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錢學森夫人蔣英教授的教學方法

錢學森夫人蔣英教授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2 07:09:33

Ⅰ 科學家與藝術之間的事例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智慧女神叫雅典娜,她對森林中的阿里安德妮說:「挽起你的弓吧,向相反的方向各射出一支羽箭。當他們在飛行中相交的時候,世界就不是原來那個樣子了!」它們帶著截然不同的嘯聲,飛越了遼闊的時間和空間,今天突然在一點上重新相交了!在這兩支羽箭相交的地方,呈現一片人類文明的奇花。人類射出的這兩支飛箭就是藝術和科學。早在古希臘時代,科學與藝術就相互溝通、相互滲透。古代一些傑出的人才幾乎都是精通科學與藝術的「通才」,如原子論的創始人德謨克利特(公元前460-370)被馬克思稱為「實驗自然科學家和第一個博學多才的希臘人,」他同時又是一位傑出的哲學家和美學家,寫下《論詩的美》、《論音樂》及《論繪畫》等著作。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更是人類歷史上科學與藝術結合的偉大時代。義大利的達芬奇不但是大畫家,又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地質學家和工程師,他在許多領域都作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在文藝復興後的幾個世紀里,科學與藝術開始分家,並向著各己的學科縱深方向發展,雖然這是一種進步,但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也在科學和藝術之間形成了。

科學思維通常被看作是抽象思維,而藝術思維則被認為是形象思維。因而,科學思維常常被表現為有規則的鋸齒形或幾何形,以代表它的嚴謹、邏輯、合理等特點。而藝術思維則被描繪成流動變幻的雲或輕快飄逸的曲線,富於想像。隨著近代科學的發展,人類又重新認識到科學與藝術之間不可分割的有機聯系,認識到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具有互補性。近百年來科學與藝術又產生了重新匯合的趨勢。就拿音樂對科學的影響來說吧,音樂中一串串閃爍跳躍的音符,激發科學家們的想像力,喚起他們無窮盡的聯想。一個嚴密、完美的創造思維過程,是人腦左右兩個半球相互協調配合的結果。

古今中外許多優秀科學傢具有精深的音樂修養。在科學史上,不乏科學家創造發明得益於音樂的有趣事例。如:18世紀大數學家拉格朗日,在義大利都靈的聖保教堂聆聽聖樂時,萌發了求積分極值的變分法念頭;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由於受音樂理論中泛音振動的頻率是基音振動的整倍數的啟發,做出了原子躍遷的基頻與次頻的實驗;英國化學家紐蘭茲受音階的啟示而發現了原子遞增的規律從而創造了「八音律」表。至於20世紀兩位物理學巨擘「相對論」的開創者愛因斯坦和「量子論」的開創者普朗克的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已成為科學界的美談。

愛因斯坦是20世紀世界最傑出的科學家,音樂和物理伴隨了他的一生。小愛因斯坦兒時並沒有顯露出天才,4歲還不大會說話,人們懷疑他是低能兒。 上小學時,除了數學外,其他成績很差。該校訓導主任甚至對愛因斯坦的父親斷言:「你的兒子將是一事無成。」愛因斯坦第一次報考蘇黎世工業大學名落孫山,後到阿勞中學補習一年,才考入該大學的師范系。然而,正是這么個「低能兒」,終於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創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在這一偉大科學理論的背後,音樂起了不可抹煞的作用。

愛因斯坦從小就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他的母親讓他學小提琴和鋼琴,本意在於訓練音樂技能,實際上她不自覺地為兒子安排了一個身、腦同步訓練的最佳方案。音樂啟迪了他的智力,為他打開了通向科學道路的大門。1912年8月的一個早晨,愛因斯坦喝完咖啡後走到鋼琴前面開始彈琴,他時而彈幾下,時而又停止,記下一些什麼,接著他跟妻子說了一聲:「我有一個奇特的想法,」然後就鑽進樓上的書房,一個多星期未曾下樓。當他下樓時,把幾張稿紙在妻子眼前攤開,稿紙上盡是一些奇怪的公式符號。這,就是後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

