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訓練中遇到了瓶頸怎麼辦怎麼能度過瓶頸
現在熱愛運動的小夥伴越來越多,大家運動的方式方法也是各有千秋,有的人運動的狀態越來越好,但也不少的小夥伴總有那麼一些時候感覺狀態不佳,也就是進入了運動的瓶頸期,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談談我這么長時間運動的經歷和應對方法吧。
總的來說當我們遇到運動的瓶頸期,就應該及時調整計劃,調整狀態,這樣才能使身體更好的運動,也才更能體會到運動的樂趣。
㈡ 瓶頸期在心理學上稱為什麼
短板效應。
度過瓶頸期的方法:早睡早起、進行冥想、保持心情愉快。
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
近幾十年,正念(mindfulness)訓練在國外逐漸興起。這種來源於東方佛教思想、結合了西方心理療法的新的運動心理訓練方法已經成為研究熱點,在應用上也得到了有效驗證。
美國著名職業籃球教練傑克遜,綽號「禪師」,曾11次帶領球隊獲得NBA總冠軍,被認為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教練之一。他對東方哲學特別是禪宗興趣濃厚,不僅個人進行正念禪修,還讓他的運動員和教練組成員也進行冥想練習。他認為,冥想訓練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傳統心理技能訓練不同,正念訓練主張:當面臨逆境時,接受逆境的存在,並與之共存,不去對其加以判斷,而是高度關注當前的任務。這種具有東方思想背景的心理訓練思路或許可更好地為中國的運動員進行心理咨詢與訓練服務。
正念的定義
正念指的是當下能夠清楚地覺知目標,而不純粹只是回憶過去。目前,普遍公認的是卡巴特-津恩(Kabat-Zinn)給出的定義:「正念是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地覺察(On Purpose)、活在當下(In the Present Moment)及不做判斷(Nonjudgementally)」 。正念定義中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概念:將注意力維持在當下, 意識到當下正在發生什麼並採取一種接納但不做評判的態度。
正念訓練的來源及發展過程
正念源於東方的佛教,一般是通過各種正式的冥想練習(即正念禪修)來完成。大約30年前,卡巴特-津恩創立了正念減壓療法(MBSR),並首次將正念訓練正式應用到體育領域。他們為大學生運動員和奧運會賽艇運動員提供了正念冥想訓練。其中,大學生運動員的表現超出了教練員的預期,在奧運會獲得獎牌的運動員則指出正念冥想幫他們實現了最大的潛能。
隨後,西格爾(Segal)等研究人員將正念減壓療法改進後引入正念認知療法(MBCT)。2000年之後,加德納(Gardner)和穆爾(Moore)在綜合以接受為基礎的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認知療法的基礎之上,發展出一個以正念接受為基礎的心理行為干預方法,即正念接受承諾干預計劃(MAC)。自從首次提出正念接受承諾干預計劃到現在,它已經被一系列的個案研究和公開實驗證明在提高運動表現水平和個人身心健康方面的積極作用。此外,在運動心理學領域,還有正念成績改善計劃(MSPE)。
正念的作用機制
正念能夠通過下述幾個方面對運動員產生作用,包括:(1)幫助運動員有效地控制注意力,保持對當前運動比賽任務的專注, 並在注意力分散的時候讓注意力重新回到當前任務上;(2)提升身體覺知能力,幫助運動員更加清楚身體對比賽時可能出現的壓力的反應, 這會幫助運動員有效地應對可能出現的梗塞(Choking,指當運動員在比賽中面對巨大壓力,心態發生改變,思維出現紊亂,進而影響比賽成績,發揮失常)的 情 況 ;(3) 面對逆境和挫折或情緒起伏的時候,運動員能夠不去對這些刺激進行評判和反應,從而能夠解決之前固有的情緒反應模式帶來的負面影響;(4)運動員能夠不以自我為中心來覺知當下的訓練和比賽,從「無我」的角度來客觀地覺知持續變化的事物,藉此幫助運動員從比賽時勝負的概念中解脫出來。
正念訓練與傳統心理技能訓練的區別
