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千分尺的教學方法

千分尺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7 11:30:22

⑴ 一個新手如何看懂千分尺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用的千分尺,學名叫螺旋測微器,它是依據螺旋放大的原理製成的,即螺桿在螺母中旋轉一周,螺桿便沿著旋轉軸線方向前進或後退一個螺距的距離。因此,沿軸線方向移動的微小距離,就能用圓周上的讀數表示出來。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最常見的游標千分尺。
標准機械外徑千分尺
各部位的名稱以及主要部件
標准機械千分尺測量原理
心軸轉一圈的距離p(p=0.5mm),被微分筒(刻度)分成50等分,從而得到1個刻度的讀數為0.01mm。
標准機械千分尺的測量原理計
標准機械千分尺刻度的讀法
當基線對正之後,我們可以通過基線的位置來確定尺寸最後一位。
數顯外徑千分尺
數顯外徑千分尺測量原理
解析度為0.001mm,心軸轉一圈的距離0.5mm 通過感測器(轉子,定子)分割成500分,0.5mm÷500=0.001mm。
數顯千分尺的測量原理
除以上兩種常見的千分尺外,還有一種便是下面這種帶計數器的外徑千分尺。
千分尺的測力裝置
千分尺的測力裝置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件之一,合理的使用可以提高千分尺的壽命,提高測量精度。
千分尺產品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既然介紹了千分尺的基本構造和讀數方法,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千分尺產品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和千分尺的維護和保養了。
1. 仔細檢查類型、測量范圍、精度和其他規格,為您的用途選擇合適的型號。
2. 測量前,千分尺和工件放置在室溫下足夠長的時間,使其溫度均衡。
3. 讀取微分筒刻線時直視基準線。如果從某個角度看刻度線,由於視覺誤差將不會讀取線的正確位置。
4. 測量前調整起點(零),採用不起毛的紙去拭擦測砧和測微螺桿的測量面。
5. 作為日常保養的一部分,擦去環境周圍和測量面上的任何灰塵、碎屑和其他碎片。此外,用干布仔細拭擦任何污漬和指紋。
6. 正確使用測力裝置,以便在正確的測力下進行測量。
7. 當將千分尺安裝到千分尺的台架時,台架應該固定夾緊在千分尺邊框的中心。但不要夾得太緊。
8. 注意千分尺不要摔落或碰撞任何東西。不要過度用力旋轉千分尺測微螺桿。如果感覺意外誤操作

⑵ 鉗工量具使用方法

鉗工常用量具與工具帶測深桿的游標卡尺;銼刀;可調節式鋸弓;手錘;角尺;普通劃規;台虎鉗;劃線盤;開口扳手(雙頭);開口扳手(單頭);活動扳手;方形整體扳手;六方形整體扳手;內六角扳手;鋼尺;卡規。刀具的切削定義銼齒的切削角度;鋸齒的切削角度;刮刀頭部形狀和角度;平面刮刀;鏨削切削角度;車削;銑削;鑽削;刨削;外圓磨削;平面磨削。劃線步聚實例平面劃線;以兩個互相垂直的平面(或線)為基準;以兩條中心秒年2為基準;以一個平面和一條中心線為基準;劃中心線與底面及頂面線;劃底面加工線;劃線樣板。在v形架中劃圓柱體中心線。鋸、銼、鏨基本條件不同加工表面用的銼刀(板銼、方銼、三角銼、圓銼、半圓銼、菱形銼、刀口銼);扁鏨;尖鏨;油槽鏨;尖鏨的應用(鏨槽);尖鏨的應用(分割曲線形板料);油槽鏨的應用;鋸割的應用;扁鏨的應用(鏨削平面)。鑽、擴、鍃、鉸麻花鑽;擴孔;鍃圓柱埋頭孔;鍃圓柱埋頭孔;鍃孔口凸台平面;整體式圓柱鉸刀(手用)整體式圓柱絞刀(機用);可調節手鉸刀;成套錐鉸刀(粗鉸刀);成套錐鉸刀(精鉸刀);螺旋槽鉸刀。攻絲、套絲與刮、研磨普通鉸杠(固定式);普通鉸杠(活絡式);丁字鉸杠(固定式);粗柄機用或手用絲錐;細柄機用或手用絲錐;短柄螺母絲錐;長柄螺母絲錐;圓板牙;圓板牙架;三角刮刀;柳葉刮刀;蛇頭刮刀;校準平板;角度角尺;研磨環;固定式光滑研磨棒;固定式帶槽研磨棒;可調節式研磨棒。矯正、彎曲與繞彈簧用扭轉法矯直條料;用板手初步板直;螺旋壓力工具矯直軸類零件;矯直角鋼外翹方法;用抽條抽平薄板料;常見的幾種彎形形式(彎整圓形、彎直角形、彎任意角度);彎多角形工件順序;彎管工具;手工繞彈簧方法。鉚接、焊接與粘接鉚釘的種類;搭接連接(兩塊平板);搭接連接(一塊板折邊);對接連接(單蓋板式);對接連接(雙蓋板式);角接連接(單角鋼式);角接連接(雙角鋼式);膠接接頭典型結構(板件接頭、圓柱形接頭、錐形及盲孔接頭、角接頭);焊接接頭的基本類型(角接接頭、對接接頭、搭接接頭、T形接頭)。減速器裝配方法減速器的結構;箱體與各有關零件配裝;錐齒輪組件;減速器零件配鍵預裝示意聯軸器與離合器及軸承安裝剖分式滑動軸承;圓錐滾子軸承游隙的調整;圓錐孔軸承的安裝;推力球軸承的裝配和調整;用壓力法安裝圓柱孔軸承;凸緣式聯軸器的裝配;滑塊聯軸器;牙嵌離合器;圓錐摩擦離合器。