愛因斯坦酷愛音樂而且造詣很深,在整個科學生涯中,他心愛的小提琴總是陪伴著他。他經常在科學研究的暇隙中坐在鋼琴旁彈奏貝多芬的樂曲,或者拉起小提琴,以便消除一下精神的疲勞。他諳熟巴赫、海頓、莫扎特等大師的作品,善於在音樂的演奏中馳聘想像,從而獲得靈感的啟示。這大大有助於他的科學研究。愛因斯坦說:「在科學思維中,永遠存在著音樂的因素,真正的科學和真正的音樂要求同樣的思維過程。」又說:「我在科學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樂啟發的。」

我國許多優秀的科學家也和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數學家華羅庚,地質學家李四光以及錢偉長、梁思成等或會演奏樂器,或有很高的音樂修養。在著名的力學家錢學森的心目中不僅擁有一個遼闊無垠的科學世界,而且還擁有一個絢麗多彩的藝術世界。在藝術世界裡,錢教授對文藝理論、音樂、詩歌、戲劇都很熟諳,其中鋼琴為他所深愛,彈奏鋼琴是錢教授最感愉悅之事。錢學森的夫人是著名的歌唱家,在中央音樂學院任聲樂教授。錢學森、蔣英伉儷各自在科學與藝術領域的傑出貢獻,深受世人仰慕崇敬,被稱為科學與藝術完美的結合。

1999年蔣英教授執教40周年,中央音樂學院專門舉辦《藝術與科學》研討會以示祝賀。錢老在書面發言中說:「蔣英在聲樂表演及教學領域耕耘,而我則在火箭衛星的研製發射方面工作——她在藝術,我在科技。但我在這里特別要向同志們說明:蔣英對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示,這實際上是文藝對科學思維的啟示和開拓!在我對一件工作遇到困難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往往是蔣英的歌聲使我豁然開朗,得到啟示。這就是藝術對科技的促進作用。至於反過來,科技對藝術的促進作用,那是明顯的——如電影、電視等。總之,在紀念蔣英教授執教40周年之際,我錢學森要強調的一點,就是文藝與科技的相互作用。」

現代科學的飛速發展對音樂藝術產生巨大的影響。在作曲上,電子計算機成了神通廣大的作曲家。音響的材料遠遠超出傳統7個音或12個音的范圍。例如運用光電轉化技術可以把各種自然波移植到音樂領域中來,地震波、電磁波、宇宙射線,可見光譜直至人體的心腦電波都可成為電子音樂作曲家製作音樂的聲源材料。計算機還能製作DNA音樂,將不同的DNA分子鍵同音階7個音聯系起來,就可使DNA數據樂譜化。這就是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哪裡有數,哪裡就有美」這一古老論斷的現代音樂實踐,使枯燥的DNA數據注入情感因素並獲得富有音響和節奏的美感。到目前為止,計算機作曲已開辟出傳統音樂所沒有的生命音樂、太空音樂、宇宙音樂等理性化的音樂,還有表現人和大自然情感交融的動物世界音樂、環保音樂等,表達出科學和人類情感相互溝通的信息。在演奏上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能像真人那樣面對樂譜手腳並用的機器人電子琴演奏家,一曲終了,還會禮貌地徵求聽眾的意見:「我彈得如意嗎?」90年代「無人演奏」鋼琴也相繼問世。

原先科學探索大自然,而藝術則探索人的心靈,如今藝術越來越科學化,科學越來越藝術化,古希臘時代阿里安德妮向相反方向射出的兩支箭最終相交了,科學和音樂的融合是21世紀發展的大趨勢。

