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鹽鹼的改良效果
用鹽鹼地改良的華納國際高爾夫球場改良肥自1997年在全國推廣以來,已經肯定效果的8個專用配方:德州配方、天津配方、銀川配方、盤錦配方、蘭州配方、鹽城配方、聊城配方、東營配方。2003年不斷調整配方,推出第三代配方,特別是酸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H值5.5-6.0。改良肥可用於樹木、綠地、草坪的栽培(地面撒施)。 近幾年來,以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地區已成為全國經濟開發熱點地區,如何有效地綠化濱海鹽鹼地帶一直是個難題。天津劉園苗圃承建的天津市開發區凈水廠綠化工程,土壤全鹽量0.40%,土壤PH值8.5,屬濱海中度鹽鹼地。施用改良肥(天津配方)40噸,按1kg/m2施用,播黑麥與高羊茅混合草坪4萬平方米,一次成坪,草坪綠期延長18-20天。該工程在1996年天津市開發區綠化工程評比中獲第二名。 天津開發區綠源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規范中多年來用改良肥治理鹽鹼,先後完成翠享村小區綠化等工程,樹木成活率達到95%以上。 銀川科協嚴秀華在PH8.0的鹽鹼地種植新疆楊,每株施用改良肥(銀川配方)1kg,成活率比對照提高8.7%;每畝施用改良肥100kg,地徑粗生長比對照增加0.49cm,種植白蠟每株施用1kg,其生長高度和地徑分別比對照增加0.44cm和0.27cm。 德州華能電廠地處魯西北以氯化物、硫酸鹽為主的中度鹽鹼區,廠區綠地中36棵雪松因受鹽鹼危害枯枝、發黃瀕於死亡,每株僅用2kg改良肥(德州配方)撒於地表鬆土澆水,快速改良鹽鹼土壤,34株立竿見影「起死回生」。而且神奇般的抽出了嫩綠的新芽。 近幾年的實踐表明改良肥治理中度以下的鹽鹼土(含鹽量0.4%以下)較其他改鹼方法相比有快速治理的優勢。特別是當樹木、花卉、草坪因工期緊,來不及應用其他改鹼措施,用改良肥簡單易行。只要把改良肥撒於地表鬆土、澆水,土壤PH值能迅速下降,但含鹽量下降要持續幾個月才能見效。一般一次施用,1-2年內有效。胸徑5cm喬木每株0.5-1kg,特別是對綠地中較重的鹼斑可以「少量」間隔數天「多次」施用,才能有效。
㈡ 鹽鹼地如何改良
1、化學改良:
化學改良鹽鹼地的化學改良主要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學物質,以達到降低土壤pH、鹼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結構的目的。
主要的化學改良劑包括石膏、磷石膏、脫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等物質。大量的研究實踐證明,在重度鹽鹼地上,採用化學改良與其他改良措施相結合的方法,能取得極為顯著的改良效果。
2、物理改良
物理改良通過平整土地、客土、壓沙、鬆土、抬田等措施,破壞土壤毛細作用,阻斷鹽分向地表的進一步聚集。客土法工程量大,費用高,經濟成本不合算是制約其推廣應用的重要原因。
3、生物改良
生物改良鹽鹼土地貧瘠,土壤肥力差。因此在改造過程中,通過種植水田,種植耐鹽鹼作物,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是改善鹽鹼的重要措施。
4、水利工程改良
水利工程改良根據「水鹽運動」規律,通過地下滲管排鹽,結合溝渠,深井排水,達到防止返鹽的目的。
(2)鹼中含鹽分析方法的改進擴展閱讀
鹽鹼地的危害:
1、危害作物生長、阻礙農業生產的發展
土壤有機質含量相對降低。由於土壤鹽鹼化,抑制了土壤的生草化過程和土壤有機質的累積過程,因而土壤有機質含量相對降低,從而影響到土壤的理化性質。
2、土壤溶液直接毒害作物細胞
由於鹽鹼土溶液濃度高,滲透壓大,使作物吸收水份和吸收養分的能力降低,與此同時植物根系選擇性吸收營養離子能力也相應降低。
因此非營養離子大量進入體內,而營養離子吸收減少或吸收不上,從而打亂了體內正常的離子平衡,干擾了作物正常的新陳代謝機能,破壞蛋白質的合成與水解,引起氨和可溶性鹽類離子在體內的積聚,從而產生離子毒害,危及作物的生長發育,甚至死亡。
3、作物生長不良造成缺苗、減產、死亡
根據一般的統計,非鹽化土作物不缺苗、產量正常,輕鹽化土缺苗減少10-20%(平均15%),中鹽化土缺苗減產20-50%(平均35%),重鹽化土缺苗減產50-80%(平均65%),鹽土只能個別成活,無收成。
根據灌區鹽鹼化面耕地面積和現狀年作物種植比例,粗略估算農一師各灌區每年作物減產損失:棉花4400萬kg,約5億元,種植業因鹽鹼損失金額7億元,約佔全農業總產值的26%。
