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排列圖分析方法運用的原理

排列圖分析方法運用的原理

發布時間:2022-05-30 03:35:25

A. 排列圖的作用

排列圖是為尋找主要問題或影響質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圖。它是由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按高低順序依次排列的長方形和一條累計百分比折線所組成的圖.排列圖又稱帕累托(柏拉)圖。最早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柏拉)用來分析社會財富的分布狀況。

排列圖由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若干個直方圖形和一條曲線組成。其中左邊的縱坐標表示頻數,右邊的縱坐標表示頻率,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種因素。

若干個直方圖形分別表示質量影響因素的項目,直方圖形的高度則表示影響因素的大小程度,按大小順序由左向右排列,曲線表示各影響因素大小的累計百分數。這條曲線稱為帕累特曲線。



注意事項

1、一般來說,關鍵的少數項目應是本QC小組有能力解決的最突出的一個,否則就失去找主要矛盾的意義,要考慮重新進行項目的分類。

2、縱坐標可以用「件數」或「金額」等來表示,原則是以更好地找到「主要項目」為准。

3、不太重要的項目很多時,橫軸會變得很長,通常都把這些列入「其他」欄內,因此「其他」欄總在最後。

4、確定了主要因素,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後,為了檢查「措施效果」,還要重新畫出排列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排列圖法

B. 排列圖80%線、90%線分別表示什麼

排列圖法,又稱主次因素分析法、帕累托 (Pareto )圖法。
它是找出影響產品質量 主要因素的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圖表方法。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 柏拉圖 (1848---1923)分析社會經濟結構,發現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裡,後被稱「柏拉圖法則 」。
1907年美國經濟學家勞倫茲使用累積分配曲線描繪了柏拉圖法則,被稱為「勞倫茲曲線 」。
1930年美國品管泰斗朱蘭 博士將勞倫茲曲線 應用到品質管理 上。
20世紀60年代,日本品管大師石川馨 在推行自己發明的QCC品管圈 時使用了排列圖法,從而成為品管七大手法。
排列圖是根據「關鍵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的原理而製做的。也就是將影響產品質量的眾多影響因素按其對質量影響程度的大小,用直方圖形順序排列,從而找出主要因素。其結構是由兩個縱坐標和一個橫坐標,若干個直方形和一條折線構成。左側縱坐標表示不合格品 出現的頻數 (出現次數或金額等),右側縱坐標表示不合格品出現的累計頻率(如百分比表示),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種因素,按影響大小順序排列,直方形高度表示相應的因素的影響程度(即出現頻率為多少),折線表示累計頻率(也稱帕累托曲線 )。通常累計百分比將影響因素分為三類:佔0%~80%為A類因素,也就是主要因素;80%~90%為B類因素,是次要因素;90%~100%為C類因素,即一般因素。由於A類因素占存在問題的80%,此類因素解決了,質量問題大部分就得到了解決。

C. 排列圖的概念

最早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柏拉)用來分析社會財富的分布狀況。他發現少數人佔有著絕大多數財富,而絕大多數人卻佔有少量財富處於貧困的狀態。這種少數人佔有著絕大多數財富左右社會經濟發展的現象,即所謂「關鍵的少數、次要的多數」的關系。後來,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朱蘭,把這個「關鍵的少數、次要的多數」的原理應用於質量管理中,便成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圖),並廣泛應用於其它的專業管理。目前在倉庫、物資管理中常用的ABC分析法就出自排列圖的原理。
排列圖用雙直角坐標系表示,左邊縱坐標表示頻數,右邊縱坐標表示頻率.分析線表示累積頻率,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項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即出現頻數多少)從左到右排列,通過對排列圖的觀察分析可以抓住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

D. 排列圖的原理是什麼用途有那些

排列圖是為尋找主要問題或影響質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圖。它是由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按高低順序依次排列的長方形和一條累計百分比折線所組成的圖.排列圖又稱帕累托(柏拉)圖。最早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柏拉)用來分析社會財富的分布狀況。

