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字詞教學方法
一 字詞的認讀
字詞教學的第一步是識字教學,得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認讀字詞,我在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記憶識字與趣味識字相結合;生活識字與閱讀識字相結合等。
二 字詞的理解
字詞教學不僅僅是認讀,正確的理解也相當重要,對於字詞的理解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工具書理解字詞;根據具體的語境來理解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抓重點字理解詞語;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利用找近義詞或者反義詞來理解詞語;拆字組詞法來理解詞語等。
三 字詞的積累
字詞的教學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具有發散性。我在字詞教學中,常常讓學生來做一個詞語游戲——生字開花。即:根據生字的特點,鼓勵學生多組幾次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發散思維,去想有由這個生字詞想到哪些成語、哪些古詩句、哪些俗語警句等,這樣孩子們由一個生字可以積累好多新詞,認識好多成語,俗語,古詩,名言,警句,這樣的字詞教學,大大豐富了孩子們的詞彙。
四 字詞的運用
字詞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運用了。所以,在字詞教學中,我讓不僅讓學生正確認讀,正確理解,豐富積累,更重要的是能靈活運用,為了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我從興趣入手,展開星級運用闖關賽,如:1、書面運用要求:能用一個詞說一句話;能連用兩個詞些幾句話;能用更多的詞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甚至用給定的幾個意思毫不相乾的詞語、句子等寫一篇小練筆。2、口頭語言的運用,就是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表述表達中注意運用平時積累的字詞。
㈡ 小學語文課,教學生字的方法有哪些
各個年級不同,低年級的先讓他們以比較形象的方式去記住字形,像我們漢字裡面是象形字,會意字,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中年級就可以用對比的方式讓他們多區別字形,多查字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㈢ 如何進行生字教學
新課標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要掌握的字也很多。這么多的字要在半年的時間內學好掌握好任務非常艱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下如何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其實簡單地說學習過程就分為三大塊,預習、學習、復習。要想提高學習的效率,課前的預習非常重要,如果學生在課前能對每個生字進行充分的預習,那麼我們的生字教學課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在預習時,我們引導孩子這樣去做,首先,要求學生用彩色筆將課文中的生字詞標出來,這樣,生字詞在文中處於比較醒目的位置,學生每次讀課文的時候,讀到這就會引起對生字詞的強化記憶。這樣做,既符合教學目標中提出的在課文中識字的要求,又能讓學生在朗讀課文中自覺聯繫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其次,要求學生藉助拼音讀准字音,在解決讀音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自主識字,利用漢字的構字規律識字,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熟字減偏旁等,也可利用猜字謎,編兒歌等多種形式識字。在編兒歌的時候,最好能引導孩子聯系漢字字義,如:坡波破跛披被可以編成:有土堆成坡,有水波連波,碰石皮擦破,走路跛一跛,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我們還鼓勵孩子當小老師,在預習生字時,嘗試出一道題考考小組里的同學,通過預習出題交換做題互批互改這樣的實踐活動識字和鞏固識字,真正放手讓學生自學。新課標提出,二年級的學生能較熟練地使用部首查字法,其實查字典這個知識點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在考,我們也可以把這個知識點的落實放在預習這一塊,我們設計了《查字典表格》發給學生,讓學生在預習時練習查找生字。
