「為什麼連洗3次,才過濾?」、「為什麼要用熱蒸餾水去洗滌?」等,讓學生充分挖掘教材。同時,將教材中的【示例1】轉化成表格的形式,特別是在表格中增加了「操作要求」,便於學生對比、評價、選擇。真正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九、課堂氛圍的有效性
新一輪課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則就是要在教學全過程中真正貫徹「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能夠不斷的是學生獲得美好的心靈體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課堂中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新課程理念的倡導下,教師要努力實現課堂教學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改變以往以單純傳授知識為手段的做法,對學生的感情、態度、價值觀給予更大的關注,創造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富人性化,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自由提問是本節課最大亮點。寧順德老師讓學生閱讀課本第72頁 以鋁屑為原料制備Al(OH)3 的具體驗方案自己提問,在對學生的提問中不僅注重了學生所坐的各個方位,還注重了男、女的比例,又給予學生發言的自由性。還有就是在分組中也注重了學生的層次及男女的比例。
十、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本節課至始至終地把講解權、思考權、評價權交給了學生。通過視頻展台,展示學生的學案,設計方案,幾乎每次都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思考提出問題,而問題的解決盡可能讓學生合作解決,教師只是在學生之間無法解決時才進行適當的點撥或歸納。在學生解決問題中充分讓學生相互評價,教師只是一些鼓勵性評價或對學生的評價進行評價。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在本節課中有充分的體現。有學生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師生互評、個體評價、自我評價、教師評價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自主學習中「若以硫酸鋁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制備氫氧化鋁,應如何操作?」和實驗步驟中「為什麼用熱蒸餾水洗滌」的兩次激烈的學生互評交鋒印象尤為深刻,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今天寧老師為大家上了一堂很好的示範課,我僅從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教學這一方面談談膚淺的看法。寧老師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方面,相信在他的帶領下,龍泉的化學教育教學質量會得到很大提高。

D. 化學教學模式有哪些

目前,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常用的幾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有:
講授法、演示和展示法、
閱讀指導法、練習法、參觀法等。
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是建立在構建有效教學模式的基礎之上的,但是在當前的高中教學中,還有很多「以教師為中心」傳統教育的影子。而在新改革的教學體系及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實施應以學生的能力提高為中心,在課堂上培養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及自主學習能力,最終促使學生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達到實現高效課堂和良好的教學效果。

