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釣鯽魚調漂的正確方法

釣鯽魚調漂的正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4 08:58:16

『壹』 深秋釣鯽魚調漂的正確方法

魚小不宜用大線組,0.4子線拉1斤以下的沒問題,桿子要軟,28釣最佳,浮漂因人而異不一定必須用什麼浮漂,只要吃鉛不超過1.3克就好,因地區不同原因,我們這里的小河大魚少可遇不可求,這個季節小鯽魚有幾點習性未必就在深處,但是必須找有植物的水域坐釣,水深不得低於1米。

線組搭配:
這個季節水涼魚不宜開口,選擇小溝細線:如0.8+0.4,袖鉤2-3號即可(針對魚體搭配)。
調漂:
重鉛調法,帶子線先找底(此時鉛皮屬於躺底狀態),找到底後上推浮漂至出水1目,然後下拉浮漂與子線的長度即可,然後修剪鉛皮至浮漂出水3目,此時子線是一鉤觸底一鉤懸浮狀態,建議拉餌坐釣,拉餌不會影響浮漂目數。

半水調漂:
帶子線將浮漂拉至半水後修剪鉛皮至浮漂出水3目(目數調節因人而異)然後上推浮漂至出水4目為底,後調節到3目開始坐釣,此時掛拉耳坐釣浮漂不會有目數變化,建議魚竿為28-37釣。

餌料搭配:
紅蟲和蚯蚓就不用多說了(釣前打窩),拉餌以肉腥為主香為輔,腥香比8/2,拉餌前期不用打窩,多抽即可。

釣點:
深淺無礙,不得低於1米,魚兒有很強的水層適應能力,深秋最好選擇陽光充足植物茂盛避風的地點坐釣,時間建議早上9點至下午5點,夜裡冷休息保暖。
鯽魚(學名:Carassius auratus)是鯉科鯽屬動物,分布於中國除青藏高原外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水體中等,並引進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
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集而行,擇食而居,體態豐腴,水中穿梭游動的姿態優美。養殖的鯽魚一般背脊隆起,身體較寬,體色較淺,側面以銀白色的居多;而野生鯽魚身體紡錘型非常明顯,頭較小,體色發淺黃,體表光亮。
鯽魚生活在淡水中的雜食性魚,體態豐腴,水中穿梭游動的姿態優美。鯽魚的生活層次屬 底層魚類。在一般的情況下,都在水下游動、覓食、棲息。但氣溫、水溫較高時,也要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游動、覓食。

成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由於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每繁多,供採食的面廣。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鯽魚愛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鯽魚最能獲得各種豐富的營養物質。 硅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鯽魚的食物,小蝦, 蚯蚓,幼螺,昆蟲等它們也很愛吃。

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鯽魚最肥美。除西部高原地區外,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鯽魚適應性非常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高溫水(32℃)或低溫水(0℃)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強鹼性水域,鹽度高達4.5%的達里湖,仍然能生長繁殖。

採食時間依季節不同而不同。春季為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採食;夏季採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採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採食。

喜歡群集而行。有時順水,有時逆水,到水草豐茂的淺灘,河灣,溝汊, 蘆葦叢中尋食,產卵;遇到水流緩慢或靜止不動,具有豐富餌料的場所,它們就暫棲息下來。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庫中的鯽魚

也是擇食而居。尤其在較淺的水生植物叢生地,更是它們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們貪戀草根,多數也不游到無草的深水處 過冬。

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鯽魚

它們是遇流即行,無流即止,擇食而居。冬季多潛入水底深處越冬。

『貳』 釣鯽魚用什麼調漂方法

冬季釣魚時,我們會將浮漂調釣時的靈敏度降低一個檔次(並非指浮漂質量,而是調目和釣目)。冬季垂釣時,建議盡量縮小調目和釣目之間的目數差,簡言之比如是調5目釣4目半,調3目釣2目,甚至有時可以調2目釣1目。這種縮小調目和釣目之間距離的做法有何好處呢?下面具體說一說。