學生在課前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後,在課上,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們可以更多的選擇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學習生字。首先小組內的同學互相介紹自己認識生字的好方法,挑選優秀的識字方法在全班內交流。然後進行生字過關,檢查每個同學對生字的認知情況。檢查方式既可以採取組內同學互查,也可以小組之間比賽互查。而教師在課堂上的只需要對學生的識字方法進行總結,對難點字進行適當的點撥和突破就行了,因為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如果我們在課堂上還是對每一個生字都抓住不放,都講一遍的話,孩子勢必會學得很乏味,所以教師只需要有針對性地對難點字進行有側重的突破就可以了。比如在教學第一課《找春天》時,在字音方面,教學的重點是學生容易讀錯的翹舌音遮、觸,前鼻音掩、嫩,還有撮口的鵑,對於這些字我們可以花多點時間通過開火車的形式來突破讀音,在字形方面,溪、搖、解、棉都是容易寫錯的字,教師需要對這幾個字重點進行分析。溪和搖都是左寬右窄的字,他們右邊上面都是爪字,我們可以抓住右下角引導孩子進行比較識字。棉和綿也是學生很容易混淆的字,我們可以抓住它們的偏旁,結合它們的字義進行教學。
要把識字課上得生動有趣,最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識字游戲可以說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常用的游戲有猜謎、找朋友、聽音找字、玩撲克(將生字卡片變為撲克)等。在這里給大家推介一個既方便操作又有實效的游戲。這個游戲叫漢字開花,所謂漢字開花,就是引導學生以自己認識的某一個漢字為中心,從音、形、義等幾個方面,展開聯想,發展思維,向四面八方發射,就像一朵綻開的花、花瓣向四周展開一樣。比如馬字,可以開帶有馬這個部件的字的花,可以組詞,說成語,諺語,歇後語等都可以。
我們知道,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生字也一樣,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可以說生活中處處有漢字,處處可以學漢字,處處需要用漢字。因此,除了課內識字,我們還要重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以增大識字量。通過看新聞、廣告牌、商標、站牌、閱讀等各種渠道,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不斷擴大識字量。
課外閱讀也是識字的一個好辦法。為了激勵孩子閱讀,我們特地設計了《閱讀記錄卡》,讓孩子記錄每天認識的新字,每個月進行評比,看看誰是識字大王,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的閱讀興趣調動起來了,認識的字也越來越多。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自編《識字本》,比如把自己愛吃的食品包裝紙剪下來,貼在一個本子上,讀一讀,認一認,毫無負擔地就認識了大批的漢字。不過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學生課外識字,我們不必要求書寫,可以不求甚解,甚至允許遺忘,而課內的課本的識字,則絲毫馬虎不得,必須嚴格要求掌握。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如何復習鞏固生字。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難點,教師要創造多種方式,加強已認識漢字的復現鞏固,防止回生。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鞏固的辦法主要有兩條,一是識用結合,即邊識邊用,用中識記,相信在座很多老師都會採用練習的方式來復習生字,在這里,我們要向大家推介《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准》這本書,我們的考試與這本書息息相關,在這里也列出了一些復習題型給大家參考。如:還有一條是及時復習,也就是聽寫。建議讓學生准備聽寫本,對每一課的生字都進行聽寫,這樣,既可以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又可以加深學生對生字的鞏固。在課堂聽寫前,可以讓孩子先進行家聽,一方面,在家聽時孩子能先自己發現自己的錯字,及時改正;另一方面,孩子在家裡先聽寫過一次,堂聽時更有機會拿一百分,對於中下生來說,能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可是,並不是每一個家長都有時間給孩子聽寫,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個聽寫小妙招,就是讓孩子自己給自己聽寫,用手機的錄音功能先把要考的生詞自己錄下來,然後再聽錄音聽寫。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自己錄音的時候就等於復習了一遍生詞,又不耽誤家長的時間,而且這種方法新鮮有趣,孩子特別感興趣!。