㈢ 檢驗純鹼中含有碳酸鹽的方法
被檢驗物質加入鹽酸,如果有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則判斷有三氧化碳離子,如果無氣體或者氣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無三氧化碳離子。
㈣ 如何檢驗純鹼中是否含有食鹽
取少量純鹼加水溶解,加硝酸至不再產生氣泡,加硝酸銀,如產生沉澱,證明有食鹽
㈤ 怎樣改良土壤鹽鹼度
方法一:水旱輪作,通過草莓和水稻輪作來吸收土壤中過剩的養分。並且,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可以間接達到灌水洗鹽的目的。在種植過程中,鹽分會跟著水走。根據「鹽隨水來,鹽隨水去」的規律,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層,使土壤中的鹽分充分溶解,再從排水溝把溶解的鹽分排走,從而降低土壤的含鹽量。而水稻在種植過程中會經常排水灌水,田間土壤持水量處於飽和狀態,鹽分溶於水中,隨著水稻田裡的排、灌行為,達到淋洗和排除鹽分的目的。
方法二:調理土壤,鹽鹼地可以通過增施微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等來改良。微生物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增加土壤的通氣、透水性能。而微生物菌劑則可以調節土壤養分平衡,將土壤中多餘的養分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轉化成作物能吸收的養分,從而平衡養分,減輕土壤肥料的沉積。而且微生物菌劑也有調節酸鹼度的作用,還可抑制土壤中病菌的滋生。
草莓種植的整個過程中,都可以沖施微生物菌劑,尤其是北方地區。建議根據土壤實際狀況施用,一般半個月沖施一次。
㈥ 鹽鹼地的治理的措施
1、適時耙地
耙地可疏鬆表土,截斷土壤毛細管水向地表輸送鹽分,起到防止返鹽的作用。耙地要適時,要淺春耕,搶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濕。
2、洗鹽
洗鹽就是把水灌到鹽鹼地里,使土壤鹽分溶解,通過下滲把表土層中的可溶性鹽鹼排到深層土中或淋洗出去,側滲入排水溝加以排除。
3、非化學手段防治
可以用鹽鹼地專用土壤調理劑「治鹼」對土壤進行有效改良,先將准備施用治鹼的土地深翻、耙平,然後將定量治鹼加水稀釋(稀釋倍數不限,以省時、省力為宜),均勻噴於地表後再灌水,並且防止跑水、串灌。
4、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
鹽鹼地一般有低溫、土瘦、結構差的特點。有機肥經微生物分解、轉化形成腐殖質,能提高土壤的緩沖能力,並可和碳酸鈉作用形成腐殖酸鈉,降低土壤鹼性。
5、平整土地
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勻下滲,提高降雨淋鹽和灌溉洗鹽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狀鹽漬化。 深耕深翻。鹽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況為地表層多,下層少,經過耕翻,可把表層土壤中鹽分翻扣到耕層下邊,把下層含鹽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
㈦ 中國鹽鹼地改良辦法有哪幾種
一、排水
對地勢低窪的鹽鹼地塊,通過挖排水溝,排出地面水可以帶走部分土壤鹽分。
二、灌水洗鹽
根據「鹽隨水來,鹽隨水去」的規律,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層,使土壤中的鹽分充分溶解,再從排水溝把溶解的鹽分排走,從而降低土壤的含鹽量。
三、種植水稻
在水源充足的鹽鹼地種水稻也是一項可以有效的改良措施。因為種植水稻後,一般田間要經常保持水層,土壤含水量處於飽和狀態,在相同的土壤含鹽量情況下,水田中的鹽分濃度較旱田低,因此,通過長時間淹灌和排水換水,土壤中的鹽分就可以被淋洗和排出。
四、增施有機肥或土壤調理劑金利
嘉美金利能增加土壤的有機質,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改良鹽鹼土的通氣、透水和養料狀況,能顯著調節土壤的酸鹼度到適宜作物生長的范圍。
五、深耕深松
對鹽鹼地深耕深松,加深耕層,能加速淋鹽,防止返鹽,增強保墒抗旱能力,改良土壤的養分狀況。深耕應注意不要把暗鹼翻到地表。
六、客土壓鹼
