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心臟的臨床研究方法

心臟的臨床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4 11:37:04

『壹』 如何查心臟疾病,你知道哪些方法

看一些書籍

『貳』 如何治療心臟病

【認識心臟】

人體「發動機」

●心臟是一個強壯的、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強力泵。心臟之於身體,如同發動機之於汽車。

●如果按一個人心臟平均每分鍾跳70次、壽命70歲計算的話,一個人的一生中,心臟就要跳動近26億次。一旦心臟停止跳動而通過搶救不能復跳,那就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終止了。

●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臟病引起的,而我國,每年有幾十萬人死於心臟病。

【早期症狀】

察顏觀色早發現

俗話講,無病早防,防患於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補牢未為晚。心臟的防病與治療關鍵是「早」。

那麼如何在早期發現心臟病呢?那就是察顏觀色:心臟病除常見的心悸、心前區疼痛等人們熟知的症狀外,常常還有一些體表徵兆。注意觀察這些先兆症狀,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些體表徵兆包括:

◆呼吸作了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於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徵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有關。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血液中的還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表現,這是因為內耳的微細血管動力異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信號。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頭頸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酸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腳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並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於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迴流受阻的表現。此外,如果時常心悸、氣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緩解,這是紫鉗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

重視胸悶與心慌

我發現,不少老年人對自己的一些症狀缺乏認識,而一些年輕人對出現胸悶、心慌等症狀也不是很重視,往往認為沒什麼關系,忍一忍就過去了。正是這些想法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有一位40歲左右的高校領導,平時自覺心臟不適,卻不加重視,結果猝死了,英年早逝,非常可惜。如果他及時就診、及時治療,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所以說,只要積極治療,心臟病的治癒和緩解還是很樂觀的。

【高發人群】

1.年齡大於45歲的男性、大於55歲的女性。

2.吸煙者。

3.高血壓患者。

4.糖尿病患者。

5.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6.有家族遺傳病史者。

7.肥胖者。

8.缺乏運動或工作緊張者。

【生活方式】

雖然年齡、性別、家族遺傳病史等危險因素難以改變,但是如果有效控制其餘危險因素,就能有效預防某些心臟病。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心臟病患者而言,至關重要。

1954年,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患了嚴重的心力衰竭。他的私人醫生懷特博士建議他改變某些生活方式,如減肥、戒煙,並堅持鍛煉等。雖然政務繁忙,艾森豪威爾還是接受了醫生的建議並堅持不懈。不久後,居然恢復了全日制工作,活躍在政治舞台上。由此可見,科學的生活方式,不但會預防疾病,還可能減輕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質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復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建議大家注意事項可包括:

控制體重

研究表明:體重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煙

煙草中的煙鹼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這些不良影響,使30—49歲的吸煙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煙者3倍,而且吸煙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過量的乙醇攝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對於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並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環境

污染嚴重及噪音強度較大的地方,可能誘發心臟病。因此改善居住環境,擴大綠化面積,降低噪音,防止各種污染。

避免擁擠

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無論是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還是冠心病、風心病,都與病毒感染有關,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於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節,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飲食

應有合理的飲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營養有關,所以,從心臟病的防治角度看營養因素十分重要。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

適量運動

積極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維持經常性適當的運動,有利於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的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對心臟病患者來說,應根據心臟功能及體力情況,從事適當量的體力活動有助於增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臟器機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過於劇烈的活動,活動量應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狀為原則。

規律生活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

【特別提醒】

提醒一:多食素

很多人認為我們人類是食肉動物,因為我們基本上天天吃肉。但是人類進化和人類歷史研究卻證明,人類的身體結構及生理功能更像食草動物。大家一定覺得奇怪,那麼不妨看一下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比較。

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身體結構的主要差異(表格)

食肉動物 食草動物

肢體有爪 無爪的手或蹄

牙齒銳利 平鈍

腸短 長

飲水方式舔 飲

降體溫方式喘氣(無汗腺)出汗(有汗腺)