E. 質量控制七種統計分析方法的用途各有哪些

現代工業生產通常是按照同一設計、採用同樣的原料、在相同的設備和操作條件下進行的,產品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均勻的,又由於許多不可避免的隨機因素的作
用,產品質量又必然會有波動。若沒有系統性因素的作用,則產品質量特徵是服從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這使數理統計方法有可能應用到質量管理中去,從而產生了統
計質量控制的理論和方法。那麼,常用的統計質量控制的分析方法及用途都有哪些?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一:排列圖法

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二:統計調查表法

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態的一種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三:直方圖法

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製成頻數分布直方圖,用以描述質量分布狀態的一種分析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四:分層法

將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五:因果分析圖法

利用因果分析圖來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結果)與其產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六:控制圖

用途主要有兩個:過程分析,即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過程式控制制,即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狀態。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七:相關圖

在質量控制中它是用來顯示兩種質量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圖形。

以上就是統計質量控制的幾種分析方法及用途,它不僅適用於質量控制,更可應用於一切管理過程。採用統計質量控制的這幾種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在質量控制上真正作到"事前"預防和控制。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路搜盈飛無限,登陸官網,您可以了解到更多關於質量控制方面的資料。

F. 簡述價值工程ABC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ABC成本法是基於活動的成本管理
那麼,什麼是基於活動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按照現行的會計制度,依據一定的規范,計算材料費、人工費、管理費、財務費等的一種核算方法。這種管理法有時不能反映出所從事的活動與成本之間的直接聯系。而ABC成本法相當於一個過濾鏡,它對原來的成本方法做了重新調整,使得人們能夠看到成本的消耗和所從事工作之間的直接聯系,這樣人們可以分析哪些成本投入是有效的,哪些成本投入是無效的。
ABC成本法主要關注生產運作過程,加強運作管理,關注具體活動及相應的成本,同時強化基於活動的成本管理
ABC分析法的過程
ABC分析法的過程是:
1.定義業務和成本核算對象(通常是產品,有時也可能是顧客、產品市場等)。這一過程很耗時間。如果兩種產品滿足的是顧客的同一種需求,那麼在定義業務時,選擇顧客要比選擇單個產品更為恰當。
2.確定每種業務的成本動因(即成本的決定因素,如定單的數量)。
3.然後,將成本分配給每一成本核算對象,對各對象的成本和價格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其盈利能力的高低。
ABC分析法的實施步驟
作業成本的實施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設定作業成本法實施的目標、范圍,組成實施小組
(2)了解企業的運作流程,收集相關信息
(3)建立企業的作業成本核算模型
(4)選擇/開發作業成本實施工具系統
(5)作業成本運行
(6)分析解釋作業成本運行結果
(7)採取行動
企業是一個變化的實體,在作業成本正常運行後,還需要對作業成本核算模型進行維護,以使其能夠反應企業的發展變化。伴隨企業的運行,作業成本的運行、解釋和行動是一個循環的過程。
應用案例
某農機廠是典型的國有企業,以銷定產、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模式。傳統成本法下製造費用超過人工費用的200%,成本控制不力。為此,企業決定實施作業成本法。
根據企業的工藝流程,確定了32個作業,以及各作業的作業動因,作業動因主要是人工工時,其他作業動因有運輸距離、准備次數、零件種類數、訂單數、機器小時,客戶數等。
通過計算,發現了傳統成本法的成本扭曲:最大差異率達到46.5%。根據作業成本法提供的信息,為加強成本控制,針對每個作業制定目標成本,使得目標成本可以細化到班組,增加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通過對成本信息的分析,發現生產協調、檢測、修理和運輸作業不增加顧客價值,這些作業的執行人員歸屬一個分廠管理,但是人員分布在各個車間。通過作業分析,發現大量的人力資源的冗餘。根據分析,可以裁減一半的人員,並減少相關的資源支出。分析還顯示,運輸作業由各個車間分別提供,但是都存在能力剩餘,將運輸作業集中管理,可以減少三四台叉車。
此外,正確的成本信息對於銷售的決策也有重要的影響,根據作業成本信息以及市場行情,企業修訂了部分產品的價格。修訂後的產品價格更加真實地反映了產品的成本,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ABC分析法的作用
ABC分析法雖然也可作為一個會計系統使用,但分析特定時點上產品盈利能力的高低才是它的真正作用。由於成本動因和企業的業務是變化的,為確保過去的數據和分析結果能夠仍然有效,ABC分析也需要定期進行修訂。這種修訂應當促使定價、產品、顧客重點、市場份額等戰略的改變,從而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G. 排列圖的詳細內容

