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量化溫室氣體的計算結果以什麼單位為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1
⑵ 溫室氣體排放通量計算公式的問題。
濃度隨時間變化率,斜率公式計算。
⑶ 如何測量碳排放量
碳排放測定盤查有一個的標准化的程序ISO14064。也就是對企業(組織)進行碳排放的管制體系。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4)、氧化亞氮(N₂O)、氫氟碳化物(HF Cs)、全氟碳化物(PCs)及六氟化硫(SF6溫室氣體盤查的流程:首先對企業的運營活動界定,空間范圍,活動。確定排放源:直接排放源:固定-鍋爐、發電機、廚房等移動-車輛生產-有溫室氣體排放的生產過程中逸散-高壓開關,空調,冰箱,化糞池等。間接排放源:外購電力,供暖等溫室氣體排放盤查對第2點涉及到的所有排放源做確認,該行為會排放什麼氣體,氣體的成分,對於溫室氣體的含量。有國家標准可以參考對企業數據進行收集。確定每個排放源每年排出多少可量化的氣體。一般有國家標准做限定,針對消耗的資源來說明該種資源的消耗會排出多少溫室氣體。例如汽油、柴油燃燒時的尾氣成份。
⑷ 國家碳排放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以下為碳排放量計算方法:
每家每戶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家庭用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耗電度數乘以0.785。也就是說,用100度電,等於排放了大約78.5千克二氧化碳。
家用天然氣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天然氣使用度數乘以0.19
家用自來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自來水使用度數乘以0.91
出行時,如果開小轎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油耗數乘以2.7
法律依據:《建築碳排放計算標准》
第四章 運用階段碳排放計算
第五章 建造及拆除階段碳排放計算
第六章 建材生產及運輸階段碳排放計算
⑸ 求教:溫室氣體怎樣進行量化計算
同學,你得先確認排放源及其排放源活動數據,然後確定排放源的排放系數,通常溫室氣體量是活動數據乘以系數,有些有燃燒特質的需要乘以燃燒值,最後再找出對應溫室氣體的GWP值相乘,算出最終的標准二氧化碳排放量。
⑹ 如何看待溫室氣體這把雙刃劍
溫室氣體指的是大氣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陽輻射,並重新發射輻射的一些氣體,如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亞氮
(N2O)、甲烷(CH4)等是地球大氣中主要的溫室氣體。溫室氣體類似於溫室截留太陽輻射,並加熱溫室內空氣的作用。這種溫室氣體使地球變得更溫暖的影響稱為「溫室效應」。
為什麼要減排溫室氣體?
面對溫室氣體,我們無須逃之夭夭。其實溫室氣體是影響氣候的「雙刃劍」。一方面它們使地球表面變得更暖,科學家研究表明:如果沒有溫室氣體的保護,地球上的年平均氣溫將降低至-23℃,而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我們才能在年平均氣溫14℃的地球上生活;另一方面,導致了全球變暖和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為特徵的氣候變化。由於人類活動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破壞了自然活動釋放的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平衡,且短時期內不能恢復。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已達到歷史峰值,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850年的163倍。1850年,英國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排放量幾乎是第二大排放國美國的6倍。此外,前五大排放國還包括法國、德國和比利時。2011年,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排放國,美國、印度、俄羅斯和日本緊隨其後。
減排目標是什麼?
土地、海洋、礦產、能源等等固定的資源,均是引起戰爭的源頭。唯有大氣,全球共有,不能獨自佔有,不能封存。也正因為如此,大多數的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上達成共識。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在國際上,已經於2009年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承諾減排任務——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國內,相關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如2011年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到201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標。根據各個省的實際,《通知》中下達了相應的任務,其中廣東省的減排任務最高,要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5%,其次是天津、上海、江蘇、浙江,減排19%。在省級層面上,政府也積極相應。以江西省為例,201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西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施方案的通知。2014年江西省發改委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進行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評價考核。考核指標不僅包括我國在國際上承諾的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年底降低目標,還包括「十二五」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積進度目標。
如何核算溫室氣體排放?
針對減排目標,國家、省、設區市、甚至每個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的編制,也就是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計算。對於省級以下的工作人員面對該項工作,總是感覺疑雲重重,總結起來主要是以下幾個問題:為什麼做?做什麼?如何做?
省級、設區市、企業為什麼要進行溫室氣體核算工作?這個固然很簡單,我國政府在國際上承諾了減排目標,毋庸置疑溫室氣體減排工作的重要性。溫室氣體的減排必須是從源頭抓起,需要逐級進行核算。
是不是所有的溫室氣體都需要計算?當然不是!京都議定書中控制的6種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CO?)、甲烷(CH?)、氧化亞氮(N?O)
、氫氟碳化合物(HFCs) 、全氟碳化合物(PFCs) 、六氟化硫(SF6)。
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如何編制?其實我國政府已經制訂了科學的計算方法。通常來說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是對一定區域內人類活動排放和吸收的溫室氣體信息的全面匯總。每一項的排放量通過簡單的乘法運算即可獲得,其中主要涉及活動水平數據與排放因子。活動水平數據:在特定時期內(一年)以及在界定地區內,產生溫室氣體排放或消除的認為活動量。如燃料燃燒值、水稻田面積、家畜動物數量等。排放因子:與活動水平數據相對應的系數,用於量化單位活動水平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或清楚量,如、單位燃料燃燒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面積稻田甲烷排放量、每頭牛腸道發酵甲烷排放量等。舉例說明:計算江西省2010年水稻田甲烷排放量,首先收集雙季早稻、雙季晚稻和單季稻的種植面積;第二步,查閱江西省雙季早稻、雙季晚稻和單季稻的排放因子;第三步,進行乘法計算後匯總。
省級溫室氣體包括哪些方面?
