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員工應急方法有哪些

員工應急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8 05:16:06

⑴ 安全應急措施有哪些

一、 安全事故應急措施概述
根據本公司生產實際情況,確定本公司生產事故類別如下:
Ⅰ.觸電事故
Ⅱ.機械傷害
Ⅲ.火災事故
1.生產現場危險源主要設施、設備等物質。危險源的辨識應充分考慮正常、異常、緊急三種狀態。在本廠內存在的危險源有可能導致的人員傷亡事故包括:觸電事故、機械傷害事故、火災事故等。
2.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應本著統一指揮、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迅速高效、自救和互救相結合,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損失的原則進行。
二、安全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可能造成的後果
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生產現場、辦公區、生活區,可能造成的後果為人員的輕傷、重傷、死亡等人身傷亡事故。
三、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及其組成單位、組成人員、職責分工
成立應急領導小組,有安全、保衛、生產、後勤等部門組成。
1. 公司成立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機構:
指 揮:
副指揮:
成 員:
2.事故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職責
2.1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救護隊和搶險隊),並組織實施和演練,掌握現場搶險救援、救護基本技能。
2.2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做好事故應急救援的各項准備工作。
2.3做好生產作業場所和員工宿舍救援車輛通行和人員疏散路線,現場應用相應的安全色標明顯標示,並在日常工作中保證路線暢通。
2.4發生事故時,控制事態,保護現場,組織現場搶救,把傷者送往最佳醫院。

⑵ 工務段線路工人員配置不足時的應急措施

摘要 線路工非正常應急處理 1. 工務人員發現線路設備故障危及行車安全時應如何應對? 答:沿線工務人員發現線路設備鼓掌危及行車安全時,除立即連續發出警報型號和以停車手信號反復戶外,應採取緊急措施設法修復,並迅速通知就近車站和工務工區:如不能立即修復,應封鎖區間或限速運行。 2. 發現危及行車安全的災害或故障如何防護? 答:按照「先防護、後處理」及「寧停勿撞」的原則的原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防護信號用品,首先對列車進行防護。 有無線電台的,利用監聽頻道,迅速通知運行列車和車站,攔停或扣發列車。 軌道電路區段,利用任何金屬物體,在鼓掌體前的來車方向搭接兩股鋼軌,使用信號機跳紅,迫使列車停車。 晝間有信號旗時,展開紅色信號旗奔向列車,夜間或惡劣天氣使用紅色信號等或火炬。 有響墩且時間允許時,按規定距離設置響墩。時間不充裕時,將其設在能趕到的地方軌面上。 有口笛或喇叭時,本向列車發出連續短聲。 無任何信號用品時,晝間兩臂高舉頭上向兩側急劇搖動:夜間用白色燈光或火光上下急劇搖動。 3 有脹軌跑道時該如何處理? 答:作業中如出現軌向、高低不良起道、撥道省力,枕端道渣離縫等脹軌跡象時,必須停止作業,並及時採取防賬措施。 有脹軌跡象且線路碎彎繼續落大,兩股鋼軌矢度平均值達到 10mm 時,應設置慢行信號防護,進行緊急處理。線路穩定後,恢復正常行車。 兩股鋼軌矢度平均值達到 12mm 時,必須理解設置停車信號防護。消除故障後在放行列車。 3. 線路發生脹軌跑道應如何處理? 4. 答:發生脹軌跑道時必須立即攔停列車。有條件時可採取澆水或噴灑二氧化碳等辦法降低鋼軌溫度,無降溫條件或降溫無效時,應立即截斷鋼軌放散應力。整正線路,努拍道床,達到放行列車條件時,首列放行列車速度不得超過 5km/ h,並派專人看守:並不間斷採取降溫措施,待軌溫降至接近原所頂軌溫時,在恢復線路和正常行車速度。 5. 5.發現洪水侵到路肩時應怎麼辦? 答:應通知列車或報告車站減速,以不超過 25 km/ h 的速度通過該地段。當水淹道床,洪水有流速或路基兩側有水頭差時,禁止放行列車:靜水或無水頭差,限速放行列車,應有確保道床不流失的措施。 6. 汛期在什麼情況下工務人員必須及時攔停列車? 答:(1)水慢鋼軌時: (2)道床沖空,路基邊坡沖刷或塌方嚴重危及行車安全時。 (3)山體滑坡、落石塌方物侵入限界 (4)發生倒樹侵入限