排列圖又稱為柏拉圖,由此圖的發明者19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柏拉圖(Pareto)而得名。柏拉圖最早用排列圖分析社會財富分布的狀況,後來人們發現很多場合都服從這一規律,於是稱之為Pareto美國品質管理專家朱蘭博士運用柏拉圖的統計圖加以延伸將其用於品質管制分析和尋找影響質量主原因素的一種工具,其形式用雙直角坐標圖,左邊縱數(如件數金額等),右邊縱坐標表示頻率(如百分比表示)。分折線表示累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項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即出現頻數多少)從列。通過對排列圖的觀察分析可抓住影響質量的主原因素。這種方法實際上不光在質量管理中,在其他許多管理工作中,例如在庫存管理中,都有是十分有用的。在品質管制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往往不知從哪裡著手,但事實上大部分的題,只要能找出幾個影響較大的原因,並加以處置及控制,就可解決問題的拉圖是根據歸集的資料,以不良原因,不良狀況發生的現象,有系統地加以別)分類,計算出各專案別所產生的資料(如不良率,損失金額)及所佔的比例照大小順序排列,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
在工廠或辦公室,把低效率,缺損,製品不良等損失按其原因別或現象別損失金額的80%以上的專案加以追究處理,這就是所謂的柏拉圖分析。柏拉圖的使用要以層別法的專案別(現象別)為前提,依經順位調整過後的畫製成柏拉圖。

H. 排列圖的分析步驟

⑴ 將要處置的事,以狀況(現象)或原因加以層別。
⑵ 左縱軸表示問題發生的次數(頻次或金額),右縱軸表示問題累積百分率。
⑶ 決定搜集資料的期間,自何時至何時,作為柏拉圖資料的依據。
⑷ 各專案依照合半之大小順位左至右排列在橫軸上。
⑸ 繪上柱狀圖。
⑹ 連接累積曲線。
排列圖法(重點管製法),提供了我們在沒法面面俱到的狀況下,去抓重要的事情鍵的事情,而這些重要的事情又不是靠直覺判斷得來的,而是有資料依據的來加強表示。 ⑴按重要性順序顯示出每個質量改進項目對整個質量問題的作用。
⑵識別進行質量改進的機會。
⑶在工程質量統計分析方法中,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方法一般採用排列圖。

