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翠鳥課文作者觀察用了哪些方法

翠鳥課文作者觀察用了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5 05:28:30

㈠ 作者是按什麼樣的順序描寫翠鳥的外形

作者是按爪子、羽毛、眼睛、嘴,這樣的順序描寫翠鳥的外形。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做了非常細致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艷麗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

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翠鳥。翠鳥顏色鮮艷、小巧玲瓏、叫聲清脆,捕捉小魚時動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愛。

孩子們也喜歡這樣可愛的小鳥,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但在老漁翁的開導下,孩子們打消了自己的念頭,把翠鳥看作了朋友。這篇課文在展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同時還呼籲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1)翠鳥課文作者觀察用了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句子賞析:

1、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

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翠鳥的叫聲清脆,非常好聽。二是寫了翠鳥飛的樣子和速度。「貼」說明它飛得很低,緊挨著水面飛,「疾飛」說明了它飛得很快。這就形象地寫出了它的飛行特點。

2、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

「蹬開」、「像箭一樣」說明都是在一剎那間進行的。把它比作箭,就突出了翠鳥捉魚的迅速、敏捷的特點。

㈡ 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1.《翠鳥》一課,作者在介紹翠鳥時,從哪兩個方面來描寫它的特徵運用了哪幾種

1.《翠鳥》一課中,從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描寫了它的特徵。

運用了 擬人、 比喻 、對比 的修辭手法。
2.《燕子專列》以愛心貫穿全文。

增強了人們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採用了倒敘的敘述方法。

(2)翠鳥課文作者觀察用了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在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

其中大類修辭手法包括:

比喻, 白描,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避復,變用,層遞,襯墊(襯跌) ,襯托(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頂針、聯珠),對比,對偶(對仗、隊仗、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共計63種。

參考資料:修辭手法-網路

㈢ 翠鳥第一自然段中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來描寫翠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趕情

翠鳥第一自然段中作者運用了(比喻,排比)修辭手法來描寫翠鳥,表達了作者(十分喜愛翠鳥的感情。)

說明:把頭上的羽毛比作頭巾,把背上的羽毛比作外衣,把腹部的羽毛比作襯衫。
三個比喻句合在一起又構成了排比。
非常欣賞你的勤學好問精神,祝你成功!
親,*^__^* ,不懂請追問,滿意請點擊設為滿意答案,謝謝你!

㈣ 搭船的鳥作者從什麼什麼什麼三個方面來介紹翠鳥

一雙(紅色)的小爪子
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
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1、作者是從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個方面把翠鳥描寫得栩栩如生、活潑可愛。寫出翠鳥外形的特點:顏色鮮艷、小巧玲瓏 。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2、考作者為什麼能把翠鳥的外形寫得如此精彩?
①作者認真地進行了觀察並且對翠鳥有著深深的喜愛之情;
②寫作時,按一定的順序抓住了翠鳥的特點。

㈤ 翠鳥這篇課文的內容是什麼全文

《翠鳥》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的第10課。這篇精讀課文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活動和居住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顏色鮮艷,身材小巧玲瓏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
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描述方法:關於翠鳥羽毛的顏色,自上而下分別寫了頭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關於翠鳥捉魚,是按照注視、等待、叼魚、飛走的捉魚經過進行描述的。

㈥ 《翠鳥》這篇短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歡翠鳥

教學要求
1 、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的特點,進而理解這些特點和翠鳥捉魚本領的關系,初步知道翠鳥的特點是為了適應環境而漸漸形成的,教育學生懂得愛鳥、護鳥。
2 、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 、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4 、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結構。
5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 —3 自然段。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
課前准備:多媒體(教學錄像)、投影儀
課時安排:3 課時
流程展示:
展示翠鳥標本、導言入課
↓↓
投影學習目標投影學習方法
↓↓
學生質疑

據疑板書導學

學生再讀,找出課文從幾方面寫翠鳥可愛
↓↓
學生讀文,找出翠鳥外形特點的段落學生讀文,找出寫翠鳥活動特點的段落
↓↓
投影翠鳥外形圖VCD 翠鳥鳴叫、飛行、等魚時畫面
↓↓
學生看圖、說圖文字投影描寫翠鳥飛行、等魚的語句
↓↓
投影文字描寫翠鳥外形特點讀文、勾重點詞,並聯系圖畫及上下文理解
↓↓
讀課文,勾句子,理解重點詞VCD 翠鳥捉魚時動作
↓↓
動畫按作者描寫順序出現翠鳥身體各部分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
↓↓
對比體會作者描寫順序與自我說圖的順序完成形成性習題2
↓↓
完成形成性練習題1 →查標,對照學習目標,總結課文