⑶ 職工傷亡事故發生後,應採取哪些緊急處理

(一)迅速控制危險源,組織搶救遇險人員;

(二)根據事故危害程度,組織現場人員撤離或者採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後撤離;

(三)及時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響的單位和人員;

(四)採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擴大和次生、衍生災害發生;

(五)根據需要請求鄰近的應急救援隊伍參加救援,並向參加救援的應急救援隊伍提供相關技術資料、信息和處置方法;

(六)維護事故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和相關證據;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急救援措施

(3)員工應急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單位應當及時修訂相關預案:

(一)制定預案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標准發生重大變化;

(二)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發生調整;

(三)安全生產面臨的風險發生重大變化;

(四)重要應急資源發生重大變化;

(五)在預案演練或者應急救援中發現需要修訂預案的重大問題;

(六)其他應當修訂的情形。

⑷ 對所有工作人員應學會哪些急救常識

對工作人員來說必須學習和掌握的急救技術:心肺復甦、止血、包紮、骨折的判斷和簡單的固定、氣道異物梗阻、癲癇發作、燒燙傷、中毒、中暑等的應急救護措施

⑸ 當火警發生時,員工應採取哪些措施

在工作中,火災的發生大都來得比較突然,讓員工總是措手不及,當遇到火災時,可以採取以下的應急措施:
1、切斷電源,這樣避免造成次生災害,如果是因為電源使用不當引起的火災,則不能用水來滅火,只能用乾粉滅火器或氣體滅火器滅火。
2、報警,一旦發現火情,或出現失火情況,應該立即報警,並對消防隊員說清楚明確的地址,或者明顯的目標,以便消防隊員盡快找到著火地點,還要說明火勢的大小,以便消防隊根據情況採取措施。
3、有序疏散人員,在允許的情況下,人人盡可能地轉移單位財物,就近求援,就地滅火,盡量減少損失。如有被大火圍困,要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採取各項措施,利用各種條件進行人員疏散、救人。
4、消防隊到達後,起火單位和在場的人員應及時向指揮員介紹已查明的火場情況。如燃燒的物質,有無人員被火圍困,滅火中要注意什麼等。同時在火場的撲救人員都應在消防隊指揮員的統一領導下,緊密配合,協同作戰,共同撲滅火災。

⑹ 應急處置措施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應急處置措施包括: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害人員,疏散、撤離並妥善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以及採取其他救助措施;迅速控制危險源,標明危險區域,封鎖危險場所,劃定警戒區,實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立即搶修被損壞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公共設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員提供避難場所和生活必需品,實施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第四十九條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者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履行統一領導職責的人民政府可以採取下列一項或者多項應急處置措施:

(一)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害人員,疏散、撤離並妥善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以及採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險源,標明危險區域,封鎖危險場所,劃定警戒區,實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搶修被損壞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公共設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員提供避難場所和生活必需品,實施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設備、設施,關閉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人員密集的活動或者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五)啟用本級人民政府設置的財政預備費和儲備的應急救援物資,必要時調用其他急需物資、設備、設施、工具;

(六)組織公民參加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專長的人員提供服務;

(七)保障食品、飲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八)依法從嚴懲處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制假售假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穩定市場價格,維護市場秩序;

(九)依法從嚴懲處哄搶財物、干擾破壞應急處置工作等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維護社會治安;

(十)採取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⑺ 一旦發現人員在有限空間作業吋出現險情,應進行哪些現場急救措施

1、現場工作負責人和監測人員應首先對事故進行初步評估。

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對事故范圍和可能擴大的可能性進行初步分析,第一時間逐個向值班組長、項目負責人、項目經理和主管匯報。

