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草原這篇課文教學方法

草原這篇課文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6 11:59:47

⑴ 《草原》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主要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中心是表現蒙漢人民的友好情誼,歌頌各民族的團結。作者以寫草原之美襯托蒙族人民的心靈之美,民族團結的精神之美。同時,也寫出了草原的獨特的風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獨特的風俗,獨特的民族氣質——熱情豪爽。作者描寫了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遠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靜態美和蒙族人民歡迎客人的熱烈歡騰場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⑵ 課文《草原》的輔導資料誰知道

草原》這一課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出發,我力圖做到「加強預習,長文短講,強化訓練,大量閱讀」。

把課前預習、課外閱讀納入每一篇課文的教學之中,把預習作為講讀的基礎,把講讀作為預習的深入,把課外閱讀作為講讀的延伸。盡力使之有機結合。在一般情況下,我都這樣安排課時:第一課時預習指導課;第二課時讀議課;第三課時練習和課外閱讀課。

預習指導課是在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較強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不再把諸如查字典解決生字詞、分段、概括段意等做為預習重點,而是把這些做為一種習慣來要求。預習課是把下一節講讀課中要解決的重點、難點交給學生。讀議課是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長文短講。這節課仍以學生為主體。

下面,著重談談《草原》講讀課的教學特點。

一、以文章總結句為核心,設置教學步驟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一句是文章的結句,也是文章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的濃縮。因此,在教學開始,我便引導學生抓住總結句,理清脈絡,感知中心;進而圍繞總結句,理解中心;最後回歸總結句,深化中心。使教學思路與作者思路相吻合,教學重點突出。

二、創設情境,使學生領略草原的美景

《草原》第一段寫景,作者文筆清麗,感情真摯。要想使學生領略草原美景,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但這些句子較難理解,是學習文章的難點。因此,教學時,我突出地抓住了寫景的總句「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一碧千里」易懂,但整句話連在一起,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就先讓學生理解什麼是「茫茫」,什麼是「並不茫茫」,並重點理解「而」這個轉折連詞的作用。進而使學生體會到草原不僅僅是「一碧千里」,遼闊而碧綠的,而且景物清晰,沒有空曠荒涼的感覺。

⑶ 誰有《草原》的教案《草原》怎麼分段段意是什麼主要內容是什麼

《草原》語文教案(第九冊)

一、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2課時)
二、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理解重點句.
2、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歷事情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4、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麗,她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必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重點句子.
四、教學方法:讀書自悟、悟中體情.
五、學生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掛圖、錄音機、投影、幻燈.
七、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課文前兩段,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目標完成過程.
1、揭題:
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有寬廣無邊的草原,景色優美,牛羊成群.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3、引讀課文,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
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樣的?
4、理清脈胳,討論分段:
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可分成幾段?段意是什麼?
5、復習檢查.請同學們根據課後習題1的提示,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課文寫了初到草原看到了草原的美麗景色;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人民從幾十里外來迎接客人.)
6、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問難.
7、教師點撥,突破重、難點.
(1)學習第一段.
聽師范讀 邊聽邊在腦海申勾勒畫面.
自由讀、思考.
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哪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一特點?
(這一段寫作者初次見到的草原景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小組討論,老師點撥:
一碧千里:一望無際全是碧綠的草原.
茫茫:檬隴的樣子.盡管一望無際,但遠處仍是那樣清清楚楚,沒有模糊的感覺.
"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點,那麼作者是怎樣寫具體的呢?看圖,默讀這一段,畫出有關語句,小組交流細細體會.
教師適時點撥:
a、在這一段申作者運用非常貼切的打比方的句子來寫具體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作者用 "無邊的綠毯綉上白色的大花"比喻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演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作者用 "『用綠色喧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比喻草原上小丘線條的柔美.
b、作者用詞准確,語句生動、形象、優美.比較句子,讀一讀,、說說哪一句寫得好,好在哪裡?
再讀第一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述的.
(2)學習第二段.
A、自由讀第二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這一段主要寫了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從 "灑脫"一詞體會到草原的"一碧千里"."河"字後面加了感嘆號,說明河在草原上的重要,有了河,才能有牲口,才會有人家……)
B、初人草原和接近公社時景色有什麼不同?畫出有關語句,集申交流 (初人草原,看出草原遼闊、寂靜.從 "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都……"和"初入草原,聽不見……也看不見……"接近公社時:看到了小河、牛羊、馬群聽見了鞭響.
C、出示投影片:看圖,讀句子,說說從哪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什麼? 分組討論,教師點撥.
(從 "遠處"一詞看出,草原人民從很遠的地方來迎接客人,體會到牧區人民情深誼長."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看出主人們穿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揮動馬鞭,馬跑得飛快,體會到主人迎客心切;小丘的頂部成半圓形,因為馬隊是從小丘上過來的,所以遠看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熱鬧的場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靜.)
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8、布置作業: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三、四、五段.
2、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二)目標完成過程. ;
1、復習檢查.(指名背誦第一段)
2、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
說說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用"--"線標出、交流.
(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兩個 "再"."總是熱乎乎地握著"中的"總是",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中的"很多……都是……"體會到主客雙方的感情熱烈、深厚.)
(2)指導朗讀這一段.
(注意:重音讀畫線的詞語,表達主客雙方激動的心情.)
3、學習第四段:
a、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如b、進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好茶,擺上了好豆腐,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他們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風味食品來款待我們.這充分表現了蒙漢兩族人民親如一家.b、主客互相敬酒,齊聲歌唱,體現了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c、找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像畫面.、學習第五段:齊讀最後一段,談談你的感想.
(三)總結、擴展.
1、總結全文,歸納中心.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民族團結的精神.
2、圍繞重點;學習表述.
(1)找出描寫草原美景的部分和敘述蒙古族同胞熱情待窯的部分讀一讀.
思考:作者是怎樣寫草原上的景美,人更親的?
(2)小結:這篇課文既有草原靜態美景的描寫又有熱情迎客的動人場面,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3)片斷練習:《校園一角》.
(要求:運用《草原》的寫法,突出描寫校園一角的特點.)
▲ 教學小結:
同學們,草原真的是美極了.請同學們想像一下,本文描寫的是老舍先生幾十年前去訪問內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麼樣的呢?你能想一想,說一說嗎?