對於聽寫中出現的錯別字,我們老師除了要及時講評糾正,還可以整理成錯字本,通過分析孩子寫錯字的根源,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易錯字。如一塵不染的染字,學生經常會把右上角的九多加一點寫成丸。那染字為什麼上面是個九而不是丸呢?我們不妨跟學生講講染的故事,和學生一起分析三個偏旁各自代表的意思。染,三點水,表示和水有關;木,這里指草木染料;九:表示次數多。然後再把三個偏旁的意思貫穿起來,就是染字的本意:將草木染料連同布帛放在水裡浸煮多次。學生探討了染字的構字來歷,就不會把右上角表示次數多的九寫成丸了。再比如蜜蜂的蜂,有些學生經常把它寫成山峰的峰,或者鋒利的鋒,那我們就可以通過分析偏旁來糾正學生。有了這個錯字本,在指導學生復習生字時,我們就能做到心中有數。
㈣ 三年級生字如何教學
怎樣教三年級學生識字
三年級的識字教學,不同於一、二年級,低年級段主要以生字的逐個講解為主要方法,而三年級則主要把生字帶入課文中去理解,語文課堂的重點已逐漸轉為對詞句的理解了。所以,識字教學也必然要有所轉變,我們不可能在課堂上把每一課的生字都一一加以講解,因此,教給學生們學習生字的方法,讓他們在課後的時間自學生字,逐漸積累屬於自己的學字識字方法是極其重要的。
1、熟字加偏旁法
在三年級的教材中,有很多的生字可以利用這種方法來識記,一個學過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變成了新的生字,而且完全可以根據偏旁的不同來讓孩子們進一步體會不同偏旁賦予漢字不同的意義,還大大拓展了識字范圍,可以說是識字教學的良方之一。
在三年級上冊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認識《我們的民族小學》中的「坪」字的時候,可以以學過的「平」字為出發點,請孩子們給它加「外衣」,看誰加的多,並說一說加上不同的「外衣」後,新的字又多了哪些意義,並分別給他們找朋友加以區別,這樣,學生們不僅興趣濃厚,更在無形中把生字「坪」認識並牢牢記住了,不僅如此,還記住了「評」「蘋」等字,一字帶多字,集體識字識記起來更有系統更有方法了。
2、熟字換偏旁法
這種方法是識字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利用以往已經掌握的偏旁和一些熟悉的字,就像變魔術一樣,通過換不同的偏旁來加深記憶,這樣,新的字在以往所學的基礎上對比記憶,很快就能把生字給記住了。只要稍加點撥,孩子們就能掌握此種方法。比如在《金色的草地》一課中出現的「瓣」字,在字形上很有代表性,並且與之相關的字也很容易記混淆,我就利用多媒體做好課件,讓學生們先認識花瓣,再把瓜字換掉,出現辯論場景認識「辯」,出現思考圖片認識辨別的 「辨」,出現小姑娘的發辮,認識「辮」。這樣下來,圖與字緊密聯系,使學生們牢牢地記住了這四個容易記混的字。在三年級階段,還有很多這樣的字,只要引導得當,就能使學生很快地掌握生字。
3、形聲字識字法
中國的形聲字具有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相同偏旁的字有一定的歸屬性,比如帶有木字旁就是和樹木有關的字,帶有三點水就是和水有關的字,帶有月字旁大都與身體相關等等,掌握了此種規律,再出現帶有學過的偏旁的字時,我就引導學生想想這個字大概與什麼有關,學生理解了字義,再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住字形和字音,學生們掌握了識字的規律,記憶起來也就不困難了,只要剛開始的基礎打牢了,以後的教授新字也就變得簡單易行了。
識字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孩子們自覺性差,在教學中要積極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把枯燥的生字與優美的圖畫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記住字形,理解字義。贊賞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最喜歡聽到贊美的聲音。除了以上識字方法,孩子們還會通過「編順口溜」「猜謎語」等方法識字,在教學中要充分肯定孩子們的識字能力,不要吝嗇你的贊美,贊美會讓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他們變得自信並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識字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識課堂上那幾個字,關鍵要讓孩子們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的識字願望。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實,通過一二年級的學習,孩子們已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在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識字慾望 ,以情境引路,以興趣導航,充分調動孩子們已有的識字經驗,將他們的識字經驗系統化,讓他們樂於在課後識字,減輕課堂負擔順利實現教學重點的轉折。
㈤ 小學三年級上冊的語文生字教學,該怎麼上最好
對於三年級的生字,可以邊學課文邊講解,在黑板上寫出生字,重點部分大聲強調,比如,和哪個字容易混淆,牽涉哪些知識點,反復強調!快下課的時候,繼續回到生字,帶孩子再從新回憶今天學到的生字!
