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安全評估分析方法

安全評估分析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6 18:22:51

『壹』 安全常見的風險評估方法COPE是什麼

一、定性評估法。也稱經驗評估法,是按生產系統或生產工藝過程,對系統中存在的各種危險危害因素進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評估,得出定性評估結論的評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採用安全評估表,根據經驗將需要檢查評估的內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項列出,現場逐條對應評估。安全評估表內容還可根據項目危險程度,將評估項目內容劃分為安全否決項(不可控危險)和可控項(中等或可控危險)兩部分,存在否決項時,停止評估,向上一級管理層報告;不存在否決項時,對可控項進行賦值,得分不低於規定的臨界值,定性為具備安全建設條件;
可控項得分低於臨界值,停止作業,制定措施進行整改,整改完畢後再進行重新評估。
本方法適用於簡單系統、大型裝備,工作條件和環境相對穩定的區隊開工和崗位的評估。
二、專業評估法。是指集體檢查分析、專業綜合評估或兩者相結合的評估方式,依據現場條件、檢測結果、臨界指標,運用類比分析等方法,對系統運行環境、設備設施、工藝和人員技術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進行評估的方法。
本方法適用於復雜的系統、工藝、裝置以及「四新」試驗應用等方面的評估。
三、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法。是通過分析生產運行過程中工藝狀態參數的變動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現的偏差,以及這些變動與偏差對系統的影響及可能導致的後果,找出出現變動及偏差的原因,明確裝置或系統內及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危害因素,並針對變動與偏差產生的後果提出應對安全措施的評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驟是:
1.建立研究組,確定任務、研究對象。一是建立一個有多方面專業組成的研究組,研究組的人員應包括設計、管理、使用和監察等各方面人員。二是明確研究組的任務,如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解決系統安全問題,還是產品問題、環境問題,或者是綜合問題。三是充分了解分析對象,准備有關資料。
2.劃分單元,明確功能。將分析對象劃分為若干單元,明確各單元的功能,說明其運行狀態和過程。在連續過程中單元應以管道為主,在間歇過程中單元應以設備為主。

『貳』 安全隱患評估哪三種

一、定性評估法。也稱經驗評估法,是按生產系統或生產工藝過程,對系統中存在的各種危險危害因素進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評估,得出定性評估結論的評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採用安全評估表,根據經驗將需要檢查評估的內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項列出,現場逐條對應評估。安全評估表內容還可根據項目危險程度,將評估項目內容劃分為安全否決項(不可控危險)和可控項(中等或可控危險)兩部分,存在否決項時,停止評估,向上一級管理層報告;不存在否決項時,對可控項進行賦值,得分不低於規定的臨界值,定性為具備安全建設條件;
可控項得分低於臨界值,停止作業,制定措施進行整改,整改完畢後再進行重新評估。
本方法適用於簡單系統、大型裝備,工作條件和環境相對穩定的區隊開工和崗位的評估。
二、專業評估法。是指集體檢查分析、專業綜合評估或兩者相結合的評估方式,依據現場條件、檢測結果、臨界指標,運用類比分析等方法,對系統運行環境、設備設施、工藝和人員技術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進行評估的方法。
本方法適用於復雜的系統、工藝、裝置以及「四新」試驗應用等方面的評估。
三、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法。是通過分析生產運行過程中工藝狀態參數的變動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現的偏差,以及這些變動與偏差對系統的影響及可能導致的後果,找出出現變動及偏差的原因,明確裝置或系統內及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危害因素,並針對變動與偏差產生的後果提出應對安全措施的評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驟是:
1. 建立研究組,確定任務、研究對象。一是建立一個有多方面專業組成的研究組,研究組的人員應包括設計、管理、使用和監察等各方面人員。二是明確研究組的任務,如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解決系統安全問題,還是產品問題、環境問題,或者是綜合問題。三是充分了解分析對象,准備有關資料。
2. 劃分單元,明確功能。將分析對象劃分為若干單元,明確各單元的功能,說明其運行狀態和過程。在連續過程中單元應以管道為主,在間歇過程中單元應以設備為主。
3. 定義關鍵詞表,按關鍵詞,逐一分析每個單元可能產生的偏差。
4. 分析發生偏差的原因及後果。
5. 制定對策。
四、預先危險分析法。是在危險物質和裝置設計、施工和建設前,對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性類別、出現條件、導致事故的後果進行分析評估的方法。
本方法主要步驟:
1. 危害辨識
通過經驗判斷、技術診斷等方法,查找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
2. 確定可能事故類型
根據過去的經驗教訓,分析危險、有害因素對系統的影響,分析事故的可能類型。
3. 針對已確定的危險、有害因素,制定預先危險性分析表。
4. 確定危險、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級,按危害等級排定次序,以便按計劃處理。
5. 制定預防事故發生的安全對策措施。
本方法適用於固有系統中採取新的方法,接觸新的物料、設備和設施的危險性評估。
五、故障假設分析法。是由熟悉工藝的人員對系統工藝過程或操作過程,通過提問(故障假設)的方式來發現可能的潛在的事故隱患(實際上是假想系統中一旦發生嚴重的事故,找出促成事故的潛在因素,在最壞的條件下,這些因素導致事故的可能性)的分析評估法。
本方法適用於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的評估。
六、「五步」評估法。是作業人員按照「停、想、評、定、做」五個步驟,對本崗位職責范圍內的環境、設備、設施和自身上崗條件進行安全評估的方法。本方法中的「停」即停止作業,實施評估;「想」即辨識、排查危險危害因素;「評」即評估危險程度,及時匯報;「定」即制定安全措施,消除或管控危險;「做」即按照規程、措施和「手指口述」進行作業。
本方法適用於各崗位作業人員上崗作業前的安全評估。
七、「三位一體」評估法。跟班礦長、班組長、安全員三人進行現場安全評估的方法。
煤礦單位一般由跟班礦長、安全員、班組長負責,通常採用安全評估表,對作業現場環境、設備、安全設施和工程質量等逐項進行評估。
本方法適用於崗位作業人員上崗作業前的評估。