E. 淺談如何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化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中學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它不僅能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有關專業奠定基礎,也能為義務教育階段畢業生參加工作解決處理一些實際問題打下基礎。要想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必須從初中抓起,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入手,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重、內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極易混淆等矛盾,幫助他們過好基本概念關,實驗操作關等,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靈活運用化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面是我個人幾點看法。
一、加強自身修養,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要提高化學教學質量,首先要從教師自身做起。作為化學教師,應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有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專業技能,還要有獨到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理念;對化學相關的學科知識要有所了解,如:化學與工業、農業、生產、軍事、醫葯、生物、環境、生活等方面有所了解,還要了解與其它學科的聯系與滲透,例如:化學與物理、數學、生物之間的交叉點。除此以外,還要對當地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經濟建設等有所了解。這樣,就能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自然做到學科間的滲透,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同時,把化學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對學生的鄉情教育,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樹立為建設家鄉、報效祖國而學習的堅強意志,有了這種意志,就能刻苦學習,高質量的完成學習任務。
教師還要主動地認真研究學生的思想實際,認真分析教材,從教材內在的思想性和科學性出發,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觀點和方法的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二、認真備課,提高課堂效率。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但要做到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於教材和參考書里沒有學生,如不對教材重新加工,變換和構思,不把教材的靜態信息,變為易於輸出和吸收的多種形式的動態信息,就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如:推斷乙醇分子結構時,先由乙烷分子球棍模型,推出可能的兩種結構,然後設疑:怎樣從實驗中驗證它是哪種結構?通過分析比較它們結構的異同點,然後及時引導並結合金屬鈉與乙醇反應的實驗,和分子極性的驗證實驗,充分說明乙醇分子是哪種結構,這樣設計,不僅加深對乙醇分子結構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了難點,也體現了本學科的特點,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良好習慣,從而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上好課的關鍵是在於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講出教材的精華和重點,能突破教材的難點,同時,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呢?首先,教師要努力創造學生思維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不斷設疑、提問,創設新問題的環境,設置層層障礙,讓學生有一種跳一跳,才能夠著。的感覺,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狀態;其次,保證學生有一定的思考問題和閱讀的時間,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和良好的自學習慣;第三,給學生能夠上台表演的機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第四,演示實驗操作要規范、嚴謹,現象要明顯,課前必須做好充分准備,解釋要合理清楚,語言要簡潔;第五,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方法要有靈活性;最後,知識銜接要自然,水到渠成,教學氣氛和諧,教學要有節奏感,每一節課就像一首歌,道出師生共同的心聲。
三、加強教研,提高教學藝術。
不斷進行教法、學法探究,是提高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教師不僅能講課,而且要會講課,例如:在新大學生試講中,發現有的大學生專業功底比較扎實,但不會講課,學生不歡迎;作為一名成熟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上課時要善於根據學生表情,做出准確判斷,教學內容詳略得當,及時巧妙進行調整,層層設疑,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利用知識的邏輯力量把學生推到一種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境界。這就要求老師要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接受新事物,要經常閱讀有關報刊雜志,對他人的教材研究、教學經驗、實驗改進、學法指導、解題技巧等加以借鑒,堅持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才能提高教學藝術和水平。
另外,還要了解到學生的程度和認知能力是有差異的,只有不斷加強教法研究,對於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育對象,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無定法,而自合於法只有符合知識傳授的科學、邏輯性,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達到啟迪思維的目的,就完成了教學目的。常用的一些教學方法,例如:發現法、啟發式教學法、實驗法、討論法四邊程序教學法等,還可採用數學教學中推廣的清浦教法,只有不斷探究,才能改變教法中的固定模式。同時,還要對教材中的概念、原理等問題,不斷深化、總結、大膽探索,就可形成教法上的特色,這樣就能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四、增強幽默感,增加化學教學的魅力。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例如:我在講乙烯與丙烯的加聚時,乙烯的自身加聚就像上體育課時,男生抱起的手臂伸開(雙鍵斷一鍵)彼此拉起來(彼此結成鏈),丙烯就像女生一樣,也可以拉起來,哪么男生與女生能否相互拉起來呢?學生聽到這便點頭稱行,並歡笑不已,這樣使深奧的化學反應原理,通俗易懂;還如,我問學生:乙醇加水得到什麼?學生答:乙醇溶液。我說:那是劣質酒啊。在教學中,要不斷提煉,加工,善於總結,才能做到講解深入淺出、達到雅俗共賞的功效。教學幽默是化學教學中的催化劑,也是一種高雅的審美活動,富有幽默的教學,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引人入勝,而且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啟迪科學思維,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五、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強化教學效果。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愈來愈先進的教學手段,應充分利用這些現代化手段,使一些難點、重點知識,能夠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例如:像原子結構、分子結構,離子鍵、共價鍵的形成,晶體結構、化學平衡等知識,通過動化設計,多媒體展示,使非常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明了;還如:原電池原理、電解原理等一些化學實驗,通過多媒體,更清晰地反映它的反應過程和原理,還可了解工業中電解過程及應用,使學生有一個完整的印象,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快樂的情境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還可優化課堂程序,增大課容量,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六、用愛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育、教學最終落腳點在學生,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才能很好的落實素質教育。我校的宗旨是:把真情和愛心獻給每一位學生,把欣慰和信心留給每一位家長。這也是我們工作的方向,作為老師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要對學生充滿熱情,才能了解學生,教育、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對學生嚴格要求,才能使學生尊重你、親近你,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對學生的真誠熱愛,同時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可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還要充分利用化學它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可開展多種多樣的化學游藝活動(如:化學晚會、化學小魔術、課外活動等),參觀工廠,搞摸擬實驗等,這樣既能強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增加學生動手、動腦、社會實踐能力,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
七、重視實驗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對化學實驗懷有濃厚的興趣,化學真正的課堂應在實驗室,它應該是學生學習最有效和收獲最豐富的場所。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使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一定訓練和培養。首先,通過演示實驗,可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多動腦;其次,還可將一些演示實驗設計成學生實驗,強化實驗教學,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通過化學實驗,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化學知識,而且可以學到使用儀器進行實驗的技能和化學研究方法,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總之,我們肩負著歷史賦予的重任,應面對現實,迎接挑戰,認真貫徹教育方針,採取有效手段,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社會主義培養優秀的合格人材。

