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偉的主要學術論文與獲獎
n 混凝土橋面鋪裝粘結層體系力學性能試驗研究.哈爾濱建築大學學報. 2002,35(4)
n 混凝土橋面鋪裝粘結層體系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 哈爾濱建築大學學報,2002,35(4)
n 子模型法在大跨徑斜拉橋橋面結構分析中應用[J]. 土木工程學報,2004,37(6)
n 混凝土橋面瀝青混凝土鋪裝層受力敏感性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
n 大跨徑混凝土斜拉橋橋面鋪裝力學數值模擬分析[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3,35(6)
n 正交異性鋼橋面鋪裝研究及設計要點分析[J]. 中外公路,2006,26(4)
n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d optima l analysis of surfacing on steel orthotropic bridge deck.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2006, Vol. 22, No. 4,
n 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rutting problem of an asphalt pavement. 25th Annual Southern African Transport Conference, SATC 2006 - 2010: Will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Systems be Ready. 2006,p 313-324
n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onstruction variabili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pavement.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ad and Airfield Pavement Technology(ICPT),Sapporo, Japan, July 2008,P51-56
n Analysis of Distress Characters and Design of Steel Orthotropic Bridge Decks Pavement in China. International Orthotropic Bridge Conference,Sacramento, USA ,Aug. 2008,P184-192 n 國家行業技術規范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
n 《廣東省交通廳首批科技示範工程—湛江海灣大橋》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6
n 《崖門大橋工程——塔墩梁固結單索麵斜拉橋》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9 舊瀝青混合料廠拌熱再生應用技術研究,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07
2. 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榮譽獎項
2012年---------------------------------------------------------------------------------------------------- 部省級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江淮區域瀝青路面關鍵技術長期跟蹤研究與示範工程評估重慶高溫多雨山區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關鍵技術研究樹脂瀝青組合體系鋼橋面鋪裝技術研究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崇啟大橋江海交匯環境下結構混凝土耐久性技術研究水泥混凝土橋面瀝青混凝土鋪裝的綜合技術研究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礦物纖維在SMA-13路面中的適應性研究滬寧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性能及發展趨勢研究高寒地區瀝青路面結構優化及施工控制關鍵技術綜合研究泡沫瀝青廠拌冷再生技術在高等級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中的應用