『叄』 安全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安全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方法有以下這些:

方法一、危險材料識別

識別出哪些東西是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的材料,如易燃或爆炸性材料等,找出它們所在位置和數量,處理方法是否適當。

方法二、危險工序識別

找出所有涉及高空或高溫作業、使用或產生易燃材料等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的工序,了解企業是否已經制定有關安全施工程序以控制這些存在安全危險的工序,並評估其成效。

方法三、用電安全識別

包括檢查電氣設備安裝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插座插頭是否嚴重超負荷、電線是否老化腐蝕、易燃工作場所是否有防靜電措施、電器設備有無定期維修保養以避免散熱不良產生熱源等。

方法四、工作場地整理

檢查工場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是否堆積大量的可燃雜物(如紙張、布碎、垃圾等),材料有否擺放錯誤,腳手架是否牢固等等。

方法五、工作場所環境安全隱患識別

工作場所由設施、工具和人三者組成一個特定的互相銜接的有機組合的環境,往往因為三者之間的聯系而可能將安全事故的危害性無限擴展。識別環境中的安全危險性十分重要,如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人員是否能立即撤離,電源是否能立即切斷等等。

方法六、安全事故警報

找出工作場所是否有安全事故警報裝置或安排,並查究它們能否操作正常。

方法七、其它識別

留意工作場所是否有其他機構的員工在施工,例如:當裝修工程進行,裝修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或材料均可增加安全隱患。

(3)安全評估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風險管理的方法

一、反應性方法:當一個安全事件發生時,很多IT專業人員感到惟一可行的就是遏制情形,指出發生了什麼事情,並盡可能快地修復受影響的系統。反應性方法可以是一種對已經被利用並轉換為安全事件的安全風險的有效技術響應,使反應性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嚴密性,可幫助所有類型的組織更好地利用他們的資源。

二、前瞻性方法:與反應性方法相比,前瞻性安全風險管理有很多優點。與等待壞事情發生然後再做出響應不同,前瞻性方法首先最大程度地降低壞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肆』 安全評價的方法有哪些

安全評價方法分為檢查表法、專家評議法、預先危險分析法、故障分析法、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故障樹分析法、事件樹分析、安全評價法、危險指數評價法、指標評價法。

『伍』 安全評價的評價方法

安全評價方法是進行定性、定量安全評價的工具,安全評價內容十分豐富,安全評價目的和對象的不同,安全評價的內容和指標也不同,安全評價方法有很多種,每種評價方法都有其適用范圍和應用條件。在進行安全評價時,應該根據安全評價對象和要實現的安全評價目標,選擇適用的安全評價方法。安全評價方法舉例如下:
安全檢查表評價法(SCL);
預先危險分析法(PHA);
事故樹分析法(FTA);
事件樹分析法(ETA);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
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法(FMEA);
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
矩陣法;等。 我國安全評價機構實行准入制度。資質審查通過後方可從事相關業務。只有具有安全評價資質的注冊安全評價師方可以從事出具編寫有效的評價報告簽名。
評價報告有固定格式,有相應規范要求。簽名欄必須手寫,加蓋評價機構公章。

『陸』 安全評估的幾種方法

安全評估分狹義和廣義二種。狹義指對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工作系統中固有的或潛在的危險及其嚴重程度所進行的分析與評估,並以既定指數、等級或概率值作出定量的表示,最後根據定量值的大小決定採取預防或防護對策。廣義指利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對擬建或已有工程、系統可能存在的危險性及其可能產生的後果進行綜合評價和預測,並根據可能導致的事故風險的大小,提出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以達到工程、系統安全的過程。安全評估又稱風險評估、危險評估,或稱安全評價、風險評價和危險評價。