根據國家涵蓋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廢棄物處理五個方面。能源活動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燒活動、生物質燃燒活動、煤炭開采和礦後活動逃逸排放、石油和天然氣系統逃逸排放;工業生產過程主要包括水泥、石灰、鋼鐵、電石、己二酸、硝酸、鋁、鎂、電力設備生產和安裝、半導體、一氯二氟、氫氟烴等;農業主要包括:動物腸道發酵甲烷、動物糞便管理氧化亞氮和甲烷、稻田甲烷、農業地氧化亞氮;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主要包括:森林轉化排放、森林和其它木質生物質生物量碳儲量變化;廢棄物處理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填埋處理、生活污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
哪些企業需要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工作?根據
201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首批10個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通知。包括發電企業、電網企業、鋼鐵企業、化工生產企業、電解鋁生產企業、鎂冶煉企業、平板玻璃生產企業、水泥生產企業、陶瓷生產企業、民航企業。目前只有這10個行業的企業需要進行核算。
企業自行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核算難不難?
同一行業里的不同企業,由於受到生產條件及企業管理的影響,同一個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不一致。但是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的調研及試驗,已經給出了每一個生產過程的供參考的排放因子。企業只需要收集各自的生產數據,利用已有的排放因子進行簡單的乘法計算即可。
⑺ 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如何計算
組織邊界的設定
組織應在下列兩種方式中選擇一種,對設施層次GHG 的排放和清除進行匯總:
a) 基於控制權的:對組織能從財務或運行方面予以控制的設施的所有定量GHG 排放和(或)清除進行計算;
b) 基於股權比例的:對各個設施的GHG 排放和(或)清除按組織所有權的份額進行計算。
當有關GHG 方案或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有具體規定時,組織可以採用不同於上述思路的匯總方法學。
運行邊界的設定
清單中應按照直接(Scope1)、能源間接(Scope2)、其他間接(Scope3)這三種范圍分別列出排放源;
根據排放源在組織邊界之內或之外,來定義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的范疇;
清單中應至少分開計算Scope1和Scope2的GHG排放。
Scope1:直接排放源排放源是由該組織所擁有或所控制,如從排放管道、工廠、空調設施及公司所擁有∕控制的交通工具中的排放。
Scope2:間接排放源排放的產生源自於該組織的運行結果,但排放源為其他公司所擁有或控制,如外購電力和蒸汽。
Scope3其它間接排放源委外加工製造、員工上下班或商務旅行、原材料開采及產品使用期間所發生的排放。
排放量量化
量化方法(參見ISO14064-1 4.3.3)
通常情況下選擇「計算」方法
將GHG 活動水平數據與GHG 排放或清除因子相乘;
選擇排放系數
應用計算工具後,是否需要對排放量進行修正
結果需要利用全球增溫潛勢GWP,結果以噸CO2當量為單位
部分溫室氣體GWP值
20年 100年 500年
二氧化碳 1 1 1
甲烷 62 27 7
一氧化氮 275 296 156
CFC-12 7900 8500 4200
HCFC-22 4300 1700 520
氧化亞氮 275 310 256
氫氟碳化物 9400 11700 10000
全氟化物 3900 5700 8900
六氟化硫 15100 22200 32400
⑻ 溫室氣體排放量怎麼計算
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僅是二氧化碳,還有其他工業排放出的氣體。
主要看一年全世界的石油消耗量來大體計算。
准確的值是無法計算的。
⑼ 什麼是碳排放量如何計算
碳排放量是指在生產、運輸、使用及回收該產品時所產生的平均溫室氣體排放量。而動態的碳排放量,則是指每單位貨品累積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同一產品的各個批次之間會有不同的動態碳排放量。
以下為碳排放量計算方法:
每家每戶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家庭用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耗電度數乘以0.785。也就是說,用100度電,等於排放了大約78.5千克二氧化碳。
家用天然氣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天然氣使用度數乘以0.19。
家用自來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自來水使用度數乘以0.91。
出行時,如果開小轎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油耗數乘以2.7。
拓展資料
根據專家統計:每節約1度(千瓦時)電,就相應節約了0.4千克標准煤,同時減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塵、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
為此可推算出以下公式:
節約1度電=減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
節約1千克標准煤=減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
(說明:以上電的折標煤按等價值,即系數為1度電=0.4千克標准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標准煤。)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也能以自身的行為方式,為節能減排出一份力。以下是「碳足跡」的基本計算公式:
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電度數×0.785;
開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數×2.3(基於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指南》[1]);
短途飛機旅行(200公里以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數×0.275;
中途飛機旅行(200公里到1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公里數-200);
長途飛機旅行(1000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數×0.139。
⑽ 消耗能量(如電能)導致溫室氣體排放有一個計算公式是什麼
電能的比較簡單:就直接用用電量乘以所在區域國家電網公布的排放因子系數,具體參考《關於公布2010年中國區域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的公告》
能資源類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通常計算公式為:排放源用量*燃燒值*排放系數*GWP值;
製冷劑類:排放源用量*排放系數*GWP值;
總之具體排放源不一樣他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
原則就是就是將排放源乘以各種轉化值最終轉化成溫室氣體排放量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