I. 質量工程中的排列圖法與因果圖法有什麼聯系與區別

1 概述葯品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在成品中表現出的不合格因素多種多樣,如何從成品表現出的質量問題分析出產生的原因,並找出解決之道呢?本研究旨在以大輸液的質量問題分析為例介紹一種分析方法,即運用排列圖和因果圖的結合,來分析出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法,以期改進產品質量。排列圖是為了對發生頻次從最高到最低的項目進行排列而採取的簡單圖示技術[1],它能夠區分最重要的和較次要的項目,從而得出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針對問題,找出解決途徑,以最有效的方式解決主要問題,提高產品質量。因果圖是一種用於分析質量特性(結果)與可能影響質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種工具[1],它一般用於分析和表達因果關系,通過識別症狀、分析原因和尋找措施,從而促進問題解決。將排列圖與因果圖結合起來運用,就是通過排列圖得出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再通過因果圖分析出主要原因,從而找出解決方法,有效的提高產品質量。 2 方法 具體方法是:首先收集一定時期內質量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繪制出排列圖,確定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然後對主要因素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找出原因,並繪制出因果圖;最後根據因果圖採取具體措施,提高產品質量[2]。下面就以大輸液(批量10000瓶)為例,說明排列圖與因果圖的結合在葯品質量改進中的運用。大輸液的不合格品表現出的形態多種多樣,如纖維、異物、鐵銹、漏液、外觀變形等。 2 1 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將一段時間的不合格品情況進行統計,並記入不合格類型欄中。 2 2 第二步作排列圖數據表,將數據從大到小排列,其它項列在最後,不必考慮。並計算出累計不合格數、比率、累計比率等。 表1 排列圖數據表(略) 2 3 第三步作不合格項目排列圖畫兩根縱軸和一根橫軸,左邊縱軸標上不合格品數的刻度,最大刻度為不合格品總數;右邊縱軸標上比率的刻度,最大刻度為100%,且與左邊不合格品總數的高度相等。畫累計瓶數折線,作出不合格項目排列圖。 圖1 不合格項目排列圖(略) 2 4 根據排列圖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纖維不合格。我們把工作重點放在減少產品生產過程中纖維的引入,那麼,生產過程中又有哪些因素導致產品中有纖維呢?我們就分析整個過程中可能引入纖維的步驟,並將之畫成因果圖。我們可以用魚翅圖來表示。 圖2 因果圖(略)
從因果圖中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引起產品內有纖維的因素有服裝脫落纖維、操作人員不規范操作、塑料包裝容器內纖維未洗凈、設備未洗凈、原輔料帶入等等因素。在隨後的實際生產中,我們就可以重點關注這幾個方面,逐一排除,逐一解決,使產品中的纖維量減少到最低程度。改進後,不合格品數為200瓶,其中纖維15瓶,鐵銹45瓶,異物32瓶,漏液33瓶,外觀變形15瓶,其它10瓶。按上述步驟畫改進後不合格品項目圖。 圖3 改進後不合格品項目圖(略) 質量改進後,每10000瓶的合格率由97%上升到了98.5%,提高了1.5%,產品質量得到了較大改進。 3 幾點說明 3 1 關於排列圖抓住「關鍵的少數」來將因素分類,找出主要因素。如果其它項很大,表明分類不夠理想,可以考慮其它角度分類。利用排列圖不僅可以找到一個問題的主要原因,還可以連續使用,找出復雜問題的最終原因。如上例,改進後的主要原因變為鐵銹,我們就可以從減少鐵銹的產生為切入點,來繼續改進產品質量。 3 2 關於因果圖繪制因果圖應盡可能具體,盡量保證有關因素不會疏漏。有多少質量特性就要繪制多少張因果圖。如果所有因素只用一張因果圖來分析,勢必導致因果圖太復雜,無法管理,問題解決起來也很困難,無法對症下葯。繪制原則:重要因素不要遺漏,不重要因素不要繪制。 4 結論 對於類似於大輸液的質量問題,利用排列圖與因果圖相結合的方法來分析,可以用數據來評價各影響因素的重要性,排除了感觀上的偏差,保證結果的客觀性。這種分析方法是一種簡單、高效、科學的方法,且富有邏輯性。【參考文獻】 1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質量管理司,全國質量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辦公室.2004年質量專業理論與實務(中級).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237~240.

J. 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有排列圖、因果圖、直方圖、控制圖

為調查底板傾斜與封存形態的關系的資料如下,請製作散布圖,並說明相關性。NO底板形態NO底板形態NO底板形態10.0160.15150.0320.29280.0300.02920.0120.19160.060.52290.0440.5230.0270.27170.040.49300.0490.5340.0230.30180.0200.28

閱讀全文

與排列圖分析方法運用的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瘦臉練成瓜子臉的四種方法 瀏覽:949
腎陽不足的鍛煉方法 瀏覽:576
新鮮蓮子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807
如何降低敏感度訓練方法 瀏覽:20
三星5的qq紅包鈴聲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1
刷牆平米計算方法 瀏覽:164
論文研究方法如何概括 瀏覽:756
蘋果手機網頁提取文字的方法 瀏覽:292
星露穀物語鐵錠快速入手方法 瀏覽:120
摩托機油尺正確的測量方法 瀏覽:801
炸蝦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429
a型血人最佳解壓方法 瀏覽:110
調整金牛座的最佳方法 瀏覽:381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及意義 瀏覽:545
魅藍攔截的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3
雕刻牛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6
武漢戀愛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432
戒掉手機的四個方法 瀏覽:575
快速有效治療尖銳濕方法 瀏覽:226
最簡單的方法畫hellokitty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