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學遺傳學的《醫學遺傳學》國外版
作者: (美)努斯鮑姆編著
出版時間: 2007-1-1
字數: 1348000
版次: 1
頁數: 444
印刷時間: 2009-1-1
開本: 大16開
印次: 2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10718240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醫學 >> 影印版 原版
定價:¥69.90 本書將人類遺傳學與現代分子遺傳學的經典原理相結合,本書是35年來最好的醫學遺傳學教材。本書第6版(修訂版)仍延續其易讀和易於理解的特點,將醫學遺傳學的基本原理展示給讀者。將人類遺傳學與現代分子遺傳學的經典原理相結合,並闡述其在33種最常見的遺傳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是本版的一大特點,有助於讀者將基礎遺傳學與臨床遺傳性疾病聯系起來,也有助於授課教師將臨床內容融人到教學中。同時,本書還全面介紹了遺傳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包括發育缺陷、復雜疾病的遺傳學、腫瘤遺傳學、遺傳學的分子和生化基礎、人類基因組計劃以及許多其他創新性的發現和進展。
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強烈推薦本書,稱其為「寫得最好的遺傳學教材」,本書也是國內多所高等院校研究生考試推薦的必讀參考書。 Chapter 1 Introction
Chapter 2 Chromosomal Basis of Heredity
Chapter 3 The Human Genom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enes and Chromosomes
Chapter 4 Tools of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Chapter 5 Patterns of Single-Gene Inheritance
Chapter 6 Genetic Variation in Indivials:Mutation and Polymorphism
Chapter 7 Genetic Variation in Populations
Chapter 8 Gene Mapping and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Chapter 9 Principles of Clinical Cytogenetics
Chapter 10 Clinical Cytogenetics: Disorders of the Autosomes and the Sex Chromosomes
Chapter 11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Disease:Lessons from the Hemoglobinopathies
Chapter 12 The Molecular and Biochemical Basis of Genetic Disease
Chapter 13 The Treatment of Genetic Disease
Chapter 14 Genetics of the Immune System
Chapter 15 Genetics of Disorders with Complex Inheritance
Chapter 16 Genetics and Cancer
Chapter 17 Genetic Aspects of Development
Chapter 18 Prenatal Diagnosis
Chapter 19 Genetic Counseling and Risk Assessment
Chapter 20 Genetics and Society
Glossary
Answers to Problems
Index
⑵ 醫學遺傳學學聽課感想
醫學遺傳學是目前醫學中最前沿的學科,也是新興學科。是生命科學主要研究的課題。醫學遺傳學主要利用DNA技術來研究疾病與基因的關系。開展新型的診斷技術和治療方法。我們學習到可以從分子水平為疾病的早期診斷,預防出生缺陷、以及疑難雜症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更高效的新型醫學服務。包括基因診斷,轉基因治療等。
⑶ 什麼是醫學生學習明確的專業性
。採用理論分析、總結歸納、實踐探索等方法,分析某醫學院校醫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的實施路徑、成效及思考,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醫學生人文素養培育提供思路和方法,以期改善醫學生人文素養現狀。
關鍵詞:醫學生;人文素養培育;實施路徑
醫學是造福人類的科學,兼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雙重屬性。「醫學即人學,人文、人道是醫學的基本特徵」。[1]隨著「生物—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對當代醫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較強的臨床實踐技能,還要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的教育工程,需要教育主體運用多種方法、多種載體來開展。當前醫學院校對人文素養教育都比較重視,但還缺少基於實踐基礎的系統性、理論化研究。本文在總結廈門醫學院人文素養培育實踐工作的基礎上,從育人工作的視角研究了醫學院校如何實施人文素養培育工程。
1問題的提出
廈門醫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歷史積淀的百年老校,也是一所剛升格本科的醫學院校,開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葯學、中葯學、生物制葯等6個本科專業和20個專科專業,在校生五千餘人,醫學生群體呈現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職業意向明確,但對專業缺乏理性認知。醫學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醫學生在報考學校的時候雖具有較清晰的職業意向,但大多數是受家庭影響,醫學生本人對專業情況和特點基本不了解。第二,生源質量較高,但綜合素質差異化程度也高。多年來學校的高考錄取線一直較高,如2017年普通高考本二批次錄取投檔分425,遠高於本二線333分,已經接近本一線441分,生源素質較好。但是農村、理科生源佔了大多數,在人文素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三,人才培養質量較好,但能力結構有缺陷。學校畢業生當年就業率連續6年保持在99%以上,參加臨床、口腔、護理三類國家執業資格考試的一次性通過率均列全國前茅。根據福建省教育評估研究中心開展的2017屆高校畢業生調查工作數據顯示,用人單位對學校畢業生的各項能力滿意度均較高,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方面,但對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與職業道德、抗壓承挫能力滿意度相對較低,需要學校在未來的人才培養工作中予以強化。
2研究設計與思路
2.1總體目標
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促進區域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精心設計教育內容,培養「理論功底堅厚、基本技能扎實、綜合素質優良、發展後勁充足」,能夠入基層、進一線的應用型醫葯衛生人才。
2.2培養內容