F. 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 通過化學史教學感悟科學方法
自然科學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是在科學家們長期的科學實踐中,逐步摸索、積累、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他們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和創造思維,具體體現在他們探索自然世界的足跡之中。化學發展史能充分展現科學發現的過程,為化學科學方法教學提供生動而豐富的材料,使學生更全面而系統地體會科學方法。
中學化學教材中涉及如拉瓦錫、盧瑟福、侯德榜、門捷列夫等眾多中外化學家,他們所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和精妙絕倫的實驗構思,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科學方法教學素材。例如,盧瑟福的原子結構行星模型很好地解釋了。粒子散射實驗,標志著人類認識原子結構的征程邁進了一大步。他所採用的實驗、模型的科學方法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在學習「質量守恆定律」時,可以提供這樣的素材:17世紀時,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在敞口的曲頸顫中加熱金屬汞,發現加熱後質量增加了,他得出結論,反應後物質質量增加。事隔百年後,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重做了密閉曲頸顫中加熱金屬汞的實驗,他發現密閉時稱量反應前後質量不變。
結合教學內容介紹化學發展史上科學家研究化學問題的科學方法,作為學生學習的範例,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仿效、去運用。從化學發展史中吸取化學思維、化學方法的精髓。
二、根據初中生認知特點進行科學方法教學
初中是學生接觸化學的起始年級。從學生學習和運用科學方法的角度考慮,完全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宏觀到微觀、由定性描述到定量表示的過程,這一過程也體現了科學方法本身的層次性。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理解科學既是知識體系,更是研究過程。掌握科學知識,理解科學過程,才能形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科學素養。同時,學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按科學研究的要求來要求學生,否則學生會因達不到要求而失去興趣。
1.通過知識教學滲透科學方法教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於科學方法的應用處於一種自發的、無意識的狀態下,完全是靠教師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在其中的。尤其是在化學教學的初始階段,如果直接將各種科學方法以顯性的形式教給學生,並要求他們機械識記,學生不但難以理解,而且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首先應根據教學內容確定科學方法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在學生不經意間引入某種科學方法,誘導學生自主能動地去了解和運有科學方法,真正把握某種科學方法的精髓。將科學方法教學的內容滲透在知識教學中,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掌握方法。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建立、發展,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不斷完善和應用過程中,以及各知識點相關聯的地方,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方法。因此抓住知識和方法的結合點是通過知識教學滲透方法教育的關鍵。
2.促進知識網路的形成
化學知識涉及的面寬且量大,內容分散,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而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心強、易沖動、學習的韌性與持久性欠缺,要達到激發學生興趣、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建立知識網路、使學習更具持續性和連貫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化學科學方法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幾種認知規律,建立一個知識網路。
為了系統掌握所學元素化合物知識,就必須找出各種元素的單質、化合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並根據這些知識體系,建立一個完整的網路,從而將單一的知識系統化、網路化,以便牢固掌握。而基本理論的學習則要善於聯系實際,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將所獲得的一些知識串起來,進行整理,從而形成固有的規律。
三、通過實驗探究強化科學方法教學
在實驗教學中進行滲透是科學方法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實驗中經常要用到各種科學方法,實驗的過程也往往是科學研究過程的縮影,實驗探究更是科學探究在化學教學中的具體化,是化學教學中最常見、最主要的探究法。
例如,對燃燒條件的探究、紫色石蕊小花為什麼變紅的探究(是二氧化碳,是水還是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物)等等實驗探究中就體現了實驗條件控制的方法。由於科學方法的培養是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的,學生就能在運用科學方法的實踐中體驗和領悟科學方法,這些對科學方法的認識也就能動態地存儲在學生的意識中。
總之,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方法,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科學方法作為正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蘊含有極大的知識價值,它能夠將科學知識轉化為能力,必將使當前的化學教學能盡快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化學學科發展的需求、學生終生發展的需求。

