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施工配合比怎麼算
1、混凝土實驗室配合比為 水泥:砂子:石子:水= 1:2.12:4.37:0.62,當現場砂含水率3%時,砂子的質量=2.12*(1+3%)=2.18,當石子含水率1%時,石子的質量=4.37*(1+1%)=4.41,水的質量要減少到=0.62-2.12*3%-4.37*1%=0.52
所以施工配合比為水泥:砂子:石子:水= 1:2.18:4.41:0.52
2、1升=0.001立方米,攪拌機(出料容量)為250升即0.25m*m*m
因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為290KG,現在實際容量為0.25m3時,水泥需要0.25*290KG=72.5KG
根據施工配合比得:水泥:砂子:石子:水= 1:2.18:4.41:0.52=72.5KG:158.05KG:319.73KG:37.7KG
以上就是需要的材料用量。
(1)施工配合比計算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調整量=(該級超徑量與遜徑量之和)—(次一級超徑量+上一級遜徑量)
試驗室所確定的配合比,其各級骨料不含有超遜徑顆粒,且以飽和面干狀態。但施工時,各級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遜徑顆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過飽和面干狀態。
因此應根據實測骨料超遜徑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將試驗室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於准確的實現試驗室配合比,而不是改變試驗室配合比。
試驗室所確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與實際施工條件完全適合,或當施工設備、運輸方法或運輸距離,施工氣候等條件發生變化時,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隨之改變。為保證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將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適當調整(保持水灰比不變)。
礦質混合料配合比例計算
①組成材料的原始數據測定。根據現場取樣,對粗集料)細集料和礦粉進行篩析試驗。按篩析結果分別繪出各組成材料的篩分曲線,同時測出各組成材料的相對竊度」供計算物理常數備用。
②計算組成材料的配合比,根據各組成材料的篩析試驗資料,採用圖解法或電演算法,計算符合要求級配范圍的各組成材料用量比例。
③調整配合比。計算得的合成級配應根據下列要求作必要的配合比調整。
a.通常情況下,合成級配曲線宜盡量接近設計級配中限,尤其應使0.075、2.3和4.75刪篩孔的通過量盡量接近設計級配范圍中限。
b.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幹路等交通量大、軸載重的道路,宜偏向級配范圍的下(粗)限。對一般道路、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宜偏向級配范圍的上(細)限。
c、合成的級配曲線應接近連續或有合理的間斷級配,不得有過多的犬牙交錯,當經過再三調整、仍有兩個以上的篩孔超過級配范圍時,必須對原材料進行調整或更換原材料重新設計。
B. 怎樣計算混凝土配合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計算:
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
3、根據施工要求,混凝土設計坍落度為120mm~160mm,取單位用水量為215kg,摻加1.7%的緩凝高效減水劑,減水率δ=22%,則混凝土單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4、單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
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數為λ=1.3, 則有:
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
減水劑用量:mFDN0=( mc0+ mf0)×1.7%=5.77 kg。
6、假設混凝土單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則有:
mc0+ mf0+ ms0+ mg0+ mW0= mcp
mso/(mso+mgo) ×100%=βs
得:細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則混凝土配合比:mc0: ms0: mg0: mf0: mFDN0: mW0=270:757:1136:69.3:5.77:168
= 1 : 2.80:4.21:0.26:0.021:0.62。
二、根據規定,水灰比比基準水灰比減少0.03,則水灰比w/c=0.49
1、單位水泥用量
mc=mwo/w/c=168/0.49=343kg。
2、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數為λ=1.3, 則有
水泥用量:mc1= mc×(1-16.5%)=286 kg。
粉煤灰用量:mf1= mc×16.5%×1.3=73.6kg。
減水劑用量:mFDN1=( mc1+ mf1)×1.7%=6.11 kg。
3、假設混凝土單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39%,則有:
細骨料ms1=730kg,粗骨料mg1=1142kg。
則混凝土配合比:mc1: ms1: mg1: mf1: mFDN1: mW0=286:730:1142:73.6:6.11:168
= 1 : 2.55:3.99:0.26:0.021:0.59。
三、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配、調整與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混凝土試配時應採用工程實際使用的原材料,每盤混凝土的最小攪拌量不宜小於25L。
2、試配時,首先應進行試拌,先檢查拌合物自密實性能必控指標,再檢查拌合物自密實性能可選指標。當試拌得出的拌合物自密實性能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在水膠比不變、膠凝材料用量和外加劑用量合理的原則下調整膠凝材料用量、外加劑用量或砂的體積分數等,直到符合要求為止。應根據試拌結果提出混凝土強度試驗用的基準配合比。
3、混凝土強度試驗時至少應採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當採用不同的配合比時,其中一個應為本規程第5.2.2條中第2款確定的基準配合比,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膠比宜較基準配合比分別增加和減少0.02;用水量與基準配合比相同,砂的體積分數可分別增加或減少1%。
4、製作混凝土強度試驗試件時,應驗證拌合物自密實性能是否達到設計要求,並以該結果代表相應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標。
5、混凝土強度試驗時每種配合比至少應製作一組試件,標准養護到28d或設計要求的齡期時試壓,也可同時多製作幾組試件,按《早期推定混凝土強度試驗方法標准》JGJ/T 15早期推定混凝土強度,用於配合比調整,但最終應滿足標准養護28d或設計規定齡期的強度要求。如有耐久性要求時,還應檢測相應的耐久性指標。
6、應根據試配結果對基準配合比進行調整。