研究舊水泥砼路面碎石化工藝成套技術研究江蘇省人民政府: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獎江蘇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長大跨橋梁結構狀態評估關鍵技術與應用江蘇省咨詢協會咨詢成果獎一等獎:大型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自身狀態評估技術研究江蘇省咨詢協會咨詢成果獎二等獎:混凝土梁式橋梁早期裂縫防治技術研究江蘇鐵路「十二五」建設發展規劃江蘇省高速公路路面大中修技術決策體系研究江蘇省咨詢協會咨詢成果獎三等獎:新長鐵路過江通道規劃研究薄層處治技術在江蘇省高速公路路面養護中的適用性研究江蘇省跨江大橋危化品運輸車輛通行安全管理研究張家港疏港高速公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南通市平海公路濱海工業園區至223省道段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南京市政府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懸臂施工波形鋼腹板組合梁橋力學性能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2011年---------------------------------------------------------------------------------------------------- 部省級省「四優」(第十四屆優秀工程設計、第十二屆優秀工程勘察、第十屆優秀工程建設標准設計、第七屆優秀工程設計計算機軟體)一等獎無錫至太倉(蘇州段)一級公路工程省「四優」(第十四屆優秀工程設計、第十二屆優秀工程勘察、第十屆優秀工程建設標准設計、第七屆優秀工程設計計算機軟體)二等獎丁睢公路至宿邳、宿新公路宿遷市聯接線
2010年---------------------------------------------------------------------------------------------------- 部省級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Superpave瀝青路面技術集成研究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既有橋梁狀態快速評定與診斷技術研究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橋梁遠程、非接觸檢測技術的應用研究混凝土橋梁耐久性損傷預防與修復技術研究沿海高速公路基於大溫差及鹽漬土路基條件下耐久性瀝青路面技術研究與應用高模量瀝青混合料在寧常高速公路上的應用研究溫拌瀝青混合料技術在長大公路隧道瀝青路面鋪裝中的應用研究華夏建設科學進步獎一等獎大跨徑橋梁混凝土結構服役性能及其提升技術的研究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既有橋梁狀態快速評定與診斷技術研究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二等獎江陰大橋結構健康監測及安全評價系統研究省優秀成果咨詢獎一等獎混凝土水化反應材料在橋梁維護管理中的應用研究省優秀成果咨詢獎二等獎公路梁式橋樑上部結構承載力綜合加固技術研究橋梁遠程、非接觸檢測技術的應用研究就地熱再生技術處治瀝青路面典型病害的應用研究江蘇省普通干線公路橋梁病害調查與分析省優秀勘察設計獎二等獎綿竹市二環路改建工程市級南京市優秀發明專利獎安裝在公交車上的機動車輛違章行為自動抓拍裝置和方法
2009年---------------------------------------------------------------------------------------------------- 國家級2009年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擴建工程管理與關鍵技術研究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水泥混凝土橋梁雙層式SMA橋面鋪裝體系的研究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1、江蘇省高速公路軸載譜的調查研究2、Superpave混合料設計方法和指標的優化研究3、瀝青混合料廠拌熱再生綜合技術的應用研究4、Superpave技術在浙北地區高速公路中的應用研究中國公路勘察設計協會:建國60周年公路交通勘察設計經典工程滬寧高速公路及改擴建工程部省級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50號硬質瀝青在廣東高速公路中的應用研究08年度江蘇省第十三屆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312國道滬寧段擴建工程設計項目08年度江蘇省第十三屆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宿遷京杭運河項王大橋施工項目省道304(現324省道)宿遷至沐陽改線段勘察設計項目江蘇省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沿江鐵路線位規劃」項目江蘇省科技廳:高新技術產品移動智能抓拍系統市級南京市科技局:優秀專利獎落錘式彎沉儀南京市科技局:自主創新產品移動智能抓拍系統落錘式彎沉儀一體化收費機