G. 初中化學教學策略有哪些

初中化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學上要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特別是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於動手,強調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教材的設計增加了彩圖、生動的卡通圖片、有趣的課外小活動、親切的問題設計,密切聯系生產與生活,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生活中,生活離不開化學,進而增加學習化學的動力。面對新的現狀,初中化學教師應深入地思考,重新審視教學思路,更新觀念,有的放矢,制定新的教學策略,切實有效地組織化學教學。
初中化學新課程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與教學目標,這是化學教學的核心內涵,也是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的集中體現。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目標和學習方式,提倡和發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學習方式。高效的化學教學是指化學教師遵循化學學科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有效教學的衡量標准,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無進步或者發展。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及習慣在一定程序上依靠老師的指導,要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觀察和研究當今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律,指導學生主動學習,促進學習轉變學習方式。
一、重視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是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形式,它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獲取化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教材在內容上有許多有趣的實驗,都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以後,自行歸納總結物質的性質、用途。例如水的凈化原理,通過自製的簡易的凈水器,既了解了污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又掌握了凈水的一般方法,更切身感受了污水帶給人類的危害。不少學生還利用身邊的廢棄物創造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簡易凈水器。教材上還安排了到附近的工廠、農村去實地參觀學習,參加實踐活動,這樣使許多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都得到較大的提高。
1、鼓勵學生走進實驗室。
在新課程標准下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策略,就要從化學實驗教學入手,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實驗和合作實驗。學校可以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化學實際問題,鞏固和運用課堂中所學的化學知識,養成自主的學習習慣。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有高度的情感投入,有明確的目標追求,能積極地尋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這些學生內存動力的支持去達成目標的實現,這樣的學習就是非常有效的。在合作式學習中,個體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中,把自己與別人的做法相互比較,從而認識到自己與別人做法的不同,對別人的做法提出疑問或修改意見,在這種交往中,他們學會擺脫權威的束縛,相互尊重,互相協作,發展自己獨立的評判能力,逐步融入到社會中去。
2、老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轉換。
實驗課上,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參與、組織交流等活動,建設一個生動直觀的學習情境,和諧平等的交往場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適當減少課堂講授時間,增加學生自主動手的時間,營造課堂教學的創新情景。讓學生在現代化環境中學習。通過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開發,不斷地提供給學生以新的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合作的學習環境,學生由傳統教學的單純聽講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轉變為自主學習與積極探索知識的主體地位。這樣既有利於成績好的學生進行超前學習和競爭性學習,發揮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和提高其自學能力;也有利於基礎差的部分學生,讓他們能按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層次來選取知識內容,進行選擇性學習和合作化的學習,以便養成良好的學習化學的習慣,防止其產生厭學情緒而失去學化學的信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會逐漸增強。
3、 教師要細致的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對於初三學生來說,他們對化學實驗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新現象所吸引,從而忽略了真正的觀察。為此,教師一開始就注意當好領航員,告訴學生應該觀察什麼。其實,所謂觀察實驗現象,就是要觀察實驗過程中物質的狀態和顏色的變化以及是否伴有發熱、發光,產生氣體,生成沉澱等。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領」,使學生逐步形成獨立觀察習慣。其次,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指導學生怎麼觀察。實驗前,我們要求學生觀察葯品的狀態、顏色、儀器的形狀和連接。實驗中,我們要求學生集中精力觀察,力爭做到看準、看細,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時還要善於帶著問題去觀察,抓重點,抓本質,對一些異常現象也不放過。例如,做鎂帶的燃燒實驗,學生指導實驗現象簡單描述為「劇烈反應,發出耀眼的強光」,其實伴隨鎂帶的燃燒,還向上升起了一鏤白煙,更重要的現象是燃燒前物質是銀白色,有金屬光澤,有彈性,而燃燒後物質是白色,無光澤,鬆脆粉米狀固體。這一現象說明反應變化後,生成了新的物質,這正是此實驗的本質。我們抓住此實驗的本質,進一步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4、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探究。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過:「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像某人留在沙漠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了走過的路線,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麼東西,就必須用自己的眼睛。」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宜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應合理創設情景,指導學生自己去參與,自己去探索,即教會學生學會探究。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從問題或任務出發,通過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培養情感體驗為目的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對一些知識,盡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尋找問題,解決一些疑難。
