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中葯的用葯方法有哪些

中葯的用葯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7 15:37:27

如何喝中葯才能發揮出最大的葯效

中葯是許多人養生滋補、增強抵抗力的選擇之一,服用中葯有很多講究,每天喝幾次中葯,喝中葯不能夠吃什麼,甚至連喝葯的姿勢以及溫度都有要求。中葯並非越燙越好,如果趁熱一飲而盡,不僅會對自己的胃腸道有刺激性,反而對於宜溫服的中葯來說,熱服之後並不會發揮全部的葯力。


如果真的不願意喝中葯的話,可以利用吸管直接將吸管口放在喉嚨處,不接觸舌面自然不會嘗到過多的苦味。

㈡ 經常服用中葯的人,服用時間應該怎麼掌握呢

現在很多人生病了都是首選中葯進行治療,因為中葯是純天然植物成分,對人體腸胃沒有刺激性,而且是全方位的調理,對人體的健康和恢復非常有利,但是很多人盡管經常吃中葯,但是卻不知道中葯吃多久才有效果,什麼時間喝效果最好?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吃中葯的常識。

魚腥類

魚腥的食物也需要注意避免食用,不然有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此類食物多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異性蛋白,易引起過敏反應,多食易傷脾胃並誘發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過敏體質者更不可食之。此類食物有黃魚、鯉魚、帶魚、蚌肉、蝦、螃蟹等,而鯉魚、沙丁魚、鯰魚、黃魚、螃蟹、黃泥螺最易引起過敏。魚腥類食物亦屬發物。

發物類

發物的食物一般會促進疾病的惡化,所以我們在吃中葯的時候最好也不要吃發物類的食物,此類食物均為動風生痰助火之品,由於疾病對食物選擇程度的大小不同,其「發」亦有異。此類食物有蘑菇、香蕈、筍、芥菜、南瓜、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等。如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患者當禁吃公雞肉、豬頭肉;疔、癤、瘡、癰等皮膚疾患者,當禁吃香蕈、蘑菇、筍、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否則會加速紅腫、生膿;有腸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會產生較多的酸,對胃腸有刺激。鑒此,「發」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有促進疾病惡化之意。

生冷類

吃中葯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寒涼的食物,不然會影響身體健康,此類食物性多寒涼,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渴,故適合熱證疾病。但卻易影響胃腸功能,因此虛寒體質者及胃腸病患者,當禁忌。如白蘿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氣之功效,若體質虛寒及胃腸病患者食之,豈不寒上加寒,胃腸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時服用人參和其它滋補葯時,由於葯性相惡,可降低或消除補葯之效力,故蘿卜與人參不宜同服。

油膩類

油膩的食物我們也需要注意最好不要吃,不宜消化,有損脾胃,此類食物包括動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膩有損脾胃健運,故凡外感疾病、黃疸、泄瀉者當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質硬、燥熱,不易消化,胃腸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酸澀類

吃中葯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避免食用酸澀類的食物,會刺激腸胃,酸過多則對腸胃有刺激,故胃酸過多、胃腸潰瘍患者禁食。澀者,大多含鞣質。如茶葉含有鞣質,而濃茶含量更高,與中草葯同服時,可與中草葯中某些蛋白質、生物鹼、重金屬鹽結合產生沉澱,這就會影響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時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也有影響。因此,在服用中草葯時,一般不宜與濃茶同服。

喝中葯的注意事項

1、喝中葯請在飯後30-60分鍾服用為宜。可以避免中葯成分對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葯前後一小時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漿,以免中葯成分與茶的鞣質,咖啡因及蛋白質等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療效。可以喝水。

3、如果服用中葯後有不舒服或腹瀉等現象,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感冒咳嗽請停服湯葯。

4、如果覺得口味較苦,可以加些糖再服用。

一般中葯均宜溫服,葯煎好後放一會兒,待其不冷不熱時服,如平和補益葯物。但凡傷風感冒的葯,宜趁熱服下,以達到發汗目的;祛寒通血脈的葯也如此,以利於祛寒活血。

結語:我們應該知道對於不同的病症服葯的時間和療程都是不一樣的,一般需要連服三個療程,七天為一療程,每服葯物早晚各喝一次,才能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喝中葯前後一小時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

㈢ 中成葯的服用有哪些方法

用量:每種葯服多少都是有科學根據的,不能少服,也不宜多服。一般葯物(有毒性的除外)如服後效果不明顯,且無不良反應,可逐漸加大劑量。

服葯的最佳時間:滋補類葯物宜空腹服用;健胃消食的宜在飯後15分鍾服用;鎮靜安神的以及酒類宜在睡前半小時服用。

服法:大丸葯可放口內咀嚼,再用白開水送下;也可割成小方塊,捏成小丸服用;或者將葯丸用水調成糊狀。

㈣ 中葯的正確熬制方法

中葯熬制有講究,正確的熬制方法是什麼?我們知道,中葯治病是最接近我們食療的方法,中醫使用中葯治病,而中葯很少有成葯,每次都是拿會成包的葯材回來自己熬,一般醫生都會告訴我們熬制的一些要求,現在已經有很多醫院提供中葯代熬的業務,但是很多人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學會熬制,這樣感覺會更加好一些,今天就把熬葯的注意事項說一下,其實無外乎熬葯的工具、火候和盛放葯材的工具這幾個方面。