真正的語文教學就是把「培養和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作為根本任務的課堂;真正的語文教學就是緊扣文本、穩扎穩打進行聽說讀寫訓練的教學。
換言之,也就是「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返樸歸真,自然天成,這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它本應是少急切多從容的,是少外表多內涵的。
語文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
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中國通用語言文字(即漢語文)。
語文學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等。中國由於古代文獻豐富,文字比較特殊,語文比較發達,廣義的語文也應該包括語言學,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總稱,但由於國際學術分科中語言學是一大類,所以反而是語文學從屬於語言學,成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㈥ 語文課堂上有效的識字方法有哪些
1、講故事識字法。
2、肢解字形識字法。
3、比較識字法。
4、偏旁識字法(形聲字識字)。
㈦ 生字教學有哪些方法
一、想像――學習生字的拐杖
在學習生字中運用上想像,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生字。我國的漢字是一種非常藝術性的創造,它結合了數千年的文化靈魂,很多漢字具有能看字辨義,讀字辨形的特點。因此,引導學生領會這些文化精粹是很有益處的。認識「火」字的時候,與圖一齊出示,讓學生先想一下,它像什麼,然後告訴學生,古人就是把熊熊的烈火用畫描繪出來,便成一個「火」字。如此多次引導思考練習後,於是學生懂得說:老師,鳥字那一點就是它的眼睛,沒有眼睛,看不到東西就「烏」黑一片,這樣學生從來不會把「鳥」和「烏」混亂。學習「專」字的時候,學生數不清它有幾筆,有幾個學生說:老師,那「專」就是一道閃電,一閃而過!這真是好辦法。在教形聲字的時候,關鍵是讓學生弄清楚偏旁所表示的意思。於是每一個漢字的學習,我都讓學生先說一說,這個字你看出了什麼特點,怎樣去記,這樣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又發揮想像能力。
二、生活――積累詞語源泉
開始學習的時候,學生認識的詞是非常有限的,但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在日常生活中,在電視中、甚至在玩耍中,頭腦里有了這些詞語,只是不能夠把它化為語言表達出來而矣。在教學中,老師根據兒童的特點描述詞語意思,引導學生說出這個詞語或者是一句話來。另外還可以用有趣的游戲認識字詞,如用「一」字開花,一個人、一隻鳥、一張桌子……指導學生說出大量的數量詞,用「花」「樹」開花,要求學生說出相關的植物;要求兒童說出他們玩游戲的名稱,動作。
三、閱讀――理解詞語的手段
讀,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古語雲:「讀詩百遍,其義自見」,說明了讀比老師的講解更重要。學習一篇課文,首先要讀通,利用課本的注音掃除攔路虎,解決生字詞,並要讀准字音,讀時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讀的方式有很多,有感情地集體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故事的讀;結合插圖、動作、心理感受去讀都能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弄清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鼓勵學生多誦讀課文,通過背誦積累詞語,當學生認識了這個詞句時,運用時就會得心應手。由低年級開始,在兒童讀物越來越有趣,知識涉及面越來越廣的時候,培養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更可以提高學習能力,拓寬知識面。
㈧ 如何教二年級語文的生字詞
低年級的生字、生詞教學:
生字教學重在從生字的「音、形、義」入手,音要讀准;形要認清生字的筆畫、筆順、間架結構、結構部件、偏旁部首。同時,要培養學生動手查字典學習生字的意思並根據生字不同詞條進行組詞的良好學習習慣。
課堂吸引學生的方法:
1、結合知識點,利用歷史典故。從故事中引導學生學習,記憶。比如,成語故事《塞翁失馬》,意思是福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好的會變成壞的,壞的會變好。
2、利用生活的體驗和經歷,來講解知識點。比如,生活中常常會遇到諧音的成語廣告,像食品廣告「食全食美」,實際是「十全十美」。
3、模擬情景或表演場景,這樣不僅會加深學生記憶,而且比較有趣味,學生會更喜歡。通過一些小的對話場景或其他,請同學來表演。比如,請一個同學表演媽媽,另一個表演女兒,模擬母女對話場景,來講解母愛等等。
㈨ 如何進行低年級生字教學
1、看圖理解識字.