⑷ 關於草原的教學設計

《草原》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繫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學習難點
聯系課文,說說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准備
1.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語演唱)。
2.下載草原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圖片,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課前交流:你去過草原嗎?談談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贊美草原的詩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將學生帶入草原高遠遼闊的境界。
3.出示課題,感情讀題。
4.教師導言:今天,我們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進內蒙古大草原,去領略那美麗的風光,去感受那獨特的民族風情。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通讀課文,注意把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請教同學。思考:草原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你能否用一個字,概括出草原給你、給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並板書:
┌風光美
美│
└人情美
三、朗讀品析,感受草原風光美
1.簡介作者:作為著名小說家、戲劇家,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風光展現出來呢?現在,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這一段文字,可謂描繪草原美景的經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讀。
3.學生自由練讀。
4.句子感悟:這段文字非常優美,讀著讀著,讓人彷彿置身於遼闊的大草原之中。說說你覺得哪些語句寫得美?(重點指導)
「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1)詞語比較:「空氣是那麼(清鮮、清新),天空是那麼(明朗、晴朗)。」
①圖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藍天碧野,體會「清鮮」「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讀,讀出 「清鮮」「明朗」的草原的高遠遼闊的意境。
(2)如果此時你就置身於草原之中,你會怎麼做?
想像:作者會高歌一曲什麼?誰願意上來高歌一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1)出示圖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說一些四個字的表示「綠」的詞語來?
(鬱郁蔥蔥、蒼翠欲滴……借機理解「翠色慾流」意思。)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1)演示「綠色渲染」 「墨線勾勒」。
(2)圖片展示,感情朗讀,體會「柔美」的感覺。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請你學著這樣的說法,用上「既……又……既……又」說一句話。
「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1)句子比較:
①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②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通過句子比較,引導學生體會這一句看似寫駿馬和大牛的,實際上是寫作者自己的感受,因為作者被草原的美麗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圍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樣的心情。
(2)不同的心情對周圍環境會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5.有感情朗讀:從天到地,從小丘到羊群,到駿馬、大牛,草原的無限樂趣令人愉快,令人驚嘆,令人回味無窮。讓我們一起仔細品味、用心賞讀吧。
6.熟讀成誦:多麼優美的景色,多麼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把這一切永遠印記在腦海之中吧,請同學們練習背誦第一段。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2.將課文第一自然段背誦下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重溫「風光美」
1.出示課題。
2.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欣賞草原風光(圖片滾動)。
3.引導在圖片欣賞中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入草原」,感受「灑脫」之美
導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還是草原……」
出示:「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指名讀,說說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重點理解「灑脫」:
(1)可換成什麼詞?(自由、無拘無束……)
(2)從哪些語句看出「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
(3)感受灑脫:沒有紅燈綠燈的障礙,沒有行人車輛的擁堵,卻有一路翠色慾流,盡收眼底,卻有那忽飛忽落的小鳥相伴,這是令多少人嚮往的呀!
(4)表現灑脫:你能否讀出這種灑脫的感覺來。
三、深讀悟情,感受「人情美」
1.導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車的灑脫,令人嚮往;而草原的民族風情,更是令人難忘。讓我們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會會蒙古同胞。
