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方法

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4-03-06 20:53:44

⑴ 訴訟時效的時間是怎麼計算的

訴訟時效的計算方法規定於下列法律條文中:

訴訟時效時間是: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資料擴展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後,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並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⑵ 行政訴訟時效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1、正常情形下起訴期限的計算。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2、未告知具體行政行為之起訴期限的計算。正常情況下起訴期限以被征遷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作為起算點。3、未告知起訴期限時起訴期限的計算。4、緊急情況下起訴期限的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閱讀全文

與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運動心率實驗方法與步驟 瀏覽:873
並繼竿稍和假餌的連接方法 瀏覽:570
水疝的治療方法 瀏覽:812
書法教案咋寫學教學方法 瀏覽:403
夏天用什麼方法可淡斑 瀏覽:332
經常用什麼方法減肥 瀏覽:543
下班做飯的簡單方法 瀏覽:507
魚竿套線安裝方法 瀏覽:615
千紙鶴折紙方法兒童簡單點 瀏覽:359
增進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 瀏覽:773
功放機混響解決方法 瀏覽:177
醋酸板拋光用什麼方法拋亮 瀏覽:606
美國美安鈣粉食用方法 瀏覽:910
小米2的拍照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2
生料栽培食用菌管的製作方法 瀏覽:984
女人如何變白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167
手衛生檢測方法和注意事項 瀏覽:811
韓國冰箱使用方法 瀏覽:973
語文填空題的答題方法和技巧 瀏覽:638
山樹莓果食用方法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