⑶ 千分尺維修過還准嗎

1) 千分尺固定套管軸向移動不便。

以0~25mm千分尺為例,常見的零位校準方法是將尺架上的固定砧座與測微螺桿觸頭分別擦拭乾凈並合攏,觀察微分筒上的零位線是否與固定套管上的縱向刻線共線,同時微分筒的邊緣還要與固定套管上的零位線重合,如有誤差可使用專用扳手插入固定套管上的小孔中讓固定套管作微量旋轉調整,使微分筒上的零位線與固定套管上的縱向刻線共線,達到校準的目的。但筆者在平時的實習教學中發現,部分千分尺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固定套筒由於頻繁的調整零位使固定套筒與尺架之間的簧片磨損或部分簧片彈性不足造成固定套筒做軸向移動,此時微分筒的邊緣與固定套管上的零位線之間會有大小不等的間距,也就是說微分筒的邊緣與固定套管上的零位線不重合,有時還會和縱向刻線下方的半毫米線重合。這個間距如果對於技術熟練同時又相對固定使用此量具的工人來說一般不會出現誤讀現象,但對於處在初學階段、辨析能力不是很強、量具又不相對固定使用的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會出現誤讀尺寸現象。我國的大部分量具製造廠在千分尺中配給的大多是如圖1的b、c 所示的扳手,分析這兩種扳手的結構特點,它只能使固定套管做單向的圓周運動,不能讓固定套管做軸向移動以消除固定套管上的零位線之間的間距。如果要消除這個間距,需要把微分筒組件拆除,用鉗子墊上布對固定套管進行微量軸向移動,並且移動量很不容易控制,操作不當還可能對固定套管產生傷害。

2) 半圓形結構的調整扳手可以解決固定套管軸向移動問題。

在一次購買量具時發現成都量刃具廠出產的千分尺中配給的是如圖1(a) 所示的扳手。分析其結構特點,扳手調整零位的一端呈半圓形,插入固定套管小孔的凸起部分位於扳手的中心位置,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於它能使固定套管做雙向的圓周運動,在做圓周運動時,操作者同時還可以讓固定套管做微量的軸向移動( 如圖2所示) 。這樣扳手在不調整位置的情況下就可以根據千分尺誤差情況,完成固定套管的雙向圓周運動和軸向移動,較圖1(b) 、(c) 的勾頭設計調整范圍更廣且更加方便。為了讓所有不同廠家的千分尺( 實際測量固定套管直徑成量為、哈量為、桂量為) 都能夠使用這種結構的扳手,可以用銼刀將扳手的半圓形開口增大。

