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所有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法,其實都在你的內心之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問題的地方就有解決方法。
最近一直在想一件事情,你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是不是都有他的解決方法?
當一個人隨著自己的成長逐漸的更多認知世界以後,我們會發現無論任何事情都可以解決。 曾經的「天塌地陷」變成現在的「雞毛蒜皮」,那些在你以前覺得非常困難的問題,如今卻變得如此簡單。 可你說有解決方法的話,為什麼沒有人人都變得更加優異呢?
如果沒有的話,那...只能證明「時機未到」啊。 記得剛出來上班的時候,覺得世界真的好大,自己終於可以無憂無慮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那個時候不會想那麼多,該吃吃,該睡睡,該玩玩,偶爾有一些不順心,也沒什麼,過去就過去了。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突然發現自己要開始承擔一些「責任」,這個時候發現,原來要解決的問題居然這么多。
人際關繫上的,個人成長上面的,工作的,家庭的,層出不窮。而你越是解決,問題就越多,而越不去解決,就會感到問題越難。 於是我發現,逃避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這個行為只會讓你推脫,讓你產生習慣,讓你活在過去,最終把你囚禁在自己的牢籠之中。
所以,凡事都要硬著頭皮去做,因為等你做完之後,你才發現,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你覺得跟老闆關系不暢,那可能是工作做得不好,溝通做的不好,那就去學啊。
想提升自己,就去讀書,想增加閱歷就去經歷事情,想從書裡面探查更多的東西,去學習如何學習,想更好更快的學習,於是就要去再次掌握系統思維、思維誤區、知識管理。 溝通的問題有溝通的書籍,或者課程, 家庭的問題有家庭的, 心理的問題有心理的, 職場的問題有職場的, 愛好的問題同樣也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人生在世,你總會發現,萬事萬物都相生相剋,都有其最根本的解決方法。 如果現在你還沒有找到,那麼肯定是因為你的認知層級不夠高,格局不夠大, 或者,暫時還沒聽說過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就算有一些無解的問題,你選擇先退一退, 那麼可以說,這也是一種解決方法。 沒有方法也是方法。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們總會去尋找最優解 總會從方法中思索自己的最佳方案,或者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不管你怎樣,都不太可能止步不前,如果出現,那隻是進步的太小,而你沒有察覺。 學習會讓人上癮,那是因為成長是人的天性, 誰都希望自己越來越好,獲得更多的所得。 於是,我們就開始通過問人,讀書去尋找解決方法, 那麼這個行為,就是尋找最優解的過程。
當我們知道可以通過學習去獲得更好的方法後,便開始讀書, 當發現吸收的速度太慢,就開始新的一輪尋找, 當新的方式適應,我們又會脫離舒適區去尋找更好的方法, 其實讓自己變得更爛,什麼都不做,也是最優解。
在我們剛走出校園開始上班的時候,想著先去滿足自己的生存需求, 可是當我們見過一些人和事的時候,就有了新的追求, 於是更多的人去選擇繼續努力,一切未知的世界都需要探索, 一切的知識都需要優化,所有的生活都可以過的更好, 追逐一生,就是個人的生存方式。
這本是好事,但找著找著就會誤入歧途, 比如更多的人不願意付出去尋找所謂的技巧, 當然這也是尋找最優解,可這個技巧,一般只是副作用產品。 就好比讀書,速讀確實是更高效獲取知識的方法, 但是底層之根本,是自己的理解能力。 比如說做人處事,套路是技巧,是更好的方法, 而真誠和自身真實的實力,才是根本。
世間萬物都有其解決方法,在這個基礎之上也都有所謂的最優解, 你選擇追逐,還是選擇放棄,其實都是最優解的一種方法。
可是在追逐的過程當中,有人迷失了自己,就像上面說的誤入歧途, 我們知道想有所成就得自律,得勤奮,得堅持不懈,可這些每個人都知道, 有沒有更好更快的方法?
有,可成長這件事情本就是逐漸積累而成,水滴石穿, 這是世間的規律,我們都知道,可不願意贊同,很多人還是會去追求選擇最優解。
但這其中,問題就出現了,到底什麼才是最優解? 到底什麼才是歧途?如何把握?方法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
我自己所知道的,所想到的,到底,到底是不是最好的。 這牽扯到了一件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的事情, 那就是個人存量。 更多的人在追逐的過程中選擇刷新自己,不好的放棄,好的堅持, 不斷的更新迭代自己的認知自己的靈魂, 但,你知道不知道,很多你所知道的方法,其實就是最好的方法, 無需尋找,就在你的內心之中。
就像我們在看公眾號文章一樣,一開始我們會覺得非常爽,都是未知, 自己知道了很多,可到了一定程度就陷入了停滯期。
於是我們舍棄自己所知的,繼續去追求自己未知的。 這就導致——知道了那麼多卻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你知道的,才是最優,才是真理。
比如上面所說的堅持,勤奮,脫離舒適區,個人成長,刷新認知。 只是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因為自己已經知道了,(自以為) 於是就不去關注了,等下次看的時候就暗示自己,(我已經知道了無需在學) 所以,就再無任何進展。
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想,到追逐更好的自己, 到你發現世間萬物都有其解決方法,選擇和不選擇都是方法。 再到不斷的尋找最優解,到現在我們說的最優解就在你的內心。 是不是很繞? 可這件事,就是這樣。
你想要變得更好,就得進行對外拓展,還有對內延伸。 當你自己能力不是那麼充足,那麼就去組織中尋找發展,去借力打力。 當你還沒有學會,是因為自己沒有審視自己是不是真的學會, 當你發現問題,一切所知都在你的探尋之中,可又都在你的心裡。
因為你的學習,都是根據你曾經的經驗所進行理解,你所想學的,都是你自己讓自己學的。 就像我拆書,很多拆解都會專門找自己熟悉的話題, 而不是從書中的新的角度,就算有,也會選取更熟悉的內容進行解析。
那麼,是否世間的一切事情都有他的解決方法? 在這個解決方法上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更好的方法需要通過外界學習? 還是從自己的內心尋找?
我經常在想,一個人如何變得更好, 我經常在想,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我經常在想,是不是這就是最好的安排? 我還在想,現在這個想法到了很久以後,或許就不是現在這樣的理解。 所以,一生如何活的更好? 為何做了那麼多付出生活貌似依然毫無改變? 是沒有抓住機會的列車,還是由於自己的認知太差而選擇失誤?
到底,如何,一個人,變得,更好。
這是個問題, 也不是個問題, 更好的解決方法在內心之外? 還是在內心的深處?
總結:世間萬物都有其規律,都有其對應相剋的方法。 人生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會經歷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你的巔峰可能只是一個起點,而你的低谷或許只是成功的開始, 亦或者低谷只是低谷的開始,巔峰代表著你要跌落的開始。
可能是身體,也可能是關系事業,你要不斷的「奔跑」, 這樣才能勉強「保持現狀」,這是人生之道, 也是世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