7、對於應用條件特殊的工程,宜採用確定的配合比進行模擬試驗,以檢驗所設計的配合比是否滿足工程應用條件。
C.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方法
混凝土是我們裝修中常用的泥石材料之一,混凝土是固體、液體和氣體結合的三相體,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佔的體積大致為,固相占總體積的73%~84%、液相佔15%~22%、氣相佔1%~5%。因此在使用混凝土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對混凝土做配合比設計,設計不規范將會使混凝土產生裂縫,影響建築質量。下面就對於混凝土配合比的計算辦法做一個講解。
開啟分步閱讀模式
操作方法
01
混凝土配合比計算:
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
3、根據施工要求,混凝土設計坍落度為120mm~160mm,取單位用水量為215kg,摻加1.7%的緩凝高效減水劑,減水率δ=22%,則混凝土單位用水量:mW0=mW(1-δ)=215×(1-22%)=168kg。
4、單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
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數為λ=1.3,則有
水泥用量:mc0=mc×(1-16.5%)=270kg。
粉煤灰用量:mf0=mc×16.5%×1.3=69.3kg。
減水劑用量:mFDN0=(mc0+mf0)×1.7%=5.77kg。
6、假設混凝土單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則有:
mc0+mf0+ms0+mg0+mW0=mcp
mso/(mso+mgo)×100%=βs
得:細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則混凝土配合比:mc0:ms0:mg0:mf0:mFDN0:mW0=270:757:1136:69.3:5.77:168
=1:2.80:4.21:0.26:0.021:0.62
根據規定,水灰比比基準水灰比減少0.03,則水灰比w/c=0.49
02
單位水泥用量
mc=mwo/w/c=168/0.49=343kg
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數為λ=1.3,則有
水泥用量:mc1=mc×(1-16.5%)=286kg。
粉煤灰用量:mf1=mc×16.5%×1.3=73.6kg。
減水劑用量:mFDN1=(mc1+mf1)×1.7%=6.11kg。
假設混凝土單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39%,
D.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方法
根據強度及耐久性要求確定水膠比,和膠凝材料用量,確定礦物摻合料的摻量,確定骨料粒徑,確定砂率,根據減水劑減水率確定用水量。最後還是以試配為准。
E.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方法是什麼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書
依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築施工計算手冊》。
一、混凝土配製強度計算
混凝土配製強度應按下式計算:
fcu,0≥fcu,k+1.645σ
其中:σ——混凝土強度標准差(N/mm2)。取σ=5.00(N/mm2);
fcu,0——混凝土配製強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N/mm2),取fcu,k=20(N/mm2);
經過計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計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計算:
其中:
σa,σb—— 回歸系數,由於粗骨料為碎石,根據規程查表取 σa=0.46,取σb=0.07;
fce—— 水泥28d抗壓強度實測值,取48.00(N/mm2);
經過計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計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確定:
1)水灰比在0.40~0.80范圍時,根據粗骨料的品種,粒徑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兩表選取:
2)水灰比小於0.40的混凝土以及採用特殊成型工藝的混凝土用水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2.流動性和大流動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驟計算:
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為基礎,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計算出未摻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摻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計算:
其中:mwa——摻外加劑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摻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劑的減水率,取β=500%。
3) 外加劑的減水率應經試驗確定。
混凝土水灰比計算值mwa=0.57×(1-500)=0.703
由於混凝土水灰比計算值=0.57,所以用水量取表中值 =195kg。
四、水泥用量計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 mco=185.25/0.703=263.51kg。
五. 粗骨料和細骨料用量的計算
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確定:
根據水灰比為0.703,粗骨料類型為:碎石,粗骨料粒徑:20(mm),查上表,取合理砂率βs=34.5%;
粗骨料和細骨料用量的確定,採用體積法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準粗骨料用量(kg);
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準細骨料用量(kg);
ρc——水泥密度(kg/m3),取3100.00(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觀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s——細骨料的表觀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w——水密度(kg/m3),取1000(kg/m3);
α——混凝土的含氣量百分數,取α=1.00;
以上兩式聯立,解得 mgo=1290.38(kg),mso=679.67(kg)。
混凝土的基準配合比為: 水泥:砂:石子:水=264:680:1290:185
或重量比為: 水泥:砂:石子:水=1.00:2.58:4.9:0.7。贊同189| 評論(5)
F. 施工配合比怎麼算
你上面算砂石的式子錯了,應該為:
水泥50Kg
砂50*2.39*(1+2%)=121.89Kg
石50*4.44*(1+3%)=228.66Kg
上面這個你得先算出按理論配合比要多少砂石,然後再加上它的含水量.