客土就是換土。客土能改善鹽鹼地的物理性質,有抑鹽、淋鹽、壓鹼和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使土壤含鹽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長的程度。俗話說:「砂壓鹼,賽金板」就是這個道理。
七、合理種植
在鹽鹼地上種植作物,要根據作物對鹽鹼、旱、澇的適應性能,因地種植,合理布局。充分發揮農業增產潛力。向日葵、谷類、甜菜、大麥等為耐鹽鹼性較強的作物,有較高的細胞滲透壓,在較高的鹽分溶液中也可以吸收足夠的水分,不致引起生理乾旱造成死亡。
(7)鹼中含鹽分析方法的改進擴展閱讀
鹽鹼地可以分為輕鹽鹼地、中度鹽鹼地和重鹽鹼地。輕鹽鹼地是指它的出苗率在70%—80%,它含鹽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鹽鹼地是指它的含鹽量超過千分之六,出苗率低於50%。
中度鹽鹼地(用pH值表示為:輕度鹽鹼地pH值為:7.1—8.5,中度鹽鹼地pH值為:8.5—9.5,重度鹽鹼地pH值為:9.5以上)。
我國鹽鹼土分布區是根據它的土壤類型和氣候條件變化決定的,分為濱海鹽漬區、黃淮海平原鹽漬區、荒漠及荒漠草原鹽漬區、草原鹽漬區四個大類型。
各種鹽鹼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實質主要是各種易溶性鹽類在地面作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從而使鹽分在集鹽地區的土壤表層逐漸積聚起來。
主要形成原因有:
1、氣候條件
在我國東北、西北、華北的乾旱、半乾旱地區,降水量小,蒸發量大,溶解在水中的鹽分容易在土壤表層積聚。
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鹽隨水滲到下層或流走,這就是「脫鹽」季節;春季地表水分蒸發強烈,地下水中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層,這是主要的「返鹽」季節。
東北、華北、半乾旱地區的鹽鹼土有明顯的「脫鹽」「返鹽」季節,而西北地區,由於降水量很少,土壤鹽分的季節性變化不明顯。
2、地理條件
地形部位高低對鹽鹼土的形成影響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運動,也就與鹽分的移動和積聚有密切關系,從大地形看,水溶性鹽隨水從高處向低處移動,在低窪地帶積聚。
鹽鹼土主要分布在內陸盆地、山間窪地和平坦排水不暢的平原區,如松遼平原。從小地形(局部范圍內)來看,土壤積鹽情況與大地形正相反,鹽分往往積聚在局部的小凸處。
3、土壤質地和地下水
質地粗細可影響土壤毛管水運動的速度與高度,一般來說,壤質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積鹽均慢些。
地下水影響土壤鹽鹼的關鍵問題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礦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礦化度大,容易積鹽。
㈧ 鹽鹼的鹽鹼改良
鹽鹼的快速改良 「園藝鹽鹼土改良肥」(以下簡稱改良肥)配方設計參照國內外資料,採用「鈉離子吸附劑」、土壤酸化劑、化學改良劑、腐植酸、生根素等10種原料製成。並含氮、磷、鉀和多種微量元素,有機改良劑與無機改良劑結合,速效與遲效相結合,最佳的NPK含量比例,利用酸鹼中的反應原理、離子交換原理、鹽類轉化原理,使鹽鹼土壤的理化形狀得到改善,降低PH值及含鹽量,提高土壤肥力,即能作基肥又能當追肥施用,集改鹼與培肥一身。 「鈉離子吸附劑」具有很強的交換能力,對鹽鹼土中的Na+、SO4-2、Cl-等有吸附能力,土壤施入改良肥後可以降低PH值和鹼化度,吸附銨離子和鉀離子並提高土壤離子的交換量,從而達到改土、脫鹽的目的,使土壤向有利於植物生長的方向發展,對於鹽鹼立地條件生長的植物1-2年有效。另外由於「鈉離子吸附劑」交換性能好,可用來提高陽離子交換能力,調整PH,交換捕捉土壤中有害金屬離子,降低土壤含鹽量,效果十分明顯,脫鹽率可達18.6-29.3%
改良技術
這項新技術主要是在鹽鹼地建排水工程,首先需在鹽鹼地上開建砂柱、盲溝、集水井等設置,使地下形成網溝系統。隨後利用雨水進行脫鹽,在濱海新區,經過一個雨季的脫鹽,鹽鹼度可從6%。降至3%。它改變了傳統客土回填、破壞耕地的施工方法,而是採用鹽土回填,就地改造,再進行施工綠化,可節約成本40%。
據測算,僅以中新天津生態城項目為例,採用傳統方法,如果8.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需換土50厘米厚,那麼至少需要65畝農田挖地100厘米厚才能滿足,這就意味著採用不換種植土的新技術,可使項目周邊65畝農田免受破壞。同時,該技術還可大量節約灌溉用水,充分利用天然降雨,節約水源30%以上。