結束

《翠鳥》教學設計簡介
《翠鳥》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特點為:
開課即展示翠鳥標本,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
該課的教學採用了目標教學法,課前定標,質疑導學中達標,總結課文時查標,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有據可依。
恰當地運用了多種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圖畫投影展現靜態的翠鳥,VCD及電腦動畫體現動態的翠鳥。鮮明的畫面,動聽的音響,迅速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去,同時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點句段,從而使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迅速結合。使得作者按順序抓特點來描寫翠鳥的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
在該課的教學設計中,不僅注重教給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聯系圖畫及上下文來理解課文的方法,還注重培養學生質疑問難,自讀勾劃的良好自學習慣,從而保證雙基訓練能落到實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形象感知,導入新課。
播放關於翠鳥的教學錄像,直觀形象地認識翠鳥,進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 、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 、學生互相交流難點字詞。
3 、分組分段朗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 、投影翠鳥,學生自讀,思考:這段寫翠鳥的什麼?(外形)
2 、提示:課文從三個方面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是哪三個方面呢?
3 、四人小組自學。
4 、交流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1 )第一句:寫了翠鳥愛停在葦稈上。突出外形特點:「紅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寫翠鳥的顏色。用一個詞概括(「鮮艷」)。
重點理解:作者是怎樣把翠鳥的顏色鮮艷寫具體的?
頭上:橄欖色頭巾,翠綠色花紋。
背上:淺綠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襯衫
聯繫上文,理解「鮮艷」的意思(形容顏色又鮮明又美麗)。
思考:為什麼作者用「頭巾」「外衣」「襯衫」來打比方?體現了作者怎樣的一種感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3 )第六句
學生自讀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詞語(小巧玲瓏)。
「小巧玲瓏」是什麼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瓏?
眼:透亮靈活
嘴:又尖又長
聯繫上文理解「小巧玲瓏」(形容又小又靈巧精緻)。
5 、結合板書,小結本段
6 、指導訓練朗讀。
板書設計:
紅色的小爪子
外形顏色鮮艷頭上(頭巾)背上(外衣)腹部(襯衫)
小巧玲瓏眼(透亮靈活)嘴(又尖又長)

第二課時
一、試背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齊讀課文,思考主要寫了什麼?(翠鳥的活動特點)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讀,理解每句話寫了翠鳥活動的特點。
第一句:動作敏捷
(1 )「貼著水面疾飛」說明翠鳥飛得低而快。重點理解「貼」和「疾」。
(2 )「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說明翠鳥停得急而輕。在停與飛的對比中感受翠鳥的動作敏捷。
第二句:專心機警
抓重點詞體會,如:「一動不動」「注視」「等待」
通過比較「看著水面」與「注視著水面」而理解「注視」(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鳥飛與停的慢鏡頭,讓學生具體感知。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鳥捉魚的過程,學生自讀課文,思考這段寫了什麼?(翠鳥捉魚的過程)
提示學生從翠鳥捉魚的過程中找出翠鳥活動的兩個特點。
第1 、2 句:銳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盡管……還是……」體會。並理解「銳利」(尖銳鋒利,指感覺靈敏)
第3 、4 句:行動迅速敏捷
勾出捉魚的動作:「蹬開」「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貼著」「飛走」。從捉魚過程中體會到(1 )翠鳥的動作熟練連貫,不猶豫不落空。(2 )動作在一瞬間完成,連機靈的小魚也沒反應過來。可見翠鳥行動迅速敏捷。
「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葦稈為什麼搖晃?(翠鳥蹬開葦稈去叼魚)水波為什麼盪漾?(魚兒被翠鳥叼出水面)
提示:「搖晃」和「盪漾」的時間都不可能太長,而翠鳥卻完成了離開葦稈到叼起小魚飛走的一連串動作,這說明(翠鳥的迅速敏捷)。這是作者從側面寫出了翠鳥的迅速敏捷。
4、、討論:翠鳥捉魚的本領與它的外形有什麼關系?
啟發:(1 )翠鳥為什麼能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因為它有一雙能「緊緊抓住葦稈」的小爪子。)(2 )翠鳥為什麼目光「銳利」,能發現機靈的小魚?(因為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3 )翠鳥為什麼能在疾飛中叼起水中的小魚?(因為它有一張「又尖又長」的嘴。)(4 )翠鳥的羽毛以綠色為主,這對它悄悄等待捉魚有什麼作用?(與草、樹的顏色相近而有掩護的作用,不易被發現。)
總結:翠鳥捉魚的本領是由它的外形決定的,並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點整體發揮作用的結果。
5 、結合板書,小結本段。
6 、訓練朗讀。
板書設計:
活動1 、迅速敏捷:疾飛
2 、專心機警:注視
捕魚1 、眼睛銳利:悄悄
2 、行動迅速:蹬、叼、飛

