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種時間:一般在4月份將已催芽的種子播種或夏季播剛採收的新鮮種子(水籽),或秋季直到土壤凍結前播種。種子播種後均要經過夏、秋、冬季後,到春天才能出苗。
2、播種方法:播前先整地作畦,高23~33里米,寬126~133厘米,畦間作業道為2~2.66厘米。採用撒播,每平方厘米0.5克,播後覆土3~4厘米,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至5月上旬出苗。
(1)幹人參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種子催芽
1、催芽場地:人參種子催芽場地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清除表土,周圍挖好排水溝,留出曬種場,夾好防風障。
2、選催芽箱:在平整好的場地上放置催芽箱或床框,箱高40厘米,寬90~100厘米,長度依種子數量而定,框周圍用土培嚴踏實。
3、催芽基質:催芽基質有純沙、沙加腐殖土、純腐殖土等,一般以純沙為最好,純腐殖土做基質易爛種,為防止種子腐爛可先用1%沙重的多菌靈消毒。
4、浸種裝箱:處理前為使干種子充分吸水,先用自來水浸種1晝夜,撈出稍微晾乾,再用過篩基質按種子1份、基質3份的比例拌勻,裝入箱內。
B. 怎麼種植人參
1、種子催芽
要想人參種植的茂盛,首先要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48個小時,然後用兩倍的濕沙土放入盆內,然後將種子和土壤攪拌均勻放在18度左右的環境中,且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大概2~3個月即可發芽。
2、種植時間
針對人參怎麼種才會高產量,一般來說最好是在春季的3月中旬播種最佳,也可在秋季的10月下旬栽種,主要以春季為主,春季栽種一方面易於管理,而且也是最簡單的,春季產量稍比秋季大一些。
3、基質要求
人參喜歡在疏鬆富含有機質的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長,一般選用森林腐殖土,糞土,園土,塘泥按照3:1:1:1的比例進行混合配製,栽種前澆入適量的碧卡微生物菌劑作為基底,再澆入少量的水分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4、入栽播種
然後將人參的種苗分別栽入培養土中,將芽端向下,然後用薄土覆蓋,保持土壤濕潤最佳,在幼苗生長2~4年再進行移栽,一般是在春秋兩季進行,移栽後在表面覆蓋一層植物莖稈殘葉,並覆蓋一層薄土最佳。
5、栽後管理
入栽後要不定期的做鬆土處理,拔除植株周圍的雜草,夏季時候澆水要澆透,保持土壤濕潤即可,還要在花蕾期進行摘心修剪處理,掐下來的花蕾可集中曬干,以作花茶之用。
6、夏季管理
夏季天氣炎熱,最好進行遮陰處理,避免強光直射,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可適當向周圍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周圍溫度,而且雨量較多的天氣,要及時的排水處理,避免出現積水現象。
7、冬季管理
入冬以後,最好在表面覆蓋一層雪或者薄土最佳,起到防寒保溫的效果,也可在表面套上一層塑料薄膜,然後保持正常的光照,而且要減少澆水,雨雪天氣的時候及時要進行排水處理,避免雪水過多出現爛根。
C. 人參種植技術
人參人工栽培技術
1、人參對生長環境條件的要求
人參是一種喜冷涼、濕潤而耐蔭的葯用植物, 既怕積水, 又不耐乾旱, 忌強光直射, 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1) 土壤 : 人參對土壤的要求是腐殖豐富、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滲水性強、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較好, 但鹼性土壤不宜種植。
(2) 水分 :人參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 既喜水又怕澇。水分過大, 當土壤濕度超過60%, 就會造成土壤中的空氣不足, 使人參根系呼吸受到影響, 易染病害和爛根。水分過小, 當土壤濕度低於30%以下時, 會造成人參根系水分擴散, 使人參須根乾枯, 導致產量下降。人參發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適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濕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長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為宜, 全年生長發育期濕度范圍以40%—50%為好。