獲取維生素方式 自身製造 從食物中得到

一比較就一目瞭然了——人類不像食肉動物而更像食草動物。雖然在長期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人類逐漸成為雜食動物,但食草動物的基本特性一直沒有明顯變化而保留至今。但是在近200年來,經濟的發展使人類的食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人們開始遠離素食和谷類食品,攝入過多的肉類。與人類進化歷史相比,這種變化太快了,以至與「食草」為特徵的人類基因和生理功能無法適應以肉類食品為主的環境。這種不適應最終導致產生包括現代心臟病在內的許多新的疾病。

流行病學研究證明,「經濟發展→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流行」是有明顯因果關系的三部曲。最典型的例子是諾魯。諾魯原來是一個貧窮的小島,60年代末發現了稀有礦產,這個國家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沒想到幾年以後,諾魯出現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大流行,50歲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為世界之最,政府和人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經濟發展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質可能。因此,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心血管病流行雖然不能說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卻是人類違背了自然規律而得到的一種懲罰。如被西方國家視為垃圾的西式快餐,富含高熱量、高飽和脂肪酸,現在卻在我國廣泛流行,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睞,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健康。我們應該更多地效仿祖先,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類澱粉、蔬菜和水果),少吃動物性食物(魚類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多的食物,遠離麥當勞、肯德基類「不健康」食品。

健康飲食標准表

(健康飲食應符合以下要求)

1.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

2.脂肪的攝入不超過總熱量的30%。

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類食品。

4.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植物油。

5.少吃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黃、動物油、動物內臟等。

6.飲食要高鉀低鈉,鼓勵食用豆製品,飲茶。

7.飲食有規律,不可過飢或過飽。

8.適當攝入纖維素食物(包括谷類澱粉類)以保持大便通暢。

提醒二:適宜運動

心臟發病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是缺乏運動。在同一環境里生活的人,經常坐著不動的,患冠心病比經常活動者高出2倍。

運動對心臟有什麼好處呢?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此外,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過高,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很有幫助。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防治心臟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護心臟,我們建議以下一些鍛煉方式:

體育鍛煉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具有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的效果。對於參加運動時會引起心絞痛的人來說,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堅持20分鍾至1小時,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體狀況允許者可適當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於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時間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必強求。

3.太極拳:對於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分節練習,不必連貫進行。

體育鍛煉注意事項:

1.任何人,如果在運動結束10分鍾後,心跳次數每分鍾仍在100次以上,則不應再加大運動量,應根據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

2.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

3.進餐與運動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

4.運動最適宜的溫度是4℃-30℃。

5.運動時若出現頭暈,頭痛,心慌,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時,應立刻停止,必要時需就醫。

此外,有一點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鍛煉。根據國外學者測定,上午6時至9時是冠心病和腦出血發作最危險的時刻,發病率要比上午11時高出3倍多。另外,人體在上午時段交感神經活性較高,隨之而來生物電不穩定性增加,易導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現室顫,引起猝死。還有,人的動脈壓在上午較高,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可能性,導致急性冠脈綜合症的發作。所以,大家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避開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將時間安排在下午及傍晚進行。

提醒三:心態平和

情緒與健康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對什麼年紀的人來說,不良的情緒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緒一旦緊張、激動,會使得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增加,結果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顯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嚴重的是,這些變化有時會導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臟驟停。

大喜大怒都是忌諱的。中醫學認為,暴喜傷心,心氣渙散,會出現一系列心氣不足的症狀,如心悸、乏力、胸悶氣短、脈結代等症狀。嚴重者則會出現冷汗不止,四肢不溫,脈微欲絕及心悸、胸悶、胸痛等心陽欲脫的症狀。此種變化類似於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相反,怒則氣逆,氣的運行受阻。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滯血瘀的結局是不通,不通則痛。大怒導致的一系列反應,類似於冠心病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由此可見,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

古人所提倡「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這可說是保養心臟的一個座右銘。要經常與人交往,通過交談、來往,了解社會,了解環境,體會到自己是社會中的一員。老年朋友還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種花、養魚,下棋、書畫,以此陶冶性情。