2.自由讀課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草原人民的特點,你想用什麼?(熱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據學生回答,提煉板書:迎接 相見 款待 聯歡 話別
4.咱們試試看,在它們前面加上一些詞,是不是會讓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滾燙的心呢?
(1)課件出示詞語: 激情 盛情 盡情 深情 熱情
(2)你能否認真讀讀課文,讀完後,與小組的同學一起想想,把這些詞語加在哪個詞的前面最合適。
5.交流小結:熱情迎接 激情相見 盛情款待 盡情聯歡 深情話別
熱情迎接:
(1)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這份熱情?
(2)出示課件(理解「襟飄帶舞」──師講述:看,熱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著節日的盛裝,騎著駿馬,從幾十里外飛奔前來迎接遠方的客人,那五彩繽紛的蒙古族服裝隨風飄動,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3)草原人民撲面而來的熱情令人感動,你能否讀出草原人的熱情?
(4)指名讀──齊讀(光是一個或是幾個人的熱情還不足以體現)。
激情相見:
(1)你能否想像當時的相見是怎樣的情形──學生即興表演,教師隨機采訪:剛才你們說了些什麼?你聽得懂蒙古族語嗎,如果你聽不懂,你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嗎?
(2)感情朗讀,讀出激動、興奮之情。
盛情款待:
(1)主人們拿出些什麼款待遠方的來客?
(2)除了吃的、喝的,還不忘以歌助興,賓主無拘無束,其樂融融。
(3)有感情地朗讀。
盡情聯歡:
(1)出示課件:聯歡的項目有些什麼呢?
(2)說明: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愛的傳統項目,是能騎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與美的展示。
深情話別:
出示課件:背景為夕陽西下的草原,難舍難分的離別音樂(蒙語演唱的《蒙古人》)響起。
師導:夕陽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終有分別的時刻,此時的賓主雙方站在蒙古包外,望著那一望無際的草原,耳邊,悠揚的馬頭琴聲、質朴高亢的蒙古民歌還在回響;嘴裡,噴香的奶茶、鮮美的羊肉,回味無窮;腦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強烈的蒙古舞蹈依然迴旋不已。手握著手,那樣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捨,難舍難分(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捨不得離別的成語)。
這正是──(課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此時,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說什麼?
此時,你就是漢族兄弟,你想說什麼?
6.「熱情迎接、激情相見、盛情款待、盡情聯歡、深情話別」,這一切是那樣美好,是那樣和諧,人們總希望美好的瞬間能永遠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隨行的記者,你最想拍下哪一個精彩的瞬間?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2.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五、配樂朗讀全文。
板書:

⑸ 六年級課文草原全文

六年級課文草原全文如下: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了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客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麼親熱,一點兒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這時候,鄂溫克姑娘們戴著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點兒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飯後,小夥子們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們也舞的舞,唱的唱,並且要騎一騎蒙古馬。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是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文章出自老舍先生的《內蒙風光》,表達了作者對草原的喜愛之情和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5)草原這篇課文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一、作者簡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二、作者影響

1、文化影響

老舍致力於文學的普及和曲藝的改造,是民間曲藝改革的一位先驅者。

在中國現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個能夠身體力行地將文學與曲藝進行結合,長時間地關注曲藝發展,並且在新中國成立後親自參與了曲藝,尤其是主要曲種(相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作家。

2、政治影響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組織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並擔任常務理事兼總務部主任,負責領導日常會務,對外代表「文協」,老舍在擔任總務部主任期間團結了全國的抗戰文人,使這一時期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文藝界團結得最好的時期之一。

3、文學獎項

為紀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勵創作優秀的文藝作品,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了老舍文學獎,該獎項主要獎勵北京籍作者的創作和在京出版和發表的優秀作品,每兩至三年評選一次。

