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心肺耐力體適能的評價方法是什麼
心肺耐力是指一個人在某一特定運動強度下持續身體活動的能力。心肺和血管的功能對於氧和營養的分配、清除體內垃圾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進行有一定強度的活動時,良好的心肺功能則顯得尤為重要。心肺耐力好的人,較能應付長時間的身體的活動,且較不易患心血管疾病。心肺功能越強,走、跑、學習和工作就會越輕松,進行各種活動保持的時間也會越長。<br>一:心肺耐力差的人:<br>1.精神萎靡不振。<br>2.較容易喘氣。<br>3.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率比較較高。<br>4.從事耐力性工作時,較容易疲勞。<br>5.運動後恢復較慢。<br>舉個和簡單的例子,當你跑了一段路,或者你一口氣爬到10樓,你現在氣喘噓噓,這說明你心肺耐力不好,通過心肺耐力的訓練,鍛煉幾個月後,你一口氣爬十樓不了,這說明你心肺耐力提升了,鍛煉有效果,就這么簡單!<br>二:心肺適能訓練指導<br>1.訓練頻度:每星期運動3~5次<br>2.訓練強度:貯備心率的50%~85%<br>3.訓練時間:持續20~60分鍾的有氧運動<br>4.訓練形式:大肌肉群參與並持續進行的有節奏的有氧運動<br>三:靜態心率<br> 量度靜態心率的時間:是在充足休息(睡眠)後剛起床的時候量度靜態心率。<br>觸診位置:<br>1.頸動脈量度法<br>2.橈動脈量度法<br><br>四:大最心率、貯備心率、目標心率<br>卡式公式是用以計算運動目標心率相對准確的方法<br> 1.最大心率(M.H.R)=220-年齡<br> 2.最大心率-靜態心率=貯備心率(H.R.R)<br> 3.目標心率=【(220-年齡)-靜態心率】x運動強度+靜態心率<br>五:目標心律的應用<br><br>例:<br>姓名:毛先生 年齡:25周歲<br><br>靜態心率:70b.p.m(每分鍾心跳次數)<br><br>設定訓練強度:貯備心律(H.R.R)的60%~80%<br><br>1.毛先生的最大心率:220-年齡<br>220-25=195b.p.m<br>2.張先生的貯備心率:最大心率-靜態心率<br>195-70=125b.p.m<br>3.50%目標心率=貯備心率*60%+靜態心率<br>80%目標心率=貯備心率*80%+靜態心率<br>計算訓練目標心率的目的是在於把握自己在做有氧運動時心率的一個范圍,如果是低了就要加大運動強度,如果是高了就要降低運動強度。<br>目的是:更准確更有效<br><br>六:有氧訓練指引<br>1.在有氧環境下進行<br>2.全身運動例如:慢跑、游泳、跳繩、打拳、爬樓梯及各種如秧歌、鑼鼓等團體項目。<br>3.不應到達上氣不接下氣的程度<br>4.訓練頻率:每星期3—5次<br>5.訓練強度:最大心率之50%到75%<br>6.時間長度:每次最少20分鍾
『貳』 如何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率
有一定運動量,對心肺功能的促進最為有效的運動,如騎車、游泳、爬樓梯、慢跑、快速走路、爬山等。每周從事這類運動3至4次,每次30分鍾,即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降低心率的鍛煉方法是最好選擇慢跑,也是不需要每天都跑的,可以選擇隔天跑,也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一個星期可以選擇跑三次到四次,每次的時間維持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降低心率的時候進行鍛煉也要保持身體所需要的水分,每天多喝一些無糖或者是沒有咖啡因的飲料。
鍛煉心肺功能的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慢性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評價應該盡量精確無誤,應當在醫生心電監控下進行最大負荷的運動試驗;專業運動員或者專項的健身者也盡量進行極量的運動心肺功能測試,給予精確評估。普通健身人群可以選擇相對簡易的方法進行心肺功能評價。