之前,在運動心理學領域,一直採用傳統的心理技能訓練來幫助運動員達到一種理想的競技心理狀態。傳統心理技能訓練的理論假設是,負面情緒和身體狀態的減輕以及正面認知和自信水平的提升,與運動員的「理想競技狀態」直接相關。而這種理想的競賽心理狀態又被認為可以導致理想競技表現,即在這些最佳的心理狀態下,運動員才會出現理想競技表現。具體方法有目標設定、表象訓練、注意力訓練、自我談話以及幾種方法的交叉組合等。
強調自我控制,從而達到最佳心理狀態的傳統心理技能訓練在幫助解決實踐中所遇到問題時,不論是理論基礎,還是實際操作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比如,對思維壓抑和控制的努力,也可能會導致那些不想要的情緒更高頻率的出現;如何操作才能使每個個體達到最佳狀態等等。
相對於傳統心理技能訓練,以活在當下的、不加評判的接受為基礎的正念心理訓練在幫助運動員合理地處理認知、 情感和知覺的問題上可能會更加有效。定期的正念練習可以幫助運動員提升自我的調節能力,或是說對當下注意力的自我調節能力。
正念訓練的目的,就是要時刻保持一種警覺性,這種技術強調通過正念練習發展對當下事實的不加判斷的注意能力,這些當下事實包括外部刺激和內部心理經驗,也就是說意識到內外部事件進入意識之中但是不對其進行任何評價判斷(好、壞、對、錯、有用、無用等),個體只是被告知觀察和描述這些經驗,並且接受它們的存在,但是不對其進行判斷和控制。
對不同項目的適用性
由於禪修自身的特性,即通過不加判斷的關注當下的各種體驗,並接受那些消極的令人不舒服的各種感覺,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和諧,因此正念訓練可能更適合那些閉合性的自我表現類的運動項目,如射擊、射箭、體操、跳水、高爾夫等。這些項目的特點都是技能閉合性的,以自我表現為主,自我感覺極易影響到行為表現,行為表現過程中要求排除外界干擾、內心平靜、對任務線索高度注意等。而對於那些直接對抗類的項目如拳擊、足球等則適用性可能會低些。因為這些項目是互動的,不僅是自我的思想與行為影響到表現的結果,對方的思想與行為也是表現結果的主要影響因素。
正念訓練在國外的應用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韓國19歲的小將金薔薇(Kim Jang-Mi)戰勝了我國選手、前奧運冠軍陳穎,奪得女子25米手 槍的冠軍。她在資格賽中就創造了奧運紀錄。決賽中,她在落後0.8環的情況下,最後一組五次射擊打出了51.8環,包括一槍10.9環的高分,最終成功逆轉。在采訪中,金薔薇透露,是正念訓練幫她拿到了奧運金牌。由於手 槍的槍管長度較短,所以對身體的控制尤其重要,因此冥想對成績可以產生很大的幫助。
英國自行車隊在2012年奧運會上收獲8金2銀2銅,成為該項目最大的贏家,同時為英國位列獎牌榜第三位打下堅實的基礎。明星選手霍伊、威金斯和彭德爾頓在取得佳績後,都很感謝與英國自行車隊合作超過十年的心理學家彼得斯(Steve Peters)。他建立了一套創新性的心理管理模型,幫助運動員管理情緒,其中涉及到很多與正念相關的技巧。此外,他還曾幫助斯諾克名將奧沙利文進行情緒管理,結果奧沙利文在2012年及2013年蟬聯世錦賽冠軍。
美國奧委會的高級運動心理學家哈伯(Peter Haberl)曾與多個成績卓越的國家隊進行過合作,他對正念干預和認知行為療法很感興趣。他認為,正念冥想對意識和注意力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法。正念冥想既是一系列的技巧,也是一種存在的方式。正念訓練可培養把注意力集中於某一點、維持注意力和重拾注意力的能力。在哈伯看來,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在哪裡,並能把注意力指向需要的地方,是高水平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所需具備的重要能力。
真正能幫助運動員成長的心理咨詢與訓練,一定只有在契合本社會文化條件情況下才能完成。對中國運動員而言,正念的思想有可能更契合本土文化背景,具有天然的親和力,或許更加適合作為一種心理訓練的手段來應用。
㈣ 怎樣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