提醒四:堅持服葯

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心臟有病不能等到發作時才去醫院,平時就要堅持服葯。只有常服葯,才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手段。許多冠心病人身邊都備有一盒麝香保心丸,但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吃,有的還捨不得吃,都要等到心絞痛發作了才吃,有的自認為自己還沒到需服葯的程度。這其實是一個用葯的誤區。麝香保心丸是一種常服才能發揮最大效果的葯物,只有常服才能改善心血管機能,逆轉心臟肥厚,保護心臟功能,降低心絞痛的發生率。

『叄』 心臟病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心臟病有很多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必須是在醫院確診以後針對性的進行治療。心臟病各種原因都有,相對各種病情比較獨立,所以一定要確診治療。

『肆』 心臟病知識

心臟病有兩類 一是功能性 即心臟本身沒有損壞,只是身體整體素質差而感覺異常.二是器質性 也就是心臟本身組織有破壞.常見原因 1.其他疾病沒有及時治療而致 如感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 肺炎引起肺心病 高血壓引起高心病. 2.勞心 勞力過度.情緒控制不力. 3.飲食 如食鹽過量 脂肪過多攝入.4.外力,外傷加年齡過渡性所致. 只要了解上述原因 平時加強保護 注意休息 少量活動.少鹽低脂飲食,注意補充隨年齡增長而缺乏物質. 根據不同的心臟病 而有不同結果.當然大部分是隨時都有生命之危.如心絞痛.高心病.低鉀心.

『伍』 保護心臟的方法有哪些科學五年級

保護心臟的方法如下:

1、平衡膳食,健康生活。低鹽低脂低熱量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周吃兩三次的雜糧。堅持體育鍛煉,每天鍛煉30分鍾以上,每周堅持5天以上,控制體重,避免向心性肥胖。

2、將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圍。高血壓患者堅持服用降壓葯物,高血脂患者堅持服用他汀類葯物降血脂,高血糖患者建議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3、放鬆心情、釋放壓力。

4、保證良好的睡眠。

其他方法:

1、少吃甜食,穩定血壓。

血壓正常的人,每日吃糖超過一定量,就會有血壓升高的風險。老年人每天攝入的糖最好控制在20―30克。

主要研究方向為心血管重症疾病的臨床診斷和處理,高血壓發病機制及臨床處理,精神心理因素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與處理,心血管檢驗發展研究等。

兩三塊甜味餅乾的含糖量很容易突破20克,一般一瓶500毫升甜味飲料的含糖量在40―50克。

豆漿粉、黑芝麻粉等都是比較甜的食物,這些食物就要少吃。

2、合理運動,強壯心臟。

運動可以幫助身體把多餘的膽固醇排出體外,避免其沉積在血管內壁。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

建議每次運動不少於30分鍾,每周運動至少5次,每次運動的最高運動心率為170減去年齡,超過則會加重心臟負擔。

『陸』 臨床工程的人工心臟輔助裝置的研究

目前終末期心衰患者的最有效治療手段仍然是心臟—自然或人工心臟移植。由於存在供體缺乏、供體保存、免疫排異和社會倫理認識等方面的問題,自然心臟移植很難滿足臨床需要,發展人工心臟輔助裝置(Artificial Heart Assistant Device,AHAD)已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主要方法。
自93年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課題組藺嫦燕等以國際90年代才逐漸開展的電動植入式AHAD為研究起點,先後系統地研製了植入離心式、磁耦合軸流式、螺旋式和機電一體式AHAD。在研製過程中,採用相同直徑但葉片數不同的葉輪設計解決了左、右心同時輔助的要求。螺旋式葉片的構思成型對降低血液破壞起到明顯效果。陶瓷軸承的應用在延長血泵的使用壽命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體外試驗結果顯示:機電一體式AHAD的動力學輸出完全可以滿足心臟輔助需求,同時軸流式心臟輔助裝置在壓力變化較大范圍內能保持較穩定的流量輸出,且它具有更好的散熱性能更適合做輔助用心臟輔助裝置。在體動物試驗結果證明:這種AHAD的平均輔助流量>3L/min滿足了心衰動物的輔助需求。實驗動物的動力學輸出實驗數據顯示:它對心衰動物有明顯的輔助功能。心肌耗氧數據證實、它還能通過減少自然心臟做功使衰竭心臟逐漸恢復。心肌組織光鏡、電鏡檢查結果也證實了它對心臟功能的輔助功能。系統的血液相容性研究發現:由於螺旋式AHAD具有特殊的葉片形狀和較小的血液接觸面積,經優化設計的流場對血液的破壞較其他類血泵明顯減輕。實驗還發現螺旋式AHAD的泵殼與螺旋葉輪之間垂直距離的大小對紅血球破壞有較大影響。該研究組還採用納米碳復合材料塗覆技術降低了血泵表面血小板的吸附和溶血。這個研究組正為發展具有我國特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HAD,特別在開發短、中期使用的AHAD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柒』 心臟病怎麼診斷