第三課時
一、朗讀第1 ——3 自然段
二、指名簡要概述已學內容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 、在欣賞了翠鳥美麗的外形和捉魚的精彩表演之後,你會產生什麼想法呢?引入學習第一句。
「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強調「真想」,感受那種非常喜愛、迫不及待的心情。
2 、但這種想法可能嗎?引入學習第2 ——6 句
理解「陡峭」,板書「打消想法」。
3 、導讀:於是,我們只能……
從「遠遠地看著」「希望它……多停一會兒」中感受對翠鳥的喜愛。板書「希望」。
4 、進行愛鳥、護鳥教育。
思考討論:假如你有機會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鳥,你該怎麼辦?
6 、齊讀。
四、總結全文
五、指導背誦

板書設計:
真想
打消想法喜愛翠鳥
希望

二:

教學要求:
1、了解翠鳥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激發學生喜愛生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認真朗讀課文,讀懂每一節的意思。弄清課文從哪幾方面抓住特點寫翠鳥外形的,讀懂描寫翠鳥捕食小魚時動作敏捷的句子。能說出第三節的主要內容。
3、認讀本課生字,理解「透亮、靈活」等詞語,能結合語言環境辨析「希望、願望、失望」的詞義,積累詞語10個。
4、背誦第一節。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認真朗讀課文,讀懂每一節的意思。弄清課文從哪幾方面抓住特點描寫翠鳥的外形的;並讀懂描寫翠鳥抽魚時動作的重點詞、句,體會其動作的敏捷。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准備:
1.預習課文(讀通課文,自學生字);
2.課外收集對鳥外形描寫的精彩片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齊讀
翠鳥,又名「叼魚郎」、「小魚狗」。它體長約15厘米,頭大、體小,嘴長,它是一種很可愛的小鳥,以魚蝦、水生昆蟲為食。
2.這篇課文是通過動作、住處、外形三方面來描寫的翠鳥的(出示),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這三方面各有什麼特點,分別用兩個字來概括,然後給這三方面排序,說說哪幾節寫了這三個方面,。
3.檢查,出示:外形美麗(1)
動作敏捷(2、3)
住處安全(4)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外形
1.下面我們來玩一個電腦填色游戲,出示一幅翠鳥白描圖。
同桌互相幫助,把第一節背出來。哪一組先背出,老師就請哪一組上來做填色游戲。(請2-3組)
2.齊背。
3.師:課文對翠鳥的描寫,是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言之有序地描寫的。
4.課外補充:
《丹頂鶴》《可愛的燕子》《鸚鵡》
①齊讀;②你最喜歡哪一篇;③請你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整體到局部;有生動的比喻)
5.同學們在課外已經收集了不少有關對鳥外形描寫的精彩片段,所以知道任何一篇文章要把它寫好,都要做到言之有序。請拿出自己收集材料我們來交流一下。
(二)動作敏捷
過渡:翠鳥的外形是那樣得美麗,它的動作更是敏捷。
1.默讀課文2、3節,劃出表現敏捷的詞句,請你用朗讀表示出來。
2.指名一生朗讀,大家評價一下,他哪些詞句讀出或沒有讀出表現翠鳥敏捷的詞句。
3.生邊交流,師邊在電腦上紅色點出。然後齊讀。
疾飛,一眨眼,銳利,隱約可見,像箭一樣,剎那間,叼,只有那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
4.看錄象《翠鳥捕食》。
5.讀課文2、3節,讀出語氣。
(三)住處安全
過渡:這么可愛、機靈的小生靈,我們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這個願望能不能實現呢?
1.請同學自由朗讀第四節,找出表達作者喜愛的詞語。交流,朗讀表示。
2.出示選詞練習口答(題3),多媒體出示
3.老師和同學配合朗讀填空。
4.老師讀老翁的話,你們讀作者喜愛的話。
三、總結
1.今天,我們不但學習了課文,了解了翠鳥外形美麗、動作敏捷、住處安全,而且課外還收集了資料,說明我們的收獲還真不少呢。
2.通過對翠鳥課文的學習,我們也對翠鳥產生了感情。下面,我們就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