人文素養大致可以分為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核心和靈魂。人文精神常常可以通過一定的人文知識來體現,但人文知識不等於就是人文精神[2];講授必要的人文學科的知識,但知識的傳授並不等於就是人文精神的傳授。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合理地處理知識傳授與人文精神培育的關系,不要把教學目標停留和局限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是進一步通過環境熏陶、師承引導、社會實踐等方式,引導醫學生樹立關愛人、關愛生命、尊重人的權利的觀念。
2.3實施路徑
將人文素養培育融入醫學生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滲透到課堂教學、校外實踐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著力培養青年醫學生的專業精神、職業態度和人文素養。
3醫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的具體做法
3.1堅持主渠道引領,豐富教育教學內容
3.1.1優化課程設置,滿足醫學生多樣需求為提升人文素養培育的質量和效果,學校增加了人文教育課程的比例和數量,建立各類課程相互支持、相互協調的教育模式。一是豐富課程體系,將人文素養課程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與醫學人文精神有著密切聯系的必修課程,如醫學哲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醫學社會學等;第二類是公共人文限選課,醫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和需求進行選擇,如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國學經典、詩詞選讀、音樂欣賞等,要求醫學生修讀不少於6學分;第三類是公共人文任選課,醫學生自願修讀,記入個人成績檔案,如社會學基礎、管理學基礎、應用文寫作、邏輯學等,鼓勵臨床、口腔、護理專業醫學生選修素描,鼓勵口腔專業醫學生選修雕塑與雕刻,醫學生選課的范圍和自由度大大提高。二是融醫學人文教育於醫學專業教育之中。如在人體解剖課程實習中利用場景式教學法模擬臨床實踐,把解剖台當成手術台,把屍體當作「患者」,當醫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錯誤時,幫助醫學生知曉這一失誤將對「患者」造成的危害,在傳授解剖學知識的同時,融入醫學人文教育,培養醫學生的仁愛之心。3.1.2創新教學模式,促進醫學生有效參與一是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改革、優化教學手段。從臨床實際需求出發,突破傳統以講授為主的形式,採用討論法、教學講座、PBL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人文醫學教學弱化「講」,強調教學過程中醫學生的互動和參與[3]。比如,在開展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除了通過教師引導醫學生對具體的醫學案例進行剖析,啟發醫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外,還利用附屬醫院的資源,搭建醫學倫理的實踐平台,讓醫學生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與病患及其家屬進行溝通,體會病患和家屬的心路歷程,真正掌握醫學倫理的要點。二是建設人文實踐教學基地。從2007年開始,實現了社會實踐教學全覆蓋,先後建立了嘉庚紀念館、林巧稚紀念館、經濟特區紀念館、廈門市湖裡區金海社區等醫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並逐步將其規范為校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三是成立醫學生理論社團。鼓勵思政課教師、人文社科教師參與社團指導,開展專題講座、讀書沙龍、參觀考察、時事宣講等社團活動,引導醫學生自主學習,提升理論素養。
⑷ 關於南方醫科大學臨床醫學
1 八年制就是本碩博連讀了,出來都博士了 ,幹嘛還考研啊。
2 跟軍校一樣,沒有好過不好過 看個人了
3 很優秀當然可以了
4 難。
⑸ 如何利用正向遺傳學和反向遺傳學鑒定一個信號通路的新組分
醫學遺傳學不僅與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病理學、葯理學、組織胚胎學、衛生學等基礎醫學密切有關,而且已經滲入各臨床學科之中。研究臨床各種遺傳病的診斷、產前診斷、預防、遺傳咨詢和治療的學科稱為臨床遺傳學(clinicalgenetics)。2、研究方向遺傳學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人類和醫學分子遺傳學02微生物分子遺傳學03發育遺傳學04人類分子或群體遺傳學05植物細胞分子遺傳學06遺傳工程學07基因載體與靶向給葯系統08信號轉導與基因表達調控(註: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例)3、培養目標遺傳學的碩士學位獲得著應掌握遺傳學的基本理論、較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與研究領域有關的現代技術。了解所研究領域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動態以及前沿領域,能靈活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從事本專業的科研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在研究中較熟練地使用計算機。比較熟練的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專業的外文文獻資料。成為具有獨立從事遺傳學教學、研究和應用能力的高科技人才。
⑹ 學習《醫學遺傳學》對醫學檢驗工作有何幫助
醫學檢驗有些遺傳學檢驗方法要用到遺傳學
⑺ 學習醫學遺傳學這門課程對未來的醫學檢驗工作有何幫助
學習醫學遺傳學這門課程,對未來的醫學檢驗工作對遺傳學感悟更深一層,無論從理論教學,還是實驗教學,對二者的關系以及尺度的把握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嚴謹的治學態度,渾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實踐知識,無不給我樹立了典範,學習的楷模,也給我們的職業發展規劃上指明了道路。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感覺到要想講好遺傳學這門課,不僅僅是掌握了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就可以了,要時刻留心生活中的一些案例。
例如把很簡單的血型判斷和標記結合起來變成了經典的遺傳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牢固掌握了血型的遺傳知識,真是一舉兩得,讓我感觸頗深。
還有從摩梭女的民族歸屬講到核基因替換的理論,以及親子鑒定中的理論知識和案犯的判斷等等都讓我感覺到喬老師的豐富的實踐知識和幽默風趣,讓我明白要想講好遺傳學這門課,必須要處處留心,用一句話就是「身邊處處有遺傳」。
(7)醫學遺傳學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很多學生都重視分子遺傳學而輕普通遺傳學,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感覺到遺傳學的魅力。很多學校在講連鎖遺傳時都是按部就班的講連鎖遺傳規律,這樣的內容很死板。而喬老師的講解把分子標記融入其中,不僅豐富了連鎖遺傳規律的知識,也讓人耳目一新。
給老師們一個提示,我們可以把分子遺傳學的一部分知識和普通遺傳學的知識有機的聯系起來,讓學生感覺到普通遺傳學不僅僅是遺傳的三大規律,還有更深的內涵。
同時也讓學生能更容易的去理解分子遺傳學,而不是覺得兩者是分開的。普通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之間的橋梁搭建是需要老師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