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瓷磚用量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瓷磚用量計算方法:
一、按面積計算瓷磚片數
測量出鋪貼空間地面牆面尺寸,計算出面積(長×寬)。
計算公式:總片數=瓷磚鋪貼面積(平方米)÷(單片瓷磚的長×單片瓷磚的寬)
如:鋪貼面積為20平方米,選用300×300mm規格的瓷磚。
總片數=20㎡÷(0.3m×0.3m)=222.2片
註:計算後若有小數,一般採用『向上取整』的方法計算,即223片,還須另加上施工損耗3%左右再購買。
二、 按長度計算踢腳線、邊線、腰線片數:
首先測量出要貼踢腳線、邊線、腰線的總長度值;
計算公式:總片數=總長度值÷單片踢腳線的長度值
如:要貼腰線長度為15m,用600mm×100mm規格腰線。
總片數=15÷0.6m=25片。
如有計算後有小數點,一般也採用向上取整的方法計算。加上幾片施工損耗購買即可。
(1)耗腿加磚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瓷磚用量計算注意事項:
一、計算瓷磚時一定要考慮一定的損耗量,如果計算量不足,補磚會相當麻煩。
一是磚的顏色質量也有可能不一樣;
二是磚在切割的時候可能炸開,會有損耗;
三是鑲磚師傅的水平有高有低,即使再好的師傅也不敢保證不出一點兒錯,不浪費一塊磚,因此也有可能會有損耗,需要超量補磚。
二、計算瓷磚用量時可以要考慮吊頂因素。裝有吊頂,衛生間和廚房不需要把瓷磚鋪滿整個牆面,假如樓層高2.8m,那麼牆磚只需鋪到2.6m高就可以了。
⑵ 瑜伽磚的使用方法圖片
在瑜伽體位法里,有些動作需要完全伸展手臂或是下腰觸碰地面,瑜伽磚可幫助伸展筋骨;在做手觸地姿勢如三角伸展式時,手可以撐到瑜伽磚上;在做脊椎後彎的動作時,用瑜伽磚來支撐身體,能降低受傷的概率,在安全的基礎上,把每一個動作都做到位,進而強化塑身效果。
或者在英雄式坐姿、金剛坐中,如練習者腳背不夠柔軟而不能正確完成時可借用瑜伽磚的幫助。
(2)耗腿加磚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瑜伽磚為做瑜珈動作時的輔助用具。主要防止做高難動作時拉傷。瑜珈體位法里有些動作需完全伸展手臂或下腰碰地面。輔助磚可幫助初學的伸展盆骨,然後慢慢地調整瑜珈磚與地面的距離,循環漸進地完成自我柔軟,延伸等完美動作。在做一些流派的瑜伽動作時,為了恪求動作的絕對標准,用瑜伽磚來進行動作的幫助。
瑜珈磚可分為圓形瑜珈磚,長方形,以及異形三類,瑜珈磚的材質可分為EVA,水松兩種材質。
⑶ 地板磚的鋪貼方法與正確施工步驟
地板磚之所以會受到裝修的歡迎,就是因為它的優點實在是太多了!不僅是性能,外觀上也是非常出眾,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地板磚的鋪貼方法,與正確施工步驟!想要保證施工的質量,設置輔助線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對於那些手法不熟練的人來說,設置輔助線可以更好的進行施工。地板磚要用清水浸泡,這樣使用效果會更好,最後只要注意施工操作即可!
地板磚的鋪貼方法,購買的地板磚,一定要放入清水中浸泡!最好把地板磚侵泡在水中2-3個小時,等到地板磚吸足了水分之後,再把地板磚拿出來,將表面的水分擦乾之後進行鋪設。這樣可以讓地板磚,不會因為粘合劑水分不足,而影響瓷磚的粘合度。地板磚浸泡過之後,也不容易出現空鼓和脫落的情況。
地板磚的鋪貼方法,在准備施工的時候,要提前設置輔助線,這樣參考施工,可以確保地板磚在鋪設的過程中,保持垂直、平整不會出現扭曲等問題。在設置輔助線的時候,要根據地面的高度來調整。施工過程中也可以使用水平尺來測量,一定出現不平整的問題,及時做出調整!