砂含水率50*(2.39*2%)=2.39Kg
石含水率50*(4.44*3%)=6.66Kg
水50*0.63-(2.39+6.66)=22.45Kg
施工配合=50:121.89:226.66:22.45
=1:2.44:4.57:0.45
上面的式子都除50,水不就是0.45(保留兩位數)
G. 混凝土配合比怎麼計算
水泥、水、砂子、石子
H. 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方法
設試驗室配合比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現場砂子含水率為m,石子含水率為n,則施工配合比調整為: 1:(x-y*m-z*n):y*(1+m):z*(1+n)。
要求解的未知數為水泥用量、水用量、砂用量、石用量,當代混凝土由於普遍摻入礦物摻和料和高效減水劑,配合比中需要求出的未知數由傳統的4個變成5個甚至6個。
而所能夠建立的獨立方程式的數量卻還是只有bolomy公式、砂率、全部體積之和等於1立方米這兩個半,因為砂率是要從經驗數據表格中選取的,充其量算半個(全計演算法因創立了干砂漿的概念,增加一個獨立方程,但仍少於未知數的量)。
如果方程式數量少於未知數的量,從數學求解的結果只能夠是無窮多。
假如這是理論配合比:水泥290kg:砂子614.8kg;碎石1267.3kg;水179.8k。
以下是施工配合比;砂子含水率是3%,碎石含水率是1%;每方的量;水泥是290;砂子含水量614.8*3%=18.44kg,砂子用量=18.44+614.8=633.24kg;碎石含水量=1267.3*1%=12.67kg,
碎石用量=12.67+1267.3=1279.97.=179.8-18.44-12.67=148.69kg.
即;水泥:砂子:碎石:水=290:633.2:1279.97:148.69,投料數量0.345立方,水泥100kg:砂子218.34kg:碎石441.37:水51.3kg。
(8)施工配合比計算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1、在設計配合比時,高度關注水泥強度。在設計計算混凝土配合比時,要對標準的水泥強度等級進行應用,對種種不確定因素必須要考慮周全。
將一定的強度富裕量在設計中留設出來,在過去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此環節被稱之為強度保證系數。並且,後續的發展中應該在1.1-1.2范圍內控制其數值。
2、在提升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質量的基礎上,也應該確保實現一定的經濟效益,一些單位在開展此項工作時,都是為滿足設計強度而工作。
按照傳統的經驗或者一定的要求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砼強度在試配後只要滿足要求計算通過了,這樣就會提升水泥用量,會導致混凝土徐變增大與收縮裂縫出現,這樣就會將成本增加。
很多工程建設單位在設計混凝土配比的過程中,只是為了實現某種設計強度,根據傳統的經驗或者規范要求完成相應的配合比設計,達到了試配強度要求之後就以為成功了。
其實,這樣做是完全不正確的,所以,應該在相關標准許可的基礎上,將不同的配合比在實驗室內配製出來,以工作性能、質量和經濟等方面出發進行合理的控制與選擇,而且按照不同的評定方法、施工部位進行相應的調整。
努力防止用一個配合比方式完成相同強度的混凝土配製,只有確保混凝土配合比的正確,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建築行業發展。
I. 混凝土配合比怎麼算
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方法:
絕對體積法的基本原理是:假定剛澆搗完畢的混凝土拌合物的體積,等於其各組成材料的絕對體積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氣體積之和。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基本參數確定的原則
水灰比、單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三個基本參數。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確定三個參數的原則是:在滿足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的基礎上,確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滿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礎上,根據粗骨料的種類和規格確定單位用水量;砂率應以砂在骨料中的數量填充石子空隙後略有富餘的原則來確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以計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為基準,計算時骨料以乾燥狀態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