(3) 光照 :人參是喜陰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陽光。光照過強, 植物矮小, 葉片厚而色黃。光照過弱, 植株細高, 葉片薄而濃綠, 生長不正常。所以, 在人參栽培時, 應進行遮蔭, 調節透光度, 避免強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溫度:人參怕高溫, 耐嚴寒。在人參生長發育期間, 以平均氣溫在15—20℃為宜, 溫度高於30℃或低於是10℃時, 人參處於休眠狀態。冬季在—40℃的嚴寒也可安全越冬。人參更新芽在春季地溫於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長, 但最怕早春的「緩陽凍」(即氣溫忽高忽低, 地表一凍一化現象) , 易引起凍害和根皮破壞(「破肚子」) 。播種後出苗期要求溫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穩定在12℃以上, 生長期最適宜的溫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葉子焦枯; 低於—6℃, 莖稈會失去生長機能。
(5) 肥料 :人參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機肥和無機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糞肥和施肥後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參燒須爛根。
2、人參栽培品種
主要栽培品種有大馬牙、二馬牙、圓臂圓蘆和線蘆, 其特點是:大馬牙 主根粗短, 生長快, 抗病力強, 產量高。二馬牙 主根較細長, 產量比大馬牙稍低。 圓臂圓蘆和線蘆 體形比較豐滿美觀。
D. 人參怎樣種植
1、種子催芽
要想人參種植的茂盛,首先要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48個小時,然後用兩倍的濕沙土放入盆內,然後將種子和土壤攪拌均勻放在18度左右的環境中,且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大概2~3個月即可發芽。
2、種植時間
針對人參怎麼種才會高產量,一般來說最好是在春季的3月中旬播種最佳,也可在秋季的10月下旬栽種,主要以春季為主,春季栽種一方面易於管理,而且也是最簡單的,春季產量稍比秋季大一些。
3、基質要求
人參喜歡在疏鬆富含有機質的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長,一般選用森林腐殖土,糞土,園土,塘泥按照3:1:1:1的比例進行混合配製,栽種前澆入適量的碧卡微生物菌劑和有機肥作為基底,再澆入少量的水分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4、入栽播種
然後將人參的種苗分別栽入培養土中,將芽端向下,然後用薄土覆蓋,保持土壤濕潤最佳,在幼苗生長2~4年再進行移栽,一般是在春秋兩季進行,移栽後在表面覆蓋一層植物莖稈殘葉,並覆蓋一層薄土最佳。
5、栽後管理
入栽後要不定期的做鬆土處理,拔除植株周圍的雜草,夏季時候澆水要澆透,保持土壤濕潤即可,還要在花蕾期進行摘心修剪處理,掐下來的花蕾可集中曬干,以作花茶之用。
6、夏季管理
夏季天氣炎熱,最好進行遮陰處理,避免強光直射,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可適當向周圍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周圍溫度,而且雨量較多的天氣,要及時的排水處理,避免出現積水現象。
7、冬季管理
入冬以後,最好在表面覆蓋一層雪或者薄土最佳,起到防寒保溫的效果,也可在表面套上一層塑料薄膜,然後保持正常的光照,而且要減少澆水,雨雪天氣的時候及時要進行排水處理,避免雪水過多出現爛根。
E. 人參應該怎麼種植
土人參可以採用種子繁殖,也可採用扦插或分株繁殖。
直播(開小溝條播,行距30厘米)播種量每667米2100~150克,育苗(撒播)每平方米用種量為0.5克。一般用干籽直播,播後覆1.0~1.5厘米厚細土,由於土人參種子很小,覆土過厚不易出苗。扦插繁殖,應選擇健壯的枝條,長6~8厘米,帶2~3對葉片,從下一節葉腋處剪下。扦插時入土2~3厘米深,按8厘米×8厘米見方定植。扦插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有條件的最好在保護地內進行,有利於提溫緩苗和進行遮蔭防曬。
當幼苗具3~5片真葉時定植,如做成1.0~1.5米平畦可按25厘米×30厘米的株行距定植;如做成0.8米寬的小高畦,可定植雙行,按20厘米株距定植。定植前每667米2施膨化雞糞200千克,並加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30~40千克。定植澆足定植水,過3~5天視土壤墒情補水,露地栽培天旱且空氣乾燥時,補水量應適當大些,保護地栽培可適當少些,甚至可不澆。待幼苗成活後保持土壤濕潤,及時進行中耕除草。當植株高至20~30厘米時,採摘3~4對葉片的嫩尖及嫩莖,長約6~8厘米。採收後下部葉腋中繼續生長側枝,側枝採收時,下部留一對葉片,以製造養分供植株生長和萌發新芽。此後,每隔15~20天即可採收1次。