二、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每一節課的教學效益
教師應精心設計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提高課內45分鍾的教學效益,盡可能減輕學生的負擔。通過課題的研究和實踐,我們深深體會到:只有優化課堂結構,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的聰明才智,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才能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師應當採取以下措施:
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教學中,如何把教學的側重點從教師的教轉化到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探索、實踐、總結,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就要突出學生為主線的教學方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的放矢地選擇一些教學內容及實驗,讓學生去思考與操作,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力,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合理安排各階段的課堂教學,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對各階段的教學內容,有步驟、有重點進行教學,要合理安排各階段的教學。新授課時,要以教材編排體系順序的一章一節地傳授;當單元復習或第一輪復習時,應將章節作整體安排,把分散的知識點依據相互的關系連接起來,這樣即可使無序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和結構化;當第二輪復習時,則採用專題復習和綜合復習並舉的方式,將有關的知識串聯起來分成幾個板塊或編成網路,幫助學生記憶,提高復習效果。
3、精心選擇課堂作業並認真指導解題。
完成一定量的作業是學生復習鞏固知識的重要環節。教學中,我們發現目前使用的化學教材,盡管每節內容後都配備一定的習題,但從教學的實際及學生的情況看總不盡人意。為了克服這一問題,我們根據大綱和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並考慮到教材的難點和重點,要求教師自己動手編題或精心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題目,讓學生完成,避免了機械重復做題。此外,還對學生進行解題指導。一是對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的指導;二是加強規范化解題的指導。我們發現許多學生解化學題目時,思路不清,過程紊亂,缺乏條理性,一般只停留在題目的表面,沒有真正「深」下去,一旦題型一變,就束手無策。為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就有意識地在這個薄弱環節上多下功夫,幫助學生歸納出各類題的解題規律、解題格式,養成一題多解、解後深思的良好習慣。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心理學表明,初中學生主要通過形象思維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高中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得到迅速的發展,其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像能力不斷發展變化和完善,他們不僅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還能揭示事物運動發展變化的原因。通過計算機進行多媒體教學,使文字、圖形、動畫、影片等多種信息來幫助教師呈現教學內容,提供輔助信息,充分發揮聽、視覺感知活動的作用,激發並強化學生的各種心理活動,增強了化學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使認知過程進行得更順利,從而提高了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計算機輔助教學,可提供大量的多媒體信息和資料,以及創設豐富有效的教學情境。這不是傳統教學手段所能做到的。計算機接入國際互聯網後,學生更可在網路上查詢獲取更多、更新的知識和資料,以及和不同地點的人相互交流學習體會、解題方法和答案,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知識的獲取能力。在化學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常常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實驗能力等的提高,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三、加強化學學法指導,提高學生學習效益
美國未來學家阿布文·托夫勒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由此可見,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素質,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才是整個教學的精髓。學生掌握了科學方法將終身受益,而且科學方法還是化學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和紐帶。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教師的學法指導滲透在學生認知過程中的各種思維活動里,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學法,且「會學」。我們在研究中主要進行以下的一些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學會讀書,這是任何一門學科知識的學習都應具備的一種能力,是培養學生自我獲取信息能力的起點。初三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並不知道化學教材內容如何閱讀。為此,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安排一定材料,先由教師指導學生逐字逐句的閱讀,理解其中關鍵的詞語,然後再逐句逐段的閱讀,理解並歸納其中的主要內容,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當學生有了一定閱讀能力後,教師應安排整段閱讀,同時教師提出一些思考題,引導學生依據粗讀——細讀——精讀的層次去解決教師提出的思考題,還要指導學生閱讀的思路;最後,教師通過有針對性的安排學生閱讀,訓練學生的閱讀方法,如標準式、批註式、摘錄式、概要式、選讀式、速讀式等。