Ⅱ 聲樂家蔣英教授 錢學森夫人蔣英 簡介 資料 檔案

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教育家和享譽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歐洲古典藝術歌曲權威」,著名鋼琴家和歌唱家,專門唱最深刻的德國古典藝術歌曲,音域寬廣優美。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和蔣左梅夫婦的三女,武俠小說大師金庸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中國航天之父」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夫人。兒子錢永剛、女兒錢永真。

蔣英自幼喜好音樂,1936年隨父游歐洲,旅行意奧諸國,1937年進入德國柏林音樂大學研習,1941年畢業,隨後獲柏林德國大戲院之聘,數度演唱,並與德國留音片公司「德律風根」商訂出版唱片十年之合同,但這時候德歐戰爭已發生,蔣英乃赴瑞士繼續研究「音學」。

1943年瑞士「魯辰」萬國音樂年會上,蔣英參加匈牙利高音名師依隆娜·德瑞高所主辦的各國女高音比賽,名列第一,為東亞獲勝之第一人。其後兩年,蔣英均被邀請參加演唱,甚獲歐洲名家之贊賞。1944年畢業於瑞士路山音樂學院。1947年5月31日,蔣英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行歸國後第一次演唱會,由鋼琴名家馬果斯基教授伴奏,成績甚佳。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7年起點美國。1955年回國。長年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歷任聲樂系教研室主任、歌劇系副主任、教授。蓍有《西歐聲樂藝術發展史》,合譯有《肖邦傳》、《舒曼傳》等。

蔣英對科技事業、科學工作者的艱辛十分關心和理解,她曾以巨大的熱情,不顧連續幾個月的勞累,參與組織、指導一台大型音樂會——《星光燦爛》,歌唱航天人,獻給航天人。

蔣英陪同錢學森從美國歸來後,先在中央歌劇院從事歌唱事業,經常去外地巡迴演出,並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受到各地群眾的崇敬和熱烈歡迎。就在她想充分施展自己精湛的演唱才華時,忽然有一天,劇院領導告訴她說:錢學森承擔著國家重要的科學研究任務,長時期地在外地工作。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蔣英必須要放下自己喜愛的演唱事業。開始時,蔣英不理解領導的談話,而有些情緒;而當她明白:這是周恩來總理的意見時,蔣英的心豁然開朗起來——總理如此關心自己的家庭,我還有什麼可說的。於是,蔣英從歌劇院調到了中央音樂學院,長期從事教學工作,一干就是40餘年。

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的教職員工都被下放到各地,接受生產、勞動教育,蔣英也滿懷熱情地准備下去。軍代表卻告訴她:為了配合和支持錢學森的科研工作,你就不必下地方了。蔣英這時候又犯傻了:為什麼大家能去,我就不能去呢?軍代表告訴她,這是周總理的指示。蔣英終於明白了:總理百忙之中,還如此關心一個普通科技工作者的家庭生活,她必須服從呀。蔣英留在學院,做起了「保姆」:為孩子們洗衣、上課,只要需要,她什麼都去做。

1999年7月,中央音樂學院在北京隆重舉辦「藝術與科學——紀念蔣英教授執教40周年學術研討會」,以及由蔣英的學生參加演出的音樂會等。

在中央音樂學院教學45年之久的蔣英,一對一地親手培養了26個學生,其中近一半都在國際音樂舞台上取得過驕人的成績,姜詠、傅海靜、祝愛蘭、多吉次仁、楊光、趙登營等都是國際樂壇上聲名顯赫的歌唱家。他們為祖國爭光的同時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藝術教育的水平。蔣英說,中國的聲樂教育雖然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距離,但是基礎非常扎實,有了扎實的基礎,再加上天賦和後天的努力,當然能夠成就人才。作為歌唱家,蔣英創造過輝煌,作為教育家,蔣英又為世界輸送了中國的驕傲。

