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扎的穿軸方法
馬扎13孔3花穿繩法:
上1為進線: 上1進下4 下4進下5 下5進上1 上1進上1 上1進下6 下6進下7
下7進上2 上2進上3 上3進下8 下8進下9 下9進上4 上4進上5 上5進下10 下10進下11 下11進上6 上6進上7 上7進下12 下12進下13 下13進上8 上8進上9
上9進下13 下13進下13 下13進上10 上10進上11 上11進下12 下12進下11 下11進上12 上12進上13 上13進下10 下10進下9 下9進上13 上13進上13
上13進下8 下8進下7 下7進上12 上12進上11 上11進下6 下6進下5 下5進上10 上10進上9 上9進下4 下4進下3 下3進上8 上8進上7 上7進下2 下2進下1 下1進上6 上6進上5
上5進下1 下1進下1 下1進上4 上4進上3 上3進下2 下2進下3 下3進上2 與進線匯合
(1)16孔馬扎穿繩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馬扎屬於中國傳統手工工藝製品。是一種小型的坐具。腿交叉作為支架,上面綳帆布或麻繩等,可以合攏,便於攜帶。 「馬扎」俗名撐板凳、杌扎,東周——春秋時期發源於齊國故都,以其工藝獨特、外形美觀、堅固耐用、攜帶方便而著稱。
馬扎也稱馬閘、交杌,交纏或交椅,其模樣同我們今天見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仍有人將小凳子稱為「杌子」或「小杌子」。
而我們的馬扎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東漢始傳入,見於文獻記載,但沒有形象資料。胡床由八根木棍組成,坐面由棕繩聯接,後世稱為馬扎。圖為最早見到的馬扎形象。
胡床,漢代自胡人傳入,為垂足之坐,如今之行軍椅。所謂床,《釋名》雲:「床,裝也,所以自裝載也。」《廣雅》雲:「棲,謂之床。」裝,載也,棲也,皆為人坐卧之用。故古代供跪坐之物,如同日本今之坐蒲團,曰床。
床固同床,然此床非彼床,內容迥殊,以之劃分時代,蓋為此也。(參考黃現璠著 《古書解讀初探》)原來,我國漢以前的傢具都屬低面傢具,無坐具,人們席地而坐,只有案幾而無桌子。
到了漢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傳入,這里的「床」是坐具的含意,與眠床的床是不同概念。宋人高承在《事務紀原》中引《風俗通》的話說:「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胡床就是倍受他的鍾愛而經常被提及的用具之一。因而交椅應是我國古代民族相互友好往來與不斷融合的標志。而交椅經過發展,在宋元時已出現了帶靠背的交椅,分為直背與圈背兩大類,由於交椅可折疊,搬運方便,故在古代常為野外郊遊、圍獵、行軍作戰所用。
後逐漸演變成廳堂傢具,而且是上場面的坐具,古書所說的那些英雄好漢論資排輩坐第幾把第幾把交椅,即出源於此。
馬扎的三大優點:攜帶方便,因其具有可折疊的特點,所以易於攜帶,散步的老人、旅行者、乘車者有很多都喜歡自帶馬扎,供休息時用。便於放置,他不想板凳杌子椅子等坐具占據較大空間,一經折疊隨便一點空間都可以放置,節省空間。
透氣性奇佳,特別是夏天,氣候炎熱,人體極易出汗,像板凳之類的坐具坐久了臀部極其不適,而馬扎因為是纖維材料做面具與衣物近似所以會非常舒適。
B. 馬扎子穿線方法圖解
接下來就是步驟了:
1、邊角料裡面挑出來可以用的。
(2)16孔馬扎穿繩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馬扎屬於中國傳統手工工藝製品。是一種小型的坐具。腿交叉,綳帆布或麻繩等,可以合攏,便於攜帶。「馬扎」俗名撐板凳、杌扎,東周—春秋時期發源於齊國故都,以其工藝獨特、外形美觀、堅固耐用、攜帶方便而著稱。
C. 13孔馬扎如何穿繩
方法/步驟
1、伙計們,讓我們先拿一根細電線,把它放在膠帶上,從左邊的第一個洞傳到右邊的第二個洞,如圖所示。