㈨ 鹽鹼地的改良措施
鹽鹼土是鹽土和鹼土的總稱。鹽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鹽較高的鹽漬化土壤,土壤呈鹼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鹼土是指含碳酸鹽或重磷酸鹽的土壤,pH值較高,土壤呈鹼性,鹽鹼土的有機質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狀差,對作物有害的陰、陽離子多,作物不易促苗。鹽鹼土的施肥原則是以施有機肥料和高效復合肥為主,控制低濃度化肥的使用。有機肥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對土壤中的有害陰、陽離子起緩沖作用,有利於發根、促苗。高濃度復合肥無效成分少,殘留少,但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過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鹽漬化,施過化肥後應結合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濃度。
鹽鹼地的改良方法如下:
1、洗鹽。洗鹽就是把水灌到鹽鹼地里,使土壤鹽分溶解,通過下滲把表土層中的可溶性鹽鹼排到深層土中或淋洗出去,側滲入排水溝加以排除。
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勻下滲,提高降雨淋鹽和灌溉洗鹽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狀鹽漬化。 深耕深翻。鹽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況為地表層多,下層少,經過耕翻,可把表層土壤中鹽分翻扣到耕層下邊,把下層含鹽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鬆耕作層,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弱土壤水分蒸發,有效地控制土壤返鹽。鹽鹼地翻耕的時間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鹽較重的季節。秋季耕翻尤其有利於殺死病蟲卵,清除雜草,深埋根茬,加強有機質分解和遲效養分的釋放,所以值得提倡。
3、適時耙地。耙地可疏鬆表土,截斷土壤毛細管水向地表輸送鹽分,起到防止返鹽的作用。耙地要適時,要淺春耕,搶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濕。
4、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鹽鹼地一般有低溫、土瘦、結構差的特點。有機肥經微生物分解、轉化形成腐殖質,能提高土壤的緩沖能力,並可和碳酸鈉作用形成腐殖酸鈉,降低土壤鹼性。腐殖酸鈉還能刺激作物生長,增強抗鹽能力。腐殖質可以促進團粒結構形成,從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強,有利於鹽分淋洗,抑制返鹽。有機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機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鹼性,另一方面可加速養分分解,促進遲效養分轉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有機肥料是改良鹽鹼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此外,化肥對改良鹽鹼的作用也受到人們重視,化肥給土壤中增加氮磷鉀,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了作物的耐鹽力。施用化肥可以改變土壤鹽分組成,抑制鹽類對植物的不良影響。無機肥可增加作物產量,多出秸稈,擴大有機肥源,以無機促有機。 當然,鹽鹼地施用化肥時要避免施用鹼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氫銨、石灰氮、鈣鎂磷肥等,而應以中性和酸性肥料為好。硫酸鉀復合肥是微酸性肥料,適合在鹽鹼地上施用,且有改良鹽鹼地的良好作用。
