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下肢傷殘拄拐上下樓的訓練方法

下肢傷殘拄拐上下樓的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6 17:56:33

① 左膝臏骨骨折手術40天了,拄雙拐行走想問一下什麼時候可以走路,膝蓋多長時間能回彎怎樣進行康復訓練

病情分析:如果髕骨骨折手術了,而且骨折並沒有粉碎很嚴重,最多在三周就可開始功能鍛練了,主要是練習膝關節的伸屈。而練習下肢的動抬高,一般在術後二,三天就可以了,越早練習對下肢功能恢復越好。
意見建議:你不必先急著走路,當前最要緊的是練習膝關節的伸屈功能。因為你走路是遲早可以走的,但膝關節一旦僵硬則是永久性的。現在已四十天了,本身就比較晚了,應該加大力度練習膝關節伸屈,這個時候骨折已有較牢固的癒合,完全可以承受你的鍛練了。

② 拄拐怎麼上下樓啊~

這樣的話,剛鍛煉的話,最好是不要下樓,最好是平地運動,可以運用輪椅推下樓後運動 ,這樣更好點,以免摔傷或是加重損傷情況

③ 雙腿殘疾的人有沒有靠拄拐杖站立起來的

知道胳膊抗不過大腿這句話吧.
男子體操中鞍馬選手可以依靠雙手閃轉騰挪一個是因為時間短的原因,我們看得到他們做完一套動作才幾分鍾呀就氣喘如牛了.可見是很費力的,連頂尖的運動員都只維持幾分鍾何況是常人,常人大部分連用手支撐起身體都沒辦法.
人的腿比手臂有力得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長臂猿活動主要在樹上攀爬,因此它的手臂比腿長,力量也大這是為了適應生存的需要,是物種長期進化得來的.同樣通過長期的進化,人的腿骨系統包括屁股在內其骨骼構造也比上肢骨骼構造更適合支撐人的整個身體並完成身體的日常運動,像跑步跳躍等等.這不是幾天幾年甚至幾世紀能做得到的事.除了安裝假肢續繼用腿走路,用手能撐起來走路並完成日常生活的不能說完全沒有,只是太少,少到我們只能看到坐輪椅來替代拐杖.
還有有些殘疾人下肢不能動彈不是骨頭出問題而是神經出問題,就像中風患者下身癱患,其腿部骨骼肌肉都沒有損傷,只是不聽大腦的使喚.這種殘疾人裝不裝假肢都一樣.只能是坐輪椅.

④ 下肢力量訓練方法哪些

腿部力量家庭訓練方式如下:

一、蹲起站立訓練

目的:訓練腿部支撐力量

方式:

1、家長把孩子抱起來

2、孩子腳踩在家長的腿上

3、孩子後進行蹲起的動作

注意:家長手放在孩子腋下起支撐作用

二、跳躍訓練

目的:訓練腿部支撐力量、培養寶寶動作和口令之間的協調能力

方式:

1、家長扶著寶寶的兩側腋下

2、讓孩子站立在床或桌上

3、等孩子的雙腳一接觸到床或桌面時,就把寶寶提起來

4、讓孩子隨著口令跳躍

三、健身球訓練

目的:強壯腿部肌肉、平衡身體

方式:

1、孩子坐在球上

2、家長雙手扶住孩子的腋下

3、輕壓身體,讓他體驗被球彈起來的感覺

四、跨越障礙訓練

目的:促進眼腳協調,訓練腿部肌肉、平衡能力

方式:

1、在地上放置塑料桶、玩具等障礙物

2、家長牽著孩子繞過或跨過障礙物

3、讓孩子獨立完成上述動作

4、逐漸加大難度

拓展資料

健身注意事項

(1)冬季進行健身鍛煉時熱身活動要充分,尤其在室外時,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熱身准備再進行較大強度的健身運動。

(2)衣著厚薄要適宜冬季進行健身活動要注意頭、背、腳部的保暖。在室外進行健身鍛煉更要注意保暖,鍛煉完後切不可站在風大的地方吹風,而應盡快回到室內,擦乾汗水,換上干凈衣服。

(3)環境要清潔舒適在室內進行鍛煉時,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4)鍛煉方法得當冬季健身要提高鍛煉的強度和力度,增加動作的組數和次數,同時增加有氧鍛煉的內容,相應延長鍛煉時間,用以改善機能,發展專項素質,消耗體脂,防止脂肪過多堆積。

(5)應根據個人體質加以變換和調節,對心血管病患者,應禁止做急劇運動,運動量要循序漸進。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中老年人,如老慢支、肺氣腫、哮喘、肺心病、低血壓等,應避免靜止的肌肉用力。

⑤ 拄拐有什麼技巧嗎

1使用拐杖前,首先應將拐杖調整至正確高度,具體方法是:將拐杖立於體側,拐杖的頂端距離腋窩3-5厘米,手臂自然下垂,扶手高度位於腕橫紋。此時,前臂屈、伸腕肌群同時用力保持腕關節中立位,再由上肢各部肌群共同發力將身體撐起以實現支持作用。
2拐杖的使用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如果患者一側下肢損傷,部分限制負重,採用單拐,連同健患雙肢,共「三點」支撐體重,完成步行過程。如果患者一側下肢損傷,完全限制負重,採用雙拐,同健側肢體,共「三點」支撐體重,患肢懸空,完成步行過程。如果患者雙側下肢損傷,均部分限制負重,採用雙拐,連同雙側患肢,共「四點」支撐體重,完成步行過程。如果雙側患肢均完全限制負重,沒有辦法,只有求助輪椅了