地板磚的鋪貼方法,在開始鋪設的時候,先將水泥砂漿攪拌均勻,然後用鏟子塗抹在瓷磚後面,必須要塗抹均勻一些。參照輔助線,將第一塊瓷磚鋪設好之後,用膠錘輕輕敲擊瓷磚,這樣可以讓水泥砂漿充滿瓷磚和地面,確保粘的更為牢靠。然後就可以按照順序,一塊一塊的進行鋪貼了!
地板磚的鋪貼方法,就是以上這些了!地板磚的鋪貼,是需要一定專業知識的,所以想要自己動手,就要了解一些地板磚的鋪貼方法,這樣可以保證施工的質量!
⑷ 教您正確的耗腿方法
所謂壓腿主要是提高我們大腿後側的柔韌性,主要拉伸的是我們的腘繩跡 拉伸主要分為幾大類 靜態拉伸和動態拉伸 1靜態拉伸又分為主動拉伸和被動拉伸還有專業的pnf拉伸法(一般健身人群介意用這種方法,可以避免拉傷) 2動態拉伸主要是彈震拉伸(一。
⑸ 自己怎麼一個人壓腿,沒有基本功,要壓到250°,自己一個人,只留方法,勸我的別進來
我教你練此功的基本方法:1、初級基本功練習:先練180°的橫劈和側劈,直由輕到重緩緩練習,直到180°橫側劈叉不疼自如為止。2、再練大於180°的壓腿。方法:可在橫向雙腿兩端1米的高度放置木樁雙腳各置兩端中間垂直於殿部放置火磚,與兩腿成一條直線,隨著功夫的長進,以後每一個練功段殿部減少一塊火磚。直到把腿壓到250°時不感覺疼時,即大功告成。
注意要點:必須由輕到重、由易到難的過程緩緩練習,不能急於求成,否則走火入魔。
⑹ 瑜伽1/4磚的使用方法
橋式變化
體式詳解:
1、把瑜伽磚放在旁邊,仰卧在瑜伽墊上。膝蓋彎曲,雙腿分開與髖部同寬,腳心貼地。
2、做幾次深呼吸,腳掌和上臂緊貼瑜伽墊,抬起你的臀部慢慢進入橋式。記得必須從你能承受的最低高度開始。把瑜伽磚作為姿勢的支撐,平放在骶骨的位置,就是脊柱底部三角狀骨頭的位置。
3、如果覺得瑜伽的高度能夠接受且感到舒服,請將你力量中心集中於放置在瑜伽磚的臀部上。如果你覺得高度還可以提高,你可以更改瑜伽的放置方式,抬高高度。
4、瑜伽磚可以很好的幫助你保持橋式,然後我們可以開始做一些變換。右膝蓋彎曲抬高,朝胸部靠近,雙手握在右腿上。慢慢把左腿伸到前面,保持腳跟與地板之間的接觸。左腿腳跟向前推進的同時,輕輕抱著你的右腿靠近胸部,維持5-10次呼吸。完畢,切換邊。
5、完成姿勢之後,把兩個腳放在墊子上,抬起臀部拿出瑜伽磚,再慢慢地把臀部向下靠近,直到平躺在瑜伽墊上。
下犬式
體式詳解:
1、將兩塊瑜伽磚縱向放在墊子左右兩邊,確保瑜伽磚是在墊子上以免滑倒。四腳跪姿准備,雙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在雙肩的正下方,雙膝在髖部的正下方。
2、左右手放置在瑜伽磚上,確保掌心與瑜伽磚平整接觸,手掌底部正對瑜伽磚底邊。為了穩定你的抓力,用你的邊緣的手指和大拇指緊緊抓住瑜伽磚的邊緣。
3、吸氣,然後呼氣時,雙腳腳後跟向下踩,臀部向後向上,將坐骨推到最高點。要把手的力量壓在瑜伽磚上,上臂向地板靠近,感受到你脊柱被拉伸。如果你感覺到背部有任何壓力,請彎曲你的膝蓋,不要過度用力。
4、維持1-2分鍾,將膝蓋緩緩放置在地板上,以嬰兒式休息。
上犬式
體式詳解:
1、將兩塊瑜伽磚縱向放在墊子左右兩邊,確保瑜伽磚是在墊子上以免滑倒。俯卧姿勢准備,你的手應該放在兩邊的瑜伽磚上,手在你的肩膀下面,分開雙腿與肩部同寬,腳趾頭與墊子接觸。
2、呼氣,抬頭挺胸,慢慢伸直手臂,打開你的雙肩,利用雙手推地的力量將身體向上延展。注意你的腰椎是延展而不是折疊的。
3、保持3-5次呼吸,把膝蓋放在地板上,用嬰兒式休息。
新月式弓步
體式詳解:
1、以站姿或下犬式為起始姿勢。吸氣,把瑜伽磚縱向地放在右邊,右膝向前推,右腳向上走,右膝蓋彎曲,同時不超過右腳掌前側,確保你的腳後跟和腳踝得到很好的支撐。
2、左腳腳尖點地,膝蓋放在墊子上,朝前推送髖部。上身彎曲向前,腹部緊貼右前腿,雙手撐地。背部保持平直,向前延伸,呼氣。