2012年2月5日11時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92歲。

Ⅲ 蔣英的個人生活

2009年9月5日,「桃李滿天下·音禮答恩師」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舉行。這是學生們獻給90歲蔣英的祝壽音樂會。著名女聲樂教育家蔣英,在更多的時候被介紹為「錢學森夫人」。言及蔣英與錢學森的愛情,不能不從他們的父輩談起。
蔣、錢兩家是世交。蔣英的父親蔣百里是我國近代著名的軍事戰略家和軍事教育家。早年,蔣百里與同窗錢均夫(錢學森的父親)志趣相投,成為莫逆之友。蔣百里與日本夫人左梅生有5個女兒,錢均夫與妻子章蘭娟生下獨子錢學森。錢均夫夫婦希望有個女兒,見蔣百里的三女兒蔣英長得漂亮,天真活潑,便懇求蔣百里夫婦將此女過繼給他們。
3歲那年,蔣英從蔣家過繼到錢家。當年,蔣、錢兩家請了親朋好友,辦了幾桌酒席,然後蔣英便和從小帶她的奶媽一起住到了錢家。當時,蔣英改名「錢學英」。在蔣、錢兩家的一次聚會中,錢學森和蔣英當著他們的父母,唱起了《燕雙飛》,唱得那樣自然、和諧,四位大人都高興地笑了。錢學森和蔣英更沒想到,兒時的一曲《燕雙飛》,竟然成為他們日後結為伉儷的預言,也成了他們偕行萬里的真實寫照。
晚年的蔣英回憶起那段經歷時說:「過了一段時間,我爸爸媽媽醒悟過來了,更加捨不得我,跟錢家說想把老三要回來。再說,我自己在他們家也覺得悶,我們家多熱鬧哇!學森媽媽答應放我回去,但得做個『交易』:你們這個老三,長大了,是我乾女兒,將來得給我當兒媳婦。後來,我管學森父母叫乾爹、干媽,管錢學森叫乾哥。我讀中學時,他來看我,跟同學介紹,是我乾哥,我還覺得挺別扭。那時我已是大姑娘了,記得給他彈過琴。後來,他去美國,我去德國,來往就斷了。」
1935年,時年23歲的錢學森出國前夕,蔣英隨父母到錢家去看望他。這天,蔣英為錢學森彈奏了莫扎特的D大調奏鳴曲,錢學森聽得如痴如醉。她還送給錢學森一本唐詩,錢學森把它當作珍貴的禮物放在藤條提箱里,帶到了美國。
1936年底,蔣百里奉派出訪歐美各國考察軍事,蔣英和母親、五妹蔣和同往,蔣百里安排喜歡音樂的蔣英、蔣和留居德國柏林學習。
1946年,蔣英結束了在歐洲長達10年的求學生涯,回到了祖國。1947年5月31日,在上海蘭心大劇院舉辦的個人演唱會成為她留學歸來的匯報表演。演出轟動了整個上海,報界評論,「她卓越的歌唱藝術」使人們看到「中國一樣有優越的藝術天才,良好的資質和聰穎頭腦」。這一年,蔣英邂逅了同樣學成歸來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錢學森。
「當時他媽問我家人:小三有朋友了嗎?我家的人說,小三朋友多著呢!其實我那時候根本沒有對象,追我的人倒是不少,我一個都沒看上。那時候,他父親每周都送些杭州小吃來,錢學森也常來我們家玩。好多人讓我們給他介紹女朋友,我和妹妹真給他介紹了一個。他坐在中間,不好意思看我們給他介紹的姑娘。可是,他看我倒挺大方,我感覺有些不對勁。後來,他老來我們家,說是來看望蔣伯母……後來,他說,你跟我去美國吧!我說,為什麼要跟你去美國?咱們還是再相互了解一下,先通通信吧!他反反復復老是那一句話:『不行,現在就走。』沒說兩句,我就『投降』了。那時,我從心裡佩服他,他才36歲就是正教授了,很多人都很敬仰他,我當時認為有學問的人就是好人。」因為兩家曾為世交,兩人也曾經青梅竹馬,蔣英和錢學森在1947年夏見面一個禮拜之後,便在上海喜結良緣。
回國後的這些年裡,每當蔣英登台演出,或指揮學生畢業演出時,她總喜歡請錢學森去聽、去看、去評論。錢學森也竭力把所認識的科技人員請來欣賞,大家同樂。有時錢學森工作忙,蔣英就親自錄制下來,放給他聽。如果有好的交響樂隊演奏會,蔣英也總是拉錢學森一起去聽,把這位科學家、「火箭迷」帶到音樂藝術的海洋里。錢學森對文學藝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所著的《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出版時,正是蔣英擬定的英譯名。
在偉大科學家的背後,蔣英是琴瑟相和的妻子,而在另一個屬於她的聲樂世界裡,她又是主角。