心肺功能的自我測試無論是簡易的爬樓、12分鍾跑還是6分鍾步行等都需要一定負荷的運動,因此,對於具有慢性疾病或者從來沒有鍛煉習慣、體質較弱的人來說,測試前應該充分了解自己的疾病和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叄』 運動能力評估方法
運動能力評估方法:
1、主觀感覺:如果運動負荷安排適宜,則鍛煉者的主觀感覺應該是精神飽滿,體力充沛,倍感舒服,渴望運動。
2、排汗量:當運動負荷適宜時,人體可有微汗或中等程度的出汗。如果負荷過大,機體過於疲勞,則鍛煉者會滿頭大汗,渾身濕透。當然,排汗的多少還要視氣溫、氣壓、風速以及飲水而定。
3、情緒:情緒是人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同時也是衡量人體承擔負荷情況的一種主觀指標。一般來說,人體具有運動的需要,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時,人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估計方法:
一般的運動估計方法如下: 設 t 時刻的幀圖像為當前幀 f (x, y) , t』時刻的幀圖像為參考幀f』(x,y),參考幀在時間上可以超前或者滯後於當前幀,如圖1所示,當 t』<t 時,稱之為後向運動估計,當 t』>t 時,稱之為前向運動估計。
當在參考幀t』中搜索到當前幀 t 中的塊的最佳匹配時,可以得到相應的運動場 d(x; t, t + t △ ) ,即可得到當前幀的運動矢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運動估計
『肆』 評價心肺功能適應能力的簡單方法有什麼
有。台階測試。
如下:
台階測試
評價心肺功能適應水平的方法稱台階測試。研究表明:心肺適應能力強的人比心肺適應能力弱的人在運動後3分鍾恢復期內心跳頻率低。台階測試雖然不是最好的評價心肺功能適應狀況的方法,但它的優越性在於:可以在室內進行,能適合不同程度身體條件的人,且不需要昂貴的設施,並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男台階高度為30cm,女台階高度是25cm,根據男女身高的不同,台階還可做適當的調整。測試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一)測試時找一個同伴,他將幫助你保持適當的踏跳節奏。節奏為每分鍾踏30次(上下),共3分鍾,你可以讓同伴用節拍器或聲音提示你。因此,你需要2秒鍾上、下各踏一次(也就是說,把節拍器設置為每分鍾60拍,每響一下踏一次)。在測試時你應左右腿輪換做,每次上下台階後上體和雙腿必須伸直,不能屈膝(見圖2-1)。
圖2-1 台階測試
(二)測試後,你應立即坐下,並測量運動後1分鍾至1分30秒、2分鍾至2分30秒、3分鍾至3分30秒等3個恢復期的心率。
你的同伴幫助你計時,並記錄運動後心跳次數。測試的准確性在於你必須每分鍾踏完30次,這樣運動後恢復期內的心跳頻率測量才是有效的。自評量表2-3可以記錄你運動後心跳頻率的次數和心肺功能適應情況。評定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評定指數=登台階運動持續時間(S)×100/2×(恢復期3次心率之和)。
表2-2為18~25歲年齡段台階測試的參考性標准。例如一位男性評定指數為52.5次,他的心肺功能適應能力屬於較差(即2分)。
表2-2 用台階測試評價心肺功能適應能力的參考性標准
三分鍾台階測試的評定指數
適應能力等級 男 女
1分(差) 45.0~48.5 44.6~48.5
2分(較差) 48.6~53.5 48.6~53.2
3分(一般) 53.6~62.4 53.3~62.4
4分(較強) 62.5~70.8 62.5~70.2
5分(強) >70.9 >70.3
註:表2-2選自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組《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標准手冊》,1996年。
三、如何評價心肺功能適應?