⑷ 千分尺的使用視頻

游標卡尺
http://v.ku6.com/show/lj3QRIWZSrC2sXtj.html

http://www.56.com/u90/v_NDY4NDk0MzE.html

⑸ 要知道一個物體的長度可以用什麼來量

刻度尺。

刻度尺是以長度單位為標准作刻度記號,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為1mm,一般規格的學生量程為10cm、15cm、20cm 。

刻度尺測量長度是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測量儀器正確讀數的基礎。

(5)千分尺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刻度尺使用前應該三看:

(1)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損,如已磨損則應重選一個刻度值作為測量的起點。

(2)其次看刻度尺的測量范圍(即量程)。原則上測長度要求一次測量,如果測量范圍小於實際長度,勢必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則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3)最後應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長度值不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確程度,而且還涉及到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應從實際測量要求出發兼顧選擇。

刻度尺的誤差

(1)誤差產生的原因來自於測量儀器的准確程度、實驗原理的局限性、環境與人為的客觀因素等。因此,任何測量中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2)只能努力設法減小誤差,不可能消除誤差。

(3)減小誤差的途徑:選用准確度較高的測量儀器,改進實驗方法,熟練實驗技能等。在一般實驗中,減小誤差的有效途徑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這種方法對偶然誤差的減小有效)。

⑹ 千分尺和游標卡尺的使用方法

游標卡尺verniercalliper

定義:帶有測量卡爪並用游標讀數的通用量尺。

是一種測量長度、內外徑、深度的量具。游標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動的游標兩部分構成。主尺一般以毫米為單位,而游標上則有10、20或50個分格。游標卡尺的主尺和游標上有兩副活動量爪,分別是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內測量爪通常用來測量內徑,外測量爪通常用來測量長度和外徑。

L=對准前刻度+游標上第n條刻度線與尺身的刻度線對齊*(乘以)分度值

千分尺

首先檢查零位線是否准確,測量時需把工件被測量面擦乾凈,測量時在測微螺桿快靠近被測物體時應停止使用旋鈕,而改用微調旋鈕,避免產生過大的壓力。讀數時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線是否已經露出。首先旋出測微螺桿,並使小砧和測微螺桿的面正好接觸待測長度的兩端,那麼測微螺桿向右移動的距離就是所測的長度。這個距離的整毫米數由固定刻度上讀出,小數部分則由可動刻度讀出。可動刻度盤上每格0.01mm,千分位估讀。

⑺ 螺漩測微器的使用方法

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是一種精密的測量量具,下面將對螺旋測微器的原理、結構以及使用方法等內容進行講解。
什麼是螺旋測微器?
螺旋測微器又稱千分尺(micrometer)、螺旋測微儀、分厘卡,是比游標卡尺更精密的測量長度的工具,用它測長度可以准確到0.01mm,測量范圍為幾個厘米。
螺旋測微器工作原理
螺旋測微器是依據螺旋放大的原理製成的,即螺桿在螺母中旋轉一周,螺桿便沿著旋轉軸線方向前進或後退一個螺距的距離。因此,沿軸線方向移動的微小距離,就能用圓周上的讀數表示出來。
螺旋測微器的精密螺紋的螺距是0.5mm,可動刻度有50個等分刻度,可動刻度旋轉一周,測微螺桿可前進或後退0.5mm,因此旋轉每個小分度,相當於測微螺桿前進或後退這0.5/50=0.01mm。可見,可動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以螺旋測微器可准確到0.01mm。由於還能再估讀一位,可讀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
螺旋測微器的使用方法
我們經常幫客戶用螺旋測微器連接我們的數據採集儀進行高效率的測量時,我們經常指導客戶在做螺旋測微器時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使用前應先檢查零點:
緩緩轉動微調旋鈕D′,使測桿(F)和測砧(A)接觸,到棘輪發出聲音為止,此時可動尺(活動套筒)上的零刻線應當和固定套筒上的基準線(長橫線)對正,否則有零誤差。
2)左手持尺架(C),右手轉動粗調旋鈕D使測桿F與測砧A間距稍大於被測物,放入被測物,轉動保護旋鈕D′到夾住被測物,直到棘輪發出聲音為止,撥動固定旋鈕G使測桿固定後讀數。
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方法
1、先讀固定刻度
2、再讀半刻度,若半刻度線已露出,記作 0.5mm;若半刻度線未露出,記作 0.0mm;
3、再讀可動刻度(注意估讀)。記作 n×0.01mm;
4、最終讀數結果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動刻度
由於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結果精確到以mm為單位千分位,故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
螺旋測微器的注意事項
•測量時,注意要在測微螺桿快靠近被測物體時應停止使用旋鈕,而改用微調旋鈕,避免產生過大的壓力,既可使測量結果精確,又能保護螺旋測微器。
•在讀數時,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線是否已經露出。
•讀數時,千分位有一位估讀數字,不能隨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點正好與可動刻度的某一刻度線對齊,千分位上也應讀取為「0」。
•當小砧和測微螺桿並攏時,可動刻度的零點與固定刻度的零點不相重合,將出現零誤差,應加以修正,即在最後測長度的讀數上去掉零誤差的數值。