『柒』 信息網路安全評估的方法

信息網路安全發展的時間是比較短的,所以,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下面一起來看看信息網路安全風險評估的方法。
方法/步驟
1/6 分步閱讀
定製適合的評估方法

在之前會有很多的評估方法,當我們需要評估的時候,應該將那些案例作為參考。然後,根據自己產品的特點,制定出適合的評估方法。

2/6
制定完整的框架

在做信息網路安全風險評估的時候,不只是要評估存在的風險,也是需要為管理提供一個基礎的依據,整理出相關的數據。應該為產品設計一個1到2年的設計框架,這樣才有一個基礎的保證。

3/6
對用戶的需求進行評估

不同的用戶會有不用的需求,同時就會存在不同的風險,想要查找出風險,就需要和用戶進行必要的溝通。多與用戶溝通,對風險的評估有很大的幫助。

4/6
細致的分析

現在大多數的企業的系統都是比較復雜的,同時風險也是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多的。所以,有必要對此進行一個細致深度的評估。找出了風險了以後,還需要找出為什麼會存在風險,並找到解決方法

5/6
系統的管理

對於評估信息網路安全風險並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擁有一個專業的團隊才可以及時有效的應對。擁有專業知識的團隊是評估風險的一個保障、

6/6
計劃好評估過程

在評估的時候一般是有前期,中期,後期這三個評估的過程的。在每一個過程都需要做不同的事情。同時也需要對風險評估有一個重要的認識,才可以准確的評估出風險。

『捌』 常用的安全評價方法包括

安全檢查表(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縮寫SCA)是依據相關的標准、規范,對工程、系統中已知的危險類別、設計缺陷以及與一般工藝設備、操作、管理有關的潛在危險性和有害性進行判別檢查。為了避免檢查項目遺漏,事先把檢查對象分割成若干係統,以提問或打分的形式,將檢查項目列表,這種表就稱為安全檢查表。它是系統安全工程的一種最基礎、最簡便、廣泛應用的系統危險性評價方法。目前,安全檢查表在我國不僅用於查找系統中各種潛在的事故隱患,還對各檢查項目給予量化,用於進行系統安全評價。
1.2 安全檢查表的編制依據
(1)國家、地方的相關安全法規、規定、規程、規范和標准,行業、企業的規章制度、標准及企業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2)國內外行業、企業事故統計案例,經驗教訓。
(3)行業及企業安全生產的經驗,特別是本企業安全生產的實踐經驗,引發事故的各種潛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絕或減少事故發生的成功經驗。
(4)系統安全分析的結果,即是為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而採用事故樹分析方法,對系統迸行分析得出能導致引發事故的各種不安全因素的基本事件,作為防止事故控制點源列入檢查表。
1.3 安全檢查表編制步驟
要編制一個符合客觀實際、能全面識別、分析系統危險性的安全檢查表,首先要建立一個編制小組,其成員應包括熟悉系統各方面的專業人員。其主要步驟有:
(1)熟悉系統
包括系統的結構、功能、工藝流程、主要設備、操作條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消防設施。
(2)搜集資料
搜集有關的安全法規、標准、制度及本系統過去發生過事故的資料,作為編制安全檢查表的重要依據。
(3)劃分單元
按功能或結構將系統劃分成若干個子系統或單元,逐個分析潛在的危險因素。
(4)編制檢查表
針對危險因素,依據有關法規、標准規定,參考過去事故的教訓和本單位的經驗確定安全檢查表的檢查要點、內容和為達到安全指標應在設計中採取的措施,然後按照一定的要求編制檢查表。
①按系統、單元的特點和預評價的要求,列出檢查要點、檢查項目清單,以便全面查出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
②針對各檢查項目、可能出現的危險、有害因素,依據有關標准、法規列出安全指標的要求和應設計的對策措施;
(5)編制復查表,其內容應包括危險、有害因素明細,是否落實了相應設計的對策措施,能否達到預期的安全指

『玖』 安全風險評價方法

安全風險評價是利用系統工程方法對擬建或已有工程、系統可能存在的危險性機器可能產生的後果進行綜合評價和預測,並根據可能導致的事故的風險的大小,提出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以達到工程、系統安全的過程。安全風險評價的目的是應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對工程、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查找、識別和分析,判斷工程、系統發生事故和急性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指導危險源監控和事故預防,以達到最低事故率、最小損失和最優的安全投資效益;為工程、系統制定防範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CO2地質儲存項目作為一項環保型工程,在上述CO2地質儲存環境影響研究基礎上,借鑒國際風險評價經驗,以及我國核廢料、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填埋等類似工程項目風險評價工作方法,可以將我國CO2地質儲存安全風險評價的程序分為風險識別、風險估計和風險控制三部分。

