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衡率計算:
平衡率(LOB:Line
Of
Balance)=整個工程所需時間/(Neck
Time*總人數)
平衡率=(16+20+17+23+18)/(7*18)=74.6%
工位、人數越多,平衡率越低。
⑵ 如何計算生產線平衡率
生產線平衡率=工位時間和/(瓶頸工序時間×工序數)。
生產線的生產效率由瓶頸工序時間所決定,瓶頸工序時間越長效率就越低,在計算平衡率前需要計算瓶頸工序與工位數乘積。
1、生產線的平衡計算公式
平衡率=(各工序時間總和/(工站數*瓶頸工序時間))*100%=(∑ti/(工站數*CT))*100%
2、生產線的平衡損失率計算公式
平衡損失率=1-(各工序時間總和/(工站數*Takt 時間))
(2)工段平衡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過程簡介
生產線平衡問題是一個與設施規劃相牽連的問題。一個工作站要完成的工作總量與分配到該工作站的基本工作單元總數是一致的。
生產線平衡問題就是將所有基本工作單元分派各個工作站,以使每個工作站在節拍(即相鄰兩產品通過裝配線尾端的間隔時間)內都處於繁忙狀態,完成最多的操作量,從而使各工作站的未工作時間(閑置時間)最少。
這個問題被產品設計和過程技術中所規定的各基本工作單元的關系弄得復雜了(是否應刪除)。各基本工作單元的這種關系稱為作業先後關系,它決定了裝配過程中操作完成的先後次序。
⑶ 生產線上,知道各工站的節拍,怎麼算該線平衡率。
生產線平衡率=各工序的工時之和/(瓶頸工時*工序數)
⑷ 工廠生產線平衡率計算公式
如果三個人分別做A1 A2 A3的話:平衡率=(工序總工時/(節拍*人數)=(29+30+31+11+12+13+10)/31/7=62.7%
如果三個人都同時做(A1+A2+A3)工序的話:平衡率=(工序總工時/(節拍*人數)=(29+30+31+11+12+13+10)/((29+30+31)/3)/7=64.8%
節拍就是決定你產能的時間
⑸ 此工段平衡率如何計算
工段平衡率即生產線平衡率
生產線平衡率=∑各工位標准工時÷(生產線瓶頸工時×作業人數)×100%
生產線平衡是對生產的全部工序進行平均化,調整作業負荷,以使各作業時間盡可能相近的技術手段與方法。目的是消除作業間不平衡的效率損失以及生產過剩。 生產線平衡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生產線平衡直接關繫到生產線的正常使用。生產線平衡指南主要包括生產線平衡的相關定義、生產線平衡的意義、工藝平衡率的計算、生產線平衡的改善原則和方法。
⑹ 一工序一人用時10秒,二工序一人用時12秒,三工序兩人,工作相同,各用時20秒。如何計算其生產線平衡率
直接除就可以啦,12/10=1.2即120%如果二工序想要和一工序平衡,要用120%的人手。
三工序兩個用了20秒,即2*20/10=4即400%,那就是說三工序要和前面工序平衡要使用400%的人手,那樣一個流水線下來大家用的時候才一樣。
⑺ 線平衡率的計算方法一個工序2個人
(10+12+7)/12*3=80.5%
⑻ 線平衡率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生產線平衡率=工位時間和/(瓶頸工序時間×工序數)。
生產線的生產效率由瓶頸工序時間所決定,瓶頸工序時間越長效率就越低,在計算平衡率前需要計算瓶頸工序與工位數乘積。
1、生產線的平衡計算公式
平衡率=(各工序時間總和/(工站數*瓶頸工序時間))*100%=(∑ti/(工站數*CT))*100%
2、生產線的平衡損失率計算公式
平衡損失率=1-(各工序時間總和/(工站數*Takt 時間))
過程簡介:
生產線平衡問題是一個與設施規劃相牽連的問題。一個工作站要完成的工作總量與分配到該工作站的基本工作單元總數是一致的。
要衡量工藝總平衡狀態的好壞,我們必須設定一個定量值來表示,即生產線平衡率或平衡損失率,以百分率表示。 首先,要明確一點,雖然各工序的工序時間長短不同,但如前所述,決定生產線的作業周期的工序時間只有一個,即最長工序時間--瓶頸工序時間。
⑼ 一共8個工序,但是人數只有6人,也就是說有人是干兩個工序的,那麼我的生產線平衡率怎麼算
這個正常,工序用時不一樣,時問短的可以合並一個人干,長的瓶頸兩個三個人都可以,最終目標就是平衡工序時間以達到整個生產過程用時最短。
⑽ IE算生產線上的平衡率和標准工時怎麼算 例如:插件段一站1人3.5秒,二站1人3秒,三站1人3.5,四站2人6.5
這是書本上的題目嗎? 四站2個人是為了消除這個大瓶頸站,這樣實際就相當於1人3.25秒,而瓶頸站就是1站和3站,平衡率的話,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3.5+3+3.5+3.25)/3.5*5=13.25/17.25=76.8%,比較高了,幾秒的節拍,可能是電子或電氣行業的裝配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