教學目標:
1.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理解其特點與翠鳥的捉魚本領有什麼關系。
初步知道翠鳥的這些特點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而漸漸形成的。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和生字組成的新詞,理解掌握「鮮艷」、「疾飛」、「銳利」等詞語意思。
讀懂反映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句子。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描寫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
教學思路:
針對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怎樣理解詞語」,在本課教學時應力求落實此項目的訓練,在教學環節安排上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兩種方法:查字典、聯繫上下文。教學時以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為線來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時應注意啟發學生弄清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是有關系的。如翠鳥為什麼能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注視著水面?那是因為它有一雙能「緊緊地抓住葦稈」的小爪;翠鳥為什麼目光「銳利」?那是因為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翠鳥為什麼在疾飛中能叼起小魚?與翠鳥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有直接關系。同時也要告訴學生,翠鳥的捉魚本領不只是因為身體某一部分有特點,而是由於它身體各部分整體發揮作用的結果。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學生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詞語。
1.初讀課文,介紹翠鳥的生長環境。
(1)翠鳥又叫「叼魚郎」,在我國東部和南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
(2)查字典理解詞語「鮮艷、疾飛、銳利」。
2.讓學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詞句,教師重點指導查字典,學習生字。
(1)讀課文有關句段,找出生字的詞語和句子,指導查字典理解字義。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同時告訴學生這是理解詞語的第一種方法:讀一讀,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詞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加深理解。指導學法:聯系句子理解詞語。
二、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讀課文,劃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
三、作業。
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從「上節課」中我們知道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怎麼辦?(查字典)除了查字典以外還可以怎麼辦呢?這節課我們將用另外的方法來理解不懂的詞語。
二、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1.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鳥的外形特點。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有幾句話?
完成填空練習:
一雙()的爪子;一雙()的眼睛;一張()的嘴
(2)說一說翠鳥的外形(聯系圖畫和課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鳥的顏色:(頭上、背上、腹部)
(3)齊讀描寫翠鳥身體的句子。用曲線畫出表示顏色的詞。
(4)從上到下說一說翠鳥各部分的顏色。
理解詞語「鮮艷」的意思(通過聯繫上下文來理解,並告訴學生這種方法叫做:聯一聯,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寫了什麼,從幾個方面寫的?(喜愛、習性、顏色、形狀)
(6)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鳥活動特點。
(1)讀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有幾句話。
(2)畫出表現翠鳥活動特點的詞語。
理解「疾飛」的意思:先查字典,然後聯繫上下文來理解,這也是理解詞語的方法。
(3)指導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4)指導朗讀。
3.學習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鳥的捉魚本領。
(1)讀讀課文,想想翠鳥怎樣捉魚。
按「等待、發現、叼走」的順序說一說翠鳥捉魚的過程。
(2)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麼關系?
翠鳥它一動不動是因為它有一雙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翠鳥能發現小魚是因為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翠鳥能叼走小魚是因為它有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3)指導理解:「盡管……還是……」、「像……一樣」、「只有……還在……還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4)讀第二、三自然段。
翠鳥之所以能貼著水面疾飛是因為它小巧玲瓏。
(5)從圖和文可以看出翠鳥外形、動作怎麼樣?(美、快)
4.學習第四自然段,重點理解「我們」為什麼希望翠鳥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1)「我們」為什麼想捉一隻翠鳥?又為什麼要打消了這個念頭?
(2)為什麼作者希望翠鳥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結合前後內容,指導理解。)
三、課後小結。
1.通過學習翠鳥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什麼?翠鳥不僅外形美,而且有本領。(會捕魚會隱蔽保護自己)。
2.在這節課上還學會怎樣理解詞語。
附:板書
6.翠鳥

第三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指導背誦第一自然段。
按三層意思去背誦。第一層意思講翠鳥愛停在葦稈上,第二層意思講翠鳥身上羽毛顏色非常鮮艷。先總說,再一步步就頭部、背部、腹部分別具體說。第三層意思講翠鳥小巧玲瓏。
2.指導背誦第二、三自然段。抓住「貼著、疾飛、停在、注視、等待」指導理解背誦第二自然段。抓住「悄悄地露出、吹小泡泡;銳利、眼睛、蹬開、飛過去、叼起、貼著、搖晃、盪漾」等詞句,指導背誦第三自然段。
三、再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本課生字較多,可歸類學習。
(1)舊字帶新字(部件法)。
艷、腹、褐、襯、靈、待、銳、泡、飼、疾、逮。
(2)重點指導
翠:上邊「羽」和「羽」進行區分。
赤:上邊是「土」字。
希:注意上邊「 」第一筆為撇「 」,下邊是「布」字。
2.出示卡片,讀一讀生字新詞。
四、指導課後練習。
1.重點指導第2、3題。
(1)按課文原文體會括弧里所填詞語的意思和作用。(填的是翠鳥捉魚動作的詞語)
(2)指導理解詞語,用「鮮艷、疾飛、銳利」各說一句話。
① 用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方法解釋第3題詞語的意思。
② 找出這「鮮艷、疾飛、銳利」三個詞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教師點撥。
③ 指導學生模仿課文例句,用「鮮艷、疾飛、銳利」各說一句話。
五、作業:
寫生字詞。熟練背誦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㈦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文《翠鳥》,根據翠鳥捕魚能看出翠鳥有什麼特點