蔣英與錢學森的結合,堪稱藝術和科學的完美聯姻:一位從事藝術,一位獻身科學;看似隔行隔山,卻相互促進。在蔣英執教40周年研討會上,88歲的錢學森寫了書面發言,讓女兒代為宣讀。他這樣寫道:「在我對一件工作遇到困難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往往是蔣英的歌聲使我豁然開朗,得到啟示……」
錢家的客廳,一架鋼琴佔去四分之一的面積。盡管有好幾次遷居到「部長樓」的機會,他們卻主動放棄了,住在紅磚樓里近半個世紀。人們的印象中,錢學森總是穿「解放軍的綠褲子」,藍色或灰色上裝;蔣英也衣著簡朴。他們和許多家庭的老人一樣,有時要把兒女淘汰的衣服「揀著穿」。房間里無處不在的是書櫃。
錢學森晚年獲得了很多獎,他曾詼諧地對蔣英說:「錢歸你,獎(蔣)歸我。」
錢學森,一個劃時代的科學家,我們怎麼評價他都不為過。蔣英,「中國航天之父」的夫人,一位同樣卓越的聲樂學家、聲樂教育家。高山流水,相知相伴,蔣英在天堂會與愛侶錢學森繼續共同演繹和諧的科學與藝術二重奏。
錢學森和蔣英的婚姻被譽為科學與藝術結合的典範。1991年10月1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錢學森「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正是在這次隆重的授獎儀式上,錢學森滿懷深情地提到了愛人蔣英——「我們結婚已經44年了,這44年我們家庭生活是很幸福的。」;「正是她給我介紹了這些音樂藝術,這些藝術里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於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得我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或者說,正因為我受到這些藝術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夠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夠更寬一點、活一點。」
感情生活
錢學森生於1911年,蔣英生於1919年,兩人相差8歲。錢學森的父親錢均甫與蔣英的父親蔣百里早年是密友,後同赴日本求學。錢均甫日後成為著名教育家,而蔣百里日後成為著名軍事學家。錢學森是家中的獨子,他父母十分盼望有個女兒。而蔣家有五個女兒(蔣英排行老三),錢家見蔣英長得漂亮,天真活潑,就懇求蔣家將她過繼給他們。這得到了蔣家的應允,於是蔣英過繼到錢家,一度改名為錢學英。由此,錢學森和蔣英一度以兄妹相稱。
1935年,時年24歲的錢學森出國前夕,蔣英隨父母到錢家去看望他。這時蔣英16歲,亭亭玉立。比她大8歲的錢學森已是成熟的男子漢,他很喜歡這個愛說愛笑的小妹妹,曾經親昵地對蔣英說:「你的笑聲特美,你能保持下來嗎?」蔣英調皮地反問道:「為什麼?」錢學森坦誠地說:「因為,沒有什麼比快活和清純更可貴的了。」這天,蔣英特別高興,為錢學森彈奏了莫扎特的D大調奏鳴曲,錢學森聽得如痴如醉。她還送給錢學森一本唐詩,錢學森把它當作珍貴的禮物帶到了美國。
隨後,蔣英也前往德國學鋼琴,後則轉到比利時學習演唱,並在1946年回國,還舉辦了自己的演唱會。1947年,錢學森回國,重提婚事,兩人心有靈犀,在上海喜結良緣,之後共赴美國波士頓市。
在美國期間,蔣英英語一時還未過關,錢學森就抽空教她,還不時用英語說一些俏皮話,逗得蔣英大笑。誰都不會想到,大科學家錢學森還燒得一手好菜。蔣英對上門拜訪的朋友說:「我們家錢學森是大師傅,我只能給他打打下手。」錢學森則開玩笑說:「蔣英是我家的童養媳。」
1950年8月,正當錢學森一家正准備離開美國之際,美國政府竟以莫須有的罪名扣留了他們,長達5年之久。在這段灰暗的日子,錢學森吹竹笛,蔣英彈吉他,兩人共同以音樂來排解內心的寂寞與煩悶。夫妻二人患難與共,她說:「你的決定是正確的,我永遠伴隨在你的身邊!」
錢學森回國後,被譽為共和國的「航天之父」,獲得至今唯一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的榮譽稱號。蔣英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是權威教授、著名音樂教育家。62年風雨過去了,兩人用一生的愛堅守對彼此的承諾。