心臟病醫院里仍然是心電圖、x線檢查和超聲心電圖最為常用來有助於疾病的確診。

因為無創可重復性,簡便易行,又可直觀了解心血管的結構和病變,顯示血流的方向和相對速度,提示心臟和血管內血流的時間和空間信息,測定心臟功能等特點,現在廣泛應用於臨床。

『捌』 關於心臟病

看看吧,總之是有關的,因為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所以被遺傳幾率有些大,媽媽沒有病,爸爸有病,女兒病情有兩種可能:如果爸爸的基因型為純合顯性,那麼女兒一定會得;如果爸爸的基因型為雜合的,50%的幾率(我個人觀點,如果這個病只和遺傳有關的話)

什麼是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厚為特徵。根據左心室流出道有無梗阻可分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不對稱性室間隔肥厚致主動脈瓣下狹窄者稱特發性肥厚型主動脈瓣下狹窄。

什麼原因引起肥厚型心肌病
可能因素有:
一、遺傳:一個家族中可有多人發病,提示與遺傳有關。
二、內分泌紊亂:嗜酪細胞瘤患者並存肥厚型心肌病者較多,人類靜脈滴注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可致心肌壞死。動物實驗,靜脈滴注兒茶酚胺可致心肌肥厚。因而有人認為肥厚型心肌病是內分泌紊亂所致。

肥厚型心肌病有什麼症狀
本病男女間有顯著差異,大多在30-40歲出現症狀,隨著年齡增長,症狀更加明顯,主要症狀有①呼吸困難,勞力性呼吸困難,嚴重呈端坐呼吸或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②心絞痛;常有典型心絞痛,勞力後發作。胸痛持續時間較長,用硝酸甘油含化不但無效且可加重。③暈厥與頭暈;多在勞累時發生。血壓下降所致,發生過速或過緩型心律失常時,也可引起暈厥與頭暈。④心悸;患者感覺心臟跳動強烈,尤其左側卧位更明顯,可能由於心律失常或心功能改變所致。

肥厚型心肌病需要做哪些檢查
(一)X線檢查:心臟大小正常或增大,心臟大小與心臟及左心室流出道之間的壓力階差呈正比,壓力階差越大,心臟亦越大。心臟左心室肥厚為主,主動脈不增寬,肺動脈段多無明顯突出,肺淤血大多較輕,常見二尖瓣鈣化。
(二)心電圖:由於心臟缺血,心肌復極異常,ST-T改變常見,左心室肥厚及左束支傳導阻滯也較多見,可能由於室間隔肥厚與心肌纖維化而出現Q波,本病也常有各種類型心律失常。
(三)超聲心動圖:是一項重要的非侵入性診斷方法。主要表現有①室間隔異常增厚,舒張期末的室間隔厚度>15mm。②室間隔運動幅度明顯降低,一般≤5mm。③室間隔厚度/左室後壁厚度比值可達1.5-2.5:1,一般認為比值>1.5:1已有診斷意義。④左心室收縮末內徑比正常人小。⑤收縮起始時間室隔與二尖瓣前葉的距離常明顯縮小。⑥二尖瓣收縮期前向運動,向室間隔靠近,在第二心音之前終止。⑦主動脈收縮中期關閉。以上7項應綜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確結論,應注意高血壓病,甲狀腺機能低下,均可引起類似表現。
(四)心導管檢查及心血管造影:心導管檢查,左心室與左心室流出道之間出現壓力階差,左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增高,壓力階差與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程度呈正相關。心血管造影,室間隔肌肉肥厚明顯時,可見心室腔呈狹長裂縫樣改變,對診斷有意義。