3、吸氣,身體向上伸展,雙手置於髖部。左腳緊壓地面,右腳伸直向前靠,髖部擺正。保持5-10次呼吸的時間。
4、把你的雙手放在瑜伽磚兩邊的墊子上,手臂作為支撐,慢慢將右腿從瑜伽磚上放下來,放回左腳旁邊,以嬰兒式休息。
⑺ 24牆砌牆方法圖片
24牆很形象的解釋方式:
24CM的實體牆體。其實對於24牆來說,一般業類人士都喜歡把牆內實體厚度拿來作為牆體類別的命名。比如12牆,18牆,24牆,37牆。
這只是牆體實體相對厚度。不計磚塊兩側抹灰厚度的。所謂的24牆實質加上抹灰就要厚幾公分。當然這只是一類牆體的代名詞。
(7)耗腿加磚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砌磚牆的方法
1.流動性(稠度):指在砂漿拌合物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產生流動的性質。
2.保水性:指砂漿保全拌合水,不致因析水而造成離析的能力。
3.強度:硬化後砂漿的強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才能保證砌體強度。
4.粘結力:砌築砂漿必須具有足夠的粘結力,才可使塊狀材料膠結為一個整體
磚牆的技術要求
砌磚基礎的技術要求:磚基礎砌築前,應先檢查墊土層施工是否符合質量要求,然後清掃墊層表面,將浮土及垃圾清除干凈。
1.全牆砌磚應平行砌起,磚層必須水平,磚層正確位置除用皮數桿控制外,每樓層砌完後必須校對一次水平,軸線和標高,在允許偏差范圍內,其偏差值應在基礎或樓板頂面調整。
2.磚牆的水平灰縫厚度和豎縫寬度一般為10mm,但不小於8mm也不大於12mm,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低於80%,砂漿飽滿度用百格網檢查。豎向灰縫直用擠漿或加漿方法,使其砂漿飽滿,嚴禁用水沖灌縫。
3.磚牆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築。不能同進砌築處,應砌成斜槎,斜槎長度不應小於高度的2/3。
4.非抗震設防及抗震設防裂度為6度、7度地區,如臨時間斷處留斜槎確有困難,除轉角處外,也可以留直槎,但必須做成陽槎,並加設拉結筋,拉結筋的數量為每120mm牆厚設置 的鋼筋(240mm厚牆放置 拉結鋼筋;間距沿牆高不得超過500mm;埋入長度從牆的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於1000mm,末端應有90度彎鉤。
5.寬度小於1m的窗間牆,應選用整磚砌築,半磚或破損的磚,應分散使用於牆心或受力較小部位。
1. 干鋪法
干鋪法是地磚鋪貼最常用的一種,具體做法是將基層澆水濕潤後,清理地面的浮沙、雜物,使用一比三的乾性水泥沙漿。然後再按照水平線鋪貼平整,把磚放在沙漿上再用膠皮錘振實即可,這種鋪貼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地面磚產生氣泡、空鼓等現象,不過價格方面比較貴,技術要求更高。
2. 濕鋪法
濕鋪法是很多家庭都會採用的一種做法,它與干鋪法的區別是將一比三的乾性水泥沙漿替換為普通水和水泥沙漿,所以這種做法很容易在鋪貼過程中產生氣泡,影響地面磚的使用壽命。
3.波打線鋪法
波打線也叫波導線,也稱為花邊或邊線等,主要用在地面周邊或者過道玄關等地方。一般為塊料(地)面沿牆邊四周所做的裝飾線,樓地面做法中加入與整體地面顏色不同的線條以增加設計效果。
4.傳統鋪法
傳統的鋪貼瓷磚的方法就是沿著直線的鋪設方式,這是最傳統的一種方法,鋪貼時要以牆邊平行的方式進行鋪貼,磚縫必須對齊不留縫,同時還需要用與瓷磚相近的顏色勾縫劑勾縫處理,看起來清爽、整潔。
⑼ 壓腿的方法及圖片
