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試用兩種方法分析滯脹的原因

試用兩種方法分析滯脹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2-06-06 14:04:11

『壹』 滯脹產生原因

造成滯脹的兩個主因是經濟產能被負面的供給震盪而減少。例如石油危機造成石油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及利潤減少,引致商品價格上升同時經濟放緩;不當的經濟政策影響。例如中央銀行容許貨幣供應過度增長,政府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作出過度管制。

針對滯脹問題,中央銀行很難依靠單一的貨幣政策來消除滯脹。政府應該擴大公共財政支出,同時減稅,加上適度提高利率來壓抑通漲,隨著時間過去則可逐步消除滯脹,但此方法可能增加國債負擔。

(1)試用兩種方法分析滯脹的原因擴展閱讀:

滯脹對經濟的影響

1、短期來看

滯脹的物價持續上漲現象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產量下降會導致企業提供的勞務和物品減少,從而導致失業率上升,企業甚至會面臨破產倒閉,整個經濟呈現衰退的趨勢。高通脹率影響財富分配並扭曲價格,高失業率使國民收入下降。

2、長期來看

在長期中,物品與勞務的產量在一段時期內仍處於較低的水平,但是,隨著工資、價格和感覺根據較高的生產成本進行調整,最終衰退會自行消失。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短期總供給曲線移回到原來的位置時,物價水平下降,經濟回到總需求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相交的位置。

『貳』 為什麼會出現滯脹,舉一個國家實例

現在我們神奇的國度就是

『叄』 滯脹的成因

經濟學家提供造成滯脹的兩個主因:
1、經濟產能被負面的供給震盪而減少。例如石油危機造成石油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及利潤減少,引致商品價格上升同時經濟放緩。
2、不當的經濟政策。例如中央銀行容許貨幣供應過度增長,政府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作出過度管制。
在分析1970年代的滯脹時提供了兩種解說:首先是油價暴漲,繼而中央銀行使用過度刺激的貨幣政策對抗經濟衰退,形成物價/薪資螺旋。
(3)試用兩種方法分析滯脹的原因擴展閱讀:
政府很難依靠單一的貨幣政策來消除滯漲,因為採用緊縮貨幣政策,一提高利率,企業經營成本加大,經濟就有可能更加蕭條,甚至引發倒退,若採用寬松的貨幣政策(即印銀紙但同時沒有按揭),降低利率,刺激了經濟增長,但又會引發惡性通貨膨脹,導致貧富差距嚴重化。
因此,政府應該擴大公共財政支出,同時減稅,加上適度提高利率來壓抑通漲,隨著時間過去則可逐步消除滯漲。但此方法可能增加國債負擔,預支了下一代的花費。數十年後可能造成世代差距。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停滯性通貨膨脹

『肆』 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出現滯脹現象,各國採取了怎樣的對策

C 試題分析:解答本題關鍵是理解經濟「滯脹」的原因。經濟「滯脹」的根源是國家對經濟的過度干預,故C項正確;ABD項是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但並不是解決問...

『伍』 滯脹發生的原因

『陸』 經濟滯脹的原因不要網上抄來的內容。

看看朗咸平就知道了,他談到過這個問題。

『柒』 滯漲的危害和滯漲產生的原因

滯漲,全稱停滯性通貨膨脹,在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與高通貨膨脹,失業以及不景氣同時存在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簡單來說,就是經濟停滯增長,物價高居不下。一般為財政刺激經濟走到盡頭的表現。

現代自由市場經濟已不是奴隸社會制,任何人都不能強迫他人做無償或虧本的勞動或買賣。所以,當人感覺到自己的勞動得不償失時,就會放棄勞動。相反,當人感到自己的勞動回報很高時,人的勞動積級性也會高漲。

而剝削階層或是寄生階層過度繁衍滋生,會導致勞動者生活支出增加而勞動回報則下降,這樣人們的勞動積級性必然受打擊,社會的生產在痿縮的同時需求也在下滑,就形成經濟滯漲。

(7)試用兩種方法分析滯脹的原因擴展閱讀:

滯脹經濟影響

對短期的影響

滯脹的物價持續上漲現象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產量下降會導致企業提供的勞務和物品減少,從而導致失業率上升,企業甚至會面臨破產倒閉,整個經濟呈現衰退的趨勢。高通脹率影響財富分配並扭曲價格,高失業率使國民收入下降。