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同,如何提高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方法多種多樣,但是總有一種適合你。凡事不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好習慣尚且需要21天的堅持不懈才能初步養成。下面介紹幾種提高心理素質的調節方法。
1、提升希望感,首先我們可以採用一種被稱為SMART的設定目標的方法,即目標應該是具體的、可測量的、可實現的、和現實相關的、有時效的。例如,我們可以將「我要變得更健康」這個目標改為「我要每天早上跑步半小時,從明天就開始,至少堅持三天」。
在設定好合適的目標之後,我們可以列一些可能阻礙我們實現目標的障礙,以及對每一個障礙我們可以採取的辦法。有了目標、實現目標的辦法、想完成目標的動力之後,那麼我們的希望感也就得到了提升。
2、提升自我效能感,提升自我效能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獲得成功的體驗,然後形成正反饋循環。一個小建議就是,我們可以選擇每天做三件積極的小事。
我們還可以通過替代性經驗來提高自己的效能感。例如,觀察某個和自己相似的人,如果「我的朋友通過了這場考試」,那麼既然ta可以,我也是可以做到的!
3、提升心理韌性,提高自己的心理韌性可以通過一些能夠恢復我們平衡的事來做到。
適時放棄。並不是所有的目標都適合我們去追求,放棄也不一定就是消極的應對,相反,適時放棄可能帶給我們更加平和的心態,讓我們有精力去思考與做其他的事。這時的放棄對我們的人生來說也更有意義。
4、提升樂觀,我們首先要盡可能積極地解讀和看待事物,形成樂觀的歸因風格,把積極的事件盡可能歸於內部的、穩定、整體的因素。
當發生了不太好的事情,我們不要過於把原因都歸為自己,可以適當歸因於機遇不大好、天公不作美等等外部因素。這樣我們就可以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且免於過度自責,而有了「即使當下很艱難,我也相信未來會變好」的信念。
㈤ 訓練的時候如果遇到了瓶頸,應該怎樣盡快突破
當我們的訓練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有一個訓練的瓶頸期,這時我們的健身者就會在這個階段,對自己的訓練強度和訓練計劃作出改善,突破原來的傳統訓練方法,向更高的目標前進,甚至要突破自己的常規,挑戰自己訓練的極限,想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今天所說的5種秘訣,必須獲得,這樣才會助你提高自己的訓練質量,打破訓練瓶頸期。
秘訣訓練五:要有嚴格的規劃,不能盲目跟著別人的計劃進行練習
我們在訓練中要有每天動作的規劃,按著規劃表進行自己的訓練,不要聽到別人一說這個動作適合練哪裡,效果不錯,就盲目的選擇別的健友介紹的動作,而把自己規劃的動作拋在了腦後,最後什麼也不會練好,所以我們在訓練中要有自己的主見,按著自己的健身規劃,開展自己有效的挑戰極限鍛煉。
㈥ 心理學技巧:如何用4個步驟提高情商
在職場上,沒有一點情商還真不行,所以很有必要學習一些提高自己情商的小技巧,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參考,只要能夠堅持兩個月以上,你就能改變自己很多的習慣,你就能變成一個不簡單的人。
【1】言盡則無友——交友不可把話說盡,不可把心思都說明白,要不然你連一個知心的朋友都不會有,再好的朋友,也要給自己留一些餘地,也不能把話說得太透太絕。
【2】刀子嘴豆腐心。
這個是大家必須要掌握的,刀子嘴,就是必須堅持原則,豆腐心,必須要講人情,只有兩者結合,大家才能夠認可你。
【3】清醒時做事,迷茫時讀書。
如果自己很迷茫,這一陣子特別煩,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為人處事上,都遇到了很大的坎和瓶頸,最好讀幾本書,清醒一下自己的心靈,補充一下自己的知識,要比你每天沉迷網路好得多。
【4】別人的夢想再不可思議,也不要隨便踐踏。
不要為別人的低級之事而煩惱,別人的夢想在不可思議,那也是人家的想法,我要給予足夠的尊重,不要踐踏人家的尊嚴。
