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方法變革

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方法變革

發布時間:2022-06-06 10:24:06

㈠ 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有什麼好的做法

我認為增加了孩子們的體育活動時間,實際上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相對來講,對於小學生來講,確實應該適當的增加體育活動時間的。

㈡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

一、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並非一種知識特性,而是一種科學的探索,是一種新的觀念、意識、思想、精神和行為的系統性的體系。課堂教學是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精神的主渠道。傳統體育課中基本部分的學習中,大都是採用教師示範與講解----學生練習----教師指導----學生再練習的模式,這種模式不但不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積極性的調動,而且不利於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與創造性的發揮;不但是與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而且根本談不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變換傳統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對體育課具有濃厚興趣,在教學中應該保護好這種好奇心和積極性,這是創新人才的心理基礎。傳統體育課中的「准備部分」中的慢跑,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我將慢跑的形式變化一下,例如,採用自由慢跑、追逐跑等,或者是用游戲代替慢跑,都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使學生的積極性倍增,學生們的臉上自然會洋溢出陽光般的微笑。我還將這部分定義為「熱身准備、激情引趣」。在體育課結束部分中的放鬆,大都採用深呼吸或者是拍打(按摩)肌肉等方法,不利於學生身心很好地恢復,可在深呼吸的同時播放音樂或者是在學生放鬆時進行語言的暗示,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進行課的總結時,我經常安排學生總結,然後我再補充,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而且還能從學生的總結中發現很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這部分中,學生不但能在愉悅的心境中得到放鬆,而且還會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對於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創新體育教學模式

轉變教育理念是首當其沖。我們注意到,新課程標准對小學體育提出了四點課程價值內容。增進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及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由此可見,單純的教師布置任務與游戲課堂並不符合新課程標准對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新課程標准終身體育的理念才能走出副科體育的霧霾,建議教師從學生需求出發,課前多做調研工作,了解學生鍛煉喜好,才能構建出一個民主和諧,共同進步的體育課堂。(2)優化課堂精心設計是重要途徑。精心設計課程內容,規范化的動作示範與生動形象的舉例說明能夠淺顯易懂地將體育技巧傳授給學生。

四、改變體育課上的分組方法,創新學習氛圍

小學生好奇心強,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從改變教學的分組形式入手,通過學習小組形式的重新組合,來滿足學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學習的實際需要,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興趣,具體的方法有:

1、自由組合的分組形式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八個小組。目的是讓興趣一致、關系良好的學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和奮斗目標,有利於學習和體育競賽的順利進行。

2、互幫互學的分組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優劣情況和對體育動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調節各小組人員的組合,使各小組都適當安排一部分好的學生和稍差的學生。在學習中通過組員間的互幫互學來提高學習質量,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繩的練習中,組員之間互相幫助,好的學生在技術上對差的學生進行指導,充當小老師,讓差的學生學有榜樣、學有目標,提高他們的體育成績。

3、分層次教學的分組

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的男女八個小組。結合因材施教和從實際出發的教學原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目標,實行因材施教。這樣,有利於調動各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好的學生能得到足夠的訓練,差的學生得到相應的提高,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五、巧用多媒體,進行還原情境教學

小學體育課程有許多運動項目需要老師通過身體或圖片演示教給學生,盡管這些偏難的運動都在書上有動作分解圖,但是卻很難讓學生真正的理解和消化。多媒體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新課改方針下素質教育的發展讓多媒體教學更多的走進了普通學校的課堂,小學體育教學也不例外。體育學習是一門形象化的學科,需要學生模仿學習各種運動項目和體操鍛煉動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巧用多媒體,將多媒體技術引進課堂,用相同的情境影像展現在小學生面前,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靈活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學生生活中難以接觸的運動項目動作生動的製作成視頻,通過貼近學生的鮮活表達讓小學生直觀的看到整個動作過程,或者用慢幀處理定格動作,可以將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最好的結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學生最快最好的接觸和接受每一項運動形式。這是情境教學還原動作過程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種表達方式。

六、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生體育教學是激發學生運動興趣、保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培養小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環節,也是小學生身體成長心理發育的必要課程。小學生體育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給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應當根據自身條件,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和力量,貫徹新課標的要求,繼承傳統教學優點的基礎上創新教育模式,引進「合作教學」、「情境教學」、心理培養、多媒體演練等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和培養小學生身體心理素質和學習興趣,也將小學體育教學帶入新的篇章。

㈢ 當今學校體育的教學方法哪些改革措施

1.利用游戲比賽形式培養健康心態

以游戲競賽的形式培養健康的心理,在小學體育教材中發揮著相當大的作用。通過游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協作、熱愛集體、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這些優良品質是一個人健康心理的集中體現。游戲深受學生喜愛,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例如,在游戲比賽中,一些個性很強的學生因為不認輸而相互爭吵,甚至「使用武力」;失利組中也有學生相互抱怨,這導致被指控的學生迅速產生場上心理,退出比賽。這樣不僅影響了游戲教學的正常進行,也損害了學生之間的和諧。此時,教師要抓住這個機會,耐心地教育學生,特別是有偏執傾向的學生,認識游戲競賽的意義,正確對待競賽的成敗,批判妨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我們還應該與學生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出獲勝的有利因素,最終讓學生把「抑鬱」變成「興奮」,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新的挑戰。