Ⅳ 錢學森妻子蔣英女士,在音樂界有多大的成就呢

如果讓作者來評價近兩百年來誰對我國的貢獻最大,膚淺的筆者覺得非錢學森錢老莫屬。1萬個人心中有1萬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觀點不同,至少筆者眼裡,錢老的貢獻目前為止無人可以超越。無論從人品還是從事業,無論從民族氣節還是愛國情懷,錢老都是我們的楷模。他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和光明前途,冒著生命危險回到祖國的懷抱,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我國從此在世界上有了說硬話的資本。他的貢獻已經超越了時間和歷史,將被永遠地載入史冊。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無限支持他的女人。今天我們就談一談錢老的妻子蔣英同志。


艱難困阻

回國後的蔣英,由於丈夫錢學森的特殊工作,一度兩人要長期分離。蔣英同志自己,不但要照顧兩個孩子,還要教書育人,體現自己的價值。在那個時候,條件有多艱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查一下資料。不但如此,為了響應號召,蔣英還差點下放到廣大農村去進行再教育。在總理的特殊照顧下,蔣英才沒有向其他人一樣回歸到廣袤的田野里去。作為一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和女聲樂教育家,蔣英同志為我國歌唱事業培育了大批人才。在我們熟知的老一代音樂家裡,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查一查有多少出自蔣英同志的門下。用桃李滿天下這個詞來形容蔣英同志的教育成果,毫不誇張。在中央音樂學院,蔣英一呆就是45年,在這45年裡,她親手為我國音樂事業培養了多少精英人才?數也數不清楚。比如著名的音樂家祝愛蘭、姜詠、傅海靜、楊光……哪一個拿出來都是響當當的人物。這就是偉大女性蔣英為我國做出的實實在在的貢獻。

Ⅳ 科學家錢學森夫人

科學家錢學森夫人是蔣英。
蔣英:1919年9月7日出生,浙江海寧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女聲樂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蔣百里的三女兒,錢學森夫人。2012年2月5日上午,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92歲。

Ⅵ 錢學森的老婆是誰

錢學森的妻子是蔣英。

1、蔣英(1919.9.7~2012.02.05),浙江海寧人,女聲樂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教研室主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女聲樂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蔣百里的三女兒,錢學森夫人。2012年2月5日上午11時,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93歲。

2、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教育家和享譽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歐洲古典藝術歌曲權威」,著名鋼琴家和歌唱家,專門唱最深刻的德國古典藝術歌曲,音域寬廣優美。