【5】不與傻瓜論長短,只與道合爭高低。
遇到了一些傻瓜,你和他論長短,只會磨破自己的嘴皮子,這個時候不如完全同意他的想法,讓他變成一個真正的傻瓜。
【6】脾氣要好,原則要有。
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脾氣一定不能太壞,但是也要堅持基本的原則,不能因為自己好說話,別人說啥就是啥。
【7】一片心,留三分。
我們可以用心去和別人相處,但是一定要給自己留一些餘地,你要給別人留三分,這樣的話,讓雙方都能更從容的相互對待。
【8】遇到不可理喻者,同意他的所有觀點,學會解圍。
對於那些不可理喻的人,我們不可有過激的行為,他不可理喻,你不理他就行了,說啥就是啥,反正也掉不了皮,要學會給自己解圍。
【9】少說我知道啊。
這句話一定要少說,千萬不要別人說一個什麼事,你隨口就回答人家,我知道啊,這是最弱智的回答,也是情商低的表現,要學會及時地回應別人,但是不能夠在別人面前裝啥都知道,你應該裝作啥都不知道!
【10】用表情(或包)能解決的就別說臟話。
這一點更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還能達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效果,如果動粗口罵人,還會給別人留下把柄,所以能用表情解決的就不要用話語解決,其實你生氣的樣子,別人是能感覺得到的。
十個提高情商的小技巧,堅持兩個月,你就不是一般人
㈦ 學習或工作過程中遇到瓶頸時,你是如何突破的
初級階段(起步階段)
無論學什麼新的東西,一種語言,一門技術,一項運動,當我們以初學者的身份出現時,我們就是一張白紙。就像畫畫一樣,面對一張白紙,下筆總是容易的許多。我們會在短時間內了解語言的語法,了解技術的要點,了解運動的規則,進而我們慢慢的對於這個新事物有個一個看似全面的了解。再加上初期的學習熱情往往不錯,我們彷彿很快學到了很多,一時之間,我們自己也會驚訝於自己進步的速度。這個時候,就像白紙上出現了很多的線條,彷彿速寫一般,事物的概貌已經在白紙上顯現出來了。
中級階段(瓶頸出現)
再經歷了初期的興奮和快速進步之後,我們漸漸的會發現,自己每天還是花很多時間練習,甚至更加努力,可是進步的速度卻越來越慢。我們彷彿還是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是這些東西我們好像都已經知道了。我個人覺得,就像白紙上的速寫,盡管有了概貌,但是我們卻發現很多不是那麼合適或者正確的地方,我們在一點一點的發現問題,同時又在一點一點的修改問題。這樣的事情總是消耗時間的,而收獲卻小的連我們自己都看不見。
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已經了解的東西使我們早已經不是個初學者了。我們在試圖繼續前進的時候,卻發現原有的,自以為足夠的知識往往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充足,所以我們只好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幾步。這樣的反復過程毫無疑問就是瓶頸。
堅持下去。堅持下去和休息並不矛盾,我們必須要休息,但是也必須要堅持下去。就像Randy Pausch關於磚牆的那句話一樣,瓶頸只是一個我們一輩子避免不了的磚牆,真正走到牆那邊的人往往就是成功的少數人。
忘記瓶頸。之所以說忘記瓶頸,就是因為瓶頸在某種程度上根本不存在。瓶頸只是一個我們用來描述學習過程中某種時期的詞語,或許是心理學或者某個該死的學科里創造出來的吧。bottleneck不就是瓶子的脖子嘛!可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步,只是我們意識不到而已。與其被瓶頸所困,不如忘記瓶頸,專注於我們該做的事情呢。
㈧ 心理學中,釋放壓力的方法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壓力,面對這些壓力,需要我們學會如何去釋放,這里簡單列出了8個緩解心理壓力的辦法,一起來看看吧。
1、暗示法