2、指導學生學會思考。
思考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在學生認知過程中,思考是學生理解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求教師指導學生思考必須做到:一是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質疑的思維時空,鼓勵學生勇於發問,敢於求異;二是培養學生掩卷而思,富於聯想的習慣;三是要學生形成先思後問,問後多思的思維習慣。實踐表明,只有經過學生獨立思考而獲取的知識,才是最深刻的,才是容易轉化為學生的能力。所以,要求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要千方百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多思考。只有三思而問,才能豁然開朗,才能在無疑之處見疑,乃至通過思考發現真理。
3、指導學生學會總結。
認知學理論認為:個體的學習是新知識與頭腦中已有知識結構相互作用的過程,要使新知識納入原認識結構中,必須對新知識進行加工整理,使之成為有序結構,並使原認識結構改組和升級。由此可見,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的總結是對知識升華,而課堂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熟練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小結,使之公式化、規律化、結構化,是學習化學知識的有效方法。如學習了物理性質後,我們指導學生總結氫氣、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從色(顏色)、密(密度)、溶(溶解度)、點(熔沸點)、味(氣味)等方面進行總結,歸納出氣體的一些物理性質。又如學習了《碳》一章後,我們指導學生進行歸納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之間的關系及性質。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都自己獨立進行歸納,形成網路。具體如下:
三、小組探究,有效提高群體的總體學習質量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但我們也不可否認,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如何科學地對待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我們認為,應當重視學生差異的存在,開展分層遞進課堂教學研究,針對學生的特點,滿足不同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將不同層次學生分三大類,組成含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小組,即異質分級分組。在這基礎上,從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實踐出發,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指導,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訓練,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反饋,使各類學生的學習個個有興趣,人人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得到應有的發展,在具體的課題研究中,要求化學老師做好以下工作:
1、分層次分級編組。
在實施分層教學之前,首先必須了解學生情況,按前期的課堂提問表現,平時形成性測試情況,學習能力等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建檔。在此基礎上,將實驗班的學生分成含有好、中、差學生的層次學習小組,為了避免由於分級分組造成學習不良學生受歧視而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採用班級內異質分組做法,這種分組不打破學生座次,不宣布學生等級,只宣布每組學生姓名和對每組人員的分別要求。這樣不但不會傷害學生自尊心,又能防止優生驕傲自滿,中間生得過且過,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緒產生,而且能使學生感到成功的希望,學生的榮譽感、好勝心會激勵組內互助組間的競爭,引導學生間進行多向交流,對進步大的學生及時獎勵並恰當調整其目標要求,誘導學生的注意、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
2、 按級定標非同步達綱。
具有客觀性和可測性的教學目標使教學過程具有多向性和科學性。制定分層目標必須精心鑽研大綱,精心研究教材,精心了解學生,三者不可缺一。層次目標要明確而具體,從教材內容上來說可分為記憶性目標、理解性目標和運用性目標。在制定目標時做到保「底」而不封「頂」,保證每位學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滿足,改變過去「一刀切」、「一步到位」的做法,對待後進生採取先慢後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法;對優生則允許超大綱、超進度,這樣較好地解決「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矛盾,准確把握各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例如《金屬的化學性質》一節,要求基礎差的學生基本掌握幾種金屬(鐵、鋅、鎂)的性質,背誦金屬活動順序,能夠書寫課本中出現化學方程式;中等學生掌握較多的金屬與酸、鹽、氧氣反應的性質,能夠用實驗證明活潑金屬能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較熟練書寫化學方程式;好的學生除了掌握以上一些知識外,還要求學生自己通過實驗,排出金屬活動順序,如用鐵、銅、鹽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來驗證鐵、銅、銀的金屬活動順序。通過不同的教學要求,使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所得,學生學得輕松而能牢固掌握知識。
3、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自主探索」,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在分層授課中教師有意識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進行探索。如學習了《水》的一章後,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河中漂流物污染水源」的調查探索,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各自發揮自己的作用,成績差的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動手能力較強,成績好的學生思維能力、基礎知識扎實,這樣相輔相成,使探索活動順利開展。
「精講導練」,即教師講授要富於針對性,要力求做到少而精。在這一環節教學中,要突出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積極進行實驗,特別是一些家庭小實驗。家庭小實驗可增加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機會,並對實驗現象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去揭示和發現事物的內在規律。運用對比、歸納等方法加深對規律的理解,並運用這些規律來解釋現象,解決問題。