一、調整浮漂的調目和釣目,如何調2目釣1目,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空鉤半水調漂。將所組成後的釣組體系投入水體,通過加減鉛墜的重量,使浮漂出水的目數值為2目,這就是「調2目」。

第二步、稱量餌粒的重量。通常方法是在一鉤上掛一粒餌食,將釣組體系投入水體,加減餌食重量後,令浮漂出水,數值為1目。這是防止掛餌的重量過大或過小會造成垂釣模式失真性以保證垂釣模式的真實性、正確性。



第三步、雙釣掛餌。將釣組體系投入水體,保持尾尖與水面平齊,這是再次保證餌食大小重量的一致性。

最後、將釣組體系投入水體,會下鉤餌接底,上鉤餌懸浮水體,漂尖出水的目數值為1目。這就構成了「調2目釣1目」的冬釣垂釣模式。

二、根據魚類攝食的習性來調漂,鯽魚的攝食習性以低頭翹尾、俯身向下,以傾斜的形態嘬吸鉤餌時,鉤餌受到嘬吸鉤餌時,鉤餌受到嘬吸作用力,將傾斜向上升起,形成腦線彎曲;另一端必將牽動著主線向下運動,將牽動原來為1目的釣目值下潛沉沒於水體之內,形成下頓的漂相。隨後,鯽魚含著入嘴的鉤餌,抬頭落尾、平身上起。此時鉤餌被含在嘴內,所受重力將由鯽魚所承擔,轉化為零。如前述,在鯽魚以低頭翹嘴嘬吸鉤餌時,將牽動著原來浮漂出水為1目的釣目值下潛沉沒於水體之內。此時漂尾受到浮力將引動著包括鉛墜漂身平衡力系在內的釣組體系一起向上浮起,這將構成浮漂上浮出水為1目的漂相,通常稱為上浮。

『叄』 釣鯽魚如何調漂圖解

調漂圖解、方法是:

1、釣具准備好後加大鉛皮,使鉛皮座墜底,魚漂露出水面,這時從鉛皮座到魚漂的長度就是水的深度。

2、向下挪魚漂,大體挪的長度要大於子線長度+魚漂漂身長度。這時從魚鉤到魚漂頂端的長度小於水的深度。

3、調整鉛皮,使魚漂浮出水面。如調四釣二的話就是調整魚漂至露出水面四目。

4、掛餌拋竿,這時魚漂會沉入水底。

5、再慢慢向上調整魚漂,使魚漂掛鉤時露出水面兩目,就是調四釣二了。

(3)釣鯽魚調漂的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通用調漂法的優點

1、簡單方便,容易操作。半水空鉤確定一個調目,然後掛一顆餌料看看,放長水線確定釣目。這個方法具備雙調目調漂法和單餌調平水調漂法的優點,但是操作更加簡單、方便,容易操作。熟練之後,對自己的浮漂、鉤餌了解之後,基本步驟還可以簡化為調某目釣2目。

表面上類似於「調4釣2」,但是,這與一般的所謂「調4釣2」截然不同。調某目可能是4目,也可能不是4目,它與漂尾粗細和餌團大小有關;而所謂的「調4釣2」,是脫離漂尾粗細、脫離餌團大小的,或者說脫離實際的,必然出現找不到北的情況――找不到水下鉤餌子線狀態。

2、適應范圍廣,調漂包含「找底」。只要知道釣目大於單餌調目,毋庸置疑,鉤餌就必然已經觸底〔道理簡單:只有鉤餌觸底了,漂尾才會上升,釣目才會大於單餌調目〕,下鉤餌必然已經卧底,一般情況下上鉤餌部分觸底〔忽略鉤重的影響〕,所以沒有必要專門進行找底。

有的方法例如調4釣2,如果不專門找底,可能出現釣了半天還不知道鉤餌到底沒有的問題。因為調漂與鉤餌重量、漂尾粗細有密切關系,不同的鉤餌重量、不同的漂尾粗細調漂應該有所不同。調4釣2恰恰沒有鉤餌重量、漂尾粗細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出現有時找不到底的問題以及其他問題。有的特別強調「找底」的調漂方法,往往容易使人越調越迷糊,不斷的發出關於「找底」的疑問。