3、自幼喜好音樂,1936年隨父游歐洲,旅行意奧諸國,1937年進入德國柏林音樂大學研習,1941年畢業,隨後獲柏林德國大戲院之聘,數度演唱,並與德國留音片公司「德律風根」商訂出版唱片十年之合同,但這時候德歐戰爭已發生,蔣英乃赴瑞士繼續研究「音學」。

(6)錢學森夫人蔣英教授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錢學森的主要成就

1、兩彈一星

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

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

2、應用力學

錢學森在力學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工作。他在空氣動力學方面取得很多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提出了跨聲速流動相似律,並與卡門一起,最早提出高超聲速流的概念,為飛機在早期克服熱障、聲障,提供了理論依據, 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3、物理力學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並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

Ⅶ 錢學森的夫人真的也是國之棟梁嗎

必須是啊,蔣英自己也分出色,她是中國女聲樂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出身顯赫,自己也很有能力,她自己的領域成就也不小。

Ⅷ 錢學森的夫人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能讓錢老如此愛她

傾國傾城,這是對一個女子外貌最高的贊譽,美的驚心動魄,令世間黯然失色,她們是上蒼遺落在人間的瑰寶,在民國時期便有一位這樣的女子,她高貴中帶著溫柔,典雅中又不失才華,即便老了也風韻猶存,時光沒有不僅沒有腐蝕掉她的容顏,反而讓她更有內涵。她便是錢學森的夫人——蔣英。

愛情不需要那麼多的花言巧語,也不必轟轟烈烈、也不需山盟海誓,一個女子要的不過是丈夫的陪伴、呵護、不離不棄,婚姻需要兩個人共同經營,如果只有一個人一味的付出,而另一個人不聞不問的話,遲早會走向破裂。只要有了另一個人的陪伴,不管前方是刀山還是火海,都無所畏懼,因為你知道自己始終有一面最堅實的後盾。

Ⅸ 蔣英這個女人是如何在錢學森最艱難的時候撐起一片天的

中國有句老話,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一個關系和諧,夫妻之間互幫互助,互相鼓勵的家庭,必定是一個幸福的家庭,正所謂家和才能萬事興。妻子是家庭之中十分重要的角色,賢妻旺三代,蠢妻毀三代,能娶到一個好妻子,是一個男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事。錢學森是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為中國所做的貢獻有目共睹,在其取得的巨大成就背後,有一個溫柔婉約的女子——蔣英。

到了晚年,夫妻二人的生活依然富有情調,過得十分充實。2009年,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2012年2月5日11時,蔣英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92歲。兩人用一生的愛,堅守對彼此的承諾。如果愛情有美好的模樣,一定是他們的樣子。

Ⅹ 錢學森夫人蔣英

蔣英(1919.9.7~2012.02.05),浙江海寧人,女聲樂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教研室主任。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女聲樂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蔣百里的三女兒,錢學森夫人。2012年2月5日上午11時,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93歲。

閱讀全文

與錢學森夫人蔣英教授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瓶充電線和插座連接方法 瀏覽:721
薏米紅豆代餐餅的食用方法 瀏覽:330
重慶偏癱自我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593
老公幫小孩吸奶有什麼方法 瀏覽:247
電流導入儀使用方法 瀏覽:496
提拔領導的正確方法 瀏覽:628
成本核算方法應用研究 瀏覽:686
博美犬減肥方法技巧有哪些 瀏覽:496
用什麼方法去老年斑 瀏覽:598
魚輪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646
大月份懷孕母牛肚脹治療方法 瀏覽:849
測量盡量準的方法 瀏覽:199
研究課題具體研究方法 瀏覽:149
電腦電源串聯的方法 瀏覽:785
肛瘺治療有什麼新方法 瀏覽:436
水培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瀏覽:669
如何選擇測氡儀產品的辨別方法 瀏覽:150
如何治療頸椎病有哪些方法治 瀏覽:866
教資的教學方法 瀏覽:412
安全監控與檢測濕度檢測方法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