2、使用檢測儀檢測有限空間內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和氧氣含量。輔助檢測也可採用動物(如白鴿、白鼠、家兔等)試驗方法或其他簡單快速的檢測方法

3、根據測量結果,採取加強通風、通風等措施,只有在空氣質量達到安全要求時,才能在有限的空間內運行。

4、應急人員應穿戴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帽子、手套、工作鞋、安全繩等),系好安全帶,防止應急救援人員受傷。

(7)員工應急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

1、化學品發生火災時,不能單獨使用滅火器滅火,出口應保持清潔暢通。在滅火時,應選擇適當的滅火劑,並考慮到人員安全。

2、化學品火災的撲救應由專業消防隊進行。其他人員不應盲目行事。

3、應急處理過程不是按照上述順序逐步進行,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在盡可能的同時進行。例如,當危險化學品泄漏時,應在發出警報的同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

⑻ 員工意外湯傷,扭傷或者摔傷應急處理方法是

摘要 如果是燙傷,應該立即用涼水不停的沖洗

⑼ 一旦發現人員在有限空間作業時出現險情,應進行哪些現場急救措施

1、現場工作負責人和監護人員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始評估。

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圍和擴展的潛在可能性,並第一時間向當值值長、項目負責人、項目管理方、監理方逐一匯報。

2、使用檢測儀器對有限空間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和氧氣的含量進行檢測。也可採用動物(如白鴿、白鼠、兔子等)試驗方法或其他簡易快速檢測方法作輔助檢測。

3、根據測定結果採取加強通風換氣等相應的措施,在有限空間的空氣質量符合安全要求後方可作業。

4、搶險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繩等),系好安全帶,以防止搶險救援人員受到傷害。

(9)員工應急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

1、發生化學品火災時,滅火人員不應單獨滅火,出口應始終保持清潔和暢通,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滅火時還應考慮人員的安全。

2、化學品火災的撲救應由專業消防隊來進行,其他人員不可盲目行動,待消防隊到達後,介紹物料介質,配合撲救。

3、應急處理過程並非是按部就班地按以上順序進行,而是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同時進行,如危險化學品泄漏,應在報警的同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等等。

⑽ 加油站員工損傷急救措施主要有哪些

應急救援措施;加油站發生事故的重點在儲油和加油現場,可能發生的;
1、工藝管道系統油品泄漏的預防措施;主要體現在加油設備連接的管線出現密封不好如管道、;應急救援具體措施:停止加油查找出現泄漏的位臵,
2、油罐著火爆炸的預防措施;油罐著火爆炸的原因:;1)對油罐計量作業時不按操作規程作業,產生靜電火;2)維修動用明火或其他外來火源引起罐口爆炸混合物;應急救援措