土人參很少發生病蟲害,一般不需打葯,是炎夏高溫季節上市的極好的清潔蔬菜。
F. 人參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人參種子在採下來均可進行播種,需要經過20-21個月才能發芽,經過8-9個月催芽處理才能發芽。人參種子根據種子的發育程度和氣候特點,分為三個播種時間:春播、夏播(伏播)、秋播三個時期。春播:4月下旬左右,當土壤解凍後,即可進行播種。催芽種子春播,當年可出苗。也可播種乾子,翌年春出苗,但因播種後需要管理,故多不採用。夏播:又稱之為伏播,多播種千子。無霜期短的地區要求在6月底播完。無霜期較長的地區,播乾子可延遲到7月上、中旬。播水子,要在8月上旬以前播完為好,否則影響翌年人參的出苗。秋播:秋季播種,多於10月中、下旬播種催芽的種子。
人參的種植方法
1.選地:選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性、滲透性均良好,呈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的荒山荒地或田園地,砂質壤土或壤土為最好,高溫多濕、易乾旱和排水不良土地不宜栽種。
2.整地:無論是選用生荒地或熟耕地,均應提前一年進行整翻地,其後休閑一年,此一年中多次耕翻,使土壤熟化,並結合耕翻施入適宜的基肥,栽種參前一個月左右,起土成壠,進而多次倒壠,打碎土塊,揀除雜物。
3.做床:做床前應先選擇好「陽口」(人參遮蔭棒的高檐方向),一般東北產區採用「東北陽」(即蔭棚高檐朝向東北)或「東陽」,關內各省宜採用「北陽」,參床一般做成寬110-130厘米,高25-30厘米,長任意確定,常取10-30m,床與床寬度方向的間距為作業道的寬度,一般寬150-300厘米,床上要耙細,床面做成龜背形高畦。做床同時可施人底肥,以腐熟的樹葉或綠肥為好,也可適當摻人一些鹿糞、豬糞等農家肥料,但必須經充分腐熟,每平方米施肥量為腐葉肥5千克左右加綠肥6-8千克,再加用餅肥1.5-2千克,若用鹿糞、豬糞、羊糞等肥2-4千克即可,另外每平方米可加施過磷酸鈣0.3千克左右。
G. 人參的種植,該如何管理
移栽:4月中旬和4月底春季種植,適合在滿溢芽前種植。秋季種植的10月中旬和10月底,宜移除替換掩體和土壤溢出物:次年春季4月下旬,當邊界乳汁土完全融化且替換芽尚未發芽時,移除邊界表面的防寒保護,然後將土壤釋放到邊界上,深度對根系無害,並清理排水溝。冷凍前種植。種植人參,選擇疏鬆、透氣、排水的沙土,然後在沙土中混合種子,放入發芽箱中發芽,等待人參種子發芽,然後種植在土壤中,並在土壤表面噴灑稀釋的淡水。
你知道如何種植人參嗎?如果你想種植高質量的人參,你應該注意澆水。滲漏人參栽培技術可以有效改善人參植物的農業生產條件,有助於提高人參產量地皮人參應是靠近水源、便於管理、傾角不超過25度、便於運輸的陸生植物。澆水後釋放土壤,雨季防治人參應注意以下幾點:地皮選擇和種植對地面有嚴格要求。建議種植在有機質和良好滲透性的沙麵包和壤土腐殖質上,並避免連續裝瓶。
H. 人參怎麼種植
土人參可以採用種子繁殖,也可採用扦插或分株繁殖。
直播(開小溝條播,行距30厘米)播種量每667米2100~150克,育苗(撒播)每平方米用種量為0.5克。一般用干籽直播,播後覆1.0~1.5厘米厚細土,由於土人參種子很小,覆土過厚不易出苗。扦插繁殖,應選擇健壯的枝條,長6~8厘米,帶2~3對葉片,從下一節葉腋處剪下。扦插時入土2~3厘米深,按8厘米×8厘米見方定植。扦插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有條件的最好在保護地內進行,有利於提溫緩苗和進行遮蔭防曬。
當幼苗具3~5片真葉時定植,如做成1.0~1.5米平畦可按25厘米×30厘米的株行距定植;如做成0.8米寬的小高畦,可定植雙行,按20厘米株距定植。定植前每667米2施膨化雞糞200千克,並加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30~40千克。定植澆足定植水,過3~5天視土壤墒情補水,露地栽培天旱且空氣乾燥時,補水量應適當大些,保護地栽培可適當少些,甚至可不澆。待幼苗成活後保持土壤濕潤,及時進行中耕除草。當植株高至20~30厘米時,採摘3~4對葉片的嫩尖及嫩莖,長約6~8厘米。採收後下部葉腋中繼續生長側枝,側枝採收時,下部留一對葉片,以製造養分供植株生長和萌發新芽。此後,每隔15~20天即可採收1次。
土人參很少發生病蟲害,一般不需打葯,是炎夏高溫季節上市的極好的清潔蔬菜。
I. 人參的種植方法和條件
1.種植人參首先要選種,人參的品種很多。要根據各自的情況,選擇抗病力強,產量高。
2.人參適宜選用用腐植土,要富含豐富的磷肥和鉀肥,而且要透水性好。
3.人生除了冬季不能播種,春,夏,秋季都可以播種。把種子均勻撒入覆蓋上土層,...
4.出芽以後可以定苗。苗間距為30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