2008年---------------------------------------------------------------------------------------------------- 國家級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路基路面材料特性反演與快速檢測維修整套技術部省級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江蘇省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編制研究2008年省優秀咨詢一等獎橡膠瀝青在高速公路上的應用研究2008年省優秀咨詢二等獎滬寧高速公路老路面性能分析及評價方法研究Superpave混合料設計方法和指標的優化研究旋轉壓實儀在SMA配合比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2007年---------------------------------------------------------------------------------------------------- 部省級中國公路學會2006年度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滬寧高速公路擴建工程路基拼接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2006年度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蘇省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最終產品規范的研究江蘇省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最終產品規范的研究第十二屆江蘇省優秀設計一等獎揚州西北繞城高速公路 蘇虞張一級公路兩階段設計 2007年省優秀咨詢一等獎江蘇省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編制研究江蘇省公路率先基本現代化研究2007年省優秀咨詢二等獎瀝青膠結料路用性能關鍵指標的研究干線公路瀝青路面關鍵技術的應用研究 滬寧高速公路柔性基層瀝青路面結構應用研究 312國道滬寧段拓寬改建工程路基拼接技術研究
2006年---------------------------------------------------------------------------------------------------- 部省級2005年度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潤揚長江公路大橋結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與壽命預測長江口北側區域高速公路軟質土處置研究江蘇省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二等獎 江蘇省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最終產品規范的研究南京地鐵一號線一期工程地上線降噪技術研究
3. 鋼橋面鋪裝的技術特點和難點是什麼目前國內主要的鋼橋面鋪裝方案有哪些
鋼結構橋梁以其極富創造性的設計和超凡脫俗的造型在
世界橋梁建造史中綻放著奇光異彩,鋼橋面的鋪裝亦隨著建設
者的不懈努力和執著追求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環氧瀝青混
合料以其無與倫比的鋪裝效果從眾多材料中脫穎而出。它具有
強度高、剛度大的優點,高溫時抗塑性和永久變形能力強,低溫
抗裂性能好,具有極好的抗疲勞性能,是普通瀝青混凝土疲勞
壽命的10~30倍;它的主要不足是配製工藝比較復雜,施工
中對時間和溫度的要求十分嚴格,施工難度大、價格高。
因此環氧瀝青混合料的鋼橋面施工,必須有一套有別於普
通瀝青混合料施工的更為嚴密、要求更高的施工工藝、施工方
法及質量控制。
適應范圍
由於環氧瀝青混凝土具有超強的抗拉強度、與鋼板有良好
的粘結性,能很好地適應鋼板和鋪裝層因不均勻收縮產生的位
移特性及良好的高低溫性能等優勢,主要用於鋼橋面鋪裝,厚
度一般為50~55 mm,分為上下兩層。
施工操作要點
塗裝防腐工程
(1)橋面處理
表面清理。作業前,先用高壓水槍、毛刷等工具對鋼板表面
進行全面清掃、沖洗;油污嚴重的地方用化油劑作局部清洗,再
大面積沖刷。待橋面鋼板乾燥後,將鋼板表面有凸出的施工焊