應急救援措施
加油站發生事故的重點在儲油和加油現場,可能發生的事故有:易燃氣體泄漏遇明火導致火災爆炸;電氣設施造成的觸電傷害事故等。發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人員的誤操作和設備故障而引起。以下描述為可能出現事故的場所及應急救援措施。
1、工藝管道系統油品泄漏的預防措施
主要體現在加油設備連接的管線出現密封不好如管道、管件、閥門密封不好而導致油品泄漏和埋地管道系統防腐不好或防腐層損壞造成腐蝕穿孔而滲油,滲漏油品主要滲到土壤中,油氣會散發出來造成事故,受到傷害的人員為加油員。
應急救援具體措施:停止加油查找出現泄漏的位臵,由生產單位進行檢查和維修。
2、油罐著火爆炸的預防措施
油罐著火爆炸的原因:
1) 對油罐計量作業時不按操作規程作業,產生靜電火花引起罐口爆炸混合物發生著火或爆炸;
2) 維修動用明火或其他外來火源引起罐口爆炸混合物發生著火或爆炸。
應急救援措施:
1) 立即停止一切營業,切斷總電源,地上儲油罐應關閉油罐閥門。(同時啟動加油站滅火預案中油罐滅火程序)。
2) 用滅火毯覆蓋油罐口或操作井,或直接用推車式乾粉滅火器對著火罐進行噴射滅火。同時對其它未著火油罐操作井用滅火毯覆蓋,防止著火擴大。
3) 撥打「119」報警電話並向上級領導報告請求滅火支援,冬季應將站內取暖鍋爐熄滅。
4) 如火災較大或發生爆炸,加油站自身無力處理時,應果斷撤離滅火人員,如有人員傷亡,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5) 一旦火勢無法控制,加油站的搶救人員應把加油站的現金、票據、原始憑證等資料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6) 對火災爆炸現場進行警戒,同時疏散站內車輛及加油站周圍居民。
3、加油機起火事故及應急救援措施
加油機起火原因:
1) 電器漏電、防爆電氣失效,加油機內有滲漏油處或油污較大導致起火;
2) 加油機滲漏油或內部油污較大,分散式油氣回收真空泵過熱起火;
3) 加油機被車輛颳倒,碰撞導致起火。
應急救援措施:
1) 停止一切加油活動,切斷總電源,關閉油管線、油罐閥門;
2) 現場加油員用手提乾粉滅火器和消防沙對准著火部位進行有效滅火,同時啟動加油站滅火預案;
3) 滅火後盡快清理加油現場油污,防止污染加油站周圍環境或地下水源;
4、汽車加油起火事故及應急救援措施
加油車輛起火原因:
1) 加油時產生靜電放電火花導致油箱口起火;
2) 顧客現場吸煙引起駕駛室或油箱起火;
3) 電器設備短路或其他原因導致車輛起火;
4) 司機在加油時檢修車輛產生火花燃油蒸氣起火。
應急救援措施:
1) 立即停止加油。如是油箱口著火,用石油棉被將油箱口堵死,然後用乾粉滅火器對准其他部位余火進行噴射滅火;
2) 如是駕駛室、發動機或塑料桶起火,用乾粉滅火器對准著火部位左右噴射滅火,一時不能撲滅時,應邊撲救,邊將加油汽車撤離加油站並繼續滅火。同時指揮在場車輛迅速疏散,防止蔓延;
3) 如火勢較大時難以控制,應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並向上級報告請求滅火支援;
4) 一旦火勢無法控制,加油站的搶救人員應把加油站的現金、票據、原始憑證等資料轉移到安
5、摩托車加油起火事故及應急救援措施
摩托車加油起火原因:
1) 加油時產生靜電火花放電引燃油桶口油蒸氣發生著火。
應急救援措施:
2)停止對油桶加油,用濕棉布或石棉被將油桶口蓋上,然後用滅火器對准油桶滅火。
6、 加油機跑油事故及應急救援措施
加油機跑油原因:
1) 油槍回位後,油槍頂桿密封失效造成跑油,加油機內宜設緊急拉斷閥;
2) 加油機進油口密封不嚴或油泵密封受損造成跑油。
應急救援措施:
1) 立即切斷電源,關閉加油泵,立即開展油管路,加油泵,加油槍的維修工作;
2) 用非化纖棉紗、毛巾等對現場跑油進行回收;
3) 地面未凈油污用沙土覆蓋,待充分吸收殘油後清除沙土;
4) 不準啟動車輛;
5) 如跑油較多,應立即封鎖現場,再按上述步驟處理。
7、油罐溢油
溢油原因:卸油時無人管理。
應急救援措施:
1) 立即停止卸油,關閉罐車閥門和停止站內其他車輛加油作業;
2) 跑、冒油較少時,應用非化纖棉紗、毛巾或拖布等對現場已跑冒油品進行回收:跑冒油較多時,應用沙土對跑冒油現場進行圍檔,盡快回收散溢的油品,回收的油品另行處理;
3) 如跑冒油數量特大,應立即封鎖加油站現場,疏散站內人員,將站內所有車輛推出(嚴禁啟動打火),同時將滅火器臵於跑油現場上風向,立即向上級匯報,並加強現場警戒,然後按上述第二條
8、油罐滲油
油罐滲油原因:
罐體焊縫開裂或鋼板腐蝕造成油品滲漏。