腿部柔韌性訓練為四大腿功之一,是習舞者必修之功,如要專習腿法,則更需勤習之。進行腿部柔韌性訓練可使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有很強的伸展性,同時也能增加髖、膝、踝關節的活動范圍;在實戰中可使腿法靈活多變,攻擊范圍廣,能充分展示腿擊的威力。
在進行這方面的練習時,時常有初學者傷了韌帶、肌腱,痛楚難忍,從而放棄了訓練,終難成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沒能真正領悟訓練方法。
腿部柔韌性訓練方法很多,但總體來說可分為主動訓練和被動訓練兩種。主動訓練是習練者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練習,具體方法有:壓腿(正壓腿、側壓腿、後壓腿、仆步壓腿);劈腿(橫劈腿、豎劈腿);耗腿(正耗腿、側耗腿、吻靴);踢腿(正踢腿、斜踢腿、側踢腿、里合腿、外擺腿)等。被動訓練是習練者在別人的幫助下或藉助外力進行練習,具體方法有:搬腿(正搬腿、側搬腿、後搬腿);吊腿(正吊腿、側吊腿)。
上述練習方法,許多武術書刊均有介紹,這里就不再重復了,僅就練習時出現的問題並結合自身的體驗談談粗淺看法,不當之處,敬請腿法行家斧正。
一、關於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
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
腿放的高度由低到高。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頜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頜下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不可急於求成。
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
腿部:大腿—膝蓋—腳尖
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腿、髖部酸痛的感覺,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關於正踢腿
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基礎。
踢腿時常出現的問題有:(1)重心不穩,甚至摔倒;(2)支撐腿腳跟抬起或支撐腿膝部彎曲;(3)彎腰凸背。
解決上述問題,踢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起腿要輕
腿將要踢起時,要迅速地將身體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將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鬆,這樣才會起腿輕,踢腿快如風。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牆或肋木練習。
2.踢時要快
腿由下至上,應快速向面部擺動,這里有一個加速的過程。踢時髖部要後坐,腿上擺有寸勁。剛剛練習踢腿時,必須始終保持動作的規范性,寧可踢得剛過胸,也不把支撐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彎曲,或是彎腰凸背用頭去迎碰腳尖,這些均說明腿的柔韌性訓練不到位,韌帶還沒有拉開。只要堅持壓踢結合,常練不輟,定會達到腳碰前額的。
3.落腿應穩