利用各種各樣的圖畫,在出示圖畫的同時,出示生字、生詞,讓學生既認識圖片,又認識生字、生詞.如:教學「山」、「石」、「水」、
「火」、「口」、「耳」、「目」、 「日」、「月」、
「木」、「禾」、「竹」等簡單的象形字時,它們都是實物的形象,大部分筆畫簡單,有的與圖畫很相近,教這類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就如教「火」字時,孩子們一眼就看出是火,讓孩子們說一說、畫一畫,不需講解,當孩子們掌握了一些象形字以後,再充分發揮他們的分析能力,會意字也就比較容易掌握了.如「尖」字,上小下大就是「尖」.我們可以讓學生觀察鉛筆的樣子,一頭小,一頭大,孩子們就會輕松記住了這個字.
2、隨文聽讀識字.
結合課文認識漢字是新教材識字的重要途徑.在課堂上,首先,初讀課文,找出生字、詞及所在的句子讀准音;其次,誦讀課文,再次出現這些生字、詞的句子,圈劃出生字,除朗讀指導外,還提醒學生注意生字的認讀,達到強化的目的;最後,在課文結束之前把生字、詞提出來再次進行鞏固復習,也可以讓生字出現在與之相關的句子、課外知識或小故事中,進行拓展識字,既拓寬了識字渠道,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3、在活動中教會識字方法.
這一指導環節很重要,尤其是低年級孩子們,要知道孩子總是按照他所掌握的學習方法來學習的.因此,在不失課堂氣氛,教給孩子們識字方法的同時,我盡可能的為孩子們創設一定的情境,開展活動和游戲,讓學生自主地、愉快地識字,不斷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使他們能夠主動去獲取和運用漢字的規律性知識,以順利完成對漢字的分析綜合過程,使這個過程更完善、更簡化,有助於識字教學質量的提高.
(1)「開火車」游戲識字法
在基本完成識字任務後進行游戲,按照小組或座位快速念出一個個亮出的字.這樣能使全體學生興奮起來,在快樂中學生字.
(2)「猜謎語、編謎語、編故事」識字法.
准備多種字謎,同時也發動學生開動腦筋搜集或自編字謎.如:圓圓紅盤就是(日),彎彎小船就是(月),一個人
(大),兩個人(天);而學生編的謎語五花八門,有的比老師還說得好,如:「兩人坐在土堆上(坐)」、「禾苗著火了(秋)」、「三人(眾)」、「山連山
(出)」一橫一撇一豎在土裡(在)、一口咬斷牛尾巴(告)等;有一些字,我們還可以抓住字形特點,編成小故事,讓孩子們在聽故事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如:教「看」字時,可以告訴學生,上面就好比一隻手,下面目就是眼睛,把手放在眼睛
上面看一看外面的風景,就是「看 」字.然後讓孩子們做一做這個動作,孩子們記得更牢了.
(3)「當小老師」 游戲識字法.
經過准備後,孩子們會按照老師平時的教學方法教生字.這是一個「生生互動」的游戲,既適合鞏固復習,也適合學習生字.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可以逐步學習獨立識字的步驟和方法.如:課堂上,當孩子們發現某一孩子讀音有錯時,他會馬上指出並教讀:「請你跟我讀___,」錯的孩子馬上會跟讀:「我就跟你讀___
.」這樣有了錯誤,不僅能被及時發現,得到糾正,還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4)添減筆畫游戲識字法.
學習漢字的過程是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是有規律可循的,給漢字加一筆,減一筆,都會出現不同的字,採取這個游戲,能增強學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如:「大」加一筆變成(天、太);「天」減一筆變成(大);「用」減一筆變成(月);「日」加一筆變成(目、旦、白、舊、由、甲、田、申、電),其中還有不少是課外識字.
(5)「變部首小魔術」 游戲識字法.