⑹ 老舍《草原》簡介、段落劃分、課文講解

1.課文簡說。

這篇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朴、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並通過這些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本文層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歡的情形。作者移步換景,由景及人,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詩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課文寫景語言優美,善於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同時又不失純朴簡練,生動感人。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描寫自然風光還是主客相見、聯歡、惜別,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本文作為「走進西部」的第一篇課文,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贊頌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表達上的一些特點,並積累語言;三是走進西部,通過這一篇課文的學習,引發學生對西部了解的慾望,激起對西部探討的興趣。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隨著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教學難點一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表達方法;二是通過學習此文,引起認識西部,了解西部的興趣。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綠。「千里」指草原的范圍遼闊無邊。「一」是「全」和「都」的意思。總起來是說整個草原全是碧綠碧綠望不到邊的青草。這句話寫出草原遼闊、碧綠的特點。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裡都是綠的,但不因空曠而顯得蒼茫。這句話也是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渲染」「勾勒」均是繪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塗抹畫面,以取得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勾畫出輪廓。「翠色慾流」是指青草鮮嫩,顏色青翠,似在流動,富有生機。老舍將草原擬為一幅揮毫潑灑的寫意畫,突出了草原的遼闊碧綠,小丘線條的柔美,整個草原猶如巨幅中國畫那樣讓人賞心悅目。置身於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會驚嘆、並產生舒服之感,因此,既願久立欣賞,又想吟誦詩篇。

③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回味」,細細地回憶,品味。這里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風光如詩如畫,有著無限樂趣,因此連靜立的牛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這種擬人的寫法構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增強了草原風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身著節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鮮艷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將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這句詩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麼捨得馬上就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涯,邊際。天涯,天邊,大地與天空相接的地方。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同時給讀者以回味的餘地。從迎客、聯歡到話別,處處洋溢著「蒙漢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舉目皆是詩情畫意,所以才讓人流連不已,難分難舍。

(2)對詞語的理解。

境界:事物所到達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氣清鮮,一碧千里,翠色慾流的那種如詩如畫的情境。

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遼闊平坦,在開車時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必擔心有什麼危險。

迂迴:迴旋,盤繞。文中指河像帶子,彎彎曲曲的樣子。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度顯得不自然。

⑺ 《草原》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預習指導課)

一、介紹寫作背景和草原風土人情。

向學生提供有關反映草原風光和草原民俗的圖片和讀物。其目的是:①為突破難點,理解課文作準備。②培養學生使用參考書的能力。

二、范讀課文。

三、自學字詞,重點理解下面詞語:

回味、灑脫、迂迴、襟飄帶舞、拘束、羞澀、會心

四、出示預習提綱

內容如下(教師巡視指導):

1.自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2.認真讀課文,按「寫景」、「敘事」給課文分兩部分。並按課後揭示,概括第二部分各自然段的段意。

3.結合上下文,試著理解課後2題中的句子,為下節課突破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做准備。

五、課上交流。

學生交流預習情況,自由發言。

1.說說在預習過程中,遇到什麼疑難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2.經過努力,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

第二課時(講讀課)

一、抓住總結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理清脈絡,把握整體。

(一)板書課題。

(二)教師啟發,引讀,並板書總結句。

(三)按照「寫景」、「敘事」的寫作方法給課文分成兩大部分。

二、在預習的基礎上,圍繞總結句,逐段讀議,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讓學生把預習所得充分表達出來,使學生享受到自學成功的快樂,從而培養學生自學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老師給以恰當的引導點撥,使學生的認識得以完善、深化,達到正確認識事物的目的。

學習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一)指名朗讀第一段,要求學生按照寫草原景色和寫作者感受把全段分成兩層。

(二)圍繞「天涯碧草」這一特點,設計如下思考題,引導學生逐層讀議。

1.草原的天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作者看後產生了什麼樣的心情?

2.天底下草原的景色給作者總的印象是什麼?找出有關句子,談談自己的理解。

3.找出具體寫「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的句子,談談這種景色怎麼美麗?

出示草原的風光圖片,指導學生看圖欣賞。使學生頭腦中建立的形象更加完善,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完整性和正確理解語言的能力。同時,通過教師形象的描繪,把學生帶到草原如詩如畫的境界中,為下一步理解作者的感受作了鋪墊。

(三)在這種境界中,作者產生了什麼樣的感受?你是怎樣理解的。這個思考題的設計有一定的難度,這個難度體現在不能直接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而要進行獨立思考,思考的依據又離不開課文的詞句。這樣,學生要讀懂這句話就要完成一個相對完整的認識過程,不但要讀,還要聯繫上下文想、說。體現了「語言—思維—語言」的學習過程。

(四)創設情境,豐富想像。

學生邊聽樂曲伴奏下的有感情朗讀,邊看圖,邊想像,使學生頭腦中浮現出富於詩情的畫面。

(五)小結寫法。 (抓住景物特點,展開豐富想像,運用恰當比喻。)