當完成了心肺功能適應測試後,你應對自己的測試結果作出評價,並確立提高自己心肺功能適應的目標。與同年齡段的其他人相比,如果你的心肺功能適應能力被列在「1分」或「2分」等級中,說明你目前的心肺功能適應水平低於平均水平,屬於差或較差;如果你被列在「4分」等級中,那麼你的心肺功能適應水平就高於同性別、同年齡段人的平均水平,屬於較強;「5分」等級是指你的心肺功能適應水平位於同年齡組前15%的人,屬於強者。然而,不管你目前心肺功能適應狀況如何,你應堅持有規律的身體鍛煉來提高自己這方面的適應能力。
『伍』 運動生理學評定心肺功能的指標有哪些
一,心功能:
1.收縮功能
(1)射血分數(EF)
正常左室射血分數(LVEF)≥50%。
右室射血分數(RVEF)≥40%。
(2)心排血量(CO):系指單位時間心臟泵出的血量。正常值為4~8升/分。
(3)心搏指數(Cl):系指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的心排出量。正常值為2.3~4.3升/(分·米↑2)。
(4)心搏出量(SV):系指心室每次收縮時所射出的血量。
2.舒張功能
(1)峰充盈率(PFR):指心室充盈期最大容量變速率,正常值為≥2.2EDV/S。
(2)峰充盈時間(TPFR):正常值為118±21毫秒
(3)快速充盈率(FFR):正常值為2.68±0.43EDV/S。
3.協調功能
可用同位素心血池顯像的時相直方圖的相角程表示,代表心室最早收縮與最晚收縮的時間之差。正常值為<60°。
二,肺功能:
1.肺活量(VC):是深吸氣末盡力呼出的氣量,正常成年人約為2400~3400毫升。阻塞性通氣障礙時該值正常或輕度降低;限制性、混合性通氣障礙時該值輕度降低~明顯降低。
2.肺總量(TCL):是深吸氣後肺內所含的氣體總量,它等於肺活量加殘氣量。阻塞性通氣障礙時該值輕度升高;限制性:輕度降低,混合性:不定。
3.殘氣量(RV)/肺總量(TCL):殘氣量與肺活量之比用於判斷有無肺氣腫。<25%為正常;26%~35%為輕度肺氣腫;36%~45%為中度肺氣腫;46%~55%為重度肺氣腫;>55%為極重度肺氣腫。RV/TCL比值與年齡有關,隨年齡增加殘氣量增大,但一般不應超過35%。
4.最大通氣量(MVV):是每分鍾最大速度與幅度呼吸測得的氣量(或測15秒的氣量×4)。正常成年人約為80~106升/每分鍾。阻塞性、混合性:輕度降低~明顯降低;限制性:正常或輕度降低。
5.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為深吸氣末,第一秒用力呼出的氣量。臨床常以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作判定,正常值為83%。阻塞性、混合性;輕度降低~明顯降低;限制性:正常或輕度升高。
通氣功能檢查:肺通氣量(又分為每分鍾靜息通氣量VE和最大通氣量MVV);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氣中段流量(MMEF,MMF);肺泡通氣量(VA)。
換氣功能檢查:氣體分布;通氣/血流比值;彌散功能。
小氣道功能檢查:閉合容積(CV);最大呼氣流量-容積曲線(MEFV,V-V曲線);頻率依賴性肺順應性(FDC)。
『陸』 運動心肺功能的運動心肺功能測評系統
功率自行車 型號:BA7EC-1200 貨號: 1. 多種定製的測試模式,提供不同負荷組合的SMT(二次負荷試驗)測試心肺耐力。
2. 恆定功率設置,該功能使測試在恆定的功率下准確進行。
3. 評測快捷方便,2次3分鍾的評測就可提供准確的結果。
4. 評測安全,作為主動固定姿勢運動,適合各年齡段的人群。
5. 運動效果跟蹤和評估分析。 運動心肺功能測評系統根據不同年齡、性別、體重、身高等個體指標制定運動耐量測評方案,功率車作為記功器的一種,可以通過恆定功率設置,以及提供不同的功率下的被測試者心率的變化,結合被測試者的個體指標,得出個體心臟功能能力和運動能力的評價和個性化的運動處方。
輸出參數包括:心臟功能能力(F.C.)、最大攝氧量(VO2max)、運動能力(E.C.)、靶心率(THR)、運動時間、運動頻度、運動消耗熱量控制、適合的運動選擇、營養的控制等19項評價指標。