在小學階段孩子們接觸最多的漢字還是形聲字,形聲字兼有表音和表意.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如:「清」是跟水有關的,所以有三點水,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īng」.從這個角度思考、理解、記憶,孩子們基本做到過目不忘.又如「也」字加「土」就是「地」,加「イ」就是「他」,加「女」就是「她」.孩子們學習這類漢字的積極性很高,常常在學生字的同時,既復習了部分舊字,也學會了一連串的新字,孩子們對這種「熟字加偏旁」的識字方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除此,還可以採取:賽讀活動:各種形式比賽讀;「找字卡」游戲:一個學生讀,其他學生找出字卡展示,或者,兩個小朋友我讀一個你找,你讀一個我找;「看畫貼詞語」游戲:把詞語貼到圖畫中相應的事物上;「我比劃,你來猜」游戲:根據表演動作,說出相關詞語.自製生字卡片活動: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強化記憶.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4、在生活中識字
漢字的創造來源於生活,識字教學也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網路全書,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漢字,教育孩子們在生活中識字,處處留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這樣才能處處把字識.日積月累,天長日久識字的數量就會與日俱增.如「上街去買東西,一路上我們就可以留心觀察店鋪的招牌,商品的名稱,商品的說明書等,認出自己學過的字,加以鞏固所學,對不認識的字,可以問一起去上街的同伴或親人,也可以記下字形,回家去問家長或老師.又如:在家看電視時,要多看上方或下方的字幕,張嘴讀一讀這些句子,認一認你見或學過的字,加深對所學字的記憶;看到家人看報,也湊一份熱鬧,在一旁讀一讀,朗誦幾篇;過年過節,親人來信了,發簡訊了,也去讀一讀,有時也寫一寫信;過年時家家貼上的對聯,認一認,抄一抄,記一記……留心生活處處皆學問,要孩子們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處處留神,讓識字與生活同步.
小小漢字,蘊藏著無窮的奧妙.在教學時,我們要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調動孩子們的求知慾和表現欲,使他們積極地快樂地參與識字教學,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像,去想各種各樣的巧妙辦法,這樣,識字教學會變的很容易.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㈩ 識字寫字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識字的教學方法
1.情境識字
(1)利用圖畫情境識字。
如:教「天空」、「星星」、「月亮」時,可以先展示掛圖,讓兒童展開想像進入圖畫情境,在這種情境中學習漢字,就可以避免學習的枯燥和乏味,增強趣味性。
(2)創設故事情境識字。
教師可以通過「蜻蜓半空展翅飛,蝴蝶花間捉迷藏。蚯蚓土裡造宮殿,螞蟻土上運糧忙。蝌蚪池中游得歡,蜘蛛房前結網忙。」一文來教學蜻蜓、蝴蝶等字,這樣可以增加生動性。
(3)創設生活情境識字
比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識字商場」,先把各種商品製成字卡分類擺放,然後讓學生進入「商場」進行辨認購買,看誰購的「商品」多。
2.探究性識字
(1)探究漢字的偏旁部首
如帶提手旁的字,都與手或手的動作有關,帶足字旁的字,都與腳或腳的動作有關等等。教師要啟發學生自己去探求和發現這些規律。
(2)探究漢字的構成規律
比如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探討‚「誰能用最好的方法記住這個『山』字,你們都是用什麼方法認識這個字的」等問題。
(3)利用工具書探究字形字義
3.趣味識字
(1)游戲活動法: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既可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又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掌握字形結構,如組字游戲———「開火車」、「找朋友」等。
(2)兒歌字謎法: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漢字的構字規律編一些兒歌、字謎進行字形教學,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學生喜聞樂見,識字效率高。如:「雙人十四一心,『德』字永遠記我心。」「巾字在一旁幾中一點藏;船上有了它,乘風又破浪。(帆)」「十字尾巴彎彎,算算比十少三(七)。」
(二)寫字教學的方法
1.描一對二寫三法
描一:教師在黑板示範生字寫法,學生在座位上進行書空(用手指在空中虛劃字形)。
對二:學生試著寫出老師示範的字,然後與範字進行對照;對照後再寫這個生字,寫完再對照,觀察字形後,改正錯誤之處。
寫三:學生根據對照後得到的結果,把示範的生字寫三遍,加深印象。
2.看、練、評、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