描寫了翠鳥(外形小巧玲瓏)的特點。翠鳥(捕魚)的本領很強,這和它的特點有密切關系,透亮靈活的眼睛使得它(能看清水裡的魚),(叼魚)靠的是它那又尖又長的嘴。

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翠鳥。翠鳥顏色鮮艷、小巧玲瓏、叫聲清脆,捕捉小魚時動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愛。孩子們也喜歡這樣可愛的小鳥,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但在老漁翁的開導下,孩子們打消了自己的念頭,把翠鳥看作了朋友。這篇課文在展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同時,呼籲人撫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我覺得,欣賞詩歌,品味的是一種文字的美,不過為了考試也不得已。我認為,席慕容是通過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來表達生活的樂趣,一種很恬淡閑適的生活,有一個意外的驚喜,翠鳥的到來也像是一種「緣分」,不經意的悄然而至,就應該好好珍惜。

(7)翠鳥課文作者觀察用了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分段及中心思想

第一段(第1自然段):翠鳥的外形特點。

第二段(第2~3自然段):翠鳥捉魚時非常機警、敏捷。

第三段(第4~5自然段):翠鳥的住處和作者對翠鳥的喜愛。

中心思想:本文通過描寫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告訴了我們應該保護鳥類的道理。

翠鳥相關知識

翠鳥高超的捕魚本領,來自它獨特的身體構造。它的羽毛里,隱藏著許多氣袋,尾部有分泌防水油的腺體,藉此可在水中迅速潛游而不致弄濕羽毛。翠鳥在插入水中的瞬間,能夠精確調節因光線的折射而造成的視差。進水之後,仍能保持極佳視力。

㈧ 搭船的鳥作者從哪四個方面把翠鳥寫的栩栩如生

一雙(紅色)的小爪子

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

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1、作者是從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個方面把翠鳥描寫得栩栩如生、活潑可愛。寫出翠鳥外形的特點:顏色鮮艷、小巧玲瓏 。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2、考作者為什麼能把翠鳥的外形寫得如此精彩?

①作者認真地進行了觀察並且對翠鳥有著深深的喜愛之情;

②寫作時,按一定的順序抓住了翠鳥的特點。

㈨ 學了翠鳥體會到了什麼

學了翠鳥體會到了什麼
《翠鳥》這篇課文通過描寫翠鳥的外形、活動和居住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描述方法:關於翠鳥羽毛的顏色,自上而下分別寫了頭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關於翠鳥捉魚,是按照注視、等待、叼魚、飛走的捉魚經過寫的

㈩ 《翠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翠鳥第一自然段中作者運用了(比喻,排比)修辭手法來描寫翠鳥,表達了作者十分喜愛翠鳥的感情。
說明:把頭上的羽毛比作頭巾,把背上的羽毛比作外衣,把腹部的羽毛比作襯衫。
三個比喻句合在一起又構成了排比。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這句話運用了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手法。
分析:本句話本體是翠鳥,喻體是箭,比喻詞:像。所以本句話運用了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翠鳥飛的速度之快,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閱讀全文

與翠鳥課文作者觀察用了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天鵝洗衣機70公斤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19
東莞治療痤瘡的方法 瀏覽:230
芥菜種植時間和方法 瀏覽:972
世界上最簡單的炒股方法 瀏覽:317
男士戴項鏈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39
雞蛋的正確方法 瀏覽:176
大疆無人機鑒別方法 瀏覽:632
化學反應中常用方法 瀏覽:579
失眠做夢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80
液相色譜分析方法通則 瀏覽:795
乾洗衣服的方法和工具技巧 瀏覽:472
食用菌糖製品製作方法 瀏覽:330
如何克服怒氣的方法 瀏覽:946
pro胸肌訓練方法大全集 瀏覽:350
筆記本電腦開機鍵失靈的解決方法 瀏覽:661
如何做爆米花兒童簡單方法 瀏覽:329
嬰兒兩個月不喝奶瓶的解決方法 瀏覽:157
我的世界模組視頻製作方法 瀏覽:768
熱冷交換方法有哪些 瀏覽:899
牛油果柑的種植方法 瀏覽:950