學習第二部分。

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雖然難理解的句子較少,但草原人民特有的風土人情學生較生疏,所以教學時應從整體入手,先理清文脈,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住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把草原人民特有的歡迎客人的方式作為理解重點,從而使學生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認識作者是怎樣寫出人物特點的。

(一)理清脈絡。(據課後提示,概括第二部分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二)讀議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1.指名朗讀,給第二自然段分成兩層,並說出層意。

2.讀議第一層,作者又進一步寫出了草原的什麼特點?(遼闊、寂靜)

3.學習第二層。

(1)出示文中插圖的幻燈片,圖文對照,說說草原人民是怎樣迎客的?表現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重點理解比喻句,抓住表現「遠迎、急切、盛裝、人多」的詞語,學生談理解,教師適當點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認識草原人民「熱情好客」的特點)

(2)作者是怎樣寫出草原人民「熱情好客」的特點? (通過寫草原人民特有的迎客方式來表現的。)

(三)按要求自學三、四、五自然段。

1.自學提示:

①默讀課文。

②「相見」、「款待」、「聯歡」的場面是怎樣的?

③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思想感情。

2.交流自學所得。

「相見」一段重點理解「也不知是誰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民族團結互助」。

「款待」一段重點理解「誰都有禮貌……不拘束」;「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會心微笑」。

(四)回到結句,總觀全文,深化整體。

教師利用板書和學生一起,從文章的主要內容、中心和寫作特點以及本課重點訓練項目三個面總結全文。

第三課時(練習課)(略)

自評:

《草原》這一課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出發,我力圖做到「加強預習,長文短講,強化訓練,大量閱讀」。

把課前預習、課外閱讀納入每一篇課文的教學之中,把預習作為講讀的基礎,把講讀作為預習的深入,把課外閱讀作為講讀的延伸。盡力使之有機結合。在一般情況下,我都這樣安排課時:第一課時預習指導課;第二課時讀議課;第三課時練習和課外閱讀課。

預習指導課是在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較強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不再把諸如查字典解決生字詞、分段、概括段意等做為預習重點,而是把這些做為一種習慣來要求。預習課是把下一節講讀課中要解決的重點、難點交給學生。讀議課是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長文短講。這節課仍以學生為主體。

下面,著重談談《草原》講讀課的教學特點。

一、以文章總結句為核心,設置教學步驟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一句是文章的結句,也是文章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的濃縮。因此,在教學開始,我便引導學生抓住總結句,理清脈絡,感知中心;進而圍繞總結句,理解中心;最後回歸總結句,深化中心。使教學思路與作者思路相吻合,教學重點突出。

二、創設情境,使學生領略草原的美景

《草原》第一段寫景,作者文筆清麗,感情真摯。要想使學生領略草原美景,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但這些句子較難理解,是學習文章的難點。因此,教學時,我突出地抓住了寫景的總句「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一碧千里」易懂,但整句話連在一起,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就先讓學生理解什麼是「茫茫」,什麼是「並不茫茫」,並重點理解「而」這個轉折連詞的作用。進而使學生體會到草原不僅僅是「一碧千里」,遼闊而碧綠的,而且景物清晰,沒有空曠荒涼的感覺。

下面的三個句子具體寫了草原美景。最難理解的是第三句。教學時,我先讓學生了解這句話寫了什麼,再讓學生體會為什麼比成中國畫。(「渲染」、「勾勒」是繪畫用語。預習時,學生已掌握)並重點理解學生預習時提出的不懂的句子,如:「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的景色怎樣?「欲流」與「流入」是否矛盾?使學生不僅理解了句子,而且感受到草原的美麗。

但這只是理解了單個的句子,學生的頭腦中還不能形成整體畫面。於是,我出示幻燈片,讓學生邊看圖,邊聽老師描繪,使學生頭腦中建立了草原美景的立體畫面,把學生帶到如詩如畫的草原美景中。同時,為理解作者的感受作了鋪墊。然後,我用「就在這樣的境界中,作者的感受油然而升」一句把兩層聯系起來,使學生的感情與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為草原美景所陶醉。在此基礎上,學生再欣賞配樂朗讀,把學生帶入這種境界之中,達到感情的升華。

三、根據教材特點,恰當取捨,突出重點訓練項目

《草原》第二部分,主要記敘了作者訪問的經過,是教學的重點。雖然文字淺顯,但草原人民特有的風土人情學生比較生疏,所以理解的重點也應放在這兒。(本課是最後一個單元的講讀課文,沒有設重點訓練項目,而是要求有針對性地復習前面的訓練重點,所以這里確定復習抓人物特點,以加深理解。)