如何治療
肥厚型心肌病發展緩慢,預後較好,但由於心律失常,可致猝死,生活上應注意避免過勞,防止過度精神緊張,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可降低心肌收縮力,減輕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改善左心室壁順應性及左心室充盈,也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劑量:10mg口服,每日3次。可逐漸增加,最大可達480mg/日。也可用鈣通道阻滯劑,異搏定40mg口服每日3次,硝苯吡啶10mg,口服,每日3次。能改善心室舒張功能,應注意觀察血壓,以防血降得過低。
外科手術治療:壓力階差>60mmHg,葯物治療無效者,可手術治療。可行肥厚肌肉切除術。合並嚴重二尖瓣關閉不全者,可做二尖瓣置換術。日前從河北醫科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生化研究室獲悉,該室醫學博士鄭斌在導師溫進坤、韓梅兩位教授的指導下,從分子、細胞和整體水平上系統揭示了hhlim蛋白誘發心肌肥厚的轉錄調控機制,並發現利用反義核酸技術阻斷hhlim表達可有效減緩心肌肥厚的發生與發展。

目前心肌肥厚的發病機制仍不明了。鄭斌等人近十年來對人胎心cDNA文庫中篩選克隆到的新基因hhlim的基本表達調節,與心肌肥大發生之間的關系,如何減緩心肌肥大的發生與發展進行了深入探索。課題組證實該蛋白在不同表型的肌細胞中具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細胞定位和功能,在未分化的肌細胞中,hhlim定位於細胞核,作為轉錄調控因子激活心肌肥大相關基因BNP和肌動蛋白的表達,誘導細胞發生肥大。經整體動物實驗發現,運動性和高血壓性心肌肥厚的形成均與hhlim的高表達密切相關。同時還發現,利用反義核酸技術阻斷hhlim表達,可有效減緩心肌肥大的發生與發展,從而為該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實驗依據。

長期以來均認為肥厚性心肌病的病因與遺傳有關,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臨床上有明顯遺傳家族史者僅佔30—55%左右,而其他40—50%卻無遺傳家族史。有認為這一部分病人可能屬於亞臨床型,如通過基因分析則可以證實。近年來有關基因方面的研究有:

有人報道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致病基因位於14號染色體長臂,與心臟肌凝蛋白重鏈基因緊密相連。
也有報道肥厚性心肌病致病基因在1號、11號及15號有異常者佔30%。
另有學者研究在不同種族肥厚性心肌病者心臟β肌凝蛋白重鏈基因存在多種錯義突變。
有學者報道肥厚性心肌病有15種β肌凝蛋白重鏈基因錯義突變均位於其頭部與桿狀的交界區。
總之通過分子水平的研究,心肌肥厚除某些基因發生突變外,還有血管緊張素受體、鈣的內環境變化等均有影響,還需進一步研究。

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從國外資料看來,肥厚性心肌病在西方主要為非對稱性室間隔肥厚為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報道一組病例:

非對稱性室間隔肥厚佔90%
累及乳頭肌水平2%
心尖部及左室後側壁肥厚3%
室間隔均勻肥厚5%
但是日本資料在肥厚性心肌病中心尖部肥厚佔26.5—50%。在歐洲,心尖部肥厚也較少,約占肥厚性心肌病的2—4%。我國過去報道也很少,而在近年已發現逐漸增多。我所近年來已診斷此類心肌病有數十例之多,說明在東方人種中此類心肌病頗為常見。

本病發病年齡可在15—80歲之間,以30—60歲間較多見,臨床上少有症狀,中晚期病人則可有胸痛、心悸、呼吸不順、頭暈、疲乏等。

心電圖檢查常有胸導聯T波低平,有的T波也如冠狀T波樣,以V3、V4、V5、V6導聯最明顯。ST段有的也可壓低3—4mm,也多在心前導聯明顯,臨產上常被診斷為冠心病,甚至心內膜下心肌梗死,但臨床上並無冠心病致病危險因素。心電圖還有左室高電壓,部分病人有Q—T間期延長,還可出現二尖瓣P波。在中晚期可有各種心律失常。另外部分病人ST段與T波有動態變化,時好時壞。