⑻ 千分尺怎麼讀數,求詳細教學。謝謝。

①測量前應首先檢查砧台和測量軸的端面(卡口)在接觸時的初讀數值是正值、負值或是零。


②讀取末讀數。


③求實際讀數L:實際長度L = 末讀數- 初讀數。

⑼ 內徑千分卡如何使用

內徑千分尺用於內尺寸精密測量(分單體式和接桿) 1 正確測量方法 1)內徑千分尺在測量及其使用時,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桿與其測微頭連接,依次順接到測量觸頭,以減少連接後的軸線彎曲。 2)測量時應看測微頭固定和松開時的變化量。 3)在日常生產中,用內徑尺測量孔時,將其測量觸頭測量面支撐在被測表面上,調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側的測量面在孔的徑向截面內擺動,找出最小尺寸。然後擰緊固定螺釘取出並讀數,也有不擰緊螺釘直接讀數的。這樣就存在著姿態測量問題。姿態測量:即測量時與使用時的一致性。例如:測量 75~600/0.01mm的內徑尺時,接長桿與測微頭連接後尺寸大於 125 mm 時。其擰緊與不擰緊固定螺釘時讀數值相差 0.008 mm 既為姿態測量誤差。 4)內徑千分尺測量時支承位置要正確。接長後的大尺寸內徑尺重力變形,涉及到直線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誤差。其剛度的大小,具體可反映在「自然撓度」上。理論和實驗結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狀所決定的剛度對支承後的重力變形影響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狀的內徑尺其長度 L 雖相同,當支承在(2/9)L 處時,都能使內徑尺的實測值誤差符合要求。但支承點稍有不同,其直線度變化值就較大。所以在國家標准中將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離位置時的直線度變化值稱為「自然撓度」。為保證剛性,在我國國家標准中規定了內徑尺的支承點要在(2/9)L 處和在離端面 200 mm 處,即測量時變化量最小。並將內徑尺每轉 90°檢測一次,其示值誤差均不應超過要求。

閱讀全文

與千分尺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錠鑒定方法及圖片 瀏覽:819
白醋加小蘇打洗衣服方法如何 瀏覽:575
汽車防火液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13
空心鐵棒連接方法 瀏覽:670
跳虱怎麼殺除最快方法 瀏覽:841
承兌票貼息計算方法 瀏覽:523
避免電腦被盜文件備份方法 瀏覽:916
合金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11
gps測量面積方法 瀏覽:475
cad圓分6等分的正確方法 瀏覽:387
電腦快速健的使用方法墊子 瀏覽:857
電影鏡頭拍攝技巧與方法 瀏覽:432
蜂膠的食用方法是什麼 瀏覽:351
口腔潰瘍最快解決方法用慶大黴素 瀏覽:519
幼兒常用的繪畫方法 瀏覽:57
廁所4080的牆磚怎麼方法 瀏覽:465
就業人員工資計算方法 瀏覽:214
毛筆寫字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7
vivo手機遠程協助使用方法 瀏覽:782
二次脊柱腫瘤最好的治療方法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