H. 高中化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高中化學怎麼輔導,高中化學輔導方法

高中化學知識和初中化學知識還是不一樣的,這兩者還有很大的差別,高中學習的難度明顯要大於初中的,高中化學該怎樣輔導?高中化學輔導的方法都有哪些?

化學實驗器材

在一個人嘗試給別人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就是說出了全過程,要是他已經明白了,那最好.高中化學輔導方法也有很多,我也不能全部都給你們說出來.

I. 化學探究實驗教學設計主要有哪些具體方法

化學教學設計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
一是關於化學教學設計的基礎知識,簡要介紹了教學設計的相關理論與化學教學設計的過程模式,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結合具體實例,闡明化學教學設計過程中各基本要素的分析與設計,包括化學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對象分析、化學教學目標撰寫、化學教學策略設計、化學教學媒體設計、化學教學評價設計等;
二是根據化學新課程理念,結合化學教學案例具體分析了如何根據不同類型的化學知識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對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如何設計、組織實施。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F1kBhG9_krvhaW4bWAjWUw

?pwd=erau 提取碼: erau

J. 1.常見的化學教學方式有哪些

所謂教學方式,無非是三種。

1、抽象
2、形象
3、抽象結合形象

樓上的說了那麼多。我就簡單聊聊吧。

所謂的抽象就是傳統的以書本和文字的方式來講解。

所謂的形象就是以圖片、模型、甚至親自動手做實驗的方式來體驗。

閱讀全文

與我的化學教育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軍神教學方法設計 瀏覽:174
wifi顯示嘆號解決方法 瀏覽:734
hiv檢驗方法應用研究 瀏覽:41
土壤三相比的計算方法 瀏覽:207
cc霜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898
腎結石經方治療方法 瀏覽:515
如何用趣味性的方法教畫畫 瀏覽:878
98x32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264
蒜苗怎麼種植方法圖解 瀏覽:165
修辭什麼方法 瀏覽:859
暖氣靜電解決方法 瀏覽:738
水電安裝地線接頭方法 瀏覽:148
庭院盆景自己種植方法 瀏覽:348
瘦大腿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5
股票分攤虧損計算方法是什麼 瀏覽:982
彩虹繩怎麼編織方法三 瀏覽:836
網罩緊固方法圖片 瀏覽:728
如何讓寶寶主動吃飯方法 瀏覽:288
空調收納的正確方法 瀏覽:377
醒酒器倒酒方法視頻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