結論:
1.取一根細電線,放在膠帶上,穿過左邊的第一個孔到右邊的第二個孔。
2.首先線程一個項目。
3.馬的骨架是由結實的槐樹做成的,槐樹非常結實。這帶子很舊了。
注意事項:
製作馬扎,光是這個馬扎穿帶子大約需要20分鍾。
扎馬扎類似綁鞋帶的辦法。
D. 十三孔馬扎穿法步驟圖
首先找一根細鐵絲,穿上帶子,從左側的第一個孔穿到右側的第二個孔里,先單項穿線,這種細帶非常結實,一根帶子大約8米,繼續穿,用鐵絲在前面引穿,帶子穿到頭,在來回的穿過去,一根線壓住另一根線,基本上類似綁鞋帶的辦法,然後就穿好帶子做成了一個馬扎。
工具/原料:馬扎、手藝,十三孔馬扎穿法步驟如下:
1、馬扎有很多種,製作的材料不一樣,有各種各樣木料的,還有金屬的。馬扎面也有很多種,有用布做的,有用細帶盤扎的。這是用細帶盤扎的馬扎,找一根細鐵絲,穿上帶子,從左側的第一個孔穿到右側的第二個孔里。
E. 十六孔的馬扎怎麼穿
先將鞋帶一頭從左前眼由外往內穿,穿到右後眼由內往外穿 ,再穿到左後眼由外往內穿,最後將鞋帶的另外一頭穿在右前眼,要從外往內穿,這樣鞋帶兩頭都在裡面了,打個結就可以了,外面就看不到了。
F. 馬扎怎麼串
網上有教的:
馬扎 俗名撐板凳,2600年前發源於齊國故都,以其工藝獨特、外形美觀、堅固耐用、攜帶方便而著稱.
馬扎有很多種,製作的材料不一樣,有各種各樣木料的,還有金屬的。上面的面也有很多種,有用一塊布的,有用細帶盤扎的。用細帶盤扎的馬紮上面的孔一定為單數,有九孔的,有11孔的。有網友就九孔馬扎如何用細帶盤扎製作介紹一下,盤扎方法有多種,這里只介紹網友本人熟悉的一種方法。
盤扎時將馬扎的兩排孔分為上九孔(①――⑨)和下九孔(①――⑨),按以下順序盤扎即可。
上①下②下①
上③上①下③下④
上②上③下⑤下⑥
上④上⑤下⑦下⑧
上⑥上⑦下⑨下⑧
上⑨上⑧下⑨下⑦
上⑨上⑧下⑥下⑤
上⑦上⑥下④下③
上⑤上④下②下①
上②
馬扎製作
繩子穿法:經緯線,相互交叉。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比照著一個現成的馬扎做啦。穿蠅子大約是從第二孔開始,斜穿過對面四孔,依次類推,到頭後返回。兩頭的蠅子會有交錯,使之更結實一些,且要對稱。
G. 馬扎製作-繩子穿法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馬扎有很多種,製作的材料不一樣,有各種各樣木料的,還有金屬的。上面的面也有很多種,有用一塊布的,有用細帶盤扎的。用細帶盤扎的馬紮上面的孔一定為單數,有九孔的,有13孔的。本人把用細帶盤扎製作介紹一下,盤扎方法有多種,這里只介紹本人熟悉的一種方法。
盤扎時將馬扎的兩排孔分為上 (①――⑨)和下九孔(①――⑨),按以下順序盤扎即可。
上①下②下①
上③上①下③下④
上②上③下⑤下⑥
上④上⑤下⑦下⑧
上⑥上⑦下⑨下⑧
上⑨上⑧下⑨下⑦
上⑨上⑧下⑥下⑤
上⑦上⑥下④下③
上⑤上④下②下①
上②
H. 十五孔馬扎穿法示意圖
將線對折,線頭以A、B為記號。2、將B從1外側穿入,線的中間點拉到1處。A從2穿入。3、A穿入一,然後依次穿入二→1→3→一→三→1→4→一→二→5→6→三→四→7→8→五→六→9→10→七→八→11→12→九→十→13→14→十一→十二→154、將B穿入四。
依次穿入五→2→3→六→七→4→5→八→九→6→7→十→十一→8→9→十二→十三→10→11→十四→十五→12→13→十五→十三→15→14→十五→十四→15,就可以完成。示意圖如下:
(8)16孔馬扎穿繩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九孔穿法:
盤扎時將馬扎的兩排孔分為上九孔(①――⑨)和下九孔(①――⑨),按以下順序盤扎即可。
上①下②下①;上③上①下③下④;上②上③下⑤下⑥;
上④上⑤下⑦下⑧;上⑥上⑦下⑨下⑧;上⑨上⑧下⑨下⑦;
上⑨上⑧下⑥下⑤;上⑦上⑥下④下③;上⑤上④下②下①;
上②。馬扎製作,繩子穿法:經緯線,相互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