⑥ 請問拄拐行走減少負重,這樣應該怎麼樣使用拐杖

患側腳腳尖點地、前腳掌踩地即為部分負重,全腳踩地即全負重

⑦ 行走康復訓練方法

平行杠、助行器步行訓練
1.用於初期的步行訓練,適用於下肢無力但無癱瘓、一側偏癱或截肢患者;對於行動遲緩的老年人或有平衡問題的患者,助行器可作為長期步行輔助具。具體操作方法:可在平行杠內完成系列步行訓練;持助行器行走的方法為:用雙手分別握住助行器兩側的扶手,提起助行器使之向前移動20-30cm後,邁出患側下肢,再移動健側下肢跟進,如此反復前進。
2、雙拐步行訓練
(1)交替拖地步;將左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右拐,雙足同時拖地向前移動至拐腳附近。
(2)同時拖地步;雙拐同時向前方伸出,兩腳拖地移動至拐腳附近。
(3)擺至步;雙拐同時向前方伸出,患者身體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撐力使雙足離地,下肢同時擺動,雙足在拐腳附近著地。此種步行方式適用於雙下肢完全癱瘓而無法交替移動的患者。醫學教|育網|移動速度較快,可減少腰部及髖部用力。
(4)擺過步;雙側拐同時向前方伸出,患者支撐把手,使身體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撐力使雙足離地,下肢向前擺動,雙足在拐杖著地點前方的位置著地。訓練時注意防止膝關節屈曲,軀干前屈而跌倒。適用於雙下肢完全癱瘓,上肢肌力強壯的患者。是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動方式。
(5)四點步;步行時每次僅移動一個點,一直保持四個點在地面,即左拐右足右拐左足,如此反復進行。適用於骨盆上提肌肌力較好的雙下肢運動障礙者以及老人或下肢無力者。是一種穩定性好、安全而緩慢的步行方式。
(6)兩點步行;一側拐杖與對側足同時伸出為第一著地點,醫學教|育網|然後另一側拐杖與相對的另一側足再向前伸出作為第二著地點。此步行方式適用於一側下肢疼痛需要藉助拐杖減輕其負重,以減少疼痛的刺激;或是在掌握四點步行後練習。與正常步態基本接近、步行速度較快。
(7)三點步行;患側下肢和雙拐同時伸出,雙拐先著地,健側待三個點支撐後再向前邁出。適用於一側下肢功能正常,能夠負重,另一側不能負重的患者,如一側下肢骨折,小兒麻痹後一側下肢麻痹等患者。是一種快速移動、穩定性良好的步態。
3、手杖步行訓練
(1)手杖三點步行;患者使用手杖時先伸出手杖,再邁患側足,最後邁健側足。適用於下肢運動障礙的患者,大部分偏癱患者習慣採用此步態。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練習時按健側足邁步的大小,又可分為後型,並列型和前型三種。
(2)手杖二點步行;手杖和患足同時伸出並支撐體重,再邁出健足。手杖與患足為一點,健側足為一點,交替支撐體重。此種步行速度快,因此,當患者具有一定的平衡功能或是較好地掌握三點步行後,可進行兩點步行訓練。

⑧ 拄拐杖的正確方法

正確的做法是單拐應該放在健側。

扶單拐行走,拐杖要與患肢等幅、同步運動,即邁患肢與動拐杖同時進行,如果放在患肢同側,拐杖與患肢同時向前移動,是不是很別扭?我猜「順拐」大概就是從這里來的吧。扶拐練習行走,主要的目的是縱向前進,盡量減少橫向移位。試想一下,如果拐杖放在患側,當健腿向前邁步時,身體重量要轉移至拐杖上,比移至另一條腿(患腿)上的橫向移位明顯加大,拐杖負重也大。如果放在健側,則只需很少的橫向移動即可把身體重量轉移過來,患肢及拐杖均只需少量負重即可,還能避免拐杖不小心碰到患處,起到保護患肢的作用。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如果你單腿跳需要別人扶的時候是不是讓人站在著地腿的一側?

使用拐杖前,首先應將拐杖調整至正確高度,具體方法是:將拐杖立於體側,拐杖的頂端距離腋窩3-5厘米(避免架拐時體重壓於拐杖頂端傷及腋窩內各血管、神經),手臂自然下垂,扶手高度位於腕橫紋(即手掌和前臂交界處)。此時,前臂屈、伸腕肌群同時用力保持腕關節中立位(避免腕關節於背伸位承重傷及三角軟骨盤),再由上肢各部肌群共同發力將身體撐起以實現支持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下肢傷殘拄拐上下樓的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輪特技訓練方法 瀏覽:399
丹參染色鑒別方法 瀏覽:620
細胞免疫的研究方法 瀏覽:781
華為雲電腦dnf游戲按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77
青光眼自我檢測方法 瀏覽:409
水準測量車站檢驗方法 瀏覽:929
陰道沖洗器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103
快速教小孩算數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40
電容器的容量大小識別方法有哪些 瀏覽:354
大面積白癜風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791
戴爾電腦的使用方法 瀏覽:465
跳繩中學生訓練方法 瀏覽:542
oppoa9手機震動關閉方法 瀏覽:892
研究作者生平算什麼研究方法 瀏覽:222
防火牆的自定義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
心律規整測量方法計算題 瀏覽:753
快速治痛風最好的方法 瀏覽:442
櫥櫃平台計算方法 瀏覽:781
乾隆黃地粉彩真偽鑒別方法 瀏覽:421
非常簡單的櫃子方法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