應急救援措施:
1) 及時向上級匯報並將滲漏油罐內余油清出;
2) 查找滲漏點,採取可靠的補漏措施;
3) 如滲漏較嚴重已造成較大面積污染時,必須對滲漏油罐周圍的沙土進行換填。
9、 油氣中毒應急救援預案
油氣中毒原因:
1) 進入儲油罐內清罐時不按操作規程作業且罐內存在大量油蒸氣導致中毒;
2) 卸收油作業未達到完全密閉或跑冒油現場人員位於下風處吸入油蒸氣導致油氣中毒。
應急救援措施:
1) 如在油罐內發生人員中毒時,應立即撥打「l20」急救電話,施救人員不要急於進罐救人;首先對儲罐內部進行強制通風,然後要戴好防護面具,腰上要系好安全繩,另一頭拴在罐外固定物體上,在有他人現場監護的情況下,快速進入罐內抱或拖至罐口處,用繩索先將中毒者拉出(注意不要擦傷被救人員的皮膚);
2) 將中毒者臵於陰涼通風處平躺身體進行人工呼吸,待其慢慢清醒後並盡快送醫院搶救;
3) 如在卸收油作業或跑冒油現場發生中毒現象,應迅速將中毒者移到上風處讓其呼吸清新空氣慢慢清醒後送醫院醫治調理。
10、電氣傷害預防措施
發生電氣傷害的原因主要有:缺乏電氣安全知識,帶電拉高壓隔 離開關手觸帶電體;電氣設備漏電、絕緣損壞;違章操作:帶電搬動用電設備,用濕手擰燈泡等;照明及動力線路亂搭亂拉;電氣設備未作保護接(零)地或未安裝漏電保護器。
採取的主要措施有:電氣絕緣等級要與使用電壓、環境條件相符,並定期檢查、檢測、維護、維修、保持完好狀態;作業場所的照明電氣線路按照標准敷設;電氣設備做好保護接地和接零;對員工進行電氣安全操作和急救方法的培訓、教育;定期進行電氣安全檢查。一旦發生此類事故,立即切斷電源。迅速組織人員撤離事故現場,同時起動應急救援預案。如果夜間發生事故啟動應急照明。
11、 電氣線路火災預防措施
發生火災事故的原因主要有:電氣設備過熱,溫度升高,達到引燃點;電火花和電弧引發火災。 採取的主要措施有:保持電氣設備的電壓、電流、溫度等參數不超過允許值;嚴禁違章作業;作好防水、防潮、防靜電積聚和電火花措施;電氣設備做好接地或接零。
12、 工業衛生的防範措施
對於生產企業開展工業衛生工作是企業體現保護從業人員身心健康的一項重要工作,要求企業應該做到:
(1) 對從業人員建立健康檔案,定期組織體檢,對危害性質較大的崗位要跟蹤調查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
(2) 對所有的職工要交納工傷保險,對危險性較大的操作人員要交納意外傷害保險。保證職工的權益得到保障。
13、 儲存設施的安全措施
油品的儲存場所必須經消防部門驗收合格。儲存區應設專人管理,管理人員必須配備可靠的個人安全防護器材,要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必須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設備和滅火葯劑。

閱讀全文

與員工應急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3
抓羽毛球拍子正確方法 瀏覽:766
三星顯示器感應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8
吸入硝酸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618
如何撩帥哥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767
小型投資者最佳方法 瀏覽:500
國內羅西尼自動手錶如何調試方法 瀏覽:786
裝修支線的連接方法 瀏覽:747
經常愛放屁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嗎 瀏覽:780
浙江應變測量系統方法指南 瀏覽:172
簡單的折紙信封的方法 瀏覽:678
可暖使用方法 瀏覽:444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瀏覽:85
雙母音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0
素麻花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66
旅遊失溫的解決方法 瀏覽:345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裝方法 瀏覽:317
2連續乘以十個2的簡便方法 瀏覽:907
葯物分析tlc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