4.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因為完成一項創新活動必須有足夠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心態。因此,體育教師應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手段培養學生積極的思維、豐富的想像力和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例如,教材的編排應體現健身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和精神的提高,獲得成功愉快的體驗,使他們熱愛體育,增強自尊和自信。此外,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可以開發學生的潛能,改善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自學和自我實踐能力,為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氛圍,為學生培養創造力和競爭力提供機會。

如何深化小學體育教學改革

在小學體育中,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互相信任,學生才能對體育課有興趣,學生才能喜歡上體育課,學生的整體素質才有可能進一步的提升。

㈤ 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具體應該怎麼

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應該更多的以玩為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然後適當融入一些正規的體育項目,並注重遊泳技能的傳授。

㈥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的幾種方法

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應該關注的幾個關鍵問題
首先要把握好時代發展的要求
新中國的體育教學在曲折中發展了61年,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30年,體育教學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又面臨著發展的不平衡,面臨著觀念、制度、法規、管理等許多深層次的挑戰。面對挑戰,怎樣繼續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我們首先應該清晰地了解當今的時代發展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新要求。
去年底陳小婭副部長在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上講話指出:「經過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大發展,我國基礎教育事業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入了一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新的發展時期」。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提高基礎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的重要任務。為什麼把「以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為核心」作為新時期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針?我體會,這是黨和政府從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從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國家戰略目標出發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在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結構變革,經濟、社會發展方式面臨深刻改革,是在我國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以後,教育領域由數量發展向質量、效益和內涵發展的必然選擇。「今天的課堂決定著未來中華民族的素質」,今天的體育課堂決定著未來中華民族的健康素質。因此,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既是新時期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新時期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的時代要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時代發展對人的身心健康和整體素質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作為學校體育工作者我們要知道過去是怎樣走過來的,更應該明確現在是站在什麼起點上、今後要走向哪兒。因此,學習和探索新時期時代發展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要求,需要我們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在繼承的基礎上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用我們辛勤的工作扎扎實實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不辜負時代和歷史對我們的重望。
第二要牢牢把握體育學科教學的性質和目標
學校教育各學科都有獨特的學科性質,但有兩個共同點,一個是共同的任務——提高教育質量;另一個是共同的目標——育人。體育學科教學首先應該在完成促進學生身體健康這個基本任務的基礎上,與其他學科教育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育人的目標。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一定要把體育課上成符合體育學科性質的體育課,而不是上成與體育課貌合神離的模糊課,我們應該牢記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性質,按照這個性質上好體育課是體育教師的專務。正如楊貴仁司長多次明確提出的,學校體育要把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體育課要以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健康為基本功能,要鍛煉學生的身體,教會學生體育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體育課不能上成休閑課。楊司長的這段話與去年底隨教育部體育考察團訪問**本文部科學省體育司長說的話幾乎是一樣的,**本文部科學省提出:1~12年級要系統學習運動技術,體育課不是娛樂課。這使我們看到,在體育學科性質和教學目標的問題上,不僅是我國有這樣的認識,其他國家也有相似的認識。
第三要把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術作為達成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
教會學生體育知識、技術和方法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達成體育教學目標的前提或者說是載體。體育學習的過程就是促進學生個體身心全面發展的過程,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術既是體育教學目標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載體。對此,我們應該有準確的認識。這里要說明的是,我們不要用二元對立的思想方法看問題,一說重視知識、技術,就不要情感態度價值觀;一說重視學生,就不要教師的指導;一說探究、合作,就不要傳授等等。課程改革八、九年的實踐證明,用辯證的、聯系的、發展的思想方法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的確,課改初期有一段時間,教師不太敢提這個載體了,這不是我們體育教師的問題。今年即將頒布的課程標准大大強化了運動技能和體能的教學目標與內容,我們應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理直氣壯地教運動技術。
但是,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運動技術這個載體能夠起什麼作用,不能把運動技術作為教學的唯一任務。現在應該防止在運動技術教學問題上走「Z」字路,從只教運動技術走向淡化運動技術再反過來過分強化運動技術,這樣搖擺對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十分不利。我們必須強調運動技術的載體作用,但只強調載體還不行,還要實實在在地挖掘運動技術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身體、心理、社會各方面的作用和影響,這在新時期體育教學中非常重要。因為,時代發展要求我們要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競爭、合作、頑強、堅忍不拔,用良好的心態對待勝負、對待成功與挫折、體驗樂趣,學會悅納別人,學會欣賞等許許多多優秀品質,不能再讓我們的學生不敢扛事、不敢面對、不敢擔當。體育具有這種功能,深入挖掘、發揮這些功能是新時期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任務。當然,體育對學生產生的功能不是憑空而來的,學生只有在

閱讀全文

與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方法變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容器的容量大小識別方法有哪些 瀏覽:352
大面積白癜風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790
戴爾電腦的使用方法 瀏覽:464
跳繩中學生訓練方法 瀏覽:541
oppoa9手機震動關閉方法 瀏覽:891
研究作者生平算什麼研究方法 瀏覽:220
防火牆的自定義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
心律規整測量方法計算題 瀏覽:753
快速治痛風最好的方法 瀏覽:441
櫥櫃平台計算方法 瀏覽:780
乾隆黃地粉彩真偽鑒別方法 瀏覽:420
非常簡單的櫃子方法 瀏覽:146
排污泵安裝方法 瀏覽:418
推薦教學方法考點 瀏覽:769
生完孩子磨牙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402
頸腰按摩器使用方法 瀏覽:219
一筆畫月季花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8
雨井與管道連接方法 瀏覽:682
a2圖紙折疊方法視頻 瀏覽:715
用手機鍛煉的方法 瀏覽: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