5、非化學手段防治,可以用鹽鹼地專用土壤調理劑「治鹼」對土壤進行有效改良,第一、能促進土壤中金屬離子交換釋放出來,降低鹽分含量;第二、內含一種植物源提取酸性物質,能有效中和土壤中鹼性成分,並且對植物和土壤本身不產生任何傷害,符合未來綠色農業發展方向;第三、這種植物源酸性物質本身對植物病毒病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能有效防治植物苗期病害的發生。其具體使用方式簡介如下:
漫灌:先將准備施用治鹼的土地深翻、耙平,然後將定量治鹼加水稀釋(稀釋倍數不限,以省時、省力為宜),均勻噴於地表後再灌水,並且防止跑水、串灌。
滴灌:直接將治鹼加入施肥罐中隨水滴施。先滴清水3小時左右,再加入治鹼隨水滴施。
噴灌:有貯水池的,可以將治鹼加入其中;沒有貯水池的,可以將治鹼先噴於地表,再噴灌。噴灌的時間要適當延長,至少濕潤耕層30厘米以上,濕潤層越深越好。
施用時間:
棉花:冬灌或春灌時施用;滴灌時可以在滴出苗水時施用,增加出苗率,也可以在苗期隨水滴施,苗期施用時間越早越好;缺水地區可以穴施。
水稻:水稻育苗時,苗床噴施,促使苗齊、苗壯;插秧前後在水田中噴施,秧苗返青快,分櫱率大大提高,成熟期提前一周左右。
玉米、小麥、大豆等:播種前處理土壤,提高出苗率;苗期澆水時應用。
經濟林:樹苗栽植後,隨水穴施;樹苗生長期應用;花期或果實膨大期應用,可以增加產量,提高品質。
㈩ 鹽鹼地如何改良
1、化學改良:
化學改良鹽鹼地的化學改良主要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學物質,以達到降低土壤pH、鹼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結構的目的。
主要的化學改良劑包括石膏、磷石膏、脫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等物質。大量的研究實踐證明,在重度鹽鹼地上,採用化學改良與其他改良措施相結合的方法,能取得極為顯著的改良效果。
2、物理改良
物理改良通過平整土地、客土、壓沙、鬆土、抬田等措施,破壞土壤毛細作用,阻斷鹽分向地表的進一步聚集。客土法工程量大,費用高,經濟成本不合算是制約其推廣應用的重要原因。
3、生物改良
生物改良鹽鹼土地貧瘠,土壤肥力差。因此在改造過程中,通過種植水田,種植耐鹽鹼作物,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是改善鹽鹼的重要措施。
4、水利工程改良
水利工程改良根據「水鹽運動」規律,通過地下滲管排鹽,結合溝渠,深井排水,達到防止返鹽的目的。
(10)鹼中含鹽分析方法的改進擴展閱讀
鹽鹼土的形成原因
各種鹽鹼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實質主要是各種易溶性鹽類在地面作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從而使鹽分在集鹽地區的土壤表層逐漸積聚起來。影響鹽鹼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氣候條件
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鹽隨水滲到下層或流走,這就是「脫鹽」季節;春季地表水分蒸發強烈,地下水中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層,這是主要的「返鹽」季節。
2、耕作管理的不當
有些地方澆水時大水漫灌,或低窪地區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積鹽,使原來的好地變成了鹽鹼地。為防止次生鹽漬化,水利設施要排灌配套,嚴禁大水漫灌,灌水後要及時耕鋤。
3、土壤質地和地下水
質地粗細可影響土壤毛管水運動的速度與高度。地下水影響土壤鹽鹼的關鍵問題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礦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礦化度大,容易積鹽。
4、地理條件
地形部位高低對鹽鹼土的形成影響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運動,也就與鹽分的移動和積聚有密切關系,從大地形看,水溶性鹽隨水從高處向低處移動,在低窪地帶積聚。
5、河流和海水的影響
河流及渠道兩旁的土地,因河水側滲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積鹽。沿海地區因海水浸漬,可形成濱海鹽鹼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