教學「迎客」、「相見」、「款待」、「聯歡」這四個場面時,我並沒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重點讀議「迎客」一段,通過對場面的分析,對比喻句的理解來把握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起個領路的作用。下面三段由學生根據思考題自學,交流自學所得,老師給以點撥。

四、引導學生理解兩大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

文章寫景、敘事兩部分是有其內在聯系的。作者是第一次來到大草原。草原的美景和熱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都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要把這些記錄下來告訴讀者:是美麗的草原養育了淳樸熱情的草原各族人民,也只有在新中國草原人民才這樣歡暢,使大草原充滿了勃勃的生機,一改舊日那「天蒼蒼、野茫茫」的凄涼蕭索之狀。今日,遠道而來的漢族客人是來訪問他們的,怎能不讓他們歡欣鼓舞呢?

這兩部分間的關系我是准備在總結全文之前揭示出來的,但預習時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我就把這個問題交給學生,課上相機引導,使學生自己弄懂了兩部分間的關系,達到了預期目的。

第三課時是練習和課外閱讀課。內容主要包括練習和課外閱讀。練習內容圍繞授課的教學重點設計安排,使學生在課上學到的知識和方法在練習中得到鞏固,形成能力,然後在課外閱讀中去運用。課外閱讀也是圍繞授課重點來安排,但所選的篇目不局限於一、二篇,而是盡量多地提供既反映課重點又各具特色的文章給學生。此時,老師的作用在於督促學生無論選擇哪一篇文章,一旦選定就要認真地讀完,並指導學生把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之中,培養認真讀書的習慣。

⑻ 草原的教案

http://www.js3000.cn/article/search.asp?act=Topic&classid=&keyword=%B2%DD%D4%AD&btn=+%CB%D1%CB%F7+
有很多呀!哪個是你想要的
本次搜索共找到約 50 條相關記錄,教案搜索結果如下

1、 《草原上的鷹》教學設計之一
一、教學目標 1、知道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朋友,人們從鷹的活動中能得到不少信息。 2、能認真聽錄音,按提供的要點記住錄音的主要內容,能選用提供的詞語說說錄音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過程 ...
類別: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9

2、 《草原上的鷹》教學設計之三
教學目的 1.要求學生能藉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草原上的鷹和人們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它能夠幫助人們了解天氣的變化,能夠幫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難。 ...
類別: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9

3、 《草原上的鷹》教學設計之四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會讀「旋、逝、塵、拳、雹、劈、卷、遼、闊、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風翻卷、沙塵滾滾、劈頭蓋臉」等詞語。 2、理解2、3兩段,知道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做些什麼事。 ...
類別: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9

4、 《草原上的鷹》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讀通課文,會讀「旋、逝、塵、拳、雹、劈、卷、遼、闊、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風翻卷、沙塵滾滾、劈頭蓋臉」等詞語。2、理解2、3兩段,知道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做些什麼事。3、體會草原上...
類別: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9

5、 《草原》教學設計
《草原》教學設計(網友來稿)吳華芳一、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出現的生字生詞,並能正確讀寫運用。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
類別: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9

6、 草原的早晨
草原的早晨[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的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
類別:一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7

7、 5.草原上的鷹
草原上的鷹一、教學目標1、知道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朋友,人們從鷹的活動中能得到不少信息。2、能認真聽錄音,按提供的要點記住錄音的主要內容,能選用提供的詞語說說錄音的主要內容。二、教學過程(一)、揭示課...
類別:二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5

8、 《草原上的鷹》教學設計之二
一.教學要求: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草原上的鷹能預報天氣的變化,能幫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難,從而知道鷹和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 3.學寫生字:...
類別:二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5