初練者,往往踢起腿剛落地,就踢另一腿,從而出現出腿笨重、身體歪斜的現象。這是因為踢出的腿剛落地時,身體的重心還在原支撐腿上,腿下落時轉移重心,勢必出現上述現象。正確的做法是等腿落實後,身體重心轉換已畢再踢出另一腿。其實這樣練習也有利於實戰中連環腿法的應用。
⑽ 貼外牆瓷磚的正確方法
外牆磚的施工工藝: 基層處理→刷界面劑→基層抹灰→掛線、排磚→粘貼→填縫→勾縫→清洗保養
一、基層處理
(1)結構施工時,外牆的垂直度,平整度應達到標准要求。括糙之前將凸出牆面的混凝土鑿平,凹處用 1 ︰3 水泥沙漿補平,補平厚度較大時應分層補。當厚度或垂直度偏差超過 35mm 時,需採取釘鋼絲網等技 術補救措施。
(2)抹灰前將磚牆面,混凝土面等基層表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清除干凈,不同界面處(如磚牆與混凝土 牆交接處)要釘鋼絲網寬 500mm。
(3)對混凝土牆面,應鑿毛後用鋼絲刷滿刷一遍,再澆水濕潤或採用界面劑處理表面,使之提高混凝土表 面粘接強度。
(4)外牆角縱向掛 2mm 鋼絲垂線,作上下沙漿塌餅,橫向水平線根據窗盤線拉統長線控制。塌餅間距約 1500mm。
二、界面劑
將界面劑(如恆泰牌 HT-102)以 1︰4 水灰比例調成厚糊狀充分攪拌均勻,調勻後的界面處 理可用噴塗或鐵板直接粉塗,厚度約為 2-3mm,氣溫較高或乾燥的牆面,施工前用水濕潤,界面劑上牆約 5-15 分鍾(視氣溫而定) ,既可進行抹灰,也可待界面劑完全乾硬後抹灰。
三、基層抹灰
抹灰前應對拉牆螺桿預留孔進行灌注膨脹劑封堵,在外牆的預留孔部位鑿 40mm 深喇叭口, 並在灌注膨脹劑後,在喇叭口處填 20mm 厚堵漏王。
界面劑塗抹 10~20min 後,按要求分層分遍抹底層砂 漿,底層第一遍砂漿厚度以 10mm 為宜,抹後用木蟹搓平,隔天澆水養護,待第一遍六~七成干時,即可 抹第二遍,厚度約為 10-15mm,隨即用木長尺刮平,木蟹搓毛,隔天澆水養護。若需粉第三遍時,方法同 第二遍,直到把底層砂漿粉刷平整。
四、掛線排磚
在基層抹灰面上,先掛出垂直、水平控制線,再根據面磚的規格尺寸、排列圖,掛出面磚控 制線。
(1)排磚要求:根據面磚排列圖要求,水平、垂直縫寬分別控制在 5~9mm 和 3~5mm。水平縫,窗檯面 一般在同一水平線上。牆面均為整磚,窗洞兩邊嚴格要求對稱。排磚成功後,在基層抹灰上掛出每塊磚縱, 橫分格線,保證牆面磚粘貼後灰縫橫平豎直。
(2)安裝鋁合金窗,留置滴水線。面磚試排完成後,根據掛線,安裝外牆鋁合金窗。平窗﹑飄窗窗檯均采 用細石砼找平層, 窗框四周必須用閉孔彈性膨脹膠嵌實, 再進行粉刷, 留槽注密封膠, 飄窗頂外採用 10mm 塑料凹型線條做滴水線。
五、 粘貼
粘貼前應根據面磚的吸水性充分濕水,並晾乾。粘貼面磚時砂漿應飽滿,並應一次成活,不宜 多敲、 移動, 尤其砂漿收水後不能糾偏移動。 粘貼面磚的砂漿宜採用 1︰0.3 水泥砂漿(細砂)加水重 20%801 膠,厚度 7~10mm。
六、填縫
填縫有以下兩種方法:
(1)用灰匙喂縫:把水泥砂漿(細砂:水泥=1:2)放在灰板上,抹平成約5mm厚的漿板,再用灰匙分成5mm×5mm的條狀物,往磚縫內送,抹凈磚面多餘砂漿,盡量避免水泥弄臟磚面。
(2)大面積抹縫:先用水沖濕磚面,待晾乾表面後,用上述比例的水泥砂漿抹縫,待磚縫砂漿稍凝固後,用橡膠片刮凈磚面砂漿,再用海綿濕水擰干,及時擦乾凈表面至沒有水泥的痕跡。
七、勾縫
磚縫效果有凸凹、凹平、與磚平面三種,不同的磚縫設計可取得不同的裝飾效果。根據設計要求在填縫完工後,既用工具勾,再用干凈布將表面抹乾凈。
八、清洗保養
填縫完工後約30小時(具體可根據當時的天氣而定),且磚縫凝固到一定強度後,用清水從上至下全面沖洗干凈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