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數學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
數學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以小學數學為例)

多讀題,緩慢讀題,讀得順暢、連貫,劃出問題,圈出關鍵詞句。
讀題有利於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有助於通過語言描述看到問題解決的契機。對於問題意義表徵受阻的學困生,有必要指導他們從「指讀」(用筆尖指著題目,眼睛看著所指的文字讀)開始,逐步養成邊讀邊思考,反復讀幾遍,直至讀懂的習慣。
進一步,還可以指導他們劃出題中已知的數學信息和所求問題,並在句中圈出關鍵詞。
把「大數」化「小」。
例如,"一本書共369頁,平均每天看41頁,多少天看完?"對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將原題改為:"一本書24 頁,平均每天看8 頁,多少天看完?"他們往往能脫口而出「3天」。
再用「小步子」進行追問:用什麼方法算?怎樣列式?為什麼這樣列式?這兩題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從而使學生領悟到,兩題都是求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幾。
聯系生活,想像情境。
讓學生想像自己是問題中的「小明」,進入情境,想像自己拿著20元錢去買票。從而增強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有助於解決問題。以上三條策略,其實就是過去的讀題、審題策略,現在依然非常實用。
列表、畫圖。
表、圖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可以幫助學生簡潔、明了、正確地表徵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用比例知識解決正反比例的問題時,學困生往往不清楚量與量之間的對應關系。可以引導學生列表來幫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