中葯泡好後,開始放在煤氣或爐子上熬,第一次不用熬太久,開後小火煮10分鍾左右就可以,要是農村有條件,用柴火熬,效果最佳,因為柴火停熬後,柴火還有最細、最慢的余火熬出最全面的葯質,熬中葯一定要有人看守,剛開始用大火,等開後就調到小火,被稱作文火,中葯千萬不能熬幹了,不要以為熬幹了再加水,這樣是非常錯誤的,熬乾的中葯已經起了反作用,帶有非常重的毒性!切記!

熬第二遍這樣的時候,直接加水就可以了,不要再泡,要比第一次加的水多一些,第二遍比第一遍葯性少了,所以要多一部分水,熬久一點,小火熬20分鍾左右的樣子,然後用筷子比住葯材,倒出葯湯、等到溫熱的時候飲用就可以了,最好是溫熱,不要等到涼了,趁熱喝更加有效!

中葯一般最多熬三遍,不是說熬了就不能喝,而是三遍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葯質了,第三遍最好也多一點水,如果你有條件的話,水加到可以熬20至35分鍾都可以,反正最後一遍,就倒掉了,

把三次熬好的湯葯兌在一個容器中,然後平均分成三份,根據醫囑分三次喝掉,不要因味道不好添加其他東西,會影響葯效的,豈不聞「良葯苦口利於病」說的其實是中葯。


盛放重要的器皿:

盛中葯的器皿也有講究,最好是用陶瓷的,這樣避免中葯與器具產生化學反應!中葯很苦,很多人問可不可以加糖熬,這樣是錯誤的,加糖會大大影響葯效的,怕苦,可以在喝完葯後,准備一些涼白開漱口即可,只是舌根部感覺苦,其實閉住呼吸繞開舌根喝,一點問題都沒有,誰讓生病了呢?

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留言,謝謝!

㈤ 怎樣吃中葯才正確

喝中葯期間,首先要忌口,其次我們要按照醫生要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


喝中葯我們同樣需要按照醫生要求煎煮和把握喝的量和方法。中葯是很多草葯在一起的,為了達到療效,有些要需要提前泡,有些葯不能同時煮,所以我們要按照中醫的要求來煎煮,再就是很多人認為既然喝了中葯,那就多喝一點,對治病有幫助,但是我們有時熬出的中葯並不是越多越好,俗話說的好有效一口葯,說明喝中葯的量並不是決定治病的關鍵,不能在煮的時候放很多水,然後煮出來每次喝一大碗,而是要根據醫生的葯方和煎熬的方式方法和病理來決定的。而且有的重要是需要空腹喝,有的是需要飯後喝,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們在喝中葯的時候一定要遵醫囑,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喝。

㈥ 正確服用中葯丸劑的方法有哪些

中成葯傳統的丸劑由於製作方法和功效的不同,在服用時也有一定的差別。常見的丸劑有大小蜜丸、水丸、濃縮丸、糊丸等。中小蜜丸、水丸、濃縮丸體積小,可以用溫開水送服;大蜜丸體積大(每丸重6克、9克不等)不能直接吞下,可以嚼碎後咽下,或者洗凈手後掰成小塊或搓成圓粒後用水送服;糊丸是一種用米糊製成的乾燥丸劑,很硬,服用時必須在一潔凈的容器內錘碎後再吞服,不能整粒吞服。

㈦ 袋裝中葯飲片怎麼服用有哪幾種服用方法

一般我們收到袋裝的中葯飲片後,要根據醫生的處方中有沒有具體的使用方法,一般分為沖服葯、焗服葯和燉服葯等等。而大多數情況之下,中葯飲片都是通過煎煮,或熬成中葯來服用。根據不同的中葯飲片和不同的功效,服用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就拿無 限能中葯破壁飲片來說,就比較適合沖水服用,喝起來相對簡單便捷。

㈧ 中葯在一天中什麼時候吃好

中葯在一天中的早晨,10點之前尤其是飯前吃最好 ,早晨的第1頓飯之前吃中葯利於重要的葯性的發揮,葯理的發揮。治療疾病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中葯的用葯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3
抓羽毛球拍子正確方法 瀏覽:766
三星顯示器感應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8
吸入硝酸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618
如何撩帥哥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767
小型投資者最佳方法 瀏覽:500
國內羅西尼自動手錶如何調試方法 瀏覽:786
裝修支線的連接方法 瀏覽:747
經常愛放屁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嗎 瀏覽:780
浙江應變測量系統方法指南 瀏覽:172
簡單的折紙信封的方法 瀏覽:678
可暖使用方法 瀏覽:444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瀏覽:85
雙母音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9
素麻花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64
旅遊失溫的解決方法 瀏覽:343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裝方法 瀏覽:315
2連續乘以十個2的簡便方法 瀏覽:904
葯物分析tlc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