對長期的影響

在長期中,物品與勞務的產量在一段時期內仍處於較低的水平,但是,隨著工資、價格和感覺根據較高的生產成本進行調整,最終衰退會自行消失。例如,低產量和低就業會加大使工人的工資下降的壓力,較低的工資又增加了供給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短期總供給曲線移回到原來的位置時,物價水平下降,產量接近於其自然率,經濟回到總需求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相交的位置,這一過程也就是經濟的自我糾正。

『捌』 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滯脹」是怎麼回事怎樣理解

滯脹可以簡但理解為通貨膨脹狀態下的經濟停滯,是特定時期內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不前共存的狀態。
其核心包括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滯脹是通貨膨脹持續發展的產物。
通常情況下,物價上漲時期經濟繁榮、失業率較低或下降(通脹),而經濟衰退或蕭條時期的特點則是物價下跌(通縮)。
物價上漲時期,說明市場主體對未來投資前景充滿樂觀態度,可以理解為有持續投資的信心和動力,在此背景下,投資規模持續增長,勞務和產品供給保持合理的增速,反映在宏觀經濟層面是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相反,通縮反映是市場主體投資信心不足,產品和勞務供給處於下滑狀態。
為緩解經濟停滯,宏觀決策層面通常會採用適度的財政政策,刺激市場流動性,來帶動市場對未來物價上漲的某種預期(通脹),來刺激經濟,進而實現通脹和經濟發展的同步。
因此,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失業和通貨膨脹不可能呈同方向發生。但是,它忽略了一個前提。即通貨膨脹在合理的水平上。
即通貨膨脹反映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超過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當通貨膨脹處在合理的區間內,即價格上漲緩慢切可以預測,其通貨膨脹局面反映在市場上就是市場信心和動力。相反當發生惡性通貨膨脹或者急劇通貨膨脹,這種狀態下,就會出現價格扭曲,進而使得市場經濟變得一無是處。當這種價格扭曲和市場經濟低迷持續較長的時間,便是滯脹。
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滯脹」便是惡性通貨膨脹和急劇通貨膨脹的結果。其表現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停滯或衰退、大量失業和嚴重通貨膨脹以及物價持續上漲同時發生的情況。
滯脹產生的原因:
一是經濟產能被負面的供給震盪而減少。例如石油危機造成石油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及利潤減少,引致商品價格上升同時經濟放緩。
二是不當的經濟政策。例如中央銀行容許貨幣供應過度增長,政府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作出過度管制。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滯脹」:首先是油價暴漲,繼而中央銀行使用過度刺激的貨幣政策對抗經濟衰退。
解決方法
對付滯脹,政府很難依靠單一的貨幣政策來消除滯脹,因為採用緊縮貨幣政策,一提高利率,企業經營成本加大,經濟就有可能更加蕭條,甚至引發倒退,若採用寬松的貨幣政策(即印銀紙但同時沒有抵押),降低利率,刺激了經濟增長,但又會引發惡性通貨膨漲。因此,政府應該擴大公共財政支出,同時減稅,加上適度提高利率來壓抑通漲,隨著時間過去則可逐步消除滯脹。

閱讀全文

與試用兩種方法分析滯脹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細胞免疫的研究方法 瀏覽:780
華為雲電腦dnf游戲按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77
青光眼自我檢測方法 瀏覽:409
水準測量車站檢驗方法 瀏覽:929
陰道沖洗器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101
快速教小孩算數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39
電容器的容量大小識別方法有哪些 瀏覽:352
大面積白癜風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790
戴爾電腦的使用方法 瀏覽:464
跳繩中學生訓練方法 瀏覽:541
oppoa9手機震動關閉方法 瀏覽:891
研究作者生平算什麼研究方法 瀏覽:220
防火牆的自定義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
心律規整測量方法計算題 瀏覽:753
快速治痛風最好的方法 瀏覽:441
櫥櫃平台計算方法 瀏覽:781
乾隆黃地粉彩真偽鑒別方法 瀏覽:421
非常簡單的櫃子方法 瀏覽:147
排污泵安裝方法 瀏覽:419
推薦教學方法考點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