(一)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從能引起CO2地質儲存安全風險的各種事件開始到失事的各種後果,逐一地鑒別每一個事件。起始事件可分為工程外部的和內部(本身)的。外部事件包括地震、活動斷裂、構造成因地裂縫、蓋層擴散裂隙和地震引起的斷層和裂縫等地質因素,以及灌注場地周邊廢棄的深部鑽井等;內部事件包括工程灌注項目實施本身造成的CO2泄漏。

風險識別包括生產設施、物質風險以及風險類別識別。CO2地質儲存工程安全風險主要包括CO2泄漏、地面形變、誘發地震三個方面的風險;風險危害包括健康、安全、環境三個方面的危害。

(二)風險評估

1.評價指標體系

在CO,地質儲存安全風險識別基礎上,綜合可能的CO2泄漏、地面形變與誘發地震三個風險事件,構建出層次分析(AHP)基礎上的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1-16所示。

表11-16 CO2地質儲存泄漏安全風險層次分析指標體系

2.風險評估方法

(1)風險事件概率計算

充分結合示範工程場地地質選址調查、工程灌注、監測與數值模擬等資料與數據,依據表11-17定性描述和事件發生概率的轉換關系,對各項風險因子可能發生的概率進行定性描述。

(2)風險因子危害程度等級劃分

評價集是對評判對象可能作出的各種評價結果組成的集合。在此對CO2地質儲存示範工程項目風險事件危害程度分為「小」、「較小」、「中等」、「較大」、「大」5級,各等級依次賦分1、3、5、7、9。

表11-17 定性描述和事件發生概率的轉換關系

(3)風險評估

在CO2地質儲存示範工程風險因子權重計算基礎上,結合表11-17所示各風險因子概率與危害等級賦值,依據風險計算公式(11-15)開展安全風險進行計算。

(4)風險分析

在CO2地質儲存各類風險事件產生的環境、健康和安全危害不確定的基礎上,可以採用公式開展安全風險定性評價,從而能夠分析可能產生的安全風險與最大安全風險,為風險規避和應急措施制定提供基礎。

(三)風險標准

雖然CO2地質儲存的目的是將CO2永久儲存於地下,但是復雜的地質結構及工程因素不保證CO2絲毫不泄漏。一般認為,CO2地質儲存可允許的年泄漏速率控制在注入總量的0.01%~0.001%(Bow den,2005;Shuler,2005),該標准主要是考慮CO2地質儲存對處置溫室氣體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貢獻度。Walton(2005)使用基於概率論的數學模型對CO2運移和對生物圈可能的泄漏進行了模擬和估算。Walton研究表明,5000年以後,少於總儲存量的1%的CO2發生泄漏的概率是95%。Zhou利用一個確定性的模型進行模擬,發現在5000年以內不會有CO2發生泄漏;然而使用概率論CO2運移的模型對廢棄井進行模擬,表明平均會有總量的0.001%發生泄漏,最大量為0.14%(IPCC,2005)。

IEA Weyburn CO2監測和儲存項目第一期結論表明:CO2超臨界流體在地下儲存庫中沿孔隙自然擴散而無泄漏通道時,儲存庫能夠儲存CO2至少5000年;如果是廢棄井等的泄漏,預測5000年少量的泄漏,最大泄漏量的平均值是4×10-4kg/d,模擬得出的95%的情況下泄漏量小於1.6×10-3kg/d。

即使CO2泄漏速率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但CO2的泄漏量或泄漏濃度不能到達人類及動物健康、農業、水資源等可接受的標准。Rice(2003)認為,在CO2濃度≤1%范圍內不會對健康的人類個體造成影響,但可能會對嬰幼兒、人群造成健康影響;加拿大衛生部建議室內CO2濃度應該≤0.35%。

閱讀全文

與安全評估分析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輪特技訓練方法 瀏覽:399
丹參染色鑒別方法 瀏覽:620
細胞免疫的研究方法 瀏覽:780
華為雲電腦dnf游戲按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77
青光眼自我檢測方法 瀏覽:409
水準測量車站檢驗方法 瀏覽:929
陰道沖洗器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101
快速教小孩算數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40
電容器的容量大小識別方法有哪些 瀏覽:354
大面積白癜風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791
戴爾電腦的使用方法 瀏覽:464
跳繩中學生訓練方法 瀏覽:542
oppoa9手機震動關閉方法 瀏覽:892
研究作者生平算什麼研究方法 瀏覽:222
防火牆的自定義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
心律規整測量方法計算題 瀏覽:753
快速治痛風最好的方法 瀏覽:442
櫥櫃平台計算方法 瀏覽:781
乾隆黃地粉彩真偽鑒別方法 瀏覽:421
非常簡單的櫃子方法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