瘤、焊疤等殘留在鋼板上的焊接物,用電動打磨機逐個打磨清
除,打磨過程中,注意不要過多的侵蝕橋面板,打磨後的鋼板應
保證表面的平整、潔凈。
橋面拋丸除銹。每一幅工作帶要有50~100 mm的搭接
寬度,當拋丸後的光潔度達到2.5級以上,粗糙度在60~80
μm范圍內,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已拋丸除銹的鋼板表面
必須及時用乾燥、清潔的壓縮空氣吹凈表面浮塵,並在4 h內
噴塗環氧富鋅底漆,因故未能及時作業的,要採取適當的保護
措施,以阻止空氣中的水分和其他物質對鋼板的再次氧化。
打磨除銹技術要求。不適於拋丸的少數部位可以使用機械
打磨處理,清潔度的處理等級為3級。
(2)塗裝防腐
噴漆作業。環氧富鋅底漆要嚴格按比例摻配,設專人用濕
膜卡和測厚儀檢測濕膜厚度,做到塗層分布均勻、厚度適中。施
工中用濕膜卡連續自測濕膜厚度,濕膜厚度應為100~140
μm,以獲得要求的干膜厚度。
4. 馬房大橋現在可以過大貨車了嗎
不可以。
馬房北江大橋位於廣東省肇慶四會市馬房鎮,為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為321國道和三茂鐵路的橋梁之一,兩橋橋面處於同一平面上,各居一側。公路雙車道寬9m,鐵路為單線。公路橋全長919.6m,為14×64m簡支正交異性板上承式栓焊鋼箱梁橋,橋雙箱,每孔有4條縱向工地焊縫;鐵路橋全長1377m,其中正橋長913.6m,由14×64m簡支下承式鋼桁梁組成,主桁為平行弦三角形桁架,採用全懸臂拼裝法架設。於1984年建成通車。[1]
廣東肇慶馬房大橋舊橋鋼橋面鋪裝採用SAC13、SAC10多碎石密實型瀝青混凝土,在鋪裝混合料中採用水泥代替礦粉,摻加橡膠粉和聚酯Boni纖維,並在上下鋪裝層間設置玻璃纖維格柵,在鋼板防腐層上加設強力膠碎石抗剪層,提高了混凝土層與鋼板的抗剪能力和混合料的水穩性、高溫穩定性和抗疲勞性能,施工完成通車後,使用效果良好。
橋梁建設基本流程包括:
立項階段、可研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招標階段、施工准備階段、驗收階段。同時,各個階段之間又是息息相關的。
(4)正交異性鋼橋面疲勞性能和維修加固方法研究擴展閱讀
橋梁工程指橋梁勘測、設計、施工、養護和檢定等的工作過程,以及研究這一過程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它是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橋梁工程學的發展主要取決於交通運輸對它的需要。
在橋梁施工方面,對施工組織將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經濟有效的管理。在施工技術中,將不斷引用新技術和高效率、高功能的機具設備,藉以提高質量、縮短工期、降低造價。
1、橋梁下部結構施工
橋梁墩台施工:整體式墩台施工,有石砌墩台、混凝土墩台;裝配式墩台施工;砌塊式墩台施工;柱式墩台施工
墩台基礎施工:明挖擴大基礎施工;樁與管柱基礎施工;沉井基礎施工;
2、橋樑上部結構施工
橋梁承載結構施工:支架現澆法;預制安裝法;懸臂施工法;轉體施工法;頂推施工法;移動模架主孔施工法;橫移法;提升與浮運法
3、梁式橋施工
簡支梁橋,等截面連續梁橋,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梁橋,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橋,鋼梁橋
5. 橋梁工程的上下部結構,附屬結構的劃分
基礎及下部構造:擴大基礎,樁基*,地下連續牆*,承台,沉井*,樁的製作*,鋼筋加工安裝及安裝,墩台身(砌體) 澆築*,墩台身安裝,墩台帽*,組合橋台*,台背填土,支座墊石和擋塊等
上部構造預制及安裝:主要構件預制*,其他構件預制,鋼筋加工及安裝,預應力筋的加工和張拉*,粱板安裝,懸臂拼裝*,頂推施工粱*,拱圈節段預制,拱的安裝,轉體施工拱*,勁性骨架拱肋安裝*,鋼管拱肋製作*,鋼管拱肋安裝*,吊桿製作和安裝*,鋼粱製作*,鋼梁安裝,鋼梁防護*等
總體、橋面系及附屬工程:橋梁總體*,橋面防水層施工,橋面鋪裝*,鋼橋面鋪裝*,支座安裝,搭板,伸縮縫安裝,大型伸縮縫安裝*,欄桿安裝,混凝土護欄,人行道鋪設,燈柱安裝等
防護工程:護坡,護岸*,導流工程*,石籠防護,砌石工程等
6. 會計畢業論文
橋梁由於環境侵蝕和超載運營,在服役期內往往帶損傷工作,多採用維修加固措施提高其服役性能。結構加固後仍需要承受重載車輛循環,研究存在初始損傷構件在CFRP加固後的疲勞性能是評估服役橋梁使用性能的重要方面。
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車輛超載作用下既有砼梁橋疲勞可靠度分析及剩餘壽命預測」一部分,開展了無損傷無加固構件、銹蝕損傷加固構件、超載損傷加固構件四組試驗梁的靜載和疲勞性能試驗研究。
試驗結果,探討了鋼筋應變、混凝土應變、裂縫寬度、跨中撓度等結構參數隨疲勞次數的發展規律。基於試驗研究結果,給出了四組加固橋梁構件的疲勞壽命預測。