超聲心動圖檢查對本病有特殊診斷價值,正常人心臟在舒張期時心尖部厚度為9.4±3.1mm,而在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時,心尖厚度可增厚至14—35mm,平均為24—25mm。Yamaquchi曾報道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其心尖部肥厚為24.8±6.6mm,但在超聲心動圖檢查有時也可漏診,一是在早期,甚至在心電圖已出現T波改變時,超聲心動圖檢查報告「正常」,另外未作多個平面檢查,所以對臨床有可疑病例應作多平面詳細觀察,則可以提高陽性率。另外部分病人二尖瓣前葉在收縮期可有前向運動,或左心室舒張末壓升高,順應性下降,除個別外多數無壓力階差。近年來臨床上也有核磁共振,核素心肌掃描檢查,對診斷有很大幫助,而心腔造影、心臟活檢等方法臨床已少用。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由於血流無梗阻,早期或且10—20年症狀少,預後良好。Webb於1996年報道26例隨訪1—22年,平均7.3年,無猝死病例,但在晚期可出現胸痛、呼吸不順或心律失常,也可發生猝死,晚期可以合並心臟擴張,發生心力衰竭。

如果發病在中年,又有冠心病危險因素,也可以同時伴發冠心病。我所對此類病例多數進行冠脈造影,有二例伴隨冠心病進行冠脈搭橋手術。

四、肥厚性心肌病伴高血壓

高血壓病多在中年以後發病,如長期未充分治療也可引起室間隔肥厚與左室肥厚,但室間隔厚度多數僅在1.3cm左右,心室肥厚程度不如肥厚性心臟病明顯,如二者同時存在則心室壁與室間隔肥厚程度更顯著。當然在病史中應了解,高血壓系出現在心肌肥厚之前或以後,另外還需了解高血壓病程、嚴重程度,是否有治療、治療效果等。
有關肥厚性心肌病的治療進展

1、內科治療:

長期以來肥厚性心肌病的葯物治療主要是應用

(1)鈣阻滯劑:應用長效緩釋劑如維拉帕米、硫氮卓酮長期治療,可以使病情緩解,或進展減慢。國外報道一組病人連續治療14年仍然有效。

(2)β阻滯劑。

(3)莨菪鹼類:調微一號(即克朗寧、冠脈蘇)長期服用也有一定效果。但青光眼或有嚴重前列腺肥大時不用,我所十餘年來使用此葯或與鈣阻滯劑合用,或交替使用,療效很好。對有頻發室性心律失常也可使用胺碘酮服用,或埋存DDD起搏器有良效。

2、外科治療:

(1)如為梗阻型,心腔內壓力階差>30mmHg,可考慮將室間隔肥厚心肌切除,療效好,國外報道死亡率僅有2—3%。

(2)如有明顯二閉,也可進行人工瓣膜置換術。

(3)如有充足供心來源,本病中晚期患者也可進行心臟移植術。

閱讀全文

與心臟的臨床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論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 瀏覽:90
前列腺癌治療新方法上海 瀏覽:755
怎麼股癬治療方法 瀏覽:97
化學消毒劑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0
越南蒸雞肉的正確方法 瀏覽:488
自動水管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74
仁和雪蓮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75
降血糖的方法圖片 瀏覽:568
色漿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245
治療失眠的好方法周教授 瀏覽:752
三星手機恢復出廠設置的方法 瀏覽:829
如何改善唇深的方法 瀏覽:203
地球計算方法最新2012 瀏覽:491
兒童游泳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637
如何用卡紙做燈籠手工製作方法 瀏覽:346
滅蟻靈分析方法 瀏覽:953
接觸器連接方法和圖例 瀏覽:105
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選擇 瀏覽:230
狐臭治療方法手術 瀏覽:353
找一下清理手機垃圾的方法 瀏覽: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