9、 《樹林和草原》學習方案設計
《樹林和草原》學習方案設計《樹林和草原》學習方案設計福鼎十七中七年級語文備課組【學習方案設計綜述】本方案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充分挖掘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潛力,力求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還...
類別:七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0、 錫林格勒大草原
錫林格勒大草原授課教師肖潔班級三(2)科目語文授課類型講讀課題9錫林郭勒大草原知識要點1認讀本課生字。2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的神奇而美麗。3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1、 錫林郭勒大草原
錫林郭勒大草原教學內容16錫林郭勒大草原第2課時教學目標1、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的神奇而美麗的景象。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3、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2、 《草原》教案設計(二)
《草原》教案設計(二)【教學目的要求】 一、通過對文章中語言文字的講讀分析,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使學生了解蒙漢民族團結的深厚情意,培養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在理解課文...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3、 [圖文] 《草原》教案設計(一)
《草原》教案設計(一)【教學目的】認識草原特點,提高認識和審美能力,滲透民族團結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教學要求】 1.學會字詞,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草原特點。 2.提高認識能力和審美能力,滲透民族團...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4、 [圖文] 《草原》教案設計(三)
《草原》教案設計(三)【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那麼……那……」「既……又……」造句...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5、 草原
草原草原http://zgx.5188.org張廣祥主頁中華語文網溧陽市後六小學錢冬華一、教學要求: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概括小標題。二、...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6、 五單元教案 《草原》、《珍珠鳥》《零點降生的女孩》、《母愛》
五單元教案《草原》、《珍珠鳥》《零點降生的女孩》、《母愛》第五單元備課教學內容:本單元安排了2篇精讀課文《草原》、《珍珠鳥》;2篇略讀課文《零點降生的女孩》、《母愛》及練習五。體現課標思想:1、注重指...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7、 12 草原
12草原12草原第一課時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通過語...
類別:五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8、 12《草原》|人教版
12《草原》|人教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漢蒙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著重理解書後讀讀寫寫中的詞語。練慣用關聯詞...
類別:五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9、 《草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草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草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王麗萍 教養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體會描寫草原風景美、人情美的語句。 2、理解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
類別:五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20、 12《草原》
12《草原》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漢蒙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著重理解書後讀讀寫寫中的詞語。練慣用關聯詞語造句。...
類別:五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⑼ 蘇教版15課《草原》教學提綱

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初入草原和走了許久後景色有什麼不同?畫出有關語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讀句子,說說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什麼?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

分組討論,教師點撥。

4、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四、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說說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

2、指導朗讀第三段。

五、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

2、請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像畫面。

六、學習第五段

1、齊讀最後一段,談談你的感想。

2、反復朗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說說你的理解。

七、總結

總結全文: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民族團結的精神。

八、布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課文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訪問記。文章記敘了作者到內蒙古草原訪問時所看到的優美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漢族同胞的動人情景,反映了蒙漢兩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情厚誼。在初讀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線索。然後藉助錄音、錄像、圖片,結合對課文重點詞句的品味,逐段領略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教學的重點放在:1、讓學說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2、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2、具體體會課文中靜態、動態描寫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句子。

⑽ 五年級下語文學習方法指導叢書第一課草原

《草原》教學設計

《草原》是一篇集自然美和人情美於一體的記敘文,作者用極精煉極優美的語言,描繪出內蒙草原的奇麗景色,熱情歌頌了蒙漢同胞間的深情厚誼。全文激盪著美的旋律,閃爍著民族團結的光彩。同時,《草原》一文是第五組課文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是《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因此,本課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產生自己的見解,創設情境,讓學生領悟文章中精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熱愛草原和蒙古同胞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積累優美的語言。
教學安排:第一課時: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草原美景一段,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3、提倡閱讀中有自己的見解
4、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愛草原的感情 5、感情朗讀課文,積累精美詞句
第二課時:1、以作者參觀訪問的過程為序理解課文內容
2、了解蒙古人民的民族風情,體會作者熱愛草原人民的思 想感情
3、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介紹草原,盡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進一步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
教學設計說明:
一、強調整體性
心理學中東西方思維方式的比較研究結果表明,人們的思維方式與其民族文化積淀息息相關。西方人的思維方式重實證,以線性思維方式見長,而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重直覺和感悟,以整體性思維方式見長。因此,我比較重視讓自己的教學設計切合這一實際,在三個層面上體現整體性特徵:一是把本冊教材中的寫景文章作為一個整體,用帶領學生旅遊的方式串在一起;二是學習《草原》一文時,設計初讀課文,整體感受知,把課文作為一個整體來知覺;三是微觀層面上,在突破教學難點時,發揮整體性思維的優勢,如「小丘」這部份內容的教學。 二、重視情感性
文章不是無情物。要把文章教好,引導學生學好,教師必須做到「未成曲調先有情」。在教學中,我盡量做到把「引情——激情——融情」落到實處,使學生的感情脈搏和作者的感情脈搏一齊律動,受到課文思想感情的感染,並伴隨著情感體驗學習課文的語言。因此,導入課文時,我利用媒體引情,利用范讀,以及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來激情,寫贊美草原的詩句,學生感情的朗讀,使學生之情與作者之情融為一體。 三、體現主體性