的研究成果如下:(1)整理分析了現階段我國主要交通干線的調查資料,總結了我國車輛荷載的發展概況,基於車輛荷載調查資料,
我國重載車輛在國道網中的分布特點,探討了車輛荷載的時變發展規律。基於灰色理論和線性回歸方法,建立了與社會經濟因素密切相關的國道網交通量預測模型。
2)基於府店路荷載調查資料,建立了用於疲勞損傷分析的疲勞車輛模型,並以一座跨徑為20m的簡支T梁橋為工程背景開展了一般運行狀態和密集運行狀態下的車輛荷載效應分析。
計算結果表明,在車輛數量和車輛種類相同的情況下,運行狀態產生的疲勞損傷比密集運行狀態產生的疲勞損傷更大。
3)開展了無損傷無加固構件、銹蝕損傷加固構件、超載損傷構件四組試驗梁的靜載和疲勞試驗研究,分析了不同應力幅對試驗梁疲勞性能的影響。基於不同疲勞次數下應變、裂縫採集數據,建立了不同疲勞循環下的疲勞壽命預測模型。
表明,構件疲勞破壞判定應以應變和跨中撓度為主,由於鋼筋應變受裂縫影響隨機性較大,能代表構件整體變形能力的撓度可以作為控制指標進行疲勞壽命。
4)針對鋼筋應變片埋置在混凝土構件中容易失效的問題,分布式光纖感測技術(BOTDA)監測靜載下和疲勞一定次數後的構件內部鋼筋應變。
結果表明,銹蝕損傷梁和超載損傷梁加固後鋼筋應變和混凝土應變均有下降,碳纖維布加固使試驗梁的變形能力增強,在疲勞載入過程中光纖採集設備采樣頻率不足,光纖感測技術(BOTDA)在採集時不能很好地採集動態應變,因此需要藉助專門的動態測試系統採集動應變和動。
5)藉助DH5937動態測試系統採集了各組疲勞試驗勞載入過程中的動應變、動撓度變化規律。基於碳纖維動態應變發展規律和跨中撓度動發展規律,應的疲勞壽命預測模型。疲勞壽命預測分析建議在判定動態監測時疲勞破壞撓度控制優先於碳纖維應變。
你參考下
7. 橋梁的基本組成中五個小構件和五個大構件各是什麼
五大部件包括橋跨結構(或稱橋孔結構、上部結構)、橋梁支座系統、橋墩、橋台、承台和挖井或樁基。五小部件包括橋面鋪裝、防排水系統、欄桿、伸縮縫和燈光照明。大型橋梁附屬結構還有橋頭堡,引橋等設置。
上部結構又稱橋跨結構,是跨越障礙的主要結構;下部結構包括橋台、橋墩和基礎;支座為橋跨結構與橋墩或橋台的支承處所設置的傳力裝置;附屬構造物則包括橋頭搭板、錐形護坡、護岸、導流工程等。
(7)正交異性鋼橋面疲勞性能和維修加固方法研究擴展閱讀
1)橋面鋪裝(或稱行車道鋪裝):鋪裝的平整性、耐磨性、不翹曲、不滲水是保證行車舒適的關鍵。特別是在鋼箱樑上鋪設瀝青路面時,其技術要求甚嚴。
2)排水防水系統:應能迅速排除橋面積水,並使滲水的可能性降至最小限度。城市橋梁排水系統應保證橋下無滴水和結構上無漏水現象。
3)欄桿(或防撞欄桿):既是保證安全的構造措施,又是有利於觀賞的最佳裝飾件。
4)伸縮縫:橋跨上部結構之間或橋跨上部結構與橋台端牆之間所設的縫隙,以保證結構在各種因素作用下的變位。為使行車順適、不顛簸,橋面上要設置伸縮縫構造。
5)燈光照明:現代城市中,大跨橋梁通常是一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築,大多裝置了燈光照明系統,構成了城市夜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8. 3.5無溶劑環氧樹脂和熱融顆粒粘結層+UHPC與SMA之間買用熱融顆粒作為粘結層。
摘要 正交異性鋼橋面板體系具有自重小、極限承載能力大、適用范圍廣等優點,被廣泛運用於大跨徑鋼橋的建設,為綜合解決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疲勞開裂和鋪裝層早期破損兩大難題,作者所在研究團隊提出超高性能輕型組合橋面體系,將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鋪築於鋼橋面上,表面層採用35~50mm瀝青混合料。由於UHPC及瀝青面層均為薄層結構,需重點關注UHPC與上面層界面粘結問題,本文針對「UHPC-SMA」層間粘結性能展開了相關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針對鋼橋面鋪裝層間粘結性能國內外研究現狀,了解影響層間力學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存在問題,重點研了究6種粘結劑的UHPC-SMA層間粘結性能。開展UHPC-SMA層間粘結性能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環氧粘層油、熱熔型改性環氧樹脂和環氧界面劑較高粘高彈瀝青、橡膠瀝青和環氧瀝青表現出更佳的粘結性能;環氧瀝青高溫粘結性能優於高粘高彈瀝青、橡膠瀝青,但常溫下三者無明顯差別;環境溫度對UHPC-SMA層間強度有較大影響,高粘高彈瀝青、橡膠瀝青、環氧瀝青60℃抗剪強度分別比20℃時下降70.2%、65.6%、55.74%;拉拔強度下降89.4%、94.4%、89.3%;高溫(60℃)環境下,環氧粘結劑具有明顯優勢,環氧粘層油、熱熔型改性環氧樹脂和環氧界面劑的抗剪強度分別達到0.95MPa、0.72MPa、1.14
9. 王春生的承擔項目