技術參數:
載荷系統 渦電流系統
速度增加機制 2級速度增加(通過定時帶和鏈條)
控制系統 8位微機控制系統
顯示系統 液晶顯示屏
使用者體重限制
不得超過 286磅(即130 kg) 運動處方(心肺耐力)系統
功能:系統根據會員的個人信息檔案,自動給出進行運動耐量試驗的測試方案,並根據測試結果對會員的心肺能力進行評定,同時給出個性化的、安全有效的提高心肺耐力運動處方或專門的減肥運動處方。
心臟發病危險性調查問卷:通過對會員的性別、年齡、體重、遺傳、飲食、運動等方面的調查,對其心臟發病危險性進行評定,並在此問卷的基礎上確定其進行運動耐量測試應該選用的測試方案。
二次/遞增負荷測試:包括次大強度運動測試(SMT)和遞增負荷運動測試(GXT)。對會員進行兩次或多次不同負荷強度的運動測試, 根據測試數據自動產生機能評定報告和運動處方報告。
可選測試方案
1)一次負荷方案
功能:通過一級測試來完成心肺功能測試,需要一個安靜時心率。
測試方案:可以選擇功率車、台階、跑台三種不同檔次。
測試結果:寫入一次測試的心率值。
安靜時心率:填入安靜時的心率值。
2) 二次負荷方案
功能:通過兩級運動強度測試來完成心肺功能測試。
測試方案:可以選擇功率車、台階、跑台三種不同檔次。
測試結果:寫入兩次測試的心率值。
3) 遞增負荷方案
功能:通過多級運動強度測試來完成心肺功能測試。
測試方案:可以選擇功率車、台階、跑台三種不同檔次。
測試結果:寫入多次測試的心率值、血壓值、主觀疲勞感受。
『柒』 怎樣跑步才能起到鍛煉心肺功能的效果
增強心肺功能可以有效預防心臟病的發生,以規則性、持續性、有節奏的運動最有效;至於大的運動,如舉重,則對心肺功能沒有促進作用。能夠促進心肺功能的運動,比如跑步。那怎樣跑步才能起到鍛煉心肺的作用呢?隨小編往下看。
一般人並不清楚本身的心肺功能到什麼水平,因此必須進行心肺功能測試,評估體能和身體狀況後,才開始進行適合的運動,逐步鍛煉與提升心肺功能。
『捌』 測量肺活量的方法有兩種什麼和什麼.七年級生物
最簡易的方法
自我判斷心肺功能的簡易辦法,雖然不能獲得精確的數值,但是可以簡單評估,並可以評價自己的鍛煉效果。
1、登樓試驗:能以比平常略快的速度登上三樓,不感到明顯氣急與胸悶,則心肺功能良好。
2、收縮壓與舒張壓比值:收縮壓(俗稱高壓)與舒張壓(俗稱低壓)之比,正常值約為1.5,如果低於1.25或高於1.75,則說明心肺功能較差。
3、脈搏、血壓與活動試驗:安靜平躺,在30秒鍾內快速來回坐起、平躺,如果脈搏每分鍾加快10-20次,血壓下降幅度小於10毫米汞柱, 表示心肺功能良好。相反,脈搏每分鍾加快20次以上,血壓下降幅度超過10毫米汞柱,甚至出現惡心、嘔吐、眩暈、冷汗等現象,說明心肺功能很差。
4、哈氣試驗:距離一尺左右點燃一根火柴,使勁哈口氣,能將火焰熄滅則心肺功能不錯。
5、小運動量試驗:原地跑步一會兒,脈搏增加到每分鍾100-120次後停止活動,如能在3-4分鍾內脈搏恢復正常者,心肺功能正常。
最精確的方法
精確的評估則需要一定的測量設備,進行運動負荷試驗。通常臨床患者需要在心電監護下進行極量的運動試驗診斷病情,評估疾病風險,運動員需要 進行極量力竭的運動試驗評價有氧耐力能力。有氧能力越強,某些運動項目如長距離跑或者游泳等的體能能力就越強。而普通的大眾,則可以進行相對簡單的次最大 強度的運動測試,例如騎功率車、上台階等評估心肺功能,既可以預測疾病的風險,也可以作為制定鍛煉計劃及評價鍛煉效果的依據。
從大多數研究報道看,心肺功能可用最大攝氧量或者代謝當量梅脫這兩個指標來表示,兩者可計算互換(1梅脫= 3.5毫升/公斤體重/分鍾的攝氧量)。人體承受運動負荷的耐力主要由心、肺、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決定,攝氧量越大,運動中能承受的負荷就越大,所以最大攝 氧量可以很好地評價心肺功能水平。 肺活量的測試不是為了測試我們的夠連著能夠呼出多久的氣體是為了測試我們的心肺功能,在現在我們大都數青年朋友的肺活量都不是很很高因為我們平時很少運動,這樣正常的結果就是我們的身體素質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