3、實用性強。容易明白水下鉤餌子線狀態。鉤餌狀態是通常情況下底釣最佳狀態――「一拖一觸」狀態。靈敏度適宜,又適合魚順利吞食卧底、觸底鉤餌,適合大多數的魚情。環顧左右,大多數釣友實際上使用的調漂方法基本上就是這種通用調漂法。

4、應變能力強。只要上下移動釣目,就可以釣得更加靈敏或者釣得更加遲鈍,以適應變化的魚情。魚情變化了,釣組狀態也應該隨之改變,你想怎麼變就怎麼變。釣目也可以大過空鉤調目幾目,墜子輕觸底,相當遲鈍,適合釣風浪、過濾雜亂信號、釣猾魚。

『肆』 釣鯽魚怎麼調漂才正確

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繼續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拓展:

1、無鉤調漂法有多個版本,但是其核心點是"無鉤狀態下浮漂的目數"。通常釣法下,比如調5目時,無鉤調的調目應該是"5+雙鉤目數",基本上在10目以上。帶鉤或不帶鉤調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在釣的過程中,魚吃餌時浮標反映明顯,便於捕捉. 就調漂而言,帶鉤半水調漂的最靈點是平水,而不帶鉤調漂的最靈點也是平水;肯定的講帶鉤調漂的剩餘浮力大些。

2、調漂其實就是通過增減鉛皮,調整浮漂的剩餘浮力,以改變鉤餌在水底的狀態,適應不同釣法的需要.浮漂的剩餘浮力越小,浮漂越靈,反之則越鈍。但我們調漂的目的是為了釣,我不主張調釣分開研究,調釣應該是一體的,在釣的過程中主要是控制餌在水底的狀態,得到浮標最容易捕捉的信號。

『伍』 釣鯽魚怎樣調漂

調漂:

1、釣鯽魚一般不宜調高釣低。一般調二目釣三目,調平水釣一目(如果淤泥底就不能調平水釣一目或調低釣低了)。或者調一釣二。

2、有時還經常用到雙鉤掛雙餌調平水釣一目,這種調法可能大多釣友不常用,但這種調法我每年在進入冬季時用得很好,關鍵要自已知道調釣到是什麼程度,知道自已的雙鉤和餌在水下的狀態,這樣就能在施釣時,能及時調整自已的浮漂位置,(另注:這種調法,浮漂帶夜光棒,釣輕口鯽魚時,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如果口很輕這種調法反而有時還特別好用,但要切記精心找底。

3、到底是調靈還調鈍,沒有精確的定法,每個人看漂的方法不同,每個人釣魚的習慣不一樣,但必須要自已知道你自已調釣的壯態,特別是在釣鯽魚時,一定要知道自已所用的餌重,在漂上的重量能壓下幾目,(這一點在夜釣鯽魚,帶夜光棒,你會發現比重輕的餌,有時壓不下夜光棒,)以便在瞬息萬變的魚訊中,及時調整自已的浮漂,找到自已想要看到的口,找到上魚的那一頓,釣無定法,上魚是硬道理,有時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

『陸』 釣鯽魚調漂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一、不掛鉤,重鉛找底

第一步,裹一塊比較重的鉛皮找底,將浮漂往上推,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兩目為止。這個步驟非常的關鍵,釣鯽魚、鯉魚不找好底,等於白跑一趟。浮漂露出一兩目的位置,也正好就是大概的水深,這個過程也叫「粗找底」,找到底之後,心裡便也有底了。