選准最佳時機,有意識地利用語言、動作、回憶、想像以及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物體等對自己實施積極暗示,可以消除負性情緒,減緩心理緊張,使心理保持平靜和愉快。如背誦名人名言、回味成功經歷、精心打扮自己等。
2、換境法
固定的環境會使人逐漸失去興趣,進而引發一些心理問題。適當地變換一下環境,可以刺激人的自信心與進取心。如到遠方旅遊,能夠轉移精力,寄託情感,排解不良情緒帶來的種種困擾。
3、隨境法
這是心理防衛機制中一種心理的合理反應。古人雲:「隨遇而安。」面對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各種各樣的負性生活事件,以一顆隨遇而安的心去對待它們,可以使你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痛苦,擁有一片寧靜愉快的心靈天地。
4、放鬆法
選擇幽雅的環境,舒適的姿勢,排除雜念,閉目養神,盡量放鬆全身肌肉,採用穩定的、緩慢的深呼吸方法,確有解除精神緊張、壓抑、焦慮、急躁和疲勞的功效。吸氣時雙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過敏性鼻炎症狀吸氣後稍稍屏息一段時間,再緩慢呼氣,全身肌肉呈鬆弛狀態。確定適合自己的頻率來重復呼吸。
5、幽默法
幽默是心理環境的「空調器」。當你受到挫折或處於尷尬緊張的境況時,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維持心態平衡。幽默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它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豁達、開朗。
6、音樂法
當你出現焦慮、抑鬱、緊張等不良心理情緒時不妨聽一聽音樂,做一次心理「按摩」,優美動聽的旋律,可以起到調適心理和轉換情緒的效果,如《梁祝》的和諧,《步步高》的歡快,《秋日私語》的寧靜等,會讓你緊張焦慮的情緒放鬆,心情愉悅。
7、觀賞法
閱讀精彩的圖書,觀賞優美的影視劇,容易喚起愉快的生活體驗,釋放緊張,排解憂郁,驅趕無聊。
8、自嘲法
這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禦機制。在你的事業、愛情、婚姻不盡如人意時,在你無端遭到人身攻擊或不公正的評價而氣惱時,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時,你不妨用阿Q精神勝利法進行自嘲,來調適一下鼻子乾燥怎麼辦你失衡的心理,營造一個豁達、坦然的心理氛圍。
㈨ 心理訓練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通常採用心理訓練的主要方法有:模擬訓練、意念訓練﹙又稱自我標暗示訓練﹚、放鬆訓練、注意力集中訓練。
1.模擬訓練。模擬訓練是指訓練接近於比賽實際,這種訓練也可稱為適應力訓練力實戰訓練。它是戰前心理訓練的主要方法。
通過模擬訓練排除運動員參加比賽前產生良心理狀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對即將參加比賽的對手、場地、設備、照明、器材、觀念、氣候等條件掌握的十分清楚。才能進行模擬訓練。
模擬,有語言形象的模擬和實際的模擬訓練兩種。語言形象的模擬就是利用語言來描繪未來競賽時的情形。對手的行動和自己的行動這種模擬盡量配合圖表、照片等使之具體化。實際模擬就是創造在比賽實際相類似條件進行訓練,培養運動員的適應能力。如條件許可應使運動員提前到達比賽地點和場地進行訓練,或者到與比賽氣候環境相類似的地方進行訓練。和比賽同樣要求的測驗訂定和執行與比賽地點時差相同的作息制度,都屬於實際模擬。
2.意念訓練。意念訓練就是運動員以自己的信念對心施加影響。以便調整自己的意念、心智情緒,使興奮或意志過程加強。採用自我暗示自我控制,造成好的訓練和比賽的心理狀態。
默念是一種很好自我控制的方法,再進行技術時默念能提升動作的成功率和克服困難,默念的內容包括動作要領、用力順序、方法、時間,強化自己的意志等。默念事先要編好最簡單的一組,在心裡默念,這樣可以使肌肉隨之活動,已達到強化動作的正確概念,提高和改進技術的目的。在比賽中強制自己行動達到勝利的目的。進行默念時要做到:
1.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其它雜念,專心一致爭取勝利。
2.默念要不斷強化自己的行動。
3.在做動作之前的默認,要使默念與肌肉感覺「完成」動作結合起來。在做動作時默念,要使肌肉活動在思想意識的支配控制下,經過思維去想,使思想進入訓練與比賽中去。
除自我暗示外,別人的暗示也很重要。例如教練員的舉止言行能對運動起到暗示作用,教練員的一言一行,既可以增強運動員的信心和力量,也可以使運動員喪失信心而招致失敗。所以,教練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應對運動員進行積極性的暗示。
自我控制對運動員也十分重要,訓練與比賽中,神經系統不會是處於適宜的興奮狀態,如果在比賽之前,神經系統處於興奮,運動員精神和體力消耗過多,高潮出現過早,在比賽時就要處於一個「興奮狀態」,就達不到比賽的預期目的。
3.放鬆訓練。放鬆訓練就是使運動員解除疲勞的訓練,這里所談的疲勞主要是指精神疲勞。這種疲勞對於提高訓練水平和參加比賽影響較大。實驗證明,型良好的放鬆訓練,對有效減緩和消除精神疲勞有重要作用。
放鬆訓練的方法有很多,掌握也困難,如可以利用吸氣、平氣類數的方法消除緊張,達到整個身體放鬆的目的。也可利用冥想自然景象的方法進行放鬆訓練。
要想掌握放鬆訓練,就必須發展自我調整的能力,如:
(1)控制骨骼肌肉的緊張度。案自己的願望使之放鬆,或按需要使之緊張。
(2)按自己的意願形成所需要的精神情緒狀態,通過默念詞語,肌肉放鬆和形成身心的安靜狀態。
(3)表現記憶中與過去體驗過的情緒色彩的形象概念。
(4)把注意力控制到需要的方向。
4.注意力集中訓練。注意力集中,就是人們的心理活動對於一些事物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從生理機制說,當運動員注意力集中的時候,再大腦皮曾相應區域就產生一個優勢興奮中心,按高級神經活動負誘導規律,當大腦皮層一定的區域產生優勢興奮中心時,皮層其餘區域就要獲淺或深的處於控制狀態。負誘導強,注意力就越集中。
造成運動員注意力分散有許多因素,疾病、疲勞、失眠等都會降低運動員的注意力:對場地不適應,器材不習慣,觀念的制度等。都會妨礙專注意力集中,急躁、輕亂、過分計較個人得失也會分散運動員的注意力。
一般來說,善於注意力集中的人,能對所層式的事情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高度的自覺性和責任心。
注意力集中訓練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日常訓練中養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要求運動員在思想上把「訓練當成比賽」那樣真誠以待。
(2)要有意識地剋制自己的情緒激動,冷靜是控制急躁、發怒、害怕、示弱、慌張等情緒。
(3)介紹有關比賽的正確情報,消除運動員所謂的緊張與不安。
(4)教育運動員在比賽時不要考慮個人得失,集中精神參加比賽。
(5)在比賽中發生順時緊急情況,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改變緊張情緒,使心理處於放鬆狀態。
㈩ 失去生活目標的人,遭遇各種困難和瓶頸,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人的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實現人生價值必不可少的條件。心理承受能力強的人 ,一般都有正常的人格 ,正確的自我意識 ,與集體、社會協調一致。
5、我們可以多看看一些勵志的書籍,學習學習別人是怎樣面對困難和痛苦的。在看書的過程中你不但不習了知識,同時也提高了你的精神境界,無形之中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跟著提高。
6、學習和工作壓力太大的時候,感情遇到挫折的時候,可以找機會去旅遊,放鬆自己的心情,不要讓壓力弄得自已精神崩潰。
7、我們要具備自我心理調節的能力,不讓自己一直處於某種不愉快的情緒當中。想想別人大概也不過如此,誰誰也是這樣過來的,多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