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全面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重要原則。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這一點。比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階段,充分讓學生說自己喜歡草原的什麼,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閱讀理解和感受,學生想贊美什麼就讀什麼等等,無不以尊重學生為前提。 附資料: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 空氣清鮮真舒服 清亮河水長又長 白雲下面羊兒跑 天空明朗視線好 河面映出七彩光
炊煙裊裊升上天 矯健雄鷹自由飛 牛羊安靜吃青草 小河緩緩流遠方 鳥兒歡快在歌唱 小馬蹦跳做游戲
小丘美如畫 駿馬大牛靜立不動 草原似無邊綠毯 羊群白似雪 回味草原無限樂趣 羊群像朵朵白花
馬壯牛兒肥
牧民樂悠悠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
白雲下面羊兒跑 要是你想來草原 快快去找旅行社
(編歌詞)師:你這詩是從哪兒來的——盜版的,不過用在這兒倒也很能表達你對草原的贊美之情。
請採納,謝謝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導學案
本周習慣養成: 大膽、大方、大聲展示 主備人: 使用人: 審核人: 學習小主人:
課題
1.草原
課時
第一課時

1.對學「自主學習」中第2、3、4、5題。 2.群學「自主學習」中第6題。

1.展示生字新詞,分析易錯字。(利用雙色筆板書在黑板) 2.展示重點段落的朗讀。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1.我會寫。
jū sù shuāi jiāo xuān rǎn cuì sè yù liú 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 ) 2.草原是著名作家( )寫的一篇散文,通過( )( )和( )的記敘和描寫,表現了草原秀美的景色和內蒙人民的熱情好客,最後,作者以( )的詩句,表達了自己熱愛草原,贊美草原人民的真摯情感。
課型
自主探究課 學習目標:
1.我能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我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我能理清文章結構,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重點) 時間預設:獨學10分 對學群學10分 展示15分 檢測5分
你在課前預習中完成了哪些內容?完成的請在題後打「√」,未完成的獨立完成哦!
1.我能大聲朗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課文。
2.我能在文中圈出生字,給生字注音、組詞,並分析易錯字音、字形。 3.我能正確讀寫下面詞語:
高歌、綠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麗、回味、灑脫、迂迴、疾馳、
馬蹄、禮貌、拘束、羞澀、摔跤、天涯、熱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慾流、 襟飄帶舞
★我最想用 這個詞說句話。
4.我能找出文中的近義詞、反義詞、多音字,並在文中做好標注。 5.我能理解「灑脫、.
迂迴、拘束」等詞語。 6.我能理清作者的寫作順序,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展示提升
達標檢測
合作交流 自主學習

小學五年級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導學案
本周習慣養成: 大膽、大方、大聲展示 主備人: 使用人: 審核人: 學習小主人:
課題
1.草原
課時
第二課時
3.我知道「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意思,還能體會它表達
的思想感情。

小組交流「自主學習」中的第1、2、3題。

各小組按分配的任務展示。

1.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2.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課型
展示提升課
學習目標:
1.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2. 我能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及風土人情,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重點)
3.我能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情感的方法。(難點)
時間預設:獨學10分 群學10分 展示15分 檢測5分
1. 讀課文,我能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還能找出文中優美的句子,讀一讀,並說說自己的體會。
2.讀課文,我能從文中的語句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風俗習慣,以及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

寫完了就ok了
http://wenku..com/view/299eb8186edb6f1aff001fb3.html

閱讀全文

與草原這篇課文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醋和姜祛斑的正確方法 瀏覽:372
銀錠鑒定方法及圖片 瀏覽:819
白醋加小蘇打洗衣服方法如何 瀏覽:575
汽車防火液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13
空心鐵棒連接方法 瀏覽:670
跳虱怎麼殺除最快方法 瀏覽:841
承兌票貼息計算方法 瀏覽:523
避免電腦被盜文件備份方法 瀏覽:916
合金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11
gps測量面積方法 瀏覽:475
cad圓分6等分的正確方法 瀏覽:387
電腦快速健的使用方法墊子 瀏覽:858
電影鏡頭拍攝技巧與方法 瀏覽:432
蜂膠的食用方法是什麼 瀏覽:351
口腔潰瘍最快解決方法用慶大黴素 瀏覽:519
幼兒常用的繪畫方法 瀏覽:57
廁所4080的牆磚怎麼方法 瀏覽:465
就業人員工資計算方法 瀏覽:214
毛筆寫字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7
vivo手機遠程協助使用方法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