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既有鋼橋疲勞剩餘壽命概率性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波形鋼腹板預應力組合梁疲勞性能試驗研究」、王寬誠基金資助出國參加學術會議項目、國家西部交通科技項目子題「鋼橋塔設計施工成套技術研究」,以及清華大學博士後基金、長安大學科技基金、西安鐵路局既有鋼橋剩餘壽命與使用安全評估、七狼窩黃河大橋加固後承載能力與疲勞壽命評估、蘭州鋼-混泥土組合梁橋設計咨詢等項目;並參加多項國家西部交通科技項目、清華-鐵道部科技項目、上海市政局科技發展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
目前主持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疲勞機理與剩餘壽命評估方法研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基金項目「高性能鋼橋靜力與疲勞性能研究」,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項目「高性能鋼-混凝土組合梁橋靜力與疲勞性能研究」,高等學校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既有鋼橋疲勞剩餘壽命與使用安全評估」,交通部公路工程行業標准項目「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鋼-混凝土橋梁設計與施工細則」、「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梁橋設計施工技術指南」、「公路橋梁荷載標准」編制子題,國家西部交通科技項目「提升橋梁耐久性的施工改進技術與質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橋梁設計荷載與安全鑒定荷載的研究」子題,陝西省交通科技項目「鋼板—混凝土組合加固混凝土橋梁的方法及質量評價技術研究」、「基於疲勞斷裂理論的空心板和矮箱梁橋使用安全評估研究」,河北省交通科技項目「公路梁橋安全管理與評價技術體系研究」,以及南京地鐵預應力混凝土U形梁疲勞試驗研究、既有鐵路線有碴橋面護軌改造試驗研究。參與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西部交通科技項目「混凝土梁式橋梁損傷評估與安全可靠性評價技術研究」、「混凝土橋梁合理耐用結構構造的研究」。
10. 徐偉的基本情況
學習經歷
1993.09-1997.07大慶石油學院建築工程系獲建築工程專業學士;1997.09-1999.07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獲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碩士;1999.09-2002.09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獲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博士。
工作經歷
2002.10-2005.01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後站科研工作;2008年12月聘為副教授,2009年6月被評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從事瀝青鋪面方面研究工作,研究領域包括混凝土橋面、鋼橋橋面瀝青鋪裝、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咨詢、瀝青路面設計及養護等方面研究工作,
先後參與國家級課題、省部級課題、橫向課題30餘項。 縱向主研項目
n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細觀尺度下瀝青混凝土鋪裝粘結層界面結構和性能機理研究;
n 交通部西部課題:極端氣候對公路路基路面的影響和對策研究;
n 廣東省交通廳課題:大跨徑正交異性鋼橋面鋪裝損傷機理及耐久性養護研究;
橫向主研項目
n 崖門大橋橋面鋪裝設計研究、虎門大橋、湛江海灣大橋鋼橋面鋪裝研究課題;
n 佛山「一環」柔性基層瀝青路面應用技術研究;
n 佛山「一環」道路設計與工程實施創新體系;
n 平勝大橋鋼橋面環氧瀝青鋪裝養護技術咨詢;
n 南方濕熱地區瀝青路面方案優化與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研究;
n 廣州珠江黃埔大橋鋼橋面鋪裝試驗與咨詢;
n 廣州東沙大橋鋼橋面鋪裝試驗與咨詢;
n 平勝大橋鋼橋面環氧瀝青橋面鋪裝施工監控咨詢;
n 佛山一環、廣州西二環高速公路等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監控;
n 舊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研究;
n 瀝青路面車轍病害處治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