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論述認知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
【答案】:(一)反應時法從刺激出現到人能作出相應反應總會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心理學稱之為「反應時」。心理學研究表明,隨著加工這些刺激的認知過程的復雜程度的不同,反應時也會有很大不同。那麼通過精巧設計不同的認冊槐知任務讓人們完成,我們就可以在事後對不同任務的反應時進行比較或更復雜分析,從而得知人們完成這些任務的認知過程的奧秘。反應時法大體上可以歸結為三類。1.因素相減法:兩種作業,差別在於後者比前者多某個心理過程,則這兩種作業反應時的差即為該過程所需要的時間。RT2—RT1=辨別過程時間。該方法可以判定某個心理過程的存在,也可以確定某個心理過程所需要的時間2.因素相加法:完成一個作業所需時間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階段分別需要時間的總和,那麼改變一些影響因素,如果這些影響因素是相互獨立的(即可以相加),則可以假定每一個影響因素作用於某個特定的加工階段,若這些影響因素相互制約,則假定它們共同作用於同一個加工階段。這樣通過單變數與多變數的實驗,從完成作業時間的變化上就可以確定這一信息加工過程的各個階段。該方法可以通過尋找獨立的影響因素可以推斷整個作業完成的心理過程。3.「開窗」法:不需要推理和兩種作業的比較,而能夠直接測量每個加工階段的時間,從而能明顯看出這些加工階段。可以確立一個作業完成所需的加工階段及其所需的時間。
(二)正確率法通過完成作業的正確率可以推斷加工階段的性質、特點及影響因素等,因為加工階段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完成作業時的效果不同。正確率能揭示某一加工階段的特點。
(三)口述記錄法?有些信州激友息加工時間較長,內部操作復雜,難於推理判斷其各加工階段,而出聲思考不影響思維的正常進行,可以知道其內部操作過程。該方法,一方面可為計算機模擬作依據,尤其當這類方法用於高級思維過程(人工智慧)的研究時;另一方面可直接了解高級思維過程的加工階段。
(四)計算機模擬?如果一個心理學理論成立,那麼將其應用到計算機程序中去,就可以在計算機上達到類似於人的活動效果。這是認知心理學與其他心理學分支在研究方法上的最大區別。計算機模擬的作用主要鉛埋表現在兩方面:
(1)證實心理學理論的准確性:能把某理論編成相應的計算機程序在計算機上運行、並能讓計算機做出和人一樣或相似的反應結果,就證明這種理論的正確性。
(2)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研究領域,即人工智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