二、剪鉛皮

粗找底之後,將浮漂下拉大約兩個的子線長度,讓浮漂能在半水浮起來,但是也靠近底調漂,這樣調出的浮漂更准確。

通過慢慢的修剪鉛皮,每一次修剪鉛皮都要注意,如果浮漂下沉得快,就一次剪多一點點,等到浮漂下降得比較緩慢了,一次就少剪一點點。

一直到浮漂能比較穩定的露出水面相應的、所想要的目數,初調漂就基本完成了,不過剪鉛皮盡量要避免一次剪得太多,導致不太好挽救。

三、掛子線雙鉤精調

浮漂大致的目數調好之後,接下來就要掛上子線精確調一下。

比如一開始沒掛子線的時候浮漂露出6目,掛上子線之後,先試一下浮漂能露出多少目,比如露出4目,而所希望的目數是調5目、釣2目,那麼接著就需要繼續修剪鉛皮,這時候修剪鉛皮就得更小心,更慢了,慢慢的修剪,讓浮漂露出水面5目,整個調漂過程也就結束了。

調好漂之後,就可以作釣了,先把浮漂拉上去大約一個子線的長度,這也是估計之中魚鉤能剛好到底的位置。然後,搓小餌觀察釣目是多少目,如果一目都沒有,繼續把浮漂向上推一點,讓浮漂露出兩目即可;

如果釣目大於兩目,到了四五目,這時候就要把浮漂微微向下推一點,讓釣目穩定在兩目左右。關於釣鯽魚的簡單調漂思路就是以上這些了,如果各位愛好釣魚的朋友們有更好的建議方法,歡迎指正。

『柒』 釣鯽魚調漂的正確方法圖解

調目。

重鉛找底。這里的重鉛也不是要非常重的鉛皮,而是略重於魚漂浮力的鉛皮即可,能讓魚漂完全沉入水中。然後慢慢往上移動魚漂,直到漂尾露出水面。至於露出多少第一步並不是特別重要。把浮漂往下移動子線長度+1.5倍漂身的總長度。若釣友准備使用的子線長度是20cm,漂身長50cm,則把漂身下移20+30*1.5=65cm。目的是確認底鉤離底,但又比較接近水底。很多釣魚大師都強調這么一個觀點,即底鉤離底20cm左右,調出的漂信號是最准確的。然後開始慢慢剪鉛皮,漂下沉速度快時可以多剪點,魚漂下沉慢時應少剪、細剪。使漂目在雙鉤離底的情況下,露出水面4目。這樣,就是所謂的「調4目」了。二、釣目(找底)。

找底,是調漂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各位釣友一定要有耐心。可以在底鉤(或上鉤)掛上大於浮漂浮力的墜(可以用橡皮,鉛皮,魚餌),通常情況下,可以雙鉤掛餌找底,這樣找出的底比較准確。但考慮餌料霧化以及小魚截食的因素,新手釣友可以採用底鉤掛鉛皮或者橡皮的方法快速找底。在步驟一的前提下,底鉤掛鉛皮,不斷慢慢上移魚漂,直到魚漂露出水面2目,這就是我們的釣目了。步驟一和步驟二下來整個過成就是調四釣二了。但請注意,在用鉛皮或者橡皮掛鉤找底時,其重量能使魚漂整個下沉即可。鉛皮太重的話會陷入淤泥較深,影響調漂效果。

『捌』 拉餌釣鯽魚調漂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塘作釣,漂建議:調7一8目內,釣3一4半目內,釣小鯽魚就調平水,釣個3目半就行。餌料的比重要輕要粘點,拉餌作釣要看季節與溫度變化。

天塘作釣都是調7目,釣3目半一4目半內。只要水深1.5一2.5內都如此調釣漂目,釣小鯽魚遵循:調平水釣3一3目半內。

水深度保證在2米左右,都漂調平水,釣3一5目內就行。釣大魚應以頓為主。

(8)釣鯽魚調漂的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選好釣位常是收獲好的關鍵。常在同一個水域,有的地方上魚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鉤,釣位不當常是原因之一。選好釣位主要憑經驗。魚有魚道,即其經常的遊行路徑,棲聚也有自己的習慣。

一般地說,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溝、湖泊、河流等等,應選擇有水草、蘆葦的地方下鉤。人工養魚池喂料台附近是最易集結魚群的地方,特別是喂料時間的前後。

閱讀全文

與釣鯽魚調漂的正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44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68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81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25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13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8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96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32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7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6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01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93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93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76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600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8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91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79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4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